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古義》~ 卷之上
卷之上
1. 卷之上
(第一)難(去聲下同)曰。十二經(中)皆有動脈(處)獨(照上皆字)取寸口。(手魚後卻行一寸即經渠大淵二穴之分)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診)法。何謂也。然(然然諾之然此書字例下皆仿此)寸口者。(諸)脈之大會(地)手太陰(肺)之脈動也。(素問云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又云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按此篇開卷第一義。寸口一名氣口。又名脈口。凡診脈之法。靈素所述。蓋非一道。或以氣口人迎言。或以三部天人地言。或寸脈尺膚。相對言之。人有腎原之氣。胃陽之氣。此難所言。獨主胃氣。蓋水穀入口。則脈道以通。無病則沖和之氣自見。若有病則隨其邪之淺深。各為脈變。
凡人身者。一原氣焉耳。故其有病也。諸經皆為此變動。況肺朝百脈。脈會大淵。則全為胃氣之先容。此所以不取他脈。而獨取寸口。以決臟腑之死生者。然明診脈之要。專在此耳。
人一呼脈行三寸。(左右各一寸半下同)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刻)水下百刻。榮衛行陽(晝)二十五度。行陰(夜)亦二十五度。為一(大)周也。故五十度復(回)會於手太陰。(大淵之地)寸口者。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診)法取於寸口也。
此承上節言。諸脈會於寸口。凡血氣之一周身者。以滿水計。則二刻。以息數。則二百七十。以脈度。則一十六丈二尺。是特示晝夜五十營之理爾。若夫診脈之法。則素問所謂一呼再動。一吸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潤以大息。是也。蓋舉壯歲無病者。以為準焉。至若老幼。
則無拘是法。當知老自老。幼自幼。固有血氣盛衰之分。而脈亦為之增減。故料五動內外。以定平脈。是言外之意也。且察脈之變。藉醫之氣息為法。故素問曰。常以不病調病人。是也。此段雖未言及診脈之法。然其意亦暗寓中矣。
(第二)難曰。脈有尺寸。(二部)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前曰大會此曰大要會可見要一字有差別)從關(手腕後高骨處)至尺(澤)是尺(膚)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大指掌骨際)是寸口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口)為尺。分尺(膚)為寸。故陰得尺(膚)內一寸。
(動脈)陽得寸(口)內九分。(動脈)尺寸(二部)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此篇始以魚後一寸九分之動通稱寸關尺三部)
按一難已舉一部寸口。以決臟腑之死生者。以肺朝百脈。非若餘十一經之比。蓋取太極未分之象焉。此篇分寸尺立論者。脈中既有陰陽進退之理。故於一脈中分關前關後。以立尺寸陰陽之位。蓋見太極分為兩儀之象也。故九為寸陽。十為尺陰。立關以為寸尺之界。合則一寸九分。
即三指點按之位也。孫思邈以寸關尺三部。為岐伯之言。然內經無所見焉。其有尺寸之名者。尺是尺之膚肉。寸即寸口一部之脈。分寸口尺內為三部者。蓋難經之所創也。圭齋歐陽氏云。切脈於手之寸口。其法自秦越人始。蘄水龐安常。亦謂越人取手太陰之行。度魚際後一寸九分。
以配陰陽之數。此說俱為得之。滑注所引。即釋字家說。非古義也。一二難統論建三部之義。
(第三舊十八)難曰。脈(經脈之脈)有三部。部有四經。手有太陰陽明。足有太陽少陰。為上下部。何謂也。然手太陰(肺)陽明(大腸)金也。足少陰(腎)太陽(膀胱)水也。金生水(母子之行)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肝)少陽(膽)水也。生手太陽(小腸)少陰(心)火火炎上行。
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心包)少陽(三焦)火。生足太陰脾陽明(胃)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按此難見舊本第十八篇。以予觀之。正似錯簡在彼。何則。此難所言。蓋配列臟腑部位於寸關尺者。明矣。一二難始分三部。而未配臟腑脈位。至三四難。則既論平病死等脈。所謂陰陽相乘。及心肺俱浮。腎肝俱沉等語。當按何處以得之乎。故移是難於此。則知三部各立臟腑分配也。
其分配之說。諸家紛紛。似不合於經意。予竊考寸關尺三部之診。八十一篇中。唯有左得之右得之。及右手脈等語。而未嘗聞有配列臟腑於左右尺寸之說。如其左寸心右寸肺等說。西晉王叔和為之嚆矢。唐宋元明諸家。咸從其旗號。愈穿愈鑿。愈繁愈雜。至若取素問尺內兩旁季脅云云一節。
以為三部左右分配之義。則大失古義。豈非一犬吠虛。萬犬傳聲邪。至明中葉趙繼宗李時珍輩。厭其繁蕪。略從簡約。雖然。趙氏唯得土主中宮之旨。李氏唯通部有四維之義耳。宋王誠叔獨謂以心肺俱浮。腎肝俱沉。脾在中州為正。至於他分兩手部位。及臟腑脈。並時分見於尺寸。
皆以為王氏脈經之非。可謂千古卓見矣。惜乎眾口爍金。遂使脫錐之才。坐下客之列。余善其說之近乎古。故時舉寓推轂之意云。
(第四舊十六)難曰。脈有三部九候。有陰陽。(舊本四難)有輕重。(舊本五難)有六十首。(舊本十難)有(張世賢本有有字故補之)一脈變為四時。(舊本十五難)離聖久遠。各自是其(診)法。何以別之。
按此問辭出舊本第十六難。然無答辭。疑是缺文乎今考前後篇。推以移之於此。
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寸)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關)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下部(尺)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針)刺之者也。
按此一節。出舊本第十八難中。脈有三部九候。如何主之十字。謝堅白以為衍文。然是特更端之辭。下篇多見此例。則置亦無妨焉。素問分頭面手足為天人地三部。每部候三穴。合為九候。而扁鵲便以寸關尺為三部。每部浮中沉。合為九候。義若相悖。然其致一也。蓋扁鵲之意。
於內經諸篇。率皆去繁就簡。約示其義者。每每皆然。故在此篇。亦唯言兩寸法天。心肺主之。兩尺法地。腎肝主之。兩關法人。脾心包主之。審而刺之。言分三部九候而針刺之。
上部(寸)有脈。下部(尺)無脈。其人(必)當(有)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倦)無能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脈)譬如(二字舊本誤在人之有尺之上今從滑注移於此)樹之有根。枝葉(比寸)雖枯槁。根本(比尺)將自生。脈有根本。人有元氣。故知不死。(此一節舊本誤出於第十四難之末今以文理考則當屬於上文故僭移於此)
