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

《傷寒六書》~ 傷寒瑣言序

回本書目錄

傷寒瑣言序

1. 傷寒瑣言序

醫之為道,何道也?曰:君子之道也。苟非存心有恆者,可輕議哉!何則?夫藥之性,能生人亦能殺人。蓋操之不得其要,則反生為殺矣。惟君子則然,心不苟,故其為業必精。及其臨病,必詳以審,故能化悲痛為歡忻。小人之性忍以貪,貪則惟利是圖,忍則輕忽視人命。逮及臨病,則誇以略,不察病之虛實,輒投瞑眩之藥,不殺人也幾希。

白話文:

從醫之道,是怎樣的一條道呢?就是仁者的道。如果沒有恆心和堅忍之心,怎麼能輕易議論這條道呢?

這是什麼原因呢?藥物的性質,既能救人,也能殺人。如果掌握不到藥物的要領,反而會把救人的藥變成害人的毒。只有仁者才能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心中有仁德,所以他們的醫術一定精湛。他們在治療病人時,一定會仔細地檢查,才能把悲傷轉為喜悅。

小人的本性是貪婪冷漠的,貪婪的人只顧利益,冷漠的人輕視他人的性命。等到他們給人看病時,就大言不慚地敷衍了事,不仔細辨別病情的虛實,隨便開出矇混過關的藥。這樣的做法,差點害死病人。

吾固為君子之道也。予晚年得子,方逾弱冠,柔軟多病,習懶不能自強,必非能受此道者。日夜痛心,懼夫吾歿之後,有病委之庸醫,足可以傷生滅性。孟子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子多病,不傳以濟生之道,一旦夭扎,祖宗之祀事絕矣,豈為人父之道哉!某今年七十有七,衰邁殊甚,桑榆之日,豈能久照。日夜用心,以輯成《傷寒明理續編》,論法雖略備,非有師承口訣,不能融會貫通於心。

白話文:

我一向遵從君子的行事準則。我晚年得子,孩子剛剛超過二十歲,身體虛弱、多病,而且懶惰,無法自強,肯定無法承受此道。我日夜憂心忡忡,害怕自己去世後,孩子生病只能託付給庸醫,那肯定會危及他的生命。孟子說過:不孝有三種,沒有後代是最重的。孩子多病,卻不傳授他濟世治病的方法,如果他忽然離世,祖宗的祭祀就會斷絕,這怎能是一位父親應有的行為!我現在已經七十七歲了,身體非常衰老,就像夕陽西下,還能照耀多久呢。我日夜用心,編纂了《傷寒明理續編》,雖然論述的方法很簡要,但如果不經過師父傳授口訣,就無法在心中融會貫通。

又著《瑣言》一卷,文雖鄙俚,然言簡意到。其中包括仲景不傳之妙,皆世所未嘗聞見,剖露肺肝以罄其蘊奧,實升高之梯階。當寶之如珠玉,潛心玩繹搜索,以盡厥旨。有疑輒問,不可因循,務期日進高遠。司馬溫公曰,達則為良相,不達則為良醫,豈非君子之道乎?汝宜服膺此訓,敬慎而行之,他日倘能以斯道濟人,亦君子也。若存心不古,以吾言為妄謬,反以斯道殺人,負吾之用心,非吾之子也。

白話文:

正統十年乙丑中元日餘杭節菴道人陶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