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卷中 (12)
卷中 (12)
1. 發狂
傷寒發狂。何以明之?狂者,猖狂也,謂其不寧也。《難經》曰:「狂之始發也,少臥不飢,而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妄笑好歌樂也,妄行走不休也。」狂家所起,皆陽盛致然。《內經》曰:「陰不勝其陽,脈留薄疾並,乃狂也。」又曰:「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喑。」《難經》曰:「重陽者狂,
重陰者癲。」《脈經》曰:「陰附陽則狂,陽附陰則癲。」《病源》曰:「陽邪並於陽則狂,陰邪並於陰則癲。」即諸經之狂為陽盛也,明矣。又陽明之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逾垣上屋,其所上之處,皆非素能者,是謂陽邪並於陽明也。
傷寒熱毒在胃,並於心臟,使神不寧,而志不定,遂發狂也。傷寒至於發狂,為邪熱至極也,非大吐下則不能已。又有熱在下焦,其人如狂者,《經》曰:「熱入膀胱,其人如狂。」謂之如狂,則未至於狂,但臥起不安爾。其或狂言,目反直視,又為腎之絕,汗出輒復熱,狂言不能食,
又為失志死。若此則殆非藥石之所及,是為真病焉。
白話文:
發狂
傷寒導致發狂。怎麼判斷呢?「狂」就是猖狂的意思,指的是患者精神不安寧。 《難經》說:「狂病剛開始時,患者睡眠少、不感到飢餓,卻自認為聰明賢能,自以為判斷力強,自視甚高而傲慢,無緣無故地大笑愛唱歌跳舞,不停地胡亂走動。」發狂的病因,都是因為陽氣過盛造成的。《內經》說:「陰氣不足以制約陽氣,脈象呈現留滯、細弱而急促,就會發狂。」又說:「邪氣侵入陽氣則發狂,邪氣侵入陰氣則會失聲。」《難經》說:「陽氣過盛則發狂,陰氣過盛則發癲。」《脈經》說:「陰氣依附陽氣則發狂,陽氣依附陰氣則發癲。」《病源》說:「陽邪與陽氣相合則發狂,陰邪與陰氣相合則發癲。」總之,各經書所說的發狂,都是陽氣過盛造成的,這很明顯。另外,陽明經的病症,患者厭惡人及火,聽到木頭敲擊的聲音就會驚恐,心裡想動卻又獨自關門閉戶,嚴重者甚至想爬到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跑,翻牆上屋,所去的地方都是平時做不到的,這就是陽邪與陽明經的陽氣相合。
傷寒的熱毒停留在胃部,並侵犯到心臟,使神志不安,意志不堅定,於是就發狂了。傷寒發展到發狂的地步,說明邪熱已經到了極點,不採用大吐大瀉的方法是治不好的。還有一種情況是熱邪在下焦,患者表現得像發狂一樣,《經》書上說:「熱邪進入膀胱,患者表現得像發狂一樣。」這裡說的「像發狂一樣」,是指還沒有達到真正發狂的程度,只是臥床起居不安穩而已。如果患者出現胡言亂語,眼睛直視前方,這是腎氣衰竭的表現;出汗後又立即發熱,胡言亂語,不能進食,這是意志消亡的徵兆,到了這個地步,恐怕就難以用藥物治療了,這是真正的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