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總病論》~ 卷第三 (4)
卷第三 (4)
1. 狐惑證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或因傷寒變成斯疾。其候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方在痞證中。)蝕於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
苦參(半斤),槐白皮(四兩),狼牙根(四兩),
上銼,以水五升,煎三升半,洗之。
蝕於肛門者,燒雄黃薰之。(雄黃一味,燒薰下部。)病者脈數則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則兩目四眥周皆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
赤小豆(一升,浸生芽曝乾),當歸(一兩),
細末,漿水調下二錢,日三服。
白話文:
狐惑病
這種病的症狀類似傷寒,有時是因傷寒轉變而成。患者表現為沈默想睡,卻無法閉眼安眠,躺臥或起身都感到不安。若病邪侵蝕喉部稱為「惑」,侵蝕陰部稱為「狐」。患者不想飲食,厭惡食物氣味,臉色時而發紅、發黑或發白。
若病邪侵蝕上半身(喉部),會導致聲音沙啞,可用甘草瀉心湯治療(藥方見「痞證」條目)。
若病邪侵蝕下半身(陰部),會導致咽喉乾燥,可用苦參湯外洗:
- 苦參(半斤)
- 槐白皮(四兩)
- 狼牙根(四兩)
將藥材切碎,加水五升煎煮至三升半,用來清洗患處。
若侵蝕肛門,可用雄黃燒燻患處(單用雄黃燃燒燻蒸下半身)。
患者脈搏快表示體內有熱,輕微煩躁,沈默嗜睡且出汗。發病初期三、四天,眼睛會紅如斑鳩眼;七、八天後,雙眼內外眼角周圍會發黑。若此時患者能進食,表示膿已形成,可用赤小豆當歸散治療:
- 赤小豆(一升,浸泡發芽後曬乾)
- 當歸(一兩)
將藥材研成細末,用漿水調服二錢,每日三次。
2. 百合證
龐曰: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復不能臥,欲出行復不能行,或有美食時,或惡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增劇吐利者,如有神祟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毒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頭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其證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而出,或二十日或一月後見者,隨證治之。
治汗後百合病,,百合知母湯,。
百合(十枚),知母(一兩半),
百合先洗,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漬水,別以清泉水一升半,煮百合,取一升,去滓;又別以泉水一升煮知母,取半升,去滓;同百合湯煎至一升,溫分三服。
治下後百合病,,滑石代赭湯,。
百合(十枚),滑石(一兩半),代赭(半兩),
先以水漬百合一宿,當白沫出,則去其水,更以泉水一升半,煮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一升煮滑石、代赭,取半升,去滓,合和重煎至一升,分溫三四服。
治吐後百合病,,百合雞子湯,。
百合(十枚),雞子黃(二枚),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下雞子黃,攪勻,分溫三服。
治不經吐、下、發汗,百合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
百合(十枚),地黃汁(半升),
先以百合水漬一宿,有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一升半,煮取一升,去滓,內地黃汁,再煮取一升二合,溫溫分三服,中病勿更服。
治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湯,洗之。
百合(一升,如前洗。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
更以水一斗,煎數沸,洗周身,慎風,仍食白湯餅,但勿與鹽豉也。煮餅是切面條湯煮水淘過,熱湯漬食之。
渴不瘥,,栝蔞牡蠣散,主之。
栝蔞(無黃脈者),牡蠣粉(等分),
細末,水調方寸匕,日三服。
治百合病變發熱,,百合滑石散,。
百合(一兩),滑石(三兩),
細末,清飲調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熱則除;已利,勿服之。
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復發其汗,此為逆;見陰攻陽,乃復下之,此亦為逆。
白話文:
百合證
龐氏說:百合病是指全身經脈同出一源而引發的病症。患者想吃東西卻又吃不下,常常沈默不語,想躺下卻又躺不安穩,想出門走走卻又走不動。有時覺得食物很香,有時又厭惡食物的氣味,感覺像怕冷卻沒有真的發冷,像發熱卻沒有真的發熱,口苦、小便發紅,各種藥物都治不好,吃了藥反而會加重嘔吐或腹瀉,好像被鬼神作祟一樣,但身體看起來並無異常,脈搏微快。
如果小便時頭痛,六十天後會痊癒;如果小便時頭不痛,但身體微微發冷,四十天後會痊癒;如果小便順暢,只是頭暈,二十天後會痊癒。這種病症可能在生病前就出現,也可能在生病四五天後、二十天後或一個月後才出現,應根據症狀治療。
治療汗後百合病——百合知母湯
百合(十枚)、知母(一兩半)
先將百合洗淨,浸泡一夜,待白沫出現後倒掉水,另用一升半清泉水煮百合,取一升,去渣;再用一升泉水煮知母,取半升,去渣;將兩者混合煎至一升,溫熱分三次服用。
治療瀉下後百合病——滑石代赭湯
百合(十枚)、滑石(一兩半)、代赭(半兩)
先將百合浸泡一夜,待白沫出現後倒掉水,再用一升半泉水煮取一升,去渣;另用一升泉水煮滑石、代赭,取半升,去渣,混合後再煎至一升,溫熱分三至四次服用。
治療嘔吐後百合病——百合雞子湯
百合(十枚)、雞蛋黃(兩枚)
先將百合洗淨,浸泡一夜,待白沫出現後倒掉水,再用兩升泉水煮取一升,去渣,加入雞蛋黃攪勻,溫熱分三次服用。
治療未經吐、瀉、發汗,百合病症狀初起——百合地黃湯
百合(十枚)、生地黃汁(半升)
先將百合浸泡一夜,待白沫出現後倒掉水,再用一升半泉水煮取一升,去渣,加入生地黃汁,再煮至一升二合,溫熱分三次服用,症狀緩解後停藥。
治療百合病持續一個月未癒,轉為口渴——百合湯外洗
百合(一升,如前法洗淨浸泡一夜,待白沫出現後倒掉水)
再用一斗水煮沸數次,用來洗全身,注意避風,並食用白湯餅(切麵條用沸水煮過,熱湯浸泡後食用),但不要加鹽或豆豉。
若口渴未癒——栝蔞牡蠣散
栝蔞(無黃脈者)、牡蠣粉(等分)
研成細末,每次取方寸匕(約一匙)用水調服,每日三次。
治療百合病轉為發熱——百合滑石散
百合(一兩)、滑石(三兩)
研成細末,每次取方寸匕用清飲調服,每日三次。服後會輕微腹瀉,熱症即退;若已腹瀉,則停止服用。
百合病若表現為陰症,應以陽法治療;若表現為陽症,應以陰法治療。若見陽症卻攻陰,又發汗,是錯誤的治法;若見陰症卻攻陽,又瀉下,也是錯誤的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