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書》~ 明理續論序
明理續論序
1. 明理續論序
昔朱肱奉議著《傷寒百問》,書成經進,授醫博士。其書付監刊行。道遇豫章名醫宋道方因就質之,宋為指駁數十條,肱罔然自失。由是書監不刊,事見《續易簡方》。雙鍾李知先又為《歌括》、《八韻》二書,吾鄉先輩例以為活人之書。(按:《魏志·佗傳》云出書一卷,此書可以活人,則活人之名所由始,而仲景《傷寒論》是也。)朱、李二公雖知有仲景之書,不能臻其閫奧,未足以充活人之名。
正統改元,余遊京師,遇臨江劉志善先生,授書一卷,指摘《百問》亦數十條。攜以南歸,呈之松江趙景元先生。奉議之書,固未盡善,而劉公所駁,似為大闕,後人無議為也。且仲景之書,流傳既久,魚魯實多,微辭奧旨之互見。殘簡斷篇之後,先朱公既未知其文,又不知其證候。
然自漢魏以來,高人逸士所著,不傳於今者,何可勝數。因出示諸書,曰郭白雲《傷寒補亡》、龐安常《卒病論》、韓祇和《微旨》、楊仁齋《傷寒類書》、王實《證治》,常器之、楊大授,凡此數種,皆有功於仲景,而東南醫流所未見也。景元亦自編一書,曰《傷寒類例》,久未之成,不以示人。
庚寅冬,予病,足不出戶庭數月,因觀成無己《明理論》只五十證,辯究詳明。惜其未備,於是乃集所見所聞,比類附例,斟酌而損益之,遂成一書,名曰《明理續論》,姑以自備遺亡,非敢傳諸人也。雖朱公《百問》積平生之勤,尚不免後人之紛紜言之,予實何人,仍以數月而有所成。
蓋賴古人之成訓,有以啟發之。初學醫之士,或有所得焉,當有知予心者。乃記其所由於卷首云。
白話文:
《明理續論序》:
正統元年(1436年),我遊歷京城時結識臨江劉志善先生,他贈予一卷批註書,其中指正《百問》錯誤亦有數十處。我攜書南歸後,呈交松江趙景元先生審閱。朱奉議的著作固然不夠完善,但劉公的批駁似有重大疏漏,後人卻無人提出異議。且仲景著作流傳久遠,文字訛誤甚多,精微要義散見各處。在殘缺篇章中,朱公既未詳究原文,亦未明瞭證候真義。
自漢魏以來,高人隱士所著醫書未能傳世者不計其數。我因而出示多部珍本,包括郭白雲《傷寒補亡》、龐安常《卒病論》、韓祇和《微旨》、楊仁齋《傷寒類書》、王實《證治》,以及常器之、楊大授等著作,這些皆對發揚仲景學說有功,卻是東南醫者所未見。趙景元先生亦自編《傷寒類例》,因長期未定稿而未公開。
庚寅年(1470年)冬,我因病居家休養數月,研讀成無己《明理論》僅五十證,雖辨析詳盡卻嫌不足。於是綜合所學,分類增補,斟酌損益後編成此書,命名《明理續論》,僅作個人備忘,不敢妄傳於世。即便朱公耗費畢生心血著《百問》,仍不免遭後人議論,我以數月時間成書,實賴古人典籍啟發。若初學醫者能從中獲益,便是知我用心。故將編撰緣由記於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