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總病論》~ 卷第二 (3)
卷第二 (3)
1. 和表證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難、腹滿而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麻黃,芍藥,細辛,乾薑,甘草,桂枝(各一兩半),半夏(三分),五味子(半兩),
㕮咀,以水六升,先煮麻黃數沸,去上沫,內諸藥,煮一升,去滓,每溫服一盞。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一兩半;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一雞子大,炒赤;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赤茯苓二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一兩一分。無蕘花,以桃花一鴨子大,不炒代之。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吐下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其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湯末,麻黃湯末(各三分),
以水一升半,棗三個,生薑三片,煎減半,去滓,溫飲一盞。未有小汗,再服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證候不改者,服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狀,日再發者,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湯末(一兩),麻黃湯末(半兩),
以水一升半,姜三片,棗三個,煎減半,去滓,溫飲一盞。未有小汗,再服之。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脈洪大者,白虎湯加人參主之。(方在厥陰證中。)
龐曰:傷寒,已得汗,身和脈弦細,譫語妄見,此為津液不和,與小柴胡去人參加桂枝湯服之,津液和自愈;未瘥,與調胃承氣湯下之。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柴胡桂枝湯,主之,兼治寒疝腹痛。
柴胡(一兩),桂枝,黃芩,人參(各半兩),半夏(四錢一字),芍藥(半兩),甘草(一錢一字),大棗(九枚),生薑(半兩),
㕮咀,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七合半,去滓,溫飲一盞。
小柴胡湯,治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滿,嘿嘿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微熱,或咳者。
柴胡(二兩),甘草,黃芩,人參(各三分),半夏(六錢一字),生薑(三分),大棗(三枚),
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溫作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半個。若渴,去半夏,加人參成二兩二錢半、栝蔞根二兩。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一兩半。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二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二兩。
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一兩半,溫覆微汗愈。若咳,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一兩一分,乾薑一兩。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不必悉具。凡以柴胡證而下之,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也。
病十日以上,脈浮細嗜臥者,為已安候,小柴胡和之,細而遲者勿與。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自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必自愈。(先宜小柴胡湯,不愈,可刺期門。)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取之。
陽明病,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如,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又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亦宜服之。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陽明中風,脈浮弦大而短氣,腹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白話文:
和表證
若傷寒初期症狀未解,胸口有水腫脹感(水氣),伴隨乾嘔、發熱咳嗽,可能口渴、腹瀉、吞嚥困難或小便困難,腹部脹滿且呼吸困難,則服用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組成:麻黃、芍藥、細辛、乾薑、甘草、桂枝(各一兩半)、半夏(三分)、五味子(半兩)。將藥材研磨後,加水六升,先煮麻黃至沸騰數次,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一升,過濾藥渣,溫服一盞。若口渴,則去除半夏,加入栝蔞根一兩半;若輕微腹瀉,則去除麻黃,加入炒至赤紅的蕘花(一雞蛋大小);若吞嚥困難,則去除麻黃,加入炮製過的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下腹部脹滿,則去除麻黃,加入赤茯苓二兩;若呼吸困難,則去除麻黃,加入杏仁一兩一分。如果沒有蕘花,可以用同等大小的桃花代替,不用炒。
