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一 (2)
卷一 (2)
1. 本輸篇第二
馬雲。輸、俞、腧、三者古通用。輸者以其脈氣之轉輸也。俞者從省。腧從肉。本篇輸字。是言推本谷經之有腧穴也。
十二經絡之所終始,張云。謂如十二經脈之起止有序也。
絡脈之所別處,志云。臟腑之血氣。從大絡而外注於皮膚。復從指井而內注於經脈。故曰。必通絡脈之所別處。
五輸之所留,張云。如下文井、滎。腧、經、合、穴、各有所留止也。
六腑之所與合,志云。謂五臟之五俞。六腑之六俞也。
四時之所出入,志云。血氣隨四時之氣而生長收藏也。
五臟之所溜處,志云。五臟之血氣。溜於皮膚經脈之外內者也。溜、張讀為流。
白話文:
馬雲。輸、俞、腧,三者古時通用。
輸,是指經脈氣血的傳輸。俞,從省字,意指省察;腧,從肉字,意指肌肉。本篇的「輸」字,指的是推究經絡中具有腧穴的本源。
十二經絡之所終始,張云。
指的是十二經脈的起止順序。
絡脈之所別處,志云。
臟腑的血氣,從大絡(指主要的經脈)向外流注到皮膚,再從指井(指手足六經的井穴)向內流注到經脈。所以說,必須通暢絡脈的別處。
五輸之所留,張云。
指的是下文所說的井、滎、腧、經、合等穴位,各有其留止的位置。
六腑之所與合,志云。
指的是五臟的五俞穴和六腑的六俞穴。
四時之所出入,志云。
血氣隨著四時之氣而生長收藏。
五臟之所溜處,志云。
五臟的血氣,流注到皮膚和經脈之外內。溜,張讀為流。
闊數之度,志云。闊數、寬窄也。經脈寬大。孫絡窄小。
淺深,志云。絡淺而經深也。
高下,志云。血氣之上下循行也。
其次,志云。次序也。
少商,志云。太陰主秋金之不及。故名少商。余命名之義。各有所取。甲乙云。在手大指端內側。去爪甲如韭葉。
為井木,張云。肺經脈氣所出為井也。其氣屬木。此下凡五臟之井。皆屬陰木。故六十四難謂之
陰井木。志云。井者木上有水。乃澹滲皮膚之血。從井木而溜於脈中。注於腧。行於經。動而不居。行至於肘膝。而與經脈中之血氣相合者也。肺、心、肝、脾、腎、內之五臟也。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內之六腑也。手足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外之經氣也。肺出於少商者。謂臟腑之血氣。從大絡而注於孫絡皮膚之間。肺臟所出之血氣。從少商而合於手太陰之經也。又云。十二臟腑之脈出於井者。非經脈之貫通。是以十二經脈。止論至肘膝而已。簡案、志注發前哲所未發。然而人身一氣脈而已。其云非經脈之貫通者。恐非也。,張云。按本篇五臟止言井木。六腑止言井金。其他皆無五行之分。考之六十四難分析陰陽十變。而五行始備矣。下仿此。
白話文:
脈絡的寬窄稱為「闊數」,經脈較寬,孫絡較窄。脈絡的深淺稱為「淺深」,孫絡較淺,經脈較深。血氣在體內的流動方向稱為「高下」,指的是血氣上下循行。其次指的是順序。
少商穴是手太陰肺經的井穴,位於手拇指內側指甲根部,如同韭葉般大小。這個穴位名為少商,是因為它屬於太陰經,主秋金,但又不及於秋金的極致。其他的穴位名稱,也都有各自的命名理由。
張仲景認為,肺經的脈氣從少商穴發出,如同井水一般,所以稱為井木。井木指的是五臟的井穴,都屬於陰木。六十四難中也有提到井木,但並非指的陰井木。
《靈樞》中提到,井木指的是像木頭上的井水一樣,將滲入皮膚的血氣從井木穴引流到脈中,再匯入腧穴,流經經脈,不斷運行而不停留在一個地方,最終到達肘膝部位,與經脈中的血氣融合在一起。
五臟包括肺、心、肝、脾、腎,六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手足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則是外在的經氣。
肺經的氣血從少商穴發出,指的是臟腑的血氣從大絡流入孫絡與皮膚之間。肺臟的血氣從少商穴匯入手太陰肺經。
《靈樞》中還提到,十二臟腑的脈氣從井穴發出,並不代表經脈的貫通。因此十二經脈只論述到肘膝部位。
張仲景認為,《靈樞》的註解揭示了前賢未曾闡明的内容,但人體其實只有一股氣脈。他說經脈不貫通的觀點可能並不正確。
張仲景還提到,本章只提到了五臟的井木和六腑的井金,並沒有其他五行之分。根據六十四難的陰陽十變分析,五行才得以完善。下文將以此為例。
溜於魚際,馬雲。溜者流也。流於魚際。即手之魚肉也。甲乙云。魚際者火也。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
