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古義》~ 卷之上 (1)
卷之上 (1)
1. 卷之上
(第一)難(去聲下同)曰。十二經(中)皆有動脈(處)獨(照上皆字)取寸口。(手魚後卻行一寸即經渠大淵二穴之分)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診)法。何謂也。然(然然諾之然此書字例下皆仿此)寸口者。(諸)脈之大會(地)手太陰(肺)之脈動也。(素問云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又云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白話文:
難經上說:十二條經脈都有對應的動脈,但是隻取寸口(手腕魚際後退一寸,即經渠穴和大淵穴之間)來斷定五臟六腑的生死吉凶。這是什麼道理呢?寸口是諸脈彙聚的地方,也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
按此篇開卷第一義。寸口一名氣口。又名脈口。凡診脈之法。靈素所述。蓋非一道。或以氣口人迎言。或以三部天人地言。或寸脈尺膚。相對言之。人有腎原之氣。胃陽之氣。此難所言。獨主胃氣。蓋水穀入口。則脈道以通。無病則沖和之氣自見。若有病則隨其邪之淺深。各為脈變。
白話文:
按本篇文章的開頭一段。寸口又名氣口,也叫脈口。凡是診脈的方法,靈素所說的,並非只有一個。有的人以氣口人迎處取脈,有的人以三部天人地取脈,有的人以寸脈尺膚相對應取脈。人有腎之元氣,有胃之陽氣。這段文字所說的,只講胃氣。因為水穀入口後,脈道才能通暢。如果沒有疾病,脈象就自然平穩和諧。如果有疾病,脈象會隨著邪氣的輕重而變化。
凡人身者。一原氣焉耳。故其有病也。諸經皆為此變動。況肺朝百脈。脈會大淵。則全為胃氣之先容。此所以不取他脈。而獨取寸口。以決臟腑之死生者。然明診脈之要。專在此耳。
白話文:
人體不過由元氣構成。因此,人體發生疾病時,各條經絡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肺經,它與人體其他經絡都有聯繫,匯集在「大淵」穴位。因此,脈象會受到胃氣先天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診脈時只取寸口脈,以此來判斷臟腑的健康狀況。但是,正確診脈的方法,關鍵還在這裡。
人一呼脈行三寸。(左右各一寸半下同)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刻)水下百刻。榮衛行陽(晝)二十五度。行陰(夜)亦二十五度。為一(大)周也。故五十度復(回)會於手太陰。(大淵之地)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診)法取於寸口也。
白話文:
當人呼氣時,脈搏運行三寸(左右各一寸半,以下同)。當人吸氣時,脈搏運行三寸。當呼吸平穩時,脈搏運行六寸。一天一夜,大約有13500次呼吸。脈搏運行50圈,遍及全身。每100刻(相當於2個小時),榮氣和衛氣在白天運行25圈,在晚上也運行25圈,稱為一個(大)周天。因此,50圈後就會回到手太陰經(大淵穴的位置)。寸口是五臟六腑氣血運行終始之地,所以(中醫)診脈的方法是取於寸口。
此承上節言。諸脈會於寸口。凡血氣之一周身者。以滿水計。則二刻。以息數。則二百七十。以脈度。則一十六丈二尺。是特示晝夜五十營之理爾。若夫診脈之法。則素問所謂一呼再動。一吸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潤以大息。是也。蓋舉壯歲無病者。以為準焉。至若老幼。
白話文:
前面說到,所有的經脈都匯集在寸口脈上。全身血液循環一圈,如果用水量來計算,需要兩刻鐘;如果用呼吸次數來計算,需要 270 次呼吸;如果用脈搏長度來計算,則為 16 丈 2 尺。這只是特別說明晝夜 50 次運行循環的道理而已。
至於診脈的方法,正如《素問》中所說:「一呼兩動,一吸兩動,呼吸定息,脈五動,潤澤之以大息。」這是以年輕健康的人作為參考標準。至於老人和小孩,
則無拘是法。當知老自老。幼自幼。固有血氣盛衰之分。而脈亦為之增減。故料五動內外。以定平脈。是言外之意也。且察脈之變。藉醫之氣息為法。故素問曰。常以不病調病人。是也。此段雖未言及診脈之法。然其意亦暗寓中矣。
白話文:
所以不要拘泥於診脈的方法。要明白,老人的身體機能會隨年齡增長而衰退,年輕人的身體機能則旺盛。這是由氣血盛衰引起的,而脈象也會隨著氣血的增減而變化。因此,通過測量五動內外的脈象,就能判斷出正常的脈象。這就是診脈的要義。另外,觀察脈象的變化,可以藉助醫生的氣息為參考。所以《素問》中說:「經常以健康人調和病人的脈象。」儘管這段話沒有明確提到診脈的方法,但是其中的含義也隱約地暗示了。
(第二)難曰。脈有尺寸。(二部)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前曰大會此曰大要會可見要一字有差別)從關(手腕後高骨處)至尺(澤)是尺(膚)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大指掌骨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口)為尺。分尺(膚)為寸。故陰得尺(膚)內一寸。
白話文:
(一)難題道:脈分為寸、尺。(二者部位)指的是什麼?答:寸和尺是脈絡的兩大重要部分。(前面說是「大會」,這裡說是「大要會」,可見「要」字有區別)從關節(手腕後方凸出的骨頭處)到尺澤(尺骨動脈處)這一部分是尺脈,由內陰經絡所管轄。從關節到魚際(大拇指掌骨與掌骨之間)這一部分是寸口,由內陽經絡所管轄。所以,將關節到魚際之間分為寸口、寸脈,將關節到尺澤之間分為尺脈、尺膚。因此,陰經絡得到尺膚內的一寸長度。
(動脈)陽得寸(口)內九分。(動脈)尺寸(二部)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此篇始以魚後一寸九分之動通稱寸關尺三部)
白話文:
(動脈的)陽脈在肘關節內九分處。(動脈的)寸關尺(三段)的總長度是一寸九分。所以才稱為寸關尺。(這篇古文是以手背魚際後一寸九分處的動脈搏動,來稱呼寸、關、尺三部)
按一難已舉一部寸口。以決臟腑之死生者。以肺朝百脈。非若餘十一經之比。蓋取太極未分之象焉。此篇分寸尺立論者。脈中既有陰陽進退之理。故於一脈中分關前關後。以立尺寸陰陽之位。蓋見太極分為兩儀之象也。故九為寸陽。十為尺陰。立關以為寸尺之界。合則一寸九分。
白話文:
只要把脈一「按」就可瞭解全部寸口脈象,以此確定疾病的生死。因為肺脈總管全身各脈,不同於其他經脈。這取自於太極未分的象徵。本篇以寸、關、尺三部論脈,脈中既有「陰」與「陽」的升降道理,所以將一脈分為關前與關後,來確立陰陽之位。這正符合太極分為兩儀的現象。所以「九分為寸陽」、「十分為尺陰」,立「關」為寸尺之界,合起來就是一寸九分。
即三指點按之位也。孫思邈以寸關尺三部。為岐伯之言。然內經無所見焉。其有尺寸之名者。尺是尺之膚肉。寸即寸口一部之脈。分寸口尺內為三部者。蓋難經之所創也。圭齋歐陽氏云。切脈於手之寸口。其法自秦越人始。蘄水龐安常。亦謂越人取手太陰之行。度魚際後一寸九分。
以配陰陽之數。此說俱為得之。滑注所引。即釋字家說。非古義也。一二難統論建三部之義。
白話文:
指的是用三根手指點按的位置。孫思邈將寸、關、尺三部脈象,歸於岐伯的說法。然而《內經》中並未記載這些部位的名稱。其中「寸」是指尺骨靠近腕部的肌肉,「寸口」是指寸口脈,在尺骨內側三分處。將寸口和尺骨內側分為三部,是《難經》中提出的。
圭齋歐陽氏說,用脈於手上的寸口位置,這種方法起源於秦朝的越人。蘄水龐安常也認為,越人是以手太陰經的走向為準,在魚際後一寸九分處進行把脈。
(第三舊十八)難曰。脈(經脈之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然手太陰(肺)陽明(大腸)金也。足少陰(腎)太陽(膀胱)水也。金生水(母子之行)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肝)少陽(膽)水也。生手太陽(小腸)少陰(心)火火炎上行。
白話文:
問題:人體的經脈分為三部,每部各有四條經絡。手部有太陰肺經和陽明大腸經,足部有太陽膀胱經和少陰腎經。這三部經絡是怎麼劃分的呢?
回答:手太陰肺經和陽明大腸經屬金,足少陰腎經和太陽膀胱經屬水。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金生水,水往下流,因此這四條經絡組成了下部。
足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屬木,手太陽小腸經和少陰心經屬火。火性炎上,因此這四條經絡組成了上部。
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心包)少陽(三焦)火。生足太陰脾陽明(胃)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白話文:
由於不能下行,所以屬於上部。手心主導少陽(三焦)之火,產生足太陰脾和陽明(胃)之土。土主導中央,所以屬於中部。這些都是五行中的相生關係,彼此滋養生長。
按此難見舊本第十八篇。以予觀之。正似錯簡在彼。何則。此難所言。蓋配列臟腑部位於寸關尺者。明矣。一二難始分三部。而未配臟腑脈位。至三四難。則既論平病死等脈。所謂陰陽相乘。及心肺俱浮。腎肝俱沉等語。當按何處以得之乎。故移是難於此。則知三部各立臟腑分配也。
白話文:
我認為《難經》第十八篇可能缺失了原有的內容。因為這篇難經所討論的,顯然是臟腑部位與寸、關、尺三部位的對應關係。
第一、第二難經中,將脈象分為三部,但並未對應臟腑脈位。然而,到了第三、第四難經,卻開始討論平脈、死脈等脈象,以及「陰陽相乘」、「心肺俱浮」、「腎肝俱沉」等說法。這些說法應該對應到特定的部位才能理解。
因此,我推測這篇難經應該被移到前面,與其他三部一起討論臟腑的分配。這樣一來,才能瞭解三部各自分配的臟腑部位。
其分配之說。諸家紛紛。似不合於經意。予竊考寸關尺三部之診。八十一篇中。唯有左得之右得之。及右手脈等語。而未嘗聞有配列臟腑於左右尺寸之說。如其左寸心右寸肺等說。西晉王叔和為之嚆矢。唐宋元明諸家。咸從其旗號。愈穿愈鑿。愈繁愈雜。至若取素問尺內兩旁季脅云云一節。
白話文:
關於脈象與臟腑對應的說法,各家說法不一,似乎與經文不符。我仔細研究了《脈經》中關於寸、關、尺三部的診斷方法,全書只有提到「左寸得之,右寸得之」和「右手脈象」等說法,但沒有提到將臟腑分配到左右寸、關、尺。像「左寸心,右寸肺」這樣的說法,最早是由西晉的王叔和提出來的。唐、宋、元、明各家都遵循他的說法,結果越說越複雜。至於有人援引《素問》中「尺內兩旁季脅」一節來支持自己的說法,更是牽強附會。
以為三部左右分配之義。則大失古義。豈非一犬吠虛。萬犬傳聲邪。至明中葉趙繼宗李時珍輩。厭其繁蕪。略從簡約。雖然。趙氏唯得土主中宮之旨。李氏唯通部有四維之義耳。宋王誠叔獨謂以心肺俱浮。腎肝俱沉。脾在中州為正。至於他分兩手部位。及臟腑脈。並時分見於尺寸。
白話文:
將它們分為三部分的做法有問題,這是嚴重曲解古義。難道不是一犬吠叫,羣犬跟著亂吠嗎?直到明朝中期,趙繼宗和李時珍等人厭惡這種繁瑣的劃分,主張簡化。然而,趙繼宗只理解了「土主中宮」的意思,李時珍只知悉全身分為四維。只有宋朝的王誠叔提出,如果心和肺都浮在上面,腎和肝都沉在下面,那麼脾就在中間纔是正確的。至於其他部位和臟腑經脈的劃分,以及某個時辰在哪個部位顯現,這些內容都在不同文獻中有所記載。
皆以為王氏脈經之非。可謂千古卓見矣。惜乎眾口爍金。遂使脫錐之才。坐下客之列。余善其說之近乎古。故時舉寓推轂之意云。
白話文:
所有人都認為王氏的脈學著作《脈經》有問題。這可以說是千古以來的精闢見解。可惜的是,眾口鑠金。因此,讓一位傑出的人才只得淪落為平庸之輩。我欣賞他的論點接近古人的觀點,所以經常引用推廣他的說法。
(第四舊十六)難曰。脈有三部九候。有陰陽。(舊本四難)有輕重。(舊本五難)有六十首。(舊本十難)有(張世賢本有有字故補之)一脈變為四時。(舊本十五難)離聖久遠。各自是其(診)法。何以別之。
按此問辭出舊本第十六難。然無答辭。疑是缺文乎今考前後篇。推以移之於此。
白話文:
難點四:脈象有三部九候,有陰陽之別、輕重之分。還有六十個脈位,一種脈象可以演變為四季之氣。由於年代久遠,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診脈方法。現在如何區分它們呢?
