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素問識》~ 卷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五 (5)

1. 痹論篇第四十三

高雲。痹。閉世。血氣凝澀不行也。有風寒濕三氣之痹。有皮肌脈筋骨五臟外合之痹。六腑有俞。五臟亦有俞。五臟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臟六腑之痹。榮衛流行。則不為痹。痹之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舉而論之。故曰痹論。

白話文:

痹症

痹症是指閉塞(氣血不通),血氣凝滯,阻礙運行的一種疾病。

痹症有風寒濕三種氣候因素造成的。有皮、肉、筋、骨、臟腑等五臟六腑外在因素共同引發的。六腑有俞穴,五臟也有俞穴。五臟有相合的俞穴,六腑也有相合的俞穴。因此,會有五臟六腑引起的痹症。

榮氣和衛氣通暢運轉,就不會產生痹症。痹症發病時,可能會出現疼痛,也可能不痛。可能會出現麻木不仁,也可能寒熱交加。可能會乾燥,也可能濕熱。總之,痹症的表現多種多樣,所以稱之為「痹論」。

痹之安生,甲乙。之。作將。

合而為痹也,張云。痹者。閉也。觀陰陽別論曰。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至真要大論曰。食痹而吐。是皆閉塞之義可知也。故風寒濕三氣雜至。則壅閉經絡。血氣不行。而病為痹。即痛風不仁之屬。華佗中藏經云。痹者。風寒暑濕之氣。中於人臟腑之為也。痹者。閉也。五臟六腑。感於邪氣。亂於真氣。閉而不仁。故曰痹。鄭玄注易通卦驗云。痹者。氣不達為病。簡按經中。痹有四義。有為病在於陰之總稱者。見於壽夭剛柔篇。有專為閉塞之義者。如食痹喉痹。是也。有為麻痹之痹。王注云𤸷痹者。是也。有為痛風歷節之義。如本篇行痹痛痹著痹之類。是也。此他總不離乎閉塞之義。學者宜細玩焉。一切經音義。引蒼頡篇云。痹。手足不仁也。

白話文:

中醫古籍中記載,痹症是由於各種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張仲景說:「痹,閉也。」《陰陽別論》中說:「一陰一陽相結,稱為喉痹。」《至真要大論》中說:「食痹而導致嘔吐。」這些都說明痹症與閉塞有關。

當風、寒、濕三種病邪同時侵犯人體時,就會堵塞經絡,導致血氣運行不暢,從而產生痹症,表現為疼痛、麻木等症狀。就像華佗在《中藏經》中所說:「痹症是由於風寒暑濕之氣侵入人體,導致臟腑功能異常所致。」痹,就是閉塞的意思。五臟六腑受到邪氣侵襲,擾亂了正常的氣血運行,導致氣血閉塞,出現麻木不仁的症狀。

鄭玄在《易通卦驗》中註解說:「痹症是由於氣血不通暢而引發的疾病。」

綜上所述,痹症有四種含義:

  1. 泛指一切由陰邪引起的疾病。
  2. 專指閉塞之症,如食痹、喉痹。
  3. 指麻痹之症,如《王注》中所說的「𤸷痹」。
  4. 指痛風、關節疼痛等症狀。

所有這些含義都離不開「閉塞」這個基本特徵。學習中醫的學者應該仔細研讀這些古籍。

《一切經音義》引用《蒼頡篇》的解釋說:「痹,手腳麻木也。」

行痹,馬雲。其風氣勝者。風以陽經而受之。故為行痹之證。如蟲行於頭面四體也。張云。風者善行數變。故為行痹。凡走注歷節疼痛之類。皆是也。簡按張依樓氏綱目。下痛痹著痹同。張氏醫通云。行痹者。走注無定。風之用也。越脾加朮附湯

白話文:

遊走性痺痛 (行痹),馬雲提出。這種風氣盛行的證狀,是風邪通過陽經侵入人體所致。因此就會出現遊走性痺痛的表現,就好像蟲子在頭面和四肢遊走一樣。張氏說,風邪善於變動和流竄,所以會導致遊走性痺痛。凡是遊走不定,疼痛貫穿關節的症狀,都屬於此類。

