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素問識》~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脈解篇第四十九

馬雲。按此篇論病。大抵出於靈樞經脈篇。諸經為病。篇內曰所謂者。正以古有是語。而今述之也。高雲。六氣主時。始於厥陰。終於太陽。此舉三陽三陰經脈之病。則太陽主春。正月為春之首。太陽為陽之首也。少陽主秋。九月為秋之終。少陽為陽之終也。陽明主夏。五月為夏之中。

白話文:

根據馬雲的說法,這篇文章所討論的疾病大致來自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各條經脈的不同疾病,正如《靈樞·經脈篇》所述。高雲提到,六氣主管不同的時間,從厥陰開始到太陽結束。這裡所舉的正是三陽三陰經脈的疾病。太陽主春,正月是春的開始,太陽也是陽的開始。少陽主秋,九月是秋的結束,少陽也是陽的結束。陽明主夏,五月是夏的正中。

陽明居陽之中也。三陰經脈。外合三陽。雌雄相應。太陰合陽明。故主十一月。十一月。冬之中也。少陰合太陽。故主十月。十月冬之首也。厥陰合少陽。故主三月。三月。春之終也。太陰為陰中之至陰。故又主十二月。十二月。陰中之至陰也。錯舉六經之病。復以三陽三陰。

主四時之月。而錯綜解之。所以為脈解也。

白話文:

陽明經脈位於太陽經脈的中央。三條陰經與三條陽經互相連接,陰陽協調。太陰經與陽明經相應,因此它主宰十一月。十一月是冬天的中部。少陰經與太陽經相應,因此它主宰十月。十月是冬天的開始。厥陰經與少陽經相應,因此它主宰三月。三月是春天的末尾。太陰經是陰經中最陰的經脈,因此它又主宰十二月。十二月是陰經中最陰的月份。上述內容是錯誤地列舉了六經的疾病,並再次以三陽三陰為依據。

腫腰脽痛,脽。熊。音誰。張同。馬吳音疽。張云。尻臀也。高本。腫。一字句。云。六元正紀大論曰。太陽終之氣。則病腰脽痛。故太陽經脈之病。有腫以及腰脽痛也。簡按脽從肉。音誰。其音疽者。睢鳩之睢。從且。馬吳誤。脽。說文。尻也。漢東方朔傳。連脽尻。注。臀也。蓋脽從肉。故王釋為臀肉。此四字。即與厥論腫首頭重。著至教論。干嗌喉塞。字法正同。高注非。

白話文:

腰部腫痛,脽指的是臀部。古代醫書記載,太陽經脈病變會引起腰部和臀部腫痛。脽字從肉,音同「誰」,與「疽」字同音,但「疽」字從「且」,音不同。脽字在古籍中也有「尻」的意思,指的是臀部。這四個字與其他醫書中的「腫首頭重」、「干嗌喉塞」等用法相同,都屬於病症描述,不是高注所說的那樣。

正月太陽寅,志云。太陽為諸陽主氣。生於膀胱水中。故以太陽之氣為歲首。(楊慎丹鉛錄云。考緯書。謂三皇三世。伏羲建寅。神農建醜。黃帝建子。至禹建寅。宗伏羲。商建醜。宗神農。周建子。宗黃帝。所謂正朔三而改也。簡按此云正月太陽寅。明是黃帝建寅。而非建子。緯書之言。難信據也。楊氏好讀內經。盍論及於此耶。)

白話文:

正月,陽氣旺盛,出現在寅時。據記載,太陽是諸陽之氣的主宰,發源於膀胱之水。因此,以太陽之氣作為一年的開始。(楊慎在《丹鉛錄》中提到,根據緯書,三皇三世中有伏羲建寅,神農建醜,黃帝建子。到了禹的時代,尊奉伏羲而建寅;商朝建醜,尊奉神農;周朝建子,尊奉黃帝。這就是所謂的「正朔三變」。按:本文所說的「正月太陽寅」,明顯表示黃帝建寅,而非建子。緯書的說法,難以取信。楊慎愛讀《內經》,為何不討論一下這一點?)