按此因上文言上下部脈自有本末之理。所謂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是主邪氣。故有未必有。無未必無。益是飲食隔塞中焦。不得磨旋。則上焦不清。下焦不通。故脈溢上而侵心肺之分。是以其人當吐。然則上部有脈。是謂有邪脈也。其無脈者。亦當一旦隔塞而不見焉。若既有吐。
則上下俱通。而其無脈處。還復相見。若夫不吐則下焦無氣。而腎肝殆絕。故曰死矣。上部無脈。下部有脈者。是主正氣。故無是真無。有是真有。蓋雖上焦受邪。心肝為是漸虛。然下焦未衰。腎肝之氣。猶有茁然者。縱使枝葉枯槁。然根本既已有氣。則何死之有。故曰雖困無能為害。
此篇有無二字。特有二義。若為一例觀之。則不啻侷促不通。反失立論之旨。何者。下部已無脈。而上部獨有焉。則外關內格惟肖。上部脈絕。而下部獨見焉。則內關外格何別。滑注所載諸說。隨文為解。未曾免疑。學者審諸。
(第五舊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與肺。(寸)吸入腎與肝。(尺)呼(寸)吸(尺)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關)浮者陽也。(表)沉者陰也。(里)故曰陰陽也。心肺俱浮。何以別之。(起一浮分為兩象之間)然浮而大散者。心也。(陽中之陽)浮而短澀者。
肺也。(陽中之陰)腎肝俱沉。何以別之。(又一沉分為兩象)然牢而長者肝也。(陰中之陽)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陰中之陰)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不浮不沉陰陽界限故謂之中)是陰陽之法也。
按此篇立論。心肺脈俱浮。見寸為常。腎肝脈沉。見尺為常。脾脈。見於兩關。不偏不倚。故曰其脈在中。中者。關位也。此不言寸尺。專以呼吸言者。蓋前篇既論三部各配五臟位置。故此獨以呼吸言。越人已謂腎間動氣。呼吸之門。則呼自齊下閱歷諸臟。而出於鼻。吸亦自鼻孔入達五臟。
而極於齊下。所謂呼出心肺。吸入腎肝者。亦互文耳。自此而下。專言脈象。此篇先舉浮沉二脈。以示表裡陰陽。
脈有一陰一陽。(沉滑)一陰二陽。(沉滑長)一陰三陽。(浮滑長時一沉)有一陽一陰。(浮澀)一陽二陰(長沉澀)一陽三陰。(沉澀短時一浮)如此之言。寸口(三部)有六脈俱動邪。然。此言者。非有六脈俱動也。謂浮沉長短滑澀也。(上所謂六脈是也)浮者陽也。滑者陽也。長者陽也。沉者陰也。短者陰也。澀者陰也。
所謂一陰一陽者。謂脈來沉(體)而滑(兼加)也。一陰二陽者。謂脈來沉(體)滑而長(兼)也。一陰三陽者。謂脈來浮滑而長。(變脈)時一沉(本脈)也。(以上三件脈狀陰脈為體陽脈兼見)所謂一陽一陰者。謂脈來浮(體)而澀(兼)也。一陽二陰者。謂脈來長(體)而沉澀(兼)也。
一陽三陰者。謂脈來沉澀而短。(變)時一浮(本)也。(此三件陽脈為體陰脈乘之)各以其(部)經所在。名病順逆也。(陽位見陽脈陰位見陰脈是順陽位見陰脈陰位見陽脈是逆)
按因上節浮沉二脈。並滑澀長短四脈。凡此六者。為脈之綱領而候之。古之義也。內經以緩急大小滑澀為六脈。其義亦同。各隨其時宜爾。蓋有一陰一陽。至一陰三陽。則是謂陰虛陽盛。自微至著之象。即無水之證。所謂盛水之主。以制陽光。是也。自一陽一陰。至一陽三陰。
則謂陽虛陰盛。自漸至極之狀。即無火之證。所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是也。至於時一沉浮。則陰陽衰竭之極。而無有挽回之候。故曰。名病之逆順也。
(第六舊同)難曰脈有陰盛陽虛。陽盛陰虛。何謂也。然浮之(輕取)損小。(不足)沉之(重取)實大。(有餘下同)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是陰陽虛實之意也。
按此篇與舊本五十八難第三節之文似同。而其義自別。彼所謂陽虛陰盛。陽盛陰虛。乃指傷寒表裡之證。此則承上篇浮沉。以定陰陽虛實之診法。讀者勿以其偶同混讀焉。
(第七舊九)難曰。何以別知臟腑之病耶。然。數者腑也。(屬陽)遲者臟也。(屬陰)數(浮沉強弱)則為熱。(表裡虛實)遲(浮沉強弱)則為寒。(表裡虛實)諸陽(脈)為熱(證)諸陰(脈)為寒(證)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按此難舉數遲二脈。以別臟腑之病。前篇既揭浮沉二脈。分配四臟。此篇即標數遲以決臟腑寒熱者。以浮沉虛實四字。蒙此二脈。引伸以求其義。則此難秘旨。自然明矣。所謂數者腑。遲者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四句。滑注無明解。諸家紛紛。猶未決者。蓋不深味之耳。何者。
數未必得為腑病。遲未必得為臟病。蓋有熱則腑臟脈皆數。有寒則臟腑脈皆遲。故下文云。數則為熱。遲則為寒。由之觀之。浮數則表熱。沉數則裡熱。虛數是陰虛內熱。實數是陽實發熱。遲脈亦各有浮沉虛實四變。臟寒腑寒。俱皆見焉。或問此篇數遲二脈。似在臟腑有所印定。
然則無臟病屬熱腑病屬寒之證歟。答曰。數遲二脈。分配臟腑。固其所也。而病之變易。脈與之化。則臟亦見數。腑亦見遲。何有定體。數遲易地。可以見此篇之妙。龐氏所謂引而不發者。是也。
(第八舊五)難曰。脈有輕重。(手法)何謂也。然。初持脈。如三菽之重。(浮○菽豆之別名菽有大小則未可知用何豆為準蓋其實則藉以分段耳讀者勿泥)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浮)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浮沉之中)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如十二菽之重。(沉)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沉)舉指來疾(前難作實為是)者。腎部也。故曰輕重也。
按菽法輕重凡五候。雖內經無明文。然應象論略有言曰。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此亦診家伺邪淺深之一也。又痹論所述五痹之候。亦非此法。則無所分別。蓋每部分診之。則在寸三菽六菽。關乃九菽。尺乃十二菽。與至骨大意。滑注所言浮中沉之義。而分於皮脈肉筋骨者。凡以病有此五分故耳。此難所以立菽法輕重者然歟。
(第九舊七)難曰。經(見素問平人氣象論其文半脫)言少陽之(脈)至(進)乍大(陽)乍小。(陰)乍短(陰)乍長。(陽下文同)陽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陽之至洪大而長。太陰之至。緊大而長。少陰之至緊細而微。厥陰之至。沉短而敦(重)此六者。是平脈邪。將病脈邪。
