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活幼指南賦
小兒方術,號曰啞科,口不能言,脈無可施,惟形色以為憑,竭心思而施治。故善養子者,似豢龍以調護;不善養子者,如舐犢而愛惜。愛之愈勤,害之愈急。乍頭溫而足冷,忽多啼而不乳,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此小兒方術專門,以補化工之不及。腸胃脆薄兮,飲食易傷,筋骨柔弱兮,風寒易襲,父母何知。
白話文:
小兒的醫療技術,稱為「啞科」,因為小孩子不會說話,脈象也難以診斷,只能憑藉孩子的形色表現來推斷病情,並傾注心思進行治療。
因此,善於撫養孩子的人,像馴養龍一樣小心呵護;不善於撫養孩子的人,像舔舐小牛一樣寵愛。寵愛越勤,傷害越大。孩子出現頭部溫熱但腳部冰冷,突然哭鬧不停且拒絕吃奶的情況時,稍有疏忽,就會造成嚴重後果。
這些小兒方術的專家,正是為了彌補自然養育的不足。孩子的腸胃脆弱,飲食容易受傷;筋骨柔弱,風寒容易侵襲,父母卻往往疏忽這些問題。
看承太馳。重綿厚襖,反助陽以耗陰;流歠放飯,徒敗脾而損胃。聞異聲,見異物,失於提防;深其居,簡其出,過於周密。未期而行立兮,喜其長成;無事而嘻笑兮,謂之聰慧。一旦病生,雙親心戚,不信醫而信巫,罔求藥而求鬼,乃人事之弗修,謂天命之如此。
白話文:
過分寵愛孩子。穿上厚重的棉襖,反而會助長陽氣而消耗陰氣;溺愛放縱,讓孩子暴飲暴食,只能損傷脾胃。遇到陌生聲音或看到陌生事物,就失去警戒心;過度保護,限制孩子外出活動,反而過於謹慎。孩子還小就讓他站立行走,高興於他長得快;沒有事情就讓他嘻笑,認為他聰慧。一旦生病,父母心急如焚,不相信醫生而相信巫醫,不求醫藥而求神鬼,這是因為不懂得調養身體,卻把責任推給命中註定。
欲觀氣色,先分部位:左頰兮青龍屬肝;右頰兮白虎屬肺。天庭高而離陽心火;地角低而坎陰腎水。鼻在面中,脾土通氣。觀乎色之所現,知乎病之所起。又況脾應乎唇,肺通乎鼻,舌乃心苗,目為肝液,胃流注於雙頤,腎開竅於兩耳,爪則筋余,而脾為之運,發則血餘,而腎為之主,脾司手足,腎連牙齒,苟本臟之或衰,即所屬之先憊。能辨形色兮,似梃撞鐘;若昧朕兆兮,如石投水。
白話文:
想要觀察氣色,先區分部位:左臉屬青龍,對應肝臟;右臉屬白虎,對應肺臟。額頭高而明亮,表示心火旺盛;下巴低而昏暗,表示腎水不足。鼻子位於臉中央,與脾胃相通。觀察氣色的變化,就能瞭解疾病的根源。此外,脾臟與嘴脣相應,肺臟與鼻子相通,舌頭是心臟的反映,眼睛反映肝臟的狀況,胃氣流注到雙下巴,腎臟通竅於雙耳,指甲是筋脈的餘氣,由脾臟運輸,頭髮是血氣的餘氣,由腎臟主管,脾臟掌管手腳,腎臟與牙齒相連。如果內臟虛弱,則相應的部位也會先出現問題。如果能分辨形色,就像用棍子敲鐘一樣清楚;如果看不清徵兆,就像石頭投進水裡一樣不明顯。
凡觀乎外,可知其內。紅色現而熱蒸;青色露而驚悸。如煤之黑兮,中惡之因。似橘之黃兮,脾虛之謂。白乃疳癆;紫為熱極。青遮口角,扁鵲難醫;黑掩太陽,盧醫莫治。年壽赤光兮,多生膿血;山根青色兮,頻見災危。能察色以知由,豈按圖而索驥。
白話文:
觀察外觀,可以瞭解內在狀況:
- 紅色出現,表示發熱;青色露出,表示驚悸。
- 黑色如煤炭,是中邪的原因;黃色如橘子,是脾氣虛弱。
- 白色代表疳疾和肺癆;紫色表示熱度極高。
- 青色遮蓋口角,扁鵲神醫也難以治療;黑色掩蓋太陽穴,盧醫聖手也無法救治。
- 年壽部位發出紅光,常生膿血;山根部位發青,常遭災難危難。