病偏虛為跛者,高本。病上。有所謂二字。云。舊本。所謂二字。誤傳出也下。今改正。偏虛。猶偏枯。大奇論云。腎雍則髀䯒大。跛易偏枯。故申明所謂病偏虛為跛者。

白話文:

偏枯之人易患跛行,這是根據《靈樞·大奇論》所說「腎水雍盛,則大腿小腿萎縮」的道理。跛行容易偏枯,所以特別指出偏枯就是跛行的原因。

東解地氣而出也,東。宋本。作凍。馬吳高志並同。解下句。吳刪而字。云。凍解。解凍也。高雲。地凍始解。地氣從下而上出也。張云。正月東風解凍。簡按東。作凍。則而字不妥。蓋謂陽氣自東方。解地氣之凍。而上出也。

所謂偏虛者,所謂二字。從高而刪之。為是。

白話文:

東風吹來,地面上的凍氣消融,於是向上蒸發。

「東」,宋本寫作「凍」。馬吳和高志的版本都和宋本一樣。下一句是「解下句」。吳氏刪掉了「而」字,認為「凍解」就是「解凍」。高氏說:「大地開始解凍,地氣從下方上昇。」張氏說:「正月時東風使凍土化解。」

根據簡潔的解讀,「東」寫作「凍」的話,「而」字就不妥當了。這是因為陽氣來自東方,它使地氣的凍結消融,然後向上升發。

盛上而躍故耳鳴也,高雲。經筋篇云。手太陽之筋。其病應耳中鳴。故申明所謂耳鳴者。乃陽氣萬物。盛上而躍。躍則振動。故耳鳴也。

白話文:

鳴耳是因為陽氣旺盛,向上升騰而震動耳道。

《經筋篇》中記載,手太陽經的經筋與耳鳴相關。陽氣在萬物中興盛,向上運行並震動,因此導致耳鳴。

狂巔疾,張云。巔。癲同。按經脈篇。足太陽經脈條下。作癲。蓋古所通用也。所謂甚者。言陽邪盛也。陽邪實於陽經。則陽盡在上。陰氣在下。上實下虛。故當為狂癲之病。

白話文:

狂癲疾

張志聰說:「巔」和「癲」是同義詞。根據《經脈篇》中「足太陽經脈」條目下的記載,應該寫成「癲」。這在古代是一種通用的寫法。所謂「甚者」,指的是陽氣過剩。陽氣如果過盛淤積在陽經,那麼陽氣就會全部聚集在上部,而陰氣就會集中在下部。上部充實,下部虛弱,所以就會出現狂癲的症狀。

浮為聾,高雲。經脈篇曰。手太陽之脈。入耳中。所生病者。耳聾。故申明所謂浮為聾者。是逆氣上浮。而為聾。皆在氣也。簡按馬雲。脈浮則聾。非。

白話文:

「上浮為耳聾」,高雲說。《經脈篇》說:手太陽經脈進入耳朵。由此經脈引起的疾病,就是耳聾。所以詳細說明所謂「上浮為耳聾」,是因為逆氣上浮,導致耳聾。這些都是氣的緣故。簡按馬雲說「脈象上浮就會耳聾」是不對的。

故為喑也,張云。聲由氣發。氣者陽也。陽盛則聲大。陽虛則聲微。若陽盛已衰。故喑啞不能言也。

內奪,吳云。內。謂房勞也。奪。耗其陰也。

白話文:

所以會失聲,張氏說,聲音是由氣所發出的。氣是屬陽的。陽氣旺盛時聲音就大。陽氣虛弱時聲音就小。如果陽氣已經衰弱,所以就會失聲無法說話。

內奪,吳氏說,內是指房事過勞。奪是指耗損了陰氣。

喑俳,張云。俳。音排。無所取義。誤也。當作痱。正韻。音沸。廢也。內奪者。奪其精也。精奪則氣奪而厥。故聲喑於上。體廢於下。元陽大虧。病本在腎。腎脈上挾舌本。下走足心。故為是病。高雲。俳。痱同。音肥。喑痱者。口無言。而四肢不收。故曰此腎虛也。簡按樓氏綱目。引本節及王注。俳。作痱。張注。蓋原於此。靈熱病篇云。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志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樓氏綱目云。痱。廢也。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痱與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無氣營運。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廢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廢。或全廢。皆曰痱也。漢賈誼傳云。闢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病。師古注。闢。足病。痱。風病也。(本出於說文。)由此觀之。痱。即仲景中風篇。所謂邪入於臟。舌即難言者。蓋痱是病名。偏風是所因。偏枯是病證。必非有別也。吳云。俳。陽事廢也。非。聖濟總錄。有喑俳門。載治舌喑不能言。足廢不能用。腎虛弱。其氣厥不至舌下。地黃飲子等方。具於五十一卷。

