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傷寒直格》~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四時平脈

春弦,夏洪(一曰數一曰鉤),秋毛(一曰潘一曰浮),冬石(一曰沉)

白話文:

四時平脈:春天脈象應像琴弦般輕微而有力;夏天脈象應洪大有力(或脈搏頻數,或脈象浮起如鉤);秋天脈象應細小如毛髮(或脈象細小如絲線,或脈象浮在表面);冬天脈象應沉而有力(或脈象沉潛)。

2. 六步主位平脈

初之氣:自大寒日至春分,厥陰風木之陽用事,而氣微。

故曰冬至後日甲子少陽主,然冬至甲子斯無常准,以大約分之:一月如在冬後,即大寒交初氣之分也。一歲六周甲子,以應六氣。下皆仿此。(一氣正月、二月也)

脈乍大、乍小、乍短、乍長,時物及風木之象也。

二之氣:春分至小滿,少陰君火之位,陽氣清正在兩陽合明之間,故又云陽明主。

脈弦也。

三之氣:小滿日至大暑,少陽相火之位,陽氣萬物皆盛,故亦云太陽主。

脈洪大而長,天氣萬物人脈與造化同。

四之氣:大暑日至秋分,太陰濕土之位,天氣尚盛,而夏後陰已用事,故又云太陰主。此三陰三陽與六氣標本之陰陽異矣。

脈緩大而長。

或云緊大而長者,傳寫之誤也。濕土主緩大而長,燥金主緊細而短澀,以萬物乾溼明可見焉。時濕土盛,膚腠開通,汗液時泄,故脈雖大長而力緩,不能緊也。至秋後氣衰,寒涼乍閉,故雖微細而力緊也。

五之氣:秋分日以至小雪,陽明燥金之位,氣衰陰盛,故又云少陰主也。

脈緊細而微。

終之氣(一曰六之氣):小雪日以至大寒,太陽寒水之位,陰極而終盡,天氣之所收隱,故曰厥陰主。厥者盡也。

脈沉短以敦(敦,厚也)。

萬物收藏在內,寒氣閉塞而膚腠氣液不能散越,故脈沉短而反有力,敦厚而如石也。

凡四時六位平脈大退,則時氣有餘而為病。

如春弦太過則風為病。

不及者氣衰而為病。

四時脈微見為平,此言過微也,如秋脈微而兼夏脈之類也。

反見他脈者,他氣有餘而來為病也。

遲為寒,而數為熱之類也。

白話文:

六步主位平脈

一年分為六個階段,每個階段的脈象都與當時的氣候和臟腑經絡的運作有關。

第一階段:從大寒日至春分,是厥陰風木之陽主事,此時氣息微弱。雖然說冬至後甲子日少陽主事,但冬至甲子並非固定不變,大約以大寒日後的正月、二月為第一階段。一年有六個甲子週期,對應著六氣,以下以此類推。這段時間的脈象忽大忽小、忽長忽短,如同風木的景象。

第二階段:從春分至小滿,是少陰君火當令,陽氣清明,在兩陽交合之間,也稱為陽明主事。此時脈象為弦脈。

第三階段:從小滿日至大暑,是少陽相火當令,陽氣旺盛,萬物生機勃勃,也稱為太陽主事。此時脈象洪大而長,人體脈象與自然界的生機變化一致。

第四階段:從大暑日至秋分,是太陰濕土當令,雖然天氣仍然炎熱,但秋天的陰氣已開始運作,所以也稱為太陰主事。這與前述的三陰三陽和六氣的陰陽關係有所不同。此時脈象緩大而長。有些人記載為緊大而長,應是抄寫錯誤。濕土主導的是緩大而長,燥金主導的是緊細而短澀,這從萬物的乾濕變化就能看出。濕土盛行時,皮膚毛孔開通,汗液排出順暢,所以脈象雖然大而長,但力量卻較緩,不會緊。到了秋天之後,氣息衰弱,寒涼收斂,所以脈象雖然細微,但力量卻較緊。