然。皆王脈也。其氣以何月各王幾日。然。冬至之後得甲子。(統六十日下同)少陽王。復得甲子。陽明王。復得甲子。太陽王。復得甲子。太陰王。復得甲子。少陰王。復得甲子。厥陰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陽三陰之旺時日大要也。
按平病死三脈外。別有王脈。蓋王之為義。在天地。則自冬至一陽來復後。每得一甲子。六十日。陽氣始動。以序升浮。至於純陽建巳月而極矣。自夏至一陰始。亦每六十日。陰氣主事。以次降沉。至於純陰建亥月而極矣。在人經脈。冬至後六十日。少陽王氣至。以次逮乎陽明太陽。
自里出表。氣之升而浮也。夏至後六十日。太陰王氣至。以次遷於少陰厥陰。自外之內。氣之降而沉也。蓋自冬至每六十日。以次推之。則一歲中王凡六變。似合六氣運行之道。然六氣者。以厥陰為先。大寒節為始。則其義亦異。因審考之。從少陽至於太陽。則一陽動於地下。
而六陽偏於上之象。從太陰至於厥陰。則一陰見於上。而六陰極於下之象。故陽脈之王。乃始於少陽。而終於太陽。陰脈之王。則從太陰而至厥陰者。可以見已。滑注泥後得二字。為甲子為冬至以後甲子之日。殊不知此六甲之義。而統言六十日。古言為然。
(第十舊同)難曰。一(臟腑)脈為十(病)變者。何謂也。然五邪(虛實賊微正)剛(臟邪氣甚)柔(腑邪氣微)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脈急甚者。(為瘛瘲)肝邪干心也。(從後來為虛邪)心脈微急者。(為心痛引脊食不下)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為喉吤)心邪自干心也。
(自病為正邪)心脈微大者。(為心痹引脊善淚出)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為狂笑)脾邪干心也。(從前來為實邪)心脈微緩者。(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吐血)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澀甚者(為喑)肺邪干心也。(從所勝來為微邪)心脈微澀者。為血溢維厥耳鳴巔疾。
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靈樞作滑為是下同)甚者。(為善喝)腎邪干心也。(從所不勝來為賊邪)心脈微沉者。(為心疝引齊小腹鳴)膀胱邪干小腸也。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為十也。
按寸關尺每一部有腑逢腑。臟逢臟之脈。變是謂剛柔相逢。所謂緩急大滑澀五脈。各有微甚。分為十變。則左右三部。合為六十變。分而言之。則一臟五邪。五五二十五病。故素問曰。五五二十五變。又曰。二十五陽。腑病亦然。總而言之。則為五十變。以余觀之。在病證則臟腑合為五十變。
據靈樞則以緩急大小滑澀。分微甚言之。總合為六十變。丁德用以此篇為六十首。實得其理焉。第四十九篇論虛實賊微正五病。是即其脈例也。靈樞第四篇曰。調其脈之緩急小大滑澀。而病變定矣。又曰。諸小者。陰陽形氣俱不足。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也。今越人時省小脈。
而取五脈者。蓋難經專示用針立功之妙已。
(第十一舊十五)難曰。經(素問平人玉璣二篇)言。春(肝)脈弦。夏(心)脈鉤。秋(肺)脈毛。冬(腎)脈石。是王脈耶。將病脈也。然。弦鉤毛石者。四時之脈也。(因胃氣有無以分平病死)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比類下同)故其脈之來。
濡弱而長。故曰弦。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茂。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故其脈之來疾去遲。故曰鉤。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冬脈石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時。
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時之脈也。(以上明弦鉤毛石之名義)如有變奈何。然。春(肝)脈弦。反(常)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氣來厭厭聶聶。如循榆葉。曰平。(多胃氣下同)益實而滑。
如循長竿。曰病。(少胃氣下同)急而勁益強。如新張弓弦曰死。(無胃氣下同)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氣。曰死。春以胃氣為本。夏(心)脈鉤。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累累如環。
如循琅玕。曰平。來而益數。如雞舉足。曰病。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死。夏脈微鉤。曰平。鉤多胃氣少。曰病。但鉤無胃氣。曰死。夏以胃氣為本。秋(肺)脈毛。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藹藹如車蓋。
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蕭索。如風吹毛。曰死。秋脈微毛。曰平。毛多胃氣少。曰病。但毛無胃氣。曰死。秋以胃氣為本。冬(腎)脈石。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脈來上大下兌。
(上下二字疑古文誤倒置)濡滑而如雀之啄。(當作喙)曰平。啄啄連屬。其內微曲。曰病。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死。冬脈微石。曰平。石多胃氣少。曰病。但石無胃氣。曰死。冬以胃氣為本。
按厭厭聶聶。若循榆葉者。上文所謂濡弱而長之謂也。形容如是者。專主胃氣言之。診脈之法。固醫家之關鍵。苟非脈。則安能決病之虛實。經云。脈者血氣之先。故古聖之於脈也。諄諄反覆。比類象物。以傳後世。且脈本無定體。隨時變更。自非聖人。其孰能如是形容。下文所謂累累藹藹啄啄等字。不可忽諸。此段太過不及之病。詳見素問。宜互參看。
胃者。水穀之海。主稟。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來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見也。
按此結上文。謂胃者水穀之海者。以諸脈皆主谷病也。穀氣即胃氣。故曰死生之要會也。脾之和平。不可得見者。以寄旺四臟脈中故也。雀啄屋漏。所謂真臟獨見是也。胃謂生氣。脾謂死脈。蓋互文耳。夫脾胃者。一氣也。運化水穀。二者相隨為用。故承上文以謂生之徒。二者為之。死之徒。亦二者為之。學者察諸。此應上所問。一脈變為四時之答。
