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識》~ 卷五 (2)
卷五 (2)
1. 腹中論篇第四十
心腹滿,高雲。心腹。心之下腹之上也。滿。脹滿也。
旦食則不能暮食,吳云。是朝寬暮急。張云。內傷脾腎。留滯於中。則心腹脹滿。不能再食。
鼓脹,志云。鼓脹者。如鼓革之空脹也。此因脾土氣虛。不能磨谷。故旦食而不能暮食。以致虛脹如鼓也。
白話文:
「心腹滿」指的是上腹部脹滿,像是肚子裡裝滿了東西。這種情況通常是脾腎虛弱,導致食物無法消化,積滞在肚子裡,造成脹滿,以至於早上吃飽了,晚上就吃不下。嚴重時,肚子會像鼓一樣脹起來,這就是「鼓脹」。
雞矢醴,張云。雞矢之性。能消積下氣。通利大小二便。蓋攻伐實邪之劑也。凡鼓脹由於停積。及濕熱有餘者。皆宜用之。若脾腎虛寒發脹。及氣虛中滿等證。最所忌也。誤服則死。正傳云。用羯雞矢一升。研細。炒焦色。地上出火毒。以百沸湯淋汁。每服一大盞。調木香檳榔末。各一錢。日三服。空腹服。以平為度。又醫鑑等書云。用干羯雞矢八合。炒微焦。入無灰好酒三碗。共煎乾至一半許。用布濾取汁。五更熱飲則腹鳴。辰巳時行二三次。皆黑水也。次日覺足面漸有縐紋。又飲一次。則漸縐至膝上而病愈矣。此二法似用後者為便。簡按聖濟總錄。治鼓脹旦食不能暮食。雞屎醴法。雞屎乾者。上一味為末。每用醇酒。調一錢匕。食後臨臥服。宣明論。雞屎醴散。雞屎醴。乾者炒。大黃。桃仁。各等分。上為末。每服二錢。水盞半。生薑三片。煎七分。食前服。此他有數方。宜依證而擇用。(千金。產後中風。雞糞酒。婦人良方引。作雞屎醴。雞糞一升。熬令黃。烏豆一升。熬令聲絕。勿焦。以清酒三升半。先淋雞糞。次淋豆。取汁。一服。一升。溫服取汗。)
一劑知二劑已,吳云。知。效之半也。已。效之至也。
白話文:
雞矢醴
張氏說,雞矢具有消化積食、促進排氣、通暢大小便的特性。它主要用於治療實證引起的腹脹,特別是因積食或濕熱過剩引起的腹脹。
禁忌: 脾腎虛寒引起的腹脹,以及氣虛導致的腹脹等症狀,不宜服用雞矢醴。誤服可能會導致死亡。
正傳中記載的用法:
- 使用羯雞糞一升,研磨成細粉,炒至焦黑。
- 在地上放火,將雞糞燒出火毒。
- 用沸騰的熱水沖泡雞糞汁,每次服用一大杯。
- 加入木香和檳榔末,各一錢。
- 每天服用三次,空腹服用,以腹脹消平為度。
醫鑑等書中的用法:
- 使用乾燥的羯雞糞八合,炒至微焦。
- 加入三碗無灰好酒,一起煎煮至剩下一半左右。
- 用布過濾取汁,在清晨飲用。
- 喝完後會腹鳴,辰巳時(上午7-9點)會排兩到三次黑色尿液。
- 第二天起牀後,會發現足面逐漸出現皺紋。
- 再飲用一次,皺紋會逐漸延伸到膝蓋以上,表明疾病痊癒。
這兩種方法中,後者似乎更方便。
簡按:
聖濟總錄中記載,治療早晨能吃晚飯不能吃的腹脹,可以用雞屎醴法。
宣明論中記載,雞屎醴散的配方包括:
- 雞屎醴(乾燥後炒焦)
- 大黃
- 桃仁
其他方劑:
- 千金方中記載,治療產後中風,可以使用雞糞酒。
- 婦人良方中記載,雞屎醴的配方為:雞糞一升,煎熬至黃色;烏豆一升,煎熬至不出聲音但未焦黑。用清酒三升半,先淋雞糞,再淋烏豆,取汁服用一升,溫服發汗。
