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總病論》~ 卷第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3)

1. 時行寒疫治法

初得時行赤色,頭痛項強,兼治賊風走疰寒痹,,趙泉黃膏,。

大黃,附子,細辛,川椒,乾薑,桂枝(各一兩),巴豆(五十粒),

㕮咀,苦酒漬一宿,以臘月豬膋一斤,煎調火三上三下,去滓收之。傷寒赤色,熱酒調服梧桐子大一枚,又以火摩身數百遍,兼治賊風最良。風走肌膚,追風所在摩之,神效,千金不傳。

崔文行解散,,時氣不和,傷寒發熱。

桔梗(炒),細辛(各四兩),白朮(八兩),烏頭(炮,一斤),

細末,傷寒服一錢五銖匕,不覺復小增之,以知為度;若時氣不和,旦服一錢五銖匕,辟惡欲省病,一服了去,此時行寒疫通用之。無病者預服,以闢寒為佳,皆酒調下。

藜蘆散,,闢溫疫傷寒。

藜蘆,躑躅,乾薑(各四分),牡丹皮,皂角(各五分),細辛,附子(各三分),桂枝,硃砂(各一分),

末之,絳囊帶一方寸匕,男左女右,臂上著之。覺有病之時,更以粟米大內鼻中,酒服一錢匕,覆取汗,日再當取一汗耳。

赤小豆瓜蒂散,在厥陰證中。

雞子湯,治熱盛,狂語欲走。

生雞子(七枚),芒硝(一兩),

井花水一大升,同攪千遍,去沫,頻服之,快利為度。

豬苓散即傷寒門五苓散也,在可水證中。(以上五方,載巢氏治時行寒疫合用之方。)

龐曰:摩膏火灸,可行於西北二方,余處難施,莫若初服解散、赤散之類,如轉發熱而表不解,乃行後四方為佳。天行壯熱,煩悶無汗者,,麻黃葛根湯,。

麻黃(五兩),葛根(四兩),

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梔子二個,蔥白五寸,豉一撮,煎八分,去滓沫,溫溫相次四五服。取汗,止後服。

天行一二日,,麻黃湯,。(自汗者去麻黃加葛根二兩。)

麻黃(二兩),石膏(一兩半),貝齒(五個,無亦得),升麻,甘草,芍藥(各一兩),杏仁(四十個),

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溫服。取汗,止後服。

葛根解肌湯,,汗後表不解,宜服此。(自汗者去麻黃。)

葛根(四兩),麻黃,芍藥,大青,甘草,黃芩,桂枝(各二兩),石膏(三兩),

煎如前法。

詔書發汗,白薇散,,治時氣二三日不解。

白薇(二分),杏仁(三分),貝母(三分),麻黃(七分),

細末,酒調下方寸匕,相次二三服,溫覆汗出愈。湯調亦得。

聖散子方,。(此方蘇子瞻《尚書》所傳,有序文。)

昔嘗覽《千金方》,三建散於病無所不治,而孫思邈特為著論,以謂此方用藥節度,不近人情。至於救急,其驗特異,乃知神物效靈,不拘常制,至理開感,智不能知,今予所得聖散子,殆此類也歟。自古論病,唯傷寒至危急,表裡虛實,日數證候,應汗應下之法,差之毫釐,輒至不救。

白話文:

時行寒疫治法

趙泉黃膏
初得時行病,出現紅色症狀,頭痛、頸部僵硬,兼治賊風、遊走性疼痛及寒痹。

藥材:大黃、附子、細辛、川椒、乾薑、桂枝(各一兩)、巴豆(五十粒)。
製法:將藥材切碎,用醋浸泡一晚,再用臘月豬油一斤煎煮,反覆加熱三次,去渣後收存。
用法:傷寒出現紅色症狀時,以熱酒送服一粒梧桐子大小的藥膏,並用火烤身體數百遍,對賊風效果極佳。風邪遊走肌膚時,塗抹於患處摩擦,效果神奇,此方千金不傳。

崔文行解散
治療時氣不和、傷寒發熱。

藥材:桔梗(炒)、細辛(各四兩)、白朮(八兩)、烏頭(炮製,一斤)。
製法:研磨成細末。
用法:傷寒患者服用一錢五銖匕,若無效可稍增量,以見效為準;若時氣不和,早晨服用一錢五銖匕,可預防疾病。健康者預服可防寒,以酒送服。

藜蘆散
預防溫疫傷寒。

藥材:藜蘆、躑躅、乾薑(各四分)、牡丹皮、皂角(各五分)、細辛、附子(各三分)、桂枝、硃砂(各一分)。
製法:研磨成末,裝入紅色布袋,佩戴於左臂(男)或右臂(女)。
用法:感覺有病時,取粟米大小藥粉吹入鼻中,並以酒送服一錢匕,蓋被發汗,每日兩次,以出汗為準。

赤小豆瓜蒂散
(見厥陰證部分)。

雞子湯
治療高熱、狂語、躁動。

藥材:生雞蛋(七枚)、芒硝(一兩)。
製法:用井水一大升攪拌千遍,去沫後頻繁服用,以通利為度。

豬苓散
即傷寒門的五苓散(見可水證部分)。

麻黃葛根湯
治療天行病高熱、煩悶無汗。

藥材:麻黃(五兩)、葛根(四兩)。
製法:粗末,每次五錢,加水二盞、梔子二個、蔥白五寸、豆豉一撮,煎至八分,去渣後分次溫服四五次,以出汗為準。

麻黃湯
治療天行病初期(一兩日),自汗者去麻黃加葛根二兩。

藥材:麻黃(二兩)、石膏(一兩半)、貝齒(五個,可省略)、升麻、甘草、芍藥(各一兩)、杏仁(四十個)。
製法:粗末,每次五錢,加水二盞煎至八分,溫服出汗後停藥。

葛根解肌湯
治療發汗後表證未解(自汗者去麻黃)。

藥材:葛根(四兩)、麻黃、芍藥、大青、甘草、黃芩、桂枝(各二兩)、石膏(三兩)。
煎法同前。

詔書發汗白薇散
治療時氣病二三日未解。

藥材:白薇(二分)、杏仁(三分)、貝母(三分)、麻黃(七分)。
製法:細末,以酒送服一匕,連續服用二三次,蓋被出汗即癒。亦可用湯劑送服。

聖散子方
(此方為蘇軾所傳,附有序文。)
序文略述:此方類似《千金方》三建散,用藥獨特但急救效果顯著,適用於傷寒危急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