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活人書》~ 卷第一 (1)
卷第一 (1)
1. 卷第一
此一卷論經絡。治傷寒先須識經絡。不識經絡。觸途冥行。不知邪氣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陽。反攻少陰。證是厥陰。乃和少陽。寒邪未除。真氣受斃。又況傷寒看外證為多。未診先問。最為有準。孫真人云。問而知之。別病淺深。名為巧醫。病家云。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經絡。治療傷寒必須先了解經絡。如果不瞭解經絡,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邪氣在哪裡,常常會誤診,例如:病在太陽經,卻治療少陰經;證狀是厥陰經,卻治療少陽經。這樣一來,寒邪沒有去除,反而會損傷正氣。更何況,傷寒往往從外在證狀診斷。在診脈之前詢問症狀,是最準確的方法。孫思邈認為:通過詢問可以瞭解疾病的輕重,這就是一個好醫生的表現。患者說:發燒、怕冷、頭頸疼痛、腰背僵硬。
則知病在太陽經也。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則知病在陽明經也。胸脅痛耳聾。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陽經也。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則知病在太陰經也。引飲惡寒。或口燥舌乾。則知病在少陰經也。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也。
白話文:
太陽經
如果出現發熱、眼睛疼痛、鼻孔乾燥、無法入睡的症狀,表明病在太陽經。
陽明經
如果出現胸脅疼痛、耳聾、口苦、舌乾、寒熱交替、嘔吐的症狀,表明病在陽明經。
少陽經
如果出現腹脹、咽喉乾燥、手腳溫熱或無口渴,或者腹脹時伴有疼痛的症狀,表明病在少陽經。
太陰經
如果出現口渴、怕冷、口乾舌燥的症狀,表明病在太陰經。
少陰經
如果出現腹脹、囊縮(類似梅核氣)的症狀,表明病在少陰經。
然後切脈以辯其在表在裡。若虛若實。以汗下之。古人所以云問而知之為中工。切而知之為下工。若經隧支絡懵然不分。按寸握尺。妄意疾證。豈知坐授明堂。藏室金蘭者耶。
白話文:
古文:
然後切脈以辨其在表在裡。若虛若實。以汗下之。古人所以雲問而知之為中工。切而知之為下工。若經隧支絡懵然不分。按寸握尺。妄意疾證。豈知坐授明堂。藏室金蘭者耶。
然後切脈來辨別病情是在體表還是體內。如果是虛症還是實症。根據情況採用發汗或瀉下的方法治療。古人說:「通過詢問就能知道病情,這是中等的醫師。通過切脈才能知道病情,這是比較低等的醫師。」如果不懂得經脈、支脈和絡脈的區別,只按寸脈、關脈和尺脈,就貿然判斷病情,豈能懂得那些坐在堂屋裡就能明察秋毫,藏在密室裡就能辨別良藥的高明醫師呢?
2. 經絡圖
風府穴:兩旁各一從此分為四道
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膕:膕謂膝後曲腳之中委中穴也
白話文:
風府穴:在頭部,兩側各有一個,從這裡開始分為四條路線。
膀胱:重量為九兩二銖,長寬為九寸,可以儲存九升九合的尿液。
膕:膕指的是膝後彎曲處的中間,也就是委中穴。
足太陽膀胱之經。(腎與膀胱為合。故足少陰與足太陽為表裡)從目內眥上頭連於風府。分為四道。下項並正別脈上下六道以行於背。與身為經。太陽之經為諸陽主氣。或中寒邪。必發熱而惡寒。緣頭項腰脊。是太陽經所過處。今頭項痛。身體疼。腰脊強。其脈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陽經受病也。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腎和膀胱共同作用,因此足少陰經和足太陽經為表裡關係)從眼睛內眼角向上連接風府穴。分為四條支線。從項部正中下行,與正經並行的六條支線,在背部運行。與身體的背部相對應。太陽經是諸陽經中的主氣經。如果受到寒邪入侵,必然發熱並畏寒。因為頭、項部、腰、脊部都是太陽經經過的地方。現在頭、項部疼痛,身體疼痛,腰、脊部僵硬,其脈搏(寸關尺)都浮起者。因此可以知道是太陽經受病。
