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素問識》~ 卷七 (5)

回本書目錄

卷七 (5)

1. 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

馬雲。論治水治熱之穴。故名篇。

胕腫,吳云。浮腫曰胕。張同。高雲。胕腫者。皮肌脹滿。水氣不行。簡按胕。音符。山海經。竹山有草焉。其名曰黃雚。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郭璞注云。治胕腫也。馬則云。其胕必腫。誤。

白話文:

胕腫

《吳氏》說:浮腫叫做胕腫。《張氏》、《高氏》都同意這個說法。

胕腫 是指皮膚和肌肉脹滿,水氣不能流通。

《簡氏》考證:胕,讀作「符」。《山海經》中記載,竹山有一種草,名叫黃雚。用它來洗澡可以治疥瘡,也可以治胕腫。郭璞注釋說:黃雚可以治療胕腫。

《馬氏》說:馬的胕一定會腫。這句話是錯的。

腎汗出,經脈別論云。持重遠行。汗出於腎。

玄府者汗空也,馬雲。汗空雖細微。最為玄遠。故曰玄。張云。汗屬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曰玄府。從孔而出。故曰汗空。然汗由氣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義。

白話文:

玄府是指汗液空虛的地方(或謂出汗的空間),也就是毛孔。毛孔雖然細微,卻十分深遠玄妙,所以稱為「玄」。張氏說,汗液屬於水,水的顏色是玄黑色,汗液寄居在黑色的地方,所以稱為「玄府」。汗液從毛孔中流出,所以稱為「汗空」。但是,汗液是由氣體化生而成的,出自於深微玄妙的地方,這也是「玄府」的含義。

分為相輸,馬雲。此二經之分。本為相輸相應。俱受其病者。以水氣之留也。張云。言水能分行諸氣。相為輸應。而俱受病者。正以水氣同類。水病則氣應。氣病則水應。留而不行。俱為病。志云。此水分為相輸。而上下俱受病者。蓋腎俞之循尻而下。復循腹而上。貫肺中。水氣之留於經俞故也。高雲。腎氣上升。肺氣下降。上下分行。相為輸布。今俱受病者。乃水氣之所留聚也。

白話文:

腎經和膀胱經相通。這兩條經絡本應相通。如果同時出現病症,是因為水氣留滯。張景嶽說:水氣能促進諸氣運行,它們相通應,同時生病,正是因為水氣的性質相近。水氣病了,氣也會應和;氣病了,水也會應和。水氣流動不暢,它們都生病了。李東垣說:水氣暢通而上下同時生病,這是因為腎俞經絡從臀部往下走,又從腹部往上走,貫穿肺部。水氣留滯在經絡上。高氏說:腎氣上升,肺氣下降,上下分開運行,互相輸布。現在同時生病了,是水氣留聚所致。

伏兔上各二行,簡按伏兔。諸家以為足陽明經穴。恐非也。此蓋謂膝上有肉起。如兔之狀。故名之。又據輔骨考之。取義於車伏兔。輹。一名伏兔。又作轐。考工記鄭注。轐。伏兔也。賈疏云。漢時名。今人謂之車屐也。志云。上。謂伏兔上。非上下之上也。此說可從。行五。蓋今無可考。諸注為腹上。亦恐非。高雲。並伏兔之穴。在內旁兩行。其一有血海陰陵泉地機築賓交信五穴。其一有陰包曲泉膝關中都蠡溝五穴。以上諸穴。並在膝下。不得言伏兔上。注高誤耳。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的是「伏兔」穴位。

有人認為伏兔穴屬於足陽明經脈,但我認為不然。這個穴位應該是膝蓋上有肉凸起,形狀像兔子,所以才叫做「伏兔」。

根據《輔骨考》記載,這個穴位的取名源自車上的「伏兔」。「伏兔」又叫「輹」,是一種車軸配件。賈公彥的解釋是,在漢朝時叫伏兔,現在則稱為「車楔」。

文中提到的「上」,指的是伏兔穴的上方,並非上下左右的上。這個說法是可以接受的。

至於「行五」是什麼,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一些註釋認為是腹部,但我認為也不對。