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吳。已下句。注云。言雖是飲食不節。時有病者。但此病且已之後。時有自然病者。此由病氣聚於腹。未盡已也。病根未拔。故亦復發焉。簡按雖然。諸注未妥。吳注稍通。時故當病氣。甲乙。作因當風氣。無時字。
支滿,張云。滿如支膈也。
白話文:
儘管這個人病的症狀已經消失一段時間,但病氣仍然聚集在腹中,所以病氣還會發作。吳的注釋說:儘管這個人飲食不節制,偶爾會生病,但在這種疾病已經康復之後,一個人可能會自然而然地再次生病。這是因為病氣聚集在腹中,還沒有完全消失。病根還沒有拔除,所以會再次復發。簡略說明:「雖然」這個詞,以前的注釋都不太恰當。吳的注釋比較通順。甲乙本的「因當風氣」中沒有「時」字。
先聞腥臊臭,馬雲。金匱真言論。肝其臭臊。肺其臭腥。張云。肺主氣。其臭腥。肝主血。其臭臊。肺氣不能平肝。則肝肺俱逆於上。濁氣不降。清氣不升。故聞腥臊。而吐清液也。
白話文:
先聞到腥臊臭味,馬雲在《金匱真言論》中說:肝氣有臊味。肺氣有腥味。張仲景說:肺主氣,它的氣味是腥的。肝主血,它的氣味是臊的。如果肺氣不能平息肝氣,就會導致肝肺氣血逆行在上面。濁氣不能下降,清氣不能上升。所以會聞到腥臊的味道,並且吐出清澈的液體。
出清液,簡按王注窈漏。謂陰戶。又見骨空論注。此乃為白沃之屬也。馬則非之。為清涕從鼻出之義。吳同。考上文。張注為吐清液者。似是。
白話文:
「出清液」 :簡要考察王註「窈漏」,是指陰戶。又見《骨空論》註釋。這是白帶之類的病症。馬氏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出清液」應解釋為鼻涕從鼻子流出。吳氏贊同馬氏的觀點。考證上文,張氏註釋為「吐出清液」,這個解釋似乎更合理。
血枯,婦人良方。駱龍吉曰。夫肝藏血。受天一之氣。以為滋榮者也。其經上貫膈。布脅肋。今脫血失精。肝氣已傷。故血枯涸而不榮。胸脅滿。以經絡所貫也。然妨於食。則以肝病傳脾胃。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則以肝病而肺乘之。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皆肝病血傷之證也。
白話文:
血枯,是婦女的妙方。駱龍吉說:肝臟儲藏血液,接受天地間陽氣的滋養。肝經從肝臟向上貫穿橫膈,分佈在兩肋。現在失血傷精,肝氣已經受損,所以血液乾枯而失去滋養。胸肋部脹滿,是因為經絡貫通。但是,如果影響到飲食,則肝病傳染到脾胃。疾病發作時,先會聞到腥臊臭味。出現清液,是因為肝病而肺部受到影響。先咳血痰。四肢發冷,頭暈目眩。時常前後出血,都是肝病損傷血氣的症狀。
中氣竭,吳本。竭下有及字。馬雲。醉以入房。致使醉則損傷其中氣而竭絕。入房則勞其肝氣而受傷。蓋司閉藏者。腎也。司疏泄者。肝也。故入房不惟傷腎。而且傷肝。張云。血枯者。月水斷絕也。致此之由。其源有二。一則以少時有所大脫血。如胎產既多。及崩淋吐衄之類。皆是也。一則以醉後行房。血盛而熱。因而縱肆。則陰精盡泄。精去則氣去。故中氣竭也。夫腎主閉藏。肝主疏泄。不惟傷腎。而且傷肝。及至其久。則三陰俱虧。所以有先見諸證。如上文所云。而終必至於血枯。則月事衰少不來也。此雖以女子為言。若丈夫有犯前證。亦不免為精枯之病。則勞損之屬皆是也。