大淵,張云。此肺經之所注為腧也。屬陰土。甲乙雲水也。在掌後陷者中。簡案、為水誤。
經渠,張云。此肺經之所行為經也。屬陰金。經渠當寸口陷中。動而不止。故曰不居。居、止也。
尺澤,張云。此肺經所入為合也。甲乙云。在肘中約上動脈。
中衝,甲乙云。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陷者中。張云。按此下五腧。皆屬手厥陰之穴。而本經直指為心腧者。正以心與心胞。本同一臟。其氣相通。皆心所主。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邪客篇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腧。正此之謂。詳義見前章。
白話文:
「溜於魚際」是馬雲的說法。「溜」的意思是流動,所以「流於魚際」就是指流動到手的魚肉部位。「甲乙」說魚際屬火,位於手大拇指第一節後方內側的散脈中。
「大淵」是張雲的說法,認為它是肺經的腧穴,屬陰土。「甲乙」則認為它是水,位於手掌後方的凹陷處。簡案認為將其歸類為水是錯誤的。
「經渠」是張雲的說法,認為它是肺經的經穴,屬陰金。經渠位於寸口凹陷處,不斷地跳動,所以稱為「不居」。「居」指的是停留。
「尺澤」是張雲的說法,認為它是肺經的合穴。「甲乙」則認為它位於肘部上方動脈處。
「中衝」是「甲乙」的說法,位於手中指尖,去指甲如韭葉凹陷處。張雲認為,這五個腧穴都屬於手厥陰經,而本經直指為心腧,是因為心與心包原本就是同一個臟器,氣息相通,都由心所主。所以,邪氣入侵心臟時,就會侵犯心包。心包是心臟的主脈。邪客篇中說,手少陰經脈獨無腧穴,就是指這個道理。詳細解釋可以參考前章。
勞宮,甲乙云。在掌中央動脈中。
大陵,甲乙云。在掌後兩筋間陷者中。
方下,張云。謂正當兩骨之下也。
間使,甲乙云。在掌後三寸兩筋間陷者中。
有過,馬雲。有病也。有病則其脈至。無病則其脈止。
曲澤,甲乙云。在肘內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
大敦,甲乙云。在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
行間,甲乙云。在足大趾間動脈陷者中。
太衝,甲乙云。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或曰一寸五分陷者中。
中封,甲乙云。在足內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
白話文:
勞宮位於手掌中央動脈的位置。大陵位於手掌後方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方下指的是兩骨正下方。間使位於手掌後方三寸,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有過指的是有病,有病則脈搏可觸摸到,無病則脈搏消失。曲澤位於肘內側,靠近手腕處的凹陷處,屈肘時可觸摸到。大敦位於腳大拇指末端,距離指甲約一韭葉長度,靠近三根毛髮之間。行間位於腳大拇指與第二趾之間動脈凹陷處。太衝位於腳大拇指第一節後方二寸,或一寸五分凹陷處。中封位於腳內踝前一寸,仰起腳時可觸摸到凹陷處,伸直腳時才能找到。
使逆則宛,張云。宛、郁同。言用針治此者。逆其氣則鬱。和其氣則通也。簡案、馬為宛宛中之宛。誤。
曲泉,甲乙云。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
隱白,甲乙云。在足大趾端內側。去爪甲如韭葉。
大白,甲乙云。在足內側核骨下陷者中。簡案、經文腕骨。當作核骨。諸家不議及者誤。
商丘,甲乙云。在足內踝下微前陷者中。
陰之陵泉,甲乙云。在膝下內側輔骨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
湧泉,甲乙云。在足心陷者中。屈足卷指宛宛中。志云。地下之泉水。天一之所生也。故少陰之始出。名曰湧泉。復溜者。復溜於地中。故合穴曰陰谷。
白話文:
使用針灸治療時,若逆著氣血運行方向,就會導致氣血鬱滯,若順著氣血運行方向,則能使氣血通暢。張仲景說,「宛」和「鬱」的意思相同。
「曲泉」穴位於膝蓋內側,輔骨下方,大筋之上,小筋下方的凹陷處。
「隱白」穴位於足大拇指端內側,距離指甲邊緣約一個韭葉的寬度。