簡按:張氏依據樓氏《本草綱目》的記載,認為「痛痹」與「痺」同義。張氏《醫通》也說,行痹就是遊走不定,是風邪的作用所致。

推薦用方: 越脾加朮附湯

痛痹,馬雲。其寒氣勝者。則寒以陰經受之。故當為痛痹之證。寒氣傷血。而傷處作痛也。張云。陰寒之氣。客於肌肉筋骨之間。則凝結不散。陽氣不行。故痛不可當。即痛風也。張氏醫通云。痛痹者。痛無定處。乃濕氣傷腎。腎不生肝。肝風挾濕。流走四肢。肩髃疼痛。拘急浮腫。金匱烏頭湯。身體痛如欲折。肉如錐刺刃割。千金附子湯

白話文:

痛風(痛痹)

原因:

  • 寒氣過盛,導致陰經受寒,引起痛風症狀。
  • 寒氣損傷氣血,受傷部位出現疼痛。

病理:

  • 張氏認為,陰寒之氣入侵肌肉筋骨之間,導致氣血凝滯,陽氣無法運行,因此產生劇烈疼痛,即痛風。
  • 《張氏醫通》記載,痛風疼痛無固定位置,是由於濕氣損傷腎臟,腎臟無法滋養肝臟,導致肝風挾濕流竄於四肢,引起肩頸疼痛、拘急腫脹。

經典藥方:

  • 《金匱要略》烏頭湯:適用於全身疼痛如欲折斷,肌肉疼痛如錐刺割肉。
  • 《千金方》附子湯:適用於疼痛劇烈,無法忍受。

著痹,馬雲。其濕氣勝者。則濕以皮肉筋脈而受之。故當為著痹之證。當沉著不去。而舉之不痛也。張云。著痹者。肢體重著不移。或為頑木不仁。濕從土化。病多發於肌肉。簡按陳氏三因方云。腫滿重著為濕勝。此似以著痹為濕腳氣矣。○志云。靈樞有風痹。傷寒論有濕痹。是感一氣而為痹也。本篇。論風寒濕三氣錯雜而至。相合而為痹也。周痹篇曰。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發則如是。是寒痹先發。而他痹復發也。本篇論風氣勝者為行痹。濕氣勝者為著痹。是三氣雜合。而以一氣勝者。為主病也。經論不同。因證各別。臨病之士。各宜體認。張氏醫通云。著痹者。痹著不仁。或左或右。半身麻木。或面或頭。或手臂。或腳腿麻木不仁。並宜神效黃耆湯

白話文:

著痹 ,一種風寒濕三氣混雜引起的痹證,以濕氣為主。

濕氣盛行時,會侵入皮肉筋脈,形成著痹。其特徵是肢體沉重,不能活動,即使抬起來也不痛。

古醫家張仲景說,著痹是肢體沉重不移,或麻木不仁。濕氣從土中化生,這種病多發在肌肉中。

古醫家陳言在《三因方》中記載,腫脹沉重是由濕氣過盛引起。因此,有人認為著痹就是濕腳氣。

古醫家張志聰說,《靈樞》中記載了風痹,《傷寒論》中記載了濕痹。這些都是由一種氣候因素引起的痹證。而《難經》中討論的是風寒濕三氣錯雜而致病,合在一起形成痹證。

《周痹篇》中說,風寒濕氣侵入人體皮肉之間,變成泡沫。泡沫在寒冷下會聚集,並分裂皮肉。這種分裂會引起疼痛,疼痛會引起神氣聚集。神氣聚集會產生熱,熱就會緩解疼痛。疼痛緩解後,就會出現肢體麻木。麻木後,就會引發其他部位的痹證。這就是寒痹先發,其他痹證再發的情況。

《難經》中說,風氣盛行時會引起行痹,濕氣盛行時會引起著痹。三氣混雜時,以哪一種氣候因素為主,就會形成哪一種主要的病證。

不同的醫書對痹證的論述不同,是因為臨牀表現各異。醫生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辨證治療。

