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卷下 (5)
卷下 (5)
1. 理中丸方
心肺在膈上為陽。腎肝在膈下為陰。此上下臟也。脾胃應土。處在中州。在五臟曰孤臟。屬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獨治在中。一有不調。此丸專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參味甘溫。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緩中益脾。必以甘為主。是以人參為君。白朮味甘溫。內經曰。脾惡濕。
甘勝濕。溫中勝濕。必以甘為助。是以白朮為臣。甘草味甘平。內經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補之。補中助脾。必先甘劑。是以甘草為佐。乾薑味辛熱。喜溫而惡寒者胃也。胃寒則中焦不治。內經曰。寒濕所勝。平以辛熱。散寒溫胃。必先辛劑。是以乾薑為使。
脾胃居中。病則邪氣上下左右無所不至。故又有諸加減焉。若臍下築者。腎氣動也。去白朮加桂。氣壅而不泄。則築然動。白朮味甘補氣。去白朮則氣易散。桂辛熱。腎氣動者。欲作奔豚也。必服辛味以散之。故加桂以散腎氣。經曰。以辛入腎。能泄奔豚氣故也。吐多者去白朮。
加生薑。氣上逆者則吐多。術甘而壅。非氣逆者之所宜也。千金方曰。嘔家多服生薑。此是嘔家聖藥。生薑辛散。是於吐多者加之。下多者還用術。氣泄而不收。則下多。術甘壅補。使正氣收而不泄也。或曰濕勝則濡泄。術專除濕。是於下多者加之。悸者加茯苓。飲聚則悸。
茯苓味甘。滲泄伏水。是所宜也。渴欲得水者加朮。津液不足則渴。術甘以補津液。腹中痛者加人參。虛則痛。本草曰。補可去弱。即人參羊肉之屬是也。寒多者加乾薑。辛能散也。腹滿者去白朮。加附子。內經曰。甘者令人中滿。術甘壅補。於腹滿者則去之。附子味辛熱。
寒氣壅鬱腹為之滿。以熱勝寒。以辛散滿。故加附子。內經曰。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此之謂也。
人參(君),白朮(臣),甘草(佐炙),乾薑(使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硏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
白話文:
理中丸方
心肺位於膈膜上方屬陽,腎肝位於膈膜下方屬陰,這是上下臟腑的區分。脾胃屬土,位於人體的中央,在五臟中獨特,屬於三焦中的中焦。三焦獨特的調理作用就在中焦,只要中焦稍有不調,此方就能專門治療,所以叫做理中丸。人參味甘性溫,《內經》說:「脾喜緩和,急則吃甘味食物以緩解。」溫和脾胃,必須以甘味為主,所以用人參作君藥。白朮味甘性溫,《內經》說:「脾怕濕,甘味能克濕,溫中也能克濕。」所以用白朮作臣藥。甘草味甘性平,《內經》說:「五味入五臟,甘味先入脾。」脾虛弱的人,用甘味來補益,補益中焦、幫助脾胃,必須先用甘味藥物,所以用甘草作佐藥。乾薑味辛性熱,喜溫怕冷的是胃,胃寒則中焦無法調理,《內經》說:「寒濕過盛,用辛熱來調理。」散寒溫胃,必須先用辛味藥物,所以用乾薑作使藥。
脾胃居於人體中央,生病時邪氣會遍佈全身,所以會有各種加減法。如果臍下有悸動感,是腎氣亢盛,就要去掉白朮,加入桂枝。氣機壅滯不通則會出現悸動,白朮味甘能補氣,去掉白朮則氣容易散開,桂枝辛熱,腎氣亢盛想要衝動奔竄,必須服用辛味藥物來疏散它,所以加入桂枝來疏散腎氣。《內經》說:「用辛味入腎,能瀉奔豚之氣。」嘔吐嚴重者,去掉白朮,加入生薑。氣逆上衝則嘔吐嚴重,白朮味甘性溫容易壅滯,不是氣逆者所宜。千金方說:「嘔吐的人多服用生薑。」這是治療嘔吐的良藥,生薑辛溫散寒,所以嘔吐嚴重者加生薑。大便次數多者,仍用白朮,氣機洩瀉而不收斂則大便次數多,白朮味甘能溫補,使正氣收斂而不洩瀉。或者說濕邪過盛則會導致大便溏瀉,白朮專門去除濕邪,所以大便次數多者加白朮。心悸者加茯苓,水液停聚則心悸,茯苓味甘,能滲利水濕,所以適用。口渴想喝水者加白朮,津液不足則口渴,白朮味甘能補益津液。腹痛者加人參,虛則痛,《本草》說:「補益能去虛弱」,就是人參、羊肉之類藥物。寒邪過盛者加乾薑,辛味能散寒。腹部脹滿者去掉白朮,加入附子,《內經》說:「甘味使人腹脹」,白朮味甘溫補,腹部脹滿者則去掉它。附子味辛熱,寒邪壅滯於腹部導致脹滿,用熱來散寒,用辛味來散滿,所以加附子,《內經》說:「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就是這個道理。
人參(君藥)、白朮(臣藥)、甘草(佐藥,炙甘草)、乾薑(使藥),各三兩。
以上四味藥,搗碎過篩,用蜂蜜做成丸藥,如雞蛋黃大小。用沸水數合,調和一丸,研碎溫服,每日三至四次,夜間服兩次。
