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傷寒標本心法類萃》~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卷下

2.

一、麻黃湯

麻黃(六錢),桂枝(四錢),甘草(二錢),杏仁(七枚)

上作二帖,水二鍾,煎八分取汁。麻黃性熱,惟冬及春,兼病人素虛寒者乃用正方,夏至之後服之必發斑黃,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桂枝加減月令同。

二、桂枝湯

桂枝,芍藥(各二錢半),甘草(一錢半)

上作一帖,姜三片、棗一枚,煎服,取微汗。倍加芍藥名桂枝芍藥湯;加大黃名桂枝大黃湯。《金匱方》曰:太陽病自汗而小便數者,不可與桂枝湯。

三、桂枝葛根湯

桂枝,芍藥,甘草(各二錢半),生薑(四錢),大棗(二枚),葛根(五錢二分)

上作二服,水煎,取微汗。

四、葛根湯

葛根(一兩四錢),麻黃(三錢),生薑(三錢),桂枝,甘草,芍藥(各二錢),棗(一枚)

上作二帖,水煎服。衣覆取汗為度。

五、升麻葛根湯

升麻,乾葛,芍藥,甘草(各三錢)

上作二服,水煎。若大段寒即熱服;若熱即溫服,身涼為度。

六、大青龍湯

麻黃,石膏(各四錢半),桂枝(一錢半),甘草(同上),杏仁(三枚)

上作二帖,姜三片、棗一枚,水煎。取微汗,不可太過,恐亡陽。以溫粉撲之。

七、小青龍湯

半夏(六分),北五味(一錢二分),麻黃,芍藥,細辛,甘草,乾薑,桂枝(各一錢八分)

上作二帖,生薑四片,水煎。諸方皆不用生薑。

八、大柴胡湯

柴胡(三錢),黃芩(一錢半),大黃(七錢),芍藥(錢半),半夏(一錢),枳實(二錢)

上作一帖,生薑五片、棗一枚,煎。大柴胡合三一承氣湯,合黃連解毒湯,合大承氣湯。

九、小柴胡湯

柴胡(八錢),黃芩,甘草,人參(各三錢),半夏(二錢半)

上五錢,生薑五片,棗一枚,煎,溫服。

一法本方合涼膈、天水。一法本方合涼膈散。一法本方合解毒湯。一法本方去棗子加牡蠣。一法本方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一法本方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

十、大承氣湯

大黃,芒硝(各二錢),厚朴(四錢),枳實(三枚)

上作一帖,水二鍾,先煎厚朴、枳實,次下大黃,煎取八分,去滓,入硝,煎一、二沸,放溫服。一法本方加甘遂末一錢匕。

十一、調胃承氣湯

大黃(三錢),芒硝(二錢),甘草(一錢半)

上作一帖,水二鍾煎,溫服。

十二、小承氣湯

大黃(三錢),厚朴(一錢半),枳實(一錢)

上作一帖,水二鍾煎,溫服。

十三、三一承氣湯

大黃(二錢),芒硝(一錢半),厚朴(錢半),枳實(一錢),甘草(二錢)

上作一帖,水煎,溫服。一法本方減硝加貫眾、紫河車,入金銀煎,名銀煎散。一法本方加當歸、薑、棗,名當歸承氣湯。

白話文:

[方]

一、麻黃湯

麻黃六錢,桂枝四錢,甘草二錢,杏仁七枚。將藥材分成兩劑,加水兩杯,煎煮至八分,取汁服用。麻黃性溫熱,只有冬天和春天,以及體質虛寒的病人才能使用此方,夏至以後服用,容易導致皮膚出現斑點和發黃,需加入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並根據季節調整桂枝用量。

二、桂枝湯

桂枝、芍藥各二錢半,甘草一錢半。將藥材分成一劑,加入三片薑、一枚棗,煎煮服用,服用後微微出汗即可。若將芍藥加倍,則稱為桂枝芍藥湯;若加入大黃,則稱為桂枝大黃湯。《金匱要略》記載:太陽病,自汗且小便次數多者,不可服用桂枝湯。

三、桂枝葛根湯

桂枝、芍藥、甘草各二錢半,生薑四錢,大棗二枚,葛根五錢二分。將藥材分成兩劑煎煮,服用後微微出汗即可。

四、葛根湯

葛根一兩四錢,麻黃三錢,生薑三錢,桂枝、甘草、芍藥各二錢,棗一枚。將藥材分成兩劑煎煮服用,蓋好被子,出汗後即可。

五、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芍藥、甘草各三錢。將藥材分成兩劑煎煮。若身體寒涼則熱服,若身體發熱則溫服,以身體感覺溫暖為度。

六、大青龍湯

麻黃、石膏各四錢半,桂枝一錢半,甘草適量,杏仁三枚。將藥材分成兩劑,加入三片薑、一枚棗,煎煮服用。服用後微微出汗即可,不可出汗過多,以免陽氣耗損,可用溫熱的藥粉輕敷。

七、小青龍湯

半夏六分,北五味子一錢二分,麻黃、芍藥、細辛、甘草、乾薑、桂枝各一錢八分。將藥材分成兩劑,加入四片生薑煎煮服用。(此方與其他諸方不同,不用生薑)

八、大柴胡湯

柴胡三錢,黃芩一錢半,大黃七錢,芍藥半錢,半夏一錢,枳實二錢。將藥材分成一劑,加入五片薑、一枚棗煎煮服用。大柴胡湯可與三一承氣湯、黃連解毒湯、大承氣湯合用。

九、小柴胡湯

柴胡八錢,黃芩、甘草、人參各三錢,半夏二錢半。藥材總量五錢,加入五片薑、一枚棗煎煮,溫熱服用。此方有多種加減法:一種是加入涼膈散、天水散;一種是加入涼膈散;一種是加入解毒湯;一種是去棗子加牡蠣;一種是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一種是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

十、大承氣湯

大黃、芒硝各二錢,厚朴四錢,枳實三枚。將藥材分成一劑,加水兩杯,先煎煮厚朴、枳實,之後加入大黃,煎煮至八分,過濾去渣,加入芒硝,再煎煮一、二沸,放溫服用。另一種方法是加入甘遂末一錢。

十一、調胃承氣湯

大黃三錢,芒硝二錢,甘草一錢半。將藥材分成一劑,加水兩杯煎煮,溫熱服用。

十二、小承氣湯

大黃三錢,厚朴一錢半,枳實一錢。將藥材分成一劑,加水兩杯煎煮,溫熱服用。

十三、三一承氣湯

大黃二錢,芒硝一錢半,厚朴半錢,枳實一錢,甘草二錢。將藥材分成一劑煎煮,溫熱服用。另一種方法是減少芒硝,加入貫眾、紫河車,再加入金銀花煎煮,稱為銀煎散;另一種方法是加入當歸、薑、棗,稱為當歸承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