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傷寒明理論》~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理中丸方

心肺在膈上為陽。腎肝在膈下為陰。此上下臟也。脾胃應土。處在中州。在五臟曰孤臟。屬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獨治在中。一有不調。此丸專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參味甘溫。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緩中益脾。必以甘為主。是以人參為君。白朮味甘溫。內經曰。脾惡濕。

白話文:

心肺位於橫膈膜上方,屬於陽。腎肝位於橫膈膜下方,屬於陰。這些是上下相應的臟腑。脾胃屬土,位於人體的中間。在五臟中稱為「孤臟」,在三焦中稱為「中焦」。脾胃由三焦單獨管轄。如果脾胃有任何問題,這個藥丸可以專門治療。因此,它被稱為「理中丸」。人參味道甘甜溫暖。《黃帝內經》中說:「脾胃喜歡緩慢,快速進食甘味食物可以使其緩慢。」在調和脾胃的過程中,甘味食物是關鍵。因此,人參被用作君藥。白朮味道甘甜溫暖。《黃帝內經》中說:「脾胃害怕濕氣。」

甘勝濕。溫中勝濕。必以甘為助。是以白朮為臣。甘草味甘平。內經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補之。補中助脾。必先甘劑。是以甘草為佐。乾薑味辛熱。喜溫而惡寒者胃也。胃寒則中焦不治。內經曰。寒濕所勝。平以辛熱。散寒溫胃。必先辛劑。是以乾薑為使。

白話文:

甜味可以克服濕氣,溫熱可以溫暖中焦,所以一定要用甜味來輔助。因此用白朮作為臣藥。甘草味甘性平,內經說:「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虛弱的人,要用甜味來補益它。補益中焦、幫助脾胃,一定要先用甜味的藥物,因此用甘草作為佐藥。乾薑味辛性熱,喜歡溫暖而厭惡寒冷的是胃,胃寒就會導致中焦無法運化,內經說:「寒濕所勝,平以辛熱。」散寒溫胃,一定要先用辛辣的藥物,因此用乾薑作為使藥。

脾胃居中。病則邪氣上下左右無所不至。故又有諸加減焉。若臍下築者。腎氣動也。去白朮加桂。氣壅而不泄。則築然動。白朮味甘補氣。去白朮則氣易散。桂辛熱。腎氣動者。欲作奔豚也。必服辛味以散之。故加桂以散腎氣。經曰。以辛入腎。能泄奔豚氣故也。吐多者去白朮。

白話文:

脾胃位於人體中央部位。一旦發生疾病,邪氣就會到處散佈,沒有什麼地方是它不會去的。因此,症狀又有些許差異。如果臍下硬脹,是腎氣活動造成的。此時應去除白朮,加入肉桂。氣體積聚不通暢,就會硬脹並活動。白朮味甘能補氣,去除白朮後,氣就能比較容易散開。肉桂辛熱。腎氣活動,會引起奔豚氣,必須服用辛味藥物來散發它。所以加入肉桂來散發腎氣。《黃帝內經》說:「用辛味藥物治療腎病,可以疏散奔豚氣。」如果患者嘔吐嚴重,則去除白朮。

加生薑。氣上逆者則吐多。術甘而壅。非氣逆者之所宜也。千金方曰。嘔家多服生薑。此是嘔家聖藥。生薑辛散。是於吐多者加之。下多者還用術。氣泄而不收。則下多。術甘壅補。使正氣收而不泄也。或曰濕勝則濡泄。術專除濕。是於下多者加之。悸者加茯苓。飲聚則悸。

白話文:

如果加上生薑,氣逆上行的人會更嘔吐。術甘而滯,不適用於氣不逆的情況。

《千金方》中說,嘔吐的人常常服用生薑,這是治療嘔吐的聖藥。生薑辛散,適用於嘔吐較多的人。大便較多的人則用術,因為氣虛不收,就會導致大便多。術甘而壅補的特性,可以讓正氣凝聚而不虛脫。