(靈樞經云。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從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
白話文:
《靈樞經》記載:足太陽經脈從眼睛內側眼角開始。向上走到額頭,交會於頭頂。它的分支從頭頂走到耳朵上端。它的主脈從頭頂進入腦部,然後返回出來,分成兩支,一支沿著頸部兩側向下走,循著肩胛骨,緊貼著脊椎,到達腰部。它進入循著腰部的經脈,與腎臟相連,屬於膀胱。它的分支從腰部開始,沿著脊椎向下,貫穿臀部,進入小腿肚。它的另一分支從肩胛骨內側左右兩邊分開,向下貫穿肩胛骨,緊貼著脊椎內側,經過大腿關節,沿著大腿走,從大腿內側向下與小腿肚中的主脈會合。然後向下貫穿足部內側,從外腳踝後方出來。沿著腳背的骨頭走到小腳趾的外側。
大迎穴:在曲頷前一寸一分骨陷中動脈又以口下當兩肩者得之是
承漿穴:在唇下陷者中是
人迎穴:在結喉旁一寸五分動脈應手者是
缺盆穴:一名天蓋在肩下橫骨陷者中是
胃:重二斤十四兩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為水穀之海
脾:絡脾
伏兔穴:在膝上六寸起內是一云是膝蓋上七寸是
髀關穴:在膝上伏兔後交分中是
氣衝穴: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動脈又云在陰毛兩旁
下膝:三寸者正白三里穴而下也三里穴在膝下三寸是
白話文:
大迎穴位於下巴曲線前方一寸一分處,骨陷中動脈附近,以嘴巴下方正對兩肩的位置為準。承漿穴位於嘴唇下方凹陷處。人迎穴位於喉結旁一寸五分處,動脈搏動明顯。缺盆穴,又名天蓋,位於肩膀下方橫骨凹陷處。胃的重量為二斤十四兩,能容納二斗谷物和一斗五升水,是水穀之海。脾的功能是輸送營養。伏兔穴位於膝蓋上方六寸處,也有人說是七寸處。髀關穴位於膝蓋上方伏兔穴後方的交界處。氣衝穴位於大腿根部鼠蹊上方一寸處,動脈搏動明顯,也有人說是陰毛兩側。下膝三寸處是正白三里穴,而白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三寸處。
足陽明胃之經。(脾與胃為合。故足太陰與足陽明為表裡)從鼻起挾於鼻。絡於目。下咽分為四道。並正別脈六道上下行腹綱維於身。蓋諸陽在表。陽明主肌肉。絡於鼻。故病人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其脈尺寸俱長者。知陽明經受病也。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
(脾胃相合,因此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是表裡關係)
足陽明胃經從鼻腔開始,沿著鼻旁分散到眼睛。接著向下經過咽喉,分為四條主經絡,另有六條備用經絡,這些經絡上下貫穿腹腔,像綱維一樣連接全身。
一般來說,陽經都分佈在人體表面。足陽明胃經主要負責肌肉,它與鼻部相連。所以,當人體出現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不能躺臥等症狀時,表示足陽明胃經可能出了問題。
如果把脈時發現寸脈和尺脈都較長,則表明足陽明胃經受到了病邪的侵襲。
(靈樞經云。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
白話文:
《靈樞經》中記載,足陽明經絡起源於鼻樑中間的「迎香」穴。它沿著太陽經絡旁側向下,經過鼻子的外部,進入上齒當中,再從口角處出來,圍繞著嘴脣,向下交於「承漿」穴。然後,它沿著下顎後面的下緣迴轉,經過「大迎」穴,沿著臉頰,向上經過耳朵前面,越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線,到達額頭和顱骨。
