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傷寒明理論》~ 卷中 (7)

回本書目錄

卷中 (7)

1. 霍亂

傷寒霍亂。何以明之。上吐而下利。揮霍而撩亂是也。邪在上焦者。但吐而不利。邪在下焦者。但利而不吐。而若邪在中焦。胃氣不治。為邪所傷。使陰陽乖隔。遂上吐而下利。若止嘔吐。而利經止。得之吐利。必也上吐下利。躁擾煩亂。乃謂之霍亂。其與但稱吐利者。有以異也。

傷寒吐利者。邪氣所傷。霍亂吐利者。飲食所傷也。其有兼傷寒之邪。內外不和者。加之頭痛發熱而吐利也。經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是霍亂兼傷寒者也。霍亂頭痛發熱。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

理中丸主之。以其中焦失治。陰陽乖隔。必有偏之者。偏陽則多熱。偏陰則多寒。許仁則曰。病有乾霍亂。有濕霍亂。乾霍亂死者多。濕霍亂死者少。蓋吐利則所傷之物。得以出泄。雖霍亂其則止於胃中水穀泄盡則止矣。所以死者少。及其乾霍亂而死多者。以其上不得吐。下不得利。

則所傷之物。不得出泄。壅閉正氣。關隔陰陽。煩擾悶亂。躁無所安。喘脹乾霍亂而死。嗚呼。食飲有節。起居有常者。豈得致霍亂耶。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喪身之由。實自致爾。

2. 蓄血

傷寒蓄血。何以明之。蓄血者。在下焦結聚。結聚而不行。蓄積而不散者是也。血菀於上。而吐血者。謂之薄厥。留於下而瘀者。謂之蓄血。此由太陽隨經。瘀熱在裡。血為熱所搏。結而不行。蓄於下焦之所致。經曰。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

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主之者是也。大抵看傷寒。必先觀兩目。次看口舌。然後自心下至小腹。以手攝按之。覺有滿硬者。則當審而治之。如少腹覺有硬滿。便當問其小便。若小便不利者。則是津液留結。可利小便。若小便自利者。則是蓄血之證。

可下瘀血。經曰。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又曰。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皆須抵當丸下之愈。陽明證。其人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亦是蓄血之證。蓄血於下。

所以如狂者。經所謂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者是也。血瘀於下。所以喜忘者。內經曰。血並於下。亂而喜忘者是也。二者若有其一。則為蓄血證明矣。蓄血之證。又有輕重焉。如狂也。喜忘也。皆蓄血之甚者。須抵當湯丸以下之。如外已解。但少腹急結者。則為蓄血之輕也。須桃仁承氣湯以利之。

醫之妙者何也。在乎識形證。明脈息。曉虛實。知傳變。其於形證之明者。眾人所共識。又何以見其妙。必也形證之參差。眾人所未識。獨先識之。乃所以為妙。且如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發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

此有瘀血。抵當湯主之。當不大便。六七日之際。又無喜忘如狂之證。亦無少腹硬滿之候。當是之時。與承氣湯下者多矣。獨能處以抵當湯下之者。是為醫之妙者也。若是者。何以知其有蓄血也。且脈浮而數。浮則傷氣。數則傷血。熱客於氣則脈浮。熱客於血則脈數。因下之後。

浮數俱去則已。若下之後數去。其脈但浮者。則榮血間熱去。而衛氣間熱在矣。為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也。及下之後。浮脈去而數不解者。則衛氣間熱去。而榮血間熱在矣。熱氣合併。迫血下行。胃虛協熱。消穀善飢。

血至下焦。若下不止。則血得以去。泄必便膿血也。若不大便六七日。則血不得出泄。必蓄在下焦為瘀血。是須抵當湯下之。此實疾證之奇異。醫法之玄微。能審諸此者。真妙醫也。

3. 勞復

傷寒勞復。何以明之。勞為勞動之勞。復為再發也。是傷寒瘥後。因勞動再發者是也。傷寒新瘥後。血氣未平。餘熱未盡。勞動其熱。熱氣還經絡。遂復發也。此有二種。一者因勞動外傷。二者因飲食內傷。其勞動外傷者。非止強力搖體。持重遠行之勞。至於梳頭洗面則動氣。

憂悲思慮則勞神。皆能復也。況其過用者乎。其飲食內傷者。為多食則遺。食肉則復者也。內經曰。熱病已愈。而時有遺者何也。以熱甚而強食之。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留薄。兩陽相合。故有所遺。經曰。病已瘥尚微煩。設不了了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令微煩。損谷則愈。

夫傷寒邪氣之傳。自表至里。有次第焉。發汗吐下。自輕至重。有等差焉。又其勞復則不然。見其邪氣之復來也。必迎奪之。不待其傳也。經曰。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加大黃。且枳實梔子豉湯則吐之。豈待虛煩懊憹之證。加大黃則下之。豈待腹滿譫語之候。

經曰。傷寒瘥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亦是便要折其邪也。蓋傷寒之邪。自外入也。勞復之邪。自內發也。發汗吐下。隨宜施用焉。嗚呼。勞復也。食復也。諸勞皆可及。御內則死矣。若男女相易。則為陰陽易。其不易自病者。謂之女勞復。

以其內損真氣。外動邪熱。真虛邪盛。則不可治矣。昔督郵顧子獻。不以華敷之診為信。臨死致有出舌數寸之驗。由此觀之。豈不與後人為鑑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