白話文:
烏鰂骨 烏鯽骨,諸本。鯽。作鰂。簡按說文。鰂。烏鰂魚也。又鰂。或從即。知鰂鯽一字。本草。作烏賊。羅願云。此魚有文墨可法則。故名烏鰂。鰂者。則也。骨名螵蛸。象形也。王所謂古本草經。即證類白字文。吳云。烏鰂骨。澀物也。可以止血。張云。氣味鹹溫下行。故主女子赤白漏下。及血閉。(以上神農本經)血枯。其性澀。故亦能令人有子。李時珍云。烏鰂骨。厥陰血分藥也。其味鹹而走血也。故血枯血瘕。經閉崩帶下痢。厥陰本病也。厥陰屬肝。肝主血。故諸血病皆治之。
各本《本草綱目》中,將鯽魚寫作鰂魚。根據《說文解字》,鰂魚是一種烏黑色的魚。因此,鰂魚和鯽魚是同一個字。
《本草綱目》將鰂魚寫作烏賊。羅願認為,因為這種魚有像墨水一樣的斑紋,所以取名為烏鰂。鰂通則,意思是法度。骨頭的名字叫螵蛸,是因為它的形狀像螵蛸。
王安道所說的古本草經,就是《證類白字文》。吳普說,烏鰂骨可以澀住東西,所以可以止血。張志聰說,它的氣味是鹹溫下行的,所以可以治療女性的赤白帶下和血瘀。
(以上內容來自《神農本草經》)血枯是因為血氣不足,而烏鰂骨性質澀,所以也能幫助生育。李時珍說,烏鰂骨是厥陰血分藥。它的味道是鹹的,可以走血。因此,血枯、血塊、經閉、崩漏、下痢都是厥陰的本病。厥陰屬肝,肝主血,所以所有的血病都可以用它來治療。
白話文:
《本草綱目》與烏鰂魚
各版本的《本草綱目》都將「鯽魚」寫作「鰂魚」。根據《說文解字》,「鰂魚」指的是一種烏黑色的魚。因此,「鰂魚」和「鯽魚」其實是同一個字。
《本草綱目》中還將「鰂魚」寫作「烏賊」。羅願認為,這種魚身上有像墨水一樣的斑紋,所以取名為「烏鰂」。「鰂」通「則」,意思是法度。烏鰂的骨頭叫做「螵蛸」,因為它的形狀像螵蛸。
王安道所說的古本草經,指的是《證類白字文》。吳普說,烏鰂骨可以澀住東西,所以可以止血。張志聰說,烏鰂的氣味是鹹溫下行的,所以可以治療女性的赤白帶下和血瘀。
(以上內容來自《神農本草經》)血枯是因為血氣不足,而烏鰂骨性質澀,所以也能幫助生育。李時珍說,烏鰂骨是厥陰血分藥。它的味道是鹹的,可以走血。因此,血枯、血塊、經閉、崩漏、下痢都是厥陰的本病。厥陰屬肝,肝主血,所以所有的血病都可以用烏鰂骨來治療。
藘茹,張云。藘茹。亦名茹藘。即茜草也。氣味甘寒無毒。能止血治崩。又能益精氣。活血。通血脈。按甲乙經。及太素。新校正。俱作藘茹者。非。蓋藘茹有毒。豈血枯者所宜。皆未之詳察耳。志云。藘茹。當茹藘。高雲。茹藘。舊本誤藘茹。今改。簡按本草。有䕡茹。而無藘茹。故新校正云。當改藘作䕡。然南齊王子隆年三十一。而體過充壯。常服蘆茹丸。以自銷損。證類本草䕡茹條。引本篇王註文。知是藘蘆䕡一音。古通用。張則以為茹藘一名。考詩鄭風。茹藘在阪。爾雅。茹藘。蒨也。郭注。可以染絳。邢疏。一名地血。齊人謂之茜。別錄。茜根。一名茹藘。乃以為茹藘一名者非。然血枯所用。當是茹藘。故志。高。並仍張注。而改茹藘。極是。李時珍云。茜根。色赤而氣溫。味微酸而帶咸。色赤入營。氣溫行滯。味酸入肝。而咸走血。手足厥陰血分之藥也。專於行血活血。俗方用治女子經水不通。以一兩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此可以為張注之左證矣。四烏鰂骨。一䕡茹。諸家不釋。聖濟總錄。烏賊魚骨。去甲。四兩。䕡茹一兩。婦人良方同。此蓋謂藘茹用烏鰂骨四之一。古法不必拘於秤量。故云爾。
