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無己

《傷寒明理論》~ 卷中 (3)

回本書目錄

卷中 (3)

1.

傷寒厥者。何以明之?厥者,冷也,甚於四逆也。經曰:「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謂陽氣內陷,熱氣逆伏,而手足為之冷也。經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是知內陷者,手足為厥矣。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亦是言發動其熱也。先熱而後厥者,熱伏於內也;先厥而後熱者,陰退而陽氣得復也。若始得之便厥者,則是陽氣不足,而陰氣勝也。大抵厥逆為陰所主,寒者多矣。而又有進退之別。經曰:「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厥四日,厥少熱多,其病自愈;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病至厥陰,傳經盡也。當是之時,陽氣勝陰,厥少熱多,其病則愈。若或陰氣反勝,陽不得復,厥多熱少,其病則逆。厥為陰氣至也,熱為陽氣復也。至於下利,則曰:「先厥後發熱而利,必自止;見厥複利,厥者復為熱,為陽氣得復,而利必自止。熱者便為厥,是陰氣還勝也,故復下利矣。」諸陽受氣於胸中,邪氣客於胸中,鬱鬱留結,則陽氣不得敷布,而手足為之厥。經曰:「手足厥冷,脈乍緊,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病在胸中,當吐之者是矣。」厥為陰之盛也。若更加之惡寒而蜷者,陰氣之極也,則難可制。經曰:「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是厥冷之逆者,神丹其能生乎?

白話文:

傷寒導致厥症,怎麼判斷呢?厥,就是指身體冰冷,比四逆(四肢厥冷)更嚴重。經典記載:「厥,是陰陽之氣不能順利流通,就會導致厥症。」厥症就是手腳冰冷。這是因為陽氣內陷,熱氣逆伏,導致手腳冰冷。經典記載:「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症必定發熱。先發熱的,之後必定出現厥症;厥症嚴重者,發熱也嚴重;厥症輕微者,發熱也輕微。」由此可知,陽氣內陷就會導致手腳厥冷。少陰病,只有厥症沒有汗,而強行發汗,必定會傷及血液,不知道會從哪裡流出來,可能是從口鼻,也可能是從眼睛流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下厥上竭」,也是指發動了體內的熱氣。先發熱後出現厥症的,是熱氣伏於體內;先出現厥症後發熱的,是陰氣退去,陽氣得以恢復。如果一開始就出現厥症,那就是陽氣不足,陰氣盛勝。總的來說,厥逆是由陰氣主導的,寒症較多。而且又有進退的區別。經典記載:「患厥症五日,發熱也五日。假如第六天應該再次出現厥症,但沒有出現,則會自行痊癒;發熱四日,厥症三天,再次出現厥症四日,厥症較少發熱較多,其病會自行痊癒;厥症四日,發熱三日,再次出現厥症五日,病情則會加重。寒症多熱症少,陽氣衰退,所以病情加重。」病情發展到厥陰,經脈的傳遞也到達極點。此時,如果陽氣勝過陰氣,厥症少發熱多,病情就會好轉。如果陰氣反過來佔據優勢,陽氣無法恢復,厥症多發熱少,病情就會惡化。厥症是陰氣到達極點的表現,發熱是陽氣恢復的表現。至於下痢,則有記載:「先出現厥症後發熱並下痢,必定會自行停止;出現厥症後再次下痢,厥症又轉為發熱,這是陽氣得以恢復,下痢也必定會自行停止。發熱後又出現厥症,這是陰氣再次佔據優勢,所以再次下痢。」諸陽之氣都受到胸中的氣息影響,邪氣侵犯胸中,鬱結不通,陽氣就無法正常運布,就會導致手腳厥冷。經典記載:「手腳厥冷,脈象時而緊緊的,邪氣結聚在胸中,心中煩悶飽脹,飢餓卻吃不下東西,病在胸中,應該採用吐法治療。」厥症是陰氣盛極的表現。如果再加上惡寒蜷縮,這是陰氣極盛的表現,就難以治療。經典記載:「少陰病,惡寒蜷縮並下痢,手腳厥冷,不予治療。」這是厥冷極度的表現,難以醫治。

