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傷寒明理論》~ 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

1. 大陷胸湯方

結胸由邪在胸中。處身之高分。邪結於是。宜若可汗。然所謂結者。若繫結之結。不能分解者也。諸陽受提於胸中。邪氣與陽氣相結。不能分解。氣不通。壅於心下。為硬為痛。是邪正因結於胸中。非虛煩膈實之所同。是須攻下之物可理。低者舉之。高者陷之。以平為正。結胸為高邪。

陷下以平之。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甘遂味苦寒。苦性泄。寒勝熱。雖曰泄熱。而甘遂又若夫間之。遂直達之氣。陷胸破結。非直達者不能透。是以甘遂為君。芒硝味鹹寒。內經曰。鹹味下泄為陰。又曰。咸以軟之。氣堅者。以咸軟之。熱勝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為臣。大黃味苦寒。

將軍也。盪滌邪寇。除去不平。將軍之功也。陷胸滌熱。是以大黃為使。利藥之中。此為峻劑。傷寒錯惡。結胸為甚。非此湯則不能通利之。劑大而數少。取其迅疾。分解結邪。此奇方之制也。黃帝針經曰。結雖大。猶可解也。在傷寒之結。又不能久。非陷胸湯。孰可解之矣。

甘遂(君一錢七),芒硝(臣一升),大黃(使六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渣。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未。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白話文:

大陷胸湯方

結胸是因為邪氣聚集在胸中,停留在身體較高部位,邪氣因而凝結,好像要讓人發汗,但所謂的「結」,是指像打結一樣,無法自行解開的狀態。胸中的陽氣被提昇,邪氣與陽氣糾纏在一起,無法分離,氣血不通暢,阻塞在心窩處,造成堅硬疼痛。這是因為邪氣與正氣在胸中凝結,與虛煩或膈實症狀不同,所以需要使用攻下類藥物治療。低者提升,高者下降,以平順為正。結胸屬於邪氣上壅,用向下推動的方法使其平復。因此治療結胸的方劑,稱為陷胸湯。

甘遂味苦寒,苦味能瀉,寒性能勝熱。雖然說是瀉熱,但甘遂又能像箭一樣,直達病灶,攻破結塊,非直達性藥物無法穿透邪氣,所以甘遂為君藥。芒硝味鹹寒,《內經》說:「鹹味下泄屬陰」,又說:「鹹味能軟化」。氣體堅硬的,用鹹味軟化它;熱盛的,用寒性消除它,所以芒硝為臣藥。大黃味苦寒,是將軍藥,能蕩滌邪氣,消除不平,這是將軍藥的功用,能清掃胸中之熱,所以大黃為使藥。

在瀉下藥中,此方劑量較大且峻猛,傷寒邪氣導致的結胸病症嚴重者,非此湯藥無法通利。劑量大但服藥次數少,取其快速見效,迅速分解邪氣凝結,這是此方劑的獨特之處。《黃帝針經》說:「結塊雖大,仍可解開。」傷寒引起的結塊,也不會持續很久,除了陷胸湯,還有什麼藥物能解開它呢?

處方:甘遂(君藥,一錢七分),芒硝(臣藥,一升),大黃(使藥,六兩,去皮)。

以上三味藥,用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渣,加入芒硝,再煮一兩沸,最後加入甘遂,溫服一升,若能迅速通利,就停止後續服用。

2. 半夏瀉心湯方

凡陷胸湯攻結也。瀉心湯攻痞也。氣結而不散。壅而不通為結胸。陷胸湯為直達之劑。塞而不通。否而不分為痞。瀉心湯為分解之劑。所以謂之瀉心者。謂瀉心下之邪也。痞與結胸。有高下焉。結胸者。邪結在胸中。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痞者。邪留在心下。故治痞曰瀉心湯。

黃連味苦寒。黃芩味苦寒。內經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瀉心者。必以苦為主。是以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以降陽而升陰也。半夏味辛溫。乾薑味辛熱。內經曰。辛走氣。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為助。故以半夏乾薑為佐。以分陰而行陽也。甘草味甘平。大棗味甘溫。人參味甘溫。

陰陽不交曰痞。上下不通為滿。欲通上下。交陰陽。必和其中。所謂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補之。故用人參甘草大棗為使。以補脾而和中。中氣得和。上下得通。陰陽得位。水升火降。則痞消熱已。而大汗解矣。

黃連(君四兩),黃芩(臣三兩),半夏(佐半升洗),乾薑(佐三兩),人參(使三兩),甘草(使三兩炙),大棗(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方

