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傷寒補亡論》~ 徐序
徐序
1. 徐序
余幼習醫,凡足以羽翼仲聖《傷寒論》者,無弗究心。 即知宋有常器之、龐安常、郭白雲三先生。 常氏之書,世無傳本;龐氏刻本已鮮,家藏抄本,亦多缺誤。 原本藏江村袁氏,後歸顧抱沖,抱沖歿,歸員嶠黃氏,近將梓而壽世也。 至郭氏《補亡論》,予家舊藏抄本,熟讀尋繹,有年所矣。
是書重刻於明之季世,觀青田劉公序文,知是時已將失傳,苟非重刊,至今泯沒久矣。 餘年逾六十,崦嵫晚景,身世匆匆,爰屬及門暨兒輩,詳為校覈,付之棗梨,亟為流傳。 將使古人羽翼仲聖之苦心,不湮於今日,亦斯道之幸也夫! 一切詳於凡例,剞劂告竣,因徇及門之請,
復弁數語於簡端,願與同志者質之,是為序。
道光元年歲在辛巳長至日長洲後學徐錦識。
白話文:
我從小學習醫術,凡是能補充和闡述《傷寒論》的醫書,我都用心研讀。我知道宋代有常器、龐安常、郭白雲三位先生的醫著。常氏的書,世上已無傳本;龐氏的刻本也很稀少,我家里收藏的手抄本也多有缺漏錯誤。原本收藏在江村袁氏手中,後來歸於顧抱沖,抱沖去世後,又歸員嶠黃氏,近日將要付梓刊印流傳後世。至於郭氏的《傷寒論補亡》,我家以前收藏有手抄本,我已經反覆研讀多年了。
這本書在明朝末年重刻,從青田劉公的序文可以看出,當時這本書已經快要失傳了。如果不是重刻,至今早就湮沒無聞了。我年過六十,暮年將至,人生匆匆,因此囑咐我的弟子和子女們,仔細校對,將它付梓刊印,迅速流傳開來,使古人用以補充《傷寒論》的心血,不至於湮沒在今天,這也是醫學界的幸事啊!所有詳情都記載在凡例中。校訂工作完成後,應門下弟子之請,
我又在書首寫下幾句話,希望能與同道者一起探討。這就是序文。
道光元年辛巳年夏至日,長洲後學徐錦撰寫。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