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傷寒補亡論》~ 劉序

回本書目錄

劉序

1. 劉序

夫人稟陰陽五行而有生,乃以寒暑七情而傷其形,卒不免於夭殤,以至不能保夫造物之所畀也!聖人出而憫焉,為之嘗百草而設其治,著靈素諸經而闡其理。既而有倉公、華佗、扁鵲、仲景諸君,相繼著論以晰其治,於此道益明而術益精,人民之有疾者,可賴以保其生矣!無如歲久人湮,書帙淪喪,讀者每慨其文理未貫,精義不彰。

前宋代中州有郭白雲者,兄弟名醫,窮經探索,洞徹病情,每三複仲景之書而嘆其亡失,乃更闡其奧而發其微,作補亡論一書以全其義。其於兩感、陰陽交、陰陽易及痓痙等論,尤為詳切精博,真可謂發前人之所未發,令讀者心目一清,足補仲景之殘缺。

惟是宋時刻本,傳至元紀,兵火之間,又復亡其第十六卷中數十條,其間妙義精論,盡皆湮沒不可復聞,良可惜哉!其所存十九卷有餘,若不壽之梓,安知其不再亡失耶?俾生民之有疾痛者,何所賴以獲免夫夭殤,保全其造物所畀乎?茲刻也,亦同於神農黃岐之用心也矣。

是為序。

大明萬曆甲戌仲春嗣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前奉敕提督操江歷掌南京前後左右督府事侍衛護軍誠意伯芝田劉世延題。

白話文:

夫人依循陰陽五行而生,卻因寒暑和七情而損傷身體,最終難免夭亡,無法保全上天所賦予的生命。聖人因此感到憐憫,便嚐遍百草,制定治療方法,撰寫《靈樞》、《素問》等經典闡明其道理。之後,又有倉公、華佗、扁鵲、張仲景等醫家相繼著述,使醫學理論更加明晰,醫術更加精湛,人民有了疾病,可以依靠這些醫術來保全性命。然而,歲月流逝,典籍散佚,讀者常常感嘆醫書文理不通,精義不明。

前宋朝的中州,有一位名叫郭白雲的醫生,他和兄弟都是名醫,他們深入研究經典,探究病情,反覆研讀張仲景的著作,惋惜其遺失的部分,於是進一步闡發其奧妙,發揮其精微之處,撰寫了《補亡論》一書來完善其義理。其中關於「兩感」、「陰陽交」、「陰陽易」以及「痓痙」等論述,尤為詳盡精深,真正做到了發前人所未發,使讀者豁然開朗,足以彌補張仲景著作的不足。只是宋代刻本流傳到元朝,經歷戰亂,又遺失了第十六卷中的數十條,其中許多精妙的論述都湮沒無聞,實在令人惋惜。現存的十九卷餘,如果不及時刊刻保存,難保不會再次遺失,到時候百姓患病,又將如何保全性命呢?這次刻印,也與神農、黃帝一樣,有著救濟世人的用心。

這是序文。

(大明萬曆甲戌年仲春,由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前奉敕提督操江,歷掌南京前後左右督府事侍衛護軍誠意伯芝田劉世延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