它的支脈從「大迎」穴前下方,向下分出「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穴,向下經過膈肌連接到胃部,並與脾臟相連。
它的主脈從「缺盆」穴向下經過乳房內側,向下與臍部相交。
入氣衝中。其支者。起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衝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氣衝穴:在陰毛兩旁動脈應手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
白話文:
氣從體外進入(人體)時,衝擊中焦。它的支脈從胃口開始,沿著腹腔向下走。向下到達中焦,與中焦合流。然後往下經過髀關,抵達伏兔,再向下經過膝臏骨中間。繼續向下沿著小腿外側,到達足跗。進入中趾內側。它的支脈從(足跗)向下三寸分支。繼續向下進入中趾外側。它的支脈從(足跗)分支,進入大趾間,從大趾前端出來。
足少陽膽之經。(肝與膽為合。故足厥陰與足少陽為表裡)起目外眥。絡於耳。遂分為四道。下缺盆。循於脅並正別脈六道上下主經營百節流氣三部。故病人胸脅痛而耳聾。(黃帝針經曰。邪在肝則兩脅痛。又曰。膽脹者脅下痛。口中苦。善太息)或口苦咽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脈尺寸俱弦者。知少陽經受病也。
白話文:
足少陽膽經。(肝和膽是相合的。所以足厥陰經和足少陽經是表裡關係)從眼睛的外眼角開始。連接到耳朵。然後分為四條分支。從缺盆穴向下走。沿著脅部行走,並有六條分支,上下貫通,負責運行百節氣血,調節三部氣機。所以患者會出現胸脅疼痛和耳聾。(《黃帝針經》說:邪氣在肝就會兩脅疼痛。又說:膽脹的人會脇下疼痛。口中發苦。容易嘆氣)或者口苦咽乾。或者反覆發冷發熱,嘔吐。其脈象寸口和尺口都弦緊的,說明是少陽經出了問題。
(靈樞經云。足經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下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
白話文:
《靈樞經》記載:足少陽膽經的經脈,起始於眼睛邊角的銳眥穴。向上抵達頭頂的角孫穴,向下經過耳後。沿著頸部走行,通過手少陽三焦經的前方,到達肩部。然後交會於手少陽三焦經的後方,進入缺盆穴。膽經的支脈從耳下進入耳中,從耳前出來,到達眼睛邊角的銳眥穴的後面。另一支脈從銳眥穴分出,向下經過大迎穴,與手少陽三焦經相合,到達䪼下穴。再沿著頰車穴,向下經過頸部,與缺盆穴以下的經脈相合,貫穿隔膜,絡屬肝臟,分佈於膽囊。最後沿著肋骨內側走行。
出氣沖。繞毛際。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中。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之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出小趾次趾之端。其支別者。從跗上。入大趾。循岐骨內出其端)
白話文:
氣脈從肩井穴衝出,繞過頸部邊緣,進入髀厭穴。
正氣脈:從肩窩下方缺盆穴開始,沿著胸部內側,經過季脅穴,向下與髀厭穴相交。然後沿大腿外側陽明經,經過膝蓋外側廉泉穴下方,在外輔骨前面,向下直達絕骨穴末端。最後從外踝前面出來,沿著足背向上,最後抵達小趾和小趾次趾的末端。
支脈:從足背進入大拇趾,沿著岐骨內側出來,抵達大拇趾末端。
舌本:舌本者舌根也
咽門:重十兩為胃之系
胃:絡胃
脾:重二斤三兩象馬蹄內色胃脘象土形也經絡之氣交歸於中以營運真靈之氣意之舍也
上循膝:股內前廉
足太陰脾之經。為三陰之首。其脈布於脾胃。絡於嗌喉。故病人腹滿而嗌乾。尺寸俱沉細者。知太陰經受病也。
白話文:
舌根就是指舌頭的根部。
咽喉部位,重十兩,是和胃相連的地方。
胃的經絡連接著胃。
脾臟,重二斤三兩,形狀像馬蹄,內部顏色則像胃脘,形狀像土。經絡中的氣在此交會,以營運身體的真氣,是意念所寄居的地方。
往上沿著膝蓋,到達大腿內側前方。
足太陰脾經,是三陰經中的首要經絡。它的脈分佈在脾和胃,並連接咽喉。所以當病人感到腹部脹滿並且咽喉乾燥,同時脈象在寸口和尺部都呈現沉細的情況時,就知道是太陰經受到了影響。