(第十二舊三)難曰。脈有太過。(實)有不及。(虛)有陰陽相乘。(脈將變之兆)有覆(陽極)有溢。(陰極)有關(陰盛四倍)有格。(陽盛四倍)何謂也。(七件脈名從內經中採摘來發問)然。關之前(寸)者。陽(脈)之動也。脈當見九分(本位)而浮。過者(過於本位)法曰太過。
減者(減於本位下同)法曰不及。遂(進也下同)上魚(際)為溢。(直上之勢)為外關內格。此陰乘(陽位)之脈也。關以後(尺)者。陰(脈)之動也。脈當見一寸(本位)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直下之勢)為內關外格。此陽乘(陰位)之脈也。
故曰覆溢。是其真臟(無胃氣)之脈。人不病而死也。
按此篇所問脈狀。曰太過。曰不及。曰陰陽相乘。曰覆。曰溢。曰關。曰格。以七有字。分七件答辭。唯言太過不及與覆溢。以斷病死之分。其陰陽相乘及關格字。皆象所以為覆溢之形。詳考內經。曰溢陰溢陽。曰關陰格陽。俱是人迎寸口四盛以上之脈。而陰陽亢極之名也。
蓋在陰必曰關。在陽必曰格。而溢乃陰陽相通言之。獨覆一脈。內經無所見。後世字脫耶。抑越人因溢脈對出耶。此未可知矣。蓋此篇覆溢者。即內經所謂關格也。此難所謂關格。乃謂陰陽相乘之病勢。字同而義異。或問。然則此篇關格字面。何如著落。曰。觀夫於溢脈。曰外關內格。
覆脈亦曰內關外格。則知覆溢者。是即真臟死脈。而外見此脈。則內亦有腑臟互相關格之變矣。素問曰。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可見關格不止脈名。故四明陳氏云。關者二便閉而不通。格者食飲拒而不下。是也。後世方書中。有關格病。知覆溢是孤陰獨陽之脈名。而關格唯眎其陰陽失位之勢耳。
然則以關格為病名。蓋權輿於此篇者歟。
(第十三舊十四)難曰。脈有損(似遲)至。(似數)何謂也。然。至(病)之脈。一呼再至。曰平。(舉例)三至(一息六動)曰離經。(適得病)四至(一息八動)曰奪精。(病將甚)五至(一息十動)曰死。(難治)六至(一息十二動)曰命絕。(必死)此至之脈也。
何謂損。一呼一至(一息二動)曰離經。再呼一至(一息一動)曰奪精。三呼一至(一息半一動)曰死。四呼一至(二息一動)曰命絕。此損之脈也。至脈(病)從下(腎肝)上。(心肺)損脈從上(心肺)下(肝腎)也。
按至者進。損者退。所謂損至。即數遲之意也。第七難既言數遲。然彼專為分臟腑寒熱言之。此謂下部陰虛。而陰中之陽升。為至。上部陽虛。而陽中之陰降。為損。皆自漸至極之義也。離經奪精之解。滑注得之。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絕。大義雖無殊。因脈動之多寡觀之。則有分界。蓋死與命絕。自有緩急之差。可知已。
損脈之為病奈何。然。一損(肺邪)損於皮毛。(肺之合)皮聚而毛落。(外候)二損(心邪)損於血脈。(心之合)血脈虛少。不能榮五臟六腑。(外候)三損(脾邪)損於肌肉。(脾之合)肌肉消瘦。飲食不能為肌膚。(外候)四損(肝邪)損於筋。(肝之合)筋緩不能自收持。
(外候)五損(腎邪)損於骨。(腎之合)骨痿不能起於床。(外候)反此者。至脈之病也。(舊本於收二字誤)從上(肺心)下(肝腎)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腎肝)上(心肺)者。皮聚而毛落者死。治損之法奈何。然。損其肺者益其氣。(氣虛者宜升提)損其心者調其榮衛。
(血氣者人之神宜調)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水穀由脾以營四臟)損其肝者緩其中。(養血)損其腎者益其精。(補之以味)此治損之法也。(反此者至脈之治也)
按此舉損病一例。以該至脈之病。皆各候其所主部分。以知何臟之為病也。然損病始於皮聚。而終乎骨痿者。是順境而易知焉。至病自骨痿至皮聚。則是逆境難見。何者。損病皮聚者。得病之始。骨痿病極之候。今以損之極。為至病之始。以損之始。為至之終。滑注無明解。
初學不得無疑。曹氏脈歌云。損脈之病。過三則死。至脈之病亦然。可謂得此難言外之意者。蓋所謂三者。指脾損。病過脾而下抵肝腎則死。至病亦過脾而上。至心肺則死。然則治損至之大法。在病不及脾之前。可知矣。又按內經論氣血二虛。率主脾腎。難經舉肺與腎。明分氣血二因。
而脾臟獨為氣血二病之彀率者。以發經之餘蘊。肺曰益氣。肺主皮毛。所謂氣者。指外衛獨行者。經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是也。心曰調榮衛。心主血。輸諸經脈中。從營往來。謂之並行。衛氣亦心之化也。經曰。血氣者。人之神是也。周仲立衛字為衍者。非也。脾曰調其飲食。
適其寒溫。脾已有損。則胃中水穀難化。故調熟菜白粥。易化以與之。且適其好寒好溫情。莫強其所不好。為前所謂飲食不能為肌膚云爾。是治脾之要也。滑注。春夏食涼食寒等語。此平人養生之要也。而若病人有不好。則何以能為與之。豈非強乎。肝曰緩其中。中者志也。
禮云虛中。孟子云熱中。義與此同。皆指志言。肝志主怒也。緩者。以甘緩之。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是也。腎曰益其精。腎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也。
脈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平脈)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離經)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奪精)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死脈)有一呼六至。一吸六至。(命絕○以上審至脈之動)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離經)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奪精○舊本有呼吸再至五字滑注以為衍文今削去按第一節有三呼四呼之目則於此節似有所闕然觀下文言再呼一至曰無魂當死則於損病不歷三呼四呼之久而死者明也)脈來如此。何以別知其病也。
然。脈來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無過不及)一呼三至。一吸三至。為適得病。(謂至脈離經)前(寸)大後(尺)小。即頭痛目眩。(氣逆頭上)前小後大。即胸滿短氣。(邪塞胸中)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謂至脈奪精)脈洪大者。苦煩滿。(邪在上部)沉細者腹中痛。
(邪在下部)滑者傷熱。(陽氣受病)澀者中霧露。(陰血受病)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謂死脈)沉細夜加(倍)浮大晝加(倍)不大不小。(謂氣未竭)雖困可治。其有大小者為難治。(胃氣已絕)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為死脈也。(命絕)沉細夜死。浮大晝死。