「大白」穴位於足內側,核骨下方凹陷處。經文中「腕骨」應為「核骨」,其他醫書都沒有提及這個錯誤。
「商丘」穴位於足內踝下方,稍微向前凹陷處。
「陰之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內側,輔骨下方凹陷處。伸直腳才能找到這個穴位。
「湧泉」穴位於足心凹陷處。屈曲腳趾,腳心就會出現一個凹陷,這個凹陷處就是「湧泉」穴。醫書記載,湧泉穴就像地下的泉水,是天一之氣的起始點,所以少陰經的起始點就叫做「湧泉」。「復溜」穴則像水流回歸地下,所以與之相合的穴位叫做「陰谷」。
然谷,甲乙云。在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
復留,馬志作復溜。甲乙同。簡案、此穴諸書不言有動脈。
至陰,甲乙云。在足小趾外側。去爪甲如韭葉。張云。以下凡六腑之井。皆屬陽金。故六十四難謂之陽井金也。
通谷,甲乙云。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前陷者中。
束骨,甲乙云。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後陷者中。
京骨,甲乙云。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者中。按而得之。
為原,張云。本篇惟六腑有原。而五臟則無。前十二原篇所言。五臟之原。即本篇五臟之腧。然則陰經之腧即原也。陽經之原。自腧而過。本為同氣。亦當屬陽木。下仿此。
白話文:
「然谷」穴,甲乙本記載位於腳內踝前,大骨下陷處。「復留」穴,馬志本寫作「復溜」,與甲乙本相同。簡案中提到,此穴在各書中都沒有提到有動脈。「至陰」穴,甲乙本記載位於腳小趾外側,離指甲約一個韭菜葉的距離。張氏說,以下列出的六腑井穴,都屬陽金,所以六十四難稱之為陽井金。「通谷」穴,甲乙本記載位於腳小趾外側,本節前陷處。「束骨」穴,甲乙本記載位於腳小趾外側,本節後陷處。「京骨」穴,甲乙本記載位於腳外側大骨下方,赤白肉交界處的凹陷處,按壓即可觸摸到。「為原」穴,張氏說,本篇只有六腑有原穴,五臟則沒有。前十二原篇所說的五臟之原,即本篇五臟之腧穴。也就是說,陰經的腧穴就是原穴,陽經的原穴則從腧穴處延伸過去。本質上屬於同氣,也應屬陽木。以下類推。
崑崙,甲乙云。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細脈動應手。
委中,甲乙云。在膕中央約文中動脈。(素問骨空論注云膕謂膝解之後曲腳之中背面取之刺腰痛論注云在膝後屈處)
委而取之,簡案、委、曲也。前淮南王傳。骩天下之正法。師古注骩。古委字。曲也。邪氣臟腑病形篇。委中央。
竅陰,甲乙云。在足小趾次趾之端。去爪甲如韭葉。
俠谿,甲乙云。在足小趾次趾二歧骨間。本節前陷者中。
臨泣,甲乙云。在足小趾次趾本節後間陷者中。去俠谿一寸五分。
丘圩,甲乙云。在足外廉踝下如前陷者中。去臨泣一寸。
白話文:
崑崙穴位於腳踝外側後跟骨上的凹陷處,摸上去能感受到細微的脈動。委中穴位於膝蓋後方正中央,約略在膝窩的中央處,可以摸到動脈。委中穴的位置,指的是膝蓋彎曲處,也就是膝窩。竅陰穴位於腳小趾旁邊的趾端,距離指甲約一根韭菜葉的距離。俠谿穴位於腳小趾旁邊第二根腳趾的兩個骨頭之間,在靠近腳趾關節處的凹陷處。臨泣穴位於腳小趾旁邊第二根腳趾關節後方的凹陷處,距離俠谿穴一寸五分。丘圩穴位於腳踝外側下方,靠近腳跟處的凹陷處,距離臨泣穴一寸。
陽輔,甲乙云。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圩七寸。沈彤釋骨云。俠膝之骨曰輔骨。
陽之陵泉,甲乙云。在膝下一寸䯒外廉陷者中。
厲兌,甲乙云。在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
陷谷,甲乙云。在足大趾次趾間。本節後陷者中。去內庭二寸。
衝陽,甲乙云。在足趺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谷三寸。
皆屬於胃,張云。三里下三寸為上廉。上廉下三寸為下廉。大腸屬上廉。小腸屬下廉。蓋胃為六腑之長。而大腸小腸。皆與胃連。居胃之下。氣本一貫。故皆屬於胃。而其下腧。亦合於足陽明經也。張開之曰。大腸、小腸、受盛胃腑水穀之餘。濟泌別汁。而生津液。故皆屬於胃。是以大腸受胃腑之經氣。而屬於巨虛上廉。小腸屬巨虛下廉。