靈樞經云。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示兗切)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白話文:
《靈樞經》記載,足太陰脾經的經脈起始於大腳趾尖端。沿著腳趾內側白色肉溝向上走。經過跟骨之後,向上走到內踝前緣。再向上沿著小腿內側骨後緣走。與足厥陰肝經交會於小腿前側。再向上沿著膝蓋和大腿內前緣走。進入腹中,與脾相連,並連接胃。再向上經過橫膈,沿著咽喉,與舌根相連,並在舌頭下方分散開來。脾經的支脈,又從胃部分出來,向上經過橫膈,到心臟。
腎臟:有二形如紅豆相併而曲附於膂筋外有脂裹里白表黑主藏精。
白話文:
腎臟:有兩個,形狀像紅豆,相互並排且彎曲地附著在脊肌上,外面有脂肪包裹,裡面是白色的,外表是黑色的,主要功能是儲藏精氣。
足少陰腎之經。其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趣足心。別行者。入跟中。上至股內後廉。貫腎絡膀胱。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系舌本。傷寒熱氣入於臟。流於少陰之經。少陰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又經發汗吐下以後。臟腑空虛。津液枯竭。腎有餘熱亦渴。故病人口燥舌乾而渴。其脈尺寸俱沉者。知少陰經受病也。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的經絡。其經脈起始於小腳趾下方。斜向進入足心。支脈進入腳後跟中,向上沿著大腿內側後方,貫通腎臟和膀胱。正脈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橫膈膜,進入肺臟中,連接舌根。傷寒熱氣進入臟腑,流入足少陰經。足少陰經主腎,腎臟不喜歡乾燥,因此會口渴而喝水。另外,經過發汗或催吐後,臟腑空虛,體液枯竭,腎臟也有餘熱而口渴。因此,病人會出現口乾舌燥而口渴。其脈象寸部和尺部都沉伏,說明足少陰經受到病邪。
靈樞經云。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斜趣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時兗切)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白話文:
《靈樞經》說,足少陰經脈從小腳趾下方開始,斜斜向足心方向走,從腳跟骨下方穿出,沿著腳踝內側後緣,再分出的一支進入腳後跟中央,向上穿過小腿內側,從小腿內後緣出去,貫穿脊柱與腎臟相連、絡於膀胱。經脈主幹部分,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橫膈,進入肺部,沿著喉嚨,挾住舌根。經脈的分支,從肺部出去,絡於心臟,注入胸腔。
上膕:內廉。
循足跗:上廉。
巔:頂上曰巔。
頏顙者:懸雍兩旁肉也又靈樞經曰頏顙者分氣之泄。
肝:重四斤四兩有七布葉一葉小如木甲拆之象也各有支絡脈進中以宦發陽和之氣魏之宮也
白話文:
上膕:大腿內側。
循足背:沿著足背。
巔:頭頂上方稱為巔。
頏顙者:指的是懸雍兩側的肉,另外根據《靈樞經》所述,頏顙者是分氣排泄的地方。
肝:重量為四斤四兩,有七片葉狀結構,其中一片較小如木甲,分開後形狀像樹葉,各自有分支的絡脈,促進中間宦發陽和之氣的運行,這是用來描述肝臟的功能。
足厥陰肝之經。厥者。盡也。靈樞曰。亥為左足之厥陰。戌為右足之厥陰。兩陰俱盡。故曰厥陰。夫陰盡為晦。陰出為朔。厥陰者。以陰盡為義也。其脈循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脈弗營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縮。凡病人煩滿而囊縮。其尺寸俱微緩者。知厥陰經受病也。
白話文:
肝經屬足厥陰。厥,意為盡頭。靈樞經中記載,亥時為左足的厥陰,戌時為右足的厥陰。陰氣相交,故稱厥陰。陰氣交盡稱晦,陰氣初生稱朔。厥陰之名,取陰氣盡頭之意。其經脈沿陰器,絡於舌根。經脈不運行,則筋脈緊張。筋脈緊張,則牽拉舌頭和睪丸,故脣色青紫,舌頭捲曲,睪丸縮小。凡是病人煩躁、腹脹、睪丸縮小的,其寸口脈和尺澤脈均微弱緩慢,即可判斷是厥陰經受病。
(靈樞經云。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中)
(一)問傷寒一二日。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尺寸脈俱浮。
白話文:
《靈樞經》記載:足厥陰肝經的經脈,從大腳趾腳趾甲縫旁邊開始,向上沿著足背內側,距離內踝一寸,外踝八寸。在太陰脾經後方交接,向上經過大腿內側,深入毛囊中,環繞著生殖器官,到達小腹部。經脈連接胃,屬肝,聯絡膽,向上穿過橫膈膜,分佈在兩側肋骨之間。沿著喉嚨後面,向上進入頭部,連接眼睛的肌肉,向上出額頭,在頭頂與督脈會合。其支脈從眼睛的肌肉下來,在臉頰裡面,環繞著嘴脣內側。另一支脈從肝臟分出來,穿過橫膈膜,向上貫入肺中。
此足太陽膀胱經受病也。(仲景云。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太陽病頭疼發熱。汗出惡風。宜桂枝。(正一)輕者。只與柴胡桂枝湯(正方三十一)太陽病頭痛發熱無汗惡寒。宜麻黃。(正二十)輕者只與桂枝麻黃各半湯。(正二)麻黃湯桂枝湯。二者均為解散。正分陰陽。
白話文:
這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病症。
(仲景說,太陽病要好轉時,在上午9點到下午3點之間。)
太陽病出現頭痛、發熱、出汗、怕風的症狀,適合使用桂枝。(正一品方)
症狀較輕的,只要使用柴胡桂枝湯。(正方31方)
太陽病出現頭痛、發熱、不出汗、怕冷的症狀,適合使用麻黃。(正二品方)
症狀較輕的,只要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正二方)
麻黃湯和桂枝湯都是用來發散病邪的,但重點在於區分陰陽。
不可不慎也。仲景所謂無汗不得服桂枝。有汗不得服麻黃。常須識此。勿令誤也。今人才見身熱頭痛。便發汗。不知汗孔閉而用麻黃。汗孔疏而用桂枝。傷寒傷風。其治不同。古人有汗者當解肌。無汗者可發汗。
(二)問傷寒二三日。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尺寸脈俱長。
白話文:
不可不謹慎啊。仲景說過,沒有出汗時不能服用桂枝。有出汗時不能服用麻黃。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不要弄錯。現在的人只要遇到發燒頭痛,就動不動發汗。但不知道當汗孔閉塞時使用麻黃、汗孔疏鬆時使用桂枝,會對寒病和風病產生不同的治療效果。古人認為有出汗症狀時應解肌,沒有出汗症狀時可以發汗。
此足陽明胃經受病也。(仲景云。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傷寒二日。陽明經受病。可發其汗。非正陽明也。(正陽明者。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故可下也)今言一二日傳陽明經。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其脈俱長者。是太陽陽明可表而已。若無汗尚惡寒。宜升麻湯。
白話文:
這是足陽明胃經受邪氣的疾病。(仲景說:陽明病要痊癒的時候,從下午 3 點到下午 7 點)傷寒兩天,陽明經受邪氣,可以發汗治療。這不是真正的陽明病。(真正的陽明病:發高燒、出汗、不怕冷,反而怕熱,所以可以用下法治療)現在說一兩天后轉變為陽明經病,發高燒、眼睛痛、鼻子乾澀、不能睡覺,脈都變長的,這是太陽經和陽明經都可以用發汗治療。如果沒有出汗還怕冷,應該用升麻湯。
