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總病論》~ 卷第六 (4)
卷第六 (4)
1. 上蘇子瞻端明辨傷寒論書
安時所撰傷寒解,實用心三十餘年。廣尋諸家,反覆參合,決其可行者始敢編次;從來評脈辨證,處對湯液,頗知實效,不敢輕易謬妄,誤人性命。四種溫病、敗壞之候,自王叔和後,鮮有明然詳辨者,故醫家一例作傷寒行汗下。傷寒有金、木、水、火四種,有可汗、可下之理。
白話文:
安時所寫的《傷寒解》,是我實際用了三十多年的成果。我廣泛參考各家之說,反覆對比整理,確定可行的纔敢編寫出來;歷來評脈辨證,對症給藥,我知道很有效,不敢輕易錯誤妄斷,害人性命。自王叔和之後,很少有人明確詳細地辨別四種溫病、敗壞的情況,所以醫家一律把這些病當作傷寒來治療,用發汗、瀉下的方法。傷寒有金、木、水、火四種,是可以發汗或瀉下的。
感異氣復變四種溫病,溫病若作傷寒行汗下必死,傷寒汗下尚或錯謬,又況昧於溫病乎?天下枉死者過半,信不虛矣。國家考正醫書,無不詳備,惟此異氣敗壞之證,未暇廣其治法。安時所以區區略意,欲使家家戶戶閱方易為行用,自可隨證調治,脈息自然詳明,不假謁庸粗,甘就橫夭者也。設有問孫真人云:今時日月短促,藥力輕虛,人多巧詐,感病厚重,用藥即多。
白話文:
感染不同氣候導致的四種類型溫病時,如果像治療傷寒那樣發汗、瀉下,必定會死。治療傷寒的發汗、瀉下方法尚且可能出現錯誤,更何況對於不太瞭解的溫病了?天下冤枉致死的人超過一半,這可真是不假。國家考證的醫書都很詳備,只有這種由不同氣候導致的惡化證狀,沒有來得及廣泛地說明其治療方法。安時我因此簡要寫出我的看法,希望能讓家家戶戶都能閱讀方子,以便於實際應用。這樣就可以根據證狀進行調理,脈象自然會明顯,不用向庸醫請教,也不會輕易夭折。如果有人問孫思邈,現在日月運行得快,藥力虛弱,人心多詐,感染的疾病嚴重,用藥也多。
又云:加意重複用藥乃有力。自孫真人至今,相去逾遠,藥反太輕省,何也?安時妄意,唐遭安史之亂,藩鎮跋扈,迨至五代,四方藥石,鮮有交通,故醫家少用湯液,多行煮散。又近世之人,嗜欲益深,天行災多,用藥極費。日月愈促,地脈愈薄,產藥至少。何以知之,安時常於民家,見其遠祖所錄方冊,上記昔事蹟,其間有廣順年,巴豆每兩千二足,故以知藥石不交通也。
白話文:
另一說法認為:仔細重複用藥才能見效。從孫思邈真人以降,時過境遷,藥物反而太過輕省了,這是為什麼呢?安史之亂後,藩鎮跋扈,到五代時期,南北藥物難以流通,所以醫家很少使用湯液,而多用煮沸的散藥。此外,現代人嗜慾越來越深,天災頻發,用藥消耗極大。由於日照時數縮短,地脈越來越薄,藥材產量也減少了。我怎麼知道呢?安時經常在民間見到人們保存的祖傳方冊,上面記載著過去的事情,其中記載了廣順年間巴豆每兩市價僅為兩千足,由此可見當時藥物流通並不暢通。
且溫疫之病,周官不載;斑瘡豌豆,始自魏晉;腳氣肇於晉末,故以知年代近季,天災愈多,用藥極費也。礜石、曾青之類,古人治眾病痼瘕大要之藥,今王公大人家尚或缺用,民間可知矣。人參當皇祐年,每兩千四五,白朮自來每兩十數文,今增至四五百,所出州土,不絕如帶,民家苗種,以獲厚利,足以知地脈愈薄,產藥至少矣。湯液之制,遭值天下禍亂之久,地脈薄產之時,天災眾多之世,安得不悋惜而為煮散乎。
白話文:
談到瘟疫這種疾病,周朝官員的醫書中沒有記載;麻疹、水痘這些病,起源於魏晉時期;腳氣病則出現在晉朝末年。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時代越往後,天災就越多,所用的藥物也極為昂貴。像礜石、曾青這些藥物,在古代被認為是治療各種慢性疾病的重要藥材,現在即使是王公貴族之家,也有人缺用這些藥材,民間的情況可想而知。北宋皇祐年間,一兩參賣到二十四五文錢;白朮向來一兩不過十幾文錢,現在漲到四五百文。藥材產地的土壤越來越貧瘠,藥材產量也越來越少。這說明地脈越來越衰竭,產出的藥材越來越少了。在天下大亂、地脈貧瘠、天災頻發的時代,湯劑的製作難道不令人感到憂心和惋惜嗎?
