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安石

《傷寒總病論》~ 卷第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2)

1. 敘論

黑骨溫證,溫(烏昆切。黑,北方之色,骨主腎,腎屬水,謂之溫者,亦自水而已。故溫居末,以總其名焉。)

溫噦方證,啘(之月切。)

黃病方證,癉(丁寒切,火癉也。)臚(力居切。)

敗壞別行,瞪(直耕切,怒目直視。)瞬(式閏切,目動也。莊子曰:終日視而目不瞚。)膕(弋陵切,曲略也。)

小兒傷寒呀呷(上,虛牙切,唅呀張目貌。下,呼甲切。《說文》云:吸呷也。)

傷寒暑病(通用刺法。)諴(胡讒切,和也。)

熱病死生候,瘛瘲(上,胡計切。下,子用切。)

白話文:

敘論

黑骨溫證,這裡的「溫」字,讀音是「烏昆切」。黑,是北方的顏色,骨頭主掌腎臟,腎臟屬水,所以說的溫,也是指水寒之氣。因此把「溫」字放在最後,來總括這個病症的名稱。

溫噦的症狀,其中的「噦」字,讀音是「之月切」。

黃疸病的症狀,其中的「癉」字,讀音是「丁寒切」,指的是火熱造成的黃疸;「臚」字,讀音是「力居切」。

敗壞的各種表現,像「瞪」字,讀音是「直耕切」,是指怒目直視的樣子;「瞬」字,讀音是「式閏切」,是指眼睛轉動,莊子說過:整天看東西,眼睛都不會眨一下。「膕」字,讀音是「弋陵切」,指的是彎曲的地方。

小兒傷寒的症狀,會出現「呀呷」的樣子,「呀」字,讀音是「虛牙切」,形容張大眼睛的樣子;「呷」字,讀音是「呼甲切」,《說文解字》說「呷」是吸氣的樣子。

傷寒和暑熱病,會使用通用的針刺方法。要注意的是「諴」字,讀音是「胡讒切」,指的是調和的意思。

熱病的生死判斷,要注意「瘛瘲」的症狀,「瘛」字,讀音是「胡計切」;「瘲」字,讀音是「子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