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傷寒補亡論》~ 跋
跋
1. 跋
洵自幼即喜讀靈素家言,以習舉業,未暇及也。匡居善病,退而學醫,乃得從澹安師遊。師年雖高,好學彌篤,其治病皆有法度,知名震醫林為不虛。
日者,手一編示洵曰:「此予舊藏郭氏《傷寒補亡論》也。在元明時,已缺一卷;今鋟板久無,抄本亦鮮。以其亡而補之,且將並其補者而亡之,予所不忍。其為予校讎,將付梓焉。」
受書卒讀,錯句訛字,所在多有,兢兢懼不勝任,重負委託,悉心研求,晨夕辨難,訂正者有之,闕疑者有之,割愛者有之,仍不敢稍失其真面目,以副吾師紹述之懷,庶無湮乎先賢之遺,而有補於斯道之用云爾。
寶山門人範洵謹跋。
白話文:
我從小就喜歡讀《靈樞》、《素問》等醫學典籍,但因忙於科舉考試,無暇深入研究。後來定居鄉間,常因疾病纏身,才開始認真學習醫術。有幸得到澹安先生的指點。先生雖然年事已高,但求學之心卻更加篤厚,治病都有章法,醫術精湛,名揚醫界絕非浪得虛名。日前,先生將一本書交給我,說這是他珍藏的郭氏《傷寒補亡論》。這本書在元明時期就已經缺失一卷,現在刻板的版本早已沒有了,抄本也很少見。因為這本書彌補了缺失,先生又將要將補遺部分也一起銷毀。
我實在不忍心,所以先生讓我校對,準備付梓刊印。我仔細閱讀後發現,錯句、錯字很多,我深感責任重大,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辜負先生的託付。因此我全心投入,日夜研究辨析,有些地方做了訂正,有些地方存有疑問,有些地方不得不忍痛割愛,但始終不敢稍有偏離原意,以期不辜負先生傳承醫學的期望,希望能使先賢的遺著免於湮沒,並能對醫學有所貢獻。
寶山門人範洵謹識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