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書》~ 傷寒瑣言序
傷寒瑣言序
1. 傷寒瑣言序
醫之為道,何道也?曰:君子之道也。苟非存心有恆者,可輕議哉!何則?夫藥之性,能生人亦能殺人。蓋操之不得其要,則反生為殺矣。惟君子則然,心不苟,故其為業必精。及其臨病,必詳以審,故能化悲痛為歡忻。小人之性忍以貪,貪則惟利是圖,忍則輕忽視人命。逮及臨病,則誇以略,不察病之虛實,輒投瞑眩之藥,不殺人也幾希。
吾固為君子之道也。予晚年得子,方逾弱冠,柔軟多病,習懶不能自強,必非能受此道者。日夜痛心,懼夫吾歿之後,有病委之庸醫,足可以傷生滅性。孟子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子多病,不傳以濟生之道,一旦夭扎,祖宗之祀事絕矣,豈為人父之道哉!某今年七十有七,衰邁殊甚,桑榆之日,豈能久照。日夜用心,以輯成《傷寒明理續編》,論法雖略備,非有師承口訣,不能融會貫通於心。
又著《瑣言》一卷,文雖鄙俚,然言簡意到。其中包括仲景不傳之妙,皆世所未嘗聞見,剖露肺肝以罄其蘊奧,實升高之梯階。當寶之如珠玉,潛心玩繹搜索,以盡厥旨。有疑輒問,不可因循,務期日進高遠。司馬溫公曰,達則為良相,不達則為良醫,豈非君子之道乎?汝宜服膺此訓,敬慎而行之,他日倘能以斯道濟人,亦君子也。若存心不古,以吾言為妄謬,反以斯道殺人,負吾之用心,非吾之子也。
正統十年乙丑中元日餘杭節菴道人陶華書
白話文:
醫道的本質是什麼?就是君子之道。若非心懷恆心者,豈能輕易談論!為何?藥物的特性既能救人也能殺人。若掌握不當,反而會將生機轉為殺機。唯有君子能做到心思謹慎,因此醫術必然精湛。面對病患時必定詳細審察,故能化悲痛為歡欣。小人則性情殘忍貪婪,貪婪則唯利是圖,殘忍則輕視人命。遇到病患時草率應對,不辨病情虛實,動輒使用猛藥,這樣不害人性命的實在少見。
我始終堅持君子之道。晚年得子,剛過二十歲,體弱多病且性情懶散,恐怕難以繼承此道。日夜憂心,擔心我死後,若將病患託付庸醫,恐將危及性命。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子多病卻不傳授救生之道,一旦早逝,祖宗香火便斷絕了,這豈是為人父之道!我今年七十七歲,衰老至極,暮年時光所剩無幾。日夜費心編纂《傷寒明理續編》,雖已略備治法,但若無師承口訣,仍難以心領神會。
另著《瑣言》一卷,文字雖淺白,卻簡明扼要。其中揭示仲景不傳之秘,皆世間罕見,傾盡所知闡明深奧醫理,實為提升醫術的階梯。應視如珍寶,潛心研讀探究以領悟真諦。有疑必問,不可懈怠,務求日益精進。司馬光曾言:「顯達則為良相,不顯則為良醫。」這豈非君子之道?你應牢記此訓,謹慎實踐。他日若能以此道濟世,便是君子。若心術不正,視我言論為荒謬,反以此道害人,便是辜負我的心血,不配為我之子。
正統十年乙醜中元日 餘杭節菴道人陶華 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