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論》~ 卷中 (5)
卷中 (5)
1. 動氣
傷寒動氣。何以明之?動氣者,為築築然動於腹中者是矣。臟氣不治,隨臟所主,發泄於臍之四旁,動跳築築然,謂之動氣。《難經》曰:肝內證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心內證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肺內證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腎內證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是臟氣不治。
腹中氣候發動也。動氣應藏,是皆真氣虛。雖有表裡攻發之證,即不可汗下。《經》曰:動氣左右,不可發汗,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是發汗而動肝氣者也。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是下之而動肝氣者也。動氣在上,
不可發汗,汗則氣上衝,正在心端,是發汗而動心氣者也。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是下之而動心氣者也。動氣在右,不可發汗,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是發汗而動肺氣者也。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
頭眩心悸,是下之而動肺氣者也。動氣在下,不可發汗,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苦痛,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下,是發汗而動腎氣者也。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是下之而動腎氣者也。且脾內證,當臍有動氣,經特曰臍之四旁動氣,
不可汗下,獨不言脾候,當臍有動氣者,以脾居中州,為胃以行津液,發汗吐下,獨先動脾,況脾家發動氣者,詎可動之也。所以特不言之也。傷寒所以看外證為當者,蓋不在脈之可見,必待問之可得者。發汗吐下,務要審諦。舉此動氣,類可知矣。
白話文:
動氣
傷寒導致氣機紊亂,如何判斷呢?所謂的「動氣」,是指腹部有種持續跳動的感覺。臟腑之氣失調,會根據臟腑所屬部位,在肚臍周圍表現出跳動感,這種跳動感就像蟲子在蠕動一樣,稱為「動氣」。《難經》記載:肝臟病變會在肚臍左側出現動氣,按壓時會有堅硬疼痛感;心臟病變會在肚臍上方出現動氣,按壓時會有堅硬疼痛感;肺臟病變會在肚臍右側出現動氣,按壓時會有堅硬疼痛感;腎臟病變會在肚臍下方出現動氣,按壓時會有堅硬疼痛感。這些都是臟腑之氣失調的表現。
腹部氣機的異常活動。出現動氣,都代表正氣虛弱。即使有表裡證候出現,也不可使用汗法或下法治療。《經書》記載:動氣出現在左右兩側,不可發汗,否則會頭暈,而且汗出不止,還會出現肌肉抽搐,這是因為發汗導致肝氣紊亂;動氣在左側,不可使用下法,否則腹部會感到拘緊,吃不下東西,動氣還會加重,即使有發熱,躺下時也只想蜷縮著,這是因為下法導致肝氣紊亂;動氣在上腹部,不可發汗,否則氣機上逆,衝擊心臟;動氣在上腹部,不可使用下法,否則會手心發熱煩躁,身體感覺浮腫冰冷,自發出汗,並且想喝大量的水,這是因為下法導致心氣紊亂;動氣在右側,不可發汗,否則會流鼻血且口渴,心煩意亂,喝水就吐,這是因為發汗導致肺氣紊亂;動氣在右側,不可使用下法,否則體內津液枯竭,咽喉乾燥,鼻腔乾燥,頭暈心悸,這是因為下法導致肺氣紊亂;動氣在下腹部,不可發汗,否則不出汗,心裡煩躁,關節疼痛,眼睛發酸畏寒,吃東西就吐,食物無法消化,這是因為發汗導致腎氣紊亂;動氣在下腹部,不可使用下法,否則腹部脹滿,突然頭暈,吃東西後大便稀溏,心下痞悶,這是因為下法導致腎氣紊亂。此外,脾臟病變時,肚臍處也會出現動氣,《經書》特別提到肚臍周圍出現動氣,不可發汗或使用下法,唯獨沒有提到脾臟的症狀,這是因為脾臟位於中焦,負責運化水液,發汗或吐下法會首先傷及脾臟,況且脾臟出現動氣更不能輕易治療,所以才沒有單獨提及。因此,治療傷寒應重視觀察外在症狀,這不只依靠脈象判斷,更要仔細詢問病史才能確定。發汗和下法治療,務必謹慎判斷。從動氣的表現,就可以推測出其他相關症狀。
2. 自利
傷寒自利。何以明之。自利者。有不經攻下。自然溏泄者。謂之自利也。傷寒自利多種。須知冷熱虛實。消息投湯。無致失瘥。雜病自利。多責為寒。傷寒下利。多由協熱。其與雜病有以異也。表邪傳裡。裡虛協熱則利。不應下而便攻之。內虛協熱遂利。是皆協熱。已又合病。