(雜方)有汗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湯。(正方一)無汗脈浮。其人喘者。與麻黃湯。(正二十)○又問十二經皆一。而陽明有三。何也。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有正陽陽明也。太陽陽明者。本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也。
白話文:
(雜方)有出汗但身體微微發冷的症狀。表明病邪未解。應服用桂枝湯。(正方一)沒有出汗,脈象浮起。病人有喘息的症狀。應服用麻黃湯。(正方二十)○又問十二經絡是一樣的,為什麼陽明經有三個?有太陽陽明、少陽陽明、正陽陽明。太陽陽明是從太陽病演變而來的。如果發汗、瀉下或利小便,會導致身體津液損耗,胃中乾燥,於是病情轉變為陽明病。
(太陽陽明。脾約是也。大便堅。小便利。其脾為約)少陽陽明者。本傳到少陽。因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實。大便難也。正陽陽明者。病人本風盛氣實也。三陽明俱宜下。唯惡寒乃中寒為病在經。與太陽合病。屬表。可發其汗。蓋太陽與陽明合病。脈必浮大而長。外證必頭疼腰痛肌熱目痛鼻乾也。
白話文:
少陽陽明證型
這是脾氣被約制導致的。大便乾結,小便通暢,脾功能被約制。
少陽陽明夾太陽證型
病情由少陽轉變為太陽。因為發汗利小便過度,胃中乾燥實滯,因此大便困難。
正陽陽明證型
患者本來風氣盛行,氣機壅實。這三種陽明證型都宜於瀉下治療。只有惡寒是因為中寒,病在經絡,與太陽證型合併發病,屬於表證,可以發汗治療。
因為太陽證型和陽明證型合併發病,脈象一定浮大而長。外證一定會有頭痛、腰痛、肌肉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的症狀。
脈浮大者。太陽也。長者。陽明也。頭疼腰痛者。太陽也。肌熱目痛鼻乾者。陽明也。尚惡寒者。可升麻湯(雜方一)汗之。若不惡寒反惡熱。大便不秘者。可白虎湯(正方六十四)解利之。不惡寒反惡熱。大便秘。或譫語者。屬胃家實也。可調胃承氣湯下之。(正四十三)○又問三陽有合病。
白話文:
脈浮大的: 太陽經病。 脈浮而長的: 陽明經病。
頭痛腰痛的: 太陽經病。 肌肉發熱、眼睛痛、鼻子乾的: 陽明經病。
還有惡寒的: 可以用升麻湯 (雜方一) 發汗治療。 沒有惡寒反而惡熱、大便不祕的: 可以用白虎湯 (正方六十四) 緩瀉治療。 沒有惡寒反而惡熱、大便祕結或胡言亂語的: 屬於胃腑實熱,可用調胃承氣湯 (正四十三) 瀉下治療。
另外,三陽經病還可以同時發作。
有並病。何也。脈浮大而長。頭疼腰痛肌熱目疼鼻乾者。合病也。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者。並病也。三陽皆有合病。唯三陰無合病。不可不知也。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有合併症的原因是什麼?
脈象浮大而長,頭疼、腰痛、肌肉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這些症狀同時出現,就是合併症。太陽經初次發病時,發散汗液,但是汗出得不徹底,所以轉變成為陽明經的病證。接著微微出汗,又不怕冷,這也是合併症。三陽經都有合併症,但三陰經沒有合併症,這點不可不知。
陽明經症狀發作後,只發作潮熱,手足浮腫出汗,大便困難,並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治療方法是使用下法。適當的藥物是大承氣湯。
(正四十一)若太陽證不罷。不可下。宜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方二)小發汗。設面赤色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大徹。則陽氣怫鬱。不得越散。當汗不汗。煩躁不知痛處。其人短氣但坐。蓋以汗出不徹故也。更以麻黃湯發其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之。
(三)問傷寒三四日。胸脅痛而耳聾。或口苦舌乾。或往來寒熱而嘔。其尺寸脈俱弦。
白話文:
如果出現太陽證而症狀未緩解,不可下法治療。宜用桂枝和麻黃組成的湯劑(正方二)輕微發汗。面呈紅色者,說明陽氣鬱結在體表,應當用解毒藥燻治。如果發汗效果不好,說明陽氣鬱結,難以疏散。患者會出現煩躁,不知疼痛所在,且氣短不能動彈。這是因為發汗不徹底所致。再用麻黃湯發汗,即可痊癒。如何知道發汗不徹底?通過脈象澀滯可以知道。
此足少陽膽經受病也。(仲景云。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可吐下。診其脈弦緊者。小柴胡湯主之。(正方二十九)蓋脈弦細頭疼發熱屬少陽。少陽受病。口苦咽乾目眩。宜小柴胡湯以解表。不可發汗。(仲景少陽證唯小柴胡為解表藥耳)發汗則譫語。
白話文:
這是足少陽膽經得病的症狀。(仲景說:少陽病快要痊癒時,從黎明到上午九點)如果太陽病沒有痊癒,轉變成少陽病,肋骨下邊硬邦邦地腫脹,乾嘔吃不下東西,時而發冷時而發熱,還不能吐呀瀉的。診斷脈象是弦緊的話,可用小柴胡湯來治療。(正方二十九條)因為脈象弦細、頭疼發燒是少陽病的症狀。少陽病得病後,口苦咽乾、頭暈,可以用小柴胡湯來解表,不能發汗。(仲景認為少陽病證只有小柴胡湯可以解表)發汗會導致胡言亂語。
譫語屬胃。胃和則愈。不和則煩而燥。宜調胃承氣湯(正四三)此屬少陽陽明也。
(四)問傷寒四五日。腹滿咽乾。手足自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尺寸俱沉細。
白話文:
神志不清的譫語,屬胃氣不和所致。胃氣和順,譫語就會好轉。如果胃氣不和,就會煩躁乾燥。可以用調胃承氣湯(《傷寒論》卷正第四十三)來治療。這是因為少陽膽經和陽明胃經的氣機不和所致。
此足太陰脾經受病也。(仲景云。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傷寒手足必微冷。若手足自溫者。系太陰也。自利不渴。屬太陰也。腹滿時痛。屬太陰也。自利不渴者臟寒也。當溫之。宜四逆湯、(正方七十五)理中湯也。(正方七十四)腹滿脈浮者。可桂枝(正方一)微發汗。
白話文:
這是脾受寒涼之氣所致的疾病。(仲景說:太陽病將要好的時候,從晚上亥時到第二天凌晨醜時)傷寒時,手腳必定微冷。如果手腳自發溫熱,則屬於脾經受寒。大便稀溏且不口渴,也屬於脾經受寒。腹部脹痛,也屬於脾經受寒。大便稀溏且不口渴,是臟腑寒涼。應該溫暖,可以用四逆湯(正方七十五)、理中湯(正方七十四)。腹部脹滿,脈象浮大,可以用桂枝湯(正方一)微微發汗。
腹痛者。桂枝加芍藥湯。(正十二)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正十三)○古人以四日太陰證病在胸膈。可吐而愈何也。答曰。不然。有太陰證脈大胸滿多痰者。可吐之。脈大而無吐證者。可汗而已。大抵在表者汗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泄之。瓜蒂(正百十一)梔豉(雜十九)隨證施用。
不可拘以日數也。
(五)問傷寒五六日。尺寸脈俱沉。或口燥舌乾而渴。或口中和而惡寒。
白話文:
腹部疼痛:
- 使用桂枝加芍藥湯。(正方十二)
- 疼痛加劇:使用桂枝加大黃湯。(正方十三)
古人認為,太陰證的症狀出現在胸部和橫膈膜。為什麼可以通過催吐而治癒? 回答:
-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只有太陰證脈象洪大、胸滿、痰多的情況下,纔可以使用催吐的方法。
- 如果脈象洪大但沒有催吐證,只能發汗治療。
- 一般來說,表證發汗治療,裡證瀉下治療,上焦證催吐治療,下焦證瀉下治療。
- 根據具體症狀,可以應用瓜蒂(正方百十一)或梔豉(雜方十九)等藥物。
此足少陰腎經受病也。(仲景云。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少陰病口燥舌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正四十一)若不渴。不口燥舌乾而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正方七十五)太陰厥陰皆不惡寒只有少陰有惡寒之證。不可不知也。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