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寸)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關)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下部(尺)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針)刺之者也。
白話文:
脈搏分為三部九候。各主什麼呢?三部是指寸脈、關脈、尺脈。九候是指浮脈、中脈、沉脈。上部(寸脈)對應天,主胸部以上至頭部的疾病。中部(關脈)對應人,主橫膈以下至肚臍的疾病。下部(尺脈)對應地,主肚臍以下至腳部的疾病。針對各部分的病症進行針灸治療。
按此一節。出舊本第十八難中。脈有三部九候。如何主之十字。謝堅白以為衍文。然是特更端之辭。下篇多見此例。則置亦無妨焉。素問分頭面手足為天人地三部。每部候三穴。合為九候。而扁鵲便以寸關尺為三部。每部浮中沉。合為九候。義若相悖。然其致一也。蓋扁鵲之意。
白話文:
根據這一節,舊本第十八難中記載,脈分為三部九候,皆由十字主之。謝堅白認為這是衍文。然而,這只是作者轉換說法的方式。下篇中有許多類似的例子,因此省略這些文字也無妨。
《素問》將頭、面、手、足分為天、人、地三部,每部有三個穴位需要候診,總共是九候。而扁鵲則將寸關尺作為三部,每個部位再分浮、中、沉,總共也是九候。兩者的說法看似矛盾,但目的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扁鵲的用意是:
於內經諸篇。率皆去繁就簡。約示其義者。每每皆然。故在此篇。亦唯言兩寸法天。心肺主之。兩尺法地。腎肝主之。兩關法人。脾心包主之。審而刺之。言分三部九候而針刺之。
白話文:
在《內經》的各篇文章中,往往都是去除繁瑣,簡潔明瞭地闡述其義理。比如在這段文字中,只是說到「兩寸法天」,由心肺主之;「兩尺法地」,由腎肝主之;「兩關法人」,由脾胃包絡主之。而「審而刺之」的意思是說,根據這三部九候的部位來進行針灸。
上部(寸)有脈。下部(尺)無脈。其人(必)當(有)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倦)無能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脈)譬如(二字舊本誤在人之有尺之上今從滑注移於此)樹之有根。枝葉(比寸)雖枯槁。根本(比尺)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此一節舊本誤出於第十四難之末今以文理考則當屬於上文故僭移於此)
白話文:
上部(寸口)有脈搏,下部(尺脈)沒有脈搏,此人一定會嘔吐。如果不吐,就會死亡。上部沒有脈搏,下部有脈搏,即使身體虛弱也不會出事。這是因為,人的尺脈就像樹木的根。即使枝葉(比喻寸脈)枯萎了,但根(比喻尺脈)還會再生。脈搏有根源,人有元氣,所以知道不會死亡。
按此因上文言上下部脈自有本末之理。所謂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是主邪氣。故有未必有。無未必無。益是飲食隔塞中焦。不得磨旋。則上焦不清。下焦不通。故脈溢上而侵心肺之分。是以其人當吐。然則上部有脈。是謂有邪脈也。其無脈者。亦當一旦隔塞而不見焉。若既有吐。
白話文:
依據上面的論述,人體的上下部的脈絡有各自的起始和終點。所謂的上部有脈、下部沒有脈,這是因為邪氣的主導。所以可能有脈,也可能沒有脈。這是因為飲食阻塞了中焦,胃氣不能順利運轉,導致上焦不清爽,下焦不通暢。因此脈氣上溢,侵犯到心肺的部位。所以這個人應該要吐。雖然上部有脈,表示有邪脈。但是沒有脈的情況下,也可能因為一時的阻塞而脈象消失。如果已經有嘔吐的現象,
則上下俱通。而其無脈處。還復相見。若夫不吐則下焦無氣。而腎肝殆絕。故曰死矣。上部無脈。下部有脈者。是主正氣。故無是真無。有是真有。蓋雖上焦受邪。心肝為是漸虛。然下焦未衰。腎肝之氣。猶有茁然者。縱使枝葉枯槁。然根本既已有氣。則何死之有。故曰雖困無能為害。
白話文:
這樣一來,上下都通暢。但是沒有脈搏的地方,還會再相見。如果不能嘔吐,那麼下焦沒有氣,腎和肝就會衰竭。所以說會死亡。上部沒有脈搏,下部有脈搏的,這是正氣。所以,沒有才是真正的沒有,有才是真正的有。儘管上焦受到病邪,心和肝漸漸虛弱,但下焦還沒有衰竭。腎和肝的氣,還有茂盛的地方。即使枝葉枯萎,但根部已經有了氣,還有什麼死亡的道理?所以說,即使病情嚴重,也不能造成危害。
此篇有無二字。特有二義。若為一例觀之。則不啻侷促不通。反失立論之旨。何者。下部已無脈。而上部獨有焉。則外關內格惟肖。上部脈絕。而下部獨見焉。則內關外格何別。滑注所載諸說。隨文為解。未曾免疑。學者審諸。
白話文:
這篇文章中,“無”字有兩個意思。如果只看單一例子,就會顯得狹隘不通,失去立論的精髓。比如,下部已無脈,而上部獨有脈,那麼外關內格就十分吻合;反之,上部脈絕,而下部獨見脈,那麼內關外格又何區別?《滑注》中記載的各種說法,都只是隨文解釋,並沒有完全消除疑慮,學者需要仔細審視。
(第五舊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寸)吸入腎與肝。(尺)呼(寸)吸(尺)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關)浮者陽也。(表)沉者陰也。(里)故曰陰陽也。心肺俱浮。何以別之。(起一浮分為兩象之間)然浮而大散者。心也。(陽中之陽)浮而短澀者。
白話文:
有人提出問題,說脈象中有陰陽之分,這是什麼意思?回答是這樣的:呼氣時,心和肺的脈象(寸關)表現出來;吸氣時,腎和肝的脈象(尺關)表現出來。呼氣(寸關)和吸氣(尺關)之間,是脾臟受納食物精華的時候,它的脈象在中間(關)。浮在上方的脈象是陽脈(表),沉在下方的脈象是陰脈(裏)。所以稱為陰陽。
心肺的脈象都浮在上面,怎樣區分呢?浮而脈象大且散的,屬於心脈(陽中之陽)。浮而脈象短促且澀的,屬於肺脈。
肺也。(陽中之陰)腎肝俱沉。何以別之。(又一沉分為兩象)然牢而長者肝也。(陰中之陽)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陰中之陰)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不浮不沉陰陽界限故謂之中)是陰陽之法也。
白話文:
肺屬陰陽中的陰。腎肝都沉伏。如何區別?(又將一沉分為兩象)按壓起來牢固而長的是肝。(陰陽中的陽)按壓後手指會潮濕,用力抬起時有實感的是腎。(陰陽中的陰)脾位居中,所以它的脈象也在中間。(不浮不沉,陰陽界限不明,故稱為「中」)這就是陰陽的規律。
按此篇立論。心肺脈俱浮。見寸為常。腎肝脈沉。見尺為常。脾脈。見於兩關。不偏不倚。故曰其脈在中。中者。關位也。此不言寸尺。專以呼吸言者。蓋前篇既論三部各配五臟位置。故此獨以呼吸言。越人已謂腎間動氣。呼吸之門。則呼自齊下閱歷諸臟。而出於鼻。吸亦自鼻孔入達五臟。
白話文:
根據這篇理論,心、肺、脈都是浮的,摸到寸脈是正常的;腎、肝脈是沉的,摸到尺脈是正常的;脾脈出現在兩關,不偏不倚,所以說脾脈在中部。中部指的就是關位。這裡沒有提到寸脈和尺脈,而是專門根據呼吸來說。因為前一篇已經討論了三部分分別對應的五臟位置,所以這裡只根據呼吸來說。越人已經說過,腎臟之間的氣息運動就是呼吸的門戶,所以呼氣由齊下行經各臟而出於鼻,吸氣也由鼻孔進入五臟。
而極於齊下。所謂呼出心肺。吸入腎肝者。亦互文耳。自此而下。專言脈象。此篇先舉浮沉二脈。以示表裡陰陽。
白話文:
而脈象極其齊整,所謂呼氣出自心肺,吸氣進入腎肝,也是互相呼應的表達方式。從這裡往下,專門講述脈象。本篇首先舉出浮脈和沉脈這兩種脈象,以此表示表裡、陰陽的區別。
脈有一陰一陽。(沉滑)一陰二陽。(沉滑長)一陰三陽。(浮滑長時一沉)有一陽一陰。(浮澀)一陽二陰(長沉澀)一陽三陰。(沉澀短時一浮)如此之言。寸口(三部)有六脈俱動邪。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澀也。(上所謂六脈是也)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沉者陰也。短者陰也。澀者陰也。
白話文:
脈象可以分為陰陽,陰脈沉滑,陽脈浮澀。陰陽組合有不同的表現:一陰一陽則沉滑,一陰二陽則沉滑且長,一陰三陽則浮滑長且中間有一段沉,一陽一陰則浮澀,一陽二陰則長且沉澀,一陽三陰則沉澀短且中間有一段浮。
書中說寸口三部有六脈俱動邪,但這不是說六脈真的都動,而是指六種脈象特徵,也就是浮沉長短滑澀。浮、滑、長屬於陽,沉、短、澀屬於陰。
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體)而滑(兼加)也。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體)滑而長(兼)也。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變脈)時一沉(本脈)也。(以上三件脈狀陰脈為體陽脈兼見)所謂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體)而澀(兼)也。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體)而沉澀(兼)也。
白話文:
所謂一陰一陽:是指脈搏出現沉重(主體)且滑順(兼見)的狀態。
一陰二陽:是指脈搏出現沉重(主體)、滑順,並且較為綿長的狀態。
一陰三陽:是指脈搏出現浮滑且綿長,偶爾會出現沉重的狀態。
一陽一陰:是指脈搏出現浮動(主體)且澀滯(兼見)的狀態。
一陽二陰:是指脈搏出現綿長(主體)且沉重澀滯(兼見)的狀態。
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變)時一浮(本)也。(此三件陽脈為體陰脈乘之)各以其(部)經所在。名病順逆也。(陽位見陽脈陰位見陰脈是順陽位見陰脈陰位見陽脈是逆)
白話文:
「一陽三陰」的意思是:脈象沉重、澀滯、短小。(但是)有時又浮起來。(這種情況是三條陽脈為經脈主體,受到陰脈的影響)根據其(所屬)經絡的位置,可判斷疾病的順逆。(陽脈部位出現陽脈是順,陰脈部位出現陰脈是順;陽脈部位出現陰脈,陰脈部位出現陽脈是逆)
按因上節浮沉二脈。並滑澀長短四脈。凡此六者。為脈之綱領而候之。古之義也。內經以緩急大小滑澀為六脈。其義亦同。各隨其時宜爾。蓋有一陰一陽。至一陰三陽。則是謂陰虛陽盛。自微至著之象。即無水之證。所謂盛水之主。以制陽光。是也。自一陽一陰。至一陽三陰。
白話文:
觀察病情的發展,應以浮脈、沉脈、滑脈、澀脈、長脈、短脈這六種脈象為綱領。這是古人的道理。
《內經》中提到「緩、急、大、小、滑、澀」六種脈象,其意義與六脈基本一致。不同的脈象應根據不同的時間節點來判斷。
如果發現一陰一陽的脈象,逐漸發展為一陰三陽,這說明陰氣虛弱陽氣旺盛,從輕微到明顯的體徵,表明患者有「無水」的證候,源於以水克火的機制失調。
如果發現一陽一陰的脈象,逐漸發展為一陽三陰,這說明陽氣虛弱陰氣旺盛,從輕微到明顯的體徵,表明患者有「盛水」的證候。
則謂陽虛陰盛。自漸至極之狀。即無火之證。所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是也。至於時一沉浮。則陰陽衰竭之極。而無有挽回之候。故曰。名病之逆順也。
白話文:
如果陽氣虛弱,陰氣旺盛,逐漸發展到極點的狀況,就是沒有陽火的表現。所謂增益陽氣,來消除陰翳,就是這個意思。至於有時忽沉忽浮,則是陰陽極度衰竭,沒有挽回的餘地。所以說,這是病情的逆順變化。
(第六舊同)難曰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何謂也。然浮之(輕取)損小。(不足)沉之(重取)實大。(有餘下同)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之意也。
白話文:
有人提出疑問:脈象中出現「陰盛陽虛」、「陽盛陰虛」的說法,這是什麼意思?
如果脈象浮取(輕輕按壓),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如果脈象沉取(按壓較重),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所以說,陰盛陽虛是指脈象浮取,損傷小而實。陽盛陰虛是指脈象沉取,實大而虛。這就說明瞭陰陽虛實的含義。
按此篇與舊本五十八難第三節之文似同。而其義自別。彼所謂陽虛陰盛。陽盛陰虛。乃指傷寒表裡之證。此則承上篇浮沉。以定陰陽虛實之診法。讀者勿以其偶同混讀焉。
白話文:
這段古文與《傷寒論》舊本中第 58 難的第三節內容看起來相似,但它們的意思卻不同。舊本中所說的「陽虛陰盛」和「陽盛陰虛」,是指傷寒表裡證。而這段古文則是接著上一篇討論浮沉,用來確定陰陽虛實的診斷方法。讀者不要因為它們偶爾相似就混淆它們。
(第七舊九)難曰。何以別知臟腑之病耶。然。數者腑也。(屬陽)遲者臟也。(屬陰)數(浮沉強弱)則為熱。(表裡虛實)遲(浮沉強弱)則為寒。(表裡虛實)諸陽(脈)為熱(證)諸陰(脈)為寒(證)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白話文:
(第七十九條)難題說:怎樣區分臟腑疾病?這樣啊,脈動快的是腑(陽),脈動慢的是臟(陰)。脈動快(浮、沉、強、弱)就代表熱(表、裡、虛、實);脈動慢(浮、沉、強、弱)就代表寒(表、裡、虛、實)。所有陽脈的脈象都是熱證;所有陰脈的脈象都是寒證。因此,可以區分臟腑疾病。
按此難舉數遲二脈。以別臟腑之病。前篇既揭浮沉二脈。分配四臟。此篇即標數遲以決臟腑寒熱者。以浮沉虛實四字。蒙此二脈。引伸以求其義。則此難秘旨。自然明矣。所謂數者腑。遲者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四句。滑注無明解。諸家紛紛。猶未決者。蓋不深味之耳。何者。
白話文:
要依據(脈象的)難、舉、數、遲四種脈象,來分辨臟腑的病證是很困難的。上文已經講到浮、沉兩脈,分別對應四臟的病證。這一章節會介紹難、遲兩脈,用來判斷臟腑的寒熱虛實。用浮、沉、虛、實四個字,概括這兩脈,從而引申出它們的含義。那麼,這個難題的祕訣自然就明白了。“數”脈指的是腑,“遲”脈指的是臟,“數”脈代表熱,“遲”脈代表寒,這四句話是《滑注》中沒有明確解釋的。各家流派紛紛給出解釋,但仍未有定論。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滑注》沒有深入體會。為何如此呢?
數未必得為腑病。遲未必得為臟病。蓋有熱則腑臟脈皆數。有寒則臟腑脈皆遲。故下文云。數則為熱。遲則為寒。由之觀之。浮數則表熱。沉數則裡熱。虛數是陰虛內熱。實數是陽實發熱。遲脈亦各有浮沉虛實四變。臟寒腑寒。俱皆見焉。或問此篇數遲二脈。似在臟腑有所印定。
白話文:
脈搏的數度不一定是腑臟疾病的徵兆。脈搏遲緩也不一定是臟病。因為有熱時腑臟的脈象都會數速,有寒時腑臟的脈象都會遲緩。所以下文說:脈數則為熱,脈遲則為寒。由此可見,脈浮而數則表示表熱,脈沉而數則表示裡熱。脈虛數是陰虛內熱,脈實數是陽實發熱。脈遲也有浮沉虛實四種變化,臟寒和腑寒都可以表現出來。有人問,這一篇中脈數和脈遲似乎已經明確與臟腑對應了。
然則無臟病屬熱腑病屬寒之證歟。答曰。數遲二脈。分配臟腑。固其所也。而病之變易。脈與之化。則臟亦見數。腑亦見遲。何有定體。數遲易地。可以見此篇之妙。龐氏所謂引而不發者。是也。
白話文:
怎麼說沒有臟病屬於熱證,腑病屬於寒證的說法呢?
回答說:數脈和遲脈分別屬於臟和腑的病脈。這是它們固有的特質。而病情的變化與脈象的變化是相符的。因此,臟病也會表現出數脈,腑病也會表現出遲脈。哪有什麼固定的模式呢?
數脈和遲脈可以互換,這正是本篇(難經)的精妙之處。就像龐安時所謂的「引而不發」一樣。
(第八舊五)難曰。脈有輕重。(手法)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浮○菽豆之別名菽有大小則未可知用何豆為準蓋其實則藉以分段耳讀者勿泥)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浮)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浮沉之中)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白話文:
質疑者說:脈搏有輕有重,這用什麼方法辯證呢?回答:初次觸診脈搏時,如果脈搏像三顆豆子那麼重,與皮毛相應,這是肺部脈象。如果脈搏像六顆豆子那麼重,與血脈相應,這是心部脈象。如果脈搏像九顆豆子那麼重,介於浮沉之間,與肌肉相應,這是脾部脈象。
如十二菽之重。(沉)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沉)舉指來疾(前難作實為是)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
白話文:
猶十二個大豆的重量。(沈)與筋脈平坦的。是肝部。按壓到骨頭。(沈)舉起手指來快(前面難字寫作實才正確)的。是腰部。所以說有輕有重。
按菽法輕重凡五候。雖內經無明文。然應象論略有言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此亦診家伺邪淺深之一也。又痹論所述五痹之候。亦非此法。則無所分別。蓋每部分診之。則在寸三菽六菽。關乃九菽。尺乃十二菽。與至骨大意。滑注所言浮中沉之義。而分於皮脈肉筋骨者。凡以病有此五分故耳。此難所以立菽法輕重者然歟。
白話文:
按照脈絡的輕重,有五個階段。雖然《內經》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應象論》中簡要提到過:「好的醫生治療皮毛,其次是肌肉,再其次纔是筋脈。」這也是診斷家觀察邪氣深淺的方法之一。另外,《痺論》中提到的五種痺症候,也不是這個方法。如果不使用這種方法區分,就無法進行分別診斷。這是因為在診脈時,脈絡輕重在不同部位有所區別,寸口三菽,關上六菽,關下九菽,尺脈十二菽,與《滑注》中提到的浮、中、沉的脈象意義相符。而將其區分為皮、脈、肉、筋、骨五種,是因為疾病有這五種不同的部位。因此,這難道就是確立脈絡輕重方法的原因嗎?
(第九舊七)難曰。經(見素問平人氣象論其文半脫)言少陽之(脈)至(進)乍大(陽)乍小。(陰)乍短(陰)乍長。(陽下文同)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重)此六者。是平脈邪。將病脈邪。
白話文:
書中提到,少陽脈搏時而強勁時而微弱,時而短促時而延長。陽明脈搏浮大而短,太陽脈搏洪大而長,太陰脈搏緊而長,少陰脈搏緊細而微弱,厥陰脈搏沉而短且重。這六種脈象,都是正常人脈象和將要生病時的脈象。
然。皆王脈也。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然。冬至之後得甲子。(統六十日下同)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旺時日大要也。
白話文:
這些經脈都是人體中的主幹線。它們的運行氣血時間是這樣的:
冬至後遇上甲子日,少陽經主氣60天。
再遇甲子日,陽明經主氣60天。
再遇甲子日,太陽經主氣60天。
再遇甲子日,太陰經主氣60天。
再遇甲子日,少陰經主氣60天。
再遇甲子日,厥陰經主氣60天。
由此,十二條經脈各主氣60天,合計360天,構成了一年。這是三陽三陰經氣盛行時節的大致規律。
按平病死三脈外。別有王脈。蓋王之為義。在天地。則自冬至一陽來復後。每得一甲子。六十日。陽氣始動。以序升浮。至於純陽建巳月而極矣。自夏至一陰始。亦每六十日。陰氣主事。以次降沉。至於純陰建亥月而極矣。在人經脈。冬至後六十日。少陽王氣至。以次逮乎陽明太陽。
白話文:
除了平常的死脈之外,另有王脈。王脈的意義,在於天地。自冬至一陽來復之後,每一個甲子(六十年),陽氣開始運作,逐漸上升。到了純陽建巳月,達到極盛。自夏至一陰始,也每六十年,陰氣掌管,逐漸下降。到了純陰建亥月,達到極盛。在人經脈中,冬至後六十年,少陽之氣興盛,依次傳遞到陽明、太陽。
自里出表。氣之升而浮也。夏至後六十日。太陰王氣至。以次遷於少陰厥陰。自外之內。氣之降而沉也。蓋自冬至每六十日。以次推之。則一歲中王凡六變。似合六氣運行之道。然六氣者。以厥陰為先。大寒節為始。則其義亦異。因審考之。從少陽至於太陽。則一陽動於地下。
白話文:
古文:
自裏出表。氣之升而浮也。夏至後六十日。太陰王氣至。以次(次序)
疾病由內部向外部發展。這是氣上升而浮動的表現。夏至後60天,太陰的王氣到來。依次轉移到少陰和太陰。
古文:
自外之內。氣之降而沉也。蓋自冬至每六十日。以次推之。則一歲中王凡六變。似合六氣運行之道。
疾病由外部向內部發展。這是氣下降而沉降的表現。從冬至起,每60天推算一次。那麼一年中,王氣一共會轉變六次。這似乎與六氣運行的規律相符。
古文:
然六氣者。以(把)
但是,六氣是以
而六陽偏於上之象。從太陰至於厥陰。則一陰見於上。而六陰極於下之象。故陽脈之王。乃始於少陽。而終於太陽。陰脈之王。則從太陰而至厥陰者。可以見已。滑注泥後得二字。為甲子為冬至以後甲子之日。殊不知此六甲之義。而統言六十日。古言為然。
白話文:
六陽的現象偏於上面,從太陰到厥陰,則有一個陰在上,而六陰都到達極點而位於下面。所以陽脈的王者從少陽開始,而終於太陽。而陰脈的王者從太陰到厥陰就可以看到了。滑注中「泥後得二字」指甲子,也就是冬至後甲子之日。但殊不知「六甲」的意義,而是統指六十天。古人的說法就是如此。
(第十舊同)難曰。一(臟腑)脈為十(病)變者。何謂也。然五邪(虛實賊微正)剛(臟邪氣甚)柔(腑邪氣微)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為瘛瘲)肝邪干心也。(從後來為虛邪)心脈微急者。(為心痛引脊食不下)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為喉吤)心邪自干心也。
白話文:
難題:一條脈絡可以變現出十種病症,這是什麼意思?