白話文:

喑痱 ,張氏說:俳。讀音「排」。沒有任何意義。這是錯的。應該寫作「痱」。《正韻》中,讀音「沸」。意思為「廢」。內奪是指奪其精氣。精氣被奪,則氣血也跟著被奪,導致暈厥。因此聲音沙啞無力(喑),身體乏力(廢)。元陽嚴重不足。病根在於腎。腎脈的上端連接舌根,下端通到腳心。所以會得這種病。高氏說:俳、痱同音,讀作「肥」。喑痱就是說話困難,四肢不能活動。所以說這是腎虛所致。

簡按《樓氏綱目》,引用本條以及王氏註釋。俳寫作痱,張氏註釋。這可能是出處。《靈樞·熱病篇》中說:痱病的症狀是,身體沒有疼痛,四肢不能活動,精神錯亂但不嚴重。病情輕微者,可治療。病情嚴重者,不能說話,不能治癒。

《樓氏綱目》中說:痱,廢也。痱就是偏枯的邪氣深入。痱與偏枯是兩種不同的疾病。由於半身沒有氣血運行,所以稱為偏枯。由於手足廢弛不能活動,所以又稱為痱。有的稱為偏廢,有的稱為全廢,都屬於痱。漢代賈誼的《傳記》中說:闢者,一邊生病。痱者,一方面生病。師古註:闢,足病。痱,風病。(出自《說文解字》)由此可見,痱就是仲景《中風篇》中所說的邪氣進入臟腑,導致舌頭難以說話。痱是病名,偏風是病因,偏枯是病症。它們不是不同的疾病。

吳氏說:俳,陽事廢也。不對。聖濟總錄中設有喑俳門,其中記載治療舌喑不能說話、足廢不能活動的方子,原因是腎虛弱,氣血不能到達舌下。地黃飲子等方劑,詳見第五十一卷。

少陰不至者厥也,張云。此釋上文內奪而厥之義也。少陰者。腎脈也。與太陽為表裡。若腎氣內奪。則少陰不至。少陰不至者。以陰虛無氣。無氣則陽衰。致厥之由也。簡按王注太陰之氣。逆上而行。可疑。

白話文:

張氏說,少陰氣不升到頭部就會導致厥證。這是解釋前文中「內奪而厥」的意思。「少陰」指腎經,與太陽經表裡相合。如果腎氣內斂,少陰氣就無法上達。少陰不達,是因為陰虛沒有元氣,沒有元氣則陽氣衰弱,從而導致厥證。簡按王氏注,太陰之氣逆行向上,這有待商榷。

心之所表也,馬雲。膽之脈行於脅。而心之脈出於腋。為心之表。故為心脅痛也。張云。少陽屬木。木以生火。故邪之盛者。其本在膽。其表在心。表者。標也。簡按張注仍王義。今從之。

白話文:

心所表現出來的部位是,腋下。膽經脈絡分佈於脅肋,而心經脈絡則從腋下而出,這是心的外部表現,所以會出現心脅疼痛。張氏說:「少陽經屬木,木能夠生火,因此病邪旺盛時,其根源在於膽,而其表現在於心。所謂的表,就是標誌。」簡注:按張氏註解仍是遵循王冰的解釋,現在依循他的說法。

九月陽氣盡,高雲。若九月之時。陽氣已盡。而陰氣方盛。少陽火氣不盛。不能為心之表。故有心脅痛之病也。

白話文:

九月時節,陽氣已經衰弱殆盡,陰氣逐漸興盛。此時,心臟少陽之火不夠旺盛,無法為心臟充當保護層。因此,容易出現心痛、脅痛等疾病。

陰氣藏物也,張云。陰邪凝滯。藏伏陽中。喜靜惡動。故反側則痛。高雲。經脈篇曰。足少陽病。不能轉側。故申明所謂不可反側者。九月陰氣方盛。陰氣所以藏物也。物藏則不動。故少陽經脈。有不可反側之病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陰氣具有收藏事物的特性。

