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總病論》~ 重雕宋刻傷寒總病論札記 (4)
重雕宋刻傷寒總病論札記 (4)
1. 卷第四
2. 暑病論
龐曰:冬傷於寒,夏至後至三伏中,變為暑病,其熱重於溫也。有如傷寒而三陰三陽傳者,有不依次第傳,如見五臟熱證者,各隨證治之。
白話文:
暑病論
龐氏說:冬天受寒邪侵害,到了夏至之後,尤其是在三伏天期間,寒邪就會轉化成暑病,這種暑熱的程度比一般的溫病還要嚴重。暑病的傳變,如同傷寒一樣,可能循經絡依次傳變於三陰三陽,也可能不按順序傳變,直接出現五臟的熱證。對於這些不同的症狀,就要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治療。
3. 暑病表證
暑病,代桂枝並葛根證,。
桂枝,芍藥,知母,生薑(各一兩半),甘草(一兩),黃芩(一兩半),葛根(二兩),棗(十六枚),
㕮咀,水六升,煮取三升,通口服一盞,相次取汗。
暑病,代麻黃證
桂枝,杏仁,知母(各一兩),麻黃(三兩),甘草,黃芩(各一兩),
煎如前法。
暑病,代青龍湯證,。
麻黃(二兩),石膏(三兩),知母,桂枝,甘草(各一兩),杏仁(三十枚),生薑(一兩半),棗(十六個),
如前煎服。
暑病,代葛根麻黃證,。
葛根(二兩),麻黃(一兩半),桂枝,甘草,知母,黃芩,芍藥(各一兩),生薑(一兩半),棗(十六枚),
如前煎服。
暑病三日外至七日,不歇內熱,令人更相染,,大青消毒湯,。
大青,芒硝(各二兩),山梔子(一兩),石膏(四兩),豉(半升),濕地黃(半升),
㕮咀,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化之,溫服一盞,以熱除為度。
暑病通用白虎,一如傷寒與暍證用之。(方在厥陰證中。)
暑病通用麥奴丸。(方在雜汗證中。)
暑病若吐下後,別見形證,一如傷寒門治之。
暑病噦逆、發斑、瘡豆壞候,一如溫病門治之。(以上四條,先生所論。)
預防熱病急黃賊風,,葛粉散,。
葛粉(二升),生乾地黃(一升),香豉(半升),
細末,食後服方寸匕,牛乳蜜湯、竹瀝米飲、烏梅湯任性調下,日三服,有病者日五服。
白話文:
暑病表證
暑病,可參考桂枝加葛根湯的方劑。
藥物組成:桂枝、芍藥、知母、生薑(各一兩半)、甘草(一兩)、黃芩(一兩半)、葛根(二兩)、大棗(十六枚),水煎服,每次服一碗,多次服用,直到出汗。
暑病,也可參考麻黃湯的方劑。
藥物組成:桂枝、杏仁、知母(各一兩)、麻黃(三兩)、甘草、黃芩(各一兩),水煎服,方法同前。
暑病,也可參考青龍湯的方劑。
藥物組成:麻黃(二兩)、石膏(三兩)、知母、桂枝、甘草(各一兩)、杏仁(三十枚)、生薑(一兩半)、大棗(十六枚),水煎服,方法同前。
暑病,也可參考葛根加麻黃湯的方劑。
藥物組成:葛根(二兩)、麻黃(一兩半)、桂枝、甘草、知母、黃芩、芍藥(各一兩)、生薑(一兩半)、大棗(十六枚),水煎服,方法同前。
暑病持續三日以上,最長至七日,內熱不退,且有傳染趨勢,可服用大青葉消毒湯。
藥物組成:大青葉、芒硝(各二兩)、山梔子(一兩)、石膏(四兩)、黃豆(半升)、鮮生地黃(半升),水煎服,藥液煎好後,去渣,加入芒硝溶化,溫服一碗,以退熱為度。
暑病一般可用白虎湯治療,如同傷寒和中暑一樣。(方劑見厥陰證部分)
暑病一般可用麥門冬丸治療。(方劑見雜汗證部分)
暑病若有嘔吐或腹瀉後,出現其他症狀,則如同治療傷寒一樣處理。
暑病若出現聲嘶、出疹、瘡瘍等症狀,則如同治療溫病一樣處理。(以上四點為先生所論)
預防暑熱急症、黃疸及中風,可用葛粉散。
藥物組成:葛粉(二升)、生乾地黃(一升)、香豉(半升),研磨成細粉,飯後服用一小勺,可用牛乳蜜湯、竹瀝米飲、烏梅湯等送服,每日三次,如有病症則每日五次。