高雲認為,伏兔穴有兩個穴道,分別在內側和外側。

內側的伏兔穴有血海、陰陵泉、地機、築賓、交信五個穴位。

外側的伏兔穴有陰包、曲泉、膝關、中都、蠡溝五個穴位。

這些穴位全都在膝蓋下方,所以上面的說法「伏兔上」是錯誤的。

三陰之所交,張云。三陰。肝脾腎三陰也。三經所交。俱結於腳。故足太陰有三陰交。高作三陰交之所結於腳也。注云。三陰交。舊本訛三陰之所交。今改正。兩行並行。三陰交總結於下。上連於脛。下貫於腳。故曰三陰交之所結於腳也。簡按今仍舊文。經脈篇云。足太陰。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足少陰。上股內後廉。足厥陰。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入毛中。此所謂三陰所交結於腳。是也。

白話文:

三陰交穴:據張仲景說,三陰指的是肝經、脾經、腎經。三條經絡相交會於足部,所以足太陰脾經上有三陰交穴。足太陰脾經的三條陰經都在這裡交會。

註解:三陰交穴,舊版本錯誤地寫作「三陰之所交」。現在更正。這兩行經文並列,三陰交穴會於足部,向上連接小腿,向下貫穿腳部。所以說三陰交穴是三條陰經交會於足部的地方。

簡要對照:現在仍然沿用舊本的記載。經脈篇記載:足太陰脾經,交會於足厥陰肝經前面,上行經過膝蓋內側前緣。足少陰腎經,上行經過膝蓋內側後緣。足厥陰肝經,交會於足太陰脾經後面,上行經過膕窩內側,沿股部進入毛孔。這就是所謂三條陰經在足部相交會。

踝上各一行行六,志云。謂照海水泉大鐘大溪然谷湧泉六穴也。高雲。謂三陰交漏谷商丘公。孫太白大都六穴。

白話文:

在腳踝上方各取六個穴位:

志雲的說法:照海、水泉、大鐘、大溪、然谷、湧泉這六個穴位。

高雲的說法:三陰交、漏谷、商丘、公孫、太白、大都這六個穴位。

名曰太衝,志云。夫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大沖。大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是泉在地之下。從至陰而湧出。故曰。腎者至陰也。

白話文:

  • **原文:**名曰太衝,志雲。夫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大沖。大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是泉在地之下。從至陰而湧出。故曰。腎者至陰也。

  • 腳上這個穴位叫做太衝,志書上說:如果聖人面向南站立。前面被稱為廣明,後面被稱為大沖。大沖所在的位置,叫做少陰。少陰的根源起始於湧泉穴。這個穴位在地下,從至陰的部位湧出來。所以說,腎是至陰之處。

帝曰春取絡脈分肉,高雲。本輸篇云。春取絡脈諸榮。大筋分肉之間。故問春取絡脈之分肉。刺極淺者何也。簡按本輸篇。四時氣篇。寒熱病篇。終始篇。四時刺逆從論。診要經終篇。並論四時刺法。本節最詳。而義互異。然與水熱穴。義不太涉。疑是他篇錯簡。

白話文:

皇帝問道:「春季取穴的絡脈分肉」,高雲回答說:

《本輸篇》雲:「春季取穴的絡脈諸榮,是在大筋與肌肉之間。」因此,詢問春季取穴的絡脈分肉,刺極淺是什麼原因?