高武子解釋說:陰邪凝滯,隱藏在陽氣之中。陰邪喜靜厭動。所以反覆翻身就會引起疼痛。

《經脈篇》中記載:足少陽經病變,無法轉身。因此進一步說明為什麼不可反覆翻身。

九月陰氣最盛,陰氣因此能收藏事物。事物被收藏就不會有動作。所以少陽經脈會有無法翻身的病症。

草木畢落而墮,文選。潘岳寡婦賦。木落葉而隕枝。李善注云。毛萇詩傳曰。隕。墜也。千金方。蒲黃湯主療。小兒落床墮地。

白話文:

植物的葉子和枝條都掉落下來。文選,潘岳的《寡婦賦》中寫道:“木落葉而隕枝。”李善注釋說:“隕”就是墜落的意思。千金方中,蒲黃湯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小兒從牀上掉到地上的情況。

氣盛而陽之下長,吳云。氣盛。氣盛於陰也。之。往也。下。下體也。陽之下。謂陽氣往下。如少陽之脈。出膝外廉。行於兩足。是也。長。生長也。陽為動物。長於兩足。故令躍。

相薄,張云。薄。氣相薄也。吳云。薄。摩蕩也。

白話文:

吳雲品說:「氣盛而陽向下生長。」氣盛,是指氣盛於陰分。之,是往的意思。下,是指下體。陽向下,是指陽氣往下走。就像少陽經脈一樣,從膝蓋外側出來,運行於兩足。長,是生長的意思。陽氣為動物的動力,生長在兩足,所以使人能跳躍。

水火相惡,高雲。厥。為陰為水。乃水火相惡。又木能生火。故聞木音。則惕然而驚也。簡按本節所解。與陽明脈解篇異義。

所謂客孫脈云云,高雲。出處未詳。大抵皆陽明之病。孫脈。孫絡脈也。

白話文:

水和火互相抵觸。

厥,代表陰氣,也代表水。因此水和火互相抵觸。

此外,木能生火。所以如果聽到木頭的聲音,就會突然感到驚嚇。

簡短註釋: 這一段內容的解釋與《陽明脈解篇》中的說法不同。

其孫絡太陰也,高雲。陽明之脈。不從下行。而並於上。並於上者。則其孫絡之脈。合脾之大絡。而為太陰也。陽明並於上。故頭痛鼻鼽。孫絡太陰。故腹腫也。簡按此一句難通。故吳改作其頭之孫絡。腹之太陰也十字。張以為太陰者。言陰邪之盛。非陰經之謂。俱臆見也。高注稍妥。姑從之。

白話文:

它的分支連接到脾經(太陰經),高雲說:「陽明經的脈氣不從下面運行,而是併於上面。併於上面,它的分支脈氣就與脾經的大絡脈相合,成為太陰經。」陽明經併於上面,所以會頭痛和鼻子乾澀。分支連接到脾經,所以會腹脹。

簡按:這句話很難理解。因此,吳改寫為:「其頭的分支脈氣與太陰經相連,腹部的(問題)與太陰經有關。」張認為「太陰」是指陰邪旺盛,而不是指陰經。這些都是臆測。高雲的註釋比較妥當,暫且採用。

上走心而為噫,馬雲。宣明五氣論曰。心為噫。又口問篇云。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夫素問言心。而靈樞言胃。則此篇兼言陰氣走於胃。胃走於心。見三經相須。而為噫也。(三經。謂心脾胃。)

故嘔也,張云。脾胃相為表裡。胃受水穀。脾不能運。則物盛滿而溢。故為嘔。

白話文:

打嗝是因為氣往上走進入心臟而造成的,醫學家馬雲如此說。

《宣明五氣論》中記載,心主導打嗝。《口問篇》中又記載,寒氣進入胃部,由下往上散發,然後再從胃部排出,因此會出現打嗝。

《素問》中提到與心有關,而《靈樞》中提到與胃有關。這篇記載結合兩者,說明陰氣運行於胃,胃氣運行於心,三經互相配合,才會產生打嗝。(三經指心、脾、胃。)

得後與氣,熊音。得後。謂得大便也。氣。謂快氣。馬雲。後者。圊也。氣者。肛門失氣也。張同。云。陽氣出。則陰邪散。故快然如衰。一陽下動。冬至候也。故應十一月之氣。簡按吳云。氣。謂噯氣。誤。

陽氣皆傷,吳云。傷者。抑而不揚之意。高雲。承秋之肅殺也。

白話文:

便後放屁 ,讀作「熊音」,就是排便後。氣,是指排氣。馬雲解釋,後是指廁所。氣是指肛門排氣。張同解釋說,陽氣排出,陰邪之氣就會消散,所以排氣後會覺得神清氣爽。一陽初動,是冬至的節氣,所以與十一月的氣候相應。簡按吳氏的說法,氣是指打嗝,這是錯誤的。

嘔咳上氣喘也,張云。陽根於陰。陰根於陽。互相倚也。若陰中無陽。沉而不升。則孤陽在上。浮而不降。無所依從。故為嘔咳上氣喘也。按前章。列本節義於手太陰肺病條下。此則言於腎經。正以肺主氣。腎主精。精虛則氣不歸元。即無所依從之義。簡按此原於吳注。而更詳焉。

白話文:

嘔吐、咳嗽、氣喘等問題。張仲景說:「陽氣依附於陰氣,陰氣也依附於陽氣,兩者互相依存。」如果陰氣之中沒有陽氣,那麼就會沉降下去而無法上升,而孤陽則會上升而無法下降,沒有任何依附。所以就會出現嘔吐、咳嗽、氣喘等問題。按照上一章的說法,將本條的意義列在肺經疾病的條目下,這裡則是在腎經中提到。主要是因為肺主氣,腎主精,精氣虛弱,則氣無法回歸根本,也就是沒有依附之處的意思。簡要說明,這原本是吳氏注釋,但我更詳細說明瞭它。

色色,馬高雲。二字衍文。吳改作邑邑。云。愁苦不堪貌。張云。當作邑邑。不安貌。秋氣至。微霜下。萬物俱衰。陰陽未定。故內無所主。而坐起不常。目則䀮䀮無所見。以陰肅陽衰。精氣內奪。故應深秋十月之候。簡按邑邑。與悒悒通。史記商君傳云。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悒。說文。不安也。張注本此。志載高說云。色色。猶種種也。色色不能猶言種種不能自如也。此解不通。今從張注。

陰陽內奪,志云。秋氣始至。則陽氣始下。而未盛於內。陰氣正出。而陰氣內虛。則陰陽之氣。奪於內矣。

白話文:

「色色」和「馬高雲」兩個字是多餘的。吳泰改寫為「邑邑」,意思是愁苦不堪的樣子。張介賓認為應該寫成「邑邑」,表示不安的樣子。秋天來臨,天氣微寒,萬物凋零,陰陽不調和。所以內心感到空虛,沒有依託,因此時常坐立不安。眼睛昏暗模糊,看不到東西。這是因為陰氣旺盛,陽氣衰弱,精氣內斂的緣故。所以對應於深秋十月的時節。

簡要說明:「邑邑」與「悒悒」相通。《史記·商君列傳》中說:「怎麼能悶悶不樂,等到幾十年之後?」「悒」,《說文解字》中解釋為不安。張介賓的注釋引用了高氏的說法:「色色」猶如「種種」,「色色不能」,猶如「種種不能隨心所欲」。這種解釋不通。現在採用張介賓的注釋。

煎厥,吳云。陽氣不治者。陽氣不舒也。肝氣當治。而未得者。木性不得條達也。肝志怒。故善怒。煎厥者。怒志煎熬厥逆也。張云。按煎厥一證。在本篇。言陽虛陰盛。在生氣通天論。言陰虛陽盛。可見煎厥有陰陽二證。簡按此與少陰。不相干涉。乃屬少陽厥陰之病。則為可疑。諸家不言及於此者。何。高獨以少陰君火之陽氣不治而釋之。此乃運氣家之言。竟不免牽強焉。張以陽氣不治。為陽虛。不可從。

白話文:

煎厥

吳氏說:陽氣無法正常運行,是因為陽氣不暢通。應該治療肝氣,但如果沒能獲得調理,就是因為木性不能條達。肝臟的志向生氣,所以容易發怒。煎厥就是指怒志煎熬,導致厥逆(陽氣上逆)。

張氏說:根據「煎厥」一證,在「本篇」中指的是陽虛陰盛,而在「生氣通天論」中指的是陰虛陽盛。可見煎厥有陰陽兩種證狀。按此與少陰病不相干,而是屬於少陽和厥陰的疾病,所以令人疑惑。但各位醫家卻從未提及過這點,這是為什麼呢?