4. 《素問》載五種暑病
肝熱病者先左頰赤,肺熱病者先右頰赤,心熱病者顏先赤,(顏,額也。)腎熱病者頤先赤,(頤,頰也。)脾熱病者鼻先赤。(土主中央。)病雖未發,見赤色刺之,名曰治未病。
肝熱病者,先小便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刺足厥陰、少陽。其逆則頭痛貟貟,脈引沖頭也。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煩悶喜嘔,頭痛面赤無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心煩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俯仰,腹滿泄,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熱爭則喘咳,痛起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任,汗出而惡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豆大,立已。
腎熱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數飲水身熱。熱爭則項痛貟貟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刺足少陰、太陽。諸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出也。
龐曰:五種熱病,肝腎二臟有逆證,心脾肺三臟亡逆證。凡五種熱病,二三日逢克未為逆,忌在五六日也。
白話文:
《素問》載五種暑病
肝熱病初期,左臉頰先發紅;肺熱病初期,右臉頰先發紅;心熱病初期,臉部(包括額頭)先發紅;腎熱病初期,下巴(臉頰)先發紅;脾熱病初期,鼻子先發紅。疾病尚未發作,但已出現紅色徵兆時就針灸治療,稱為「治未病」。
肝熱病患者,初期小便發黃、腹部疼痛、臥床不起、全身發熱。病情加重則會胡言亂語、驚恐不安、脅肋部脹滿疼痛、手足煩躁不安、無法安睡,庚辛日(庚辛屬金)病情加重,甲乙日(甲乙屬木)則大量出汗,氣逆則庚辛日死亡。治療方法是針刺足厥陰經和少陽經。如果病情逆轉,則會頭痛劇烈,脈搏跳動直衝腦門。
心熱病患者,初期感到不適,幾天后才發熱。病情加重則會突然心痛、煩悶、想嘔吐、頭痛、臉紅、不出汗,壬癸日(壬癸屬水)病情加重,丙丁日(丙丁屬火)則大量出汗,氣逆則壬癸日死亡。治療方法是針刺手少陰經和太陽經。
脾熱病患者,初期頭部沉重、臉頰疼痛、心煩意亂、臉色青紫、想嘔吐、全身發熱。病情加重則會腰痛、無法彎腰挺直、腹部脹滿、腹瀉、下顎疼痛,甲乙日病情加重,戊己日(戊己屬土)則大量出汗,氣逆則甲乙日死亡。治療方法是針刺足太陰經和陽明經。
肺熱病患者,初期感到瑟瑟發冷,毛髮豎立,怕風寒,舌苔發黃,全身發熱。病情加重則會喘咳,疼痛沿著胸部、背部遊走,無法深呼吸,頭痛難忍,出汗卻仍然怕冷,丙丁日病情加重,庚辛日則大量出汗,氣逆則丙丁日死亡。治療方法是針刺手太陰經和陽明經,放血,血量如黃豆大小,即可見效。
腎熱病患者,初期腰部疼痛酸痛,口渴,大量喝水,全身發熱。病情加重則會頸項疼痛,疼痛感綿綿不絕,戊己日病情加重,壬癸日則大量出汗,氣逆則戊己日死亡。治療方法是針刺足少陰經和太陽經。凡是大量出汗的患者,都是在該臟腑所屬的旺盛日子出汗。
龐氏曰:五種熱病中,肝腎兩臟有逆證,心脾肺三臟則沒有逆證。凡五種熱病,在病發後二三日遇到克制其臟腑的五行之日,則為逆證;忌諱在病發後五六日。
5. 時行寒疫論