答案:這是因為五邪(虛、實、賊、微、正)與剛(臟邪氣勢強盛)、柔(腑邪氣勢微弱)相遇產生的變化。例如:
- 心脈跳動非常急促:這是瘛瘲病,是由肝邪侵犯心臟所致(從後來的角度來看,這屬於虛邪)。
- 心脈跳動微弱且急促:這是心痛引脊食不下病,是由膽邪侵犯小腸所致。
- 心脈跳動幅度很大:這是喉吤病,是由心邪直接侵犯心臟所致。
(自病為正邪)心脈微大者。(為心痹引脊善淚出)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為狂笑)脾邪干心也。(從前來為實邪)心脈微緩者。(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吐血)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澀甚者(為喑)肺邪干心也。(從所勝來為微邪)心脈微澀者。為血溢維厥耳鳴巔疾。
白話文:
現代
心臟脈搏
- **微大:**心臟痹阻,引發脊椎痛和易流淚。
- **緩甚:**小腸邪氣侵犯小腸自身。
- **微緩:**脾臟邪氣侵犯心臟(從心臟先前得病而來的為實邪)。
- **澀甚:**胃臟邪氣侵犯小腸。
- **微澀:**肺臟邪氣侵犯心臟(從被侵犯的部位而來的為微邪)。這種情況會導致血溢、四肢厥冷、耳鳴和頭暈。
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靈樞作滑為是下同)甚者。(為善喝)腎邪干心也。(從所不勝來為賊邪)心脈微沉者。(為心疝引齊小腹鳴)膀胱邪干小腸也。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為十也。
白話文:
大腸的邪氣會侵犯小腸。心臟脈搏跳動沉滯,嚴重時(會出現發作性的劇烈疼痛)。腎臟的邪氣會侵犯心臟。(從心臟無法抵禦的方面來,稱為賊邪)心臟脈搏稍微沉滯。(會導致心臟疼痛連帶到肚臍下方,並產生鳴叫聲)膀胱的邪氣會侵犯小腸。五臟各有陰陽的屬性,邪氣也不同,因此一條脈象會變化為十種。
按寸關尺每一部有腑逢腑。臟逢臟之脈。變是謂剛柔相逢。所謂緩急大滑澀五脈。各有微甚。分為十變。則左右三部。合為六十變。分而言之。則一臟五邪。五五二十五病。故素問曰。五五二十五變。又曰。二十五陽。腑病亦然。總而言之。則為五十變。以余觀之。在病證則臟腑合為五十變。
白話文:
每根寸脈、關脈、尺脈都會遇到臟腑。臟腑相應的脈象,就會變化,稱之為剛柔相逢。所謂「緩、急、大、滑、澀」五種脈象,各自都有細微的差異。分為十種變化,則左右三部脈象組合,就共有六十種變化。分開來講,一個臟器會有五種病邪,五個臟器就有二十五種病症。所以《素問》中說:「五乘五,得二十五變。」《素問》中又說:「二十五種陽脈病。」腑的病症也一樣。總的來說,就有五十種變化。在我看來,在疾病診斷中,臟腑相應的脈象變化共五十種。
據靈樞則以緩急大小滑澀。分微甚言之。總合為六十變。丁德用以此篇為六十首。實得其理焉。第四十九篇論虛實賊微正五病。是即其脈例也。靈樞第四篇曰。調其脈之緩急小大滑澀。而病變定矣。又曰。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今越人時省小脈。
而取五脈者。蓋難經專示用針立功之妙已。
白話文:
根據《靈樞》的記載,脈象可以根據緩急、大小、滑澀等特徵進行區分,细分下来有六十種變化。丁德用將這六十種變化寫成六十首詩,真正抓住了其中的道理。第四十九篇討論了虛實、賊微、正五種病,這其實就是脈象的例證。《靈樞》第四篇說,調整脈象的緩急、大小、滑澀,就能確定病情。文中還提到,脈象微弱,代表陰陽形氣俱不足,不宜用針,而應該用甘藥調理。現在越人時常診察微弱的脈象,而取用五種脈象,這都是難經中專門指點用針治療的奧妙之處。
(第十一舊十五)難曰。經(素問平人玉璣二篇)言。春(肝)脈弦。夏(心)脈鉤。秋(肺)脈毛。冬(腎)脈石。是王脈耶。將病脈也。然。弦鉤毛石者。四時之脈也。(因胃氣有無以分平病死)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比類下同)故其脈之來。
白話文:
(第十一句)有疑問說:古醫書《素問·平人玉璣》篇中提到:春天(肝)脈象弦緊,夏天(心)脈象鉤形,秋天(肺)脈象細軟,冬天(腎)脈象堅硬。這些是正常脈象嗎?還是生病後的脈象?但是,弦緊、鉤形、細軟、堅硬這些脈象是四季通用的脈象。(根據胃氣有無來區分平時脈象和病態脈象)春天脈象弦緊,是因為肝屬東方木,萬物開始生長,還沒有枝葉。(其他季節脈象特徵類比以此)所以脈象表現為弦緊。
濡弱而長。故曰弦。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茂。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故其脈之來疾去遲。故曰鉤。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
白話文:
弦脈
脈象細弱而長久,故名為弦。這是夏天的脈象,代表心屬南方之火。萬物生長茂盛,枝葉下垂彎曲如弦,所以脈象來得急促,去得緩慢,故稱之為弦。
毛脈
脈象輕浮而漂浮,故名為毛。這是秋天的脈象,代表肺屬西方之金。萬物生長結束,草木花葉凋落,只剩下枝幹,如細毛一般。所以脈象來得輕快而浮起,故稱之為毛。
石脈
脈象沉重而遲緩,故名為石。這是冬天的脈象,代表腎屬北方之水。萬物收藏,盛冬時節,水氣旺盛,脈象也沉重遲緩,故稱之為石。
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時之脈也。(以上明弦鉤毛石之名義)如有變奈何。然。春(肝)脈弦。反(常)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氣來厭厭聶聶。如循榆葉。曰平。(多胃氣下同)益實而滑。
白話文:
水結固如石,所以它(水)脈來時感覺又沉重又濡滑,因此稱之為「石」。這是四季的脈相。(以上說明弦、鉤、毛、石脈的命名由來)
如果有變化怎麼辦?如果春天(肝)的脈弦,反常就是病。什麼叫反常?脈氣來得緊實而強勁,這是太過,病在體外。脈氣來得虛弱微細,這是不及,病在體內。脈氣來得綿軟細膩,像撫摸榆樹葉一樣,就是平脈。(多胃氣的脈也相同)有益強壯而濡滑。
如循長竿。曰病。(少胃氣下同)急而勁益強。如新張弓弦曰死。(無胃氣下同)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氣。曰死。春以胃氣為本。夏(心)脈鉤。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累累如環。
白話文:
- 像探釣一樣沉下去:表示生病(胃氣下降)。急速有力且越來越強:表示將死(胃氣不下降)。
- 春天的脈象輕微而弦緊:表示正常。弦緊得厲害,表示胃氣少:表示生病。只有弦緊而沒有胃氣:表示將死。春天以胃氣為根本。
- 夏天的脈象鉤形:反常者表示生病。所謂反常是指:脈氣來得很實且強勁,這是過盛的徵兆,病在體外。脈氣來得很虛弱,這是不足的徵兆,病在體內。
- 脈象來得連續不斷,像環狀一樣:表示生病。
如循琅玕。曰平。來而益數。如雞舉足。曰病。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死。夏脈微鉤。曰平。鉤多胃氣少。曰病。但鉤無胃氣。曰死。夏以胃氣為本。秋(肺)脈毛。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藹藹如車蓋。
白話文:
脈象如同琅玕珠般順暢,則為平脈。脈象來得頻繁,如同雞爪般跳動,則為病脈。脈象前屈後伏,如同握住帶鉤,則為死脈。夏季的脈象微現鉤形,則為平脈。鉤形明顯而胃氣不足,則為病脈。只有鉤形而無胃氣,則為死脈。夏季以胃氣為根本。秋季的肺脈如同毛髮,反常則為病脈。何謂反常?脈象來勢強勁有力,稱為太過,病症在外;脈象來勢虛弱微小,稱為不及,病症在內。脈象來勢綿綿,如同車蓋般寬廣。
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蕭索。如風吹毛。曰死。秋脈微毛。曰平。毛多胃氣少。曰病。但毛無胃氣。曰死。秋以胃氣為本。冬(腎)脈石。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脈來上大下兌。
白話文:
觸診時脈搏有力,曰平脈。既不上浮也不沉下,如撫摸雞毛。觸診時脈搏空虛浮散,如風吹細毛,曰病脈。觸診時脈搏微弱,曰死脈。
秋季的脈象以微弱為正常。脈象微弱,胃氣虛弱,曰病脈。脈象微弱且沒有胃氣,曰死脈。秋季以胃氣為根本。
冬季(腎)脈象堅硬如石。脈象與正常相反的,曰病脈。什麼是相反的脈象?脈搏來得實際而有力,這是太過。病在外。脈搏來得虛弱而微小,這是不及。病在內。脈搏來得上端有力、下端空虛。
(上下二字疑古文誤倒置)濡滑而如雀之啄。(當作喙)曰平。啄啄連屬。其內微曲。曰病。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死。冬脈微石。曰平。石多胃氣少。曰病。但石無胃氣。曰死。冬以胃氣為本。
白話文:
脈象潤滑如同鳥嘴輕啄,稱為平脈。脈搏細小連綿,內部微彎,稱為病脈。脈來像解開繩索,脈去像彈射石頭,稱為死脈。冬天脈象細小如石子,稱為平脈。石子多,胃氣少,稱為病脈。只有石子沒有胃氣,稱為死脈。冬天以胃氣為根本。
按厭厭聶聶。若循榆葉者。上文所謂濡弱而長之謂也。形容如是者。專主胃氣言之。診脈之法。固醫家之關鍵。苟非脈。則安能決病之虛實。經云。脈者血氣之先。故古聖之於脈也。諄諄反覆。比類象物。以傳後世。且脈本無定體。隨時變更。自非聖人。其孰能如是形容。下文所謂累累藹藹啄啄等字。不可忽諸。此段太過不及之病。詳見素問。宜互參看。
白話文:
脈象細弱無力,就像飄動的榆樹葉。文中所說的「濡弱而長」,就是形容這種脈象。這種脈象主要反映的是胃氣,但是診脈方法是醫學的關鍵。如果不通過切脈,如何能判斷疾病是虛症還是實症?經文說:「脈是氣血的源頭。」因此,古代聖賢們對脈象反覆強調,用各種比喻和形象來傳遞後代子孫。此外,脈象沒有固定不變的形式,而是會隨著時間和情況而變化。如果不是聖人,又有誰能像這樣準確地描述脈象?文中後續提到的「累累」、「藹藹」、「啄啄」等字眼也不可忽視。關於脈象過盛或過衰的疾病,請參考《素問》,相互對照閱讀。
胃者。水穀之海。主稟。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來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見也。
白話文:
胃部是水谷儲存的地方,負責消化食物。一年四季的變化都以胃氣為基礎,因此胃氣的變化會影響四季的疾病。胃是生死攸關的重要器官。
脾臟位於身體中部,其平和的狀態是很難觀察到的。只有當脾臟虛弱時,才會表現出異常症狀。脾臟虛弱的症狀就像麻雀啄食一樣輕微,或者像水慢慢滲漏一樣緩慢。
按此結上文。謂胃者水穀之海者。以諸脈皆主谷病也。穀氣即胃氣。故曰死生之要會也。脾之和平。不可得見者。以寄旺四臟脈中故也。雀啄屋漏。所謂真臟獨見是也。胃謂生氣。脾謂死脈。蓋互文耳。夫脾胃者。一氣也。運化水穀。二者相隨為用。故承上文以謂生之徒。二者為之。死之徒。亦二者為之。學者察諸。此應上所問。一脈變為四時之答。
白話文:
接著前面所說。說胃是水穀聚集的地方,因為各種脈絡都主管與穀物相關的疾病。穀氣也就是胃氣。所以說它是生死存亡的關鍵部位。脾的正常運作,我們看不到,因為它隱藏在四臟的脈絡中。就像鳥兒啄食屋頂的漏洞,只有真實的臟腑能看到。胃指的是生氣,脾指的是死脈。這只是互相呼應的說法。脾胃是一體的,運化水穀,兩者互相配合發揮作用。所以承接上文,認為生長生命的,是脾胃兩者。死亡的,也是脾胃兩者所造成的。學者們仔細考察這些,就是回應前面所問「一條脈絡變化為四季」這個答案。
(第十二舊三)難曰。脈有太過。(實)有不及。(虛)有陰陽相乘。(脈將變之兆)有覆(陽極)有溢。(陰極)有關(陰盛四倍)有格。(陽盛四倍)何謂也。(七件脈名從內經中採摘來發問)然。關之前(寸)者。陽(脈)之動也。脈當見九分(本位)而浮。過者(過於本位)法曰太過。
白話文:
(第十二問)有疑惑者說:脈象有過盛(實)的,有不足(虛)的,有陰陽交織的(脈象即將改變的徵兆),有極盛(陽氣過盛)的,有極衰(陰氣過盛)的,有陰氣盛於陽氣四倍的,有陽氣盛於陰氣四倍的。這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在關脈(中指)之前(寸脈)出現的,是陽脈的動象。脈象本來應該是浮於九分(本位)深的,如果過於本位,就稱為「太過」。
減者(減於本位下同)法曰不及。遂(進也下同)上魚(際)為溢。(直上之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陽位)之脈也。關以後(尺)者。陰(脈)之動也。脈當見一寸(本位)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直下之勢)為內關外格。此陽乘(陰位)之脈也。
故曰覆溢。是其真臟(無胃氣)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白話文:
減(脈相較於原本位置偏低)
減脈:脈相較於本位偏低,稱之為「不及」。
遂(脈相較於原本位置偏高)
遂脈:脈相較於本位偏高,稱之為「溢」,直衝而上的脈勢稱為「外關內格」。這是陰脈乘在陽脈的位置上。
關(尺骨側手腕紋)之後的脈象:陰脈的動態。正常的脈象應該在關脈處沉下去一寸(本位)。
過(脈相較於原本位置偏高)
過脈:脈相較於本位偏高,稱之為「太過」。
減(脈相較於原本位置偏低)
減脈:脈相較於本位偏低,稱之為「不及」。
遂脈:脈象直衝而下,稱之為「覆」,直降的脈勢稱為「內關外格」。這是陽脈乘在陰脈的位置上。
按此篇所問脈狀。曰太過。曰不及。曰陰陽相乘。曰覆。曰溢。曰關。曰格。以七有字。分七件答辭。唯言太過不及與覆溢。以斷病死之分。其陰陽相乘及關格字。皆象所以為覆溢之形。詳考內經。曰溢陰溢陽。曰關陰格陽。俱是人迎寸口四盛以上之脈。而陰陽亢極之名也。
白話文:
根據本文所詢問的脈象,有七種類型:太過、不及、陰陽相乘、覆、溢、關、格。這七種類型可以區分成七種不同的解答。其中只有「太過」、「不及」、「覆」、「溢」四種脈象可以區分患者的生死。至於「陰陽相乘」、「關」、「格」等脈象,都是描述「覆」、「溢」脈象的具體表現。
《內經》中詳細說明:「溢陰、溢陽」指人迎寸口四個部位的脈象都非常強盛,是陰陽亢盛到極點的情況。「關陰、格陽」同樣是指人迎寸口四個部位的脈象都很強盛,是陰陽亢盛到極點的情況。
蓋在陰必曰關。在陽必曰格。而溢乃陰陽相通言之。獨覆一脈。內經無所見。後世字脫耶。抑越人因溢脈對出耶。此未可知矣。蓋此篇覆溢者。即內經所謂關格也。此難所謂關格。乃謂陰陽相乘之病勢。字同而義異。或問。然則此篇關格字面。何如著落。曰。觀夫於溢脈。曰外關內格。
白話文:
如果位於陰部,必定稱為「關」。如果位於陽部,必定稱為「格」。而「溢」是陰陽相通的意思。單獨覆蓋一條脈,在《內經》中沒有記載。難道是後人遺漏了字?還是越人因為脈象出現「溢」而相對應地創造了「覆」?這一點不得而知。這篇文章中提到的「覆溢」,實際上就是《內經》中所說的「關格」。此處所說的「關格」,指的是陰陽相互作用而導致的病勢。雖然字面相同,但意思不同。有人問,既然如此,那麼這篇文章中的「關格」字面應該如何理解?答道:觀察「溢脈」,文中提到「外關內格」。
覆脈亦曰內關外格。則知覆溢者。是即真臟死脈。而外見此脈。則內亦有腑臟互相關格之變矣。素問曰。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可見關格不止脈名。故四明陳氏云。關者二便閉而不通。格者食飲拒而不下。是也。後世方書中。有關格病。知覆溢是孤陰獨陽之脈名。而關格唯眎其陰陽失位之勢耳。
然則以關格為病名。蓋權輿於此篇者歟。
白話文:
覆脈又稱內關外格。由此可知,覆溢脈實為真臟死脈,而外在表現為這種脈象時,內部也存在著腑臟相互影響、關格不利的變化。《素問》中說,陰陽不相協調,疾病名稱為關格。可見關格不僅是脈象的名稱,因此四明陳氏說,關指二便不通暢,格指飲食難以降下。後世醫書中有關關格病,只知覆溢脈是孤陰獨陽之脈名,而關格僅根據陰陽失位的狀況來看。
(第十三舊十四)難曰。脈有損(似遲)至。(似數)何謂也。然。至(病)之脈。一呼再至。曰平。(舉例)三至(一息六動)曰離經。(適得病)四至(一息八動)曰奪精。(病將甚)五至(一息十動)曰死。(難治)六至(一息十二動)曰命絕。(必死)此至之脈也。
白話文:
有人提出問題:脈搏有好像遲緩,又好像數快的,這是什麼原因?