陷胸湯用於治療胸部氣結不通的症狀,瀉心湯則用於治療心下痞滿的症狀。氣機鬱結不通,壅塞不通稱為「結胸」,陷胸湯能直達病灶;氣機阻滯不通,邪氣停滯不分稱為「痞」,瀉心湯能分解邪氣。所以稱為「瀉心」,是指瀉去心下之邪氣。痞和結胸的病位有所不同,結胸是邪氣結聚在胸中,所以治療結胸用陷胸湯;痞是邪氣停留在心下,所以治療痞用瀉心湯。

黃連和黃芩味苦而寒,《內經》說:「苦味先入心」,用苦味瀉去邪氣,治療心下痞滿,必須以苦味藥為主,因此用黃連為君藥,黃芩為臣藥,以瀉降陽氣,升提陰氣。半夏和乾薑味辛溫,《內經》說:「辛味能通達氣機」,用辛味藥散邪,散解痞滿,必須以辛味藥佐助,所以用半夏、乾薑為佐藥,以分行陰氣,暢通陽氣。甘草、大棗、人參味甘溫,陰陽不交則成痞,上下不通則覺滿悶,要使上下通暢,陰陽調和,必須調和脾胃,脾胃虛弱,則以甘味藥補益,所以用人參、甘草、大棗為使藥,以補益脾胃,調和中氣。中氣調和,則上下通暢,陰陽歸位,水升火降,痞滿消散,發熱退去,並能大汗解毒。

藥方組成:黃連(君藥,四兩),黃芩(臣藥,三兩),半夏(佐藥,半升,洗淨),乾薑(佐藥,三兩),人參(使藥,三兩),炙甘草(使藥,三兩),大棗(使藥,十二枚,去核掰開)

用法:以上七味藥材,加水一斗(約十升),煎煮至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3. 茵陳蒿湯方

王砯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發黃者。熱之極也。非大寒之劑。則不能徹其熱。茵陳蒿味苦寒。酸苦湧泄為陰。酸以湧之。苦以泄之。泄甚熱者。必以苦為主。故以茵陳蒿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熱。梔子味苦寒。苦入心而寒勝熱。大熱之氣。必以苦寒之物勝之。

故以梔子為臣。大黃味苦寒。宜補必以酸。宜下必以苦。推除邪熱。必假將軍攻之。故以大黃為使。苦寒相近。雖甚熱。大毒必祛除。分泄前後。復得利而解矣。

茵陳蒿(君六兩),梔子(臣十四枚擘),大黃(使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蒿。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則黃從小便去也。

白話文:

茵陳蒿湯方

王砯說:輕微的熱症,要用涼性藥物來調和;嚴重的熱症,要用寒性藥物來治療。黃疸是熱邪到達極點的表現,如果不是用很寒涼的藥物,就無法徹底清除體內的熱邪。茵陳蒿味苦寒,酸苦具有湧泄的功效,屬於陰性藥物;酸味可以使邪氣上湧,苦味可以使邪氣排出。如果熱邪非常嚴重,就必須以苦味藥為主。因此用茵陳蒿作為君藥。心經屬南方,主火熱,梔子味苦寒,苦味入心,寒性可以克服熱邪,嚴重的熱邪,一定要用苦寒的藥物來克制,所以用梔子作為臣藥。大黃味苦寒,需要補益的藥物通常用酸味,需要瀉下的藥物通常用苦味;要清除邪熱,必須依靠具有攻邪作用的藥物,所以用大黃作為使藥。苦寒藥性相近,即使熱邪很嚴重,毒性也能被清除,分次瀉下,就能順利痊癒。

處方:茵陳蒿(君藥,六兩),梔子(臣藥,十四枚,掰開),大黃(使藥,二兩,去皮)。

以上三味藥,用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蒿,煎煮到剩六升,再加入其他兩種藥物,煎煮到剩三升,去渣,分三次服用。小便應該順利,尿液像皂莢汁一樣,顏色是正紅色,一夜之後腹脹減輕,黃疸就會隨著小便排出。

4. 白虎湯方

白虎西方金神也。應秋而歸肺。熱甚於內者。以寒下之。熱甚於外者。以涼解之。其有中外俱熱。內不得泄。外不得發者。非此湯則不能解之也。夏熱秋涼。暑暍之氣。得秋而止。秋之令曰處暑。是湯以白虎名之。謂能止熱也。知母味苦寒。內經曰。熱淫所勝。佐以苦甘。又曰。

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欲徹表熱。必以苦為主。故以知母為君。石膏味甘微寒。熱則傷氣。寒以勝之。甘以緩之。熱勝其氣。必以甘寒為助。是以石膏甘寒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熱氣內蘊。消燥津液。則脾氣燥。必以甘平之物緩其中。故以甘草粳米為之使。