(以上謂至脈)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行屍。(舊本損字疑誤故削去此下古經錯亂文理不屬)人雖能行。猶當著床。所以然者。血氣皆不足故也。(所謂損脈離經)再呼一至。再吸一至。(舊本此下有呼吸再至四字直削去)名曰無魂。無魂者。當死也。(謂損脈奪精○舊本此下剩出入雖能行名曰行屍八字疑是衍文)
按此一說。滑氏曰。經絡血氣。為邪所中自外得之證。而與上節言五臟病者稍異焉。以余觀之。則不然。何者。前已言呼而不言吸。舉脈之動數。而不及形狀。是乃申明其義。而謂不大不小。前大後小。前小後大。及洪大沉細滑澀等類。皆審其脈狀者。可以見已。其所謂頭痛目眩。
胸滿短氣。苦煩滿。腹中痛。及傷熱中霧露等證。是乃舉其病態。昭昭乎明矣。若夫傷熱中霧露等症。蓋一時自外兼加者。而所謂內傷挾外感是也耳。五臟之病。其根深。其發緩。礦日彌久。動涉歲月。非一朝一夕之謂也。故其間或有外邪觸冒。則脈從而變矣。滑氏因其有外邪之病。
而謂與前節異。幾乎粗已。蓋前所言。則五臟部分之病。而唯見其概。此所言者。具述其詳。一呼一至。名曰損。以下文理不屬。似有闕漏。故不可強解。今竅櫽括。姑眎其義云。
(第十四舊十一)難曰。經(靈樞第五篇)言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中止而不動)一臟無氣者。何臟也。然。人吸者隨陰(腎肝)入。呼者因陽(心肺)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臟無氣者。腎氣先盡。
按脈一息五至。不大不小。則五臟和平無病之脈也。然一息間至微至眇。無有形影。故以十息五十動。候臟氣虛竭。靈樞曰。五十動而可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而一代者。一臟無氣。此難本此。而以不滿五十動變文。代作止。少異耳。義固相因。蓋五十動減一二。亦屬臟氣之虛。
靈樞連言五臟。此篇獨言一臟者。蓋舉一反三之意也。且靈樞唯謂一臟二臟。則未知為何臟。故扁鵲特發問答以實之。令後人知所謂一臟。即從下數之。其無氣亦自腎臟始者。可以見已。
(第十五舊十三)難曰。經(靈樞第四篇)言。見其(臟)色而不得其(臟)脈。反得相勝之脈者。(色脈相剋)即死。得相生之脈者。(色脈母子)病即自已。色之與脈。當參相應。(桴鼓影響)為之奈何。(問色脈相勝相生之義)然。五臟有五色。皆見於面。(此一節舊本誤出第三節今改移於此)當於寸口尺內(尺之皮膚)相應。
其不應者病也。假令色青。(肝)其脈浮澀而短。(肺)若大而緩。(脾)為相勝。浮大而散。(心)若小而滑。(腎)為相生也。(是第一答)假令色青。(肝)其脈當弦而急。(木)色赤。(心)其脈浮大而散。(火)色黃。(脾)其脈中緩而大。(土)色白。(肺)其脈浮澀而短。
(金)色黑。(腎)其脈沉濡而滑。(水)此所謂五色之與脈。當參相應也。(是第二答故移下項)五臟各有聲臭味液。(五色與脈相應既出前段故此削色字補液字)亦當與寸口尺內相應。(此九字舊本誤出第一說今移置此)脈數(大)尺之皮膚亦數。(肉熱)脈急(弦)尺之皮膚亦急。
(肉張)脈緩(弱)尺之皮膚亦緩。(肉軟)脈澀(短)尺之皮膚亦澀。(肉乾)脈滑(實)尺之皮膚亦滑。(肉潤○此一節舊本出第二節今移於此)經言。知一(脈)為下工。知二(色脈)為中工。知三(色脈尺肉)為上工。上工者(神且明)十全九。中工者(為神)十全八。
(靈樞作七)下工者(為工)十全六。此之謂也。
按靈樞云。夫色脈與尺之相應。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不得相失也。此篇問答。由此而發。蓋剿取於靈樞中色脈尺肉之診。表章其義。凡診病之要。脈雖為之主。然兼色與尺膚候之為上工。古之道也。夫五行之道。互有生克。固有其理。疾病始至。則權衡既失。而軒輊乃見矣。
色脈及尺。共相生者為順。相剋者為逆。逆則病不歸一。故難治。順則證無二岐。故易療。色脈尺肉之外。又有聲臭味液之候。可見古先聖賢之診。詳且盡矣。色脈及尺三焉者。脈為之主。色尺為之羽翼。故本篇第一二節。脈兼色言。第三節脈兼尺言。由此觀之。所謂聲臭味液四焉者。
亦皆色尺之旁診。而不可以闕焉。此篇徒舉聲臭味液之目。而不及其㕝。然時舉其目者。屬診候之法。故不可以廢爾。讀者勿見以為衍。詳見三十四篇。周禮天官醫曰。十全為上工。十失一次之。失二次之。失三次之。失四為下工。此篇及靈樞。謂上工全九者。點下一等。以見戒意。
即合周禮失一之品。全八與周禮失二合。靈樞全七。與周禮失三合。在此篇特陟一等。亦教勵之意也。其七與八。在周禮則共是中工之品。義並無異。全六為下工。周禮靈樞皆同矣。
(第十六舊同)難曰。(此下舊本出脈有三部九候云云三十五字問與答不相屬似錯簡其三十五字問辭今移篇首以為序次所謂陰陽輕重六十首一脈為四時等義皆例其後則文義當相屬此難當別有問古文脫簡不可知故姑闕如)然。是其病有內外證。(初答)其病為之奈何。(再問)然。
假令得肝脈。(弦急)其外證。面青(肝膽色)善潔(膽)善怒。(肝)其內證。齊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滿。閉淋溲(小便)便難。(大便)轉筋。有是者肝(病)也。無是者非(肝)也。假令得心脈。(大數)其外證。面赤。(心小腸也)口乾。(舌熱)喜笑。
(心)其內證。齊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病)也。無是者。非(心)也。假令得脾脈。(緩弱)其外證面黃(脾胃色)善噫。(胃)善思善味。(脾)其內證。當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
四肢不收。有是者脾(病)也。無是者非(脾)也。假令得肺脈。(短澀)其外證。面白(肺大腸色)善嚏。悲愁不樂。欲哭。(肺)其內證。齊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灑淅寒熱。有是者肺(病)也。無是者非(肺)也。假令得腎脈。(沉)其外證。面黑。(腎膀胱色)善恐(腎)善(舊本脫今補之)欠。
(腎)其內證。齊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小腹急痛。泄如(如讀為而)下重。足脛寒而逆。有是者腎(病)也。無是者非(腎)也。
按此篇所言內外證。非謂病證表裡。即謂診候內外也。何則。面青善潔善怒。豈止外證。四肢滿。閉淋溲便難。轉筋。豈止內證。余可類推。所謂外證者。醫坐病人之側。以為望聞也。內證者。親逼病人。按腹診脈。以為問切也。概而言之。肝曰面青善潔。心曰面赤口乾。脾曰面黃善思善味。
肺曰面白怨愁不樂。腎曰面黑善恐。是即望也。肝曰善怒。心曰善笑。脾曰善噫。肺曰善嚏。腎曰善欠。是即聞也。肝曰四肢滿閉。心曰煩心心痛。脾曰腹脹滿。肺曰喘咳寒熱。腎曰逆氣。小腹急痛。是即問也。肝曰臍左有動氣。心曰臍上。脾曰當臍。肺曰臍右。腎曰臍下。
是即切也。望聞問切之義。詳見第六十一難。但彼所言。則特舉其義。以示醫者。此則直對病人。以實其事焉。由之觀之。所謂證者。言證據之證。而非言病證之證也。明矣。滑注隨文解之。內外證之義。不審何義。讀者察諸。
