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傷寒明理論》~ 卷中 (1)

回本書目錄

卷中 (1)

1.

傷寒喘者。何以明之。肺主氣。形寒飲冷則傷肺。故其氣逆而上行。沖沖而氣急。喝喝而息數。張口抬肩。搖身滾肚。是為喘也。傷寒喘者。有邪氣在表。氣不利而喘者。有水氣之氣射肺而喘者。各不同也。喘家作桂枝厚朴杏仁湯。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

惡風無汗而喘者。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傷寒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喘者。小青龍湯麻黃杏仁主之。是欲發散水寒也。經曰。喘而汗出者。與葛根黃芩黃連湯以利之。汗出而喘者。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以發之。二者如何而然也。且邪氣內攻。氣逆不利而喘者。

因喘而汗出。見其邪氣在裡也。雖表未解。未可和之。若邪氣外盛壅遏。使氣不利而喘者。雖汗而喘不已。見其邪氣在表也。雖經汗下。亦可發之。此亦古人之奧義。傷寒止於邪氣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堅。設或腹滿而喘。則又為可下之證。經曰。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

此外欲解。可攻裡也。為因滿脹而喘矣。又或邪氣內盛。正氣欲脫。氣壅上逆。亦主喘也。經曰。直視譫語喘滿者死。又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絕。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此為命絕。皆為不治之喘也。省疾問病。更宜消息。

2. 嘔吐

傷寒嘔吐。何以明之。嘔者有聲者也。俗謂之啘。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乾嘔。而無干吐。是以於嘔則曰食谷欲嘔。及吐則曰飲食入口即吐。則嘔吐之有輕重可知矣。傷寒嘔。有責於熱者。有責於寒者。至於吐家。則悉言虛冷也。經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

時腹自痛。又曰。胃中虛冷故吐也。嘔家則不然。嘔有熱者。有寒者。有停飲者。有胃脘有膿者。皆當明辨之。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與其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大柴胡湯主之者。是邪熱為嘔者也。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與其乾嘔吐涎沫頭痛者。

吳茱萸湯主之。是寒邪為嘔者也。先嘔後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後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是停飲嘔者。嘔家有癰膿。不須治。膿儘自愈。是胃脘有膿而嘔也。諸如此者。雖有殊別。大抵傷寒表邪欲傳裡。裡氣上逆。則為嘔也。是以半表半裡證。多雲嘔也。傷寒三日。

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是知邪氣傳裡者。必致嘔也。至於乾薑附子湯證云。不嘔不渴。為里無熱。十棗湯證云。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即此觀之。其嘔為裡熱明矣。嘔家之為病。氣逆者必散之。痰飲者必下之。千金曰。

嘔家多服生薑。此是嘔家聖藥。是要散其逆氣也。金匱要略曰。嘔家用半夏以去其水。水去嘔則止。是要下其痰飲也。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者。謂其氣逆而未收斂為實也。其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已為難治。蓋謂其虛寒之甚也。醫者必審其邪氣之虛實。

疾症之逆順。為施藥丸。治則當矣。

3.

傷寒悸者。何以明之。悸者心忪是也。築築踢踢然動。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矣。心悸之由。不越二種。一者氣虛也。二者停飲也。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悸者。四逆散加桂五分。是氣虛而悸者也。飲水多。必心下悸。是停飲而悸者也。

其氣虛者。由陽氣內弱。心下空虛。正氣內動而為悸也。其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為火而惡水。水既內停。心不自安。則為悸也。又有汗下之後。正氣內虛。邪氣交擊。而令悸者。與氣虛而悸者。則又甚焉。太陽病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太陽病若下之。身重心下悸者。

不可發汗。少陽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少陽病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是數者。皆汗後挾邪者。與其氣虛而悸者。有以異也。或鎮固。或化散之。皆須定其氣浮也。又飲水過多。水飲不為宣布。留心下。甚者則悸。金匱要略曰。食少飲多。

水停心下。甚者則悸。飲之為悸。甚於他邪。雖有餘邪。必先治悸。何者。以水停心下。若水氣散。則無所不之。浸於肺則為喘為咳。傳於胃則為噦為𩜺。溢於皮膚。則為腫。漬於腸間。則為利下。不可緩之也。經曰。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與茯苓甘草湯。後治其厥。不爾水漬於胃。

必作利也。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況其邪氣淺者乎。醫者可不深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