有人說濕氣過重會導致大便稀溏。術可以專門去除濕氣,因此適用於大便較多的人羣。心悸的人加入茯苓,因為飲水過多會導致心悸。

茯苓味甘。滲泄伏水。是所宜也。渴欲得水者加朮。津液不足則渴。術甘以補津液。腹中痛者加人參。虛則痛。本草曰。補可去弱。即人參羊肉之屬是也。寒多者加乾薑。辛能散也。腹滿者去白朮。加附子。內經曰。甘者令人中滿。術甘壅補。於腹滿者則去之。附子味辛熱。

白話文:

茯苓味道甘甜。可以滲透排出體內潛伏的水分。所以適合水腫的人服用。

如果感到口渴想喝水,可以加入白朮。津液不足就會口渴。白朮味道甘甜,可以補充津液。

如果腹中疼痛,可以加入人參。虛弱就會疼痛。《本草》說:「補充可以消除虛弱。」人參和羊肉就是這一類藥物。

如果寒氣太多,可以加入乾薑。乾薑辛辣能散寒。

如果腹脹,去掉白朮,加入附子。《內經》說:「甘味讓人的腹部脹滿。」白朮味道甘甜,會阻滯氣血運行,所以對於腹脹的人來說要去掉它。附子辛辣溫熱。

寒氣壅鬱腹為之滿。以熱勝寒。以辛散滿。故加附子。內經曰。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此之謂也。

人參(君),白朮(臣),甘草(佐炙),乾薑(使各三兩)

白話文:

因為寒氣壅塞導致腹部脹滿,用熱性來克服寒性,用辛味來消除脹滿,所以加入了附子。內經說過,熱性的病就用寒性來治療,寒性的病就用熱性來治療,就是這個意思。

人參作為主藥,白朮作為輔藥,甘草作為佐藥並且炙過,乾薑作為使藥,它們各自的用量是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硏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

白話文:

把上面的四種藥材研成細粉,篩過後加入蜂蜜製成蜜丸。每個蜜丸的大小約為雞蛋黃。用幾杯沸水溶解一顆蜜丸,然後研碎成粉末後溫服。每天服用三到四次,晚上服用兩次。

2. 四逆湯方

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溫也。四肢者。諸陽之本。陽氣不足。陰寒加之。陽氣不相順接。是致手足不溫。而成四逆也。此湯申發陽氣。卻散陰寒。溫經暖肌。是以四逆名之。甘草味甘平。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卻陰扶陽。必以甘為主。是以甘草為君。乾薑味辛熱。內經曰。

白話文:

四逆:是指四肢冰冷發涼,不能溫暖。四肢是陽氣的根本。如果陽氣不足,寒氣入侵,陽氣不能互相溝通,就會導致手足發冷,形成四逆的情況。

這個藥方可以使陽氣伸展,驅散陰寒,溫暖經絡和肌肉。因此,它被稱為「四逆湯」。

甘草味甘性平。根據《內經》記載,寒邪侵襲內部,可以用甘熱的藥物治療。驅散陰寒、扶助陽氣,必須以甘味藥為主。因此,本方以甘草為君藥。

乾薑味辛性熱。根據《內經》記載,

寒淫所勝。平以辛熱。逐寒正氣。必先辛熱。是以乾薑為臣。附子味辛大熱。內經曰。辛以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暖肌溫經。必憑大熱。是以附子為使。此奇制之大劑也。四逆屬少陰。少陰者腎也。腎肝位遠。非大劑則不能達。內經曰。遠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謂也。

白話文:

寒邪所侵犯。用辛熱之藥調平。驅逐寒邪以扶正氣。必須先用辛熱之藥。因此,乾薑用為主藥。附子辛味大熱。《內經》說:辛味可以潤澤,開通腠理,使津液暢通。溫暖肌肉,溫經通脈。必須用大熱之藥。因此,附子用為使藥。這是奇特的制勝大劑。四逆屬於少陰。少陰是指腎。腎肝相距較遠。如果不使用大劑,藥物就不能到達。內經說:相距較遠且為奇偶(乾薑為奇數,附子為偶數),服藥劑量要大。說的便是此理。