回答:這是由於病情的影響。脈搏一呼之間跳動兩次,稱為「平脈」。三跳稱為「離經脈」(病情剛開始發作)。四跳稱為「奪精脈」(病情將要加重)。五跳稱為「死脈」(難以治療)。六跳稱為「命絕脈」(必死)。這些就是脈搏跳動過快過慢的症狀。
何謂損。一呼一至(一息二動)曰離經。再呼一至(一息一動)曰奪精。三呼一至(一息半一動)曰死。四呼一至(二息一動)曰命絕。此損之脈也。至脈(病)從下(腎肝)上。(心肺)損脈從上(心肺)下(肝腎)也。
白話文:
什麼是損傷:
- 一次呼吸一動,叫做離開經絡。
- 兩次呼吸一動,叫做奪取精氣。
- 三次呼吸一動,叫做死亡。
- 四次呼吸一動,叫做生命終結。
這是損傷的脈象。
- 腎肝病變導致的脈象從下往上走。
- 心肺病變導致的脈象從上往下走。
按至者進。損者退。所謂損至。即數遲之意也。第七難既言數遲。然彼專為分臟腑寒熱言之。此謂下部陰虛。而陰中之陽升。為至。上部陽虛。而陽中之陰降。為損。皆自漸至極之義也。離經奪精之解。滑注得之。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大義雖無殊。因脈動之多寡觀之。則有分界。蓋死與命絕。自有緩急之差。可知已。
白話文:
加壓時,脈搏會變強。按壓時,脈搏會變弱。所謂的「損至」,就是脈搏跳動變慢的意思。第七個疑難已經提到脈搏跳動變慢,但那個部份是專門針對分辯臟腑寒熱的情況。這裡是指下半身陰虛,導致陰中之陽上升,稱為「至」。上半身陽虛,導致陽中之陰下降,稱為「損」。這兩種情況都是逐漸發展到極致的意思。滑注所解釋的「脫離常規、虛耗精氣」,也是相符的。五次出現「至」的脈象為死亡,六次出現「至」的脈象為命絕。雖然兩者的重要性沒有差別,但根據脈搏的次數多少觀察,是有區別的。因為死亡和命絕本身就有緩急之分,這一點可以知道。
損脈之為病奈何。然。一損(肺邪)損於皮毛。(肺之合)皮聚而毛落。(外候)二損(心邪)損於血脈。(心之合)血脈虛少。不能榮五臟六腑。(外候)三損(脾邪)損於肌肉。(脾之合)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外候)四損(肝邪)損於筋。(肝之合)筋緩不能自收持。
白話文:
損傷經脈的疾病有什麼表現?
第一種損傷(來自肺部疾病),損傷到皮毛。(肺的表徵)皮膚收縮,毛髮脫落。(外在徵兆)
第二種損傷(來自心臟疾病),損傷到血脈。(心的表徵)血脈虛弱稀少,無法滋養五臟六腑。(外在徵兆)
第三種損傷(來自脾臟疾病),損傷到肌肉。(脾的表徵)肌肉消瘦,飲食無法化成肌肉。(外在徵兆)
第四種損傷(來自肝臟疾病),損傷到筋。(肝的表徵)筋骨鬆弛,無法自己收縮維持。(外在徵兆)
(外候)五損(腎邪)損於骨。(腎之合)骨痿不能起於床。(外候)反此者。至脈之病也。(舊本於收二字誤)從上(肺心)下(肝腎)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腎肝)上(心肺)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治損之法奈何。然。損其肺者益其氣。(氣虛者宜升提)損其心者調其榮衛。
白話文:
五損(腎邪)
外候: 損傷於骨頭,骨頭萎弱不能起牀。
反此: 和上述相反的情況,屬於脈絡方面的疾病。
從上(肺心)下(肝腎): 骨頭萎弱不能起牀的,會死亡。
從下(腎肝)上(心肺): 皮膚聚縮,毛髮脫落,也會死亡。
治療損傷的方法:
- 損傷肺部的,加強肺氣。
- 損傷心臟的,調和氣血。
(血氣者人之神宜調)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水穀由脾以營四臟)損其肝者緩其中。(養血)損其腎者益其精。(補之以味)此治損之法也。(反此者至脈之治也)
白話文:
(血氣是人的精氣神,宜調和)損傷脾臟的人,調養其飲食,適應其寒熱。
(水穀通過脾臟供養四臟)損傷肝臟的人,緩和他心中的鬱結。
(養血)損傷腎臟的人,補充其精氣。
(通過味道補充)這是治療損傷的方法。
(與此相反的是脈症的治療方法)
按此舉損病一例。以該至脈之病。皆各候其所主部分。以知何臟之為病也。然損病始於皮聚。而終乎骨痿者。是順境而易知焉。至病自骨痿至皮聚。則是逆境難見。何者。損病皮聚者。得病之始。骨痿病極之候。今以損之極。為至病之始。以損之始。為至之終。滑注無明解。
白話文:
照這個例子來探討損病。因為手足三陽脈的病症,都各自分別掌管某些部分。只要知道哪個部分發生問題,就能推測是哪個臟腑出了問題。通常損病的症狀從皮膚聚合開始,最後發展到骨骼萎縮。這是按照正常的病理變化過程,較容易看出來。如果是病症從骨骼萎縮發展到皮膚聚合,那就是逆轉了病理變化過程,較難看出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損病的症狀表現在皮膚聚合,其實是發病的初期;骨骼萎縮則是病症達到極點的徵兆。現在卻把損病的極點當作疾病的初期,把損病的初期當作疾病的極點,而症狀變化過程中不留痕跡,所以很難發現。
初學不得無疑。曹氏脈歌云。損脈之病。過三則死。至脈之病亦然。可謂得此難言外之意者。蓋所謂三者。指脾損。病過脾而下抵肝腎則死。至病亦過脾而上。至心肺則死。然則治損至之大法。在病不及脾之前。可知矣。又按內經論氣血二虛。率主脾腎。難經舉肺與腎。明分氣血二因。
白話文:
對於初學者來說,難免會有疑問。曹氏的《脈歌》說:「損脈之病,如果超過脾臟,就會死亡。至脈之病也一樣。」可以說,能理解這句話的弦外之音的人,就是高手了。所謂的「三者」,是指脾臟。損脈之病超過脾臟而往下到達肝腎,就會死亡。至脈之病也超過脾臟,往上到達心肺,也會死亡。所以,治療損脈至病的主要方法,就是在病症沒有到達脾臟之前進行治療。
另外,根據《內經》的記載,氣血兩虛的病症,主要以脾腎為主。而《難經》中舉出的肺與腎,明確地將氣血虛弱的原因分為肺氣虛和腎氣虛兩種。
而脾臟獨為氣血二病之彀率者。以發經之餘蘊。肺曰益氣。肺主皮毛。所謂氣者。指外衛獨行者。經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是也。心曰調榮衛。心主血。輸諸經脈中。從營往來。謂之並行。衛氣亦心之化也。經曰。血氣者。人之神是也。周仲立衛字為衍者。非也。脾曰調其飲食。
白話文:
由於痰濕粘膩,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成為氣血兩虛的罪魁禍首。在發病初期,肺部會受損,肺氣不足,肺主皮毛。所謂的氣,是指人體外層的衛氣獨自運行。經典著作中說:「身體虛弱的人要溫補衛氣」,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心主血,能調節榮衛二氣,將血液運輸到經脈中,隨著營血運轉,稱為「並行」。衛氣也是心臟所化。經典著作中說:「血氣充盈,就是人的神靈」。周仲立將「衛」字寫成「衛」,是不正確的。另外,還要注意調節飲食,才能預防氣血虧虛。
適其寒溫。脾已有損。則胃中水穀難化。故調熟菜白粥。易化以與之。且適其好寒好溫情。莫強其所不好。為前所謂飲食不能為肌膚云爾。是治脾之要也。滑注。春夏食涼食寒等語。此平人養生之要也。而若病人有不好。則何以能為與之。豈非強乎。肝曰緩其中。中者志也。
白話文:
根據病人的寒熱情況調整飲食溫度。如果脾臟已經受損,胃中食物就會難以消化。因此,可以用煮熟的白粥來調養,容易消化吸收。此外,還要順應病人喜歡寒食還是熱食的習慣,不要勉強他們吃不喜歡的。前面所說的飲食不能化生肌肉,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治療脾臟疾病的關鍵。
有關春天夏天吃涼食寒食的說法,這是針對普通人養生的。但如果是病人,他們可能有自己的喜好,那麼我們怎麼能強迫他們呢?這不是強人所難嗎?肝經說要「緩其中」,「中」指的是精神意志。
禮云虛中。孟子云熱中。義與此同。皆指志言。肝志主怒也。緩者。以甘緩之。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是也。腎曰益其精。腎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也。
白話文:
禮記中說「虛中」,孟子說「熱中」,意思都是指內心的志向。肝臟主怒,緩解肝臟的方法是食用甘味順氣的食物。經典中說「肝臟的性質是苦寒急躁,所以要食用甘味食物來緩解它的急躁情緒」。這是針對肝臟的調理方法。
腎臟的功能是滋補精氣,它主水,負責接受五臟六腑的精華並儲藏起來。經典中說「精氣不足的人,可以用味道來補」,這就是針對腎臟的調理方法。
脈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平脈)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離經)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奪精)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死脈)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命絕○以上審至脈之動)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離經)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奪精○舊本有呼吸再至五字滑注以為衍文今削去按第一節有三呼四呼之目則於此節似有所闕然觀下文言再呼一至曰無魂當死則於損病不歷三呼四呼之久而死者明也)脈來如此。何以別知其病也。
白話文:
脈搏:
一呼之間脈搏一次,一吸之間脈搏一次。(正常脈搏)
一呼之間脈搏兩次,一吸之間脈搏兩次。(異常脈搏)
一呼之間脈搏三次,一吸之間脈搏三次。(奪精脈搏)
一呼之間脈搏四次,一吸之間脈搏四次。(死脈)
一呼之間脈搏五次,一吸之間脈搏五次。(命絕脈搏)
(以上是根據脈搏的跳動來判斷)
一呼之間脈搏一次,一吸之間脈搏一次。(異常脈搏)
兩呼之間脈搏一次,兩吸之間脈搏一次。(奪精脈搏)
(原本書中還有「呼吸之間脈搏一次」這五個字,但滑注認為是衍文,所以刪除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節中提到「三呼」、「四呼」,而這一節中似乎缺少這方面的內容。從下文「兩呼之間脈搏一次」表示「無魂將死」,可以看出損傷或疾病不會持續到「三呼」、「四呼」那麼久,就會死亡。)
脈搏出現這種情況,如何才能知道具體的病症呢?
然。脈來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無過不及)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謂至脈離經)前(寸)大後(尺)小。即頭痛目眩。(氣逆頭上)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邪塞胸中)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謂至脈奪精)脈洪大者。苦煩滿。(邪在上部)沉細者腹中痛。
白話文:
好的脈象是:
- 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大小適中,稱作「平脈」(不過於強也不過於弱)
- 一呼三至,一吸三至,表示病情適中(脈象偏離常規)
- 寸部(手腕內側)脈象大,尺部(手腕外側)脈象小,可能出現頭痛目花(表示氣血上逆頭部)
- 寸部脈象小,尺部脈象大,可能出現胸滿氣短(表示邪氣阻塞胸中)
- 一呼四至,一吸四至,表示病情嚴重(脈象過快,消耗精氣)
- 脈象洪大,表示心情焦慮,體內有熱氣(邪氣在上部)
- 脈象沉細,表示腹中疼痛
(邪在下部)滑者傷熱。(陽氣受病)澀者中霧露。(陰血受病)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謂死脈)沉細夜加(倍)浮大晝加(倍)不大不小。(謂氣未竭)雖困可治。其有大小者為難治。(胃氣已絕)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為死脈也。(命絕)沉細夜死。浮大晝死。
白話文:
病邪在下半身
-
滑脈:表示受熱傷。
-
澀脈:表示受寒濕傷。
-
呼吸每分鐘五次。
-
脈象微弱,夜晚加重。脈象浮大,白天加重。
-
脈象不強不弱。
即使瀕臨死亡脈象還不明顯,還有救治可能。如果脈象大小不一,表示胃氣衰竭,難以救治。
- 呼吸每分鐘六次。
- 脈象微弱,夜晚死亡。脈象浮大,白天死亡。
(以上謂至脈)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行屍。(舊本損字疑誤故削去此下古經錯亂文理不屬)人雖能行。猶當著床。所以然者。血氣皆不足故也。(所謂損脈離經)再呼一至。再吸一至。(舊本此下有呼吸再至四字直削去)名曰無魂。無魂者。當死也。(謂損脈奪精○舊本此下剩出入雖能行名曰行屍八字疑是衍文)
白話文:
所謂「至脈」的脈象:每次呼氣脈搏出現一次,每次吸氣脈搏也出現一次。這種脈象稱為「行屍脈」。
雖然患者還能行走,但應當臥牀休息。這是因為患者氣血都很虛弱。
(所謂「損脈離經」的脈象:再呼氣時脈搏出現一次,再吸氣時脈搏也出現一次。)
這種脈象稱為「無魂脈」。無魂脈的患者快要死亡了。
按此一說。滑氏曰。經絡血氣。為邪所中自外得之證。而與上節言五臟病者稍異焉。以余觀之。則不然。何者。前已言呼而不言吸。舉脈之動數。而不及形狀。是乃申明其義。而謂不大不小。前大後小。前小後大。及洪大沉細滑澀等類。皆審其脈狀者。可以見已。其所謂頭痛目眩。
白話文:
這種說法,滑氏認為:經絡血氣,是邪氣入侵由外而至,與上述五臟疾病有所不同。而我認為,並非如此。為什麼這樣說?前面已經說到呼而沒說吸,只說到脈動的快慢,而沒提到脈象。這只是對脈象的詳細闡述,而所謂的「不浮不沉」、「前大後小」、「前小後大」、「洪大」、「沉細」、「滑澀」等,都是對脈象的描述,可以通過觸診得知。至於提到的「頭疼」、「目眩」等症狀,
胸滿短氣。苦煩滿。腹中痛。及傷熱中霧露等證。是乃舉其病態。昭昭乎明矣。若夫傷熱中霧露等症。蓋一時自外兼加者。而所謂內傷挾外感是也耳。五臟之病。其根深。其發緩。礦日彌久。動涉歲月。非一朝一夕之謂也。故其間或有外邪觸冒。則脈從而變矣。滑氏因其有外邪之病。
白話文:
胸部有壓迫感和呼吸短促,煩悶感十分嚴重,腹部疼痛,還有受熱或在霧露中停留過久等類型的症狀。這些都是表明病情的具體表現,非常明顯。至於受熱或在霧露中停留過久等症狀,通常是由於外來的因素一時性地和身體的內傷共同作用所致,這就是所謂的「內傷兼外感」。五臟疾病的根源較深,發病緩慢,病程會拖延很久,需要經過幾個月的時間,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現的。因此,其間如果遇到外邪侵犯,脈象就會發生變化。滑氏認為,如果同時有外邪侵犯的病症,
而謂與前節異。幾乎粗已。蓋前所言。則五臟部分之病。而唯見其概。此所言者。具述其詳。一呼一至。名曰損。以下文理不屬。似有闕漏。故不可強解。今竅櫽括。姑眎其義云。
白話文:
這部分和前面所講的不同,幾乎已經大略講完了。前面所講的,是五臟部位的疾病,只是大概介紹。這裡所講的,具體描述了它們的詳細情況。每次呼氣時脈搏跳動,叫做「損」。這句話以下的文字不連貫,好像有漏掉的部分,所以不能強求解釋。現在姑且根據已經講的內容理解其含義。
(第十四舊十一)難曰。經(靈樞第五篇)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中止而不動)一臟無氣者。何臟也。然。人吸者隨陰(腎肝)入。呼者因陽(心肺)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臟無氣者。腎氣先盡。
白話文:
難經上說,把脈的時候如果脈搏不滿五十下,停頓一下(停下來不動了),說明有一個臟腑沒有氣。請問是哪個臟腑?因為人吸氣時氣跟著陰經(腎、肝)入,呼氣時氣跟著陽經(心、肺)出。現在吸氣時氣無法到達腎,到達肝就回去了。因此我們知道,一個臟腑沒有氣,一定是腎氣先耗盡了。
按脈一息五至。不大不小。則五臟和平無病之脈也。然一息間至微至眇。無有形影。故以十息五十動。候臟氣虛竭。靈樞曰。五十動而可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而一代者。一臟無氣。此難本此。而以不滿五十動變文。代作止。少異耳。義固相因。蓋五十動減一二。亦屬臟氣之虛。
白話文:
脈搏每分鐘跳動5次。不多不少,表示五臟平和沒有疾病的脈象。但是一分鐘脈搏的跳動很細微,沒有明顯的形狀。所以用10分鐘脈搏的跳動(50次)來判斷臟氣的虛弱情況。《靈樞》說:10分鐘脈搏跳動50次,脈搏不間斷,表示五臟都得到了氣。10分鐘脈搏跳動40次,脈搏間斷,表示有一個臟腑沒有氣。這個難題就是由此而來,並將「不滿50次間斷」改為「止」,稍有不同,但意思相承。如果10分鐘脈搏跳動減一、二次,也屬於臟氣虛弱的表現。
靈樞連言五臟。此篇獨言一臟者。蓋舉一反三之意也。且靈樞唯謂一臟二臟。則未知為何臟。故扁鵲特發問答以實之。令後人知所謂一臟。即從下數之。其無氣亦自腎臟始者。可以見已。
白話文:
《靈樞經》中多次提到五臟。但這篇文章只提到一臟,可能是舉一反三的意思。而且《靈樞經》只說是「一臟、二臟」,並沒有明確指出是哪個臟。所以扁鵲特意提問來求證,讓後人知道所謂的「一臟」是指從下往上數的第一個臟。而「無氣」也是從腎臟開始的,這一點從文中可以看出來。
(第十五舊十三)難曰。經(靈樞第四篇)言。見其(臟)色而不得其(臟)脈。反得相勝之脈者。(色脈相剋)即死。得相生之脈者。(色脈母子)病即自已。色之與脈。當參相應。(桴鼓影響)為之奈何。(問色脈相勝相生之義)然。五臟有五色。皆見於面。(此一節舊本誤出第三節今改移於此)當於寸口尺內(尺之皮膚)相應。
白話文:
有人提出質疑:
在《靈樞》第四篇中提到,如果看到臟腑的顏色,卻摸不到對應的脈象,反而摸到相剋的脈象,那這個人就會死亡。如果摸到相生的脈象,那疾病就會自己痊癒。臟腑的顏色和脈象應該互相對應,那應該如何理解呢?
