《傷寒六書》~ 刻陶節菴《傷寒六書》序
刻陶節菴《傷寒六書》序
1. 刻陶節菴《傷寒六書》序
嘗聞治身猶治兵。治兵者,必精孫吳之韜略,然後能偵虛實,諳奇正,而施攻守之方,治身者,必洞岐黃之奧旨,然後能察寒熱,知標本,而施調劑之法。如舍昔人之著述而談醫,猶舍孫吳之兵法而賈勇也,鮮有濟矣。予觀昔人之著,惟傷寒最詳。但說愈詳,而施之者愈溷。
經候何以傳變,陰陽何以運遞,愚者暗於臨證,智者逞於創奇。不知張仲景、郭白雲諸君盡生平之力,而筆之於書,豈無所見。惟執一說而不究大全,斯妙義當前而莫睹矣。予少好醫道,嘗嘆疾之有傷寒,猶兵之有侵軼也,呼吸存亡,瞬息生死。因博求古今傷寒書,得陶氏節菴六集,如所云明理論、家秘、瑣言與殺車槌、一提金、截江網者。鑿乎通天地,和陰陽,調血脈,分營衛,即虛邪賊風,防之有法,臨證施之,毫髮不爽。
誠回生之精義,仁壽之妙道也。故梓之以廣其傳焉。
時萬曆壬子歲夏月朔日太醫院學生李存濟題
白話文:
我聽說治病就像治軍打仗一樣。治軍的人,必須精通孫子、吳起兵法,才能夠探知敵我虛實,掌握奇正之術,然後才能運用攻守的策略。同樣的,治病的人,必須 thoroughly 理解岐黃醫學的奧妙,才能夠察覺寒熱的變化,了解疾病的本標,然後才能運用調治的方法。如果捨棄前人的著作而談論醫術,就如同捨棄孫子、吳起兵法而逞強好勇一樣,很少能有所成就。
我研讀前人的醫學著作,發現關於傷寒的論述最為詳盡。但是,記載愈詳盡,實際運用的人卻愈加混亂。
經脈的傳變、陰陽的運轉,愚笨的人在臨床上看不明白,聰明的人卻喜歡標新立異,創造奇特的療法。他們不知道張仲景、郭景雲等前輩耗盡畢生精力,將經驗寫成著作,其中必然有深刻的見解。只是執著於單一的觀點而不探究整體的道理,因此妙義就在眼前卻看不見。
我從年輕時就喜好醫道,常感嘆傷寒之於疾病,如同侵略之於戰爭,呼吸之間,生死攸關。因此,我廣泛蒐集古今關於傷寒的書籍,得到了陶氏節菴六集,例如書中所提到的「明理論」、「家秘」、「瑣言」以及「殺車槌」、「一提金」、「截江網」等治療方法。這些方法貫通天地,調和陰陽,調節血脈,疏通營衛,對於虛邪賊風也有防治之法,臨證運用,絲毫不差。
這真是起死回生的精髓,長壽的妙法。因此,我將它付梓刊印,廣泛流傳。
萬曆壬子年夏月初一日,太醫院學生李存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