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安石

《傷寒總病論》~ 修治藥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載。) (1)

回本書目錄

修治藥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載。) (1)

1. 修治藥法(方中有不修治者,今不載。)

芍藥(赤白利,補。)

甘草(炙,或炒。)

乾薑(炮。)

大黃(或生,或煨。)

芒硝(生。)

黃芩(不枯者,即子芩是也。)

黃連(洗,去須土。)

乾葛(須家葛,乾者。)

梔子(去殼。)

橘皮(陳者去白。)

生薑(薄切。)

桂枝(刮去粗皮。)

大棗(去核。),

麻黃(去根節。)

細辛(去苗,洗。)

附子(去皮尖,丸散炮,惟湯生用。)

雞子黃(藥熟方下。)

阿膠(同上。)

吳茱萸(湯洗。),

人參(去蘆。)

桔梗(微炒。)

豬苓(去黑皮。)

茯苓(赤利,白補。)

澤瀉(去苗。)

滑石(研。)

豬膚(去膜,切。)

枳實(去穰,麩炒。)

柴胡(去蘆。)

烏梅(去核,取肉。)

當歸(去蘆,洗。)

川椒(去目,並閉口者。)

黃柏(刮去粗皮,或酥,或蜜炙,黃紫色。)

赤小豆(浸牙生,暴乾,惟狐惑證如此。)

天門冬(去心皮。)

石膏(研。)

白朮(去蒂。)

粳米(淘。)

杏仁(去皮尖,麩炒黃。為湯劑不炒。)

瓜丁(即瓜蒂也,末之。)

龍膽(去蘆。)

梁上塵(篩過。)

白話文:

芍藥用赤色的補血,白色的利水。甘草用火烤或炒一下。乾薑用火炮製。大黃可以生用,也可以用火煨過。芒硝生用。黃芩選用沒有枯萎的,那就是子芩。黃連要洗乾淨,去掉鬚根和泥土。乾葛選用家葛,乾燥的。梔子要剝去外殼。陳皮要選用陳年的,去掉白色部分。生薑切成薄片。桂枝刮去粗糙的皮。大棗去掉核。麻黃去掉根部的節。細辛去掉苗,洗乾淨。附子去掉皮尖,丸散要炮製,只有湯劑可以生用。雞子黃在藥熟後再加入。阿膠和雞子黃一樣,藥熟後再加入。吳茱萸用熱水洗過。人參去掉蘆頭。桔梗略微炒一下。豬苓去掉黑色的皮。茯苓用赤色的利水,白色的補脾。澤瀉去掉苗。滑石研磨成粉。豬膚去掉膜,切開。枳實去掉果核,用麩皮炒一下。柴胡去掉蘆頭。烏梅去掉核,只取果肉。當歸去掉蘆頭,洗乾淨。川椒去掉黑色的果核,還要把閉口的挑出來。黃柏刮去粗糙的皮,可以用酥油炒,也可以用蜜炙,要選用黃紫色的。赤小豆浸泡到牙齒冒出來,再曬乾,只有狐惑症需要這樣處理。天門冬去掉心皮。石膏研磨成粉。白朮去掉蒂頭。粳米要淘洗乾淨。杏仁去掉尖端,用麩皮炒黃,但做湯劑就不需要炒。瓜丁就是瓜蒂,研磨成粉。龍膽去掉蘆頭。梁上塵要過篩。

小麥奴(即小麥秀出黑者。如無,炒小麥焦黑。)

白話文:

小麥奴(即表層發黑的小麥。若沒有,可將小麥炒至焦黑。)

飴糖(藥熟方下。)

淡竹葉(銼。)

半夏(湯洗七遍。)

牡蠣粉(炒。)

防風(去蘆。)

蕘花(炒。如無,以桃花不炒代之。)

竹茹(刮淡竹。)

白話文:

飴糖、淡竹葉切碎、半夏用湯洗七遍、牡蠣粉炒過、防風去掉蘆頭、蕘花炒過(沒有的話可以用桃花代替,不用炒)、竹茹刮取淡竹的內層。

李根(甜李根,入土者刮去粗皮,取白皮,細銼。)

白話文:

李根(新鮮的甜李根,埋入土中後颳去粗糙外皮,取白色的內皮,切成細條。)

五味子(去梗。)

厚朴(姜炒。)

茵陳蒿(去梗。)

芫花(醋拌,新瓦上熳火炒焦紫色。)

甘遂(濕紙裹,煨用,赤皮連珠者。)

大戟(炒。)

藁本(去苗,洗。)

木通(刮去粗皮。)

鱉甲(去裙肉,醋炙焦黃色。)

豉(惟湯中以絹袋煮之。)

水蛭(水浸,去血子,米炒。)

虻蟲(去翅足,糯米炒。)

桃仁(去皮尖,麩炒研,惟入湯生用。)

蜀漆(洗去腥。)

龍骨(研。)

朴硝(生。)

葶藶子(隔紙炒研,甜者用。)

栝蔞(焙,無黃脈者。)

貝母(去心,麩炒。)

雄黃(研。)

硫黃(研。)

太陰玄精石(味鹹者。)

硝石(研。)

代赭(杵碎細,如入湯用則綿裹。)

地黃汁(取自然汁,若用濕地黃則切。)

芎藭(即川芎。)

漢防己(紋如車輪氣連者。)

黃耆(去蘆。)

薏苡仁(去殼。)

檳榔(半生半煨。)

旋覆花(去梗。)

赤石脂(塊銼。)

禹餘糧(槌碎。)

連須蔥白(寸切。)

荊芥穗(去梗。)

茅根(洗銼。)

薤白(切。)

熟艾(炒焦碾末,以竹篩篩過。)

麝香(研。)

丹砂(研。)

肉豆蔻(煨。)

石蓮肉(炒。)

茴香(炒。)

丁香(不焙。)

枇杷葉(炙,刷去毛。)

大青葉(去根莖。)

秦艽(去蘆。)

吳藍(用葉。)

甘菊(須家園單葉者,或鄧州白菊亦佳。)

白話文:

五味子去梗,厚朴姜炒,茵陳蒿去梗,芫花醋拌後於新瓦上用微火炒至焦紫色,甘遂濕紙包裹煨用,赤皮連珠者為佳,大戟炒,藁本去苗洗淨,木通刮去粗皮,鱉甲去裙肉醋炙至焦黃色,豉則以絹袋裝好放入湯中煮,水蛭水浸去血子後以米炒,虻蟲去翅足後以糯米炒,桃仁去皮尖麩炒研末,但入湯則生用,蜀漆洗去腥味,龍骨研末,朴硝生用,葶藶子隔紙炒研,甜者用,栝蔞焙乾,無黃脈者為佳,貝母去心麩炒,雄黃研末,硫黃研末,太陰玄精石取味鹹者,硝石研末,代赭杵碎成細末,如入湯用則以棉布包裹,地黃汁取自然汁,若用濕地黃則切片,芎藭即川芎,漢防己紋如車輪氣連者為佳,黃耆去蘆,薏苡仁去殼,檳榔半生半煨,旋覆花去梗,赤石脂塊狀切塊,禹餘糧槌碎,連須蔥白切成寸段,荊芥穗去梗,茅根洗淨切碎,薤白切片,熟艾炒焦碾成細末,以竹篩篩過,麝香研末,丹砂研末,肉豆蔻煨,石蓮肉炒,茴香炒,丁香不焙,枇杷葉炙後刷去毛,大青葉去根莖,秦艽去蘆,吳藍用葉,甘菊須用家園單葉者,或鄧州白菊亦佳。

竹瀝(淡竹二尺長,截兩頭,以磚閣起,中間火燒,兩頭即竹瀝滴處,以碗盛之。)

白話文:

竹瀝(取長約二尺的淡竹,截掉兩端,用磚塊架高,中間用火燒烤,竹瀝會從兩端滴落,用碗盛接即可。)

生艾汁(如無,以水濃研熟艾亦得。)

牡丹皮(去心。)

大麻仁(炒鳴取出,冷地上攤以新磚,磨破,簸去皮,以密篩篩過,擇去殼。)

秦皮(銼,以湯浸,傾硯中碧色者真。)

白話文:

將新鮮艾草榨汁(如果沒有新鮮艾草,可以用水將乾燥的艾草研磨成泥狀,煮熟後也可以使用。)

牡丹皮(去心。)

大麻仁(炒至發出爆裂聲後取出,冷卻後在地上攤開,用新磚塊碾磨,簸去皮殼,再用細密的篩子過篩,挑出殘留的殼。)

秦皮(切碎,用熱水浸泡,倒入硯台,顏色呈碧綠色才是真的。)

犀角屑(懷中令暖,即杵碎,如無,以升麻代之。)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懷裏揣著會發熱,將其搗碎。如果沒有犀牛角粉末,可以用升麻代替。)

苦參(取皮。)

青黛(研。)

藜蘆(去蘆,炙。)

薔薇莖葉(切。)

五倍子(去內中蟲,炒。)

生射干(去須。)

豬脂(切。)

硼砂(研。)

殭蠶(炒,須白直者,而不濕黑者。)

白話文:

取苦參的皮。

將青黛研磨成粉。

去掉藜蘆的蘆頭,用火烤一下。

將薔薇的莖和葉切碎。

去除五倍子裡面的蟲子,然後用火炒一下。

取生的射干,去掉鬚根。

將豬脂切成小塊。

將硼砂研磨成粉。

將殭蠶用火炒一下,選擇白色筆直的,不要選擇濕潤發黑的。

草烏頭尖(去黑皮用之。若用烏頭,則皮並尖亦去之。炒焦紫色,惟荊芥散生用。)

硇砂(研。)

白話文:

草烏頭只用尖端部分(除去黑色的外皮使用。如果使用烏頭,則將外皮和尖端都去掉。炒至焦紫色,只有荊芥散才使用生烏頭。)

白礬(枯,與礬石同,惟硼砂散生用之。)

白話文:

白礬(類似枯礬,性質與礬石差不多,只有硼砂散開後才能使用。)

牙硝(生。)

霜梅上白鹽(無,以白鹽代之。)

焰硝(生。)

薤根(切。)

猳鼠矢(頭尖硬者。)

蘆根(去須,切。)

葛取粉(搗篩取之。)

生乾地黃(生乾者。)

躑躅(醋炒。)

貝齒(燒研。)

石菖蒲(去毛。)

獨活(去蘆。)

苦酒(米醋是也。)

手足指甲(裩隱處燒。)

沙參(去蘆。)

吳術(去皮。)

漏蘆葉(無以山梔子代之。)

樺皮(細切。)

沉香(不焙。)

乳香(研。)

真腦子(研。)

燈心(切。)

桑白皮(切。)

紅花子(槌碎。)

豬膽(用汁。)

菝葜(去須。)

零陵香(去梗。)

柏實(去殼,研。)

虎頭骨(鎊。)

陵鯉甲蝟皮(殺鬼丸內生用,余皆炙焦。)

羖羊角(鎊。)

白話文:

硝石(生的)。

霜梅上的白鹽(沒有,用白鹽代替)。

焰硝(生的)。

薤白根(切碎)。

野鼠糞(頭尖硬的)。

蘆根(去掉須根,切碎)。

葛根取粉(搗碎篩取)。

生的乾地黃(生乾的)。

杜鵑花(用醋炒)。

貝殼牙齒(燒成灰,研磨)。

石菖蒲(去掉毛)。

獨活(去掉蘆頭)。

苦酒(米醋就是)。

手腳指甲(在隱蔽的地方燒)。

沙參(去掉蘆頭)。

吳茱萸(去掉皮)。

漏蘆葉(沒有,用山梔子代替)。

樺樹皮(切細)。

沉香(不焙)。

乳香(研磨)。

真腦子(研磨)。

燈心草(切碎)。

桑白皮(切碎)。

紅花子(搗碎)。

豬膽(用汁)。

菝葜(去掉須根)。

零陵香(去掉梗)。

柏樹果實(去掉殼,研磨)。

虎頭骨(鎊碎)。

鯉魚甲殼、刺蝟皮(殺鬼丸藥方內生用,其他都烤焦)。

羖羊角(鎊碎)。

樗雞(去翅足,無即以芫青代之,芫青一枚,可准樗雞三枚。)