白話文:
藘茹
張潔古說:藘茹又名茹藘,就是茜草。味道甘甜,性寒,無毒。具有止血、治療崩漏、益氣活血、通血脈的功效。
按照《甲乙經》和《太素》等典籍的記載,都寫作「藘茹」,這是錯誤的。因為真正的藘茹是有毒的,絕不能用於血虛的人。這些著作沒有仔細考證。
宋慈在《洗冤錄》中說:藘茹應該寫作茹藘。高似孫也說:茹藘是古本寫作藘茹的錯誤,現在已經改正。
簡潔地查閱《本草》就會發現,裡面有䕡茹,但沒有藘茹。所以《新校正》說:應該把藘改成䕡。
不過,南齊的王子隆年僅三十一歲,身體卻異常強壯。他經常服用蘆茹丸來消減體重。
《證類本草》中䕡茹條引用的王註有云:藘蘆䕡同音,古時候可以通用。張潔古認為茹藘是一個別名。
查閱《詩經·鄭風》中有「茹藘在阪」,《爾雅》中解釋茹藘就是茜草。郭璞注釋說:可以染紅色。邢疏說:別名地血,齊國人稱之為茜。
《別錄》中記載:茜根又名茹藘。所以茹藘並非是一個別名。
但是血虛的人應該使用茹藘,所以宋慈、高似孫沿用張潔古的註解,但改成了茹藘,這非常正確。
李時珍說:茜根顏色紅色,性溫,味道微酸帶鹹。紅色入營,性溫行滯,味酸入肝,而鹹走血,是手足厥陰血分之藥。專門用於行血活血。民間方中用它治療女性經水不通,用一兩煎酒服下,一天就能通經,效果很好。這可以作為張潔古註解的佐證。
「四烏鰂骨·一䕡茹」,各家都沒有解釋。根據《聖濟總錄》,烏賊魚骨去除魚甲四兩,䕡茹一兩。另有《婦人良方》中也有相同的記載。這可能是指藘茹要用烏賊魚骨的四分之一。古代的計量方法不一定很精確,所以用這種說法。
雀卵,張云。雀。即麻雀也。李時珍云。俗呼老而斑者。為麻雀。簡按王注氣味主療。見於別錄。遂云。茲四藥用入房焉。誤。
後飯,吳云。先藥後飯也。高雲。使藥下行。而以飯壓之也。
白話文:
雀卵,張氏說。雀,也就是麻雀。李時珍說。老而有斑點的俗稱為麻雀。簡按王氏註解中所說的氣味和主治功效,見於《別錄》,於是說這四種藥物都可以用於閨房之事,是錯誤的。
鮑魚汁,馬雲。俗謂之醃魚滷。張云。鮑魚。即今之淡乾魚也。諸魚皆可為之。惟石首鯽魚者為勝。其氣味辛溫無毒。通血脈。益陰氣。煮汁服之。能同諸藥。通女子血閉也。以上四藥。皆通血脈。血主於肝。故凡病傷肝者。亦皆可用之。李時珍云。鮑魚。別錄既云。勿令中咸。即是淡魚無疑矣。簡按婦人良方。聖濟總錄。並云。以鮑魚煎湯下。以飯厭之。馬以鮑魚為醃魚。以汁為滷。並誤。(千金翼。治婦人漏血崩中。鮑魚湯。鮑魚。當歸。阿膠。艾葉。凡四味。可見其有益陰之功也。)
白話文:
鮑魚汁
鮑魚汁,又名醃魚滷。張氏說,鮑魚就是現在的淡乾魚。各種魚都可以醃製成鮑魚汁,但以石首魚和鯽魚為佳。鮑魚汁性味辛溫,無毒,可以疏通血脈,滋潤陰氣。將鮑魚汁煮沸後服用,可以配合其他藥物,打通女性血瘀的情況。
