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傷寒明理論》~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腹滿

傷寒腹滿。何以明之?腹滿者,俗謂之肚脹是也。華佗曰:「傷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謂入腑也,是在腹也,猶未全入里者。雖腹滿為里證,故亦有淺深之別。經曰:「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是其未全入腑。

若大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謂之邪氣已入腑也。傷寒邪入腹,是里證已深,故腹滿乃可下之者多矣。如經曰:「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

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少陰病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諸如此者,皆為里證是也。雖曰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去之。然腹滿不減者,則為實也;若腹滿時減者,又為虛也,則不可下。經曰:「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金匱要略曰:「腹滿時減復如故。」

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和之。蓋虛氣留滯,亦為之脹,但比之實者,不至堅痛也。大抵腹滿屬太陰證也。陽熱為邪者,則腹滿而咽乾;陰寒為邪者,則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太陰者脾土也,治中央,故專主腹滿之候。又發汗吐下之後,因而成腹滿者,

皆邪氣乘虛內客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經曰:「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調胃承氣湯主之;傷寒下後,心煩腹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三者有當溫者,有當下者,有當吐者,何邪氣不一也。且發汗後腹滿當溫之,邪氣在表,

因發散則邪去。胃為津液之主,發汗亡陽,則胃氣虛而不能敷布,諸氣壅滯,而為脹滿,是當溫散可也。吐後腹滿可下之,邪氣在胸者,則可吐之,吐之邪去則安。若吐後邪氣不去,加之腹脹滿者,是胸中之邪,下傳入胃,壅而為實,故生脹滿,當須下之可也。下後腹滿可吐者,

邪氣在表,未傳入腑,而妄下之,邪自表乘虛而入,鬱於胸中,而為虛煩,氣上下不得通利者,腹為之滿,故當吐之可也。凡為醫者,要識邪氣所起所在,審其所起,知邪氣之由來;觀其所在,知邪氣之虛實。發汗吐下之不瘥,溫補針艾之適當,則十全之功,自可得也。

白話文:

腹滿

傷寒導致腹部脹滿,怎麼判斷呢?腹滿,俗稱肚脹。華佗說:「傷寒第一天在皮膚,第二天在皮下組織,第三天在肌肉,第四天在胸部,第五天在腹部,第六天進入胃。」「入胃」指的是進入腑臟,也就是在腹部,還沒有完全進入內臟深處。雖然腹脹是裡證,但也有輕重之分。經書說:「表證已經解除,但裡證未消,雖然不是非常脹滿,但仍會發寒發熱,病情就不會痊癒。」這說明它還沒有完全進入腑臟。

如果非常脹滿、實證,而且有乾燥的糞便,就可以用瀉下法治療。如果四五天後病情沒有好轉,那就是邪氣已經進入腑臟了。傷寒邪氣入侵腹部,這是裡證加深,因此腹脹大多可以採用瀉下治療。例如經書說:「如果發熱不潮熱,不能用承氣湯;如果腹部非常脹滿不通,可以用小承氣湯;發汗治療後症狀未解,腹部脹滿疼痛,就應該立即瀉下。」本太陽病,醫生卻用瀉下法治療,導致腹部脹滿疼痛的,屬於太陰證。

桂枝加芍藥湯可以治療。腹部脹滿疼痛很厲害的,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少陰病腹部脹滿,不能大便的,要緊急瀉下。諸如此類,都是裡證。雖然說腹部脹滿疼痛是實證,應該瀉下治療。但是,如果腹部脹滿不減輕,就是實證;如果腹部脹滿時好時壞,就是虛證,就不能瀉下。經書說:「腹部脹滿不減輕,減輕的程度微不足道,就應該瀉下。」《金匱要略》說:「腹部脹滿時好時壞,又恢復原狀。」

這是虛寒從下往上走,應該用溫熱的藥物調理。因為虛氣停滯,也會導致脹滿,但與實證相比,不會那麼堅硬疼痛。總的來說,腹脹屬於太陰證。陽熱之邪,則腹脹且咽喉乾燥;陰寒之邪,則腹脹且嘔吐,飲食不進,自覺症狀很重,腹部時常疼痛。太陰指脾土,主管腹部,因此專門治療腹脹。此外,發汗、吐瀉之後,又出現腹脹的,