白話文:

桑樹的雞(去翅足,沒有就用芫青代替,一粒芫青,可相當於三粒桑樹雞)。

空青(或無,以石碌代。)

螢火(焙。)

鬼箭(取羽,去木。)

東門上雞頭(焙。)

蒺藜(炒,以新磚磨去刺。)

鐵錘柄(入鐵槌燒焦者。)

車前草(切。)

生葛根(切。)

□參(去蘆。)

羚羊角(鎊,杵。)

寒水石(洗。)

前胡(去蘆。)

紫菀(去蘆。)

白茅根(去須,洗。)

白薇(去苗。)

亂髮(皂角水洗,以清水洗之。)

羌活(去蘆。)

白鮮皮(去心。)

生麥門冬(去心。)

牛膝(去蘆,酒浸三宿,夏間一宿。)

白石脂(燒。)

紫石英(光明者,研。)

粉霜(研。)

龍齒(研,須極大者。)

蛇蛻皮(纏竹柱上,慢火炙。)

小麥(淘。)

糯米(淘。)

茯神(去皮木。)

鉤藤皮(刮皮鉤用。)

蒼朮(去粗皮。)

青橘皮(去白。)

豬牙皂角(刮去黑皮,或酥,或蜜炙。)

牽牛子(半生半炒,一兩取末半兩,入一下。)

枳殼(麩炒,去穰。)

鹿角屑(杵。)

藕汁(切,研汁。)

生薑汁(用自然汁,惟不用滓。)

荷葉(焙。)

天南星(炮,惟荊芥散生用。)

不蚛皂角(去兩頭及皮子。)

白話文:

空青(或沒有空青,用石碌代替)。螢火(焙乾)。鬼箭(取羽,去掉木頭)。東門上雞頭(焙乾)。蒺藜(炒熟,用新磚磨去刺)。鐵錘柄(放入鐵槌燒焦)。車前草(切碎)。生葛根(切碎)。□參(去掉蘆頭)。羚羊角(鎊成薄片,用杵搗碎)。寒水石(洗淨)。前胡(去掉蘆頭)。紫菀(去掉蘆頭)。白茅根(去掉須根,洗淨)。白薇(去掉苗)。亂髮(用皂角水洗,再用清水洗淨)。羌活(去掉蘆頭)。白鮮皮(去掉心)。生麥門冬(去掉心)。牛膝(去掉蘆頭,用酒浸泡三宿,夏天浸泡一宿)。白石脂(燒烤)。紫石英(選擇光亮的,研磨)。粉霜(研磨)。龍齒(研磨,必須是大的)。蛇蛻皮(纏繞在竹柱上,用慢火烤)。小麥(淘洗)。糯米(淘洗)。茯神(去掉皮和木頭)。鉤藤皮(刮去皮,用鉤子)。蒼朮(去掉粗皮)。青橘皮(去掉白色部分)。豬牙皂角(刮去黑皮,可以酥脆,或用蜜炙)。牽牛子(半生半炒,一兩取末半兩,入藥時只用半兩)。枳殼(用麩炒,去掉穰)。鹿角屑(用杵搗碎)。藕汁(切碎,研磨取汁)。生薑汁(用自然汁,不要用渣)。荷葉(焙乾)。天南星(炮製,只有荊芥散用生天南星)。不蚛皂角(去掉兩頭和皮)。

巴豆(去皮心膜,或炒焦紫色,或用湯煮,研細,壓去油皆可,惟茵陳丸生用。趙泉黃膏去皮,槌碎。)

白話文:

巴豆:

  • 去皮和心膜,或炒焦至紫色,或用湯煮,研磨成細粉,壓出油脂(茵陳丸除外)。
  • 趙泉黃膏:去皮,搗碎。

百合(去心。如入湯用,則水浸一宿,拍碎,去白沫。惟橘皮□□□□。)

麻黃末

桂枝□□(□□□藥方皆在可發汗證。□□□皆秤一半,和勻煎服。)

白話文:

百合(去除中間的芯。如果用於湯中,先用水浸泡一夜,拍碎,去除白色泡沫。只有橘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