白話文:
「陽輔」穴,甲乙經書上說,位於足部外踝骨上方四寸,輔骨前方,絕骨端,約等於前三分處,距離丘墟穴七寸。沈彤在《釋骨》書中說,靠近膝蓋的骨頭叫做輔骨。
「陽陵泉」穴,甲乙經書上說,位於膝蓋下方一寸,外側凹陷處。
「厲兌」穴,甲乙經書上說,位於足部大拇指第二趾的末端,距離指甲角的距離約等於韭菜葉的寬度。
「陷谷」穴,甲乙經書上說,位於足部大拇指第二趾之間,本節後方凹陷處,距離內庭穴二寸。
「衝陽」穴,甲乙經書上說,位於足背上五寸,骨骼間動脈之上,距離陷谷穴三寸。
以上這些穴位都屬於胃經,張仲景說:「三里穴下三寸為上廉,上廉下三寸為下廉。大腸屬於上廉,小腸屬於下廉。」這是因為胃是六腑之長,而大腸和小腸都與胃相連,位於胃之下方,氣息本來就相通,所以都屬於胃經。而這些穴位的下方腧穴,也屬於足陽明經。張仲景又說:「大腸、小腸、受盛胃腑水穀之餘,濟泌別汁,而生津液,故皆屬於胃。」所以大腸接受胃經的氣,屬於巨虛穴上廉,小腸屬於巨虛穴下廉。
上合手少陽,張云。按諸經皆不言上合。而此下三經獨言之者。蓋以三焦並中下而言。小腸大腸俱在下。而經則屬手。故皆言上合某經。簡按、三焦亦專指下焦。詳見下文注。
關衝,甲乙云。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
中渚,甲乙云。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後陷者中。
三焦下腧(止)是太陽絡也,張云。足大趾當作足小趾。蓋小趾乃足太陽脈氣所行。而三焦下俞。則並足太陽經出小趾之前。上行足少陽經之後。上出膕中外廉委陽穴。是足太陽之絡也。按邪氣臟腑病形篇曰。三焦病者。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則此為小趾無疑。簡案、此本馬注。然考甲乙云。委陽三焦下輔俞也。在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承扶下六寸。此足太陽之別絡也。據邪氣臟腑病形篇及甲乙。足大趾之前。當作足太陽之前。張注未為得矣。
白話文:
手少陽經上接合其他經脈,張仲景說。其他經脈都未曾提到上合,而這三條經脈獨自說明上合,這是因為三焦經包括中焦和下焦,小腸和大腸都位於下焦,而經脈屬於手,所以都說上合某經。簡要說明,三焦經專指下焦,詳細內容請參閱下面的註解。
關衝穴,甲乙經說,位於手小指次指的末端,距離指甲角一寸,像韭菜葉那樣寬。
中渚穴,甲乙經說,位於手小指次指第一個關節後面的凹陷處。
三焦下俞穴,張仲景說,是太陽經的絡穴。足大趾應該改為足太陽經,因為小趾是足太陽經脈氣所流經的地方,而三焦下俞穴,則與足太陽經一起從小趾前端出發,向上行經足少陽經的後側,到達膕窩外側的委陽穴,這是足太陽經的絡穴。根據《邪氣臟腑病形篇》記載,三焦經病變,會在足太陽經外側的大絡出現徵兆,而大絡位於太陽經和少陽經之間,所以這裡指的是小趾。簡要說明,這是馬氏的註解,但考證甲乙經,委陽穴是三焦下俞穴的輔穴,位於足太陽經之前,少陽經之後,從膕窩外側兩條筋之間的承扶穴向下六寸的地方,這是足太陽經的別絡。根據《邪氣臟腑病形篇》和甲乙經,足大趾之前,應該改為足太陽經之前,張仲景的註解並不正確。
手少陽經也,張云。以上三焦之腧。皆手少陽經也。
足少陽太陰之所將,簡案、一本作陽。注亦見道藏本。據上文陰作陽為是。馬氏仍此。而張雲陽陰二字互謬也。當作少陰太陽。蓋三焦屬腎與膀胱也。將、領也。改少陽為少陰。亦未為得矣。宣明五氣篇。王注引本經云。足三焦者。太陽之別也。
上踝五寸,馬雲。其上外踝計五寸。名光明穴。又足少陽膽經之絡穴別行者。三焦與之別入貫腨腸。
腨腸,馬雲。即足腹也。簡案、刺腰痛論王注。腨踵魚腹之外。云腨形勢如臥魚之腹。系腨以腸。亦因此耶。
少澤,甲乙云。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一分陷者中。
白話文:
手少陽經,張雲說:以上三焦的腧穴,都屬於手少陽經。
足少陽與太陰經的循行路線相連,簡案中有一本寫成陽,注釋裡也有道藏本這樣寫。根據上文,將「陰」改成「陽」比較合理。馬氏也沿用這個說法,而張雲把「陽」和「陰」兩個字寫反了,應該改成「少陰太陽」。因為三焦屬於腎和膀胱,而「將」是指引導的意思。將「少陽」改成「少陰」也不算完全正確。宣明五氣篇,王注引用本經說,足三焦是太陽經的分支。
上踝骨往上五寸,馬雲說:從外踝骨往上數五寸,就是光明穴。它也是足少陽膽經絡穴的別行路線。三焦經與它分開後,分別進入腨腸。
