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安石

《傷寒總病論》~ 卷第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3)

1. 溫病死生候

有病溫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曰陰陽交,見三死而未見一生。(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年有此證。)溫病得病,便短息微悶,神識惺惺,脈尺寸反者死。(子午卯酉年有此證。)

凡溫病人三二日,身熱脈疾,頭痛,食飲如故,脈直疾,八日死;四五日頭痛脈疾,喜吐,脈來細,十二日死,此病不療;八九日脈不疾,身不痛,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脈來牒牒,按不彈手指,時時大,心下硬,十七日死。(心下不硬者生。)

2. 天行瘥後禁忌

飲酒合陰陽復病必死,生鱠煮麵酒,韭、蕈、鱔、蓴、豆粉,犬羊肉腸血、生果、油肥之類,食之皆發熱黃,下利不救。諸勞動皆致復,尚可治,女勞多死。

3. 解仲景脈說

龐曰:動脈見於關上下,無頭尾,厥厥動搖,名曰動也。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關位佔六分,前三分為陽,後三分為陰。若當陽連寸動而陰靜,法當有汗而解。《素問》云:陽加於陰謂之汗。當陰連尺動而陽靜,則發熱,《素問》云:尺粗為熱中。若大汗後,形冷惡寒者,三焦傷也,此是死證。

脈按之虛軟,戰汗而解;脈按之有力,躁汗而解;脈虛微,必經汗吐下,無津液作汗,陰陽自和愈。

趺陽在足大指次指間,上行五寸,是足陽明胃脈也。(名曰衝陽穴也。)

少陰脈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是足少陰腎脈也。(名太谿穴。)

仲景云: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謂醫者只憑尺寸,不診衝陽、太谿也。

龐曰:寸口脈浮大,浮為虛,醫反下之,為責虛取實;大為無血,反飲冷水,令汗大出,為守空迫血。致趺陽脈亦浮虛,虛寒相搏,則噎也;若趺陽脈不浮而但滑者,則胃寒而噦矣。

龐曰: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而中人,伏毒氣於少陰經,始雖不病,旬月乃發,便脈微弱,法先喉痛似傷,次則下利。喉痛,半夏桂枝甘草湯,主之;下利有諸證,用通脈四逆湯主之。(方在少陰證中。)此病三二日便瘥,古方謂腎傷寒是也。

半夏,桂枝甘草生薑(各一兩),

㕮咀,以水三升,煮一升,每一盞,細呷之。

龐曰:君子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謂時當溫,必將理以涼;時當暑,必將理以冷,涼冷合宜,不可太過,故能扶陰氣以養陽氣也。時當涼,必將理以溫;時當寒,必將理以熱,溫熱合宜,不可太過,故能扶陽氣以養陰氣也。陰陽相養,則人氣和平。有人好攝生者,盛暑亦復衣避風,飲食必熱,而成發黃脫血者多矣。

盛寒之時,方宜暖,當服以涼藥而成吐利腹痛者多矣。此皆憑庸人妄傳,以為實理,往往橫夭而尚不覺知,深可傷也。此是平人將理之法,其有夙熱痼冷者,須當順其性爾。

4. 解華佗內外實說

《魏志·華佗傳》有府吏兒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外實,延內實,故治之宜殊。即各與藥,明早並起。某深疑陳壽誤用內外字,非華佗本意也。病者頭痛身熱,惡寒,為陰邪外實,法當發汗;病者頭疼身熱,但蒸蒸發熱,不惡寒,為陽邪內實也,法當下之。所謂外實者,外為陽為表也。

陽氣為寒所折,爭於表間,陽衰而陰勝,故發熱復有惡寒之證,可以汗而發之,以復陽氣也。所謂內實者,內為陰為里也,極陰變陽,寒甚生熱,陽氣反勝而入里,故胃腑內實,蒸蒸作熱,不惡寒,可以泄利,以復陰氣。言實者,非正實,乃邪實也。《素問》云:邪氣盛則實。

所以知佗傳內外二字差謬矣。

5. 辨論

近世常行煮散,古方湯液存而不用。蓋古方升兩大多,或水少湯濁,藥味至厚。殊不知聖人專攻一病,決一兩劑以取驗,其水少者,自是傳寫有舛,非古人本意也。唐自安史之亂,藩鎮跋扈,至於五代,天下兵戈,道路艱難,四方草石,鮮有交通,故醫家省約,以湯為煮散。至有未能中病,疑混而數更方法者多矣。

沿習至今,未曾革弊,古方湯液,實於今世為無用之書。唐徐氏《大和濟要方》減其升兩,雖則從俗,患其太省,故病未半而湯劑已竭,鄙心患之。自顧抄撮斟酌,積三十餘年,稍習其事,故敢裁減升兩,庶從俗而便於行用。或一方而取半劑,或三分取一,或四分取一,或五分取一,或增其水有可以作煮散者,有病勢重專用湯攻者。或云:古升秤省三升准今之一升,三兩准今之一兩,斯又不然。

且晉葛氏云:附子一枚准半兩。又云:以盞當升,以分當兩。是古之升秤與今相同,許人減用爾。今之為醫者,多是愚俗,苟且衣食,貪冒貨賄,大方廣論,何以該通?唯密窖鄙淺方技,使人不窺其隙,以自矜大,乘便為神工緻遠,恐泥其夭枉,固已多矣。鮮有多聞博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