五臟有各自的顏色,都可以在臉上看到。這些顏色應該與寸口尺內(手指和手腕的皮膚)的顏色相應。
其不應者病也。假令色青。(肝)其脈浮澀而短。(肺)若大而緩。(脾)為相勝。浮大而散。(心)若小而滑。(腎)為相生也。(是第一答)假令色青。(肝)其脈當弦而急。(木)色赤。(心)其脈浮大而散。(火)色黃。(脾)其脈中緩而大。(土)色白。(肺)其脈浮澀而短。
白話文:
若出現以下情況則為生病:
第一種情況:
- 面色發青(肝)
- 脈象浮而澀,脈搏短(肺)
- 脈象大而緩(脾)
這是相剋的關係。
- 脈象浮而大,脈絡散亂(心)
- 脈象細小而滑利(腎)
這是相生的關係。
第二種情況:
- 面色發青(肝)
- 脈象應當弦急(木)
- 面色發紅(心)
- 脈象應當浮大而散(火)
- 面色發黃(脾)
- 脈象應當中緩而大(土)
- 面色發白(肺)
- 脈象應當浮澀而短
(金)色黑。(腎)其脈沉濡而滑。(水)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是第二答故移下項)五臟各有聲臭味液。(五色與脈相應既出前段故此削色字補液字)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此九字舊本誤出第一說今移置此)脈數(大)尺之皮膚亦數。(肉熱)脈急(弦)尺之皮膚亦急。
白話文:
(金)顏色黑色。(腎)脈象沉著、濡濕、滑利。(水)這便是五色與脈象之間的關係,應該參照對應。
五臟各有所屬的聲音、氣味、味道和液體。也應該與寸口、關脈、尺脈相互對應。(「五色與脈相應」在前段已經提到,故此刪去「色」字補上「液」字)
脈象數(大),尺部的皮膚也粗糙。(肉熱)脈象急(弦),尺部的皮膚也緊張。
(肉張)脈緩(弱)尺之皮膚亦緩。(肉軟)脈澀(短)尺之皮膚亦澀。(肉乾)脈滑(實)尺之皮膚亦滑。(肉潤○此一節舊本出第二節今移於此)經言。知一(脈)為下工。知二(色脈)為中工。知三(色脈尺肉)為上工。上工者(神且明)十全九。中工者(為神)十全八。
(靈樞作七)下工者(為工)十全六。此之謂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緩慢,尺脈部位的皮膚也鬆軟,代表身體狀態偏虛。如果脈搏澀滯,尺脈部位的皮膚也粗糙,代表身體狀態偏實。如果脈搏滑利,尺脈部位的皮膚也光滑,代表身體狀態偏虛。經書記載,只憑脈象判斷病情的叫做下工,憑脈象和面色判斷病情的叫做中工,憑面色、脈象、尺脈、肌肉判斷病情的叫做上工。上工的診斷準確率能達到九成,中工的診斷準確率能達到八成,下工的診斷準確率能達到六成。
按靈樞云。夫色脈與尺之相應。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不得相失也。此篇問答。由此而發。蓋剿取於靈樞中色脈尺肉之診。表章其義。凡診病之要。脈雖為之主。然兼色與尺膚候之為上工。古之道也。夫五行之道。互有生克。固有其理。疾病始至。則權衡既失。而軒輊乃見矣。
白話文:
根據《靈樞》記載,臉色、脈搏和寸口的配合就像鼓棰和鼓相應,缺一不可。這篇問答就是由此而來。它的內容摘自《靈樞》關於臉色、脈搏和寸口肉的診斷,闡述了其中的道理。在診病中,脈搏雖然是最重要的,但結合臉色和寸口皮膚的狀況來診斷,才能達到更高的水平。這是古代醫術的精髓。五行的道理中,互相生剋,這是固定的法則。疾病初期,身體的平衡就會失調,從而出現偏盛或偏衰的現象。
色脈及尺。共相生者為順。相剋者為逆。逆則病不歸一。故難治。順則證無二岐。故易療。色脈尺肉之外。又有聲臭味液之候。可見古先聖賢之診。詳且盡矣。色脈及尺三焉者。脈為之主。色尺為之羽翼。故本篇第一二節。脈兼色言。第三節脈兼尺言。由此觀之。所謂聲臭味液四焉者。
白話文:
觀察人的氣色、脈象和舌象。氣色、脈象、舌象之間相生相應的為順。氣色、脈象、舌象之間相剋的為逆。逆的話,疾病不會侷限在一個部位,所以難治。順的話,症狀不會複雜,所以容易治療。在觀察氣色、脈象、舌象之外,還有聲音、氣味、味道、液體的徵兆。可見古代聖賢的診斷非常詳細和全面。氣色、脈象、舌象這三個徵兆中,脈象是主要的,氣色和舌象是輔助的。因此,本篇的第一和第二節,脈象和氣色一起討論;第三節,脈象和舌象一起討論。由此可見,所謂的聲音、氣味、味道、液體這四個徵兆,
亦皆色尺之旁診。而不可以闕焉。此篇徒舉聲臭味液之目。而不及其㕝。然時舉其目者。屬診候之法。故不可以廢爾。讀者勿見以為衍。詳見三十四篇。周禮天官醫曰。十全為上工。十失一次之。失二次之。失三次之。失四為下工。此篇及靈樞。謂上工全九者。點下一等。以見戒意。
白話文:
所有這些也是在色尺旁進行的診斷,不可缺少。這篇文章只列出了聲音、氣味、味道和液體的類型,而未涉及它們的性質。然而,偶爾列出其類型是因為屬於診斷方法,所以不可廢除。讀者不要認為它們是多餘的。詳見第 34 篇。《周禮》中的天官醫說:「十次準確鑑定病情,纔算是上等醫師。一次不準,等於次一等醫師;兩次不準,又次一等;三次不準,又次一等;四次不準,則是下等醫師。」這篇文章和《靈樞》中說,全中九次的為上工,每少中一次,就降一等,以此表示告誡的含意。
即合周禮失一之品。全八與周禮失二合。靈樞全七。與周禮失三合。在此篇特陟一等。亦教勵之意也。其七與八。在周禮則共是中工之品。義並無異。全六為下工。周禮靈樞皆同矣。
白話文:
這條論述與《周禮》中失誤一條是一樣的內容。《靈樞》全八與《周禮》中失誤兩條是一樣的內容。《靈樞》全七與《周禮》中失誤三條是一樣的內容。在《黃帝內經》中,這條論述被提升了一個等級,也是為了鼓勵大家的意思。在《周禮》中,七與八這兩條論述都是中工的等級,其意義相似。《靈樞》全六為下工的等級,與《周禮》是一致的。
(第十六舊同)難曰。(此下舊本出脈有三部九候云云三十五字問與答不相屬似錯簡其三十五字問辭今移篇首以為序次所謂陰陽輕重六十首一脈為四時等義皆例其後則文義當相屬此難當別有問古文脫簡不可知故姑闕如)然。是其病有內外證。(初答)其病為之奈何。(再問)然。
白話文:
難道不是嗎?這病症有內外兩種表現。首先,請問要如何治療這個病?難道不是嗎?
假令得肝脈。(弦急)其外證。面青(肝膽色)善潔(膽)善怒。(肝)其內證。齊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淋溲(小便)便難。(大便)轉筋。有是者肝(病)也。無是者非(肝)也。假令得心脈。(大數)其外證。面赤。(心小腸也)口乾。(舌熱)喜笑。
白話文:
假設摸到肝脈(弦急),其外在症狀為:
- 面色青(肝膽之色)
- 易潔(膽)
- 易怒(肝)
其內在症狀為:
- 左側肋骨下有脹氣
- 按壓該處有疼痛感
- 全身肢體腫脹
- 小便不通暢
- 大便困難
- 抽筋
若有上述症狀,則為肝病。如果沒有,則非肝病。
假設摸到心脈(大數),其外在症狀為:
- 面色赤(心和小腸)
- 口乾(舌頭發熱)
- 喜歡笑
(心)其內證。齊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病)也。無是者。非(心)也。假令得脾脈。(緩弱)其外證面黃(脾胃色)善噫。(胃)善思善味。(脾)其內證。當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
白話文:
(心臟病)的內部徵兆:胸口上部有震動感。按壓時感覺緊牢疼痛。其症狀會出現心煩、心痛,手掌發熱且有噁心感。如果有這些徵兆,說明是心臟有問題。如果沒有這些徵兆,就不是心臟的問題。
(脾臟病)的外部徵兆:面色發黃(脾胃失調的顏色)、經常打嗝(胃)、嗜睡嗜味(脾)。
(脾臟病)的內部徵兆:胸口有震動感。按壓時感覺緊牢疼痛。其症狀會出現腹部脹滿、食慾不振、身體沉重、關節痠痛、懶惰嗜睡。
四肢不收。有是者脾(病)也。無是者非(脾)也。假令得肺脈。(短澀)其外證。面白(肺大腸色)善嚏。悲愁不樂。欲哭。(肺)其內證。齊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有是者肺(病)也。無是者非(肺)也。假令得腎脈。(沉)其外證。面黑。(腎膀胱色)善恐(腎)善(舊本脫今補之)欠。
白話文:
四肢不收縮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脾臟出了問題。如果沒有這種情況,就排除脾臟問題。
假設觸診肺經脈絡
(脈絡短促、澀滯)外在徵兆有:
- 面色蒼白(肺和大腸的色澤)
- 經常打噴嚏
- 心情悲傷、憂鬱
- 有想哭的衝動
內在徵兆有:
- 右側肋下有脹氣感
- 按壓時疼痛明顯
- 患有喘咳
- 出現冷熱交替的發燒
如果出現這些徵兆,通常是肺臟出了問題。如果沒有這些徵兆,就排除肺臟問題。
假設觸診腎經脈絡
(脈絡沉滯)外在徵兆有:
- 面色發黑(腎和膀胱的色澤)
- 容易感到恐懼(腎)
- 經常打哈欠
(腎)其內證。齊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小腹急痛。泄如(如讀為而)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病)也。無是者非(腎)也。
白話文:
(腎)其內在的證狀:齊下有動氣(腰部下方有氣體活動)。按壓該處,牢固有疼痛感。其病症為逆氣(氣運轉不順暢)。小腹劇烈疼痛。洩瀉後感覺下墜感(如重物下壓)。腳脛發冷,且逆行(氣血流通不順暢)。有這些現象的是腎臟(疾病)。沒有這些現象的不是(腎臟疾病)。
按此篇所言內外證。非謂病證表裡。即謂診候內外也。何則。面青善潔善怒。豈止外證。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豈止內證。余可類推。所謂外證者。醫坐病人之側。以為望聞也。內證者。親逼病人。按腹診脈。以為問切也。概而言之。肝曰面青善潔。心曰面赤口乾。脾曰面黃善思善味。
白話文:
這段古文所指的內外證,並不是指疾病症狀的表裡之分,而是指診斷時內外的檢查方法。
為什麼這樣說呢?