太陽病,發病八九天,類似瘧疾,發熱惡寒,但熱較寒多,患者不嘔吐,大便通暢,一天發作兩三次,脈搏微弱而緩慢,預示病情將好轉;若脈搏微弱且惡寒,則表示陰陽兩虛,不宜再使用發汗或瀉下之法;若臉色仍發紅,表示病症未解,因為無法微微出汗,身體會發癢,宜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組成:桂枝湯藥末、麻黃湯藥末(各三分),加水一升半,大棗三個,生薑三片,煎煮至一半,過濾藥渣,溫服一盞。若未見微微出汗,需再次服用。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脈搏洪大,但症狀未改善,則繼續服用桂枝湯,方法同上;如果症狀類似瘧疾,一天發作兩次,則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組成:桂枝湯藥末(一兩)、麻黃湯藥末(半兩),加水一升半,生薑三片,大棗三個,煎煮至一半,過濾藥渣,溫服一盞。若未見微微出汗,需再次服用。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非常口渴,脈搏洪大有力,則服用白虎湯加人參。(此方劑在厥陰證中詳述。)
龐氏曰:傷寒已出汗,身體溫和但脈搏弦細,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這是津液不調,服用去人參加桂枝的小柴胡湯,以調理津液,自行痊癒;若未痊癒,則服用調胃承氣湯瀉下。
傷寒發病六七天,發熱,輕微惡寒,四肢關節痠痛,輕微嘔吐,心口部阻塞感,初期症狀未消失,則服用柴胡桂枝湯,也可治療寒疝引起的腹痛。
柴胡桂枝湯組成:柴胡(一兩)、桂枝、黃芩、人參(各半兩)、半夏(四錢一字)、芍藥(半兩)、甘草(一錢一字)、大棗(九枚)、生薑(半兩)。將藥材研磨後,加水三升半,煎煮至一升七合半,過濾藥渣,溫服一盞。
小柴胡湯:治療傷寒發病五六天,中風,寒熱往來,胸脅部滿悶,食慾不振,心煩想吐,或胸部煩悶但不嘔吐,或口渴、腹痛、脅下痞塊堅硬、心悸、小便不利,或不口渴、身體微熱,或咳嗽。
小柴胡湯組成:柴胡(二兩)、甘草、黃芩、人參(各三分)、半夏(六錢一字)、生薑(三分)、大棗(三枚)。將藥材研磨後,加水六升,煎煮至三升,過濾藥渣,再煎煮至一升半,溫服三次。若胸部煩悶但不嘔吐,則去除半夏、人參,加入半個栝蔞;若口渴,則去除半夏,加入人參二兩二錢半、栝蔞根二兩;若腹痛,則去除黃芩,加入芍藥一兩半;若脅下痞塊堅硬,則去除大棗,加入牡蠣二兩;若心悸、小便不利,則去除黃芩,加入茯苓二兩;若不口渴,體表微熱,則去除人參,加入桂枝一兩半,溫暖覆蓋,微微出汗即可痊癒;若咳嗽,則去除人參、大棗、生薑,加入五味子一兩一分、乾薑一兩。
傷寒中風,出現小柴胡湯證候,即使只出現單一症狀,也應考慮使用。凡是符合小柴胡湯證候而需瀉下者,服用小柴胡湯後,會感到身體溫熱並微微顫抖,然後再次發熱出汗而痊癒。
疾病持續十天以上,脈搏浮弱細小,嗜睡,表示病情已趨於穩定,可服用小柴胡湯;但若脈搏細弱而遲緩,則不宜服用。
婦女中風七八天,反覆寒熱,發作有規律,月經剛停止,這是熱邪侵入血室,血液凝滯,導致類似瘧疾的症狀,發作有規律,服用小柴胡湯。
婦女傷寒發熱,月經正在來潮,白天神志清醒,晚上則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像見到鬼一樣,這是熱邪侵入血室,未侵犯胃氣,會自行痊癒。(先服用小柴胡湯,若無效,可針刺期門穴。)
婦女中風,發熱惡寒,月經正在來潮,發病七八天,熱退脈遲,身體冰冷,胸脅下部脹滿,如同結胸一樣,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這是熱邪侵入血室,應針刺期門穴,根據實際情況取穴。
陽明病,潮熱,大便溏瀉,小便正常,胸脅部滿悶感未消失,服用小柴胡湯;若大便不通暢且嘔吐,舌苔發白,也應服用。上焦通暢,津液排出,胃氣調和,身體微微出汗而痊癒。
陽明中風,脈搏浮弦有力但呼吸短促,腹部脹滿,脅下及心臟疼痛,長時間按壓不通暢,鼻乾無汗,嗜睡,全身及眼睛都發黃,小便困難,有潮熱,時時呃逆,耳朵前後腫脹。針刺後稍有好轉,但體表症狀未解。疾病超過十天,脈搏持續浮弱,服用小柴胡湯;若小便不通暢,腹部脹滿且呃逆,則不宜治療。
2. 可下證(血證附)
大法秋宜下。
陽明病,發熱不惡寒,汗多者,急下之。
凡脈沉細數,為熱在裡。又兼腹滿咽乾,或口燥舌乾而渴者,或六七日不大便,小便自如,或目中瞳子不明,無外證者,或汗後脈沉實者,或下利,三部脈皆平,心下堅者,或連發汗,已不惡寒者,或已經下,其脈浮沉按之有力者,宜,大承氣湯,。
大黃(半兩),厚朴(一兩),枳實(一枚),朴硝(半兩),
㕮咀,以水四升,先煮厚朴、枳實至三升,下大黃,煮取一升半,去滓,下朴硝烊化。每溫一盞服,利即止。後服如作煮散煎,每服厚朴、枳實末共三錢,水二盞,煎一盞半,下大黃末一錢,煎一盞,絞去滓,下朴硝末一錢,烊化服之。
陽明與少陽合病而利,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陽明土,其脈大,少陽木,其脈弦,若合病,土被木賊克,更利,為胃已困。若脈不弦,為土不負。弦者,為土負,必死。)
脈雙弦而遲,心下堅,或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可下之。病者煩熱汗出,如瘧狀,日晡則發潮熱者,屬陽明,其脈必實,當下之而愈。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宜下之。
傷寒,若吐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餘日,日晡則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妄撮,(常見有此撮空候,故改之。)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脈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可下之。一服利,止後服。
過經譫語者,可下之。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此有燥屎,故不大便,可下之。(以上並宜大承氣湯。)
太陽病未解,其脈陰陽俱停者,必先振慄汗出而解。陽微者,先汗之而解;陰實者,先下之而解。下之,宜,大柴胡湯,。
柴胡(四兩),黃芩,芍藥(各一兩半),枳實(二枚),生薑(二兩半),半夏(一兩一分),大棗(六個),大黃(一兩),
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每溫一盞服。