以上四種藥物都可以疏通血脈。血脈歸屬於肝臟,所以凡是傷肝的疾病都可以使用這些藥物。李時珍說,鮑魚,《別錄》中提到不能加鹽醃製,說明鮑魚就是淡魚。
查閱《婦人良方》和《聖濟總錄》,都記載了用鮑魚煎湯,搭配米飯服用。而馬氏將鮑魚認為是醃魚,將汁液稱為滷水,都是錯誤的。
(《千金翼方》中記載治療婦人崩漏的鮑魚湯:鮑魚、當歸、阿膠、艾葉四味藥。說明鮑魚有益陰的作用。)
利腸中及傷肝也,吳刪及傷肝也四字。非。
小腹盛,馬雲。少腹盛滿。
皆有根,吳云。根。病之所窮止也。
可治不,馬雲。不。否同。
白話文:
對腸道有益並且對肝有傷害,不是這樣。
小腹部腫脹,意思是下腹部脹滿。
都有一些根源,這裡指的是疾病發展的終點。
可以治療嗎?不可以,「不」和「否」意思相同。
伏梁,張云。伏。藏伏也。梁。彊梁堅硬之謂。按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心脈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又經筋篇曰。手少陰之筋病。內急心承伏梁。故五十六難曰。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其義本此二篇。然觀本節云。齊上為逆。齊下為從。下節云。環齊而病。病名伏梁。是又不獨以心積為伏梁也。蓋凡積有內伏而堅強者。皆得名之。故本篇獨言伏梁者。其總諸積為言。可知也。吳云。伏梁。言如潛伏之橋梁。為患深著之名。此與難經論伏梁不同。彼為心之積。是臟之陰氣也。此為聚膿血。是陽毒也。
白話文:
伏梁 ,張仲景說:伏,是隱伏的意思;梁,是強梁堅硬的意思。
根據《邪氣臟腑病形篇》,心脈微弱緩慢,稱為伏梁,在心下上下遊走,有時吐血。
《經筋篇》又說,手少陰經的筋病,會導致內急,心臟受到伏梁的壓迫。所以《五十六難》說,心臟的積塊,稱為伏梁,從臍上開始,大如手臂,向上延伸到心下。其含義源於這兩段話。
然而,根據本節內容,上行為逆,下行為從。下一節說,環繞上行而生病,病名為伏梁。所以,伏梁不僅限於心臟積塊。
凡是內部隱伏而堅硬的積塊,都可以稱為伏梁。因此,本篇單獨提到伏梁,是指所有積塊的總稱。
吳權說,伏梁就像潛伏的橋樑,是一個深藏的病患名稱。這與《難經》中關於伏梁的論述不同。後者專指心臟積塊,是臟器的陰氣;而前者指聚膿血,是陽毒。
裹大膿血,志云。裹大。如囊之裹物而大也。簡按此說迂僻。不可從。
每切按之,吳云。謂以手切近而按之。張云。按。抑也。高雲。每急切而按摩之。必真氣受傷。故致死。
白話文:
包裹著大量的膿血,志雲這麼說。包裹著大量的意思就像是袋子包裹物品且很大。簡按這種說法迂腐偏僻,不能採納。
每次用手去按壓,吳雲說的是用手靠近並按壓。張雲說,按的意思是壓下去。高雲說,每次都急促地按壓並按摩,必定會使真氣受損,因此會導致死亡。
此下則因陰,馬雲。其下與足之三陰而相因。必有時亦下有餘之膿血。志云。此下。謂少腹。陰。前後二陰也。簡按當從志注。
白話文:
這個下注是因陰虛而導致,稱作馬雲。它與足之三陰而相互影響。有時候下注也會出現膿血。張志和說,這個下注是指少腹。陰是指前後二陰。我簡略地按張志和的注釋來理解。