皆作自利。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太陽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黃芩湯主之。陽明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大承氣湯主之。三者皆合病下利。一者發表。一者攻裡。一者和解。所以不同者。蓋六經以太陽陽明為表。少陽太陰為在半表半裡。少陰厥陰為在裡。
太陽陽明合病。為在表者也。雖曰下利。必發散經中邪氣而後已。故與葛根湯以汗之。太陽與少陽合病。為在半表半裡者也。雖曰下利。必和解表裡之邪而後已。故與黃芩湯以散之。陽明少陰合病。為少陽邪氣入腑者也。雖曰下利。必逐去胃中之實而後已。故與承氣湯以下之。
是三者所以有異也。下利家何以明其寒熱耶。且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也。故大便溏小便自可者。此為有熱自利。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此為有寒。惡寒脈微。自利清穀。此為有寒。發熱後重。泄色黃赤。此為有熱。皆可理其寒熱也。
凡腹中痛。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自利家身涼脈小為順。身熱脈大為逆。少陰病脈緊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此為欲解。下利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是知下利脈大為逆。而脈小為順也。自利宜若可溫。理中白通諸四逆輩。
皆溫臟止利之劑。又有腸胃有積結。與下焦客邪。皆溫劑不能止之。必也或攻泄之。或分利之而後已。經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宜赤石脂禹餘糧湯。復不止。當利其小便。是濕在下焦。滲泄而聚利者也。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與下利三部皆平。
按之心下硬。或脈沉而滑。或不欲食而譫語。或瘥後至年月日復發。此數者。皆腸胃有積結。而須攻泄者也。內經有曰。大熱內結。注泄不止。熱宜寒療。結伏須除。以寒下之。結散利止。大寒凝內。久利泄溏。愈而復發。綿歷歲年。以熱下之。寒去利止。謂之通因通用。下利雖有表證。
又不可發汗。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故經曰。下利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者是矣。大抵下利脫氣至急。五奪之中。此為甚者。其或邪盛正虛。邪壅正氣下脫。多下利而死。何以言之。經曰。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直視譫語下利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脈不還死。少陰病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此數者。皆邪壅正氣下脫而死者也。金匱要略曰。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下不禁。嗚呼。疾成而後藥。雖神醫不可為已。氣既脫矣。孰能治之。
白話文:
自利
傷寒導致的腹瀉,其原因是什麼呢?所謂自瀉,是指沒有經過攻下治療,自然出現溏瀉的現象。傷寒引起的腹瀉種類很多,必須分辨清楚寒熱虛實,再根據情況給予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其他疾病引起的腹瀉,大多是因為寒邪所致;而傷寒引起的腹瀉,大多是因為裡熱。這兩者是有區別的。表邪傳入裡,裡虛又夾雜裡熱就會腹瀉。不應該本不該下瀉卻用攻下之法治療;內虛又夾雜裡熱而腹瀉,這些都是裡熱,且又合併其他疾病,都表現為腹瀉。
太陽與陽明經同時受邪,必然會腹瀉,用葛根湯治療;太陽與少陽經同時受邪,必然會腹瀉,用黃芩湯治療;陽明與少陽經同時受邪,必然會腹瀉,用大承氣湯治療。這三種情況都是經絡合病導致腹瀉,一種是發表,一種是攻裡,一種是和解,所以治療方法不同。這是因為六經中,太陽、陽明屬表;少陽、太陰屬半表半裡;少陰、厥陰屬裡。
太陽陽明合病,屬於表證,雖然腹瀉,但必須先發散經絡中的邪氣才能痊癒,所以用葛根湯發汗。太陽少陽合病,屬於半表半裡,雖然腹瀉,但必須調和表裡邪氣才能痊癒,所以用黃芩湯散邪。陽明少陰合病,是少陽的邪氣侵入腑臟,雖然腹瀉,但必須去除胃中的實邪才能痊癒,所以用大承氣湯攻下。
