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卷下 (2)
卷下 (2)
1. 小青龍湯方
青龍象肝木之兩歧。而主兩傷之疾。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則為榮衛之兩傷。故以青龍湯主之。傷寒表不解。則麻黃湯可以發。中風表不解。則桂枝湯可以散。惟其表且不解。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氣。則非麻黃湯所能發。桂枝湯所能散。乃須小青龍湯。始可祛除表裡之邪氣爾。
麻黃味甘辛溫。為發散之主。表不解。應發散之。則以麻黃為君。桂味辛熱。甘草味甘平。甘辛為陽。佐麻黃表散之。用二者所以為臣。芍藥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溫。二者所以為佐者。寒飲傷肺。咳逆而喘。則肺氣逆。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藥五味子為佐。
以收逆氣。乾薑味辛熱。細辛味辛熱。半夏味辛微溫。三者所以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是以乾薑細辛半夏為使。以散寒水逆氣。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心下有水氣散行。則所傳不一。故又有增損之證。若渴者去半夏。
加栝蔞根。水蓄則津液不行。氣燥而渴。半夏味辛溫。燥津液者也。去之則津液易復。栝蔞根味苦微寒。潤枯燥者也。加之則津液通行。是為渴所宜也。若微利去麻黃。加芫花。水氣下行。漬入腸間。則為利。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麻黃專為表散。非下利所宜。故去之。
芫花味苦寒。酸苦為湧泄之劑。水去利則止。芫花下水。故加之。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經曰。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溏。又曰。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噎為胃氣虛竭。麻黃髮汗。非胃虛冷所宜。故去之。附子辛熱。熱則溫其氣。辛則散其寒。而噎者為當。
兩相佐之。是以祛散冷寒之氣。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水蓄在下焦不行。為小便不利。少腹滿。凡邪客於體者。在外者可汗之。在內者下之。在上者可湧之。在下者可泄之。水蓄下焦。滲泄可也。發汗則非所當。故去麻黃。而茯苓味甘淡。專行津液。內經曰。
熱淫於內。以淡滲之。滲溺行水。甘淡為所宜。故加茯蓄。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喘為氣逆。麻黃髮陽。去之則氣易順。杏仁味甘苦溫。加之以泄逆氣。金匱要略曰。其形腫者。故不內麻黃。乃內杏子。以麻黃髮其陽。故喘逆形腫。標本之疾。加減所同。蓋其類矣。
麻黃(君三兩去節),甘草(臣三兩炙),桂枝(臣三兩去皮),芍藥(佐三兩)五味子(佐半升),北細辛(佐三兩),乾薑(使三兩),半夏(使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白話文:
小青龍湯方
青龍湯用於治療兩種寒邪造成的疾病:中風(中暑)寒脈和傷寒(外感)風脈。這兩種情況都屬於衛氣與營氣雙傷,因此用青龍湯來治療。如果傷寒的表證未解,可以用麻黃湯發汗;如果中風的表證未解,可以用桂枝湯散寒。但如果表證未解,並且心下還有水氣,那麼麻黃湯和桂枝湯都無法奏效,就必須用小青龍湯來祛除表裡邪氣。
麻黃味甘辛溫,是發散風寒的主藥,表證未解時就需要它來發汗,所以麻黃為君藥。桂枝味辛熱,甘草味甘平,甘辛屬陽,輔助麻黃發散表邪,所以這兩味藥為臣藥。芍藥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溫,這兩味藥是佐藥,因為寒飲傷肺會導致咳嗽、氣喘,這是肺氣逆盛,按照《內經》所說,肺氣欲收,需用酸味收斂,所以用芍藥和五味子來收斂逆氣。
乾薑、細辛、半夏三味藥是使藥。心下有水氣,津液運行不暢,是腎氣不足乾燥所致。《內經》說腎喜溫潤,需用辛味溫潤,因此用乾薑、細辛、半夏來溫散寒水、逆氣,收斂寒水,使津液通行,汗出而解。心下水氣的散行情況各有不同,因此會有增減藥物的證候。如果患者口渴,就去掉半夏,加入栝蔞根;水氣停滯,津液運行不暢,就會氣燥口渴,半夏味辛溫,易耗津液,去除它則津液容易恢復;栝蔞根味苦微寒,能滋潤乾燥,加入它則津液能順利運行,這是口渴症狀的用藥原則。如果患者輕微腹瀉,就去掉麻黃,加入芫花;水氣下行浸漬腸道會引起腹瀉,下利時不宜攻表發汗,否則會脹滿,麻黃專攻表邪,不適用於下利,所以去除。
