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書》~ 明理續論序
明理續論序
1. 明理續論序
昔朱肱奉議著《傷寒百問》,書成經進,授醫博士。其書付監刊行。道遇豫章名醫宋道方因就質之,宋為指駁數十條,肱罔然自失。由是書監不刊,事見《續易簡方》。雙鍾李知先又為《歌括》、《八韻》二書,吾鄉先輩例以為活人之書。(按:《魏志·佗傳》云出書一卷,此書可以活人,則活人之名所由始,而仲景《傷寒論》是也。)朱、李二公雖知有仲景之書,不能臻其閫奧,未足以充活人之名。
正統改元,余遊京師,遇臨江劉志善先生,授書一卷,指摘《百問》亦數十條。攜以南歸,呈之松江趙景元先生。奉議之書,固未盡善,而劉公所駁,似為大闕,後人無議為也。且仲景之書,流傳既久,魚魯實多,微辭奧旨之互見。殘簡斷篇之後,先朱公既未知其文,又不知其證候。
然自漢魏以來,高人逸士所著,不傳於今者,何可勝數。因出示諸書,曰郭白雲《傷寒補亡》、龐安常《卒病論》、韓祇和《微旨》、楊仁齋《傷寒類書》、王實《證治》,常器之、楊大授,凡此數種,皆有功於仲景,而東南醫流所未見也。景元亦自編一書,曰《傷寒類例》,久未之成,不以示人。
庚寅冬,予病,足不出戶庭數月,因觀成無己《明理論》只五十證,辯究詳明。惜其未備,於是乃集所見所聞,比類附例,斟酌而損益之,遂成一書,名曰《明理續論》,姑以自備遺亡,非敢傳諸人也。雖朱公《百問》積平生之勤,尚不免後人之紛紜言之,予實何人,仍以數月而有所成。
蓋賴古人之成訓,有以啟發之。初學醫之士,或有所得焉,當有知予心者。乃記其所由於卷首云。
白話文:
昔日朱肱撰寫《傷寒百問》,完成後呈獻朝廷,獲授醫博士,並準備刊印。途中遇到豫章的名醫宋道方,宋道方指出了書中數十處錯誤,朱肱因此感到非常羞愧,書籍也就沒有刊印,此事記載在《續易簡方》中。雙鍾李知先也撰寫了《歌括》、《八韻》兩本書,吾鄉前輩認為這是能救人的醫書。(按:《魏書·華佗傳》說華佗寫了一本書,可以救人,所以「活人之書」的名稱由來,而張仲景的《傷寒論》也是如此。)雖然朱肱、李知先知道有仲景的書,但未能深入理解其精髓,不足以稱得上是能救人的醫書。
正統年間改元後,我遊歷京師,遇到臨江的劉志善先生,他贈給我一本書,指出了《傷寒百問》中數十處錯誤。我帶著這本書回到南方,呈給松江的趙景元先生。朱肱的書本來就不是盡善盡美的,而劉先生指出的錯誤,更是重大的缺失,後人也沒有再討論這些錯誤。而且仲景的書流傳已久,版本差異很大,文字和深奧的旨意都有不同的說法。殘缺不全的篇章,朱肱既不知道其原本的文字,也不了解其臨床證候。
然而,從漢朝魏朝以來,許多高人逸士撰寫的醫書,如今卻已失傳,不知有多少。因此,我拿出一些醫書給大家看,例如郭白雲的《傷寒補亡》、龐安常的《卒病論》、韓祇和的《微旨》、楊仁齋的《傷寒類書》、王實的《證治》,以及常器之、楊大授等人的著作,這些書都對仲景的醫學有所貢獻,但東南地區的醫家卻從未見過。趙景元也自己編寫了一本書,叫做《傷寒類例》,但一直沒有完成,也沒有給別人看。
庚寅年冬天,我生病,足不出戶好幾個月,因此閱讀成無己的《明理論》,這本書只有五十個病證,但分析詳盡清楚。可惜它不夠全面,於是我就收集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內容,分類整理,斟酌修改和增補,終於完成了一本書,命名為《明理續論》,只是用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敢傳播給別人。雖然朱肱的《百問》是積累了畢生精力寫成的,仍然避免不了後人的質疑,我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竟然能在幾個月內完成這本書。
這都要感謝古代醫家的成就和教誨,它們啟發了我。初學醫術的人,或許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希望有人能理解我的用心。因此,我把這些情況記錄在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