(第十七舊同)難曰。經(內經無所見)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連年月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然。可盡知也。診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弦急而長。(本臟脈名曰從從者當愈)而反得肺脈。浮短而澀者。死也。(相剋脈名曰逆逆者當死)病若開目而渴。
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陽病見陽脈吉)而反得沉澀而微者。死也。(陽病見陰脈凶)病若吐血復鼽衄血者。脈當(脈與病合)沉細。(陰病見陰脈)而反浮大而牢者。死也。(陰病見陽脈)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實病見實脈未危)而反手足厥逆。脈沉細而微者。
死也。(實病見虛脈危)病若大腹而泄者。脈當微細而澀。(虛病見虛脈)而反緊大而滑者。死也。(虛病見實脈)
按此篇所問三件。而答止見死證一節。他無所見。疑是脫簡。王文潔云。肝病見其本臟脈。則病自已。若見相剋脈。乃死。余可類推。據王說。則自已之證。含蓄在其中。滑注云。第十八難所謂人病沉滯久積聚一條。當此篇連年月而不已之答。文錯簡在彼。今且從之。舊本第十六至十八難。
各篇問答。殊不相蒙。疑是古經殘缺。不然。則呂廣重篇粗耳。今因滑氏諸家之說。移易正文。略眎其義爾。
人病有沉滯久積聚。可切脈而知之邪。(應連年月不已之問)然。診在右脅(肺部)有積氣。得肺脈(短澀)結。脈結甚則積(氣)甚。結微則(積)氣微。診不得肺脈(結)而右脅有積氣者。何也。然。肺脈雖不見。右手(三部)脈當沉伏。其外(形體)痼疾同法耶。將異也。
然。內有積氣。脈當結伏。外有痼疾。脈當浮結。(以上十六字舊本脫落今因後節補之)結者。脈來去時一止無常數。名曰結也。伏者。脈行筋下也。浮者。脈在肉上行也。左右(手)表裡。(浮沉)法皆如此。假令脈結伏者。內無積聚。(聚疑氣字下同)脈浮結者。外無痼疾。
有積聚。脈不結伏。有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病不應脈。是為死病也。
按此舊本第十八難。文義具前注末節然字下。古經脫內有積氣云云十六字。近世浪華林見宜難經或問中。既已補入。今從之。
(第十八舊十九)難曰。經言脈有逆(女脈寸弱尺盛)順。(男脈寸盛尺弱)男女有恆(男上盛女下盛有定位)而反者。何謂也。
按女脈為逆。男脈為順。順者屬春夏生氣。從下而上達。逆者屬秋冬生氣。從上而下行。此謂男女有常也。如滑注所言。則逆順與反。其義不分。失問答之義。何者。此難所問。凡逆順與反。自是二義。答辭亦分為二件。學者思諸。
然男子生於寅。(春氣始升)寅為木。(發生)陽也。女子生於申。(秋氣始降)申為金。(揫斂)陰也。故男脈在關上。(寸)女脈在關下。(尺)是以男子尺脈恆弱。(寸脈盛)女子尺脈恆盛。(寸脈弱)是其常(理)也。
按此第一件之答辭。謂男女自然。有逆順之分也。寅為木。陽也者。謂建寅月陽氣始出於地。而萬物生氣。皆在於上。自寅至未。六支配於春夏。而皆陽也。申為金。陰也者。建申月陽氣下降。而陰始用事。庶類之生氣。皆入於地。自申至醜。六支配於秋冬。而皆陰也。寅申說。諸家泥矣。不可從也。
反者。男得女脈。(寸弱尺盛)女得男脈(寸盛尺弱)也。其為病何如。然。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內。(陰分)左(脈)得之。病在左(部)右(脈)得之。病在右(部)(下同)隨脈言之也。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四肢。(陽分)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隨脈言之。此之謂也。
按此第二答。此篇太過不及。主心肺腎肝言。即氣血之偏虛偏實也。所謂男得女脈。寸弱尺盛。譬猶春夏陽氣不上騰。而滯於地下。則陰有餘。陽不足。故病在內。內者。謂陰部有㕝也。女得男脈為太過。寸盛尺弱。謂陰不足。陽有餘。猶秋冬陽不下降。而留於地上。故病在四肢。謂心肺部有事也。上左右。指脈位。下左右。指臟部言之。
(第十九舊二十)難曰。經(今無所見)言。脈有伏匿。伏匿於何臟。而言伏匿耶。然。謂陰陽更相乘。更相伏也。脈居陰部。(尺)而反陽脈(浮滑長)見者。為陽乘陰也。脈雖時沉澀而短。(三脈皆陰是伏)此謂陽(乘)中伏陰也。脈居陽部。(寸)而反陰脈(沉澀短)見者。為陰乘陽也。脈雖時浮滑而長。(三脈皆陽)此謂陰(乘)中伏陽也。
按伏匿字。出素問調神論。然非脈名。滑注辨此篇伏匿。與三難復溢同異。然彼乃復溢對待而言。此則伏與乘相配而言。其義本異。所謂伏匿者。唯伏也。故云更相伏乘。是亦陰陽有餘不足之義。接前篇言。然與前篇義有差別。所謂脈居陽部。而反陰脈見。則知陰部亦盛也。
然則三部皆陰盛之脈。而其陰乘時陽僅見者。此伏陽也。將為重陰之漸。脈居陰部。反陽脈見。則知陽部亦盛也。陽中時僅見陰脈。此伏陰也。將為重陽之漸。凡狂癲之證。共是五臟偏虛偏實之所由生焉。其在外邪。亦有所偏。實則為狂為癲。可以見已。
重陽者狂。(陽實)重陰者癲。(陰實)脫陽者見鬼。(獨陰之極)脫陰者目盲。(孤陽之極)
按此篇滑注。以為五十九難狂癲之文。錯簡出於此。以予觀之。弗然。彼所論則臟氣偏實之所生。病從內也。此即傷寒熱病陽症陰症等所見。病從外也。故見鬼目盲乃死。彼所謂狂癲。正氣自失。精神放散。不歸本舍。歷年之久。猶尚未已。豈有目盲見鬼之危急乎。學者察諸。
(第二十舊二十一)難曰。經言。人形病(外證)脈不病。(胃氣存)曰生。脈病(胃氣亡)形不病。(內證)曰死。何謂也。然。人形病脈不病。非有不病者也。(脈亦似病)謂息數(屬病勢)不應脈數也。(屬生氣)此大法。
按此難形病脈病。審考其所答之辭。所謂息數不應脈數者。則其形病者。氣息短促。形體顫搖。而雖脈有邪勢。稍有胃氣存焉。此形病雖甚。應不至死。如脈病而形不病。則形息共穩。而脈見虛豁。無胃氣之和。是形病雖無已甚。然與脈反。不死何俟。蓋此難所言。凡內傷之病。
則其所發以漸。故所苦亦緩。而脈乃日惡一日。此脈病而人不病也。外邪之為病。息氣動形。屈伸顛沛。然脈動實強。猶有胃氣。此形病而脈不病也。滑注所引周氏之說。不可從矣。唯若仲景之說。乃為穩當。
(第二十一舊二十二)難曰。經言脈有是動。(衛病淺)有所生病。(榮病深)一(經)脈變為二病(是動所生)者。何也。然經言是動(病)者(屬)氣也。所生病者(屬)血也。邪在氣。(衛外)氣(陽)為是動。邪在血。(榮中)血(陰)為所生病。氣主呴之。血主濡之。
氣留而不行者。為(衛)氣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為(榮)血後病也。故先為是動。後所生病也。
按靈樞第十篇。載每經是動所生二病。然或未知二病有何等之別。故此難因設問答。以明各病有陰陽中外之異焉。所謂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又云。氣先病。血後病。此雲氣血。蓋指榮衛為言。所謂是動者。衛病也。邪在脈外。所生病者。榮病也。邪在脈中。譬如傷風是太陽之衛病。