2. 鄭聲

傷寒鄭聲,為邪音也。孔子曰:「惡鄭聲之亂雅樂也。」又曰:「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是謂鄭聲,為不正之音也。傷寒鄭聲者,則其聲如鄭衛之音,轉不正也。經曰:「虛則鄭聲。」今汗後或病久,人聲轉者是也。以此為虛,從可知矣。又鄭聲者,重語也,正為聲轉也。

若聲重而轉其本音者亦是矣。昧者殊不知此,妄以重為重疊之語,與譫語混而莫辨,遂止以身熱脈數,煩渴便難而多言者為譫語;以身涼脈小,自利不渴而多言者為鄭聲。如此則有失仲景之本意。兼鄭聲淫之語以正之,則鄭聲不為重疊,正為不正也。況仲景之書,三百九十餘證,

曲盡傷寒形候,未有脫落而不言者。若是鄭聲為多言,則於三陰門中,亦須條見。所以鄭聲別無證治者,是不與譫語為類也。雖曰虛矣,止為正氣虛而不全,故使轉聲而不正也。明者鑑此,幸詳究之。

白話文:

傷寒病人的聲音變化,是邪氣入侵的表現。孔子說:「討厭鄭聲,因為它擾亂了雅樂。」又說:「去除鄭聲,遠離奸佞小人。鄭聲淫亂,奸佞小人危險。」也就是說,鄭聲是不正之音。傷寒病人的「鄭聲」,是指聲音像鄭國、衛國的音樂一樣,變得不正、變調。經書上說:「身體虛弱就會出現鄭聲。」比如出汗後或久病後,聲音變得沙啞就是這個道理。由此可知,這是身體虛弱的徵象。此外,「鄭聲」也指聲音沉重,本音不正。

如果聲音沉重且變調,也算作是鄭聲。一些不明就裡的人,把「鄭聲」誤認為是重複說話,與譫語混淆不清,於是就認為:身體發熱、脈搏快、口渴、大便秘結,又說個不停的,是譫語;身體發涼、脈搏慢、腹瀉、不渴,又說個不停的,是鄭聲。這樣就違背了張仲景的原意。我們要從「鄭聲淫亂」這句話來理解,鄭聲並非指重複說話,而是指聲音不正。況且,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記載了三百九十多種病症,詳盡地描述了傷寒的各種症狀,沒有遺漏任何一種。如果鄭聲是指說話太多,那麼在《傷寒雜病論》的三陰篇中,也應該有記載。既然鄭聲沒有獨立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就說明它與譫語並不相同。雖然說虛弱,也只是正氣不足、不夠完善,所以導致聲音變調、不正。希望明白的人能仔細研讀,深入研究。

3. 譫語

傷寒譫語。何以明之?譫者,謂呢喃而語也。又作讝,謂妄有所見而言也。此皆真氣昏亂,神識不清之所致。夫心藏神而主火,病則熱氣歸焉。傷寒胃中熱盛,上乘於心,心為熱冒,則神昏亂而語言多出,識昏不知所以然,遂言無倫次而成譫妄之語。輕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語言差謬。

有譫語者,有獨語者,有狂語者,有語言不休者,有言亂者,此數者,見其熱之輕重也。譫語與獨語,雖間有妄錯之語,若與人言有次,是熱未至於極者也。經曰:「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是病獨語未為劇也。狂語者,熱甚者也。由神昏而無所見覺,甚則至於叫喊而言語也。

言語不休者,又其甚也。至於亂言者,謂妄言罵詈,善惡不避親疏,為神明已亂也。經曰:「諸逆發汗微者難瘥,劇者言亂,是難可複製也。」譫語之由,又自不同,皆當明辨之。有被火劫譫語者,有汗出譫語者,有下利譫語者,有下血譫語者,有燥屎在胃譫語者,有三陽合病譫語者。