簡按《本輸篇》、《四時氣篇》、《寒熱病篇》、《終始篇》、《四時刺逆從論》、《診要經》終篇,都論述了四時的刺法。其中本節最詳盡,但各節意義不同。然而,與水熱穴的意義不太相關,懷疑是被錯簡到其他篇章中去了。

夏取盛經分腠,高雲。四時氣篇云。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故問夏取盛經分腠。刺稍深者。何也。

白話文:

在夏季,刺取經絡的分支,分散於皮膚表面的部位。

根據《四時氣篇》的記載,夏季應刺取盛經絡分支。而分間是指絕皮膚的部位。所以疑問為何夏季要刺取盛經絡分支?因為刺針會刺入較深。

脈瘦氣弱,馬雲。臟氣始長。其脈尚瘦。其氣尚弱。志高同。

陽氣留溢,甲乙。留。作流。

熱熏分腠,甲乙。作溫於腠內。

絕膚而病去,馬雲。用刺法者。必取此盛經分腠以治之。先以左手按。絕其皮膚。而右手刺之。即病去者。邪尚淺也。吳云。絕其邪氣於膚間。高雲。夏時亦有絕皮膚。取孫絡之病。故又言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今所謂取盛經者。乃盛陽之經脈。不在皮膚也。

白話文:

針灸法:最適用於疾病表淺。用針刺治療時,一定要選擇經過病變部位的經絡。先用左手按壓病變部位,隔著皮膚就能夠進行針刺。如果針刺後病痛立止,說明病邪尚淺。

吳氏醫家說:在皮膚之間隔絕病邪。高氏醫家說:夏季也可以隔著皮膚進行針刺,治療孫絡的病症。所以說「隔著皮膚就能夠治好病」,說明病邪位於淺表。

現在所說的「盛經」,是指陽氣旺盛的經脈,並不指皮膚。

秋取經輸,馬雲。各經之經穴輸穴也。高雲。四時氣篇云。秋取經輸。邪在腑。取之合。故問秋取經輸。刺之深者。何也。

白話文:

秋季治療經絡穴位

馬雲:各經絡的經穴和輸穴。

高雲:根據《四時氣篇》記載,秋季治療經絡穴位。邪氣在腑臟內,選擇合穴治療。因此,秋季治療經絡穴位,要刺得較深。

收殺,高雲。收。收斂。殺。肅殺也。

取輸以瀉陰邪,高雲。時方清肅。故陰氣初勝。白露乃下。故濕氣及體。陰氣初勝。則陰氣未盛。濕氣及體。則未能深入。故取輸。以瀉陰濕之邪。俞。經輸也。所以答帝秋取經俞之問。

白話文:

選擇輸穴來瀉除陰邪。現在正值清風爽氣的時節,陰氣剛剛開始盛行,白色露珠開始降下,所以濕氣會侵入體內。陰氣剛剛盛行時,陰氣尚未完全旺盛;濕氣侵入體內時,還不能深入。因此,選擇輸穴來瀉除陰濕之邪。俞穴,就是經絡的輸穴。這是回答帝王在秋天取用經俞穴位的問題。

取合以虛陽邪,高雲。秋時亦有陽邪內入之病。若果陽氣在合。則取合以虛陽邪。所以然者。秋時陽氣始衰。故當更取於合。不但取於經輸也。簡按馬雲。此節。帝分明以經輸為問。而伯乃對言所取在合。其陰經則取輸。要知伯之所答者為是。而帝之所問者誤也。此說不可從。皇甫士安既云。是謂始秋之治變。是也。

白話文:

在秋季,也要注意內邪過盛的問題。如果身體陽氣不足,就應該用針灸的方法調整陰陽平衡。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秋季陽氣開始衰弱,所以不僅要調整經絡,還要調整陰陽平衡。

簡按馬雲的註解:這一節,皇帝明確詢問的是經絡,而華佗卻回答要調整陰陽平衡。對於陰經,需要調整經絡。要知道,華佗的回答是正確的,而皇帝的問題是錯誤的。這個說法不值得採信。皇甫士安也說,這是秋季治療方法的改變,這是正確的。