面色青黑明亮,容易發怒,難道只是外在症狀嗎?四肢浮腫,小便和大便困難,抽筋,難道只是內在症狀嗎?其他的症狀也可以類推。
所謂外證,是指醫生坐在病人旁邊,通過觀察和聽聞來診斷。內證,是指醫生靠近病人,按壓腹部和診脈來診斷。
總括來說,肝的疾病會有面色青黑明亮的表現,心的疾病會有面赤口乾的表現,脾的疾病會有面色發黃、善於思考和喜歡美味的表現。
肺曰面白怨愁不樂。腎曰面黑善恐。是即望也。肝曰善怒。心曰善笑。脾曰善噫。肺曰善嚏。腎曰善欠。是即聞也。肝曰四肢滿閉。心曰煩心心痛。脾曰腹脹滿。肺曰喘咳寒熱。腎曰逆氣。小腹急痛。是即問也。肝曰臍左有動氣。心曰臍上。脾曰當臍。肺曰臍右。腎曰臍下。
白話文:
肺部虛弱的人,臉色蒼白,常感憂愁不樂;腎氣不足的人,面色黝黑,容易恐懼。觀察面色可以初步判斷臟腑狀況,這稱為「望診」。肝氣不順的人,容易發怒;心氣虛弱的人,容易發笑;脾胃虛弱的人,容易打嗝;肺氣不足的人,容易打噴嚏;腎氣虧損的人,容易打哈欠。觀察聲音變化也可以判斷臟腑狀況,這稱為「聞診」。肝氣郁結的人,四肢會感到沉重僵硬;心氣不足的人,會感到心煩意亂,胸口疼痛;脾胃虛弱的人,會感到腹部脹滿;肺氣不足的人,容易咳嗽喘息,伴隨發熱;腎氣虧損的人,容易逆氣上衝,小腹疼痛。觀察患者的疼痛部位也可以判斷臟腑狀況,這稱為「問診」。肝氣不順的人,左腹部臍周圍會有氣動感;心氣不足的人,疼痛位於腹部臍上;脾胃虛弱的人,疼痛位於腹部臍周圍;肺氣不足的人,疼痛位於腹部臍右側;腎氣虧損的人,疼痛位於腹部臍下方。
是即切也。望聞問切之義。詳見第六十一難。但彼所言。則特舉其義。以示醫者。此則直對病人。以實其事焉。由之觀之。所謂證者。言證據之證。而非言病證之證也。明矣。滑注隨文解之。內外證之義。不審何義。讀者察諸。
白話文:
這纔是真正的「切」。望聞問切的意義,請詳見第 61 章。但是,那裡所說的是特別舉出其意義,給醫生作參考。這裡則是直接對著病人,切實地實施望聞問切。由此看來,所謂的「證」,指的是證據的證,而不是疾病症狀的證。這一點很明顯。滑壽的話隨文解釋。內證外證的意義,不知是什麼意思。請讀者自己查考。
(第十七舊同)難曰。經(內經無所見)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連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然。可盡知也。診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弦急而長。(本臟脈名曰從從者當愈)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也。(相剋脈名曰逆逆者當死)病若開目而渴。
白話文:
難經說:「有些病會導致死亡,有些可以不治而癒,還有些會持續很長時間。這些人的生死存亡,是否可以從脈搏上看出來呢?」
是的,可以知道。
診斷疾病時,如果病人閉著眼睛不願意看人,脈搏應該是肝脈,弦細而長。(如果主病臟的脈象是從容不迫的,那麼病人應該會痊癒。)但是卻摸到了肺脈,浮動短促而澀滯。(相剋脈象稱作逆亂,表示病人可能會死亡。)
如果病人睜著眼睛,而且口渴。
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陽病見陽脈吉)而反得沉澀而微者。死也。(陽病見陰脈凶)病若吐血復鼽衄血者。脈當(脈與病合)沉細。(陰病見陰脈)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陰病見陽脈)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實病見實脈未危)而反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
白話文:
如果心下部脈象緊實且數,這是陽性疾病反映在陽經脈上,預後良好。但是如果心下部脈象卻沉澀而弱,則預後不佳。(陽性疾病出現陰經脈象,不吉利)
如果患者有吐血和鼻衄,脈象應該沉細。(陰性疾病反映在陰經脈上)但是如果脈象卻浮大而緊實,則預後不佳。(陰性疾病出現陽經脈象)
如果患者有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症狀,身體應該發熱,脈象應該洪大。(實證出現實脈,情況不危急)但是如果患者手足厥逆,脈象沉細而弱,則病情嚴重。
死也。(實病見虛脈危)病若大腹而泄者。脈當微細而澀。(虛病見虛脈)而反緊大而滑者。死也。(虛病見實脈)
白話文:
如果脈搏虛弱,表示有實際的病症,但卻有死亡的徵兆。
情況 1(虛病見虛脈)
如果是虛弱的疾病,脈博就應該細弱而澀。
但如果脈搏卻緊大而滑,表示有死亡的徵兆。
情況 2(虛病見實脈)
如果是虛弱的疾病,脈搏就應該虛弱。
但如果脈搏卻強勁有力,表示有死亡的徵兆。
按此篇所問三件。而答止見死證一節。他無所見。疑是脫簡。王文潔云。肝病見其本臟脈。則病自已。若見相剋脈。乃死。余可類推。據王說。則自已之證。含蓄在其中。滑注云。第十八難所謂人病沉滯久積聚一條。當此篇連年月而不已之答。文錯簡在彼。今且從之。舊本第十六至十八難。
各篇問答。殊不相蒙。疑是古經殘缺。不然。則呂廣重篇粗耳。今因滑氏諸家之說。移易正文。略眎其義爾。
白話文:
這篇古文中提到了三個問題,但解答內容只提到死亡徵兆的部分,其他部分沒有解答。懷疑是缺失了內容。王文潔說,肝病的徵兆出現在本臟脈象上,那麼病症在自身就會顯現。如果出現相剋脈象,那麼就會死亡。其他問題可以類推。根據王的說法,自我診斷的徵兆就包含在其中。滑注中說,第十八個疑問中提到的「人體病症沉滯積聚已久」這一條,應該與這篇文章中連續持續多年而沒有好轉的解答有關。文字混亂出現在那一部分。現在暫且依據這一說法。舊版本中的第十六至十八個疑問。
人病有沉滯久積聚。可切脈而知之邪。(應連年月不已之問)然。診在右脅(肺部)有積氣。得肺脈(短澀)結。脈結甚則積(氣)甚。結微則(積)氣微。診不得肺脈(結)而右脅有積氣者。何也。然。肺脈雖不見。右手(三部)脈當沉伏。其外(形體)痼疾同法耶。將異也。
白話文:
有些人會生病是因為體內有沉積已久的老毛病。可以切脈瞭解這些病邪(通常會持續好幾年)。如果診斷出右脅(肺臟部位)有積氣,就會發現肺脈(短促澀滯)結住了。脈結得越明顯,積氣就越嚴重。脈結輕微,則積氣輕微。如果診斷不出肺脈結住,但右脅有積氣,這是為什麼呢?肺脈雖然沒有明顯結住,但右手(三部)脈應該會沉伏。這種外在的(身體狀態)和痼疾是一樣的嗎?還是有不同呢?
然。內有積氣。脈當結伏。外有痼疾。脈當浮結。(以上十六字舊本脫落今因後節補之)結者。脈來去時一止無常數。名曰結也。伏者。脈行筋下也。浮者。脈在肉上行也。左右(手)表裡。(浮沉)法皆如此。假令脈結伏者。內無積聚。(聚疑氣字下同)脈浮結者。外無痼疾。
有積聚。脈不結伏。有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也。
白話文:
那麼內部有積氣,脈象應當結伏。外部有痼疾,脈象應當浮結。(以上十六字古文缺失,現根據後文補充)結脈:脈搏跳動時一會兒停止,沒有規律,稱為「結」。伏脈:脈搏在筋脈下方跳動。浮脈:脈搏在肌肉上方跳動。左右(手)表裡脈象的(浮沉)法則都這樣。假設脈象結伏,則表示內部沒有積聚。脈象浮結,則表示外部沒有痼疾。
按此舊本第十八難。文義具前注末節然字下。古經脫內有積氣云云十六字。近世浪華林見宜難經或問中。既已補入。今從之。
白話文:
根據古代《難經》的舊版本,這是第十八個難題。其文義如前文所示,但在最後一段的「然」字下方缺失了文字。古老的醫學經典中脫漏了「內有積氣」等十六個字。近代浪華林見宜在《難經或問》中已將其補入。現在我們根據林見宜的版本。
(第十八舊十九)難曰。經言脈有逆(女脈寸弱尺盛)順。(男脈寸盛尺弱)男女有恆(男上盛女下盛有定位)而反者。何謂也。
白話文:
難題:經文說:脈有逆(女性的寸脈弱小而尺脈強盛)順(男性的寸脈強盛而尺脈弱小),男女各有定位(男性的上部脈象強盛,女性的下部脈象強盛),但有時卻相反,這是什麼原因呢?
按女脈為逆。男脈為順。順者屬春夏生氣。從下而上達。逆者屬秋冬生氣。從上而下行。此謂男女有常也。如滑注所言。則逆順與反。其義不分。失問答之義。何者。此難所問。凡逆順與反。自是二義。答辭亦分為二件。學者思諸。
白話文:
女性的脈象為逆行,而男性的脈象為順行。順行的脈象屬春夏生氣,脈位從下往上。逆行的脈象屬秋冬生氣,脈位從上往下。這就是男女脈象的規律。
如果按滑注所說,那麼逆順與反覆就會混淆不清,無法區分其含義,就會失去問答的本意。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是一個難題。逆順與反覆原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回答時也應該將它們分別說明。希望學者們能夠好好思考。
然男子生於寅。(春氣始升)寅為木。(發生)陽也。女子生於申。(秋氣始降)申為金。(揫斂)陰也。故男脈在關上。(寸)女脈在關下。(尺)是以男子尺脈恆弱。(寸脈盛)女子尺脈恆盛。(寸脈弱)是其常(理)也。
白話文:
男子出生在春天(寅月),此時春氣開始上升,寅屬木(生發),代表陽氣。女子出生在秋天(申月),此時秋氣開始下降,申屬金(收斂),代表陰氣。因此,男子的脈搏在寸關上(靠近手腕的部位)較強,而女子的脈搏在寸關下(靠近肘部的部位)較強。所以,男子的尺脈(最遠離手腕的部位)通常較弱(因為寸脈較強),而女子的尺脈通常較強(因為寸脈較弱)。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按此第一件之答辭。謂男女自然。有逆順之分也。寅為木。陽也者。謂建寅月陽氣始出於地。而萬物生氣。皆在於上。自寅至未。六支配於春夏。而皆陽也。申為金。陰也者。建申月陽氣下降。而陰始用事。庶類之生氣。皆入於地。自申至醜。六支配於秋冬。而皆陰也。寅申說。諸家泥矣。不可從也。
白話文:
針對這第一個回答。認為男女是自然的。有順逆之分。寅屬木,是陽的。指的是建寅月時,陽氣開始從地裡升起,而萬物的生氣都在地面上。從寅到未,六個地支屬於春夏,都是陽的。申屬金,是陰的。指的是建申月時,陽氣下降,而陰氣開始控制事物。眾生的生氣都進入地下。從申到醜,六個地支屬於秋冬,都是陰的。對於寅申的說法,其他學派都搞錯了,不可取。
反者。男得女脈。(寸弱尺盛)女得男脈(寸盛尺弱)也。其為病何如。然。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內。(陰分)左(脈)得之。病在左(部)右(脈)得之。病在右(部)(下同)隨脈言之也。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四肢。(陽分)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隨脈言之。此之謂也。
白話文:
反常現象:如果男性得到女性的脈象(寸脈微弱,尺脈旺盛),女性得到男性的脈象(寸脈旺盛,尺脈微弱)。
病症徵兆:
- 男性得到女性脈象,表示陰氣不足。病症在身體內部(陰分),左脈得到,病在左部;右脈得到,病在右部(以下同)。
- 女性得到男性脈象,表示陽氣過盛。病症在四肢(陽分),左脈得到,病在左肢;右脈得到,病在右肢。
總之,這就是脈象異常的表現。
按此第二答。此篇太過不及。主心肺腎肝言。即氣血之偏虛偏實也。所謂男得女脈。寸弱尺盛。譬猶春夏陽氣不上騰。而滯於地下。則陰有餘。陽不足。故病在內。內者。謂陰部有㕝也。女得男脈為太過。寸盛尺弱。謂陰不足。陽有餘。猶秋冬陽不下降。而留於地上。故病在四肢。謂心肺部有事也。上左右。指脈位。下左右。指臟部言之。
白話文:
按照第二個回答,這篇文過猶不及。主要說明心、肺、腎、肝功能過強或過弱。所謂男子脈像像女子,寸脈微弱,尺脈強盛。就像春夏季節,陽氣不升騰,而是滯留在地下,導致陰氣過盛,陽氣不足。因此,疾病出現在身體內部,也就是說陰部有疾患。女子脈像像男子,為過強。寸脈強盛,尺脈微弱。說明陰氣不足,陽氣過盛。就像秋冬季節,陽氣不下降,而是停留在地面,因此,疾病出現在四肢,也就是說心肺部位出問題。上左右是指脈位,下左右是指相應的臟器部位。
(第十九舊二十)難曰。經(今無所見)言。脈有伏匿。伏匿於何臟。而言伏匿耶。然。謂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脈居陰部。(尺)而反陽脈(浮滑長)見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澀而短。(三脈皆陰是伏)此謂陽(乘)中伏陰也。脈居陽部。(寸)而反陰脈(沉澀短)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三脈皆陽)此謂陰(乘)中伏陽也。
白話文:
古文:
(第十九二十)難曰:經文(現已失傳)中提到,脈象有伏匿之象。那麼,伏匿與何臟腑有關,為何稱之為伏匿呢?
所謂的伏匿,是指陰陽脈象互相乘克、互相隱藏。如果脈象位於陰位(尺脈),卻表現出陽脈的特徵(浮滑長),則說明陽氣乘克了陰氣。反之,如果脈象位於陽位(寸脈),卻表現出陰脈的特徵(沉澀短),則說明陰氣乘克了陽氣。即使脈象有時表現出沉澀而短(三脈皆為陰脈),但實際上仍然是陽氣乘克陰氣;有時表現出浮滑而長(三脈皆為陽脈),但實際上仍然是陰氣乘克陽氣。
按伏匿字。出素問調神論。然非脈名。滑注辨此篇伏匿。與三難復溢同異。然彼乃復溢對待而言。此則伏與乘相配而言。其義本異。所謂伏匿者。唯伏也。故云更相伏乘。是亦陰陽有餘不足之義。接前篇言。然與前篇義有差別。所謂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則知陰部亦盛也。
重陽者狂。(陽實)重陰者癲。(陰實)脫陽者見鬼。(獨陰之極)脫陰者目盲。(孤陽之極)
白話文:
然而,三部(上中下)的脈象都表現為陰氣旺盛的狀態。而陰氣在陽氣當令的季節裡卻顯現出來,這就叫做「伏陽」。這種情況將逐漸發展為重陰的病症。脈象位於陰部的脈位,卻出現陽脈的表現,說明陽部也是旺盛的。在陽氣當令的季節裡,脈象中僅僅出現陰脈,這就叫做「伏陰」。這種情況將逐漸發展為重陽的病症。凡是狂癲的證候,都是五臟虛實不平衡所導致。如果外邪也有偏盛偏衰的情況,實證通常會表現為狂躁,虛證通常會表現為癲癇。這些表現可以幫助我們辨別病症。
然則三部皆陰盛之脈。而其陰乘時陽僅見者。此伏陽也。將為重陰之漸。脈居陰部。反陽脈見。則知陽部亦盛也。陽中時僅見陰脈。此伏陰也。將為重陽之漸。凡狂癲之證。共是五臟偏虛偏實之所由生焉。其在外邪。亦有所偏。實則為狂為癲。可以見已。
按此篇滑注。以為五十九難狂癲之文。錯簡出於此。以予觀之。弗然。彼所論則臟氣偏實之所生。病從內也。此即傷寒熱病陽症陰症等所見。病從外也。故見鬼目盲乃死。彼所謂狂癲。正氣自失。精神放散。不歸本舍。歷年之久。猶尚未已。豈有目盲見鬼之危急乎。學者察諸。
白話文:
根據這篇文章的注釋,有人認為這是關於59種狂熱疾病的文獻。錯簡可能出於此。但我認為不是這樣。文中所論述的是內部器官氣血偏盛所導致的疾病,是從內部產生的。這就像傷寒熱病中的陽症、陰症等症狀,是由於外來的致病因素引起的。因此,出現鬼目失明的情況才會致死。文中所說的狂熱,是指正氣失去控制,精神散亂,無法歸位。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很多年,還沒有好轉。怎麼會有突然出現鬼目失明的緊急情況呢?學者們需要仔細辨別。
(第二十舊二十一)難曰。經言。人形病(外證)脈不病。(胃氣存)曰生。脈病(胃氣亡)形不病。(內證)曰死。何謂也。然。人形病脈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脈亦似病)謂息數(屬病勢)不應脈數也。(屬生氣)此大法。
白話文:
(第20、21條)疑難:經書上說,人體有病(外在症狀)而脈搏不出現病態(胃氣存在),就稱之為「生」(即有生機)。脈搏出現病態(胃氣消失),人體卻沒有病(內在症狀)的,就稱之為「死」(即無生機)。這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人體有病而脈搏不出現病態,並不是說脈搏就沒有病態。(脈搏也有病態跡象)而是指脈搏的呼吸數(屬於病勢)與脈搏的跳動數(屬於生氣)不相應。這是一個重要的法則。
按此難形病脈病。審考其所答之辭。所謂息數不應脈數者。則其形病者。氣息短促。形體顫搖。而雖脈有邪勢。稍有胃氣存焉。此形病雖甚。應不至死。如脈病而形不病。則形息共穩。而脈見虛豁。無胃氣之和。是形病雖無已甚。然與脈反。不死何俟。蓋此難所言。凡內傷之病。
白話文:
根據這段古文中提到的,難以辨別的病症脈象。仔細探討其所回答的症狀。所謂「呼吸次數不符合脈搏次數」的情況,是指:
-
**形病顯著:**呼吸急促短促,身體虛弱顫抖。
-
**脈象異常:**脈象呈現虛證,但胃氣尚存。
雖然形病(症狀)表現嚴重,但患者不應該會死亡。
然而,如果脈象異常,但形態表現正常,那麼形態與呼吸都算平穩,而脈象卻顯得虛弱,表示胃氣不和。這種情況下,即使形態表現不嚴重,但和脈象相矛盾,不死亡還能等多久呢?
總之,這段古文中所探討的是,所有由於內在損傷所引發的疾病。
則其所發以漸。故所苦亦緩。而脈乃日惡一日。此脈病而人不病也。外邪之為病。息氣動形。屈伸顛沛。然脈動實強。猶有胃氣。此形病而脈不病也。滑注所引周氏之說。不可從矣。唯若仲景之說。乃為穩當。
白話文:
這種情況下,疾病的發作是逐漸的。因此,患者的痛苦也是緩慢的。而脈象卻一天比一天差。這是脈象有問題,但患者本身沒有問題。外來的邪氣引起疾病,會讓患者氣息微弱、動作僵硬、身體扭曲、顛簸不定。然而,脈象跳動有力,說明胃氣尚存。這是身體有問題,但脈象沒有問題。滑注引用的周氏說法是不可靠的。只有像仲景的說法纔是正確的。
(第二十一舊二十二)難曰。經言脈有是動。(衛病淺)有所生病。(榮病深)一(經)脈變為二病(是動所生)者。何也。然經言是動(病)者(屬)氣也。所生病者(屬)血也。邪在氣。(衛外)氣(陽)為是動。邪在血。(榮中)血(陰)為所生病。氣主呴之。血主濡之。
氣留而不行者。為(衛)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榮)血後病也。故先為是動。後所生病也。
白話文:
(第二十一、二十二)有人提出疑問說:經書上說,脈搏有「是動」這種脈象(是衛氣病,病勢較輕),還有一些脈象會導致疾病(是榮氣病,病勢較重)。一種脈變會產生兩種病,這是為什麼呢?