- 如果能觀察氣色,就能瞭解原因,何必照著圖索驥。
朱雀貫於雙瞳兮,火入水鄉。青龍繞於四白兮,肝乘脾位。泄痢而帶黃者須防,咳嗽而拖藍者可畏。腹痛方殷,常面青而唇撮。驚風欲發,先頰赤而目瞪。火光焰焰兮,外感風寒;金氣浮浮兮,中藏癖積。乍黃乍白兮,疳熱連綿;又青又赤兮,風邪緊急。察之既精,治之得理。鴉聲魚口,枉費心機。肉折皮乾,空勞氣力。
白話文:
雙眼中貫穿著紅血絲,像是朱雀飛過。這是火氣入侵水濕之地。四白穴周圍環繞著青筋,像是青龍盤踞。這是肝氣侵犯脾胃。如果出現腹瀉帶黃,需要小心;如果咳嗽兼有藍色的痰液,令人擔憂。腹痛劇烈,常伴有青色的面色和嘴脣發紫。驚風將要發作,先有面頰發紅和眼睛瞪大的症狀。臉上發紅發熱像是火光熊熊,這是外感風寒造成的。金屬性的氣浮浮在上,中焦有痞積之氣。面色忽黃忽白,是疳熱不斷;既有紫色又有紅色,是風邪來勢洶洶。仔細觀察這些症狀,才能正確地治療。如果沒有根據症狀用藥,就像烏鴉的叫聲與魚嘴的形狀一樣,毫無用處。如果病情嚴重到肌膚乾枯,那隻能徒勞無功了。
氣色改移,形容變易。氣乏則囟門成坑,血衰則頭毛作穗。眼生哆淚兮,肝風澀目;口流涎沫兮,脾冷滯頤。面目虛浮,定膨脹而氣喘;眉毛顰蹙,則肚痛以多啼。蚘蛔兮脾胃漸敗,䘌瘡兮肛臟先虧。苟瞑眩而弗瘳,縱神仙亦何益。
白話文:
氣色改變,容貌也會發生變化。氣不足則囟門凹陷,血氣衰弱則頭髮枯黃稀疏。眼睛生出大量的眼淚,是肝風乾澀眼睛所致;口中流出涎沫,是脾氣虛寒導致流口水。面色浮腫,一定有腹脹氣喘;眉毛緊蹙,說明肚子疼痛並經常啼哭。蛔蟲症狀是脾胃逐漸虛弱,肛門潰爛是肛門先出現問題。如果長期昏迷眩暈而無法痊癒,即使是神仙也無濟於事。
手如數物兮,驚風將發;面如塗朱兮,心火已熾。坐臥愛冷兮,煩熱之攻;伸縮就暖兮,風寒之畏。肚大腳小,脾欲困而成疳,眼撐口張,勢已危而必斃。弄舌脾熱,解顱腎憊。重舌木舌,蓋熱積於心脾;便氣喘氣,實火浮於肝肺。齦宣息露,必是牙疳。哺露丁奚,多緣食積;唇乾作渴,腸鳴自利。
白話文:
雙手發麻如握物,預示驚風將發作;臉色發紅如塗朱,表示心火旺盛。坐臥時偏愛涼爽,說明煩熱侵犯;伸展蜷縮時怕冷,說明畏懼風寒。肚子大腳小,脾臟虛弱易生疳積;雙眼圓睜張嘴,情況危急可能死亡。口舌發紅是脾熱所致,頭骨鬆軟是腎虛所致。舌頭沉重麻木,可能是心脾熱盛;氣喘吁吁,說明肝肺實火。牙齦紅腫出血,必定是牙牀生疳。口吐津液或膿液,通常是飲食積滯所致;嘴脣乾渴,伴隨腸鳴腹瀉。
夜啼分為四症,變蒸周於一歲。心熱欲言而不能,脾虛無時而好睡。病後失聲者腎怯,咳嗽失聲者肺痿。肚痛而清水流出者蟲,腹痛而大便酸臭者積。口頻撮而脾虛,舌長伸而火熾。龜胸是肺火脹於胸膈,龜背乃腎風入於骨髓。鼻乾黑燥兮,火盛金衰,肚大筋青兮,木強土潰。
白話文:
夜啼分為四種症狀,變蒸(盜汗)則持續整年。
- 心火旺盛,想說話卻說不出來。
- 脾氣虛弱,隨時都愛睡覺。
生病後失聲的是腎氣不足,咳嗽失聲的是肺部虛弱。
- 腹痛但排出清水的是蟲子作祟。
- 腹痛但大便酸臭的是積食。
嘴巴經常撮動的是脾虛,舌頭經常伸長的是火氣旺盛。
- 龜胸是肺火脹滿胸膈。
- 龜背是腎風侵入骨髓。
鼻子乾黑是火氣旺盛,金氣衰弱。 肚子大,筋絡發青是木氣強盛,土氣虛弱。
丹瘤瘡疥,皆胎毒之流連;吐瀉瘧痢,乃積食之沾滯。不能吮乳者,熱在心脾;嘗欲俯臥者,火蒸腸胃。喜視燈火,煩熱在心;愛吃泥土,疳熱在脾。腹痛寒侵,口瘡熱積。臍風忌於一臘,火丹畏於周歲。驚自熱來,癇因痰致。吐泄而精神耗者則危,瘧痢而飲食減者必瘁。