2. 四逆湯方
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溫也。四肢者。諸陽之本。陽氣不足。陰寒加之。陽氣不相順接。是致手足不溫。而成四逆也。此湯申發陽氣。卻散陰寒。溫經暖肌。是以四逆名之。甘草味甘平。內經曰。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卻陰扶陽。必以甘為主。是以甘草為君。乾薑味辛熱。內經曰。
寒淫所勝。平以辛熱。逐寒正氣。必先辛熱。是以乾薑為臣。附子味辛大熱。內經曰。辛以潤之。開發腠理。致津液通氣也。暖肌溫經。必憑大熱。是以附子為使。此奇制之大劑也。四逆屬少陰。少陰者腎也。腎肝位遠。非大劑則不能達。內經曰。遠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謂也。
甘草(君二兩),乾薑(臣一兩半),附子(使一枚生用去皮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白話文:
四逆湯方:
四逆是指四肢冰冷不溫的情況。四肢是全身陽氣的根本。陽氣不足,又遇到陰寒,導致陽氣運行不暢,就會造成手腳冰冷,形成四逆症。這個湯方能發散陽氣,驅散陰寒,溫暖經絡和肌膚,因此稱為四逆湯。
甘草味甘性平,《內經》說:「寒邪侵入體內,要用甘溫之藥治療。」驅散陰寒、扶助陽氣,必須以甘草為主藥,所以甘草為君藥。
乾薑味辛性熱,《內經》說:「寒邪盛行時,要用辛熱之藥治療。」驅除寒邪、調和正氣,必須先用辛熱之藥,所以乾薑為臣藥。
附子味辛性大熱,《內經》說:「辛味藥能潤澤、疏通肌膚腠理,使津液通暢,氣血運行。」溫暖肌膚和經絡,必須依靠大熱之藥,所以附子為使藥。
這是個劑量很大的特殊方劑。四逆屬少陰,少陰屬腎,腎與肝臟距離較遠,非用大劑量藥物,難以到達病灶。《內經》說:「藥物作用部位較遠且病情較為特殊,就要加大用藥劑量。」就是這個道理。
藥物組成:甘草(君藥,二兩),乾薑(臣藥,一兩半),附子(使藥,一枚,生用去皮,切成八片)
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二合,過濾去渣,分溫熱服兩次。體質強壯者,可用一枚完整的附子,乾薑三兩。
3. 真武湯方
真武北方水神也。而屬腎。用以治水焉。水氣在心下。外帶表而屬陽。必應發散。故治以真武湯。青龍湯主太陽病。真武湯主少陰病。少陰腎水也。此湯可以和之。真武之名得矣。茯苓味甘平。白朮味甘溫。脾脾惡。腹有水氣。則脾不治。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滲水緩脾。
必以甘為主。故以茯苓為君。白朮為臣。芍藥味酸微寒。生薑味辛溫。內經曰。濕淫所勝。佐以酸辛。除濕正氣。是用芍藥生薑酸辛為佐也。附子味辛熱。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溫經散溫。是以附子為使也。水氣內漬。至於散則所行不一。故有加減之方焉。若咳者加五味子細辛乾薑。
咳者水寒射肺也。肺氣逆者。以酸收之。五味子酸而收也。肺辛寒。以辛潤之。細辛乾薑辛而潤也。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茯苓專滲泄者也。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酸之性泄。去芍藥以酸泄也。辛之性散。加乾薑以散寒也。嘔者去附子。加生薑。氣上逆則嘔。附子補氣。
生薑散氣。兩不相損。氣則順矣。增損之功。非大智孰能貫之。
茯苓(君三兩),白朮(臣二兩),芍藥(佐三兩),生薑(佐二兩切),附子(使一枚泡去皮臍作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真武湯方
真武湯是治療腎臟疾病的方劑,名稱源自北方水神真武大帝,因為腎臟屬水。此方用於治療水氣停積在心窩處,並向外擴散至體表,屬陽證的病症。必須採用發散的方法治療,所以用真武湯。青龍湯治太陽病,真武湯治少陰病,少陰屬腎臟,此湯能調理腎水,所以稱為真武湯。
茯苓味甘性平,白朮味甘性溫。脾臟不喜濕邪,腹部有水腫時,脾臟的功能受損,需要緩和治療。因此,用甘味藥物緩解脾臟,並利水,所以用茯苓為主藥,白朮為輔。芍藥味酸微寒,生薑味辛溫。《內經》說,濕邪過盛時,可用酸辛藥物來去除濕邪,調整正氣,所以用芍藥和生薑作為輔藥。附子味辛熱,《內經》說,寒邪過盛時,可用辛熱藥物溫經散寒,所以用附子為使藥。
