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安石

《傷寒總病論》~ 卷第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4)

1. 不可下證

脈軟而弱,弱反在關,(關下三分也。)濡反在巔,(關上三分也。)微反在上,(寸口也。)澀反在下。(尺部也。)微則陽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煩躁,澀則無血,厥而且寒,宜建中湯。(方在不可汗證中。)

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

諸動氣在心腹上下左右,俱不可下。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宜竹葉湯,方在不可汗證中。)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裡拘急不止,動氣反劇,身雖有熱反欲倦。(先服乾薑甘草湯,方在太陽證中,後服建中湯,方在不可汗證中。)

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冷,熱汗自泄,欲水自灌,竹葉湯主之。(方在不可汗證中。)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堅,半夏瀉心湯主之。(方在痞證中。)

咽中閉塞,不可下。

龐曰:諸脈濡弱微虛細相搏,俱不可下。

諸四逆,不可下,虛家亦然。

龐曰:若下證悉具而見四逆者,是失下後氣血不通使然,但手足微厥,掌心常溫,時復指稍溫便下之,不可拘忌也。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也。

龐曰:凡下證,小便不利或尚少,未可攻之也。

不當下而強下之,令病人腸胃洞泄不禁而死。

白話文:

脈象軟弱無力,關脈(關脈以下三分)尤其虛弱,寸口脈(關脈以上三分)濡弱,寸脈(寸口脈)微弱,尺脈則澀滯。脈象微弱代表陽氣不足,澀滯則代表血虛。陽氣不足時,中風、出汗卻煩躁;血虛時,手足厥冷發寒。這類情況適合服用建中湯(方劑在不可汗證中)。

陽氣虛弱,不宜服用下瀉的藥物,否則會導致心下痞滿。

腹部上下左右任何部位出現氣機紊亂的症狀,都不宜服用下瀉藥物。

若氣機紊亂位於右側,不宜下瀉,否則會導致體內津液耗竭,咽喉乾燥、鼻乾、頭暈、心悸。(適合服用竹葉湯,方劑在不可汗證中)。

若氣機紊亂位於左側,不宜下瀉,否則會導致腹部絞痛不止,氣機紊亂加劇,雖然身體發熱卻感到疲倦。(先服用乾薑甘草湯,方劑在太陽證中;之後服用建中湯,方劑在不可汗證中)。

若氣機紊亂位於上腹部,不宜下瀉,否則會導致手掌發熱煩躁,身體發冷,自汗不止,口渴想喝水。(竹葉湯主治,方劑在不可汗證中)。

若氣機紊亂位於下腹部,不宜下瀉,否則會導致腹脹,突然頭暈,進食後大便稀薄如水,心下痞滿。(半夏瀉心湯主治,方劑在痞證中)。

咽喉阻塞不通,不宜下瀉。

龐氏說:各種脈象濡弱、微弱、虛細或互相搏動,都屬於不宜下瀉的症狀。

各種四逆症候,都不宜下瀉,虛弱體質者亦然。

龐氏說:如果下瀉的症狀全都出現,並且伴有四逆症候,這是因為之前錯誤地使用了下瀉藥物,導致氣血不通所致。但是,如果手足輕微厥冷,手掌溫度正常,有時手指稍有溫熱,就可以考慮使用下瀉藥物,不必過於拘泥。

傷寒患者嘔吐頻繁,即使有陽明證的表現,也不宜攻下。

龐氏說:凡是下瀉的症狀,如果小便不利或量少,都不可使用攻下之法。

不該下瀉卻強行下瀉,會導致病人腸胃泄瀉不止而死亡。

2. 可水不可水證

龐曰:凡病非大渴,不可與冷水。若小渴口咽乾,小小呷滋潤之;若大渴煩躁甚,能飲一斗者與五升,能飲一升者與半升,若乃不與,則乾燥無由作汗,煩喘而死者多矣,但勿令足意飲也;若大汗將來,躁渴甚者,但足意飲之勿疑。常人見因渴飲水而得汗,見小渴遂強與之致停飲,心下滿結喘而死者亦多矣。其有熱脈數,尚可作汗而解者,出於天幸也。

