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傷寒直格》~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內外八邪

外有風寒暑濕,內有飢飽勞逸。勞逸,非奔逸之逸,乃逸豫怠惰而生病也,與勞相反。故經曰:勞者溫之,逸者行之。使氣血運行也。西山記曰:久勞則安閒以保其極力之處,久逸則導引以宣其積滯之氣。或作役者誤也。

白話文:

內外八邪

外邪有風寒暑濕四種,內邪則有飢飽勞逸四種。這裡的「勞逸」,「逸」並不是指舒適安逸,而是指逸豫怠惰,以致生病,與「勞」正好相反。「勞」是指過度勞累。「經書」上說:勞累的人要溫暖他,休息過度的人要讓他活動起來,使氣血得以運行。《西山記》上說:長期勞累的人,要讓他休息安閒,以保養他極度勞累的身體;長期休息過度的人,要引導他活動,以疏通他積滯的氣血。有些勞役(工作)也可能造成錯誤(導致生病)。

2. 內外病生四類

一者,因氣變動而內成積聚、癥瘕、癲狂、驚癇之類也。

癥(音貞,堅積。)瘕(音假,血氣聚也。)多喜曰癲。多怒曰狂。

二者,因氣變動而外成癰腫、瘡瘍、痂疥、疽痔、掉眩、浮腫、目赤、熛胗、胕腫、痛癢之類也。

不因一時所傷而病,乃久以漸積臟腑變動興衰而病者,是曰因氣變動也;臟腑和平,卒然而即成病者,是曰不因氣之變動也。淺而大曰癰,深而惡曰疽。掉,動搖也。熛(音漂,赤丹留毒,火熛也。)

三者,不因氣之變動而病生於內,則留飲、僻食、飢飽、勞損、宿食、霍亂、悲恐、想慕、憂結之類也。

僻(邪也。)霍亂(上吐而下瀉也。)

四者,不因氣之變動,而病生於外,則瘴氣、鬼魅、蟲蛇、蠱毒、蜚屍、鬼擊、沖薄、墜墮、斫射、刺割、捶撲、打探、𢾩拉、觸抹、風、寒、暑、濕之類也。

蜚(去聲,獸也。通言獸所傷人。)

白話文:

內外病生四類

第一類疾病,是因為氣的運行變化,在內部形成積聚、癥瘕、癲癇、狂躁等病症。

癥(zhēng,堅硬的積聚),瘕(jiǎ,血氣凝聚)。多喜笑而發作的稱為癲癇,多憤怒而發作的稱為狂躁。

第二類疾病,是因為氣的運行變化,在外部形成癰腫、瘡瘍、疥瘡、疽痔、頭暈目眩、浮腫、目赤、丹毒、贅瘤、疼痛瘙癢等病症。

若疾病並非一時外傷所致,而是長期積累,臟腑功能的變化興衰而發病,這就稱為因氣的運行變化而致病;若臟腑平和,突然發病,這就稱為不因氣的運行變化而致病。淺而大的稱為癰,深而險惡的稱為疽。掉,指頭暈目眩搖晃。熛(piāo),指赤色斑點伴隨毒素,如同火毒一般。

第三類疾病,並非因氣的運行變化而致病,而是內在原因引起的,例如:積液、飲食不節、飢飽失調、勞損、宿食、霍亂、悲傷恐懼、思念渴望、憂鬱鬱結等。

僻(piè,邪氣)。霍亂(hùoluàn,嘔吐和腹瀉)。

第四類疾病,並非因氣的運行變化而致病,而是外在原因引起的,例如:瘴氣、鬼魅、蟲蛇、蠱毒、野獸襲擊、鬼怪作祟、衝撞跌打、墜落、砍傷、刺傷、捶打、毆打、拉扯、觸碰、風寒暑濕等。

蜚(fēi),野獸。這裡指野獸傷人。

3. 九氣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炅(音桂,熱也,舊音耿,非。)人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也。人喜則氣和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緩猶和也,故令人氣散也。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令人氣消也。恐則氣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下也。

寒則腠理閉而氣不行,故氣收也。炅者,熱也,熱則腠理開,而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也。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也。勞則喘且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也。越,散越也。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也。結者,滯而不通也。

白話文:

九氣

生氣則氣往上衝,高興則氣息平和舒緩,悲傷則氣息衰弱,害怕則氣息往下沉,寒冷則氣息收斂,炎熱則氣息渙散,受驚則氣息紊亂,勞累則氣息耗損,憂思則氣息阻塞。

人生氣時,氣逆衝 upwards,嚴重時甚至會嘔血或腹瀉,所以說是氣往上衝。人高興時,氣息平和,精神暢達,氣血運行通暢,所以氣息舒緩。舒緩也就是平和的意思,所以讓人覺得氣息散漫。悲傷時,心緒急迫,肺部氣機紊亂,上焦不通暢,氣血運行受阻,內熱鬱積,所以讓人氣息衰弱。害怕時,氣息倒退,上焦閉塞,氣機回流,下焦脹滿,所以氣息往下沉。

寒冷時,肌膚毛孔閉塞,氣機運行受阻,所以氣息收斂。炎熱時,指天氣炎熱,熱則毛孔張開,氣血運行通暢,大量出汗,所以氣息渙散。受驚時,心神不定,思慮混亂,所以氣息紊亂。勞累時,呼吸急促,汗流不止,氣血耗散,所以氣息損耗。耗散,就是指氣血散失的意思。憂思時,心思執著於一事,精神集中於一點,正氣滯留不通,所以氣息阻塞。阻塞,就是指氣機停滯不通暢。

4. 五邪

母乘子曰虛邪(乘,勝也,克也),如心火熱,乘脾土也。

子乘母曰實邪,如肺金燥,乘脾土也。

妻乘夫曰微邪,如腎水寒,乘脾土也。

夫乘妻曰賊邪,如肝木風,乘脾土也。

自病曰正邪,如脾土自病濕也。

五臟腑同法(各以類推)。

白話文:

五邪

「母乘子」指的是虛邪,就像心火過旺,克制脾土一樣。

「子乘母」指的是實邪,就像肺金乾燥,克制脾土一樣。

「妻乘夫」指的是微邪,就像腎水寒冷,克制脾土一樣。

「夫乘妻」指的是賊邪,就像肝木風邪,克制脾土一樣。

「自病」指的是正邪,就像脾土本身生病而導致濕邪一樣。

其他五臟六腑的邪氣也以此類推。

5. 五邪微甚

微、實、正、虛、賊,從微至甚也。

此亦大略之言,細而推之,各有微甚。

白話文:

五種邪氣的輕重程度

輕、實、正、虛、賊五種邪氣,它們的輕重程度各有不同。

這只是大概的說法,仔細推究的話,每種邪氣都有它輕重緩急的變化。

6. 十干夫婦配合成五運

甲己合為「土運」甲剛木,克己柔土,為夫婦成土運。

乙庚合為「金運」乙柔木,嫁庚剛金。

丁壬合為「木運」丁陰火,配壬陽水。

丙辛合為「水運」丙陽火,娶辛柔金。

戊癸合為「火運」戊陽土,娶癸陰水。

白話文:

甲與己相合,形成土的運勢;甲木剛強,克制己土柔弱,如同夫妻相合,產生土的運勢。

乙木柔弱,嫁給庚金剛強,形成金的運勢。

丁火陰柔,與壬水陽剛相配,形成木的運勢。

丙火陽剛,娶辛金柔弱,形成水的運勢。

戊土陽剛,娶癸水陰柔,形成火的運勢。

7. 五運太過不及

陽剛夫為太過;陰柔妻為不及。

此其略也。凡六十四年而周甲子,其中有歲運同司天曰天府,同歲支曰歲會,孟年同曰支德符,歲運同司地,剛為同天符,柔為同歲會。凡此二十九歲,太過司天克之曰天刑,及年前大寒交氣日,反時程與運程為夫婦曰程德符,皆非太過、不及,乃年運之氣也。申、子、辰年寅初交;巳、酉、丑年巳初交;寅、午、戌年申初交;亥、卯、未年亥初交氣也。

白話文:

五運太過不及

男人陽剛屬太過;女人陰柔屬不及。

以上只是一些概要說明。每六十四年為一個循環週期,其中某些年份的歲運與司天星(天干)相同,稱為天府;歲運與地支相同,稱為歲會;孟年(正月)的歲運與地支相同,稱為支德符;歲運與司地星(地支)相同,則陽剛的稱為同天符,陰柔的稱為同歲會。這總共有二十九個年份,其中太過的年份會受到司天星的克制,稱為天刑;還有,大寒節氣前夕,反時程(逆向推算的運程)與運程(順向推算的運程)相同,稱為程德符。這些都不是指太過或不及,而是指當年運氣的特性。寅年、申年、辰年在寅時交氣;巳年、酉年、丑年在巳時交氣;寅年、午年、戌年在申時交氣;亥年、卯年、未年在亥時交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