古醫家張氏在《醫通》中說,著痹表現為麻木不仁,可能半身或某一側肢體麻木,或者面部、頭部、手臂、腿部麻木不仁。這類痹證都適合使用神效黃耆湯治療。

以冬遇此者為骨痹,樓云。凡風寒濕所為。行痹痛痹著痹之病。冬遇此者為骨痹。春遇此者為筋痹。夏遇此者為脈痹。長春遇此者為肌痹。秋遇此者為皮痹。皆以所遇之時。所客之處命名。非此行痹痛痹著痹之外。又別有骨痹筋痹脈痹肌痹皮痹也。

白話文:

樓雲:「在冬季得到此病的人,稱為骨痹。」這種病是由風寒濕造成的,表現為行痹、痛痹、著痹等癥狀。在冬季患上的稱為骨痹。在春季患上的稱為筋痹。在夏季患上的稱為脈痹。在長夏(即仲夏)患上的稱為肌痹。在秋季患上的稱為皮痹。以上命名都根據發病的時間和部位而來。並不是除行痹、痛痹、著痹之外,還有單獨的骨痹、筋痹、脈痹、肌痹、皮痹。

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甲乙。無重字。

心下鼓,馬雲。鼓字為句。心下鼓戰也。高雲。心虛則煩。故煩則心下鼓。鼓。猶動也。簡按王注鼓滿。誤。

白話文:

心臟在跳動,這種情況稱為「心下鼓動」。

註解:「鼓動」指心臟跳動。「心虛」指心理虛弱或恐懼。「煩」指心神不安。所以心神不安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鼓動就像動脈一樣。

簡短評論:王註解的「鼓滿」是錯誤的。

上為引如懷,高雲。經脈論云。肝病。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故上為引於下。有如懷物之狀。

尻以代踵脊以代頭,高雲。尻。尾骨也。尾骨下蹲。以代踵足。骨痿也。脊骨高聳以代頭。天柱傾也。簡按王以拘急釋之。諸注並同。高以痿弱解之。義各別。

白話文:

臀部代替腳後跟,脊骨代替頭顱。臀部下垂到腳後跟,這是骨骼萎縮的表現。脊骨高高聳起代替頭顱,這是頸項傾斜的表現。

有學者王認為「拘急」形容骨骼僵硬,其他注釋也持同樣觀點。而高雲則認為「痿弱」表示骨骼軟弱無力,兩者的解釋不同。

胞痹,張云。胞。膀胱之脬也。高雲。即膀胱痹也。簡按劉熙釋名云。胞。鞄也。鞄。空虛之言也。主以虛承水汋也。或曰膀胱。言其體短而橫廣也。知胞即是膀胱。吳以女子之胞注之。非也。

白話文:

胞痹

張仲景說:「胞」指的是膀胱。高竹軒說:「胞痹」就是膀胱痹痛。

簡按:劉熙在《釋名》中解釋「胞」為「鞄」,「鞄」表示空虛,膀胱的作用是空虛地接納尿液。

但也有人說「胞」是膀胱,因為它的形狀矮小而橫向寬廣。知道「胞」就是膀胱,吳權卻用「胞」來解釋女性的子宮,這是不對的。

按之內痛若沃以湯,簡按百病始生篇云。積。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並言肌熱之狀。據此則內痛作兩髀。似是。

白話文:

按壓會感到疼痛,就像被熱水澆了一樣,根據《百病始生篇》記載:這是由於氣血積聚。如果這種積聚發生在伏沖脈上,按壓時會感到脈搏跳動。鬆開手,會感覺熱氣往下流到兩腿,就像被熱水澆了一樣。這段話同時也描述了肌肉發熱的狀況。根據這些描述,可以推斷出內在疼痛會傳遞到兩腿。

上為清涕,志云。膀胱之脈。從巔入腦。腦滲則為涕。上為清涕者。太陽之氣。痹閉於下。不能循經而上升也。(張氏醫通云。胞者。膀胱之脬也。膀胱氣閉。則水道不行。故按之內痛。若以熱湯沃之。小便得外熱之助。方得稍通。而猶滯澀不利。則治宜溫助氣化可知。膀胱之脈。從巔入絡腦。故上為清涕。以太陽經氣不固。而精氣上脫。又須溫補無疑。蓋緣精泄之後。寒熱乘虛。入於膀胱之內。而致小便淋瀝不通。莖中痛引穀道。甚則臍腹脹痛。此屬津液枯竭之故。誤與利水藥。必致喘逆脹急而死。老人陰虛泉竭。多有此證。曾見膀胱脹破。淋瀝無度。時雖暫綬。不久即斃。又小便不禁門。有治胞痹。用腎瀝湯加減桑螵蛸散醫案一則。當參考。)