經書上說的「是動」,指氣血運行不暢(氣病)。而「所生病」,指氣血凝滯(血病)。邪氣在氣中(衛氣外行),陽氣過盛就會導致「是動」。邪氣在血中(榮氣內行),陰血過盛就會導致「所生病」。陽氣主要溫煦身體,陰血主要濡養身體。
按靈樞第十篇。載每經是動所生二病。然或未知二病有何等之別。故此難因設問答。以明各病有陰陽中外之異焉。所謂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又云。氣先病。血後病。此雲氣血。蓋指榮衛為言。所謂是動者。衛病也。邪在脈外。所生病者。榮病也。邪在脈中。譬如傷風是太陽之衛病。
白話文:
《靈樞經》中記載,每一條經絡如果發生病變,就會導致兩種疾病。但人們可能不知道這兩種疾病的區別。因此,為了闡明它們,我將提出一個問題並回答。
這兩種疾病之間存在陰陽、外內之別。所謂「是動」是指氣,「所瘂」是指血。又說:「氣先病,血後病。」這裡的「氣血」是指營氣和衛氣。所謂「是動」是指衛氣發病,邪氣在經脈之外;「所瘂」是指營氣發病,邪氣在經脈之內。例如,傷風就是太陽經的衛氣發病。
而主桂枝。傷寒是太陽之榮病。而主麻黃之類。大意以此推之。則知是動所生。俱皆為外邪冒經之病。而其謂先後者。亦有淺深之差。或以分外邪內傷二病等說。似不免牽合。但為榮衛二分。平易看過時為穩當。
白話文:
以桂枝藥方為主治。傷寒是表層的疾病。以麻黃等藥方為主治。大概推論,就知道是體動而引起。都是外邪侵襲經絡的疾病。說到先後,也有深淺的區別。有人把外邪入侵和內傷病症分開來說,似乎有些牽強附會。但是病症只分榮衛兩種類型,平易看待纔是穩妥的。
(第二十二舊八)難曰。寸口(三部)脈平(無偏倚)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本)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兩)間(命門)動氣也。此(指動氣)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名守邪之神。
白話文:
(第二十二章八)
一位難者問道:寸口(三部)脈搏平穩(沒有偏倚),卻死亡了。為什麼?
回答:十二經脈都連接在生命的根源。所謂生命根源,指的是十二經脈的根,即腎之間(命門)的動氣。這動氣是五臟六腑的根本,十二經脈的根源,呼吸的門戶,三焦的本源。(玄之又玄,妙不可言的玄門)又稱守邪之神。
(此一句疑後人所加)故氣(即動氣)者。人之根本也。根(命門)絕則莖葉(經脈)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腎間)生氣獨(暗)絕於內(指玄玄處)也。
白話文:
元氣是人的根本。當命門功能衰竭,經脈就會枯萎。脈象平定而死亡的人,是因為腎中的元氣暗藏在內部衰竭所致。
按前此諸論。皆承第一二難等義。取手太陰魚際。卻行一寸九分之脈位。以決病之死生。內經所謂飲食入胃。其精微氣變。見於氣口。是也。然則前諸篇皆主胃氣言。而此所問難。殊異乎彼。蓋胚胎之始。天真之氣。自然寓於腎間命門之宮。是謂生氣之原。即資始資生之妙。
白話文:
根據前面那些論述,都繼承了第一、二難等的理論。取手太陰魚際穴,往回一寸九分的脈位,來判斷疾病的生死。內經中所說的飲食進入胃中,其中精華部分化生的氣息,表現在氣口穴上。這是這個道理。然而,前面那些篇章都以胃氣為主,而這個問題卻與它們不同。因為在胎兒形成之初,先天之氣自然寄居在兩側腰間的命門穴,這稱為生命之氣的源頭,也就是生命之初的生命活動。
由是而兆。亦不期然而然者。豈唯人耳。萬類皆然。方其生來待乳哺水穀之養。以成臟腑經絡四肢百骸之全者。皆以此氣之為基故爾。所謂呼吸之門。三焦之原是也。夫寸口脈既謂決臟腑之死生。則此外復何求。然今其脈平而死者何。闢諸草木之在水瓶中。花葉雖青。其根既斷。
白話文:
因此而有徵兆出現,不刻意的結果也會如此。豈只有人類如此,萬物皆然。當生命剛形成時,等待著哺乳水穀的滋潤,才能使內臟經絡、四肢百骸完整,皆因這股氣為根基。所謂呼吸的門戶,三焦的源頭就是這樣。寸口脈既然號稱可以斷定臟腑的生死,那麼除了這個脈位,還能從哪裡求知?然而,如今脈象平穩的人卻死了,這又是為什麼呢?就好像把草木放在花瓶中,花葉雖然青翠,但根已經斷了。
則寧有一時之榮。遂乃萎爾失其本色。可刮目待已。或曰。實如此篇。則與前數者。其論相反。扁鵲之言。無乃矛盾邪。且內經云。得谷則昌。失谷則亡。而今谷入於胃。脈道以通。然其人即死者何。曰。寸口決死生。固其所也。然又有不關寸口者。若夫暴疾卒倒無論已。雖其長病久患。
白話文:
那麼,只會有一時的光鮮亮麗,接著就會枯萎而失去原來的樣子,值得拭目以待。
有人說:「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這篇文章的論點就和前面幾篇相矛盾了。扁鵲的說法,豈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我回答說:「《內經》上說:『得到食物就能昌盛,失去食物就會死亡。』現在食物已進入胃中,脈道也已暢通,但這個人卻依然死去,這是為什麼呢?」
我回答說:「寸口脈可以決定生死,這是無可置疑的道理。然而,也有一些情況與寸口脈無關。如果發生了暴病暴死,那就另當別論了。即使是長久患病的人,也不一定是因為寸口脈所致。」
先脈而可前知者。此一診已。扁鵲特論診脈之外。別有命門動氣之候。此乃望而知之之最者。而其候諸家紛紜。無有底止。或以為尺中脈。或以為踝後少陰。又或以為臍下丹田。果其言之是乎。則尺既屬寸口中。少陰即是十二經之一。至於寸口脈平而死。及十二經之根等語窮矣。
白話文:
從脈象上就可以預知病情,這是診脈的一種方法。扁鵲特別提出除了診脈之外,還有觀察命門動氣的徵兆。這是望診中最高明的方法,但不同的醫家對此徵兆的說法紛紛擾擾,沒有定論。有的人認為是在尺脈之中,有的人認為是在足踝後面的少陰脈,還有的人認為是在臍下的丹田。如果這些說法都正確,那麼尺脈既然屬於寸口脈,少陰脈就是十二經脈中的一條,而所謂「寸口脈平而死」、「十二經之根」等說法則不成立了。
且腎病齊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所謂邪與生氣之動。於彼丹田。何以擇之。可謂皆取其臆者。予嘗以其所聞。考諸內經。並取其說。別記藏之。顧其命門。靈樞唯謂目也。他無所議。而難經數言之。以予考之。內經中所謂耗散其真。真氣從之等語。即此是物。何以言之。則以精神之外。
別有指真者。故爾具載外記。並不復贅。本篇舊在第八難。然介諸寸口脈論中。失其序次。故移置此。
白話文:
腎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動氣。按壓時會感到堅硬且疼痛。所謂邪氣和生氣在丹田中相互作用。為什麼選擇丹田?因為它被認為是這些氣聚集的地方。我曾經根據聽說的內容,考證了《內經》,並總結了一些論點,記錄下來。至於命門,《靈樞》只提到它是眼睛。《難經》則有幾處提及。我考證《內經》,發現其中提到「耗散其真」、「真氣從之」等說法,指的就是這個物質。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它存在於精神之外。
(第二十三舊同)難曰。手足三陰三陽。脈之度數。可曉以(有乎字意下同)不。然。手三陽之脈。從手至頭。長五尺。(一經之度下同)五六合三丈。(總)手三陰之脈。從手至胸中。長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左右六經之度下同)足三陽之脈。
白話文:
有人問道:手足三陰三陽的脈絡長度,可以解釋嗎?當然可以。手三陽的脈絡,從手到頭,長五尺,總共三丈。手三陰的脈絡,從手到胸中,長三尺五寸,總共二丈一尺。足三陽的脈絡,
從足至頭。長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三陰之脈。從足至胸。長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兩足蹺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脈長一十六丈二尺。
此所謂十二經脈長短之數也。
白話文:
從腳到頭頂,長八尺,也就是六八十四丈八尺。足三陰經的脈絡,從腳到胸口,長六尺五寸,也就是六六十三丈六尺,再加五六三尺,一共三丈九尺。人的兩條小腿厥陰脈,從腳到眼睛,長七尺五寸,也就是二七一丈四尺,再加二五一尺,一共一丈五尺。督脈和任脈,各長四尺五寸,也就是二四八尺,再加二五一尺,一共九尺。所有的脈絡加起來,總長十六丈二尺。
按十二經脈尺度。總計十三丈八尺。任督蹺三脈。總二丈四尺。合十六丈二尺。即一難所謂晝夜五十周身。血氣運行之度也。然又視二十七難奇經八脈。不拘十二經云云者。與此互相反。所以不免於後人之疑焉。滑注無明解。予因考之。凡諸經絡流行。本自一元氣。雖有陰陽之分。
白話文:
根據十二經脈的長度,總計為十三丈八尺。任脈、督脈和衝脈三條脈絡,總長二丈四尺。合計為十六丈二尺。這就如同明堂流注所說的「晝夜行五十週身」,這是氣血運行的速度。
然而,如果再考慮到二十七難經中所說的奇經八脈,則不受十二經絡的約束。這種說法與明堂流注的說法相互矛盾,因此後人難免產生疑惑。滑壽的註解也沒有明確的解釋。
我經過考證認為,所有經絡的運行,本質上都源自一元之氣。儘管有陰陽之分,但這些經絡的運行遵循著一定的規律。
多少之差。何有隔離阻絕。各異其流之理乎。且所謂十六丈二尺者。特舉手足一體之大經脈而言之。且奇經之中。任督蹺在內經而有定尺。其餘陰陽維沖帶。四奇長短之度。於經亦無所見。則知其綢繆大經。而余流所及。隨省文耳。故知在尺度。則舉任督蹺以為定數。在流行。
白話文:
不同部位經脈的長度只有一些微小的差異,所以沒有隔離阻塞的問題,難道各經脈的流動原理不同嗎?所謂「十六丈二尺」的說法,只特指手足三陰經、三陽經這六條大經脈。另外,奇經中只有任脈、督脈、沖脈在《內經》中記載了具體長度。至於其他陰陽維脈、沖脈、帶脈這四條奇經的長度,經書中並沒有記載。由此可知,記載這些長度只是為了概括大經脈,至於其他經脈的長度,只是隨意描述而已。因此,關於經脈的尺寸,只有任脈、督脈、沖脈的長度可以作為確定的數值。至於其他經脈的長度,則需要考慮它們的運行規律。
即陰陽維沖帶。亦寓其中焉。滑注蹺脈為陰蹺。予謂不然。經云。男數其陽。女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可數者為絡。是其證也。然則蹺脈在男女各有陰陽取捨之異可知已。
白話文:
即是陰陽維脈和衝脈、帶脈。蹺脈也包含在其中。滑注認為蹺脈是陰蹺脈。我認為不是這樣。經文說:男的取陽脈的數字,女的取陰脈的數字。可以取的數字是經脈,不能取的數字是絡脈。這就是證明。那麼,蹺脈在男女身上都有陰陽取捨的不同,是可以知道的。
經脈十二。絡脈十五何始何窮也。然。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別絡十五。皆因其原。如環無端。轉相灌溉。
白話文:
。
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也。經(終始篇)曰。明知終始。陰陽定矣。何謂也。然。終始者。脈之紀也。寸口(候陰)人迎。(候陽)陰(臟)陽(腑)之氣。通於朝使。如環無端。故曰始(生)也。終者三陰三陽之脈絕。絕則死。死各有形。故曰終(死)也。
此所引經文二句。出靈樞。終始字。在難經寓死生意耳。
白話文:
每天早上切脈於寸口和人迎穴。以此診斷各種疾病,還能判斷生死。古籍《黃帝內經·終始篇》說:明瞭疾病的起終,陰陽變化就可以確定。為什麼這樣說呢?終始是指脈象的規律。寸口(測量陰脈)人迎(測量陽脈)反映了陰(臟器)陽(腑臟)之氣在早晨的運行。如環無端,所以稱為始(生)。終是指三陰三陽之脈斷絕。斷絕則死亡。死亡有各自的現象,所以稱為終(死)。
(第二十四舊同)難曰。手足三陰三陽氣已絕。何以為候。可知其吉凶不。然。足少陰氣絕。即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溫於骨髓。故骨髓不溫。即肉不著骨。骨肉不相親。即肉濡而卻。肉濡而卻。故齒(骨余此外候)長而枯。發(外候)無潤澤。無潤澤者。骨先死。
白話文:
疑問:手足三陰三陽之氣已經斷絕,會有什麼徵兆?難道可以由此判斷吉凶嗎?
回答:是的。足少陰之氣斷絕,就會出現骨骼枯槁的症狀。少陰之氣屬於冬脈,運行在體內深處,溫養骨髓。因此,骨髓失去溫養,肉就不附著在骨頭上,骨肉分離,肉就會柔軟而下垂。肉柔軟而下垂,導致牙齒(骨骼的延伸)變長而枯槁,頭髮(外在徵象)失去光澤。失去光澤說明骨骼已經先於肉而死亡。
戊日(陽土)篤。己日(陰土)死。(土剋水)足太陰氣絕。則脈不營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不營。則肌肉不滑澤。肌肉不滑澤。則肉(人中肉此外候)滿。肉滿則唇反。(脾之所主外候)唇反則肉先死。甲日(陽木)篤。乙日(陰木)死。(木剋土)足厥陰氣絕。
白話文:
戊日(陽土)病情篤重。己日(陰土)病情危重。(土元素剋制水元素)足太陰脾經的氣血衰竭。那麼脈絡就無法運行到口脣部位。口脣是肌肉的根本部位。脈絡無法運行,肌肉就無法光滑潤澤。肌肉不光滑潤澤,那麼人中穴附近的肉就會脹滿。肌肉脹滿,脣部就會外翻。(脾臟主導的外在症狀)脣部外翻,肌肉就會優先死亡。甲日(陽木)病情篤重。乙日(陰木)病情危重。(木元素剋制土元素)足厥陰肝經的氣血衰竭。
即筋縮。引卵與舌卷。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絡於舌本。故脈不營。則筋縮急。筋縮急。即引卵(眾筋所結)與舌。(肝經貫頏顙)故舌(外候)卷卵(外候)縮。此筋先死。庚日(陽金)篤。辛日(陰金)死。(金剋木)手太陰氣絕。即皮毛焦。
白話文:
就是肌肉痙攣。會導致睪丸上提和舌頭不能伸直。厥陰脈是肝臟的經絡。肝臟是筋脈的集合之處。筋脈聚集在生殖器上,並且與舌根相連。因此,如果經脈不能正常運作,筋脈就會痙攣僵硬。筋脈痙攣僵硬,就會導致睪丸上提(這是所有筋脈相連的地方)和舌頭不能伸直(肝經貫穿喉嚨和額頭)。因此,舌頭(外在表現)不能伸直,睪丸(外在表現)上提。這是因為筋脈最先死亡。庚日(陽金)病情加重。辛日(陰金)死亡。(金克木)手太陰之氣中斷,就會導致皮膚和毛髮焦黃。
太陰者。肺也。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弗營。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津液去。即皮節傷。皮節傷。則皮(外候)枯毛(外候)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日(陽火)篤。丁日(陰火)死。(火剋金)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外候)色黑如黧。
此血先死。壬日(陽水)篤。癸日(陰水)死。(水剋火)
白話文:
「太陰」指的是肺部,負責將氣推行到皮膚表面溫煦它們。如果肺氣運行不暢,皮膚就會變得乾燥。皮膚乾燥,津液就會散失。津液散失,皮膚就會受損。皮膚受損,就會出現皮膚乾枯和毛髮脫落。毛髮脫落表示肺部虛弱到了極點。陽火旺盛的日子(丙日),肺氣就會嚴重受損。陰火旺盛的日子(丁日),肺氣就會衰竭。手少陰經(心經)的氣血會中斷,脈絡不通暢,血液無法流動。血液無法流動,面色就會失去光澤。因此,面色會變得像黑炭一樣。
此篇大意。凡諸經氣血。因病經氣將絕之候。而諸經脈。皆在肌肉中。其流深潛。何緣能得從外而候之邪。雖然。既已有斯理。則醫者亦不可不知焉。唯其所主在腎。則以齒髮為候。於脾乃以唇反為候。於肝乃舌卷卵縮是候。肺與心。則皮毛焦枯。面色黧黑。是外候之尤著明者。故字旁加圈。以示初學者爾。
白話文:
這一段的中醫道理是說,當身體裡的經絡氣血運行受阻,快要消失的時候,雖然這些經絡都藏在肌肉裡,流動得很深,可是怎麼能從外在徵兆來診斷呢?儘管如此,既然有這樣的道理,作為醫生也不能不知道。只有腎臟為主導,才會以牙齒和頭髮作為徵兆;脾臟為主導,就以嘴脣的顏色作為徵兆;肝臟為主導,就以舌頭髮黑和睾丸收縮作為徵兆;肺臟和心臟為主導,就以皮膚和毛髮枯槁,面色晦暗作為徵兆。這些外在的徵兆非常明顯,所以特別標註出來,讓初學者更容易理解。
二陰(靈樞作六陰)氣俱絕者。則目眩轉。目瞑。(神志將亂奪精之兆)目瞑者為失志。失志者則志先死。死即目瞑也。六陽氣俱絕者。則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泄。絕汗(津液已絕亡陽之候)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白話文:
如果人體的兩條陰經(《靈樞經》中稱為六條陰經)的氣都斷絕了,那麼就會發生眼花、眼珠轉動的現象。眼睛閉合(這是神志混亂,生命將盡的徵兆)。眼睛閉合,表示意志力已經喪失。意志力喪失,那麼意志力就會先死亡,死亡的時候就會眼睛閉合。
如果人體的六條陽經的氣都斷絕了,那麼陰經和陽經就會分離。陰經和陽經分離,那麼身體的腠理就會鬆弛。出現大顆的汗珠,而且汗珠形成後不流動,這表示人的氣已經先死亡了。如果早上出現這種現象,那麼當天晚上就會死亡。如果晚上出現這種現象,那麼第二天早上就會死亡。
目瞑與絕汗出。此其外候也。此二絕與前每經之絕。其後大異者何。蓋彼病以漸而終之候。此則暴病急死。諸經俱亡之兆。
白話文:
閉上眼睛並且完全沒有汗水。這是在外的病症表現。這兩項絕症與前述每條經脈的絕症,結果大不相同。因為前述那些疾病是逐漸發展到最後的,而這兩項絕症則是急病猝死,是全身經脈都喪失功能的徵兆。
(第二十五舊同)難曰。有十二經。五臟六腑十一耳。其一經者。何等經也。然。一經者。手少陰與(猶言屬與)心主別脈(手厥陰)也。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故言經有十二也。
白話文:
有人問,有十二條經絡,五臟六腑加起來才十一,少了的哪一條經絡是什麼經絡呢?