都是邪氣乘虛而入,而所主的症狀各不相同。經書說:「發汗後腹部脹滿的,用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治療;傷寒嘔吐後腹部脹滿的,用調胃承氣湯治療;傷寒瀉下後,心煩意亂腹部脹滿,臥起不安的,用梔子厚朴湯治療。」這三種情況,有的需要溫補,有的需要瀉下,有的需要催吐,因為邪氣不同。而且,發汗後腹脹應溫補治療,因為邪氣在表,

發散治療就能使邪氣排出。胃是津液之主,發汗損傷陽氣,則胃氣虛弱,不能佈散津液,各氣壅滯,而導致脹滿,所以應該溫散治療。嘔吐後腹脹可以瀉下治療,因為邪氣在胸部,可以催吐,吐掉邪氣就痊癒了。如果嘔吐後邪氣沒有去除,又加重腹脹,這是胸中之邪下傳入胃,壅塞而導致實證,因此脹滿,就應該瀉下治療。瀉下後腹脹可以催吐治療,

因為邪氣在表,還沒有進入腑臟,卻錯誤地用了瀉下法,邪氣從表乘虛而入,鬱滯於胸中,而導致虛煩,氣機上下不通暢,腹部就脹滿了,因此應該催吐治療。凡是醫生,都要識別邪氣的起因和部位,審察其起因,知道邪氣的來源;觀察其部位,知道邪氣的虛實。發汗、吐瀉治療無效的,溫補、針灸治療得當,那麼十全的療效,自然就能獲得。

2. 少腹滿

傷寒少腹滿者。何以明之?少腹滿者。臍下滿是也。少腹者。下焦所治。難經曰。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其治在臍下。邪氣自上而下。至於下焦。結而不利。故少腹滿也。胸中滿。心下滿。皆氣爾。即無物也。及腹滿者。又有燥屎為之者。至於少腹滿者。非止氣也。

必有物聚於此。而為之滿爾。所以然者。身半以上。同天之陽。清陽歸之。身半以下。同地之陰。濁陰歸之。清者在上。而濁者在下。內經謂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當出不出。積而為滿。是在上而滿者氣也。在下而滿者物也。所謂物者。溺與血爾。邪氣聚於下焦。則津液不得通。

血氣不得行。或溺或血。留滯於下。是生脹滿。而硬痛也。若從心下至少腹。皆硬滿而痛者。是邪實也。須大陷胸湯下之。若但少腹硬滿而痛。小便利者。則是蓄血之症。小便不利者。則是溺澀之症。經曰。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又曰。少腹硬。小便不利者。

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症諦也。其小便利而少腹滿者。為太陽隨經。瘀血在裡。太陽自入腑者也。經曰。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桃仁承氣湯主之。是少腹硬滿。

為物聚於下可知矣。滲之利之。參酌隨宜。可為上工。

白話文:

少腹滿

傷寒導致少腹脹滿,怎麼判斷呢?少腹脹滿是指肚臍以下脹滿。少腹指的是下焦所在的部位。《難經》說,下焦位於膀胱上口,負責區分清濁,它的位置在肚臍以下。邪氣從上往下走,到達下焦後阻塞不通,所以就導致少腹脹滿。胸部脹滿、心窩脹滿,都是氣的脹滿,沒有實物存在。而腹部脹滿,則可能有乾燥的糞便造成。但少腹脹滿,不只是氣的脹滿,一定是有東西積聚在那裡,才導致脹滿。這是因為身體上半部屬陽,如同天上的陽氣,清陽之氣歸屬於上半部;身體下半部屬陰,如同地上的陰氣,濁陰之氣歸屬於下半部。清氣在上,濁氣在下。《內經》說,清陽之氣從上竅排出,濁陰之氣從下竅排出。如果該排出的物質沒有排出,積聚起來就會脹滿。所以,上半身脹滿是因為氣,下半身脹滿是因為物。這裡說的「物」,是指尿液和血液。邪氣積聚在下焦,津液就不能通暢,血氣就不能運行,於是尿液或血液滯留在下焦,就會產生脹滿、堅硬疼痛的症狀。如果從心窩到少腹都堅硬脹滿疼痛,這是邪氣實證,需要服用大陷胸湯來治療。如果只是少腹堅硬脹滿疼痛,但小便通暢,這是蓄血的症狀;如果小便不通暢,這是尿澀的症狀。經書上說:「少腹脹滿,應該小便不利,現在反而通暢,是因為有血。」又說:「少腹堅硬,小便不利,是因為沒有血。」小便自利,病人卻像發狂一樣,這是血症的明顯表現。如果小便通暢,但少腹脹滿,這是太陽經循行路線上的瘀血在內臟,是太陽經邪氣入侵腑臟的表現。經書上說:「太陽病不解,熱邪阻塞膀胱,病人會像發狂一樣,血從下排出,排出後病情好轉。但外邪還沒有解除,還不能攻邪,應該先解表。表邪解除了,如果只有少腹急劇脹結,才能攻邪。用桃仁承氣湯治療。」由此可知,少腹堅硬脹滿,是因為有東西積聚在下焦,需要利尿消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才能算是上乘醫術。

3. 煩熱

傷寒煩熱。何以明之。煩者熱也。與發熱若同而異也。發熱者。怫怫然發於肌表。有時而已者是也。煩者為煩而熱。無時而歇者是也。二者均是表熱。而煩熱為熱所煩。非若發熱而時發時止也。故謂之煩熱。

經曰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曰。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再與桂枝湯。又曰。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即此觀之。煩為表熱明矣。故又有煩疼。即是熱疼。又有煩渴。即是熱渴也。以煩為熱。又何疑焉。

至於胸中煩。心中煩。內虛煩。須皆以煩為熱。設傷寒至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與脈和大煩。目重瞼內際黃者。又皆為欲解。

所以言大煩者。以肌表大熱。則是邪熱欲去。泄達於外也。故為欲解。內經曰。謹熟陰陽。以意調之。

白話文:

煩熱

傷寒引起的煩熱,怎麼判斷呢?「煩」就是熱,和發熱雖然相似卻不同。發熱是指身體表面忽冷忽熱,有時發作有時停止;而煩熱則是持續煩躁並伴隨發熱,沒有片刻休息。兩者都是表層的熱證,但煩熱是因熱而煩躁,不像發熱那樣時發時止。所以稱為煩熱。

經典記載,病人煩熱,出汗後症狀就會減輕。也記載,發汗後症狀減輕,但大約半天後又煩躁起來,脈搏浮快有力,就要再次服用桂枝湯。還記載,服用桂枝湯後,煩躁症狀沒有減輕,就要先針刺風池穴和風府穴,然後再服用桂枝湯,就能痊癒。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煩躁是表層熱證的明顯表現。所以還有「煩疼」(就是熱痛)、「煩渴」(就是口渴)等症狀。既然煩躁就是熱證,還有什麼疑問呢?

至於胸中煩躁、心中煩躁、內虛煩躁,都應將「煩」視為熱證。如果傷寒病程發展到六七天,手足三部脈象都正常有力,病人非常煩躁,張口結舌不能說話,並且躁動不安;或者脈象有力且非常煩躁,眼瞼內側發黃,這些都是病情將要好轉的表現。