芫花味苦寒,酸苦之味有通利的作用,水氣排出後腹瀉就會停止,芫花能瀉下水氣,因此加入。如果患者呃逆(噎),就去掉麻黃,加入附子;經書記載,水遇寒氣會凝結,患者就會腹瀉,又說,病人有寒邪,再發汗,胃中會變冷,就會嘔吐蛔蟲。呃逆是胃氣虛弱,麻黃發汗,不適合胃寒虛弱者,所以去除。附子味辛熱,溫散寒邪,治療呃逆最為合適。
這兩味藥相互佐助,祛散寒邪。如果小便不利,少腹脹滿,就去掉麻黃,加入茯苓;水氣在下焦停滯,會導致小便不利、少腹脹滿,邪氣在體內,外在的可以用汗法治療,內在的用下法,上方的用湧法,下方的用泄法,水氣在下焦停滯,可以用利水滲濕的方法,發汗則不適宜,因此去除麻黃。茯苓味甘淡,專利水濕,《內經》說,熱邪在內,要用淡味滲透,利水滲濕,甘淡之味最為適宜,因此加入茯苓。如果患者氣喘,就去掉麻黃,加入杏仁;喘是氣逆,麻黃發汗,去除此藥則氣機易順;杏仁味甘苦溫,加入它來泄通逆氣,《金匱要略》記載,形體腫脹者,不用麻黃,而用杏仁,因為麻黃發散陽氣,所以喘逆、形體腫脹的疾病,標本兼治,加減用藥,大體類同。
麻黃(君藥,三兩,去節),甘草(臣藥,三兩,炙),桂枝(臣藥,三兩,去皮),芍藥(佐藥,三兩),五味子(佐藥,半升),北細辛(佐藥,三兩),乾薑(使藥,三兩),半夏(使藥,半升,洗)
以上八味藥,用水一斗,先煮麻黃,減去二升,去掉上面的泡沫,加入其他藥物,煮到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2. 大承氣湯方
承順也。傷寒邪氣入胃者。謂之入腑。腑之為言聚也。胃為水穀之海。榮衛之源。水穀會聚於胃。變化而為榮衛。邪氣入於胃也。胃中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不得舒順也。本草曰。通可去滯。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閉而不通。以湯盪滌。使塞者利而閉者通。正氣得以舒順。
是以承氣名之。王砯曰。宜下必以苦。宜補必以酸。言酸收而苦泄也。枳實苦寒。潰堅破結。則以苦寒為之主。是以枳實為君。厚朴味苦溫。內經曰。燥淫於內。治以苦溫。泄滿除燥。則以苦溫為輔。是以厚朴為臣。芒硝味鹹寒。內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人傷於寒。則為病熱。
熱氣聚於胃。則謂之實。鹹寒之物。以除消熱實。故芒硝為佐。大黃味苦寒。內經曰。燥淫所勝。以苦下之。熱氣內勝。則津液消而腸胃燥。苦寒之物。以盪滌燥熱。故以大黃為使。是以大黃有將軍之號也。承氣湯下藥也。用之尤宜審焉。審知大滿大實。堅有燥屎。乃可投之也。
如非大滿。則猶生寒熱。而病不除。況無滿實者。而結胸痞氣之屬。由是而生矣。是以脈經有曰。傷寒有承氣之戒。古人亦特謹之。
枳實(君五枚炙),厚朴(臣半斤炙去皮),芒硝(佐三合),大黃(使四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渣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白話文:
大承氣湯方
承氣湯的命名,是因為它能使氣機順暢。傷寒邪氣入侵胃部,稱為「入腑」。「腑」指的是聚集的意思,胃是水谷(食物)的匯集之處,也是氣血的根本。水谷在胃中聚集,轉化成氣血,邪氣入侵胃部,就會造成胃中氣機鬱滯,食物殘渣堆積阻塞,導致氣機不通,正氣無法舒展。本草書中記載,通則能去滯,瀉則能去邪。若身體阻塞不通,就用湯劑來洗滌,使阻塞的通暢,正氣就能舒展。因此稱為承氣湯。
王砯說:「要瀉下就用苦味藥,要補益就用酸味藥。」意思是酸味藥能收斂,苦味藥能瀉下。枳實味苦寒,能破除堅硬的積聚,所以它是主藥;厚朴味苦溫,《內經》說:「內部燥熱,可用苦溫藥治療。」厚朴能瀉滿除燥,所以它是輔藥;芒硝味鹹寒,《內經》說:「內部熱盛,可用鹹寒藥治療。」人體受寒,反而會出現熱症,熱氣聚集在胃中,稱為實證,鹹寒的藥物能消除熱實,所以芒硝是佐藥;大黃味苦寒,《內經》說:「燥熱過盛,用苦味藥瀉下。」熱氣內盛,津液耗損,腸胃乾燥,苦寒的藥物能蕩滌燥熱,所以大黃是使藥,大黃也因此有「將軍」之稱。
承氣湯是瀉下藥,使用時必須謹慎。只有在腹部脹滿、大便乾燥堅硬時才能使用。如果腹部並非脹滿,反而會加重寒熱,病情也不會好轉。更何況若非脹滿積實,反而使用此方,可能會導致胸悶氣滯等問題。因此《脈經》有云:「傷寒用承氣湯需謹慎」,古人也都特別小心。