生膈,高雲。當生膈挾胃脘之內癰。簡按不必依王注生改出。
挾胃脘,甲乙。挾。作依。
內癰,吳云。內潰之癰。不顯於外也。
此久病也,張云。此非一朝夕所致者。延積既久。根結日深。
白話文:
生膈,高雲。當生膈位於胃脘內部的病變。簡按不必按照王注將生改為出。
位於胃脘,甲乙。這裡的挾應當作依。
內癰,吳雲。指的是內部化膿的病竈,不會在外顯現。
這是久病,張雲。這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而是長期累積,病根日益加深。
居齊下為從,吳云。齊。臍同。齊下之分。大小腸。膀胱之所部也。皆能受傷。即膿血穿潰。而不繫人之生死。故為從。
白話文:
在靠近臍部下方位置,吳氏說稱作「齊」。「齊」同「臍」。齊下方之分界,是大、小腸以及膀胱所屬的部位。這些部位都可能遭受傷害,導致膿血穿破潰爛。但是,它們並不會影響人的生死,所以歸類為「從」症。
勿動亟奪,馬雲。不可輕動之也。如上文切按之謂。必數數瀉以奪之。則可以漸減。而不使之上迫耳。吳云。動。動胃氣也。動大便也。亟。數也。奪。謂下之也。言勿得動胃氣行大便。而數奪之也。高雲。勿動亟奪。猶言勿用急切按摩以奪之。不當亟奪而妄奪。必真氣受傷而致死。簡按高注允當。今從之。
白話文:
勿動亟奪
意思是不要急著採取行動來減輕病情。就像上文所說,必須反覆瀉下以減輕病情,這樣可以逐漸減輕病情,而不至於讓病情惡化。
吳氏注釋:「動」,指動胃氣和通大便。「亟」,指數次。「奪」,指瀉下。意思是不應急於動胃氣和通大便,而應多次瀉下。
高氏注釋:「勿動亟奪」,意思是不應急於採取按摩或其他手段來瀉下。不應急於瀉下,否則會損傷真氣,導致死亡。
經過比較,認為高氏的注釋更為恰當,因此採用他的注釋。
論在刺法中,張云。按伏梁一證。即今之痞塊也。欲治之者。莫妙於灸。
髀股,甲乙。千金。依腰股。
環齊,王注奇病論云。環。謂圓繞如環也。
白話文:
在針刺治療的方法中,張氏說,對於伏梁這種症狀,就是現在所說的痞塊,如果想要治療,最妙的方法是使用灸法。
大腿部位的疾病,可以參考《千金方》中的腰部和大腿部分的治療方法。
環齊,王冰在註解《奇病論》時說,環,是指圍繞著像一個圈圈的樣子。
風根,張云。即寒氣也。如百病始生篇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即此謂也。汪云。此風根也。四字疑衍。或鬱而不已。氣化為風。故曰風根。簡按張注義略通。今從之。
白話文:
風根
張氏說:風根就是寒氣。正如《百病始生篇》所說,疾病的初期,是由於受寒而產生,寒氣積聚久了就形成疾病。汪氏說,這就是風根。這四個字可能衍生出來。也可能是鬱積而不能舒暢,氣化成風,所以稱為風根。
簡注:張氏的註解意思大致通順。現在採用他的說法。
