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

1. 痢症

痢疾赤白皆是熱,眉頭常皺腹中疼。

身熱脈大難得退,脈小身涼容易安。

痢症多因積,先下木香丸。

保和消滯積,止痢用香連。

痢疾若不食,噤口痢必殘。

急用香連散,能食保平安。

白話文:

痢疾無論是赤痢還是白痢,都是因為體內有熱導致的,患者眉頭常皺,腹部疼痛。身體發熱,脈搏有力,很難退燒,但如果脈搏微弱,身體冰冷,反而容易好轉。痢疾大多是因積食引起的,初期可以服用木香丸。保和消滯積食,用香連可以止痢。如果痢疾患者完全不進食,就會變成噤口痢,非常危險。緊急情況下,要服用香連散,如果能繼續進食,就能保平安。

2. 小兒瘧疾

瘧疾之色多黃黑,病至作寒又作熱。

早瘧日來容易退,晚瘧間來治宜急。

初瘧要吐痰,斬鬼及常山。

久瘧不可截,養脾功十全。

白話文:

瘧疾患者的面色多呈現黃黑色,病情發作時會出現寒戰和發熱的症狀。

早上發作的瘧疾病情較輕易康復,晚上發作的則需及時治療。

初期瘧疾應該用催吐的方式清除痰濕,可以使用常山這味藥材。

長期的瘧疾不宜直接截斷病情,應當調理脾胃,這樣功效才能全面。

3. 咳嗽

形寒飲冷即傷肺,咳嗽病來多痰氣。

面青氣促怕生驚,面白胸高還不吉。

初咳要發表,五拗並九寶。

氣實葶藶宜,肺虛阿膠好。

白話文:

形體感受寒涼、喝冰冷的食物會傷害到肺,這樣會導致咳嗽而且有很多痰。

面色發青、呼吸急促,容易受到驚嚇,而面白且胸部凸起是不好的徵兆。

剛開始咳嗽時應該發汗解表,可以使用五拗湯和九寶湯。

如果氣實可以使用葶藶子,如果是肺虛則適合使用阿膠。

嘗服玉液丸,桔梗同甘草。

白話文:

曾經服用過「玉液丸」,裡面有桔梗和甘草。

五拗用麻黃,杏仁甘草強。

石膏臘茶葉,發汗是奇方。

九寶蘇葉配麻黃,薄荷陳皮杏桂良。

大腹桑白同國老,烏梅加入細參詳。

白話文:

五拗湯要用麻黃、杏仁和甘草,石膏配臘茶葉,發汗效果奇佳。九寶湯則用蘇葉配麻黃,薄荷、陳皮、杏仁和桂枝也很重要。大腹皮、桑白皮和國老一起使用,再加入烏梅和細參,效果更佳。

4. 疳癆

面色黃白是疳癆,肚大頸細頭髮焦。

折乳傷食大病後,只怕時時熱來潮。

疳症無多法,集聖初如神。

面色轉紅活,相間服胃苓。

潮熱如不退,只防作慢驚。

白話文:

面色偏黃白色是因為患有疳積,肚子大脖子細頭髮枯黃。

消化不良和飲食受損是在重病之後,最怕的是經常發燒。

對於疳積這種病沒有太多方法,集聖方在初期使用效果如同神助。

當面色轉為紅潤有活力,這期間可以服用胃苓湯。

如果潮熱一直不退,就要防備可能是慢性的驚風。

5. 傷食

傷食發熱面赤紅,噁心腹脹痛時攻。

露身怕熱不思食,症與傷寒大不同。

傷食宜調解,藿香散最宜。

保和同與服,病退再養脾。

若是成驚搐,惟有下為奇。

傷食發熱用藿香,蘇葉香附樸陳蒼。

白話文:

吃壞肚子發燒臉頰紅通通,噁心腹脹痛得難受。身體怕熱不想吃東西,這和傷寒症狀截然不同。傷食應該調整飲食,藿香散最適合。保和丸也可以一起服用,病好後還要調理脾胃。如果病情加重出現抽搐,就只能用瀉藥來治療。傷食發燒可以用藿香、蘇葉、香附、樸硝、蒼朮等藥材。

半夏黃連甘草曲,茯苓引子用生薑。

白話文:

半夏、黃連、甘草搭配使用,再加入茯苓,用生薑作為引子。

6. 傷風

傷風發熱面色赤,煩悶不困不思食。

喜人偎抱畏風寒,作渴便秘里必實。

惡寒病在表,敗毒拿法好。

裡實三黃丸,驚來瀉青討。

敗毒發表用羌防,升麻柴葛解肌涼。

白話文:

感冒發燒臉色發紅,心煩意亂,不想吃東西,喜歡依偎著人,卻怕風寒,口渴便秘,肚子裡肯定積食。畏寒,病在表面,用敗毒散寒的方法治療最好。如果積食,就用三黃丸,驚恐時可以用瀉青散來治療。治療感冒發熱用羌活、防風,升麻、柴胡清熱解表。