腨腸,馬雲說:就是足腹。簡案中刺腰痛論王注說:腨位於魚腹之外,形狀像臥魚的腹部。系住腨的叫做腸,所以這樣命名。
少澤穴,甲乙說:位於手小指端,距指甲一分處凹陷的地方。
前谷,甲乙云。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者中。
後谿,甲乙云。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者中。
腕骨,甲乙云。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者中。
陽谷,甲乙云。在手外側腕中。兌骨下陷者中。
伸臂,甲乙云。屈肘得之。
商陽,甲乙云。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
二間,甲乙云。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內側陷者中。
三間,甲乙云。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後內側陷者中。
合谷,甲乙云。在手大指次指間。
陽谿,甲乙云。在腕中上側。兩旁間陷者中。
曲池,甲乙云。在肘外輔骨肘骨之中。沈彤釋骨云。肘大骨之兩起者。曰肘外輔骨。
白話文:
前谷位於小指外側,第一節前方的凹陷處。後谿位於小指外側,第一節後方的凹陷處。腕骨位於手腕外側,靠近手掌的地方,起骨下方凹陷處。陽谷位於手腕外側中間,兌骨下方凹陷處。伸臂穴位於屈肘時出現的部位。商陽位於食指內側,距離指甲約一個韭葉的距離。二間位於食指第一節前內側凹陷處。三間位於食指第一節後內側凹陷處。合谷位於食指與拇指之間。陽谿位於手腕上方,兩旁凹陷處。曲池位於肘部外側,輔骨和肘骨之間,沈彤釋骨中記載,肘部兩側凸起的骨頭稱為肘外輔骨。
三十六腧也,馬雲。腧。從肉者穴之總名。非井、俞、滎、經、合、之俞。張云。五臟各有井、滎、腧、經、合、五穴。共計二十五腧。六腑復多一原穴。故共計三十六腧也。簡案、馬俞腧之別不必矣。
上合於手者也,張云。凡五臟六腑之經。臟皆屬陰。腑皆屬陽。雖六腑皆屬三陽。然各有手足之分。故足有太陽膀胱經。則手有太陽小腸經。足有陽明胃經。則手有陽明大腸經。足有少陽膽經。則手有少陽三焦經。此所謂上合於手者也。不惟六腑。六臟亦然。如足有太陰脾經。則手有太陰肺經。足有少陰腎經。則手有少陰心經。足有厥陰肝經。則手有厥陰心經。此臟腑陰陽手足皆相半也。然其所以分手足者。以經行有上下。故手經之腧在手。足經之腧在足也。
白話文:
古代醫學認為,人體有三十六個腧穴,這是指除了井、俞、滎、經、合、之俞之外的穴位。五臟各有井、滎、腧、經、合五個穴位,共計二十五個腧穴,六腑則多一個原穴,因此共有三十六個腧穴。至於馬氏和張氏對腧穴的定義略有不同,在此不作贅述。
所謂「上合於手者」,是指五臟六腑的經絡,臟屬陰,腑屬陽。雖然六腑都屬於三陽,但它們分屬手足,例如足有太陽膀胱經,則手有太陽小腸經;足有陽明胃經,則手有陽明大腸經;足有少陽膽經,則手有少陽三焦經。六臟亦然,例如足有太陰脾經,則手有太陰肺經;足有少陰腎經,則手有少陰心經;足有厥陰肝經,則手有厥陰心經。這說明臟腑的陰陽和手足經絡互相配合。經絡的運行有上下之分,因此手經的腧穴位於手部,足經的腧穴位於足部。
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馬雲。此舉諸經之穴。有列其行次而言之。有指其穴所而言者。皆亦人以覓穴之法也。腹部中行。系任脈經。然在缺盆之中間。是為任脈。其穴曰天突。在頸前結喉下四寸宛宛中。乃腹中央第一行次之脈也。(缺盆系足陽明胃經穴在肩下橫骨陷中去中行二寸故在脈當為缺盆之中間)
一次,馬雲。次字下。據下文當有一脈字。猶言脈之一行也。下仿此。張云。一次者。次於中脈一行。足陽明也。簡案、今從張注。
人迎,馬雲。夾結喉兩旁一寸半。張云。頸中第二行脈也。
扶突,張云。二次於足陽明之外者。手陽明也。穴名扶突。在頸。當曲頰下一寸。人迎後一寸五分。即第三行脈也。
白話文:
缺盆中間是任脈,叫做天突穴。這個穴位是所有經脈的起始點,有些人會按照經脈的順序來描述,有些人則直接說明穴位所在的位置,都是為了幫助人們找到穴位的方法。任脈在腹部中央行進,而天突穴就在缺盆中間,位於頸前結喉下方四寸凹陷處,是腹中央第一行經脈的穴位。(缺盆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位於肩下橫骨凹陷處,從中央往外推兩寸,所以任脈的穴位應該是在缺盆中間。)