其實,少了的這一條經絡是手少陰經,它和心主脈(手厥陰經)是一對。心主脈和三焦經是表裡關係,都有名字但沒有具體的形體。所以,經絡其實是有十二條的。
按此篇所發。示心包絡亦為無形之臟。蓋以十二經配五臟六腑。則一經無所繫屬。所以發問焉。心包者何。包絡心臟如內郭。所以溫養真心之陽也。三焦者。包羅薰陶諸臟之氣。歷絡上下。如外郭然。故取俱無形者。以為臟腑表裡。花溪虞氏之說。殊有理致。宜以參看。予別有說。今略於此。
白話文:
這段話指出,心包絡也是一個無形的臟器。因為十二條經脈對應著五臟六腑,如果有一條經脈沒有歸屬,所以才提出這個問題。心包是什麼?它包裹著心臟,就像內城牆,用來溫養心臟的陽氣。三焦則包羅、溫煦各個臟器的氣,貫通上下,就像外城牆一樣。因此,將無形之心包絡和三焦,視為臟腑的表裡,花溪虞氏的說法很有道理,值得參照。我還有其他說法,在此暫且略過。
(第二十六舊同)難曰。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餘三絡者。是何等絡也。然有陽絡。有陰絡。有脾之大絡。陽絡者。陽蹺之絡也。(申脈)陰絡者。陰蹺之絡也。(照海)故絡有十五焉。
白話文:
(第二十六條古人認為)經脈有十二條,絡脈有十五條。還有其他三條絡脈,是哪三條呢?原來有陽絡、陰絡和脾的大絡。陽絡就是陽蹺的絡脈(申脈)。陰絡就是陰蹺的絡脈(照海)。所以絡脈共有十五條。
按靈樞以任督配十二經之絡。為十五絡也。此難以陽蹺陰蹺代之者。何也。蓋奇經比諸十二經。皆絡也。故知任督外二蹺所屬穴。亦與諸絡穴同治。靈樞十五絡。有任督二脈。而無陰絡陽絡。蓋任督者。諸經周流之所屬而有專穴。故此難易之以陰陽二蹺。充其數者。凡奇經八脈中。
任督蹺三者。既已係血氣。運行五十周身之度。故易任督以蹺脈者。實擴經之餘義耳。
白話文:
在《靈樞經》中,任督脈與十二經脈的絡穴相配,總共有十五條絡脈。為什麼不用陽蹺脈和陰蹺脈代替它們呢?這是因為奇經相比十二經脈,都是絡脈。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任督脈和外二蹺脈所屬的穴位,也可以按照與其他絡穴相同的原則進行治療。
《靈樞經》中提到的十五條絡脈包括任督二脈,但沒有陰絡和陽絡。這是因為任督脈是所有經脈循環流經的專門場所,有自己專屬的穴位。所以,纔不容易用陰陽二蹺脈來充補它的數量。奇經八脈中共有十五條絡脈。
(第二十七舊同)難曰。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正)經。故曰奇經八脈也。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於經也。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
白話文:
有人提出疑問說:脈絡中有八條奇經八脈,它們不附屬於十二經脈,這是為什麼呢?這些奇經八脈包括陽維、陰維、陽蹺、陰蹺、沖脈、督脈、任脈、帶脈。這八條脈絡都不受正經的約束,所以稱為奇經八脈。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加上奇經八脈,總共有二十七條氣脈,它們相互連接,運氣血上下行。為什麼只有八條奇經八脈不受經脈約束呢?這是因為聖人設置這些脈絡猶如開鑿溝渠,為的是疏通水道,令氣血運轉順利。
以備不然。(猶言不虞)天雨降下。溝渠溢滿。霶霈妄行。(此一句舊本誤在當此之時句下今據脈經移此)當此之時。聖人不能復圖也。此絡脈(指諸經之絡)滿溢諸經。(十二正經)不能復拘也。
白話文:
未雨綢繆(即使沒有預料到)。大雨驟然降下。溝渠都要溢出。大雨傾盆而下,泛濫無常。(這句話舊版本錯誤地放在「當此之時」句的下面,現在根據脈經移到這裡)這個時候。聖人也不能再阻止它了。這些經絡(指各條經脈的絡脈)充滿了各條經脈。(十二條正經脈)也不能再約束它們了。
按此八脈者。十二經之奇零。而有專穴者。唯任督二脈耳。餘六脈。皆因正經屬會穴為之主治。詳見後篇。絡脈滿溢者。則上所謂十五絡脈也。滑氏直以為奇經。非是。
白話文:
這八脈是由十二正經的餘氣所組成,而且只有任脈和督脈有專門的穴位。其他的六脈,都是因為它們屬於正經,所以以正經的相關穴位作為治療的主穴。詳細的內容,請參閱後面的篇章。絡脈充盛滿溢的,就是上面所說的十五條絡脈。滑氏直接把它們當作奇經,這是錯誤的。
(第二十八舊同)難曰。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十二經。皆何起何繼(系同)也。然。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長強穴)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在腦後)入屬於腦。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會陰穴)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喉咽。衝脈者。起於氣衝。(足陽明經穴)並足陽明之經。
白話文:
請問,奇經八脈既然不受限於十二條經脈,它們各自從何而起,又如何相繼?
督脈:從會陰穴開始,沿著脊椎內側向上,到達風府穴(位於後腦),進入腦部。
任脈:從會陰穴上方開始,沿著腹部正中線向上,經過關元穴,到達喉嚨。
衝脈:從氣衝穴開始,沿著足陽明經,並行於足陽明經。
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帶脈者。起於季脅。(足少陽帶脈穴)回身一周。陽蹺脈者。起於跟中。(足太陽申脈穴)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足少陰照海穴)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其上者出於頏顙)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
白話文:
帶脈:從季脅(位於脅肋之下,外側緣區域)起始,圍繞身體一週。
陽蹺脈:從腳後跟的中點(申脈穴)起始,沿著外腳踝向上,進入風池穴(位於後頭部)。
陰蹺脈:也從腳後跟的中點(照海穴)起始,沿著內腳踝向上,到達咽喉,與衝脈相交貫通(衝脈的一部分從頏顙穴(位於髮際線後緣)出發)。
陽維脈和陰維脈:分別維繫著身體的陽經和陰經,因此陽維脈起於所有陽經會集之處。
陰維起於諸陰交也。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十二字舊本誤出故陽維云云前今移於此)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比諸絡脈)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比諸奇經)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其(指奇經)受邪氣蓄(積)則腫熱砭射之也。
白話文:
陰維脈起源於所有陰經的交匯處。
它就像無法環流灌溉其他經脈的積水。
這就像聖人規劃建設的溝渠。
溝渠水滿溢,就會流入深湖。
所以,聖人無法限制水流。
同樣的,人體經脈旺盛,會進入八脈,但不會環繞身體。
因此,十二經脈也不能限制它。
(奇經)受到邪氣積蓄,就會腫熱,需要用針灸治療。
此言八脈流行。滑氏以曲骨穴為任脈所起者。非。所謂中極之下者。直指會陰言。若以曲骨為所起穴。則會陰不屬任脈。而屬何經乎。會陰為任脈所起。滑氏既於十四經而言。與此相反者何。衝脈據內經。則並足少陰經。滑氏依違不決。予謂衝脈屬足少陰。固其所也。然觀其所發。
白話文:
文中所述八脈的運行。滑氏認為任脈起於曲骨穴,這是錯誤的。古籍中所說的「中極之下」,是指會陰。如果按照滑氏的說法,那麼會陰就不屬於任脈,而是屬於其他經絡了。任脈起於會陰,滑氏既已將它列入十四經中,卻又說出與此相矛盾的觀點,這令人不解。
至於衝脈,根據《內經》,它與足少陰經並列。而滑氏對於衝脈的歸屬猶豫不決。我認為衝脈應歸屬於足少陰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衝脈的發端之處
乃在足陽明氣衝穴。則此難所言。蓋似發內經未發之旨。且衝脈之流行於少陰陽明二經之間。亦可以徵矣。李瀕湖既得二經之意。予亦從之,溢蓄云云十二字。滑氏移不能拘之之下。文理不正。故予改移於此。
白話文:
這段文字指的部位是足陽明經上的氣衝穴。那麼「難」中所說的,可能是發揮了《內經》中沒有發揮的意旨。而且衝脈在少陰陽明兩經之間運行,也可以印證這一點。李瀕湖已經領悟了這兩條經絡的意旨,我也認同他的看法,將溢蓄云云的十二個字移到了「不能拘之」的下邊。滑氏的版本把這十二個字放在「不能拘之」的上邊,文理不順暢,所以我改動了位置。
(第二十九舊同)難曰。奇經之為病。何如。然。陽維維於陽。(手足三陽)陰維維於陰。(手足三陰)陰(維)陽(維)不能自明維。則悵然失志。(陰維病)溶溶不能自收持。(陽維病)陽維為病。苦寒熱。(病屬腑)陰維為病。苦心痛(病屬臟)陰蹺為病。陽緩(虛)而陰急。
白話文:
(難經第二十九章)
疑問:奇經發病的症狀是什麼?
回答:陽維屬於陽經(手足三陽經),陰維屬於陰經(手足三陰經)。如果陰維、陽維不能自行調節,就會感到憂鬱失落。
陽維發病時,會出現怕冷發熱的症狀(因為陽維與腑臟相通)。陰維發病時,會出現心痛的症狀(因為陰維與臟腑相通)。
陰蹺發病時,陽氣會虛弱(虛症),陰氣會亢盛(實症)。
(實下同)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沖之為病。逆氣而(腹)里(引)急。督之為病。脊強而厥。任之為病。其(腹)內苦結。男子為七疝。(主氣)女子為瘕(血)聚(氣)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失其束縛)若坐水中。(陰中陽虛)此奇經八脈之為病也。
白話文:
陽蹺脈有病時,陰氣運行緩慢,而陽氣運行急促。沖脈有病時,氣機逆亂而腹中絞痛劇烈。督脈有病時,脊椎強直而四肢厥冷。任脈有病時,腹中脹痛,堅硬如結。男子則是七疝,女子則是瘕(因血氣停滯而形成的腫塊)和聚(氣血鬱滯)。帶脈有病時,腹脹、腰腹鬆弛(失去束縛作用),好像坐在水中(陰中陽氣虛衰)。這些都是奇經八脈的病症。
此篇具言八脈主病。二維失其維持。在陰則失志心痛。在陽則不能收持。及寒熱兩蹺為病。其急者受邪而實。緩者少氣而虛。任督為腹背中行。有血氣之分。故其所苦如此。脊強內結。是其在陽在陰之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邪客之則逆氣特劇。帶脈者。在季脅而橫束諸脈。
白話文: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八條經脈所主導的疾病。
任脈和督脈失去正常的維持,如果在陰脈(內臟)則會心痛,而在陽脈(肢體)則會收縮不遂,還會導致寒熱兩腿疼痛的疾病。其中,發病急的是因為邪氣侵襲而實證,發病緩的是因為氣血不足而虛證。
任脈和督脈分別在腹中和背部運行,有血氣之分的差別,因此它們所主導的疾病也不同。
脊柱強直和內部筋骨攣結,是任脈和督脈分別在陰脈和陽脈發病的區別。
沖脈是十二條經脈的海洋,邪氣侵襲沖脈就會導致氣逆特別劇烈。
帶脈位於兩脅,橫向束縛其他經脈。
故有病焉。則弛縱而腰間溶溶。其經系足少陽。故陰中之陽失其守。則氣少如坐水中。蓋此八脈病形。在內經散出諸篇。若無統屬。故越人並取發難。二十七難至此三篇。通言奇經。詳且盡矣。
白話文:
因此身體就會出現問題。腰部會鬆弛無力,腰間感覺軟綿綿的。這種情況與足少陽經有關。因為陰陽之間的陽氣失去平衡,導致感覺身體虛弱無力,就像坐在水中一樣。這些關於八脈的病症,在《內經》中散見於不同的篇章。如果沒有系統地整理,就會引起不同的解釋。所以越人把這些問題集中提出來,總共有二十七個問題。這三篇都提到奇經,分析得很詳細、很全面。
(第三十舊同)難曰。榮氣之行。常與衛氣相隨不。然。經言人受氣(生氣)於谷。(五味)谷入於胃。乃傳與五臟六腑。五臟六腑。皆受於氣。(水穀之精)其清(陽)者(訓處下同)為榮(血)濁(陰)者為衛(氣)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榮周不息。五十(度)而復大會。(手太陰寸口)陰陽相貫。如環之無端。故知榮衛相隨也。
白話文:
有疑問:榮氣在人體中運行,是否總是和衛氣一起運行?
不是。經典中記載,人從飲食中獲得「生氣」,飲食進入胃後,會輸送給五臟六腑。五臟六腑都接受了這些氣(穀物的精華),其中清陽的部分化為榮(血液),而渾濁陰性的部分化為衛(氣)。榮氣在脈絡中運行,衛氣在脈絡外運行。榮氣不斷循環,50分鐘(一個時辰)後再次回到大的會合之處(手太陰肺經的寸口)。陰陽經脈相互貫通,就像首尾相接的圓環,沒有終點。因此,可以知道榮氣和衛氣是相隨運行的。
按此難問答。據靈樞榮衛生會篇文。而明榮衛不相離之義。然謂衛氣。其義不一。如衛氣篇。衛氣行篇。則謂獨行之衛也。生會篇則謂並行之衛也。凡諸邪在脈外者。皆屬此衛氣之分。故曰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各有其經所屬之部分焉。不則。何以有中風是太陽衛病。以桂枝。
白話文:
這個問題難以回答。根據《靈樞·榮衛生會篇》的記載,可以清楚地理解榮、衛二氣不可分離的道理。但是,關於衛氣的含義卻不只一種。例如,《衛氣篇》、《衛氣行篇》將衛氣理解為單獨運行的衛氣;而《生會篇》則認為衛氣是和榮氣並行運轉的。凡是在脈絡之外的所有邪氣,都歸於衛氣。所以說榮氣運行在脈絡之中,衛氣運行在脈絡之外。這兩者都有各自依附的經絡部分。否則,怎麼會有中風是由於太陽經的衛氣病變,需要用桂枝治療的呢?
傷寒是太陽榮病。以麻黃等語乎。若夫浮散之衛。則晝行諸陽。夜行諸陰。此難大意。專據一脈有二病之變。以明榮衛相隨之義。前篇所謂是動所生二病。亦因是推之。則可矣。榮衛清濁之義。舊注詳盡。其說蓋眎血氣互根之理爾。
白話文:
傷寒是太陽經的熱病。根據麻黃等藥物來治療。至於浮散的衛氣,白天運行於陽經,晚上運行於陰經。這是難以理解的關鍵所在,特別指同一條經脈出現兩種病症的變化,以此來說明榮衛相互影響的道理。前文所說的「是動所生」兩種病症,也是基於此理推導出來的。榮衛的清濁之分,舊註解已詳細說明。其說法源於血氣互為本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