是太陽中暍。得此湯則頓除之。即熱見白虎而盡矣。立秋後不可服。以秋則陰氣平矣。白虎為大寒劑。秋王之時。若不能食。服之而氣噦逆不能食。成虛羸者多矣。(春沂云立秋後至多矣四十二字疑後人所加。)

知母(君六兩),石膏(臣一斤碎),甘草(使二兩炙),粳米(使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白虎湯方

白虎代表西方的金神,屬秋,歸肺經。體內熱盛者,用寒涼之法使其下降;體外熱盛者,用涼藥以解其熱。若內外皆熱,內熱無法排出,外熱無法消散,唯有此方才能奏效。夏季酷熱,秋季轉涼,暑熱之氣在秋季消退,秋季節令名為「處暑」,此方以「白虎」命名,意謂能止息暑熱。

知母味苦寒,《內經》記載:「熱邪盛行,可用苦寒之藥輔助」,又說:「內熱盛行,用苦味之藥發散之」。欲使表熱完全消除,必須以苦味為主藥,所以以知母為君藥。石膏味甘微寒,熱邪傷氣,寒能制熱,甘能緩和,熱邪勝過元氣,必須用甘寒之藥輔助,所以用甘寒的石膏為臣藥。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喜平和,急需用甘味之物緩解,熱邪內蘊,耗傷津液,則脾氣乾燥,必須用甘平之物緩和脾胃,所以用甘草和粳米為使藥。

這是治療太陽中暑的良方,服用此湯可立刻消除暑熱,熱邪見到白虎湯就消失了。立秋後不可服用,因為秋季陰氣已平,白虎湯屬大寒之劑,秋季為陰氣主宰之時。若體虛者服用,可能導致食慾不振,氣逆,無法進食,最後變得虛弱瘦弱的人很多。(春沂注:立秋後至多服用……四十二字,疑為後人所加。)

處方:知母(君藥,六兩),石膏(臣藥,一斤,研碎),甘草(使藥,二兩,炙甘草),粳米(使藥,六合)

以上四味藥材,加水一斗,煮至米熟,藥湯熬成,去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5. 五苓散方

苓令也。號令之令矣。通行津液。克伐腎邪。專為號令者。苓之功也。五苓之中。茯苓為主。故曰五苓散。茯苓味甘平。豬苓味甘平。甘雖甘也。終歸甘淡。內經曰。淡味滲泄為陽。利大便曰攻下。利小便曰滲泄。水飲內蓄。須當滲泄之。必以甘淡為主。是以茯苓為君。豬苓為臣。

白朮味甘溫。脾惡濕。水飲內蓄。則脾氣不治。益脾勝濕。必以甘為助。故以白朮為佐。澤瀉味鹹寒。內經曰。鹹味下泄為陰。泄飲導溺。必以咸為助。故以澤瀉為使。桂味辛熱。腎惡燥。水蓄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散濕潤燥。故以桂枝為使。多飲暖水。

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氣外泄。是以汗潤而解也。

茯苓(君十八銖),豬苓(臣十八銖去皮),白朮(佐十八銖),澤瀉(使一兩六銖),桂枝(使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白話文:

五苓散方

茯苓是號令之物,能通行體內的津液,克服腎臟的病邪,這是茯苓的主要功效。五苓散中,茯苓是主要的藥物,所以稱為五苓散。茯苓、豬苓味甘而平和,雖然甘甜,但最終是甘淡的。《內經》說,淡味能滲泄,屬於陽性,使大便通暢叫攻下,使小便通暢叫滲泄。體內積聚水飲,必須要滲泄出去,所以必須以甘淡的藥物為主,因此用茯苓為主藥,豬苓為輔藥。

白朮味甘而溫,脾臟怕濕,體內積聚水飲,則脾的運化功能就會受損,所以要益脾祛濕,必須用甘味的藥物來輔助,因此用白朮為佐藥。澤瀉味鹹而寒,《內經》說,鹹味能下泄,屬於陰性,能泄去水飲、促進排尿,所以必須用鹹味的藥物來輔助,因此用澤瀉為使藥。桂枝味辛而熱,腎臟怕乾燥,水飲停滯不通,則腎氣會乾燥,《內經》說,腎臟怕乾燥,要趕快吃辛味的藥物來滋潤它,所以用桂枝來散濕潤燥,作為使藥。服用後要多喝溫水。

如果服用後出汗,病情就會好轉,這是因為辛味藥物能使水氣從體表排出,所以通過出汗來治療。

處方:茯苓(主藥)十八銖,豬苓(輔藥)十八銖(去皮),白朮(佐藥)十八銖,澤瀉(使藥)一兩六銖,桂枝(使藥)半兩(去皮)。

以上五味藥,磨成粉末,用溫開水調服,每次方寸七分(約3.5克),一天服用三次,多喝溫水,出汗則病癒,按照醫囑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