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傷寒明理論》~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小柴胡湯方

傷寒邪氣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氣在裡者。必盪滌以為利。其於不外不內。半表半裡。既非發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小柴胡為和解表裡之劑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黃芩味苦寒。內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邪在半表半裡。則半成熟矣。熱氣內傳。

攻之不可。則迎而奪之。必先散熱。是以苦寒為主。故以柴胡為君。黃芩為臣。以成徹然發表之劑。人參味甘溫。甘草味甘平。邪氣傳裡。則裡氣不治。甘以緩之。是以甘物為之助。故用人參甘草為佐。以扶正氣而復之也。半夏味辛微溫。邪初入里。則裡氣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為之助。

故用半夏為佐。以順逆氣而散邪也。裡氣平正。則邪氣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里。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表邪未已。迤邐內傳。既未作實。宜當兩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發散。故生薑大棗為使。輔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兩解之劑當矣。

邪氣自表未斂為實。乘虛而湊。則所傳不一。故有增損以御之。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煩者熱也。嘔者氣逆也。胸中煩而不嘔。則熱聚而氣不逆。邪氣欲漸成實也。人參味甘為補劑。去之使不助熱也。半夏味辛為散劑。去之以無逆氣也。栝蔞實味苦寒。除熱必以寒。

泄熱必以苦。加栝蔞實以通胸中鬱熱。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根。津液不足則渴。半夏味辛性燥。滲津液物也。去之則津液易復。人參味甘而潤。栝蔞根味苦而堅。堅潤相合。津液生而渴自已。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宜通而塞為痛。邪氣入里。裡氣不足。寒氣壅之。

則腹中痛。黃芩味苦寒。苦性堅而寒中。去之則中氣易和。芍藥味酸苦微寒。酸性泄而利中。加之則裡氣得通。而痛自已。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內經曰。甘者令人中滿。大棗味甘溫。去之則硬漸散。咸以軟之。牡蠣味酸鹹寒。加之則痞者消。而硬者軟。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水蓄而不行也。內經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堅腎則水益堅。黃芩味苦寒。去之則蓄水浸行。內經曰。淡味滲泄為陽。茯苓味甘淡。加之則津液通流。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不渴則津液足。去人參。以人參為主內之物也。

外有微熱。則表證多。加桂以取汗。發散表邪也。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肺氣逆則咳。甘補中。則肺氣愈逆。故去人參大棗之甘。五味子酸溫。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氣逆不收。故加五味子之酸。生薑乾薑一物也。生者溫而乾者熱。寒氣內淫。則散以辛熱。

蓋諸咳皆本於寒。故去生薑。加乾薑。是相假之。以正溫熱之功。識諸此者。小小變通。獨類而長焉。

柴胡(君半升),黃芩(臣三兩),人參(佐一兩),甘草(佐三兩炙),半夏(佐半升洗),生薑(使三兩切),大棗(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2. 梔子豉湯方

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治傷寒之妙。雖有變通。終不越此數法也。傷寒邪氣自表而傳裡。留於胸中。為邪在高分。則可吐之。是越之之法也。所吐之證。亦自不同。如不經汗下。邪氣蘊鬱於膈。

則謂之膈實。應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實邪者也。若發汗吐下後。邪氣乘虛留於胸中。則謂之虛煩。應以梔子豉湯吐之。梔子豉湯。吐胸中虛煩者也。梔子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湧者吐之也。湧吐虛煩。必以苦為主。是以梔子為君。煩為熱勝也。湧熱者。必以苦。

勝熱者。必以寒。香豉味苦寒。助梔予以吐虛煩。是以香豉為臣。內經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所以為治。依而行之。所謂良矣。

梔子(君十四枚擘),香豉(臣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梔子。取二升半。去渣內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者。止後服。

3. 瓜蒂散方

華佗曰。四日在胸。則可吐之。此迎而奪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氣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滿者。吐之則愈。此隨證治之之法也。大約傷寒四五日。邪氣客於胸中之時也。加之胸中煩滿。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則為吐證具。乃可投諸吐藥。而萬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

內經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寒濕之氣。留於胸中。以苦為主。是以瓜蒂為君。赤小豆味酸澀。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分湧膈實。必以酸為佐。是以赤小豆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湧泄。寒以勝熱。去上膈之熱。必以苦寒為輔。是以香豉為使。酸苦相合。則胸中痰熱湧吐而出矣。

其於亡血虛家。所以不可與者。以瓜蒂散為峻劑。重亡津液之藥。亡血虛家。補養則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藥君子。必講究焉。

瓜蒂(君一分熬黃),赤小豆(臣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七。以香豉一合。用熟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渣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