《病源》載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人有壯熱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也。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皆為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其治法初用摩膏火灸,唯二日法針,用崔文行解散,汗出愈。
不解,三日復發汗,若大汗而愈,不解者,勿復發汗也。四日服藜蘆丸,微吐愈;若病固,藜蘆丸不吐者,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已解,視病尚未了了者,復一法針之當解。不解者,六日熱已入胃,乃與雞子湯下之愈。無不如意,但當諦視節度與病耳。食不消,病亦如時行,俱發熱頭痛,食病,當速下之;時病當待六七日。
時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膚,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熱在胃外而下之,熱乘虛入胃,然要當復下之。不得下,多致胃爛發斑。微者赤斑出,五死一生;劇者黑斑出,十死一生。人有強弱相倍也。病者過日不以時下之,熱不得泄,亦胃爛斑出矣。
若得病無熱,但狂言煩躁不安,精神言語不與人相主當者,治法在可水五苓散證中。(此巢氏載治時行寒疫之法焉。溫病、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者。據溫病無摩膏火灸,又有冬溫、瘡豆,更有四時臟腑陰陽毒,又夏至後有五種熱病,時令盛暑,用藥稍寒,故治有殊也。)
白話文:
時行寒疫論
古籍記載,立春之後,若無嚴寒酷冷或冰雪,卻出現壯熱病症,這是因為春天陽氣發自冬天,伏藏的寒邪轉化為溫病。春分到秋分之間,若出現暴寒,則為時行寒疫。三月、四月暴寒,陽氣尚弱,被寒邪所傷,病熱較輕;五月、六月陽氣盛,被寒邪所傷,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衰弱,被寒邪所傷,病熱又輕,其症狀與溫病、暑病相似,但治療方法不同。
治療方法:初期用推拿、膏藥及灸法,隔日針灸,服用崔文行解散,使汗出而痊癒。若症狀未解,三日後再次發汗;若大汗後痊癒,若仍未解,則不再發汗。第四日服用藜蘆丸,輕微催吐以痊癒;若病情嚴重,藜蘆丸不能催吐,則服用赤小豆瓜蒂散催吐,症狀解除後,若病情仍未完全好轉,再次針灸治療。若仍未痊癒,第六日熱邪已入胃,則服用雞子湯治療。若以上方法都不見效,則需仔細觀察病情和季節變化再作調整。
若飲食不消,病情也像時行疫病一樣發熱頭痛,屬於飲食病,應立即瀉下;而時行疫病則應等待六七天。
時行疫病初期,一日病在皮膚表層,二日病在皮膚深層,三日病在肌肉,四日病在胸部,五日入胃,入胃後才能瀉下。若熱邪在胃外而瀉下,熱邪乘虛而入胃,也需要再次瀉下。若不能瀉下,容易導致胃部潰爛而出現斑點。輕者出現紅色斑點,五死一生;重者出現黑色斑點,十死一生。病情輕重因人而異。患者延誤治療不及時瀉下,熱邪不得宣洩,也會導致胃部潰爛而出現斑點。
如果患病沒有發熱,但神志不清,煩躁不安,言語行為異常,則應參考五苓散的治法。(以上是巢氏所記載的治療時行寒疫的方法。溫病、暑病症狀相似,但治療方法不同。這是因為溫病不用推拿、膏藥及灸法,還有冬溫病、瘡瘍等,以及四季臟腑陰陽毒邪,夏至後還有五種熱病,盛暑時節用藥略寒,故治療方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