而主桂枝。傷寒是太陽之榮病。而主麻黃之類。大意以此推之。則知是動所生。俱皆為外邪冒經之病。而其謂先後者。亦有淺深之差。或以分外邪內傷二病等說。似不免牽合。但為榮衛二分。平易看過時為穩當。
(第二十二舊八)難曰。寸口(三部)脈平(無偏倚)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本)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兩)間(命門)動氣也。此(指動氣)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名守邪之神。
(此一句疑後人所加)故氣(即動氣)者。人之根本也。根(命門)絕則莖葉(經脈)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腎間)生氣獨(暗)絕於內(指玄玄處)也。
按前此諸論。皆承第一二難等義。取手太陰魚際。卻行一寸九分之脈位。以決病之死生。內經所謂飲食入胃。其精微氣變。見於氣口。是也。然則前諸篇皆主胃氣言。而此所問難。殊異乎彼。蓋胚胎之始。天真之氣。自然寓於腎間命門之宮。是謂生氣之原。即資始資生之妙。
由是而兆。亦不期然而然者。豈唯人耳。萬類皆然。方其生來待乳哺水穀之養。以成臟腑經絡四肢百骸之全者。皆以此氣之為基故爾。所謂呼吸之門。三焦之原是也。夫寸口脈既謂決臟腑之死生。則此外復何求。然今其脈平而死者何。闢諸草木之在水瓶中。花葉雖青。其根既斷。
則寧有一時之榮。遂乃萎爾失其本色。可刮目待已。或曰。實如此篇。則與前數者。其論相反。扁鵲之言。無乃矛盾邪。且內經云。得谷則昌。失谷則亡。而今谷入於胃。脈道以通。然其人即死者何。曰。寸口決死生。固其所也。然又有不關寸口者。若夫暴疾卒倒無論已。雖其長病久患。
先脈而可前知者。此一診已。扁鵲特論診脈之外。別有命門動氣之候。此乃望而知之之最者。而其候諸家紛紜。無有底止。或以為尺中脈。或以為踝後少陰。又或以為臍下丹田。果其言之是乎。則尺既屬寸口中。少陰即是十二經之一。至於寸口脈平而死。及十二經之根等語窮矣。
且腎病齊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所謂邪與生氣之動。於彼丹田。何以擇之。可謂皆取其臆者。予嘗以其所聞。考諸內經。並取其說。別記藏之。顧其命門。靈樞唯謂目也。他無所議。而難經數言之。以予考之。內經中所謂耗散其真。真氣從之等語。即此是物。何以言之。則以精神之外。
別有指真者。故爾具載外記。並不復贅。本篇舊在第八難。然介諸寸口脈論中。失其序次。故移置此。
(第二十三舊同)難曰。手足三陰三陽。脈之度數。可曉以(有乎字意下同)不。然。手三陽之脈。從手至頭。長五尺。(一經之度下同)五六合三丈。(總)手三陰之脈。從手至胸中。長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左右六經之度下同)足三陽之脈。
從足至頭。長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三陰之脈。從足至胸。長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兩足蹺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脈長一十六丈二尺。
此所謂十二經脈長短之數也。
按十二經脈尺度。總計十三丈八尺。任督蹺三脈。總二丈四尺。合十六丈二尺。即一難所謂晝夜五十周身。血氣運行之度也。然又視二十七難奇經八脈。不拘十二經云云者。與此互相反。所以不免於後人之疑焉。滑注無明解。予因考之。凡諸經絡流行。本自一元氣。雖有陰陽之分。
多少之差。何有隔離阻絕。各異其流之理乎。且所謂十六丈二尺者。特舉手足一體之大經脈而言之。且奇經之中。任督蹺在內經而有定尺。其餘陰陽維沖帶。四奇長短之度。於經亦無所見。則知其綢繆大經。而余流所及。隨省文耳。故知在尺度。則舉任督蹺以為定數。在流行。
即陰陽維沖帶。亦寓其中焉。滑注蹺脈為陰蹺。予謂不然。經云。男數其陽。女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可數者為絡。是其證也。然則蹺脈在男女各有陰陽取捨之異可知已。
經脈十二。絡脈十五何始何窮也。然。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別絡十五。皆因其原。如環無端。轉相灌溉。
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也。經(終始篇)曰。明知終始。陰陽定矣。何謂也。然。終始者。脈之紀也。寸口(候陰)人迎。(候陽)陰(臟)陽(腑)之氣。通於朝使。如環無端。故曰始(生)也。終者三陰三陽之脈絕。絕則死。死各有形。故曰終(死)也。
此所引經文二句。出靈樞。終始字。在難經寓死生意耳。
(第二十四舊同)難曰。手足三陰三陽氣已絕。何以為候。可知其吉凶不。然。足少陰氣絕。即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溫於骨髓。故骨髓不溫。即肉不著骨。骨肉不相親。即肉濡而卻。肉濡而卻。故齒(骨余此外候)長而枯。發(外候)無潤澤。無潤澤者。骨先死。
戊日(陽土)篤。己日(陰土)死。(土剋水)足太陰氣絕。則脈不營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不營。則肌肉不滑澤。肌肉不滑澤。則肉(人中肉此外候)滿。肉滿則唇反。(脾之所主外候)唇反則肉先死。甲日(陽木)篤。乙日(陰木)死。(木剋土)足厥陰氣絕。
即筋縮。引卵與舌卷。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絡於舌本。故脈不營。則筋縮急。筋縮急。即引卵(眾筋所結)與舌。(肝經貫頏顙)故舌(外候)卷卵(外候)縮。此筋先死。庚日(陽金)篤。辛日(陰金)死。(金剋木)手太陰氣絕。即皮毛焦。
太陰者。肺也。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弗營。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津液去。即皮節傷。皮節傷。則皮(外候)枯毛(外候)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日(陽火)篤。丁日(陰火)死。(火剋金)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色澤去。故面(外候)色黑如黧。
此血先死。壬日(陽水)篤。癸日(陰水)死。(水剋火)
此篇大意。凡諸經氣血。因病經氣將絕之候。而諸經脈。皆在肌肉中。其流深潛。何緣能得從外而候之邪。雖然。既已有斯理。則醫者亦不可不知焉。唯其所主在腎。則以齒髮為候。於脾乃以唇反為候。於肝乃舌卷卵縮是候。肺與心。則皮毛焦枯。面色黧黑。是外候之尤著明者。故字旁加圈。以示初學者爾。