白話文:

流透明鼻涕(上為清涕),這是膀胱經脈延伸到頭頂,然後進入腦部所致。腦部滲出液體就會形成鼻涕。上為清涕的人,是因太陽經氣(膀胱經脈氣血)在下焦不通暢,無法循經上行。

(張氏醫通說:膀胱就像是一個水囊,膀胱氣閉的話,水液通道就會不通。所以按壓會痛。如果用熱水燙一燙,得到外熱的幫助,水液才能稍微通暢。但還是有些滯澀不通,所以治療要溫暖幫助氣化,這是很明顯的。膀胱經脈從頭頂進入並與腦部相絡,所以流鼻涕屬於膀胱經的問題。再加上太陽經氣不強固,精氣會往上走失,所以還需要溫補。

這是因為精液外泄後,寒氣與熱氣會趁虛而入膀胱,導致小便淋漓不通,莖部疼痛延伸到肛門。嚴重的話,臍腹部會脹痛。這是因為體內津液枯竭。如果誤用利水藥,會導致氣喘、胸悶喘急而死亡。年紀大的人陰虛津液枯竭,常會有這樣的症狀。我曾經見過膀胱脹破,尿液大量流失。雖然一時緩解,不久就死了。

另外,有小便失禁的問題,可以參考用腎瀝湯加上桑螵蛸散來治療膀胱閉塞的病例。)

陰氣者靜則云云,馬雲。此言臟腑所以成痹者。以其內傷為本。而後外邪得以乘之也。陰氣者。營氣也。陰氣精專。隨宗氣以行於經脈之中。惟其靜。則五臟之神自藏。而不消亡。若躁則五臟之神消亡。而不能藏矣。所以有五痹者。必重感於邪。而成五臟之痹也。至於六腑之所以成痹者。何哉。飲食固所以養人。而倍用適所以害人。故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也。腸胃既傷。則邪得以乘俞入之。而為痹矣。按生氣通天論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論衛氣也。此節云云。論營氣也。王注分臟腑。看書有法。但不知陰氣為營氣耳。簡按此十九字。吳移於生氣通天論。未知舊經果然否。今且依馬注。

白話文:

陰氣靜止不動,《黃帝內經》中有所論述,馬師說:「這是指臟腑之所以會得痹症的緣故,是由於內傷為根本,然後外邪纔有機會趁虛而入。」陰氣,也就是營氣。營氣性情專一,隨著宗氣在經脈中運行。只有在營氣靜止的時候,五臟的神氣才能安然藏匿,不會消散。如果營氣躁動,五臟的神氣就會消亡,無法藏匿。所以得了五痹症的人,必定是受到外邪重創,導致五臟痹阻。至於六腑之所以會得痹症,原因是什麼呢?飲食本是養人的,但過度飲食反而會傷人。因此,過度飲食會傷及腸胃。腸胃受傷後,外邪就可以趁機侵入,造成痹症。《生氣通天論》中說:「陽氣旺盛,可以滋養神氣;陽氣平和,可以滋養筋骨。」這是討論衛氣的內容。這一段討論的是營氣。王叔和注釋中將臟腑分開討論,看書時應注意條理。不過,不知道陰氣指的是營氣。簡要地說,這十九個字,吳氏移到了《生氣通天論》中。不知道古書中是否真的如此。現在暫且依據馬師的注釋。

淫氣,滑云。王注云云。如此則屬內傷。非風寒濕三氣雜至。而為外傷者。宣明五氣篇云。邪入於陰則為痹。所謂邪者。豈指淫氣而言耶。馬雲。邪氣浸淫。喘息靡寧。正以肺主氣。惟痹聚在肺。故喘息若是。(下文意並同。)志云。此申明陰氣躁亡。而痹聚於臟也。淫氣者。陰氣淫佚。不靜藏也。淫氣而致於喘息。則肺氣不藏。而痹聚在肺矣。(下文意並同。)吳云。氣失其平。謂之淫氣。痹聚者。風寒濕三氣凝聚也。簡按生氣通天論云。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說文。淫。浸淫隨理也。徐曰。隨其脈理。而浸漬也。

白話文:

淫氣:

滑氏認為:邪氣會導致關節僵硬。王氏注釋說:這些症狀屬於內傷,而不是風、寒、濕三氣雜至的外傷。

《宣明五氣篇》中說:邪氣進入陰位就會導致痺症。這裡所說的邪氣,難道就是指淫氣嗎?

