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華

《傷寒六書》~ 傷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家秘的本卷之二 (1)

1. 瘥後昏沉

傷寒瘥後半月以來,十餘日終不惺惺,錯語少神,或寒熱似瘧,或潮熱頰赤,醫以風溫治之,非也,是由發汗不透,寒熱在心包絡間也。

瘥後昏沉不醒,知母麻黃湯取微汗;胃脘有熱,虛煩而嘔,竹葉石膏湯加生薑;嘔吐不已,膈上有寒,理中丸。

瘥後從腰以下有水,牡蠣澤瀉散。瘥後日暮微煩,以其病方瘥,強與穀食不消也,損谷則愈矣。

白話文:

傷寒痊癒後半個月,病人持續十多天昏昏沉沉,說話錯亂,精神萎靡,有時寒熱交替像瘧疾,有時潮熱面紅。之前醫生用治療風溫的方法治療,這是錯誤的。實際上,是因為發汗不徹底,寒熱之邪停留在心包絡之間。

傷寒痊癒後昏昏沉沉不醒,可用知母麻黃湯,只求微微出汗;如果胃脘部有熱感,心煩意亂且嘔吐,則用竹葉石膏湯加生薑;如果嘔吐不止,說明膈上有寒邪,則需服用理中丸。

傷寒痊癒後,腰部以下出現水腫,可用牡蠣澤瀉散治療。傷寒痊癒後,傍晚略感心煩,這是因為病情剛剛痊癒,強行進食導致消化不良,減少飲食就能痊癒。

2. 傷寒四證類玄(出《指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