高氏獨自根據少陰君火(陽氣)不治,來解釋煎厥,這是針灸運氣家的說法,難免牽強附會。張氏認為陽氣不治就是陽虛,這是不能認同的。

陽氣入,吳云。陽邪入薄於腎。故善恐。張云。陰氣將藏未藏。而陽邪入之。陰陽相薄。則傷腎而為恐。馬雲。宣明五氣篇曰精氣並於腎。則為恐也。

白話文:

《難經》中記載:

陽氣進入腎臟,吳氏認為,陽邪侵入腎臟。因此會導致恐懼。

張氏認為,陰氣將要隱藏起來,還沒有完全隱藏,而陽邪侵入。陰陽混雜,就會損傷腎臟而產生恐懼。

馬氏認為,《宣明五氣篇》說,精氣聚集在腎臟,就會產生恐懼。

胃無氣故惡聞食臭也,張云。胃無氣。胃氣敗也。胃氣所以敗者。腎為胃關。腎中真火不足。不能溫養化原。故胃氣虛。而惡聞食臭也。此即經脈篇。飢不欲食之義。

白話文:

張中景說:胃裡沒有元氣,所以才會厭惡食物的氣味。胃裡沒有元氣,就是胃氣衰敗的意思。胃氣衰敗的原因,是因為腎是胃的關口,腎中的真火不足,不能溫暖滋養胃,所以胃氣虛衰而厭惡食物的氣味。這和《經脈篇》中提到的「飢餓而不思飲食」的道理是一樣的。

故變於色也,張云。色以應日。陽氣之華也。陰勝於陽。則面黑色變。故應秋氣。此即經脈篇。面如漆柴之義。高雲。地色。地蒼之色。如漆柴也。因秋時肅殺之氣。內奪其精華。故至冬。則變於色而黑如地色也。

白話文:

因此顏色的變化,張仲景說,面色應對應太陽。陽氣是顏色的精華。陰氣勝過陽氣,面色就會變黑。所以面色應對應秋氣。這就是《經脈篇》所說的,面色像塗了漆的柴火一樣。高保衡說,地色就是大地的蒼色,就像塗了漆的柴火一樣。由於秋天的肅殺之氣,會奪走人體的精華,所以到了冬天,就會面色改變而變黑,就像大地的顏色一樣。

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高雲。經脈篇云。腎病咳唾則有血。故申明所謂咳則有血者。乃陰血乘於陽位。陽脈不歸於陰。故曰陽脈傷也。陰血乘陽。脈不歸陰。則陽脈滿。十月之時。陽氣未盛於上。未當盛時而脈滿。則陽氣內逆。故滿則咳。咳則有血。而且見於鼻也。張云。陽脈傷者。上焦之脈傷也。蓋腎脈。上貫肝膈。入肺中。故咳則血見於口。衄則血見於鼻也。

白話文:

咳嗽時出現血絲,是陽脈受傷的徵兆。

醫書中提到:「腎臟有病,咳嗽並吐出帶血的唾液。」因此,這裡所說的「咳嗽時出現血絲」,是指陰血侵入陽位,導致陽脈無法歸於陰位。因此,陽脈受傷。陰血侵入陽脈,導致脈絡無法歸於陰位,就會導致陽脈過度充盈。十月之時,陽氣尚未旺盛,此時脈絡卻已過度充盈,說明陽氣內逆,所以出現咳嗽。咳嗽時,血絲會咳出,甚至會從鼻子流出鼻血。

張氏認為,陽脈受傷是指上焦的脈絡受損。腎脈從下往上走行,貫穿肝臟和膈肌,進入肺部。因此,咳嗽時血絲會從口中咳出,而鼻出血時血絲會從鼻子流出。

㿗疝,高雲。猶㿉疝也。言高腫也。經脈篇云。厥陰病。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簡按王氏資生經云。千金曰。氣衝主㿗。明堂下經曰。治㿉疝。則是㿗。即㿉疝也。巢源云。㿉者。陰核氣結腫大也。詳見於陰陽別論頹疝注。

白話文:

瘕疝

「瘕疝」是一種病症,又稱「㿉疝」,意思是高高腫脹。

《經脈篇》記載:「厥陰病證,男性出現瘕疝,女性下腹部腫脹。」

《王氏資生經》引述《千金方》所說:「氣衝會導致瘕疝。」

《明堂下經》記載:「治療瘕疝。」由此可知,「瘕疝」即「㿉疝」。

巢源解釋:「㿉疝」是指陰核因氣結而腫脹變大。具體詳情請參閱《陰陽別論》中「頽疝」的註釋。

厥陰者辰也,張云。辰。季春也。五陽一陰。陰氣將盡。故屬厥陰。陰邪居於陽末。則為㿗疝少腹腫。故應三月之氣。

白話文:

根據張仲景的說法,厥陰代表季春(三月)。在季春,五陽一陰,陰氣接近結束。因此,它屬於厥陰之氣。陰邪居住在陽氣的末尾,就會導致疝氣和少腹腫脹。所以它與三月之氣相應。

三月一振,吳云。振。物性鼓動也。張云。陽氣振也。高雲。經脈篇云。厥陰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故申明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之時。振動發生。草木向榮而華秀。故三月一振榮華。生機雖盛。猶未暢達。故萬物一皆俯而不仰也。

一俯而不仰也,馬雲。凡俯者不可以仰。仰者不可以俯。故肝應其時。腰痛之病。俯仰似難也。

白話文:

三月萬物開始發動生機,吳氏認為是陽氣鼓動的緣故,張氏則認為是經脈中的陽氣開始振盪。根據《經脈篇》記載,厥陰病會導致腰痛,無法俯仰。

所謂的腰脊痛無法俯仰,是因為三月時節,生機開始振動,草木開始繁榮秀麗。因此,三月萬物生機勃勃,但還未完全暢達,所以一切事物都只能向下俯伏,而不能向上仰起。

所謂㿗癃疝膚脹,高雲。出處未詳。大抵皆厥陰之病。㿗。㿗疝也。癃。溺閉也。㿗癃疝膚脹者。陰器腫。不得小便。則膚脹也。簡按靈水脹篇云。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𪔣𪔣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皮不變。此其候也。

白話文:

所謂的「㿗癃疝膚脹」,高雲所提出的來源不詳。但基本上都是厥陰經的疾病。

㿗:指疝氣。癃:指小便不通。㿗癃疝膚脹:指陰器腫脹,小便不通,導致皮膚腫脹。

《靈水脹篇》中對「膚脹」的描述為:寒氣停留在皮膚之間,皮膚鬆而無彈性,腹部腫大,全身浮腫,皮膚增厚。按壓腹部時,感覺空洞而無彈性,腹部的皮膚沒有變化。這就是膚脹的症狀。

曰陰亦盛,曰。吳本作由。張云。此復明癃疝腫脹之由。在陰邪盛也。陰盛則陽氣不行。故為此諸證。張兆璜云。曰所謂。曰者者。是設為之問辭。下文是答辭。故增一曰字以別之。簡按上文。並無增一曰字者。特於末節而有之。可疑。吳本似是。而吳云。陰亦盛者。言陽固盛。而陰亦盛也。此注恐非。亦字。承上文㿗疝及腰脊痛而下之。蓋與平人氣象論。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之亦同義。

白話文:

說陰也能旺盛。

吳氏本中作「由」。張氏說,這再次說明癃疝腫脹的原因。在於陰邪旺盛。陰盛則陽氣不流通,所以導致這些症狀。

張兆璜說,「曰」即所謂,而「者」是設問的詞語。下文是回答的話,所以增加了一個「曰」字來區別。

簡按上文,並沒有增加「曰」字。只有在最後一段纔有。這令人懷疑。

吳氏本似乎是對的。而吳氏說,陰也旺盛的意思是,陽氣本來就旺盛,而陰氣也旺盛。這個解釋恐怕不對。

「亦」字,承接上文「癃疝及腰脊痛」等。與「平人氣象論」中「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的「亦」字意思相同。

嗌乾,馬雲。陰陽相薄。而在內為熱中。在上為嗌乾也。高雲。經脈篇云。足厥陰病。甚則嗌乾。手厥陰病。心中熱。

白話文:

喉嚨乾燥 ,馬雲說:陰陽互相交錯,在內部表現為內熱,在上面表現為喉嚨乾燥。

高雲說:經脈篇中說,足厥陰經有病,嚴重的話會導致喉嚨乾燥;手厥陰經有病,會導致心中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