二陰(靈樞作六陰)氣俱絕者。則目眩轉。目瞑。(神志將亂奪精之兆)目瞑者為失志。失志者則志先死。死即目瞑也。六陽氣俱絕者。則陰與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泄。絕汗(津液已絕亡陽之候)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即氣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目瞑與絕汗出。此其外候也。此二絕與前每經之絕。其後大異者何。蓋彼病以漸而終之候。此則暴病急死。諸經俱亡之兆。
(第二十五舊同)難曰。有十二經。五臟六腑十一耳。其一經者。何等經也。然。一經者。手少陰與(猶言屬與)心主別脈(手厥陰)也。心主與三焦為表裡。俱有名而無形。故言經有十二也。
按此篇所發。示心包絡亦為無形之臟。蓋以十二經配五臟六腑。則一經無所繫屬。所以發問焉。心包者何。包絡心臟如內郭。所以溫養真心之陽也。三焦者。包羅薰陶諸臟之氣。歷絡上下。如外郭然。故取俱無形者。以為臟腑表裡。花溪虞氏之說。殊有理致。宜以參看。予別有說。今略於此。
(第二十六舊同)難曰。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餘三絡者。是何等絡也。然有陽絡。有陰絡。有脾之大絡。陽絡者。陽蹺之絡也。(申脈)陰絡者。陰蹺之絡也。(照海)故絡有十五焉。
按靈樞以任督配十二經之絡。為十五絡也。此難以陽蹺陰蹺代之者。何也。蓋奇經比諸十二經。皆絡也。故知任督外二蹺所屬穴。亦與諸絡穴同治。靈樞十五絡。有任督二脈。而無陰絡陽絡。蓋任督者。諸經周流之所屬而有專穴。故此難易之以陰陽二蹺。充其數者。凡奇經八脈中。
任督蹺三者。既已係血氣。運行五十周身之度。故易任督以蹺脈者。實擴經之餘義耳。
(第二十七舊同)難曰。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正)經。故曰奇經八脈也。經有十二。絡有十五。凡二十七氣。相隨上下。何獨不拘於經也。然聖人圖設溝渠。通利水道。
以備不然。(猶言不虞)天雨降下。溝渠溢滿。霶霈妄行。(此一句舊本誤在當此之時句下今據脈經移此)當此之時。聖人不能復圖也。此絡脈(指諸經之絡)滿溢諸經。(十二正經)不能復拘也。
按此八脈者。十二經之奇零。而有專穴者。唯任督二脈耳。餘六脈。皆因正經屬會穴為之主治。詳見後篇。絡脈滿溢者。則上所謂十五絡脈也。滑氏直以為奇經。非是。
(第二十八舊同)難曰。其奇經八脈者。既不拘於十二經。皆何起何繼(系同)也。然。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長強穴)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在腦後)入屬於腦。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會陰穴)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喉咽。衝脈者。起於氣衝。(足陽明經穴)並足陽明之經。
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帶脈者。起於季脅。(足少陽帶脈穴)回身一周。陽蹺脈者。起於跟中。(足太陽申脈穴)循外踝。上行入風池。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足少陰照海穴)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其上者出於頏顙)陽維陰維者。維絡於身。故陽維起於諸陽會也。
陰維起於諸陰交也。溢蓄不能環流灌溉諸經者也。(十二字舊本誤出故陽維云云前今移於此)比於聖人圖設溝渠。(比諸絡脈)溝渠滿溢。流於深湖。(比諸奇經)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其(指奇經)受邪氣蓄(積)則腫熱砭射之也。
此言八脈流行。滑氏以曲骨穴為任脈所起者。非。所謂中極之下者。直指會陰言。若以曲骨為所起穴。則會陰不屬任脈。而屬何經乎。會陰為任脈所起。滑氏既於十四經而言。與此相反者何。衝脈據內經。則並足少陰經。滑氏依違不決。予謂衝脈屬足少陰。固其所也。然觀其所發。
乃在足陽明氣衝穴。則此難所言。蓋似發內經未發之旨。且衝脈之流行於少陰陽明二經之間。亦可以徵矣。李瀕湖既得二經之意。予亦從之,溢蓄云云十二字。滑氏移不能拘之之下。文理不正。故予改移於此。
(第二十九舊同)難曰。奇經之為病。何如。然。陽維維於陽。(手足三陽)陰維維於陰。(手足三陰)陰(維)陽(維)不能自明維。則悵然失志。(陰維病)溶溶不能自收持。(陽維病)陽維為病。苦寒熱。(病屬腑)陰維為病。苦心痛(病屬臟)陰蹺為病。陽緩(虛)而陰急。
(實下同)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沖之為病。逆氣而(腹)里(引)急。督之為病。脊強而厥。任之為病。其(腹)內苦結。男子為七疝。(主氣)女子為瘕(血)聚(氣)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失其束縛)若坐水中。(陰中陽虛)此奇經八脈之為病也。
此篇具言八脈主病。二維失其維持。在陰則失志心痛。在陽則不能收持。及寒熱兩蹺為病。其急者受邪而實。緩者少氣而虛。任督為腹背中行。有血氣之分。故其所苦如此。脊強內結。是其在陽在陰之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邪客之則逆氣特劇。帶脈者。在季脅而橫束諸脈。
故有病焉。則弛縱而腰間溶溶。其經系足少陽。故陰中之陽失其守。則氣少如坐水中。蓋此八脈病形。在內經散出諸篇。若無統屬。故越人並取發難。二十七難至此三篇。通言奇經。詳且盡矣。
(第三十舊同)難曰。榮氣之行。常與衛氣相隨不。然。經言人受氣(生氣)於谷。(五味)谷入於胃。乃傳與五臟六腑。五臟六腑。皆受於氣。(水穀之精)其清(陽)者(訓處下同)為榮(血)濁(陰)者為衛(氣)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榮周不息。五十(度)而復大會。(手太陰寸口)陰陽相貫。如環之無端。故知榮衛相隨也。
按此難問答。據靈樞榮衛生會篇文。而明榮衛不相離之義。然謂衛氣。其義不一。如衛氣篇。衛氣行篇。則謂獨行之衛也。生會篇則謂並行之衛也。凡諸邪在脈外者。皆屬此衛氣之分。故曰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各有其經所屬之部分焉。不則。何以有中風是太陽衛病。以桂枝。
傷寒是太陽榮病。以麻黃等語乎。若夫浮散之衛。則晝行諸陽。夜行諸陰。此難大意。專據一脈有二病之變。以明榮衛相隨之義。前篇所謂是動所生二病。亦因是推之。則可矣。榮衛清濁之義。舊注詳盡。其說蓋眎血氣互根之理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