馬元說:淫氣長期浸淫不散,導致氣喘不停。這是因為肺主氣,而痺症聚集在肺部,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氣喘。

《難經》中說:這段話說明瞭陰氣躁動不寧,導致痺症聚集在臟腑。淫氣指陰氣淫佚,不能安靜地儲藏。淫氣導致氣喘,就是因為肺氣不能儲藏,導致痺症聚集在肺部。

吳氏說:氣失去平衡就稱為淫氣。痹症的聚集是由於風、寒、濕三氣凝聚所致。

《生氣通天論》中說:風客淫氣,精氣就會枯竭,這是邪氣損傷肝臟。

《說文解字》中說:淫字的意思是浸淫隨理。徐錯注釋說:淫氣會沿著脈絡浸淫滋潤。

乏竭,馬雲。邪氣浸淫。陰血乏竭。正以肝主血。惟痹聚在肝。

肌絕,馬雲。邪氣浸淫。肌氣阻絕。正以脾主肉。惟痹聚在脾。吳云。肌肉斷裂也。志云。肌肉焦絕。

亦益內也,馬雲。或云。亦益內。作入房。說亦通。志云。亦者。言不止在皮肉筋骨之合於內也。簡按馬或說。屬未安。(醫通。益。作濫。)

白話文:

它也是使內部受益的意思,出自馬雲。有人說,「亦益內」是指進入房間。這種說法也通。志雲:「亦」,是指不僅在皮肉筋骨的內部結合。簡按馬氏或說,尚有不妥。(「醫通」中「益」字作「濫」字。)

易已也,張云。風為陽邪。可以散之。故易已。然則寒濕二痹。愈之較難。以陰邪留滯。不易行也。

食飲居處,高雲。猶言食飲自倍。居處失宜。乃腑痹之病本也。

六腑亦各有俞,馬雲。六腑之分肉。皆各有俞穴。風寒濕之三氣。外中其俞。而內之飲食失節應之。則邪氣循俞而入。按三百六十五穴。皆可以言俞。今曰俞者。凡六腑之穴。可以入邪。而王注止以足太陽在背之六俞穴為解。則又理之不然者也。

白話文:

六腑也有各自的俞穴,俞穴是馬雲。六腑的分肉部位,都有各自的俞穴。外界的風寒濕三氣,侵犯到它們的俞穴,而內部的飲食不節制又與之相應。那麼邪氣就會沿着俞穴入侵。三百六十五個穴位,都可以說是俞穴。現在所說的俞穴,凡是六腑的穴位,都可以讓邪氣入侵。而王注只將足太陽經在背部的六個俞穴作為解釋,那又是與道理不相符的。

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張云。乃兼臟腑。而互言也。汪昂云。按六腑。前文只列腸痹胞痹。三焦有名無形。膽附於肝。胃為臟腑之海。故不復別言痹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五臟有俞穴,六腑有合穴。這是兼顧臟腑,分別指出的意思。汪昂說,根據前文記載,六腑中只列出了腸痹和胞痹。三焦有其名,但沒有形體。膽依附於肝臟。胃是臟腑的海,所以沒有再另外提到痹穴。

各有所發各隨其過,馬雲。循臟腑經脈所行之分。各有所發病之經。乃隨其病之所在而刺之。則或俞或合。其病無有於不瘳也。志云。各隨其有過之處而取之。簡按張以所發為井穴。過字。吳張高依王注。讀為平聲。並非也。

白話文:

每種疾病都有其發病部位,而針灸治療的取穴點也要根據病症所在而定。因此,針灸治療時,有的取穴在經絡的俞穴,有的取穴在經絡的合穴。只要取穴準確,幾乎所有的疾病都能治癒。張志聰的註解說,取穴點要根據疾病所在的「過處」來確定。而「過」字,吳昆、張志聰和高武都根據王冰的註解讀作平聲,但這是不對的。

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張云。榮氣者。陰氣也。由水穀精微之所化。故為水穀之精氣。衛氣篇曰。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正理論曰。云云。夫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故於臟腑脈絡。則無所不至。

白話文:

按照張仲景的說法,榮氣是人體水穀(飲食)中的精微物質所化生的,而榮氣屬於陰氣。

《衛氣篇》中說,精氣在經絡中運行,被稱為營氣。《正理論》中也提到:飲食進入胃中,通過肺輸布到五臟六腑,各個臟腑都能接受這些氣。其中,清澈的氣體為營氣,渾濁的氣體為衛氣營氣運行在脈絡中,衛氣運行在脈絡外。因此,這些氣體可以遍及臟腑、脈絡,無處不到。

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張云。衛氣者。陽氣也。陽氣之至。浮盛而疾。故曰悍氣。慓。急也。本臟篇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衛氣篇曰。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邪客篇曰。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慄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皆與此節。互有發明。

白話文:

衛氣是水穀所化生的激動陽氣,這是張仲景的說法。衛氣指的是陽氣,陽氣旺盛的時候,會浮游於體表,盛大而急促,所以稱之為「悍氣」。「悍」字有急促的意思。

《本藏篇》說:衛氣的作用是溫暖肌肉,充實皮膚,滋潤組織,主司開闔。

《衛氣篇》說:其中不循經絡而浮游的氣,就是衛氣。

《邪客篇》說:衛氣是由激動的陽氣所化生,快速行走在四肢末端、肌肉、皮膚之間,永不停止。

這幾段文字互相發明,說明瞭衛氣的性質和作用。

肓膜,張云。肓者。凡腔腹肉理之間。上下空隙之處。皆謂之肓。如刺禁論曰。膈肓之上。中有父母。左傳曰。膏之上肓之下者。是皆言膈上也。又腹中論曰。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九針十二原篇曰。肓之原。出於脖胦。脹論曰。陷於肉肓。而中氣穴。則肓之為氣。不獨以胸膈為言。可知也。膜。筋膜也。簡按王注空虛之處。吳注腹中論稍同。張誤讀以為此注。乃與舉痛論小腸膜原注略同。不可從。扁鵲傳。搦荒。說苑。作肓莫。即肓膜也。

白話文:

盲膜

張仲景說:「盲,凡是腹腔內肌肉組織之間,上下空虛的地方,都稱為盲。」

《刺禁論》中說:「膈肌上方,有父母(指心肺)。」《左傳》中說:「膏之上,肓之下。」這些都指的是膈肌上方。

《腹中論》中說:「(大腸的)氣溢出到大腸,而著於肓。」肓的原穴,在臍下。

《九針十二原篇》中說:「肓的原穴,出於脖胦(胸骨劍突旁外側的穴位)。」

《脹論》中說:「陷於肉肓,而中氣穴。」由此可見,肓不僅指胸膈,還指身體其他部位的氣。

膜,指筋膜。

簡注:王叔和解釋為「空虛之處」,吳昆解釋與《腹中論》類似。張仲景誤讀王叔和的解釋,以為是吳昆的解釋,與《舉痛論》中「小腸膜原」的註解相似,這是不可取的。

《扁鵲傳》中說:「搦荒」,《說苑》中寫作「肓莫」,指的就是盲膜。

散於胸腹,甲乙。散。作聚。

故不為痹,張云。營衛之氣。但不可逆。故逆之則病。從之則愈。然非若皮肉筋骨血脈臟腑之有形者也。無跡可著。故不與三氣為合。蓋無形亦無痹也。

白話文:

所以不會發生痹症,張氏說:營衛之氣,只不能逆行。所以逆行就會生病,順行才會痊癒。但是,營衛之氣不像皮、肉、筋、骨、血脈、臟腑等有形的東西,沒有跡象可以觀察。所以不與三氣相結合。因為沒有形體,所以也不會發生痹症。

