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卷下 (3)
卷下 (3)
1. 小柴胡湯方
傷寒邪氣在表者。必漬形以為汗。邪氣在裡者。必盪滌以為利。其於不外不內。半表半裡。既非發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對。是當和解則可矣。小柴胡為和解表裡之劑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黃芩味苦寒。內經曰。熱淫於內。以苦發之。邪在半表半裡。則半成熟矣。熱氣內傳。
攻之不可。則迎而奪之。必先散熱。是以苦寒為主。故以柴胡為君。黃芩為臣。以成徹然發表之劑。人參味甘溫。甘草味甘平。邪氣傳裡。則裡氣不治。甘以緩之。是以甘物為之助。故用人參甘草為佐。以扶正氣而復之也。半夏味辛微溫。邪初入里。則裡氣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為之助。
故用半夏為佐。以順逆氣而散邪也。裡氣平正。則邪氣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里。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表邪未已。迤邐內傳。既未作實。宜當兩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發散。故生薑大棗為使。輔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兩解之劑當矣。
邪氣自表未斂為實。乘虛而湊。則所傳不一。故有增損以御之。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煩者熱也。嘔者氣逆也。胸中煩而不嘔。則熱聚而氣不逆。邪氣欲漸成實也。人參味甘為補劑。去之使不助熱也。半夏味辛為散劑。去之以無逆氣也。栝蔞實味苦寒。除熱必以寒。
泄熱必以苦。加栝蔞實以通胸中鬱熱。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根。津液不足則渴。半夏味辛性燥。滲津液物也。去之則津液易復。人參味甘而潤。栝蔞根味苦而堅。堅潤相合。津液生而渴自已。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宜通而塞為痛。邪氣入里。裡氣不足。寒氣壅之。
則腹中痛。黃芩味苦寒。苦性堅而寒中。去之則中氣易和。芍藥味酸苦微寒。酸性泄而利中。加之則裡氣得通。而痛自已。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內經曰。甘者令人中滿。大棗味甘溫。去之則硬漸散。咸以軟之。牡蠣味酸鹹寒。加之則痞者消。而硬者軟。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水蓄而不行也。內經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堅腎則水益堅。黃芩味苦寒。去之則蓄水浸行。內經曰。淡味滲泄為陽。茯苓味甘淡。加之則津液通流。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不渴則津液足。去人參。以人參為主內之物也。
外有微熱。則表證多。加桂以取汗。發散表邪也。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肺氣逆則咳。甘補中。則肺氣愈逆。故去人參大棗之甘。五味子酸溫。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氣逆不收。故加五味子之酸。生薑乾薑一物也。生者溫而乾者熱。寒氣內淫。則散以辛熱。
蓋諸咳皆本於寒。故去生薑。加乾薑。是相假之。以正溫熱之功。識諸此者。小小變通。獨類而長焉。
柴胡(君半升),黃芩(臣三兩),人參(佐一兩),甘草(佐三兩炙),半夏(佐半升洗),生薑(使三兩切),大棗(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小柴胡湯方
傷寒的邪氣在體表,必須讓它透過出汗排出;邪氣在裡邊,就必須藉由通便來排出。但如果邪氣既不在體表,也不在裡邊,而是半表半裡,既不適合發汗,也不適合催吐瀉下,此時就應該使用和解的方法。小柴胡湯就是用來和解表裡之症的藥方。
柴胡味苦性平微寒,黃芩味苦性寒。《內經》說:「熱邪侵入體內,要用苦味藥物把它引出來。」邪氣在半表半裡,就已經是半成熟的狀態了,熱邪已經傳到裡邊,用攻伐的方法不行,就要用引導的方法把它去除,必須先散掉體內的熱邪,所以用苦寒的藥物為主,因此以柴胡為君藥,黃芩為臣藥,以達到徹底發散表邪的效果。