第五階段:從秋分日至小雪,是陽明燥金當令,氣息衰弱,陰氣盛行,所以也稱為少陰主事。此時脈象緊細而微弱。

第六階段:從小雪日至大寒,是太陽寒水當令,陰氣到達極點而趨於結束,天地萬物都收藏起來,所以稱為厥陰主事。「厥」的意思就是盡。此時脈象沉而短,且有力道(敦,指厚實)。萬物都收藏於內,寒氣閉塞,皮膚毛孔的氣液無法散發,所以脈象沉短卻有力,厚實如同石頭一般。

總而言之,如果四時六個階段的脈象偏離正常的範圍,就表示時令之氣失衡而導致疾病。例如,春天脈象過於弦急,就容易患風病;如果脈象過弱,則是氣血衰弱所致。四時脈象微弱才是正常的,但這裡所說的「微弱」是指相對較弱,例如秋天脈象微弱,但又帶有夏天的脈象特徵。如果出現其他脈象,則表示其他時令之氣過盛而導致疾病。例如,脈象遲緩代表寒證,脈象快速則代表熱證。

3. 結促代

結脈者,遲緩而時一止,為陰也,主陰盛發躁煩滿,或陽厥極深,以至身冷,脈微欲絕,而緩弱時一止者,亦胸煩躁,此止為熱極而非寒也,皆須以標本明之。

促脈者,陽也,數而時一止也,主聚積、氣痞,憂思所成;亦或熱劇失下,則令脈促。下之則平也。

代脈者,主緩弱而無力不能動,因而復動,病必危而死。

白話文:

結脈:脈搏遲緩,時而停頓,屬於陰性脈象,主要反映陰盛導致煩躁、胸悶,或陽氣衰竭至極,出現肢體冰冷、脈象微弱將絕,但脈搏緩弱時而停頓,伴隨胸悶煩躁,這停頓是熱極而非寒證。治療必須辨明標本虛實。

促脈:脈搏屬於陽性脈象,脈搏數而時停,主要反映氣機阻滯、胸腹脹滿,或憂思過度所致;也可能是熱邪熾盛,瀉下失宜所造成。瀉下後脈象就能恢復正常。

代脈:脈搏緩弱無力,時而停頓,然後又跳動,病情危急,預示將死。

4. 趺陽脈

趺陽脈者,胃土之脈也。趺陽脈遲而緩者,胃氣如經也。

動在足趺陽之經,故曰趺陽。一曰衝陽者,陽明所過之原。過者,沖也。

如經,如本經之常脈。

滑為胃實,緊為脾強。浮而滑者,浮為胃虛,滑則為噦。浮而鼻中燥者,必衄也。沉為胃實(上本下故也),數為消穀(胃熱故也),緊則難治。蓋四時五臟皆以胃氣為本,緊燥盛而土濕氣衰,故曰難治。浮而大者,氣實血虛也(氣為陽、血為陰故也)。浮而澀者,胃虛下利也(去液故澀)。

伏而澀者,伏則吐逆,水穀不化(內濕故也),澀則氣不下食,脈不出則身冷膚硬。

白話文:

趺陽脈是胃經的脈象。趺陽脈遲緩,表示胃氣正常。

因為此脈動於足背部的陽明經,所以稱為趺陽脈。也有人稱它為衝陽脈,因為它是陽明經經過的要衝穴位。「衝」的意思就是衝擊、貫穿。

「如經」是指脈象如同本經的正常脈象。

脈象滑利表示胃實,脈象緊弦表示脾氣旺盛。脈浮而滑,浮表示胃虛,滑則表示呃逆。脈浮而鼻腔乾燥,一定會流鼻血。脈沉則表示胃實(上實下虛),脈數則表示消化不良(胃熱)。脈緊則難以治療。因為一年四季五臟的運作都以胃氣為根本,如果脈象緊、燥、盛,而脾胃的濕氣衰弱,所以就難以治療。脈浮大,表示氣盛血虛(氣屬陽,血屬陰)。脈浮而澀,表示胃虛腹瀉(體液減少所以澀)。