故今世上工治病,比之古人及中工者幸矣。設有問今之升秤,與古不同。其要以古之三升,准今之一升;古之三兩,准今之一兩。雖然如此,民間未嘗依此法,而用古方者,不能自解裁減。又如,附子一枚准半兩,是用一錢三字為一枚,使人疑混,如何得從俗乎?安時言唐大和年,徐氏撰《濟要方》,其引云:秤兩與前代不同,升合與當時稍異。近者重新纂集,約舊刪修,不惟加減得中,實亦分兩不廣。
白話文:
因此,當今醫治病症的人,比起古代和水平一般的醫生來說,是幸運的。如果有疑問,認為當今的升秤與古代不同,那麼簡要來說,古時候的三升等於現在的一升;古時候的三兩等於現在的一兩。儘管如此,民間卻不遵循此法,而使用古方的人,也不懂得自己裁減(藥量)。比如,附子一枚等於半兩,那麼一錢三字指的就是一枚,讓人感到疑惑,如何能從俗呢?安時言在唐朝大和年間,徐氏所著的《濟要方》中提到:秤兩與前代不同,升合與當時稍有差異。近代重新纂集,刪減修訂舊方,不僅加減得當,而且分兩也不繁瑣。
又云:今所刪定六十三篇,六百六首,勒成六卷,於所在郡邑,標建碑牌,明錄諸方,以備眾要。又云:時逢聖歷,年屬大和,便以《大和濟要方》為名。備錄如下,已具奏過,准敕頒行。此方已遭兵火煙滅。安時家收得唐人以朱墨書者,紙籍腐爛,首尾不完,難辨徐氏官與名。
白話文:
另外提到,現在刪定的有 63 篇、660 首方劑,匯編成六卷,在各郡邑立碑刻牌,清楚記載各種方劑,以備各方需求。文中又說,這正值聖人治國,國泰民安之際,因此命名為《大和濟要方》。內容詳錄如下,已經上奏稟報,並經敕令頒行。但這部方書不幸在戰火中焚毀。安時家收藏了一本唐人用硃紅和墨水書寫的版本,但紙張腐爛,首尾不全,難以辨別徐氏的官職和姓名。
即不知本朝崇文諸庫,有此本否。安時謂裁減古方,宜依徐氏,以合今之升秤;庶通俗用,但增其藥之枚粒耳。是以仲景諸古方次第,復許減半,芍藥湯中載之詳矣。陶隱居云:古今人體,大小或異;臟腑血氣,亦有差焉,請以意酌量藥品分兩,引古以明,取所服多少配之。或一分為兩,或二銖為兩,以盞當升可也。
白話文:
我不確定在現今朝廷的藏書閣中是否還有這本書。安時說刪減古方時,應該遵循徐氏的意見,以符合現在的重量單位。這樣一來,大眾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只是藥物的顆粒數量會增加。因此,仲景的古方可以適當減半,在芍藥湯中就有詳細記載。陶隱居說:古今人的體型大小可能不同,內臟血氣也有差異,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酌量藥物的分量。可以用古方的道理做參考,根據服用的量進行調整。一兩可以分為兩分,或二銖為一兩,用茶杯當作一升即可。
若一一分星較合,如古方承氣湯,水少藥多,何以裁之?所以《聖惠方》煮散,盡是古湯液,豈一一計較多少。治病皆有據,驗在調習多者,乃敢自斟酌耳。設有問暑熱重於溫病者,宜行重複方,卻多行煮散者何?安時謂夏月多自汗,腠理易開,經云:天暑地熱,經水沸溢,故用煮散。或有病勢重者,即於湯證之下注云:不可作煮散也。
白話文:
如果每顆藥材都詳細計算重量,像古方承氣湯,水少藥材多,該如何處理?所以《聖惠方》的藥方煮成湯劑後沒有標示藥材的具體分量,難道會逐一計算嗎?治療疾病都有根據,經過多次調整後驗證有效,纔敢自行斟酌加減。如果有人問,暑熱的症狀比溫病更嚴重,應該用重覆方纔是,為什麼反而愛用煮散湯劑呢?安時說,夏季天氣炎熱容易自汗,毛孔容易打開,經書中說:天氣炎熱、地熱,經脈像沸水一樣蒸騰,因此使用煮湯的方式散熱。有些病情比較嚴重的,就會在湯劑的說明中註明:不可煮湯散熱。
如此之類者頗多,聊引梗概。俗云:耕當問奴,織當訪婢。士大夫雖好此道,未必深造,宮妒朝嫉者眾,吹毛求瑕,安不爍金,更望省察狂瞽之言。千浼臺聽,悚息無地。
白話文:
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我姑且簡單地舉幾個。俗話說:「種田應諮詢老農,織布應請教女婢。」士大夫雖然愛好這個道術,不一定能精通。宮廷裡嫉妒權臣的人很多,他們吹毛求疵,即使是好話也能說成錯的,更何況是像我這樣狂妄又不合規矩的言論呢?我千恩萬謝地聽著,戰戰兢兢,無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