有寒故痛也,簡按王注。全本於靈周痹篇文。

故不通,諸注。並依甲乙。通。作痛。今從之。

皮膚不營,張云。逆調論曰。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不營者。血氣不至也。馬雲。以其皮膚之中。少氣血以為之營運。高同。志云。不能營養於皮膚。

白話文:

皮膚缺乏營養,張仲景說:逆調論中提到,氣血虛弱就會感覺不到感知(榮氣虛則不仁),抵抗力差就會容易生病(衛氣虛則不用)。而皮膚缺乏營養,是因為血氣不足,達不到皮膚。馬元說:因為皮膚中氣血不足,無法進行運轉。高同在《志》中說:無法滋養皮膚。

陽氣少陰氣多,張云。凡病寒者。不必盡由於外寒。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從中生。與病相益。故為寒證。志云。此言寒熱者。由人身之陰陽氣化也。人之陽氣少。而陰氣多。則與病相益其陰寒矣。

白話文:

張仲景說:「陽氣不足,陰氣過剩。」所有患有寒症的患者,並非都因外在寒氣所致。只要陽氣不足,陰氣過剩,那麼寒氣就會從體內產生,與疾病相互作用,形成寒症。

《內經》上說:「這些有關寒熱的論述,都是來自於人體陰陽氣化。」當人體陽氣不足,而陰氣過剩時,就會使陰寒加重,進而導致疾病。

病氣勝,張兆璜云。與病相益者。言人之陰氣多。而益其病氣之陰寒也。病氣勝者。言人之陽氣多。而益其病氣之熱勝也。

白話文:

如果「邪氣」的勢力強大,叫「病氣勝」,根據張兆璜的說法,就是人的「陰氣」較多,這會加重「病氣」的陰寒。而如果「正氣」的勢力強大,叫「病氣不盛」,就是人的「陽氣」較多,這會減輕「病氣」的熱盛。

陽遭陰故為痹熱,吳。遭作乘。云。舊作陽遭陰。未當。今依甲乙。改陽乘陰。為近理。簡按甲乙無痹。亦近是。滑云。或熱下。有或燥問。今此無答辭。

白話文:

陽氣受到陰氣侵襲,所以會導致「痹熱」(一種關節疼痛發熱的疾病)。「遭」字在這裡作「乘」字解。舊本誤作「陽遭陰」,不妥。現在根據甲乙兩個版本,改為「陽乘陰」,比較符合道理。簡按甲乙兩個版本都沒有「痹」字,也比較接近原文。滑氏注釋說:或者「熱」字下面應該有一個「下」字。有人問:「或者」之後應該有「燥」字嗎?現在這裡沒有回答。

兩氣相感,張云。寒濕兩氣也。脈要精微論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其義即此。張兆璜云。陽熱盛者多汗出。濡濕之汗。又屬陰寒。醫者審之。

白話文:

兩股氣互相影響,就像張仲景說的,是寒氣和濕氣這兩種。

《脈要精微論》中說:陰氣過多,就會多汗怕冷。

張兆璜解釋說:陽氣過盛會多出汗,而這種汗液濕潤,又屬於陰寒性。醫生需要仔細辨別。

不痛也,汪昂云。痛則血氣猶能周流。五者為氣血不足。皆重於痛。故不復作痛。諸解欠明。

逢寒則蟲,馬雲。蟲。甲乙作急。王氏以為如蟲行者。非。蓋風勝為行痹。非逢寒也。張云。逢寒則筋攣。故急。逢熱則筋弛。故縱也。吳同。簡按志仍王注。高雲。寒濕相薄。故生蟲。太誤。巢源云。凡痹之類。逢熱則癢。逢寒則痛。

白話文:

在寒冷時感到疼痛麻木,這是因為風盛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並非因為遇寒引起的。張仲景的說法是,遇寒時會引起肌肉收縮,所以感到麻木疼痛;遇熱時肌肉會放鬆,所以疼痛減輕。吳萊的看法與王叔和的註解相似。高陽生的說法是,寒濕相加會產生疼痛麻木,這種說法有誤。巢源說,所有的麻木疼痛,遇熱會發癢,遇寒會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