有過經譫語者,有亡陽譫語者。經曰:「大熱入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又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是因被火劫譫語也。汗出譫語,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是汗出譫語者也。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

小承氣湯主之。是下利譫語者也。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是下血譫語者也。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是謂燥屎在胃譫語者也。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是三陽合病譫語者也。過經譫語者,熱也。

當以湯下之。是過經譫語者也。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是以有通津液後自愈。是亡陽譫語也。諸如此者,脈短則死,脈自和則愈。又身微熱,脈浮大者生;逆冷脈沉細,不過一日死。實則譫語,氣收斂在內,而實者本病也。或氣上逆而喘滿,

或氣下奪而自利者,皆為逆也。經曰:「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謂其正氣脫絕也。能知虛實之診,能識逆從之要,治病療病,則不失矣。

白話文:

譫語,指的是病人說話含糊不清、胡言亂語。這類話語是因真氣紊亂,神志不清所導致的。心臟主宰精神和火氣,生病時熱氣會積聚於心臟。傷寒導致胃中熱盛,熱氣上衝至心臟,心臟受熱,就會神志昏亂,說話顛三倒四,意識不清,說出一些無邏輯、不著邊際的話。輕症患者睡夢中會呢喃自語,重症患者清醒時也會語無倫次。

譫語的表現形式很多,例如獨自說話、胡言亂語、喋喋不休、語無倫次等等,這些都反映了病情熱邪的輕重程度。譫語和獨自說話,雖然偶爾會有錯亂的言語,但如果還能與人正常交流,說明病情還未達到極點。經書記載:「獨自說話像看到鬼一樣,如果病情嚴重,就會不認識人了。」這說明獨自說話的症狀還不算嚴重。胡言亂語則表示熱邪更甚。由於神志昏迷,病人感知能力喪失,嚴重時甚至會大喊大叫。

喋喋不休更加嚴重,而語無倫次則指病人胡言亂語,辱罵他人,不分親疏貴賤,說明神志已經完全錯亂。經書記載:「各種逆向發汗,輕者難以痊癒,重者語無倫次,很難治好。」譫語的成因也有很多不同情況,需要仔細辨別。例如,有的是因為火邪侵襲、出汗、腹瀉、出血、胃中燥屎、三陽合病等原因引起的。

還有的是因為經期、陽氣虛衰等原因引起的。經書記載:「大熱進入胃中,津液耗竭,煩躁不安,必然會出現譫語。」如果腹部脹滿、呼吸微喘、口乾舌燥、便秘,時間久了也會出現譫語,這屬於火邪侵襲型譫語。出汗伴隨譫語,是風邪引起的,需要服用瀉下藥物,等經期結束才能服用。如果過早服用瀉下藥物,反而會導致語言更加混亂,因為此時體表虛弱,內部卻實熱。腹瀉伴隨譫語,可能是因為有燥屎,可以用小承氣湯治療。出血伴隨譫語,是熱邪侵入血室,應該用針刺期門穴,根據病情輕重瀉血。

如果譫語伴隨潮熱,但卻吃不下東西,說明胃中可能有五六枚燥屎。腹部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口部麻木,面容憔悴,譫語並伴有遺尿,這是三陽合病引起的譫語。經期出現譫語,是因為熱邪,可以用湯藥瀉熱。發汗過多導致陽氣虛衰而出現譫語,不能服用瀉下藥物,應該服用柴胡桂枝湯,調和營衛,使津液通暢,就能自愈。

總而言之,脈搏微弱則預示死亡,脈搏平和則能痊癒。身體輕微發熱,脈搏浮大則能活;如果身體冰冷,脈搏沉細,則一天內就會死亡。譫語如果是實證,則氣機收斂於內,是本病之症狀。如果氣機上逆而出現喘滿,或者氣機下陷而腹瀉,都是逆證。經書記載:「直視前方,伴隨譫語和喘滿的病人會死亡,腹瀉的病人也會死亡。」這是因為正氣衰竭。醫生能夠診斷虛實,判斷逆從,才能正確治療疾病。