人參味甘性溫,甘草味甘性平。邪氣傳到裡邊,裡邊的氣機就失調,要用甘味的藥物來緩和它,所以用甘味的藥物來輔助,因此用人參、甘草為佐藥,來扶助正氣使其恢復。半夏味辛微溫,邪氣剛進入裡邊,裡邊的氣機就會逆亂,要用辛味的藥物來散開它,所以用辛味的藥物來輔助,因此用半夏為佐藥,來使逆亂的氣機順暢,並散去邪氣。裡邊的氣機平和正常,邪氣就無法深入。所以用這三味佐藥來和解裡邊的病邪。
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內經》說:「辛甘發散屬陽。」表邪尚未消除,又慢慢地向裡邊傳播,尚未形成實證,應該同時使用和解表裡的方法。體表上的邪氣,必須用辛甘的藥物來發散,所以用生薑、大棗為使藥,輔助柴胡來和解表邪。七味藥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同時和解表裡的藥方。
邪氣從體表入侵,尚未收斂形成實證,乘虛而入,傳播的部位就不一定,所以會有增減藥物的調整。如果胸中煩悶但不嘔吐,就要去掉半夏、人參,加入栝蔞實。煩悶是熱邪的表現,嘔吐是氣機逆亂的表現。胸中煩悶但不嘔吐,表示熱邪聚集,但氣機沒有逆亂,邪氣想要漸漸形成實證。人參味甘具有補益的作用,去掉它可以避免助長熱邪;半夏味辛具有散邪的作用,去掉它可以避免氣機逆亂。栝蔞實味苦寒,要清除熱邪,就必須用寒性的藥物;要泄去熱邪,就必須用苦味的藥物。加入栝蔞實來疏通胸中鬱積的熱邪。
如果患者口渴,就要去掉半夏,加入人參、栝蔞根。津液不足就會口渴,半夏味辛性燥,會耗損津液,去掉它則津液容易恢復;人參味甘而滋潤,栝蔞根味苦而收斂,收斂滋潤相輔相成,津液得到滋生,口渴自然就會好轉。如果患者腹部疼痛,就要去掉黃芩,加入芍藥。不通則痛,邪氣入裡,裡邊的氣機不足,寒邪阻塞,就會腹部疼痛。黃芩味苦寒,苦味收斂,寒性凝滯,去掉它則裡邊的氣機容易平和;芍藥味酸苦微寒,酸味泄瀉,苦味能利通,加入它則裡邊的氣機得以通暢,疼痛自然就會消除。
如果患者脅肋下痞塊堅硬,就要去掉大棗,加入牡蠣。《內經》說:「甘味使人感到飽滿。」大棗味甘溫,去掉它則硬塊漸漸會散去;鹹味可以軟堅,牡蠣味酸鹹寒,加入它則痞塊會消散,堅硬的也會軟化。如果患者心下悸動,小便不利,就要去掉黃芩,加入茯苓。心下悸動,小便不利,是水液停滯不通暢。 《內經》說:「腎臟需要堅固,就要吃苦味的食物來使它堅固。」黃芩味苦寒,去掉它則停滯的水液容易運行;《內經》說:「淡味滲泄屬陽。」茯苓味甘淡,加入它則津液可以通暢流通。如果患者不口渴,體表略微發熱,就要去掉人參,加入桂枝。不口渴表示津液充足,去掉人參,因為人參是主要作用於裡邊的藥物;體表略微發熱,表示表證較多,加入桂枝來發汗,散發表邪。
如果患者咳嗽,就要去掉人參、大棗、生薑,加入五味子、乾薑。肺氣逆亂就會咳嗽,甘味的藥物補益裡邊,反而會使肺氣更加逆亂,所以去掉人參、大棗的甘味;五味子酸溫,肺臟需要收斂,就要吃酸味的食物來使它收斂,氣機逆亂不收斂,所以加入五味子的酸味;生薑和乾薑是同類藥物,生薑溫和,乾薑溫熱。寒邪入侵體內,就要用辛熱的藥物來散寒,因為咳嗽大多是寒邪引起的,所以去掉生薑,加入乾薑,這是互相替代,以增強溫熱的作用。
了解這些之後,就可以根據情況做一些小的變通,就能夠融會貫通,運用自如了。
藥材用量:柴胡(君藥,半升),黃芩(臣藥,三兩),人參(佐藥,一兩),甘草(佐藥,三兩,炙甘草),半夏(佐藥,半升,洗淨),生薑(使藥,三兩,切片),大棗(使藥,十二枚,掰開)。
以上七味藥材,用一斗二升的水煎煮,煎至六升,去掉藥渣,再煎一次,取三升。溫服一升,一日服用三次。
2. 梔子豉湯方
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治傷寒之妙。雖有變通。終不越此數法也。傷寒邪氣自表而傳裡。留於胸中。為邪在高分。則可吐之。是越之之法也。所吐之證。亦自不同。如不經汗下。邪氣蘊鬱於膈。
則謂之膈實。應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實邪者也。若發汗吐下後。邪氣乘虛留於胸中。則謂之虛煩。應以梔子豉湯吐之。梔子豉湯。吐胸中虛煩者也。梔子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湧者吐之也。湧吐虛煩。必以苦為主。是以梔子為君。煩為熱勝也。湧熱者。必以苦。
勝熱者。必以寒。香豉味苦寒。助梔予以吐虛煩。是以香豉為臣。內經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所以為治。依而行之。所謂良矣。
梔子(君十四枚擘),香豉(臣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梔子。取二升半。去渣內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梔子豉湯方