白話文:
這是少陰腎經出現的疾病。(仲景說:少陰病將要好轉的時候,從子時到寅時)少陰病患者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應該緊急瀉下,可以使用大承氣湯。(正方四十一)如果不口渴,不口乾舌燥,但脈象沉緩的人,應該緊急溫補,可以使用四逆湯。(正方七十五)太陰和厥陰二經的疾病都不怕冷,只有少陰經的疾病會有怕冷的證狀,這是需要注意的。少陰病發作一兩天後,口中感到舒適,但後背怕冷的患者,
宜著灸並附子湯也。大抵傷寒陽明證宜下。少陰證宜溫。然仲景於少陰證口燥咽乾即云急下之。蓋少陰主腎。系舌本。傷寒熱氣入於臟。流於少陰之經。腎汁干。咽路焦。故口燥咽乾而渴。須宜急下之。非若陽明證宜下而可緩也。雖然。陽明亦有一證。發熱汗出多。急下之。
陽明屬胃。汗多則胃汁干。亦須急下也。
(六)問傷寒六七日。煩滿囊縮。其脈尺寸俱微緩。
白話文:
可以進行艾灸治療,配合使用附子湯。一般來說,傷寒的陽明證應當使用瀉下的方法。少陰證應當使用溫暖的方法。然而,仲景在少陰證的「口乾舌燥」的症狀時,就說應該緊急瀉下。因為少陰對應腎臟,連繫舌根。傷寒熱氣進入臟腑,進入少陰經絡,使腎液枯竭,咽喉乾燥,所以口渴咽乾。必須緊急瀉下,不應像陽明證那樣可以緩慢治療。儘管如此,陽明證也有一種情況:發熱且大量出汗,也需要緊急瀉下。
此足厥陰肝經受病也。(仲景云。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厥陰病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湯。(正三十七)脈浮緩者。必囊不縮。外證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正方二)若尺寸脈俱沉短者。必是囊縮毒氣入臟。宜承氣湯下之。(正方四十二)○大抵傷寒病臟腑傳變。
白話文:
這是足厥陰肝經受病的症狀。(仲景說:厥陰病快要解好的時候,從凌晨1點到早上5點)厥陰病人的脈象微弱而浮動,表示病情將要痊癒。脈象不浮動,表示病情還沒好。應該服用小建中湯。(《傷寒論》正方37)脈象浮動而緩慢的人,一定是胃口不好,外表會發熱、怕冷,像瘧疾一樣。表示病情將要痊癒。應該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傷寒論》正方2)如果寸脈和尺脈都沉下去變短,一定是被邪氣入侵臟腑,胃口變小。應該服用承氣湯來瀉下。(《傷寒論》正方42)總的來說,傷寒病情會在臟腑之間傳變。
陽經先受病。故次第傳入陰經。以陽主生。故太陽水傳足陽明土。土傳足少陽木。為微邪也。陰主殺。故木傳足太陰土。土傳足少陰水。水傳足厥陰木。至六七日當傳厥陰肝木。必移氣克於脾土。脾再受賊邪。則五臟六腑皆困而危殆。營衛不通。耳聾囊縮。不知人而死矣。速用承氣湯下之。
白話文:
陽經最先受邪,所以依序傳入陰經。由於陽主生長,所以太陽屬水,傳給足陽明屬土。土再傳給足少陽屬木,成輕微的邪氣。陰主剋減,所以木傳給足太陰屬土。土再傳給足少陰屬水。水再傳給足厥陰屬木。到六七天時,當傳給厥陰肝木。必定會轉移病邪,剋制脾土。脾臟再次受到邪氣侵犯,則五臟六腑都會虛弱而危急。血液運行不暢,耳朵失聰,面頰瘦削,而不認識人而死去。一定要趕快用承氣湯來瀉下。
可保五死一生。古人云。脾熱病則五臟危。又云。土敗木賊則死。若第六七日傳厥陰。脈得微緩微浮。為脾胃脈也。故知脾氣全。不再受克。邪無所容。痞極泰來。營衛將復。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解矣。
白話文:
這(服藥)可以保證五死中有一人存活。古人說:脾氣過熱,則五臟有危險。又說:脾虛弱,肝就會受損而死亡。如果在第六或第七天傳入厥陰經,脈象微弱緩和、微浮,這是脾胃脈。所以可以知道脾氣強健,不再受到剋制。邪氣無處可容,壞運走極點就要轉為好運。氣血將要恢復,水液上升,火氣下降,這樣寒熱交替發作,大汗淋漓後就會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