肓之原在齊下,吳云。腔中無肉空腋之處。名曰肓。(腋。疑隙誤。)原。源也。臍下。氣海也。一名脖胦。靈樞曰。肓之原。名曰脖胦。(出九針十二原。)此之謂也。簡按吳釋肓乃似。張解募原。恐無明據。左傳成公十年云。疾居肓之上膏之下。說文。肓。心下膈上也。(下上原錯。今從左傳音義引。)傅氏左傳辨誤云。杜云。肓。膈也。心下為膏。愚考素問刺禁篇云。膈肓之上。中有父母。楊上善云。心下膈上為肓。曾親觀豬髒心膈之處。方憶膈者隔也。自膈以上。皆心肺清潔之屬。自膈以下。皆腸胃汙濁之屬。則心在上。膈在下。固矣。而心下有微脂為膏。膈上有薄膜為肓也。其痹論又云。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注云。肓膜。謂五臟之間。膈中膜也。則正與心下之微脂相對。益明矣。傅此說太詳備。可謂發前注所未發矣。
白話文:
古人認為肓的源頭在臍下,也就是氣海的位置,也叫做脖胦。這個地方是胸腔中沒有肉、腋窩空空的區域。肓指的是膈膜,位於心臟下方、膈膜上方,是一層薄膜,將心肺和腸胃隔開。
為水溺澀之病,吳云。水溺。小便也。志云。蓋風邪之根。留於臍下。動之則風氣淫泆。而鼓動其水矣。水溢於上。則小便為之不利矣。高雲。此伏梁之在氣分。不同於裹大膿血之伏梁也。簡按志。水下句。與諸注異。
高梁,甲乙。作膏梁。(詳出生氣通天論。)
白話文:
水溺導致排尿困難 ,吳姓醫師說。水溺,指小便困難。志氏說,這可能是風濕之根留在肚臍之下,活動時風氣過盛,引起水氣鼓動。水氣上溢,就會導致小便不利。高姓醫師認為,這是伏梁在氣分中,與包著大膿血的伏梁不同。簡氏按志氏所說,水下句與其他注釋不同。
瘨,馬雲。瘨。癲同。簡按瘨。說文。病也。一曰。腹脹也。乃䐜從疒者。而戰國策。為癲狂之癲。古通用可知矣。第王多喜多怒之解太誤。(詳出宣明五氣篇。)甲乙作疽。似是。
白話文:
古文:
瘨,馬雲。瘨。癲同。
馬雲就是癲癇。癲癇和癲狂相同。查考《說文解字》,“瘨”表示疾病,另一種意思是腹脹。所以“瘨”字從“疒”旁,而在《戰國策》中,“瘨”字指癲狂,可以知道古時通用。只不過王解釋為“多喜多怒”,實在是錯得離譜。(詳情見《宣明五氣篇》。)“瘨”字在《甲乙經》中寫作“疽”,這似乎是正確的。
禁芳草石藥,張云。芳草。辛香之品也。石藥。煅煉金石之類。皆能助熱。亦能銷陰。凡病熱者。所當禁用。高雲。熱中消中者。精血內竭。火熱消爍。皆富貴人之病也。富貴之人。厚味自養。今禁膏梁。是不合其心。富貴之人。土氣壅滯。宜升散其上。鎮重其下。今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簡按據張注。禁上。闕一不字。
白話文:
禁止使用辛香和金石藥物
張氏說,芳草指辛香類藥物,石藥指煅燒加工金屬礦石類藥物。這些藥物都能助長熱性,也能消耗陰氣。凡是熱性病,都應避免使用。
高氏認為,熱中消中的人,精血內耗,火熱消耗,都是富貴人家容易患的病。因為富貴人家常食厚味,養尊處優。現在禁止他們食用肥甘厚味,不合他們的意。富貴人家土氣鬱結,應該升發疏散上部,鎮壓穩固下部。現在禁止使用辛香和金石藥物,病情難以痊癒。
簡應禎按語:據張氏注釋,上文中「禁上」應缺一個「不」字。
慓悍,熊音。慓。音票。急也。悍。音汗。猛也。(二字。見陰陽應象大論。)
更論,甲乙。作當愈甚三字。
白話文:
快速而猛烈,像熊的吼聲。快速,讀作『票』,意思是急迅。猛烈,讀作『汗』,意思是強勁。(這兩個字,在《陰陽應象大論》中有提到。)
在《更論》中,甲乙兩者作為應該會更加嚴重的表述。