白話文:
- 長瘡、疥瘡等皮膚病,都是母體胎毒殘留所致。
- 嘔吐、腹瀉、瘧疾、痢疾等疾病,都是積食所致。
- 不能吃奶的嬰兒,可能是心脾有熱。
- 愛趴著的嬰兒,可能是腸胃有火熱。
- 喜歡看燈火,是心火過旺。
- 愛吃泥土,是脾胃濕熱。
- 腹痛怕冷,是口瘡熱毒在內。
- 臍風在出生後一年內易發作。
- 火丹在出生後一年後易發作。
- 發驚是因為熱邪,抽搐是因為痰飲。
- 嘔吐腹瀉導致精神衰弱的,病情危急。
- 瘧疾、痢疾導致飲食減少的,體力虛弱。
驚本心生,風由肝致。搐分左右兮,證有順逆;藥分補瀉兮,病有虛實。急驚由於積熱之深,涼泄便宜;慢驚得於大病之後,溫補為貴。頭搖目竄而氣喘兮,上工莫醫;口禁鼻張而足冷兮,神丹何濟。閉目者無魂,狂叫者多祟。不知吞吐者,必見閻羅;反加悶亂者,終歸蒿里。既明症候,次知調理。
白話文:
驚嚇引起的心悸,是由於肝氣鬱結。抽搐分為左右兩側,證狀有順時針和逆時針之分;用藥分為補虛瀉實,病症有虛弱和實熱之別。急性的驚悸是由於體內積熱過深,應採取寒涼瀉下的治療方法;慢性的驚悸多發生在大病之後,應以溫補的治療方法為主。頭暈目眩、氣喘的,即使是醫術高明的人也難以醫治;口不能言、鼻孔張開、足部冰冷的,即使是仙丹妙藥也無濟於事。閉著眼睛的,是魂魄散失;狂叫亂喊的,多是受到邪崇鬼怪的侵擾。不能自己調節吞嚥的,勢必要見到閻羅王;反覆發作,導致更加混亂的,最終將導致死亡。掌握了這些病症之後,接下來就要了解如何調理治療。
胎毒用甘草、黃連,食積用白朮、枳實。急驚搐掣,以導赤泄青;慢驚瘈瘲,以補中益氣。集聖去疳,備急治積。抱龍丸化痰鎮驚,胃苓丸補脾開胃。夜啼須退熱清心,哺熱必養血升提。理中止泄,香連止痢。積熱不除,涼驚丸大有神效;沉寒難療,養脾丸最為密秘。痰火交攻兮三黃丸,水穀不化兮一粒丹,柴苓治瘧,月蟾消痞。
白話文:
胎毒用甘草、黃連治療,飲食積滯用白朮、枳實治療。
急性的驚厥抽搐,用導赤散、泄青丸治療;慢性的驚風癲癇,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集聖散治療疳積,備急丸治療食積。
抱龍丸化痰鎮驚,胃苓丸補脾開胃。
小孩夜啼,需要退熱清心;母乳餵養不足,需要養血升提。
理中丸治療腹瀉,香連丸治療痢疾。
體內積熱未除,涼驚丸有顯著療效;體質虛寒難以治癒,養脾丸是最密傳的良方。
痰火交攻,用三黃丸治療;水穀不化,用一粒丹治療;柴苓湯治療瘧疾,月蟾丸消除痞塊。
潮熱金花,咳嗽玉液。瘡疥者胡麻,丹瘤者涼膈。吐瀉而渴者,白朮可投;煩熱而渴者,益元為最。斑疹兮消毒,腹痛兮脾積。衄血、咳血者茅花,重舌、木舌者針刺。口瘡不愈者洗心,腹脹不食者平胃。五拗治喘,四苓利水。退黃消腫,胃苓加減以堪行;破積安蟲,集聖從容而可治。
白話文:
熱潮紅、口乾舌燥: 金花散 咳嗽、咳血: 玉液湯 瘡疥: 胡麻膏 丹瘤(皮膚腫塊): 涼膈散 腹瀉、口渴: 白朮湯 發熱、口渴: 益元散 斑疹: 清熱解毒藥 腹痛: 脾積丸 流鼻血、咳血: 茅花針 **舌頭發黑、木僵:**針灸 口瘡久治不癒: 洗心丹 腹脹不思飲食: 平胃散 喘息: 五拗丸 水腫: 四苓散 黃疸、腫脹: 胃苓湯 積聚、寄生蟲: 集聖丸
大抵嬰兒,易為虛實,調理最取其平,補瀉無過其劑,尤忌巴牛,勿多金石。辛熱走氣以耗陰,苦寒敗陽而損胃。如逢食積,解之不可或遲;若遇虛羸,補之尤為至急。才少俄延,便成勞斃。
白話文:
總的來說,嬰兒的身體容易虛弱或過盛,所以調理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平衡。無論是補充還是排泄,都不能過量,特別要避免使用牛膝等藥物,也不要使用過多的金屬礦石。辛辣熱的食物會消耗陰氣,而苦寒的食物會損傷陽氣並影響胃腸。如果遇到食物積滯,必須及時解決;如果出現虛弱,則更需要及時補充。稍微延遲就會導致嚴重的虛弱甚至死亡。
2. 慈幼儆心賦
醫門治例,幼科最難。腸胃脆而多傷乳食,筋骨嫩而易感風寒。易虛易實兮,變如反掌;或補或泄兮,貴若轉丸。咸多泄腎,酸甚扶肝。苦入心而寒涼損胃,辛走肺而燥熱傷元。欲求中正,無過平甘。或病須於瞑眩兮,勿犯其毒;且從治於權宜兮,但取其能。中病即已,救本為先。苟誤投於湯藥,即便致於損殘。此上工誓於活人,而良醫驗於折肱。
白話文:
在醫療中,嬰幼兒疾病的治療最為困難。他們的腸胃嬌嫩,容易受到食物的傷害,筋骨柔軟,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他們的虛實體質容易變化,像翻掌一樣快速;補瀉的藥物使用需要非常精準,猶如轉動藥丸一般。大多數疾病會損耗腎氣,因此應使用酸味藥物扶助肝臟。苦味藥物進入心臟會導致寒涼,損傷胃部;辛味藥物進入肺部會導致燥熱,傷及元氣。如果想要達到健康的中和狀態,平甘的藥物是最合適的。有些疾病需要使用較強的藥物治療,但不能過量使用以避免毒性;同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治療方法,把握藥物的功效。疾病得到控制即可,救治根本纔是首要任務。如果誤用湯藥,就會造成身體的損傷。古醫聖賢立誓救死扶傷,傑出的醫者驗證於實際治療中。
嘗聞法無一定,但占症候;醫不三世,勿服湯丸。病者詳於擇術,醫者務於救痊。視疾若己,見利勿貪。先察運氣兮,陽陰妙契;次觀形色兮,順逆瞭然。春夏陽而苦寒可用,在夫人之勇健;秋冬陰而辛溫可參,相其人之勞疳。既溫反補,以寒再宣,七神離散,五臟虧崩。雖留心於方脈兮,何補於世;反致人於傷夭兮,獲罪於天。
白話文:
古人曾說過:醫術沒有固定法則,只根據病症。如果醫師沒有三代傳承,不要輕易服藥。患者應該仔細選擇醫生,醫生應該以治癒病人為首要目標。診斷疾病如同為自己看病,看到利益不要貪婪。首先要觀察氣候,陰陽變化微妙;其次要觀察患者的形態和精神,就能明辨病情的順逆。春夏屬陽,如果身體強健,可以服寒涼藥;秋冬屬陰,如果身體虛弱,可以服溫熱藥。既補又瀉,先補後瀉,會導致臟腑氣血失調,七魂六魄分離。即使用心研究醫術,對社會又有什麼幫助?反而會害人性命,得罪上天。
是故胎疾兮急於解毒,食積兮利在消疳。治分二法,效可十全。襁褓未寧,但調其母;匍匐不快,當固其元。悲夫,腸胃中和,豈堪藥石;微乎,氣血稚弱,以漸發生。治非得已,病有卒然。如護風燭,心常凜凜;若惜掌珠,意惟拳拳。醫可補乎司命,應無忝於家傳。
白話文:
因此,胎兒有疾病就急著解毒,飲食積滯就專注於消食導滯。治療分為兩個方法,效果可以十全十美。嬰兒還不能安穩,只需調養母親的身體;嬰兒爬行不順暢,就應該固護元氣。令人悲傷的是,腸胃中和之氣不調,怎麼能耐受藥物治療;令人憂慮的是,氣血還很虛弱,只能逐漸調養。治療不能拖延,疾病往往突然發作。就像保護風中的蠟燭,心裏總是提心吊膽;猶如愛惜手心裏的明珠,心意總是滿懷憂慮。醫術可以彌補生命的神祕,不應愧對家傳的醫術。
