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素問識》~ 卷八 (5)

回本書目錄

卷八 (5)

1. 疏五過論篇第六十八

馬雲。疏。陳也。內有五過。故名篇。吳云。篇內。論診治五過。為工者。宜疏遠之。因以名篇。簡按楚辭九歌。疏石蘭兮為芳。注。疏。布陳也。馬蓋本於此。

閔閔乎,吳云。玄遠莫測之貌。高雲。閔閔。憂之至也。帝嘆道之遠大幽深。而聖人之術。循經守數。事有五過四德。醫工不可不知。故語雷公。以發明之。

論裁志意,吳云。論裁人之志意。必有法則。張云。裁。度也。志云。當先度其志意之得失。

醫事,周禮醫師職云。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共醫事。

脫營,衛生寶鑑。論脫營不治證。當參考。陳氏外科正宗云。失榮者。先得後失。始富終貧。亦有雖居富貴。其心或因六慾不遂。損傷中氣。鬱火相凝。隧痰失道。停結而成。其患多生面項之間。初起微腫。皮色不變。日久漸大。堅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不動。半載一年。方生陰痛。氣血漸衰。形容瘦削。破爛紫斑。滲流血水。或腫泛如蓮。穢氣熏蒸。晝夜不歇。平生疙瘩。愈久愈大。越潰越堅。犯此俱為不治。此乃脫營之一證也。

五氣留連,馬雲。五氣者。五臟之精氣也。

灑酒然,熊音。蘇浪反。寒貌。

此亦治之一過也,簡按據下文例。亦字衍。

毀沮,張云。沮。將魚切。壞也。高雲。沮。音殂。義通。毀沮。猶死亡也。

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張云。厥氣。逆氣也。凡喜怒過度。而傷其精氣者。皆能令人氣厥逆而上行。氣逆於脈。故滿脈。精脫於中。故去形。陰陽應象大論。有此四句。

必以比類奇恆,吳云。謂比量類例於奇異。及庸常之證也。高雲。奇。異也。恆。常也。異於恆常之病。必比類相參。從容知之。

三常,張云。即常貴賤。常貧富。常苦樂之義。

封君敗傷,吳云。謂嘗封君。為事毀敗。而中傷者。簡按封君。乃封國之君。敗傷。謂削除之類。追悔已往。以致病也。

故貴脫勢,吳云。故家貴族也。高雲。故。猶昔也。故貴脫勢。謂昔者身貴。今則脫勢也。馬義同。

不能動神,吳云。醫不能嚴戒其非。竦動其神。而令從命。外為柔和萎弱。至於亂失天常。

必知終始,吳云。終始。謂今病及初病也。張云。謂原其始。要其終也。高雲。必知經脈之終始。

有知餘緒,吳云。謂有知之後。諸凡餘事也。張云。謂察其本知其末也。志云。謂更知灸刺補瀉之緒端。高雲。餘緒者。經脈虛實之病也。簡按今從張注。

當合男女,吳云。謂男女氣血不同。其脈與證。亦當符合也。張云。男女有陰陽之殊。脈色有逆順之別。故必辨男女。而察其所合也。志云。謂針刺之要。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高雲。當合男女而並論之。男女者。陰陽血氣也。應象大論云。陰陽者。血氣之男女。此其義也。簡按合字。義未穩妥。姑仍王注。

