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識》~ 卷一 (4)
卷一 (4)
1.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被服章,高雲。服。衣也。章。冠也。張云。五服五章。尊德之服。皋陶謨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簡按孔安國注云。五服。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異。高注。以章為章甫(殷冠)之義。誤也。此三字。新校正為衍文。當然耳。
舉不欲觀於俗,觀。古玩切。高雲。其舉動也。不欲觀於習俗。是也。
以恬愉為務,淮南子云。恬愉無矜。注。恬愉。無所好憎也。
辨列星辰,書堯典。曆象星辰。注。辰。日月所交會之地也。左傳昭七年。日月之會。是謂辰。王注非是。
逆從陰陽,張云。陽主生。陰主死。陽主長。陰主消。陽主升。陰主降。故賢人逆從之。王注近迂。
將從上古,張云。將。隨也。簡按漢書郊祀歌。九夷賓將。
白話文: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穿著衣冠。高雲註解:「服」指衣服,「章」指帽子。張氏說:「五服五章」是尊崇德行的服飾。《皋陶謨》記載:「天命有德之人,以五服五章彰顯。」簡按孔安國註解:「五服」指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服飾,尊卑不同,色彩花紋各異。高氏註解將「章」解釋為「章甫」(殷商的帽子),是錯誤的。這三個字,新校正認為是多餘的文字,確實如此。
「舉不欲觀於俗」,「觀」讀作古玩切。高雲解釋:其行為舉止,不願隨從世俗習慣。這是正確的。
「以恬愉為務」,《淮南子》說:「恬愉無矜。」註解:「恬愉」指沒有特別的喜好或厭惡。
「辨列星辰」,《尚書·堯典》記載:「曆象星辰。」註解:「辰」是日月交會之處。《左傳·昭公七年》說:「日月相會之處,稱為辰。」王註解不正確。
「逆從陰陽」,張氏說:陽主生,陰主死;陽主增長,陰主消減;陽主上升,陰主下降。因此賢人順應或違逆陰陽。王註解較為迂腐。
「將從上古」,張氏說:「將」是跟隨的意思。簡按《漢書·郊祀歌》記載:「九夷賓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