且如病則熱起,熱則驚生。或治熱以熱,或攻熱以寒。熱在表而柴葛解肌可飲,熱在裡而芩連消毒急煎。積熱無如集聖,虛熱妙以調元。要在識夫脈色,不可妄投湯丸,貽終身之痼疾,促嬰兒之壽年。輕以變重,功不補患。徒委命於氣數,不詳審乎簡編。前車既覆,後轍猶然。
白話文:
當疾病出現時,熱證就會發作,熱證嚴重就會產生驚厥。治療熱證的方法,有的用熱藥來攻熱,有的用寒藥來降熱。
如果熱證在表,可用柴葛解肌湯來解表;如果熱證在裡,可用黃芩連翹湯來清熱解毒。
積熱的治療,沒有比集聖散(方劑名)更好的;虛熱可以用調元散(方劑名)來調理。
關鍵是要認識脈象和麪色,不能隨便給藥,以免貽誤終身大病,縮短嬰兒壽命。小病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變成大病,積功不足以彌補過錯。
只把命運委託給氣數,而不仔細研究醫書,等於不吸取前車之鑑,仍然重蹈覆轍。
魂魄遊於郊野,哭聲達於淵泉。識此之故,是誰之愆?嗟夫!渡蟻駕橋,放雀解樊。況伊萬物之靈,匪值一蟲之賤,不知謹密,遽爾輕泛。推惻隱之良心,如見入井;考聖賢之遺訓,如弗及泉。居易慮險,因蹶知便。證隨百出,治無一偏。燮調造化,保養真元。善攻不如善守,宜急不若宜緩。
白話文:
人的精神和魂靈在荒野遊走,哭聲傳到深泉。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又是誰的過錯呢?
啊!幫助孤苦無依的人,救出被困的鳥兒,這是理所當然的。何況人類是萬物之靈,不是一般低微的生物,為什麼卻如此輕浮魯畢業?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就像看到有人掉進井裡;參考聖賢的教導,就像井底沒有水一樣。
居安思危,避免將來發生不幸。各種問題接連不斷,沒有一種治療方法是萬能的。
順應自然規律,保養自己的元氣。既能進攻,又能防守,應該著重緩和,而不宜急進。
種杏成林,踵當年之董奉;植橘名井,見今日之蘇躭。奈何瀉久變痢,積久成疳,瘧久生痞,驚久成癇。未至留連兮,攻之宜速;已見沉疴兮,治之且緩。腸胃秘塞,急泄而已;氣血虛羸兮,急補而安。外毒急攻,毋令入腹;表邪急解,毋令再傳。余則緩而調理,常恐急而生變。
白話文:
當初種杏樹成了一片杏林,仿效當年養生的董奉;種植橘樹而聞名於井邊,就像今天的道士蘇躭。然而,如果拉肚子拉久了,可能會變成痢疾;食物積在身體裡時間久了,可能會形成肉瘤;瘧疾拖延久了,可能會產生痞塊;驚嚇時間久了,可能會演變成癲癇。如果病情還未嚴重到久拖不治的地步,**及時治療纔是正確的選擇;但如果已經處於慢性病的階段,**那麼治療就必須要從容地進行。如果腸胃不通便,那麼應當趕緊通便;如果氣血虛弱,那麼應當趕緊進補和調養。如果毒邪在體表,應當迅速將其排出,以防其侵入體內;如果邪氣在肌膚表層,應當迅速將其祛除,以防其繼續傳播。而我總是緩和地調理身體,就是時常擔心過於急躁而導致病情變化。
若藥下咽,猶防其過;治或中病,勿張其能。知者常慮一失,死者不可復全。與其悔於已誤,孰若謹於未然。欲求魚兔,當守蹄筌。苟多方而治病,宜三複於斯言!
白話文:
當藥物吞下時,仍然要擔心它的副作用;即使治好了疾病,也不要誇耀自己的能力。明智的人總是擔心會有一點失誤,死人是不可能復活的。與其後悔已經犯下的錯誤,不如在事情發生之前就謹慎對待。如果想要同時得到魚和兔子,就要守住捕魚和捉兔的工具。如果使用多種方法來治療疾病,應該反覆思考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