4. 短氣

傷寒短氣。何以明之?短氣者,氣短而不能相續者是矣。似喘而非喘,若有氣上衝,而實非氣上衝也。喘者,張口抬肩,搖身滾肚,謂之喘也。氣上衝者,腹裡氣時時上衝也。所謂短氣者,呼吸雖數,而不能相續,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者,短氣也。經所謂短氣者眾,實為難辨之證。

愚醫莫識之,為治有誤者多矣。要識其短氣之真者,氣急而短促,謂之氣短者是也。短氣有責為虛者,有責為實者,要當明辨之。經曰:「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此為短氣之虛者也。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此為短氣之實者也。

又有屬表,又有屬裡者,要當審視之。經曰:「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與其風濕相搏,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甘草附子湯主之者,是邪氣在表而短氣者也。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與其太陽病,醫反下之,短氣躁煩,

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是邪氣在裡而短氣者也。虛也,實也,在表也,在裡也,皆作短氣,又何以辨其虛實也?大凡心腹脹滿而短氣者,邪在裡而為實也。腹濡滿而短氣者,邪在表而為虛也。大抵短氣為實,《金匱要略》曰:「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又水停心下,亦令短氣。《金匱要略》曰:「食少飲多,水停心下,微者短氣。」即此觀之,短氣之由亦眾矣。必審其形候,使的而不惑;必審其邪氣,在表裡之不瘥,隨症攻之,了無不愈者矣。

白話文:

短氣

傷寒導致的短氣,怎麼判斷呢?短氣就是呼吸急促,氣息無法連貫。看起來像喘息,卻又不是真正的喘息;好像有氣往上衝,但實際上並非氣往上衝。真正的喘息,會張口、抬肩、搖動身體,腹部也跟著起伏。氣往上衝,是指腹部氣體時不時往上衝。所謂短氣,呼吸雖然急促,但氣息無法連貫,像喘息卻不聳肩,像呻吟卻沒有疼痛,這就是短氣。經書上記載的短氣有很多種,實際上是很難辨別的症狀。

庸醫辨識不出,因此治療錯誤的案例很多。要識別真正的短氣,就是呼吸急促而短暫,稱為氣短。短氣有虛證和實證之分,必須仔細區分。經書上說:「趺陽脈微弱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同時存在,就是短氣。」這是虛證的短氣。短氣伴隨腹部脹滿和喘息,有潮熱,還想大便,可以攻治裡證。這是實證的短氣。

還有的屬於表證,有的屬於裡證,必須仔細觀察。經書上說:「短氣只是因為坐著就出汗,汗出不透徹造成的,再用發汗法治療就會痊癒。」如果與風濕之邪相搏,出汗導致短氣,小便不利,怕風不想脫衣服,可以用甘草附子湯治療,這是邪氣在表而引起的短氣。乾嘔、短氣,出汗卻不怕冷,這是表證已解但裡證未和,可以用十棗湯治療。如果得了太陽病,醫生卻錯誤地使用下瀉的方法,導致短氣、煩躁,心裡懊惱不安,陽氣內陷,心下硬塊,就是結胸,可以用大陷胸湯治療。這是邪氣在裡而引起的短氣。虛證、實證、表證、裡證,都會導致短氣,那怎麼區分虛實呢?總而言之,心腹脹滿而短氣,是邪氣在裡而屬於實證;腹部柔軟脹滿而短氣,是邪氣在表而屬於虛證。大多數的短氣屬於實證,《金匱要略》說:「短氣到無法呼吸,是實證。」

另外,水停留在心下,也會導致短氣。《金匱要略》說:「食慾不振,飲水量多,水停留在心下,輕微的會出現短氣。」由此可見,導致短氣的原因有很多。必須仔細觀察病人的症狀,才能準確判斷;必須仔細辨別邪氣,是在表還是裡,根據症狀用藥治療,沒有治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