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

《難經經釋》~ 卷下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4)

1. 卷下

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望,謂望病人之五色而知其病之所在,如《素·五臟生成篇》、《靈·五色篇》所云是也。神,聖而不可知之謂。)聞而知之謂之聖,(聞,謂聞病人之聲也。如《靈·九針篇》「心主噫,肺主咳」;《素·陰陽應象大論》肝「在聲為呼」,心「在聲為笑」,及下文五音之類是也。聖,謂藝之至於至極者也。

)問而知之謂之工,(問,謂問病人之所患及其愛憎喜怒也。如《靈·九針篇》:「肝惡風,心惡熱」,「氣並肝則憂,並心則喜」之類是也。工,專精之謂。)切脈而知之謂之巧,(切脈之法,詳《靈》、《素》及前諸難中。巧,心智靈變也。)何謂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五色,五臟所現之色。)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五音,五臟所發之音也。又五臟之音屬宮、商、角、徵、羽,詳《靈·五音五味篇》。)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一本無也字。五味,五臟所喜之味。

《靈·師傳篇》:「臨病人問所便。」所起,病之所由生;所在,病之所留處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在何臟腑也,(別其何臟腑之脈象,則知其病在何臟腑也。)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外,視色、聞聲也。內,問欲、切脈也。

六十二難曰:臟井、滎有五,腑獨有六者,何謂也?(五,謂井、滎、輸、經、合也。六,謂井、滎、輸、原、經、合也。其穴詳《靈·本輸篇》。)

然:腑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諸陽經也。)故置一俞,一作腧)名曰原。(俞,穴也。《靈·本輸篇》以所過之穴為原,蓋三焦所行者遠,其氣所流聚之處,五穴不足以盡之,故別置一穴,名曰原也。)所以(一本無所以二字)腑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共一氣,謂亦行於諸陽,非謂其氣皆出於三焦也。其詳備見六十六難中。)

六十三難曰:《十變》言,五臟六腑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一本有謂字)也?(凡經穴起止,其次第先井、次滎、次輸、次經、次合,故云以井為始。)

然:井者,東方春也,(《靈·本輸篇》以井屬木,故於時配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蜎飛蠕動,(蚑、蜎、蠕,皆蟲行之狀;喘息,言有氣以息,俱蟲豸之屬,一歲一生之物也。)當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此以生物之理,喻人之血氣亦然也。)故歲數始於春,日數始於甲,(甲亦屬木,言歲與日皆始於木,故凡物盡然。)故以井為始也。

六十四難曰:《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一作腧)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臟屬陰,故曰陰。腑屬陽,故曰陽。陰井屬木,次火、次土、次金、次水;陽井屬金,次水、次木、次火、次土,皆循五行相生之序也。)

白話文:

卷下

第六十一難說:經書上說,觀察病人的氣色就能知道病情,這叫做「神」(意思是看氣色就能知道疾病的所在,就像《素問·五臟生成篇》、《靈樞·五色篇》所說的那樣。「神」指的是高明到無法理解的境界)。聽聲音就能知道病情,這叫做「聖」(意思是聽病人的聲音就能知道病情。例如《靈樞·九針篇》說「心主打嗝,肺主咳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肝在聲音表現為「呼」,心在聲音表現為「笑」,以及下文提到的五音之類。「聖」指的是技藝達到極高境界的人)。詢問就能知道病情,這叫做「工」(意思是詢問病人患了什麼病,以及他們的喜好、憎惡、喜怒等情況。例如《靈樞·九針篇》說:「肝怕風,心怕熱」,「氣跑到肝就會憂愁,跑到心就會高興」等等。「工」指的是專精於某項技藝的人)。把脈就能知道病情,這叫做「巧」(把脈的方法,詳細記載在《靈樞》、《素問》以及前面各難中。「巧」指的是心智靈活變通)。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呢?

回答說:觀察氣色就能知道病情,指的是看病人臉上的氣色,就可以判斷疾病。聽聲音就能知道病情,指的是聽病人發出的五音,就可以辨別疾病。(五音指的是五臟發出的聲音,又五臟的聲音分別屬於宮、商、角、徵、羽,詳細內容可以參考《靈樞·五音五味篇》)。詢問就能知道病情,指的是詢問病人喜歡什麼味道的食物,藉此了解疾病的起因和所在位置。(有版本沒有「也」這個字。五味指的是五臟喜歡的味道。《靈樞·師傳篇》說:「看病時要詢問病人喜歡什麼」。起因,指的是疾病的產生原因;所在,指的是疾病停留的部位)。把脈就能知道病情,指的是診斷寸口的脈象,觀察脈象的虛實,藉此了解疾病在哪個臟腑。(根據脈象判斷是哪個臟腑的脈,就知道疾病在哪個臟腑)。經書上說,從外在表現(氣色、聲音)知道病情叫做「聖」,從內在情況(問喜好、把脈)知道病情叫做「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外,指的是看氣色、聽聲音。內,指的是問喜好、把脈。)

第六十二難說:臟的井穴、滎穴有五個,而腑的穴位卻有六個,這是為什麼呢?(五個指的是井穴、滎穴、輸穴、經穴、合穴。六個指的是井穴、滎穴、輸穴、原穴、經穴、合穴。這些穴位的詳細說明可以參考《靈樞·本輸篇》)。

回答說:腑屬於陽。三焦運行於所有的陽經,所以額外設置了一個腧穴,叫做「原穴」。(腧穴,指的是穴位。《靈樞·本輸篇》將經過的穴位稱為原穴,三焦運行的距離遠,五個穴位無法完全概括,所以額外設置一個穴位,叫做原穴)。腑之所以有六個穴位,也是因為它與三焦共有一種氣。(共有一種氣,指的是它也運行在陽經,並非說它的氣都來自三焦。詳細說明可以參考第六十六難)。

第六十三難說:《十變》這本書說,五臟六腑的滎穴、合穴,都是以井穴作為開始,這是為什麼呢?(凡是經穴的起止順序,都是先井穴,然後是滎穴,接著是輸穴、經穴、合穴,所以說以井穴作為開始)。

回答說:井穴,代表東方,也代表春天。(《靈樞·本輸篇》將井穴歸為木,所以在時間上對應春天)。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所有爬行的、喘息的、飛行的、蠕動的生物,(爬行、蠕動,都是蟲子行動的樣子;喘息,指的是有氣息,都是蟲子的屬性,一年生長一次的生物)。所有需要生長的生物,沒有不是在春天生長的。(用生物的道理來比喻人體的氣血也是這樣)。所以一年的開始是春天,一天的開始是甲(甲也屬木,說明一年和一天的開始都屬木,所以萬事萬物都是這樣)。所以說以井穴作為開始。

第六十四難說:《十變》這本書又說,陰經的井穴屬木,陽經的井穴屬金;陰經的滎穴屬火,陽經的滎穴屬水;陰經的輸穴屬土,陽經的輸穴屬木;陰經的經穴屬金,陽經的經穴屬火;陰經的合穴屬水,陽經的合穴屬土。陰陽的穴位屬性都不一樣,這是什麼意思呢?(臟屬於陰,所以稱為陰。腑屬於陽,所以稱為陽。陰經的井穴屬木,然後是火、土、金、水;陽經的井穴屬金,然後是水、木、火、土,都遵循五行相生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