方劑組成:
枳實(君,五枚,炙)(炮製方法:烘烤) 厚朴(臣,半斤,炙去皮)(炮製方法:烘烤,去除外皮) 芒硝(佐,三合) 大黃(使,四兩,酒洗)(炮製方法:用酒清洗)
用法: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一斗,先煮枳實、厚朴二味,煎取五升,去渣;再放入大黃,煎取二升,去渣;加入芒硝,用微火再煮沸一、二沸,分次溫服。瀉下後,餘藥勿再服用。
3. 大柴胡湯方
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此言所共知。至如峻緩輕重之劑。則又臨時消息焉。大滿大實。堅有燥屎。非峻劑則不能泄。大小承氣湯峻。所以泄堅滿者也。如不至大堅滿邪熱甚。而須攻下者。又非承氣湯之可投。必也輕緩之劑攻之。大柴胡湯緩。用以逐邪熱也。經曰。傷寒發熱七八日。
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湯。又曰。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可大柴胡下之則愈。是知大柴胡為下劑之緩也。柴胡味苦平微寒。傷寒至於可下。則為熱氣有餘。應火而歸心。苦先入心。
折熱之劑。必以苦為主。故以柴胡為君。黃芩味苦寒。王砯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推除邪熱。必以寒為助。故以黃芩為臣。芍藥味酸苦微寒。枳實味苦寒。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泄實折熱。必以酸苦。故以枳實芍藥為佐。半夏味辛溫。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辛者散也。
散逆氣者。必以辛。甘者緩也。緩正氣者。必以甘。故半夏生薑大棗為之使也。一方加大黃。以大黃有將軍之號。而功專於盪滌。不加大黃。恐難攻下。必應以大黃為使也。用湯者。審而行之。則十全之功可得矣。
柴胡(君半斤),黃芩(臣三兩),枳實(佐四枚炙),芍藥(佐三兩),生薑(使五兩切),半夏(使半升洗),大棗(使十二枚擘)
上件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湯。
白話文:
大柴胡湯方
虛症要補,實症要瀉,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至於藥物劑量的輕重緩急,則需根據當時的情況靈活調整。如果病情嚴重,實熱內盛,大便秘結,像乾燥的糞便一樣堅硬,非峻烈的藥物難以通瀉。大小承氣湯藥性峻猛,就是用來瀉除堅硬飽滿之症的。但如果病情沒那麼嚴重,沒有大便秘結、邪熱很盛,而需要攻下的情況下,就不能使用承氣湯。必須用輕緩的藥物來攻邪。大柴胡湯藥性較緩,用來驅逐邪熱。
經書上說:「傷寒發熱七八天,脈象浮數的,可以服用瀉下藥,宜用大柴胡湯。」又說:「太陽病超過十幾天,反覆瀉下二三次,之後四五天,柴胡症狀仍然存在,先服用小柴胡湯;如果嘔吐不止,心下急迫,鬱鬱寡歡,略微煩躁,說明邪氣尚未去除,可以用大柴胡湯瀉下,就能痊癒。」由此可知,大柴胡湯是瀉下藥中藥性較緩和的。
柴胡味苦性平微寒,傷寒到了可以瀉下的地步,說明體內熱氣過盛,熱邪上犯於心,苦味藥先入心經,清熱的藥物,必須以苦味藥為主,所以用柴胡為君藥。黃芩味苦寒,王砯說:「大熱之邪,要用寒涼之藥來治療。」驅除邪熱,必須借助寒涼藥力,所以用黃芩為臣藥。芍藥味酸苦微寒,枳實味苦寒,《內經》說:「酸苦的藥物具有湧泄的作用,屬於陰性。」瀉實熱、清熱邪,必須用酸苦之味,所以用枳實、芍藥為佐藥。半夏味辛溫,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辛味藥可以散,散解逆氣,必須用辛味藥;甘味藥可以緩,緩和正氣,必須用甘味藥。所以半夏、生薑、大棗為使藥。有些方劑會加大黃,因為大黃有「將軍」之稱,功效專於蕩滌腸胃,如果不加大黃,恐怕難以攻下,所以應當以大黃為使藥。服用此湯者,務必仔細辨證施治,方能取得十全十美的療效。
處方:柴胡(君藥 半斤),黃芩(臣藥 三兩),枳實(佐藥 四枚,炙),芍藥(佐藥 三兩),生薑(使藥 五兩,切),半夏(使藥 半升,洗),大棗(使藥 十二枚,擘)。
以上七味藥材,加水一斗二升,煎煮至六升,去渣後再煎一次,溫服一升,每日三次。有些方劑會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怕不能稱之為大柴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