前胡枳殼甘草桔,蘇葉人參用成湯。

白話文:

前胡、枳殼、甘草、桔梗,加上蘇葉、人參一起熬煮成湯。

7. 浮腫

小兒浮腫因風濕,久瘧脾虛亦有之。

上身主風下主濕,養脾一法少人知。

遍身若浮腫,胃苓丸里求。

避風行浴法,切莫用牽牛。

肚大有青筋,燈火叉處焠。

內用集聖丸,胃苓宜相兼。

白話文:

小孩浮腫可能是因為風寒濕邪入侵,久患瘧疾導致脾虛也會造成浮腫。上半身浮腫主要是風邪入侵,下半身浮腫主要是濕邪入侵,養護脾胃的方法卻很少人知道。如果全身浮腫,可以服用胃苓丸治療。要避免風寒,可以溫水洗澡,但千萬不要用牽牛花。如果肚子大而且有青筋,可以用燈火灼燒青筋處。內服集聖丸,可以配合胃苓丸一起服用。

8. 口瘡

小兒鵝口瘡,白屑珠礬良。

赤瘡姜連散,洗心是奇方。

白話文:

小孩子的鵝口瘡,可以用白屑和珍珠粉來治療。

如果是紅色的瘡,可以使用薑和黃連製成的散劑,清洗患處會是非常有效的方子。

洗心散內用麻黃,荊芥薄荷赤芍當。

白話文:

洗心散內加麻黃,荊芥、薄荷、赤芍藥對症。

白朮將軍同國老,臨時煎服入生薑。

牙根爛成瘡,走馬疳可防。

出血又作臭,文蛤散宜良。

小兒口流涎,滯頤脾虛寒。

益黃加蒼朮,不治必成疳。

白話文:

白朮和生薑一起煎煮服用,可以治療牙根潰爛成瘡,預防走馬疳。如果出血並伴有臭味,可以用文蛤散治療。小孩口流口水,下巴濕潤,可能是脾虛寒造成的,可以用益黃散加蒼朮治療,否則會發展成疳病。

9. 疥瘡

遍身疥瘡是何因,血熱由來胎毒成。

痛癢不安多夜哭,切莫入腹命歸冥。

疥瘡不宜搽,胡麻丸最佳。

入腹宜解毒,驚來莫治他。

白話文:

全身長滿了疥瘡是什麼原因,是由血熱導致胎毒形成的。

疼痛瘙癢讓人夜晚難以入睡,千萬不要讓毒素入腹否則會危及生命。

疥瘡不適合塗抹藥膏,使用胡麻丸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毒素入腹應當排毒,出現驚嚇的情況不要去治療其他的症狀。

10. 雜症

小兒吃泥土,脾熱用泄黃。

集聖相間服,疳成不可當。

小兒合面睡,原來熱在心。

只用導赤散,瀉心與涼驚。

小兒多白尿,落地如米泔。

胃苓鹽湯送,數服解憂煎。

小兒大便清,邪熱在肝經。

只用泄青丸,此法效如神。

小兒糞焦黃,邪熱在脾鄉。

誰知泄黃散,端的是奇方。

白話文:

小兒常見病症的中醫治療

1. 小兒吃泥土:

如果小兒愛吃泥土,可能是脾胃有熱,可以用泄黃的方法治療。

2. 疳積:

小兒出現疳積,可以用集聖散和相間服方劑治療,如果病情嚴重,就難以治癒了。

3. 小兒合面睡:

小兒經常合著面睡覺,可能是心火旺盛,可以用導赤散治療,瀉心火和涼驚。

4. 小兒多白尿:

小兒尿液清白,像米湯一樣,可以用胃苓鹽湯送服,幾服就能解決。

5. 小兒大便清:

小兒大便清稀,可能是肝經有熱,可以用泄青丸治療,效果很顯著。

6. 小兒糞焦黃:

小兒大便顏色焦黃,可能是脾胃有熱,可以用泄黃散治療,非常有效。

11. 五臟外症

吐泄瘧疾病在脾,驚風心肝兩經為。

咳嗽哮喘病在肺,發稀骨軟腎元虧。

白話文:

吐瀉瘧疾是脾臟的問題,驚風則與心肝兩經有關。

咳嗽哮喘是肺部的疾病,頭髮稀少骨骼軟弱是因為腎元不足。

12. 五軟病症

如小兒五軟,有胎稟不足軟者,有大病後軟,有誤服涼藥軟者。胎稟軟者,地黃丸主之;大病後軟者,參苓白朮丸主之;誤服涼藥軟者,加味八味地黃丸主之。

以上三症,若不急治,有傷真元,久則成痿,以致不可治者多矣。

白話文:

如果小兒的肢體和肌肉都很柔軟無力,可以區分為以下三種原因:

  1. 先天稟賦不足導致的柔軟: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地黃丸來治療。

  2. 大病之後引起的柔軟: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參苓白朮丸來治療。

  3. 誤服寒涼藥物導致的柔軟: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加味八味地黃丸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