甘草(君二兩),乾薑(臣一兩半),附子(使一枚生用去皮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白話文:

甘草兩錢,乾薑一錢五分,附子一枚去皮切成八片。

將這三種藥材用水六百毫升煎煮,煮至剩三百六十毫升,過濾掉藥渣,分兩次溫服。體質強壯的人可以使用大附子一枚,乾薑三錢。

3. 真武湯方

真武北方水神也。而屬腎。用以治水焉。水氣在心下。外帶表而屬陽。必應發散。故治以真武湯。青龍湯主太陽病。真武湯主少陰病。少陰腎水也。此湯可以和之。真武之名得矣。茯苓味甘平。白朮味甘溫。脾脾惡。腹有水氣。則脾不治。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滲水緩脾。

白話文:

真武是大海北方的水神,而屬腎。用來治療水氣的疾病。水氣在上腹部,外發而屬陽。必應發散。因此用真武湯來治療。青龍湯主治太陽病,真武湯主治少陰病。少陰就是腎水,這個湯可以調和它。真武湯的名字由此而來。茯苓味甘平,白朮味甘溫。脾喜燥惡濕。腹中有水氣,則脾的運化功能受阻。脾喜歡緩和,急食甘味可以緩和它。茯苓利尿,可以緩解脾的濕熱。

必以甘為主。故以茯苓為君。白朮為臣。芍藥味酸微寒。生薑味辛溫。內經曰。濕淫所勝。佐以酸辛。除濕正氣。是用芍藥生薑酸辛為佐也。附子味辛熱。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溫經散溫。是以附子為使也。水氣內漬。至於散則所行不一。故有加減之方焉。若咳者加五味子細辛乾薑。

白話文:

藥方中一定要以甘味藥材為主。茯苓甘平,所以用它做君藥。白朮甘溫,所以用它做臣藥。芍藥味酸微寒,生薑味辛溫。《黃帝內經》說:濕邪盛行時,佐以酸辛,可以除濕正氣。所以芍藥、生薑酸辛,用作佐藥。附子味辛熱。《黃帝內經》說:寒邪盛行時,用辛熱藥物來平衡,溫經散寒。所以附子用作使藥。水氣內侵,行走到哪裡都不一樣。因此,針對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加減處方。例如:如果是咳嗽,可以加入五味子、細辛、乾薑。

咳者水寒射肺也。肺氣逆者。以酸收之。五味子酸而收也。肺辛寒。以辛潤之。細辛乾薑辛而潤也。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茯苓專滲泄者也。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酸之性泄。去芍藥以酸泄也。辛之性散。加乾薑以散寒也。嘔者去附子。加生薑。氣上逆則嘔。附子補氣。

白話文:

咳嗽是因寒水侵襲肺部所致。肺氣逆亂,可用酸性藥物收攝。五味子味酸,有收斂作用。肺屬辛寒,可用辛潤之品調理。細辛和乾薑味辛,且有潤澤作用。

如果小便較多,去掉茯苓。茯苓有滲利小便的作用。如果腹瀉,去掉芍藥,加乾薑。酸性藥物具有泄瀉作用,去除芍藥以避免酸泄。辛性藥物具有散發作用,加乾薑以散寒。

嘔吐的話,去掉附子,加生薑。氣向上逆就會嘔吐。附子補氣,會加重嘔吐。

生薑散氣。兩不相損。氣則順矣。增損之功。非大智孰能貫之。

茯苓(君三兩),白朮(臣二兩),芍藥(佐三兩),生薑(佐二兩切),附子(使一枚泡去皮臍作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生薑散調理氣血,藥物彼此相輔相成,不互相損害,氣血自然流通順暢。藥物的增減和運用,非大智慧之人難以精通。