一次,這裡的「次」字後面應該有「脈」字,也就是說這是經脈的第一行。以下都以此類推。張云說,一次指的是在中脈之後的第一行經脈,也就是足陽明胃經。簡案,這裡採用張注的說法。
人迎穴,位於結喉兩側一寸半處。張云說,這是頸中第二行經脈的穴位。
扶突穴,張云說,這是足陽明胃經之外的第二行經脈,也就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叫做扶突穴,位於頸部,曲頰下方一寸,人迎穴後方一寸五分,是第三行經脈的穴位。
天窗,張云。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後。即第四行脈也。
天容,馬雲。按天容系手太陽經。非足少陽經。疑是天衝穴。張云。四次於手太陽之後者。足少陽也。上出天窗之外。而頸中無穴。是第五行脈也。此雲天容者。系手太陽經穴。疑誤。簡案、天衝雖為足少陽經穴。然在耳上如前三分。無屬頸部之理。馬注不可據。
天牖,張云。在頸大筋外。天容後。天柱前。完骨後。髮際上。是第六行脈也。
天柱,張云。在挾項後大筋外廉。髮際陷中。是第七行脈也。
風府,張云。在項後入髮際一寸。自前中行任脈至此。是為第八行。而頸脈止於此也。
白話文:
「天窗」穴位於頸部大筋前方,曲頰下方,扶突穴後方,屬於第四行脈。「天容」穴,馬雲認為它屬於手太陽經,而非足少陽經,疑似為天衝穴。張云則認為,位於手太陽經之後的第四行脈是足少陽經,它向上延伸至天窗穴之外,頸部則沒有此穴。因此,他認為「天容」穴屬於手太陽經,可能是誤解。簡案中也指出,天衝穴雖然是足少陽經穴,但位於耳上,而非頸部,所以馬雲的註解不可信。「天牖」穴位於頸部大筋外側,天容穴後方,天柱穴前方,完骨穴後方,髮際之上,屬於第六行脈。「天柱」穴位於頸部兩側大筋外緣,髮際凹陷處,屬於第七行脈。「風府」穴位於項後髮際內一寸處,由前至中行任脈至此,是第八行脈,頸部經脈在此止。
腋內動脈(止)名曰天池,張云。此言腋下二經之脈也。手太陰之穴名天府。手厥陰之脈名天池。二穴俱在腋下三寸。然天府則在臂臑內廉。天池則在肋間乳後一寸也。
刺上關者(止)伸不能屈,馬雲。此言取穴之法也。上關。即客主人穴。系足少陽膽經。呿、大張口貌。欠、撮口出氣也。刺上關者。必開口有空。故張口乃得之。所以呿而不能欠也。(在耳起骨上廉)下關、系足陽明胃經穴。刺下關者。必合口乃得之。故能欠而不能呿也。(在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廉開口則閉閉口有穴)犢鼻、系足陽明胃經穴。(膝臏下䯒骨上俠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刺犢鼻者必屈足以取之。故屈而不能伸也。兩關者。內關、系手厥陰心包絡經。(手掌腕後二寸兩筋間與外關相抵)外關、系手少陰三焦經。(手背腕後二寸兩筋間陽池上二寸)刺兩關者。必伸手以取之。故伸而不能屈也。
白話文:
腋窩的動脈,叫做天池。張云說,這指的是腋窩兩條經脈。手太陰經的穴位叫做天府,手厥陰經的穴位叫做天池,這兩個穴位都在腋窩下三寸。不過,天府穴在手臂上臂內側靠近肩膀的地方,而天池穴則是在肋骨之間,乳房後方一寸。
刺上關穴的人,手臂伸直了就不能彎曲,馬云說。這是指取穴的方法。上關穴,也就是客主人穴,屬於足少陽膽經。張口,指的是嘴巴張大;打哈欠,指的是嘴巴合攏吸氣。刺上關穴時,嘴巴一定要張開,才能找到穴位。所以,可以張口,但不能打哈欠。上關穴位於耳朵前上方骨頭邊緣。下關穴,屬於足陽明胃經。刺下關穴時,嘴巴必須閉合才能找到穴位,所以可以打哈欠,但不能張口。下關穴位於客主人穴下方,耳朵前方動脈下方,嘴巴閉合時才會出現。犢鼻穴,屬於足陽明胃經。犢鼻穴位於膝蓋骨下方,脛骨上緣的凹陷處,形狀像牛鼻子,所以叫犢鼻。刺犢鼻穴時,必須彎曲膝蓋才能找到穴位。所以可以彎曲膝蓋,但不能伸直。另外,還有兩個關穴,內關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絡經,位於手腕後兩寸,兩條筋之間,與外關穴相對;外關穴屬於手少陰三焦經,位於手腕後兩寸,兩條筋之間,陽池穴上方兩寸。刺這兩個關穴時,必須伸直手臂才能找到穴位,所以可以伸直手臂,但不能彎曲。
挾喉之動脈也,張云。此下乃重言上文六陽經脈。以明其詳也。挾喉動脈。即足陽明人迎也。