故曰冬取井滎,吳云。故曰。古語也。冬時既取其在下之井滎。則下無逆陰。故春時木氣升發。亦無鼽衄之患也。高雲。金匱真言論云。冬不按蹻。春不鼽衄。不按蹻者。使之藏。取井滎者。亦使之藏。故不曰冬不按蹺。而冬取井滎也。○馬雲。按此篇。秋曰治合。則陽氣尚在合而治之。冬曰井滎。以陰邪欲下逆而出之。其春必刺絡脈分肉處。夏必刺盛經分腠矣。難經以春為刺井。夏為刺滎。秋為刺經。冬為刺合。與此大反。要知經之所言者是。而難經則非也。簡按靈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冬刺井。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又本輸篇云。春滎。夏輸。秋合。冬井。並與此篇同。新校正云。與九卷義相通。即是也。

白話文:

因此有句古語說:「冬天取井穴、滎穴」。「冬取井滎」意指冬天取在下方的井穴、滎穴。這樣,下方沒有逆行的陰氣。因此到了春季,木氣升發時,也不會出現鼻出血、流鼻涕等疾病。高雲說:根據《金匱真言論》,冬天不按摩脛骨內側蹻穴,春天就不會鼻出血、流鼻涕。「不按蹻」是指讓陽氣收藏,「取井滎」也是讓陽氣收藏。所以,古語中不說「冬天不按蹺穴」,而說「冬天取井滎穴」。

馬元說:分析這篇文章,用「秋曰治合」表示陽氣還留在體內,需要治理。「冬取井滎」表示陰寒邪氣會下行逆行,需要把它驅逐出去。所以到了春天,肯定要針刺絡脈分肉處。夏天肯定要針刺盛經分腠處。

《難經》認為春季應該針刺井穴,夏季應該針刺滎穴,秋季應該針刺經穴,冬季應該針刺合穴。這與本篇文章的說法完全相反。要明確,《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中所說的纔是正確的,而《難經》的說法是不對的。

簡按:《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中說,冬天針刺井穴,春天針刺滎穴,夏天針刺輸穴,長夏針刺經穴,秋天針刺合穴。在本輸篇中也說,春天取滎穴,夏天取輸穴,秋天取合穴,冬天取井穴。這些說法都與本篇文章一致。新校正本說,這與第九卷的義理相通。這是正確的說法。

領別,札記仲尼燕居鄭注。領。猶治也。

膺俞,高雲。膺中第一俞兩旁。俞府穴也。簡按甲乙。俞府。在巨骨下。去璇璣旁各二寸。陷者中。宜是言膺中第一俞。而甲乙。中府。一名膺中俞。則高注卻非。

白話文:

膺俞穴

位置: 膺中穴兩側。屬於俞府穴。

簡要說明: 根據甲乙經記載,俞府穴位於巨骨下方,與璇璣穴旁各距離二寸,陷下去的地方就是。應該是說膺中第一俞。而甲乙經中記載的「中府」穴,又名「膺中俞」,因此高雲的註解有誤。

背俞,高雲。背中第一俞。兩旁肺俞穴也。簡按與舊注異。未知孰是。新校正。亦疑王注其說不一。

髓空,志云。即橫骨穴。所謂股際骨空。在毛中動下。高雲。骨空論云。髓空。在腦後三分。銳骨之下。懸顱二穴。簡按甲乙。大迎。一名髓孔。若為督脈之腰俞。則不合此八者之數。王注恐非。志注亦無徵。然若為懸顱大迎等穴。則並在頭部。不宜次於委中之下。亦似可疑。

白話文:

髓空 ,根據志書記載,指的是橫骨穴。也就是大腿內側骨頭凹陷的地方,位於毛中穴的下方。高雲在骨空論中提到,髓空穴位於腦後三分之一處,銳骨下方,與懸顱二穴同身。

簡按《甲乙經》和《針經》,大迎穴也被稱為髓孔。如果按照督脈的腰俞穴進行比較,就不符合這八個穴位的順序。王注的說法可能不太正確,志注也沒有確鑿的依據。

但是,如果髓空穴指的就是懸顱、大迎等穴位,那麼它們都位於頭部,不應該排在委中穴的下方。這一點也存在疑問。

熱之左右也,吳云。左右。習近也。馬雲。皆治熱之左右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