五苓散,治病人水藥入口則吐,或渴而嘔者,或汗後脈尚浮而煩渴者,或下利渴而小便不利者,或因渴停水心下,短息者,難治。嘔而小便不利者,皆主之。

豬苓,白朮,茯苓,桂枝,澤瀉(各半兩),

細末,白飲調下二錢,日三服,數飲暖水,汗出效。

陽明病,小便數者,大便即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欲得水,但與之,當以法救;渴者,五苓散主之。

霍亂,頭痛發熱,身體疼,熱多欲飲水,五苓散主之。若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采不與人相當,勿以火導之,但以豬苓散方寸匕服之。當逼飲新汲井水一升,即令指刺喉中吐去之,病隨手愈。若不能吐者,勿強與水,水停則結心下也,當以藥吐之,不爾,更致危病。

若當吐不吐時,以豬苓散吐之,其死迨速矣,亦可針之尤佳。夫飲膈實難治,此皆三死一生也。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躁煩不得眠,其人慾飲水者,但與之,當稍稍飲之,令胃和則愈。

白話文:

可水不可水證

龐氏說:所有疾病,如果不是非常口渴,就不能給病人喝冷水。如果只是稍微口渴,咽喉乾燥,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水潤潤;如果非常口渴,煩躁不安,能喝一斗水的人就給他喝五升,能喝一升的給他喝半升,如果都不給他喝水,身體乾燥就無法出汗,最終會因為煩躁喘息而死的人很多,但是不要讓他隨意喝個夠;如果大量出汗,並且非常口渴煩躁,那就讓他盡情喝水,不要猶豫。常常有人看到因為口渴喝水而出了汗,就看到病人稍微口渴就強迫他喝水,結果導致喝水過多,心裡堵塞,喘不過氣而死的人也很多。如果病人有熱性脈象,心跳加快,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那純屬幸運。

五苓散,治療病人服用利尿藥就嘔吐,或者口渴也嘔吐,或者汗後脈象仍然浮腫且口渴煩躁,或者腹瀉口渴但小便不利,或者因為口渴喝水過多導致心下痞滿,呼吸短促,這些都是很難治療的病症。嘔吐伴隨小便不利者,都可用此方治療。

藥方:豬苓、白朮、茯苓、桂枝、澤瀉(各半兩),研成細末,用白開水調服,每次二錢,一日三次,多次飲用溫水,汗出則藥效顯著。

陽明病,小便次數多,大便卻乾燥,連續十天不換衣服也沒什麼痛苦。如果病人想喝水,就給他喝,要用正確的方法來救治;口渴者,可用五苓散治療。

霍亂,頭痛發熱,渾身疼痛,發熱厲害想喝水,可用五苓散治療。如果患病沒有發熱,只是狂言亂語,煩躁不安,精神狀態與常人不同,不要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只用豬苓散,每次服用一錢,並且強迫病人喝下一升新汲取的井水,然後用手指刺激喉嚨使其嘔吐,病就好了。如果不能嘔吐,不要強迫他喝水,因為水停留在體內會導致心下痞滿,應該用藥物使其嘔吐,否則會導致病情更加危險。

如果該嘔吐時卻吐不出來,用豬苓散使其嘔吐,那死亡速度會很快,用針灸治療效果更好。飲膈(食道阻塞)很難治療,這些都是三死一生(存活率很低)的病症。

太陽病,發汗後,大量出汗,胃中乾燥,煩躁不安睡不著覺,病人想喝水,就給他喝,應該少量多次地喝,讓胃部舒服就能痊癒。

3. 可吐不可吐證

龐曰:胸膈痞悶,痰壅塞礙,脈得浮或滑,並宜瓜蒂散吐之。(方在厥陰證中。)產後六七日內下瀉,諸藥不效,得此脈與吐之,瀉立止。

下利日數十行,其脈反遲,寸口微滑,吐之則止。

龐曰:虛家當吐而不敢吐之,宜以枳實散壓氣毒痰水,過日毒入胃,乃可微下之也。

諸四逆脈微弱虛細,或弦遲,雖中滿悶,不可吐,宜橘皮湯、枳實散之類。(橘皮湯在和表證中,枳實散在敘論中。)

不可吐而強吐之,氣築心即死矣。

白話文:

龐氏說:如果胸膈感到痞悶,痰液壅塞不通,脈象浮或滑,就可以用瓜蒂散來催吐。(瓜蒂散的方劑在厥陰證中。)產後六七天內出現腹瀉,服用其他藥物無效,如果出現這種脈象,可以催吐,腹瀉就能馬上停止。

