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傷寒直格》~ 卷下 (10)
卷下 (10)
1. 戰汗
凡此諸可下者,或得利而汗便出者,或服藥而怫鬱頓然開發,先汗出而後利者,或利性但隨汗出,泄則氣和而愈,更不利者,說不快交不過而死者,止由裡熱極甚,而不能開發也。故常以寒涼,或下怫熱,免致但以其作汗,而為邪熱耗絕陰氣而死也。或不戰而汗出者,津液不盡而陽不並陰也。
或戰而無汗,而自愈者,津液已衰,以經發汗、吐。利或自汗、吐、利,亡液過多,則津液衰竭,無由作津,但氣和而愈也。或不戰,無汗而愈者,陽不並陰則不戰,津液已衰,故無汗而已也。
世俗未知,而直以惡寒戰慄名陽熱氣虛,陰寒實勝,因而為治,誤人多矣。
白話文:
凡是這些可以攻下的情況,有時會因為排便而同時出汗,有時是服藥後,鬱悶的氣機突然舒展開來,先出汗然後才排便;有時是排便的性質雖然也和出汗一樣,但排泄後氣機調和就痊癒了,如果排便不順利,就會因為氣機阻塞不通而死亡,這都是因為體內熱邪過於嚴重,導致氣機無法舒展開來的緣故。因此,通常要用寒涼藥或攻下藥來消除鬱熱,避免只用發汗的方式,反而使邪熱耗盡陰氣而導致死亡。有時候不發抖就出汗,是因為身體的津液還沒耗盡,而陽氣也還沒與陰氣調和。
有時候發抖但沒有出汗,卻自行痊癒,是因為津液已經衰弱,是因為之前使用過發汗、催吐、或瀉下的方法,或者因為自發性出汗、嘔吐、腹瀉,導致津液喪失過多,津液已經枯竭,無法產生新的津液,但氣機調和也就痊癒了。有時候不發抖,也不出汗,卻自行痊癒,是因為陽氣沒有與陰氣調和所以不發抖,而津液已經衰竭,所以也就不會再出汗而痊癒。
世俗之人不了解這些道理,直接把惡寒發抖當作陽熱氣虛,陰寒實盛的情況,因此用錯誤的方法治療,誤人實在太多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