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書》~ 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1)

1. 霍亂

霍亂者,上吐下利,揮霍而撩亂者是也。邪在上焦,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則利而不吐。邪在中焦,既吐且利。然胃氣為邪氣所傷,陰陽乖隔,遂上吐而利也,乃謂霍亂。其餘但稱吐利者,有以異也。故以乾霍亂死者多,濕霍亂死者少。吐利則所傷之物得以泄出,胃中水穀盡也。

白話文:

霍亂

霍亂是指上吐下瀉、病情急劇而混亂的病症。若邪氣在上焦,會嘔吐但不腹瀉;邪氣在下焦,則腹瀉但不嘔吐;邪氣在中焦,則既嘔吐又腹瀉。由於胃氣被邪氣損傷,陰陽失調,導致上吐下瀉,這就是霍亂。其他僅有嘔吐或腹瀉的症狀,與霍亂有所不同。因此,乾霍亂(無吐瀉)致死的較多,濕霍亂(有吐瀉)致死的較少。嘔吐腹瀉能將體內有害物質排出,直至胃中食物與水分排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