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識》~ 卷一 (7)
卷一 (7)
1.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愚者佩之,李冶古今黈云。王注。聖人心合於道。故勤而行之。愚者性守於迷。故佩服而已。冰說非也。佩。背也。古字通用。果能佩服於道。是亦聖人之徒也。安得謂之愚哉。滑云。佩。當作悖。吳云。佩。與悖同。古通用。簡按古今黈之說是。
不治已病治未病,靈逆順篇。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七十七難。金匱要略首篇。甲乙經五臟變腧篇。皆可參考。
鑄兵,宋本。兵。作錐。志高亦同。並誤也。
白話文: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愚昧之人違背養生之道。李冶在《古今黈》中提到,王冰的註解認為:聖人內心與道相合,因此能勤勉實踐;愚者本性固執於迷惑,僅能表面尊崇(而無法實行)。但王冰的說法有誤。「佩」實為「背離」之意,古字可通用。若真能誠心尊崇養生之道,便屬聖人之列,怎能稱之愚昧?滑壽認為「佩」應作「悖」解;吳崑亦指出「佩」與「悖」同義,古時通用。經考證,《古今黈》的見解正確。
高明的醫者重視預防(治未病),而非僅治療已發之疾。《靈樞·逆順篇》載:「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難經·七十七難》、《金匱要略》首篇及《甲乙經·五臟變腧篇》等典籍均有相關論述可供參照。
關於「鑄兵」一詞,宋代刊本誤將「兵」寫作「錐」,志高本亦同誤,實為謬誤。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