因下之後,潮熱而微利者,此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而有表證,仍胸膈滿而嘔者,先服小柴胡湯,後服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在和表證中。)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十餘日,結熱在裡,往來寒熱者,宜大柴胡湯。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疾者,,小承氣湯,主之。
大黃(二兩),厚朴(一兩),枳實(二枚),
㕮咀,水二升半,煎至八合,去滓,放溫時飲一盞,以利為度。凡大便秘悶,恐有表證者,但少少飲之,微下為度,不可飲多,恐大泄利也。虛弱人可作煮散煎服。
太陽病,若吐下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難者,與小承氣湯利之則愈。(此太陽陽明證也。)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初一服,譫語止;若更衣者,停後服,不爾,盡與之。(更衣即登廁也,非顏師古注《漢書》更衣之義。《集驗方》痔有更衣挺出,頗妨於更衣,更衣出清血,故以知之。)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方在太陽證中。)
發汗後,惡寒者,虛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宜調胃承氣湯。
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此有熱,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反下利而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為內實也,宜調胃承氣湯。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此時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不爾,可與之。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屬調胃承氣湯。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屬調胃承氣湯。
茵陳湯,治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其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而飲水者,以瘀熱在裡,身必發黃。
茵陳蒿(三兩),大黃(一兩半),梔子(二十個,大者七枚),
㕮咀,水二升半,先煮茵陳至一升,內二味,煮取一升二合半,去滓。溫飲一盞,日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沫,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出。
十棗湯,治太陽病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和里未和也。
芫花,甘遂,大戟(等分,異杵篩,秤末合之,入臼再杵二三百下。)
先以水一升,煮肥棗十枚,擘碎,煮取半升,去棗,用煎湯少半,調末一錢匕,羸人半錢,再單飲棗湯送之,平旦服。若下少而病不除,明旦加藥一錢半,如前服之。服之必利,利後糜粥自養。
咳而脅下痛,此為有飲,宜十棗湯。
調中湯,治夏月及秋初,忽有暴寒,折於盛熱,熱結四肢,則壯熱頭痛,寒傷於胃,下利或血或水,或赤帶下,壯熱且悶,脈數宜下之。久年腸風,下之亦瘥。
大黃(三分),葛根,黃芩,芍藥,桔梗,茯苓,藁本,白朮,甘草(各半兩),
㕮咀,水三升,煎至二升,下大黃,取一升二合,去滓。溫溫飲一盞,移時勿膈食再服之,得快下,壯熱便歇,其下利亦止。凡秋夏早熱積日,或有暴寒折之,熱無可散,喜搏著肌中,作壯熱氣也。胃為六腑之表,最易為暴寒所折故也,虛人亦不發壯熱,但下利或霍亂,不宜用此。實人有服五石人,喜壯熱,
與別藥下則加熱,喜悶而死矣。是以宜以此下,和其胃氣。(調中湯又治陽病因下,遂協熱利不止,及傷寒不因下而自利,表不解,脈浮數者,皆可去大黃,加葛根成一兩煎服之,殊驗也。)
茵陳丸,療瘴氣及黃病㾬瘧。
茵陳,梔子,鱉甲,芒硝(各一兩),大黃(二兩半),豉(二合半),常山,杏仁(各一兩半),巴豆(半兩),
細末,蜜丸梧桐子大。初得時氣,三日內平旦米飲服二丸,如人行十里久,或吐或利,或汗出,不爾,更服一丸,以熱粥投之,老少以意加減丸數服。若黃病痰癖,時氣傷食㾬瘧,小兒驚熱欲發癇,服之無不瘥者。療瘴神驗,赤白痢服之亦效。春初有宿熱,依上法服之,取吐利,當年不憂熱病。(有性殺藥者,每服七丸、五丸。)
抵黨湯,治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乃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小便反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血在裡故也。(小腹滿而小便不利者,非血證。)
水蛭,虻蟲(各十枚),桃仁(七枚),大黃(一兩),
㕮咀,以水二升半,煮至一升二合半,去滓,溫溫分四服。未下,再服。虛人只可作半料服之,如作煮散,每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服之。
桃仁承氣湯,治太陽病不解,熱結在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乃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隨證行湯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不惡寒為外解。)
桃仁(二十四個),大黃(二兩),甘草,桂枝,芒硝(各一兩),
㕮咀,以水三升半,煎取一升半,去滓,內芒硝烊化,溫服一盞。虛人減作半料,亦可作煮散。每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下芒硝一錢半,烊化服之。
桃仁承氣湯又治產後惡露不下,喘脹欲死,服之十瘥十。
龐曰:脈朝夕快者,實癖也,可下之。朝平夕快者,非癖也,不可下。快謂數脈,六七至者也。若脈數一息八九至,慎不可下,若下之則煩躁,下利不止而死。凡數脈與皮毛相得,亦不可下也。合下不下,令病人腹脹滿,通身浮腫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