水氣內停,發散的途徑不一,所以真武湯會有加減的變化。如果病人咳嗽,則加五味子、細辛、乾薑。咳嗽是水寒之邪侵犯肺臟,肺氣逆亂,用酸味收斂肺氣(五味子),用辛味溫潤肺氣(細辛、乾薑)。如果病人小便不利,則去掉茯苓,因為茯苓能利水滲濕。如果病人下痢,則去掉芍藥,加入乾薑,因為芍藥性酸會促進泄瀉,而乾薑辛溫能散寒止瀉。如果病人嘔吐,則去掉附子,加入生薑,因為附子補氣,生薑散氣,嘔吐是氣逆上衝,去掉補氣藥物,加入散氣藥物,使氣機順暢。
真武湯的加減變化,需要很高的智慧才能理解和運用。
藥方組成:茯苓(君,三兩),白朮(臣,二兩),芍藥(佐,三兩),生薑(佐,二兩,切),附子(使,一枚,炮製去皮臍,切成八片)。
用法:以上五味藥,用水八升,煎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七合,一日三次。
4. 建中湯方
內經曰。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位在上。腎處在下。左右上下。四臟居焉。脾者土也。應中央。處四臟之中。為中州。治中焦。生育榮衛。通行津液。一有不調。則榮衛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湯溫建中臟。是以建中名焉。膠飴味甘溫。甘草味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建脾者。必以甘為主。故以膠飴為君。甘草為臣。桂辛熱。辛、散也。潤也。榮衛不足。潤而散之。芍藥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藥為佐。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胃者衛之源。脾者榮之本。黃帝針經曰。榮出中焦。衛出上焦是矣。衛為陽。
不足者益之必以辛。榮為陰。不足者補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榮衛通。是以薑棗為使。或謂桂枝湯解表。而芍藥數少。建中湯溫里。而芍藥數多。殊不知二者遠近之制。皮膚之邪為近。則制小其服也。桂枝湯芍藥佐桂枝同用散。非與建中同體爾。心腹之邪為遠。則制大其服也。
建中湯芍藥佐膠飴以建脾。非與桂枝同用爾。內經曰。近而奇偶。制小其服。遠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謂也。
膠飴(君一升),甘草(臣一兩炙),桂枝(佐三兩去皮),芍藥(佐六兩),大棗(使十二枚擘),生薑(使三兩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家不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白話文:
建中湯方
《內經》說,肝臟位於左側,肺臟位於右側,心臟位於上方,腎臟位於下方。左右上下,四臟各有其位。脾臟屬土,居於中央,位處四臟之中,如同中州,主管中焦(腹部),負責生成和運行營養物質(榮)和衛氣(衛),並運行津液(體液)。如果脾胃功能失調,營養物質和衛氣的運行就會紊亂,津液的運行也會受阻。因此,必須用此方溫養脾胃,使中焦功能恢復正常,故名為「建中湯」。
麥芽糖(膠飴)味甘溫,甘草味甘平。脾臟喜緩,急則需食用甘味之物來緩解。治療脾胃虛弱,必須以甘味為主,所以用麥芽糖為君藥,甘草為臣藥。桂枝味辛熱,辛味具有散寒的作用,又能潤澤,用來溫通不足的榮衛。芍藥味酸微寒,酸味具有收斂的作用,又能行血,用來調理不足的津液。因此,桂枝和芍藥為佐藥。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胃是衛氣的來源,脾是營養物質的根本。《黃帝內經》說:「榮氣出自中焦,衛氣出自上焦」,衛氣屬陽,不足則需用辛味補益;榮氣屬陰,不足則需用甘味補益。辛甘合用,可以使脾胃功能強健,榮衛氣血通暢,所以用生薑和大棗為使藥。
有人認為桂枝湯解表,而芍藥用量少;建中湯溫中,而芍藥用量多。卻不明白這兩種藥方用藥量的差異,是因為所治疾病部位遠近不同造成的。皮膚表面的邪氣較近,所以用藥量少,桂枝湯中芍藥佐桂枝同用,以散寒;與建中湯的組成不同。心腹的邪氣較遠,所以用藥量多,建中湯中芍藥佐麥芽糖以健脾,與桂枝湯的組成也不同。《內經》說:「病位較近而奇偶症狀相兼者,用藥量少;病位較遠而奇偶症狀相兼者,用藥量多」,這就是這個道理。
處方:麥芽糖(君藥)一升,炙甘草(臣藥)一兩,桂枝(佐藥)三兩(去皮),白芍藥(佐藥)六兩,大棗(使藥)十二枚(掰開),生薑(使藥)三兩(切片)。
以上六味藥,加水七升,煮至三升,去渣,加入麥芽糖,用微火慢慢溶化,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嘔吐者不宜服用建中湯,因為它太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