如果腹瀉持續很多天,脈象卻反而遲緩,寸口脈微滑,催吐就能見效。

龐氏說:體質虛弱的人,雖然需要催吐,卻不能貿然催吐,應該用枳實散來壓制氣逆、毒邪和痰水,等過一天毒邪進入胃部,才可以稍微服用瀉藥。

脈象屬於四逆,脈搏微弱虛細,或弦而遲,即使感到腹部脹滿悶痛,也不能催吐,應該服用橘皮湯、枳實散等藥物。(橘皮湯的方劑在和表證中,枳實散的方劑在敘論中。)

不適合催吐卻勉強催吐,氣逆衝擊心臟就會死亡。

4. 可灸不可灸證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賁豚,氣從少腹上撞者,灸其核上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桂枝湯內加桂枝足成一兩一分,如前法煎之。)

少陰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發熱,不死,灸少陰七壯。

下利,手足厥無脈,灸之不暖,反微喘者死。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合灸不灸,令病人冷結,久而彌固,氣衝心而死。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脈浮,當以汗解,而反灸之,邪無從去,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當重而痹,此為火逆。若欲自解,當先煩,煩乃有汗,隨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以知汗出而解。

脈浮熱甚而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咽燥必唾血。

不當灸而誤灸,令火邪入腹,干錯五臟,重加煩而死。

白話文:

燒針後病人出汗,但針灸部位卻冰冷,並出現紅色腫塊,而且胸口發悶,氣體從下腹部往上衝,就要在腫塊上灸一壯,並服用加桂枝的桂枝湯。(桂枝湯中加入足夠的桂枝,使其總量達到一兩一分,煎煮方法如前。)

少陰病,病人嘔吐腹瀉,手腳溫度正常,反而發熱,這種情況不會致命,可在少陰穴灸七壯。

下痢,手腳冰冷無脈搏,灸後沒有變暖,反而輕微喘息,則會死亡。

傷寒,脈搏急促,手腳冰冷,可以灸治。

該灸而未灸,導致病人身體冰冷凝滯,時間久了病情加重,氣血衝擊心臟而死。脈搏微弱而數目少,絕對不可灸治,因為火氣會成為邪氣,導致煩躁逆亂,虛火更盛,血液散佈在脈絡中,即使火氣很微弱,內在的攻擊力卻很強,會燒焦骨頭、損傷筋脈,血液很難恢復。

脈搏浮,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卻反而灸治,邪氣無處可去,反而因火氣而加重,病症從腰部以下蔓延,病情必然加重並導致痺證,這就是火逆。如果想自行痊癒,會先感到煩躁,煩躁後才會出汗,隨汗而解。怎麼知道呢?因為脈搏浮,所以知道出汗後就能痊癒。

脈搏浮,熱症嚴重而灸治,這是實證。用虛的方法治療實證,反而會因火氣而加重病情,咽喉乾燥必定會吐血。

不該灸而錯誤灸治,會讓火邪進入腹部,損傷五臟,病情加重而致死。

5. 可火不可火證

下利,穀道中痛,當以熬鹽末熨之,或炒枳實末溫熨,二味相兼益佳。若臍下冷結,不可便熨,冷氣攻心腹必死。須先用藥溫之,久而可熨。凡臍下冷結成關陰,大小便不通,服藥雖多,不見效,以炒鹽熨臍下,須臾即通。然關陰已,服巴豆、甘遂、大黃、輕粉之類太多,即暴通利而損人,尤宜詳之也。

白話文:

腹瀉伴隨肛門疼痛,可以用熬過的鹽末熱敷,或是炒過的枳實末熱敷,兩種一起用效果更好。但如果肚臍以下冰冷結塊,就不能馬上熱敷,因為寒氣入侵心腹會致命。必須先用藥物溫暖腹部,很久以後才能熱敷。凡是肚臍以下冰冷結塊造成關元穴阻塞,大小便不通,即使服用很多藥物也沒效果,可以用炒過的鹽熱敷肚臍以下,很快就能通暢。但是,如果關元穴阻塞已經解除,又服用太多巴豆、甘遂、大黃、輕粉等峻下藥物,反而會導致快速通便而傷身,這點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