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

《素問要旨論》~ 卷第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2)

1. 三陰三陽表裡十二經(新添)

歌曰:寅為三焦手少陽,卯手陽明大腸方,辰手太陽小腸火,巳手厥陰包絡鄉,午手少陰心是火,未手太陰肺金鄉,申足少陽膽是木,酉足陽明胃土當,戌足太陽膀胱水,亥足厥陰肝木傍,子足少陰腎屬水,醜足太陰脾土鄉。

足少陰腎之經、足太陽膀胱經,為足兩感。手少陰心之經、手太陽小腸經,為手兩感。足太陰脾之經、足陽明胃之經,為足兩感。手太陰肺之經、手陽明大腸經,為手兩感。足厥陰肝之經、足少陽膽之經,為足兩感。手厥陰包絡經、手少陽三焦經,為手兩感。其兩感者,表裡俱病,內外受病。

凡上下加臨,取病之本。《素問》:曰傷寒病,死在六七日之間,何也?皆兩感所受也。

(新添)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之主氣也。人之傷於寒者,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其兩感於寒者,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滿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不知人,水漿不入,六日死,五臟已傷。

後有傳病法,在卷末,開說出三甲口訣。非《素問》說,故載此也。

2. 論標本

經言:標本之道,淺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舉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度畢矣。

(舊經)六氣標本,所從不同,有從本者,有從標者,有不從標本者。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以六氣為本,以三陰三陽為標也。

(新添)少陽之本火,太陰之本濕,本末同,故從本也。少陰之本熱,其標陰,太陽之本寒,其標陽,本末異,故從本從標。陽明之中,厥陰之中,氣之化者:陽明中氣為濕,厥陰之中氣熱,故陽明、厥陰不從標本之化,從乎中。中者,人氣也,人氣為病矣。

(舊經)經言: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然寒暑燥濕風火者,氣謂本也,則三陰三陽上奉之。

三陰三陽者,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厥陰、陽明,是謂標也。與本相合,為表裡者,是謂中也。是故太陰陽明合,太陽少陰合,厥陰少陽合。合而為六,分而以為手足,應三陰三陽十二經脈也。

(新添)又,少陰、太陽,有標本之化,然少陰本熱,其標少陰也,太陽本寒,其標太陽也,遂從標從本之化也。太陰、少陽,從本,然太陰之本濕,其標陰,少陽之本熱,其標陽,故各從其本化也。陽明、厥陰,不從標本,皆從乎中氣,陽明其本燥,標為陽,其性涼,清化涼,與標本不同,而反同其太陰濕土也,又厥陰不從標本,而反從乎中氣矣。

(舊經)大凡治病,必明標本中氣之化,而寒熱溫涼治之耳。又,經曰:氣有初中,凡三十度而有奇,氣同位者,何也?然:初中者,謂一步間氣分為二分,故言三十日而有奇也。奇為四十三刻七十五分。初中相合,而成六十日餘八十七刻半,乃為一步也。所以氣之初中者,是以明其天地氣之升降也。

氣之初,地氣升,氣之中,天氣降,升降不以,為造化之由也。故經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化作矣。故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遠近,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反常則災害之矣。故曰無形無患,此之謂也。又曰,有不生不化手?然:與道合同,唯真人。故曰: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也。

及夫至人,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遠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皆成道者。天地人三才,運氣加臨勝復,註上中下矣。癸未日患,便是兩感,火運加臨上,見子少陰。其運火,兩感合死,標本合病。粗工不識陰陽升降,不知酸苦甘辛鹹藥性者,十人病,九人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