離絕菀結,高雲。或陰陽血氣之離絕。或陰陽血氣之鬱結。簡按此注似是。然與下文血氣離守支矣。不如舊注為得。

嘗富大傷,張云。謂甚勞甚苦也。高雲。如人嘗富。一旦失之。則大傷其神魂。

故傷敗結留薄歸陽膿積寒炅,張云。故。舊也。言舊之所傷。有所敗結。血氣留薄不散。則鬱而成熱。歸於陽分。故膿血蓄積。令人寒炅交作也。

從容人事,張云。從容於人事。從容。周詳也。

經道,吳云。常道也。張同。高雲。明經脈之道也。簡按高注非。

診必副矣,吳云。副。全也。張云。副。稱也。簡按張本於廣雅。

氣內為寶,張云。氣內者。氣之在內者也。即元氣也。凡治病。當先求元氣之強弱。元氣既明。大意見矣。

過在表裡,張云。求元氣之病。而無所得。然後察其過之在表在裡以治之。

菀熟,馬吳張並作菀熱。簡按大奇論。菀熟。亦誤。

癰發六腑,志云。在內者。五臟為陰。六腑為陽。謂菀熱在內。而癰發於在外之皮肉間也。

與經相明,吳云。經。謂經旨。聖道之所載也。張云。即下文上經下經之謂。上經下經。揆度奇恆。義見病能論。

五中,吳云。五內也。

決以明堂審於終始,馬雲。明堂部位之義。詳見靈樞五色等篇。張云明堂。面鼻部位也。終始。靈樞篇名也。吳云。決。取正也。明堂。王者朝諸侯布政之所。人身腔之中。有天君主於其內。十二官分司守職。與王者嚮明布政之堂。居然無兩。故謂明堂。終始。謂始病及今病也。志云。臟腑經脈之始。三陰三陽已絕之終。高雲。經脈終始。簡按張終始之解。吳明堂之釋。並誤。馬雲。按帝言五過四德。而今四德不具。亦公不復問。故帝未之答歟。馬說如此。四德未詳何義。而吳以治病之道。氣內為寶以下。為一德。守數據治以下。為二德。診病不審以下。為三德。上經下經以下。為四德。而張則以必知天地一節。為一德。五臟六腑雌雄一節。為二德。從容人事一節。為三德。審於部分一節。為四德。志高則並不言及。蓋以經文不明顯。其義難尋也。

2. 徵四失論篇第六十九

吳云。徵。證也。篇內。證作醫四失。故以名篇。志云。徵者。懲創醫之四失。

言以雜合耶,吳云。謂雜採眾說。而合之己意也。張云。雜合眾說。而不能獨斷也。

外內相失,吳云。外之病情。內之神志。兩者相失。張云。以彼我之神不交。心手之用不應也。故時有疑惑。致乎危殆。

妄作離術,宋本。離。作雜。馬志高本同。吳云。離術。別術也。張同。簡按今從宋本。

坐之厚薄,張云。坐。處也。志云。薄厚。謂肌肉之厚薄。高本。坐。作土。注云。土。舊本作坐。今改。簡按高本近是。

不明尺寸之論診,諸注。診字接下句。是。吳云。千里之外。言其遠也。尺寸人事。言其近也。謂世人求道於遠。常馳騖於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近。無遑人事之淺也。志云。言世人多誇大其語。而不明寸尺之微。失寸尺之毫釐。而有千里之謬。蓋人之日用事物。飲食起居。莫不有理。如失其和平。皆能為病。診無人事之審。是忽近而圖遠也。

無人事,張云。即前篇貴賤貧富。守數據治之謂。高雲。謂昧昧以診。不知人之病情也。

從容之葆,志云。葆。寶同。言治診之道。惟天理人事之為葆也。簡按脈要精微論。虛靜為保。甲乙。保。作寶。史記留侯世家注。史記珍寶字作葆。志注有所據。王訓平。未詳所本。馬雲。保同。吳云。草木叢生謂葆。(見燕世家注。)蓋生機之不可遏者也。張云。葆。韜藏也。(莊子。齊物論。葆光之葆。)並於經旨未允當。今從志。

坐持寸口,吳云。居然持寸口之脈。張云。若理數未明。而徒持寸口。則五臟之脈。且不能中。志刪坐字。高雲。坐。猶定也。持。即診也。簡按張釋坐為徒。於文義為是。

診不中五脈,吳云。診不中於五臟。百病所起始。以診字以下十字為一句。張云。五臟之脈。且不能中。又焉知百病之所起。乃始知自怨其無術。而歸咎於師傳之未盡。簡按張注為是。經脈別論。五脈氣少。胃氣不平。王注。五臟脈少。

汝不知道之諭受以明為晦,馬志高。並受下句。志云。如不受師之傳諭。不明道之體原。是以天道之明。而為晦矣。

白話文:

吳氏說:「徵」,就是「證」,指證據。本篇內容談論的是醫家犯的四種錯誤,所以以此命名。志氏說:「徵」的意思,是用來懲戒醫家所犯的四種錯誤。

「言以雜合耶」,吳氏認為,這是指雜亂採用各種說法,再將其混合成自己的見解。張氏認為,這是指雜亂採用各種說法,卻無法做出獨立的判斷。

「外內相失」,吳氏認為,這是指外在的病情,與內在的精神意識,兩者無法互相吻合。張氏認為,這是指醫者與病患之間的神氣沒有交流,內心的想法與手上的動作無法配合,所以時常感到疑惑,進而導致危險的境地。

「妄作離術」,宋代版本中,「離」寫作「雜」,馬志高版本也是如此。吳氏認為,「離術」是指其他的術法。張氏的見解相同。簡氏認為,現在依照宋代版本。

「坐之厚薄」,張氏認為,「坐」是「處於」的意思。志氏認為,「厚薄」是指肌肉的厚薄。高氏版本中,「坐」寫作「土」,註解說,「土」原本寫作「坐」,現在修改。簡氏認為,高氏版本比較接近正確。

「不明尺寸之論診」,各家的註解認為,「診」字連接下一句。「是」,吳氏認為,「千里之外」是指很遠的地方,「尺寸人事」是指很近的事情。這是說世人追求道理,常常追逐遙遠的目標,卻不了解近在眼前的道理,沒有時間去探究日常生活中淺顯易懂的事情。志氏認為,這是指世人大多誇大其詞,卻不了解尺寸之間的細微差別,因為忽略了尺寸之間的毫釐差異,而產生了千里之遙的謬誤。人的日常生活,例如飲食起居,都存在著道理,如果失去了平衡和諧,就會導致疾病。診斷時沒有仔細審視人的實際情況,這就是忽略近處,而圖謀遠方的意思。

「無人事」,張氏認為,這就是前篇所說的「貴賤貧富」,要依照病患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治療。高氏說,這是指糊里糊塗地診斷,不知道病患的實際病情。

「從容之葆」,志氏認為,「葆」與「寶」意思相同,是指診治之道,是以天理和人事為寶貴之物。簡氏認為,在《脈要精微論》中,提到「虛靜為保」,《甲乙經》中,「保」也作「寶」,《史記·留侯世家》的注釋中,「珍寶」寫作「葆」,志氏的註解有所依據。王訓平的說法,則不知道根據什麼。馬氏認為,「保」與「葆」意思相同。吳氏認為,「葆」是指草木叢生。(見《燕世家注》)這是指生機不可遏制。張氏認為,「葆」是隱藏的意思。(出自《莊子·齊物論》「葆光」的「葆」)這些說法都不符合經文的旨意,現在依照志氏的說法。

「坐持寸口」,吳氏認為,這是指毫無道理地把持寸口的脈搏。張氏認為,如果道理和數理沒有弄清楚,只是把持寸口的脈搏,那麼就不能診斷出五臟的脈象。志氏刪去了「坐」字。高氏認為,「坐」是「安定」的意思,「持」就是「診察」的意思。簡氏認為,張氏將「坐」解釋為「徒然」,在文義上是正確的。

「診不中五脈」,吳氏認為,診斷如果不能切中五臟的脈象,就是各種疾病開始的根源,應該把「診」字以下的十字視為一句。張氏認為,如果連五臟的脈象都不能切中,又怎麼能夠知道各種疾病的根源呢?於是開始自怨自艾,認為自己沒有醫術,然後把責任歸咎於師父的傳授不夠完整。簡氏認為,張氏的註解是正確的。《經脈別論》提到,「五脈氣少,胃氣不平」,王氏的注釋認為是「五臟脈少」。

「汝不知道之諭受以明為晦」,馬志高把「受」字放在下一句。志氏認為,如果沒有接受師父的教誨,不明白道理的本源,就會把上天原本光明的道理,當作晦暗不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