其腧在膺中,馬雲。胸之兩旁。謂之膺也。張云。自挾喉而下行於胸膺。凡氣戶庫房之類。皆陽明之腧。故曰其腧在膺中。
不至曲頰一寸,張云。此復言扶突穴。在足陽明動脈之外。當曲頰下一寸也。
當曲頰,張云。此復言天窗穴也。
耳下曲頰之後,馬雲。足少陽經名天衝者為五行。然穴在耳下曲頰之後。正耳後髮際二寸。耳上如前三寸也。張云。仍如上文言手太陽之天容也。此非足少陽之穴。而本篇重言在此。意者古以此穴屬足少陽經也。簡案、甲乙天衝在耳上如前三分。銅人云。天衝在耳後入髮際二寸。知是馬注不可據。
白話文:
頸部的動脈,張仲景說。這段話再次強調六陽經脈,說明其詳細內容。頸部動脈,也就是足陽明經的“人迎”穴。
“人迎”穴在胸部兩側,稱為“膺”,張仲景說。從頸部向下延伸到胸部,凡是氣戶、庫房等穴位,都是陽明經的穴位,因此說“人迎”穴在“膺”中。
“扶突”穴距離曲頰(下顎)一寸,張仲景說。這個穴位位於足陽明經脈之外,在曲頰下方一寸處。
“天窗”穴在曲頰,張仲景說。
“天衝”穴位於耳下曲頰之後,馬雲說。足少陽經有“天衝”穴,五行屬木。這個穴位在耳下曲頰之後,正好是耳後髮際二寸,耳上如前三寸。張仲景說,這跟上面說的“手太陽”經的“天容”穴一樣,這個穴位不是足少陽經的穴位,但本文重複提到,可能是古人認為這個穴位屬於足少陽經。簡案中說,“天衝”穴在耳上如前三分。銅人說,“天衝”穴在耳後入髮際二寸。可見馬雲的註釋不可靠。
上加完骨之上,馬雲。手少陽經名天牖者為六行。然穴在耳後。上加完骨之上。正以完骨在上。而天牖在下。則完骨加其上也。簡案、甲乙云。天牖在頸筋間。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後髮際上。今考文理。其穴在完骨下者。不宜言加完骨之上。馬注未清晰。
挾項大筋之中,張云。此復言天柱穴。挾後項大筋中髮際。簡案、馬以下文陰字接際字下為句。注云。挾項後大筋之中。髮際之陰也。不可從。(志本依馬為句)
陰尺動脈,張云。言陰氣之所在也。小針解曰。奪陰者死。言取尺之五里。其義即此。(案小針解張注尺之五里尺澤後之五里也)馬雲。尺澤之上三寸。有動脈。即肘上三寸向里大脈之中央。名五里穴。屬手陽明大腸經。志云。按皮膚之氣血。從手足之指井。溜注於脈中。而合於肘膝間。故曰尺動脈。右五里五腧之禁也。簡案、逆奪之凡五至井榮俞經合。五腧之血氣盡。故言五腧之禁也。詳見素氣穴論。本經玉版論。
白話文:
「上加完骨之上」,這是馬雲對天牖穴位置的註解。因為天牖穴在耳後,而完骨穴在頭部,所以說天牖穴位於完骨穴之下。然而,有記載說天牖穴位於頸筋之間,缺盆之上,而完骨穴位於髮際之上,這就與馬雲的說法有所出入。因此,馬雲的註解不夠清晰。
「挾項大筋之中」,這是張云對天柱穴位置的註解,意思是天柱穴位於後頸部大筋的中央,髮際的陰側。然而,有人認為張云的註解有誤,因為天柱穴的實際位置在髮際之陰,而不是大筋之中。
「陰尺動脈」,這是張云對陰氣和尺澤穴的註解。他認為尺澤穴是陰氣聚集的地方,如果針刺尺澤穴,可能會導致死亡。馬雲則認為尺澤穴位於肘上三寸,有一條動脈,即五里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他還提到,氣血從手足的井穴流注到脈中,在肘膝間匯合,所以稱為尺動脈。右五里穴屬於五腧穴,而五腧穴是禁針的部位,因為五腧穴的氣血聚集,針刺會導致氣血耗散,影響健康。
傳道之腑,馬雲。道、導同。凡小腸已化之物。從此傳導而下也。志云。此節止論五臟所合之六腑者。本篇論十二經脈之所出。從井而入於合。蓋自外而內也。
中精之腑,甲乙作清淨之腑。馬雲。他腑之所受者。皆至濁之物。而唯膽則受五臟之精汁也。
少陽屬腎,甲乙作少陰。馬雲。少陽三焦也。三焦之正脈至項散胸中。而腎脈亦上連於肺。三焦之下腧。屬於膀胱。而膀胱為腎之合。故三焦亦屬乎腎也。
故將兩臟,張云。三焦為中瀆之腑。膀胱為津液之腑。腎以水臟而領水腑。理之當然。故腎得兼將兩臟。將、領也。兩臟腑亦可以言臟也。本臟篇曰。腎合三焦膀胱。其義即此。
白話文:
小腸消化后的食物,经由传道之腑往下传递。本篇主要讨论十二经脉的起止位置,从井穴开始,最终进入合穴,也就是从外向内运行的路线。
胆囊接收五脏的精汁,不像其他腑脏接收浊物,因此被称为清净之腑。
三焦经脉从颈部向上散布到胸腔,而肾经也向上连接到肺部。三焦的下部腧穴归属于膀胱,膀胱是肾的合穴,所以三焦也属于肾。
三焦是中瀆之腑,膀胱是津液之腑,肾作为水脏统领水腑,这是自然规律。因此,肾可以兼管这两个腑脏,这里的“将”就是“领”的意思。这两个腑脏也可以称为“脏”。之前提到的“肾合三焦膀胱”,就是指这个道理。