之所以說非常煩躁,是因為肌表熱盛,這是邪熱將要排出體外的表現,所以是將要痊癒的徵兆。《內經》說:「仔細觀察陰陽的變化,用心去調理。」

4. 虛煩

傷寒虛煩。何以明之?虛煩者,心中鬱鬱而煩也。有胸中煩,有心中煩,有虛煩。諸如此者,皆熱也。若止云煩者,表熱也。及其邪熱傳裡,故有胸中煩,心中煩,虛煩之別。三者要在觀其熱所從來,審其虛實而治,為不同也。如不經發汗吐下而煩者,則是傳經之熱,不作膈實者,但多和解而已。故經曰:「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者,小柴胡湯主之。」少陰病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少陰病,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是皆利解而徹熱者也。若因吐下發汗後而煩者,則是內陷之煩,但多湧吐而已。發汗吐下後,虛劇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者,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丸藥大下後,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是皆取其吐而湧其熱者也。虛煩之狀,心中溫溫然欲吐,憒憒然無奈,欲嘔不嘔,擾擾亂亂,是名煩也。非吐則不能已。經曰:「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脈乍結,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瓜蒂散。二者症均是煩也,藥均是吐也,而又輕重之不同。吐下發汗後,邪氣乘虛而入為煩者,則謂之虛煩,與梔子豉湯,則是吐劑之輕者。不因吐下發汗後,邪氣結於胸中,則為膈實,與瓜蒂散,則是吐劑之重者。又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則是煩之實者也,與調胃承氣湯下之。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則是煩之虛者也,與小建中湯補之。煩為熱也。悸而復煩為虛者,以悸為虛,悸甚而煩,故為虛也。少陽之邪入腑者,煩而悸,則為熱也。大抵先煩而悸者,是為熱也。先悸而煩者,是為虛也。《內經》曰:「治病必先求其本。」誠哉是言也。

白話文:

虛煩是指傷寒病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症狀,表現為心中鬱悶煩躁。 煩躁的程度和成因各有不同,有胸中煩躁、心中煩躁和虛煩三種。 這些都屬於熱證,但「單純的煩躁」是表證,邪熱深入內裡後才會出現胸中煩躁、心中煩躁和虛煩的不同表現。 治療關鍵在於觀察熱邪來源,判斷虛實,再對症下藥。

如果未經發汗或瀉下就出現煩躁,是邪熱循經絡傳播所致,若無膈肌阻滯,則只需服用和解的藥物即可。例如,《傷寒論》記載,心煩想嘔吐,或胸中煩悶但不嘔吐,可用小柴胡湯治療;少陰病二三日,心中煩躁得睡不著,用黃連阿膠湯;少陰病,胸悶心煩,用豬膚湯。這些都是疏通經絡,徹底清除熱邪的藥方。

如果因發汗或瀉下後出現煩躁,則屬於內陷導致的煩躁,治療多以催吐為主。比如,發汗或瀉下後,虛弱嚴重,睡不好覺,嚴重者會輾轉反側,心中懊惱,則用梔子豉湯;如果氣虛,用梔子甘草豉湯;如果嘔吐,用梔子生薑豉湯;心煩腹脹,臥床起坐都不安穩,用梔子厚朴湯;服用丸藥瀉下後,發熱不退,輕微煩躁,用梔子乾薑湯。這些藥方都是通過催吐來排出體內熱邪。

虛煩的表現為:心中溫熱,想吐,昏沉無力,想吐卻吐不出來,心煩意亂,這就是煩躁。非要吐出來才能舒服。 《傷寒論》記載:「瀉下後更煩躁,按壓心下柔軟,是虛煩。」宜用梔子豉湯。脈象忽而停滯,心中脹滿煩躁,飢餓卻吃不下,病在胸中,用瓜蒂散。這兩種情況都是煩躁,治療都用催吐的方法,但藥物輕重不同。

發汗、瀉下後,邪氣乘虛而入導致的煩躁,稱為虛煩,宜用梔子豉湯,屬於輕度的催吐藥;未經發汗、瀉下,邪氣結聚在胸中導致的煩躁,則為膈實,宜用瓜蒂散,屬於重度的催吐藥。

此外,陽明病,不吐不瀉卻心煩,是實證的煩躁,用調胃承氣湯瀉下;傷寒病二三日,心中悸動伴煩躁,是虛證的煩躁,用小建中湯補益。

總之,煩躁是熱證,悸動伴隨煩躁則屬虛證。悸動嚴重伴隨煩躁,則更屬虛證。少陽邪氣入腑,煩躁伴悸動,則為熱證。一般來說,先出現煩躁再出現悸動是熱證;先出現悸動再出現煩躁是虛證。《內經》說:「治療疾病必須先找到病根」,這句話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