這就是這三種情況治療方法不同的原因。如何判斷腹瀉是寒是熱呢?持續腹瀉但不渴,屬於太陰證,因臟腑寒冷所致;腹瀉想喝水,是因為有熱;大便溏稀,小便正常,這是熱性腹瀉;小便顏色發白,少陰病症狀俱全,這是寒性腹瀉;惡寒、脈象微弱、腹瀉排出稀薄的食物殘渣,這是寒性腹瀉;發熱、病情加重、腹瀉排出黃赤色的大便,這是熱性腹瀉。這些都能根據寒熱進行治療。
如果腹部疼痛,氣機下行於小腹部,這是將要腹瀉的表現。腹瀉的人,身體寒冷、脈象微弱是正常的,身體發熱、脈象有力則是反常的;少陰病,脈象緊促,腹瀉,脈象突然微弱,手足反而溫暖,脈象緊促卻又消失,這是病情將要好轉;腹瀉,脈象有力,病情尚未停止;脈象微弱、頻數,這是病情將要自癒。即使發熱,也不會致命。由此可知,腹瀉時脈象有力是反常的,脈象微弱是正常的。腹瀉宜溫補,理中湯、白通湯、四逆湯等,都是溫補臟腑、止瀉的藥方。但如果腸胃有積滯,或下焦有客邪,單純溫補藥物不能止瀉,必須攻下或分利才能痊癒。經書說:「理中湯是調理中焦的」,而腹瀉在下焦,應該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如果仍然不止瀉,就應該利其小便,因為濕邪在下焦,滲濕聚積而導致腹瀉。少陰病腹瀉排出清水樣大便,顏色青綠,心下必痛,口乾,腹部三部皆平,按壓心下堅硬,或者脈象沉而滑,或者不想吃東西且神志不清,或者痊癒後隔一段時間復發,這些情況,都是腸胃有積滯,需要攻下治療。內經說:「大熱內結,瀉泄不止,熱宜寒治,積滯必須去除,用寒藥攻下,積滯散去,瀉泄即止;大寒凝滯於內,久瀉溏稀,痊癒後復發,綿延多年,用溫藥攻下,寒邪去除,瀉泄即止。」這稱為通因通用。
腹瀉雖然有表證,但不可發汗,因為腹瀉是邪氣內攻,耗損津液,導致胃氣虛弱,所以經書說:「腹瀉不可攻其表,發汗必然腹脹。」總而言之,腹瀉耗損氣血非常迅速,屬於五種危急症狀中最嚴重的一種。如果邪盛正虛,邪氣壅盛,正氣下陷,往往導致腹瀉而死。為什麼這樣說呢?經書說:「腹瀉一天十多次,脈象反而有力者將死;發熱腹瀉非常嚴重,厥逆不止者將死;神志不清、腹瀉者將死;腹瀉,手足厥冷,摸不到脈象者,灸之不溫,脈象不恢復者將死;少陰病腹瀉,又煩躁不安,不能安睡者將死。」這些情況,都是邪氣壅盛,正氣下陷而死亡。金匱要略說:「六腑之氣衰竭於外者,手足寒冷;五臟之氣衰竭於內者,腹瀉不止。」唉!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用藥,即使是神醫也無能為力了,氣機已經衰竭,誰還能治呢?
3. 筋惕肉瞤
傷寒筋惕肉瞤。何以明之?傷寒頭痛身疼,惡寒發熱者,必然之證也。其於筋惕肉瞤,非常有之者,必待發汗過汗多汗,則有之矣。《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發汗過多,津液枯少,陽氣太虛,筋肉失所養,故惕惕然而跳,瞤瞤然而動也。太陽病脈微弱,汗出惡風者,
不可服大青龍湯,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即是觀之。筋惕肉瞤,由發汗多亡陽,陽虛可見矣。茲雖逆也,止於發汗亡陽而表虛,
治以溫經益陽則可矣。或因吐下發汗,表裡俱虛,而有此狀者,又非若但發汗後所可同也。經曰:「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七八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筋脈動惕者,久而成痿。」此為逆之甚者也。太陽病發汗,復下之後,表裡俱虛,復加燒針,因胸煩,
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茲為逆之甚者也。發汗吐下,庸可忽諸?
白話文:
傷寒導致肌肉抽搐。怎麼判斷呢?傷寒頭痛、全身疼痛、畏寒發熱,這是必然的症狀。至於肌肉抽搐,並不是每個傷寒病人都有,多半是因為發汗過度造成的。 《內經》說:「陽氣充足則滋養精神,溫和則滋養筋骨。」發汗過多,津液減少,陽氣虛弱,肌肉失去滋養,所以就會抽搐。太陽病脈象微弱,出汗後怕風,不能服用大青龍湯,服用後會導致厥逆、肌肉抽搐,這是逆證。太陽病發汗後,汗出不止,病人仍然發熱、頭暈、身體抽動、渾身發抖想抓地,用真武湯治療。如果氣滯在左側,不能發汗,發汗反而會頭暈、汗出不止、肌肉抽搐,這就是明顯的例子。肌肉抽搐是由於發汗過多損傷陽氣造成的,陽虛的情況就顯現出來了。雖然這是逆證,但只是因為發汗傷陽導致表虛,用溫經益陽的方法治療就可以了。或者因為嘔吐、下瀉、發汗,表裡都虛弱而出現這種情況,這就和單純發汗後的情況不同了。經書上說:「傷寒之後嘔吐下瀉,再發汗導致虛煩,脈象非常微弱,七八天後,心下痞硬,脅下疼痛,氣往上衝到咽喉,頭暈目眩,筋脈抽動,時間長了就會變成痿證。」這是逆證嚴重的情況。太陽病發汗後,又服用瀉下藥,表裡都虛弱,再用針灸,因為胸悶、面色青黃、皮膚抽搐,這種情況很難治療。這也是逆證嚴重的情況。發汗和瀉下,怎麼可以輕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