中瀆之腑,張云。謂如川如瀆。源流皆出其中也。即水穀之入於口。出於便。自上而下。必歷三焦。故曰中瀆之腑。水道出焉。膀胱受三焦之水。而當其疏泄之道。氣本相依。體同一類。故三焦下腧出於少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也。
孤之腑也,簡案。肺合大腸。心合小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合膀胱。而三焦唯屬膀胱。無所配合。故謂孤之腑也。蕭吉五行大義云。三焦處五臟之中。通上下行氣。故為中瀆腑也。又引河圖云。三焦孤立。為內瀆之腑。並與本節之旨符矣。而此所言三焦。專指下焦。張氏質疑錄。論之詳也。(素問識靈蘭秘典六節藏象論注舉數證當參考)
白話文:
三焦是身體的管道,就像河流一樣,水流從源頭流向終點。食物從口中進入,經由三焦的運作,最終從肛門排出。三焦負責輸送水液,膀胱接收三焦的水分並排出。三焦與膀胱相連,就像氣與體相互依附,屬同一類。因此,三焦的下部經絡連接到少陽經和太陽經,最終匯入膀胱,負責下焦的運作。
三焦是獨特的臟器,與其他臟器不同,它沒有配對的臟器。肺與大腸相配、心與小腸相配、肝與膽相配、脾與胃相配、腎與膀胱相配,唯獨三焦只屬於膀胱。三焦位於五臟之中,貫穿上下,輸送氣血,因此被稱為「中瀆之腑」。古代文獻也記載三焦是「內瀆之腑」,與上述描述相符。這裡提到的三焦特指下焦,張氏質疑錄中對此有更詳細的論述。
春取絡脈,張云。十二經之大絡。如手太陰列缺之類是也。
諸滎,張云。十二經之用穴。如手太陰魚際之類是也。
分肉之間,水熱穴論曰。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之間。簡案、四時之刺。諸篇所說有異同。甲乙類例通會。殆為明備。當參考。
諸腧孫絡,張云。諸腧者十二經之腧穴。如手太陰經太淵之類是也。絡之小者為孫絡。皆應夏氣。夏以老陽之令。陽盛於外。故宜淺刺於諸腧。孫絡、及肌肉、皮膚之上也。
諸合,張云。十二經之合穴。如手太陰尺澤之類是也。諸合應秋。故宜取之秋。以少陰之令。將降未降。氣亦在中。故余如春法。謂亦宜中取於大經分肉之間。而可淺可深也。
白話文:
春季取絡脈,張仲景說,十二經脈的大絡,就像手太陰經的列缺穴之類。
諸滎穴,張仲景說,十二經脈的用穴,就像手太陰經的魚際穴之類。
分肉之間,水熱穴論說,春季是木氣開始生長的時候,肝氣也開始生發,肝氣旺盛,容易導致風疾,經脈常處於較深的位置,氣血較少,難以深入,所以要取絡脈在分肉之間。簡案,關於四時刺法,各篇所述略有差異,甲乙類例可以互相參照,以便更為明備。
諸腧孫絡,張仲景說,諸腧是十二經脈的腧穴,就像手太陰經的太淵穴之類。絡脈中較小的叫做孫絡,它們都應合夏季氣候。夏季是老陽之令,陽氣盛於外,所以宜淺刺於諸腧、孫絡、以及肌肉、皮膚之上。
諸合穴,張仲景說,十二經脈的合穴,就像手太陰經的尺澤穴之類。諸合穴應合秋季,所以宜在秋季取穴。因為少陰之令,將要下降但尚未完全下降,氣血也位於經脈的中間,所以與春季取穴方法類似,也要在經脈分肉之間取穴,可淺可深。
諸井,張云。十二經之井穴。如手太陰少商之類是也。
諸腧,井云。即前太淵三間之類。張云。臟腑之腧。如肺腧、心腧、之類是也。非上文五腧之謂。諸井諸臟。皆主冬氣。冬以老陰之令。陽氣伏藏。故宜取井腧。欲其深而久留之也。簡案、二說各異。未知孰是。
氣之所處,張云。處、上聲。謂氣之所居也。
轉筋者(止)快也,張云。轉筋者必拘攣。立而取之。故筋可舒也。痿厥者必體廢。張其四肢而取之。故血氣可令立快也。志云。張者、仰臥而張大其四肢。
白話文:
「諸井」,張仲景說,是指十二經脈的井穴,就像手太陰肺經的少商穴之類。
「諸腧」,張仲景說,指的是前邊太淵、三間穴之類。而「腧」是指臟腑的腧穴,例如肺腧、心腧之類,不是上文所說的那五腧。諸井和諸臟穴都屬於主冬氣的穴位。冬天屬於老陰主令,陽氣潛藏,因此應該選擇井穴和腧穴,並且需要深入且久留針灸。簡案中對於「諸腧」的解釋有兩種說法,各有不同,尚不清楚哪個正確。
「氣之所處」,張仲景說,「處」讀上聲,指的是氣所在的部位。
「轉筋者(止)快也」,張仲景說,轉筋的人必然拘攣,因此應該站立取穴,這樣可以舒展筋脈。痿厥的人必然身體虛弱,應該張開四肢取穴,這樣可以令血氣流通,迅速恢復。志書中記載,張開四肢指的是仰臥,然後將四肢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