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

《傷寒六書》~ 傷寒瑣言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傷寒瑣言卷之一 (2)

1. 治傷寒用藥大略

凡證有頭疼惡寒,皆是傷寒,無則皆否也,何則?蓋傷寒則惡寒,傷食則惡食,理固然也,但在冬時惡寒為甚。蓋冬時為正傷寒,天氣嚴凝,風寒猛烈,觸冒之者,惡寒殊甚。其餘時月,雖有惡寒亦微,未若冬時之惡寒為甚也。雖四時皆有傷寒,治之不可一概論也。冬時氣寒,腠理微密,非辛甘溫不可,故以桂枝等湯以治之。

然風與寒常相因。寒則傷榮,惡寒頭痛,脈浮緊而無汗,則用麻黃湯開發腠理以散邪,得汗即愈。風則傷衛,頭痛惡風,脈浮緩而自汗,則用桂枝充塞腠理以散邪,汗止即愈。經云辛甘發散為陽者是也。若夫榮衛俱傷,又非此二湯所以治也,須大青龍湯。然此湯大峻,又非庸俗所可擬也。

予亦有代之者。蓋冬時為正傷寒,天氣嚴凝,風寒猛烈,觸冒之者,必宜用辛溫散之。其非冬時亦有惡寒頭疼之證,皆宜辛涼之劑通表裡,和之則愈矣。若以冬時所用桂枝辛溫之藥通治之,則殺人多矣。曰:辛涼者何?羌活沖和湯是也。兼能代大青龍湯,為至穩。嗚呼,一方可代三方,危險之藥如坦夷,其神乎?但庸俗輩所未知也。

過此則少陽陽明二經,在乎半表半裡,肌肉之間,脈亦不浮不沉。外證在陽明,則有目疼鼻乾,不得眠之證,脈似洪而長,以葛根湯解肌湯升麻湯之類治之。在少陽,則胸脅痛而耳聾,脈見弦數,以小柴胡湯加減而和之。(本方有加減法。)此二經不從標本從乎中治。余嘗以小柴胡湯葛根、芍藥治少陽陽明合病如拾芥,但不使世俗知此奇妙耳。

過此不已,則傳陽明之本。為入里。大便作實,其外證悉罷,謂無頭痛惡寒也。脈見沉實不浮,譫語惡寒,六七日不大便,口燥咽乾而渴,輕則大柴胡湯,重則三乙承氣湯選用。或曰:邪既入里而作實,無非大黃苦寒之藥除下之,何其用方之雜遝也?余曰:傳來非一,治之乃殊耳。

病有三焦俱傷者,則痞、滿、燥、實俱全矣,則宜大承氣湯厚朴苦寒以去痞,枳實苦寒以泄滿,芒硝鹹寒以潤燥軟堅,大黃苦寒以泄實去熱,病斯愈矣。邪在中焦,則有燥、實、堅三證,故用調胃承氣湯,以甘草和中,芒硝潤燥,大黃泄實,不用枳實、厚朴以傷上焦虛無氤氳輕清之元氣,調胃之名,於此立矣。

上焦受傷,則為痞、實,用小承氣湯,枳實、厚朴除痞,大黃以泄實,去芒硝則不傷下焦血分之真陰,謂不伐其根也。若夫大柴胡湯,則有表邪尚未除而里證又急,不得不下,只得以此湯通表裡而緩治之。猶有老弱及血氣兩虛之人,不宜用此。三陽之邪在裡為患,春、夏、秋有不頭痛惡寒而反渴者,此則溫病也。

暑病亦然,比之溫病,猶加熱也,治宜加減小柴胡湯。蓋此湯春可治溫,夏宜治暑,秋能潤肺。又宜升麻葛根湯、解肌湯、敗毒散。中暑而渴者,小柴胡石膏湯人參白虎湯,看渴微甚而用之,無不效。經曰:發熱不惡寒而渴者,溫病也。若夫陰證,則別有法,不在此例矣。

2. 傷寒言證不言病

夫傷寒言證不言病者,厥有旨哉!證之一字,有明證、見證、對證之義存焉。如婦以證奸,贓以證盜,刃以證殺,不容辭而無所逃其情矣。且人之心、肝、脾、肺、腎在人身中,藏而不見者。若夫口、鼻、舌、耳、目則露而共見者也,五臟受病,人焉能知之?蓋有諸中,必形諸外。

肝有病則目不能視,心有病則舌不能言,脾有病則口不知味,肺有病則鼻不聞香,腎有病則耳不聽聲,以此言之,則證亦親切矣。況風寒之中人,受之必有經絡部分,一或傷之,本經之證見矣。更能以脈參之,庶無差忒矣。吾故曰傷寒言證耳。如太陽傷寒,為表之表,其經行身之後,從頭下至足,則頭項痛,腰脊強之證見於項背也。

惡寒證亦在表。蓋傷寒惡寒,傷風惡風。太陽為寒水之經,凡見惡寒便為在表,最為的當。傳至陽明之經,則不惡寒,便不宜發表。如有一毫頭痛惡寒,尚在太陽,便是表證未罷,不可攻裡。故戒曰:發表不開,不可攻裡。此事不明,殺人至速。又曰:凡嘔者,不可下。經曰: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攻之為逆。

心下硬者,不可下。切宜仔細。陽明經為表之裡,其經行身之前,夾鼻絡於目,故目痛,鼻乾不眠。少陽經行身之側,為半表半裡,始於目銳眥,循脅絡於耳,交於膻中兩乳正中,故胸脅痛而耳聾。此三經病之易見,蓋如此便當診脈以參之。若太陽經則有二證,一為傷寒,一為傷風。

脈浮緊,惡寒無汗,為傷寒。脈浮為在表,緊為有寒。表受寒邪而未入里,宜麻黃湯辛甘溫之劑以發之。(冬用正藥,三時用羌活湯。)此皆有惡寒頭痛,為在太陽之表,尚未傳入里,通宜發而散之。若在陽明則脈微洪而長,按之皮膚之下,肌肉之間,此非表非里而為在經。

或渴,用葛根湯以解肌。少陽經則脈弦數,不浮不沉,在乎半表半裡之間,宜小柴胡湯以和之。(有加減法。)此二經者,不從標本從乎中治也。中之下即肌肉之下,筋骨之間也。脈按之沉數有力,則為熱入陽明之本,宜大柴胡湯、三承氣湯,看燥結微甚而下之。前之所云惡寒頭痛俱通治。

脈不浮而沉實有力,此為表證罷而里證具,宜泄去其胃中實熱而愈矣。若老弱產虛,或帶表證必須下者,皆用大柴胡湯。脈若沉遲,微弱無力,則又為陰證也,宜溫而不宜下也,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