脈伏而澀,脈伏則會嘔吐,飲食無法消化(內濕),脈澀則氣機下沉,飲食不能消化,脈象不出則身體冰冷,皮膚僵硬。

5. 太谿脈

太谿者,腎水之脈也,動於左足內踝下後、跟骨下陷中,足少陰腎水之胃,故曰大浮也。太谿脈,則腎氣如經也,弱則微煩,澀則厥逆(微厥也)。

白話文:

太谿穴是腎經的要穴,位於腳內踝下方、跟骨上方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腎經的原穴,所以氣血在此處運行旺盛。太谿穴的脈象反應了腎氣的盛衰,脈象虛弱則容易出現輕微的煩躁,脈象澀滯則容易出現厥逆(輕微的厥冷)。

6. 死生脈候

陽病熱證不退,反見陰脈者死(脈近於絕故也);汗後熱退而見陰脈者愈。陰陽證脈平愈。傷寒咳逆上氣,脈散者死(形損故也);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入,形體不仁(不仁者不和也),乍靜乍動,命絕也;汗出發潤,喘不休者,肺先絕也;陽反獨留,體如煙薰,直視搖頭,心先絕也。唇吻(音穩)反青,四肢漐習者,肝絕也(漐,醜入切,汗出也。

習,水流不絕,此言汗不止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脾先絕也(柔,虛也)。溲便遺失,狂言直視者,腎先絕也(溲,小便。便,大便)。寸口脈陰陽俱緊盛(寸口即氣口,此言三部,關前為陽,關後為陰),大汗出,不解者死;身熱喘粗,見陽脈而躁者死(汗不勝病也)。

汗後微熱不解者,病不可便言死也,脈如轉索者當日死,譫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欲作大汗故也(俗作好汗);脈暴出者死,陰衰欲絕,而陽暴獨勝則脈暴出,少間陰氣先絕,則陽氣後竭而死矣;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死證多矣,以致危極則無越此矣)。

白話文:

死生脈候

陽熱症持續不退,反而出現陰脈,則會死亡(脈象接近於斷絕)。出汗後熱退但出現陰脈,則會痊癒。陰陽二脈平和則病癒。傷寒伴有咳嗽、氣逆上衝,脈象散亂,則會死亡(身體受損)。脈象浮大而洪盛,渾身汗如油出,喘息不止,無法進食飲水,身體麻木不仁(不仁指氣血不和),時而安靜時而躁動,則生命將盡。汗出但黏膩,喘息不止,則肺先衰竭。陽氣獨盛反常,身體像被煙燻過一樣,直視前方並搖頭,則心先衰竭。嘴唇發紫,四肢汗出不止,則肝先衰竭。嘴唇周圍發黑,汗液稀少發黃,則脾先衰竭。大小便失禁,胡言亂語並直視前方,則腎先衰竭。寸口脈陰陽二脈都緊實有力,大量出汗卻無法緩解,則會死亡;身體發熱,呼吸粗重,出現陽脈且躁動不安,則會死亡(出汗無法克服病情)。

出汗後微熱不退,病情不能立即斷定死亡;但如果脈象像纏繞的繩索,則當天會死亡;如果神志不清、身體微熱、脈象浮大,手腳溫暖,則能活下來,這是因為將要出大汗(俗稱要出好汗);脈象突然強盛,則會死亡,這是因為陰氣衰竭將絕,而陽氣暴盛獨存,導致脈象突然強盛,不久陰氣先絕,陽氣隨後也衰竭而死;如果出現逆冷,脈象沉細微弱,則不超過一天就會死亡(這是死亡的徵兆很多,病情危急到這種程度就沒有比這更壞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