方劑中用茯苓三兩為主藥,白朮二兩為臣藥,芍藥三兩和生薑二兩為佐藥,附子一枚去皮臍切成八片為使藥。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八升煮至三升,去渣後溫服七合,每日服用三次。

4. 建中湯方

內經曰。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位在上。腎處在下。左右上下。四臟居焉。脾者土也。應中央。處四臟之中。為中州。治中焦。生育榮衛。通行津液。一有不調。則榮衛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湯溫建中臟。是以建中名焉。膠飴味甘溫。甘草味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說,肝臟生長在左邊。肺臟藏在右邊。心臟在上面。腎臟在下面。左右上下,這四個臟器分佈在身內。脾臟屬土,位於中央,處於四臟中間,是人體的中心位置。它掌管著中焦,負責產生血液和津液,使之運行通暢。一旦脾臟失調,血液和津液就會失去正常功能。因此,必須用這劑湯藥來溫補中臟,所以取名為「建中」。膠飴味道甘溫,甘草味道甘平。脾臟喜歡緩和,用甘味食物可以緩解脾臟急症。

建脾者。必以甘為主。故以膠飴為君。甘草為臣。桂辛熱。辛、散也。潤也。榮衛不足。潤而散之。芍藥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藥為佐。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胃者衛之源。脾者榮之本。黃帝針經曰。榮出中焦。衛出上焦是矣。衛為陽。

白話文:

補益脾胃的藥物,必須以甘味為主。所以,使用膠飴作為君藥,甘草作為臣藥。桂枝辛熱,辛能發散,潤澤。人體的氣血不足,用它來潤澤和發散。芍藥味酸微寒,酸能斂收,瀉下。人體的津液不足,用它來斂收和運行津液。因此,以桂枝和芍藥作為佐藥。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胃是氣血的來源,脾是氣血的根本。《黃帝內經》中說:「氣血從中焦而出,衛氣從上焦而出。」這句話就是這個道理。衛氣屬於陽氣。

不足者益之必以辛。榮為陰。不足者補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榮衛通。是以薑棗為使。或謂桂枝解表。而芍藥數少。建中湯溫里。而芍藥數多。殊不知二者遠近之制。皮膚之邪為近。則制小其服也。桂枝湯芍藥佐桂枝同用散。非與建中同體爾。心腹之邪為遠。則制大其服也。

建中湯芍藥佐膠飴以建脾。非與桂枝同用爾。內經曰。近而奇偶。制小其服。遠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謂也。

白話文:

虛弱的體質,應以辛味藥物補充。榮氣屬陰,不足時應以甘味藥物補充。辛甘合用,脾胃強健,榮衛氣血運行通暢。因此,薑棗被用作引子藥。有人說,桂枝湯是治療表證的,但芍藥的用量很少。建中湯是溫補脾胃的,但芍藥的用量卻很多。殊不知,這是因為兩者針對的邪氣遠近不同。皮膚上的邪氣較近,所以用量較少。桂枝湯中,芍藥是輔助桂枝發散的,並非與建中湯同等作用。而心腹中的邪氣較遠,所以用量較大。

膠飴(君一升),甘草(臣一兩炙),桂枝(佐三兩去皮),芍藥(佐六兩),大棗(使十二枚擘),生薑(使三兩切)

白話文:

君藥 :膠飴 一升

臣藥 :甘草 一兩(炙用)

佐藥

  • 桂枝 三兩(去除樹皮)
  • 芍藥 六兩

使藥

  • 大棗 十二枚(剖開)
  • 生薑 三兩(切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家不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白話文:

將以下六味藥材準備好。用七升水煎煮,煮至剩三升藥汁後,過濾掉藥材殘渣。然後加入阿膠和麥芽糖,再以小火慢慢溶解。溫熱時每次服用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有嘔吐症狀的患者不適合使用建中湯,因為其中含有甜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