《內經》說,病邪在上者,要把它往上引導排出;病邪在下者,要把它往下引導排出;胸腹脹滿者,要從內部瀉去;體內有邪氣者,要使其從皮膚排出汗液;邪氣停留在皮膚者,要通過發汗使其排出。治療傷寒的妙法,即使有所變化,最終也不會超出這幾種方法。傷寒邪氣從體表傳入內裡,停留在胸中,屬於邪氣在上,可以採用吐法,這是「引而越之」的方法。需要吐的症狀也各有不同。如果沒有經過發汗、下瀉,邪氣鬱結在膈肌,則稱為膈實,應當用瓜蒂散來吐出邪氣,瓜蒂散是治療胸中實邪的藥方。如果發汗、下瀉之後,邪氣乘虛而入,停留在胸中,則稱為虛煩,應當用梔子豉湯來吐出。梔子豉湯,是治療胸中虛煩的藥方。梔子味苦寒,《內經》說:「酸苦湧泄為陰」,「湧」就是指吐。要吐出虛煩,必須以苦味為主,所以用梔子作主藥。虛煩是因為熱盛,要瀉去體內的熱邪,必須用苦寒的藥物,所以用苦寒的梔子為主藥。香豉也味苦寒,能幫助梔子一起吐出虛煩,所以用香豉作輔藥。《內經》說:氣有高下,病有遠近,症狀有內外之分,治療有輕重之別,要根據病情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藥方:
梔子(主藥,十四枚,掰開) 香豉(輔藥,四合,用棉布包好)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水四升,先煮梔子,煮至二升半,去渣後放入香豉,再煮至一升半,去渣後分二次服用,溫服一劑,如果很快就能嘔吐,則停止服用下一劑。
3. 瓜蒂散方
華佗曰。四日在胸。則可吐之。此迎而奪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氣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滿者。吐之則愈。此隨證治之之法也。大約傷寒四五日。邪氣客於胸中之時也。加之胸中煩滿。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則為吐證具。乃可投諸吐藥。而萬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
內經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寒濕之氣。留於胸中。以苦為主。是以瓜蒂為君。赤小豆味酸澀。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分湧膈實。必以酸為佐。是以赤小豆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湧泄。寒以勝熱。去上膈之熱。必以苦寒為輔。是以香豉為使。酸苦相合。則胸中痰熱湧吐而出矣。
其於亡血虛家。所以不可與者。以瓜蒂散為峻劑。重亡津液之藥。亡血虛家。補養則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藥君子。必講究焉。
瓜蒂(君一分熬黃),赤小豆(臣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七。以香豉一合。用熟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渣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白話文:
瓜蒂散方
華佗說,病症在胸中四天,就可以用此方催吐。這是根據病邪的趨勢而採取的治療方法。 《千金方》說,如果氣往上走,堵塞心胸,胸中感覺飽滿,那就應該催吐,這樣病就能好了。這是根據病情而施治的方法。一般來說,傷寒病四五天,邪氣停留在胸中的時候,如果同時伴隨胸中煩悶、氣往上衝到咽喉、呼吸不暢等症狀,就屬於應該催吐的病情,此時服用此吐藥,療效才能完全顯現。瓜蒂味苦性寒。
《內經》說,體內濕氣在上,可以用苦味藥物催吐。寒濕之氣停留在胸中,以苦味藥為主。因此,瓜蒂作為主藥。赤小豆味酸澀,《內經》說,酸苦可以促進體內陰液的排出,能疏通因阻塞而導致的胸膈脹滿,所以必須用酸味藥物來輔佐。因此,赤小豆為佐藥。香豉味苦性寒,苦味可以促進排出,寒性可以克服熱邪,去除上膈的熱邪,因此必須用苦寒藥物來輔助。所以香豉為使藥。酸苦合用,就能夠使胸中的痰熱湧出而吐出來。
對於失血或虛弱的人,不能服用此方,因為瓜蒂散是峻猛的藥物,容易損傷體液。失血或虛弱的人,應該進補,而不是再損失津液,否則身體就難以恢復。用藥的人一定要謹慎。
藥方:瓜蒂(主藥,一錢,熬成黃色),赤小豆(佐藥,一錢)
以上兩種藥材,分別搗碎過篩成粉末,混合均勻。每次取一錢七分,加入香豉一合,用七合熟水煮成稀粥狀,除去藥渣取汁,與藥粉混合,溫服。如果吐不出來,可以少量多次服用,直到順利嘔吐為止。凡是失血或虛弱的人,都不能服用瓜蒂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