膺腫頸痛胸滿,馬雲。膺頸胸腹。皆在上中二焦也。今膺腫頸痛。胸滿腹脹。則下氣上逆。病名曰厥逆。甲乙。膺。作癰。簡按癰。壅同。詳見於氣厥論。
白話文:
胸部腫脹、頸部疼痛、胸悶,馬雲著。胸部、頸部、胸腔和腹部都屬於人體的中上兩焦。現在胸部腫脹、頸部疼痛、胸悶、腹部脹滿,說明人體下部的氣往上逆流,這種疾病稱為厥逆。甲乙:胸部生了癰。簡按:癰和壅是同義詞。詳細內容請參閱《氣厥論》。
名厥逆,張云。此以陰並於陽。下逆於上。故病名厥逆。
須其氣並,張云。氣並者。謂陰陽既逆之後。必漸通也。志云。血氣合併也。
入則喑,張云。陽氣有餘於上。而復灸之。是以火濟火也。陽極乘陰。則陰不能支。故失聲為喑。
白話文:
「厥逆」這個病名,張仲景說,這是陰氣與陽氣交錯,下部的陰氣逆上到上部,所以才叫「厥逆」。
「須其氣並」,張仲景說,氣並指的是陰陽逆亂之後,必然逐漸恢復正常。志書上說,這是指血液和氣血合在一起的意思。
「入則喑」,張仲景說,陽氣在上部過盛,又用灸法治療,就等於用火助火,陽氣過盛就會壓制陰氣,陰氣無法抵擋,所以就會失聲,變成喑啞。
虛則狂,張云。陽並於上。其下必虛。以石泄之。則陽氣隨刺而去。氣去則上下俱虛。而神失其守。故為狂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虛弱就會發瘋,這是張仲景說的。因為陽氣都集中在上面,下面就肯定虛了。用針石瀉掉陽氣,那麼陽氣就會隨著針刺而消散。陽氣消散後,身體上下都會虛弱,神志失去依附,所以才會發瘋。
懷子之且生也,志云。且生者。謂血氣之所以成胎者。虛繫於腹中。而無經脈之牽帶。故至十月之期。可虛脫而出。簡按且生。志意似指分娩之際。而味經文。殊不爾。吳云。生者無後患之意。
白話文:
在懷孕臨產之時,志書上說:「且生」是指胎兒在子宮內形成時,它的血氣只虛繫在腹部,沒有經脈的聯繫。所以到了懷孕十個月的時候,胎兒就可以虛脫而出。簡氏按語道:「且生」這個詞的本意似乎是指分娩的時候,但細品經文,並不是這樣。吳氏說:「生」是指不會有後患的意思。
身有病,汪昂云。病字。王註解作經閉。按婦人懷子。多有嘔惡頭痛諸病。然形雖病。而脈不病。若經閉。其常耳。非病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出現不適,汪昂認為是「月經不調」。王註解中將「病」解釋為經閉(月經不來)。根據觀察,懷孕的婦女往往會出現嘔吐、頭痛等不適症狀。但是,雖然身體出現了這些病狀,但脈象卻不會顯現出病態。如果僅僅是經閉,那麼這屬於正常現象,不應視為疾病。
無邪脈也,張云。身病者。脈亦當病。或斷續不調。或弦澀細數。是皆邪脈。則真病也。若六脈和滑。而身有不安者。其為胎氣無疑矣。
白話文:
張仲景說:沒有疾病的人,脈象應該正常。患有疾病的人,脈象也會出現異常。異常的脈象可能表現為斷續不調、弦緊澀滯、細小急促。這些都是疾病的脈象,代表真正的疾病。如果六脈和順滑利,而身體仍然感覺不適,那麼十有八九是懷孕引起的。
三陽之動,動。甲乙作盛。張云。陽脈者。火邪也。凡病熱者。必因於陽。故三陽之脈。其動甚也。
人迎一盛少陽,甲乙。盛下有在字。下同。
白話文:
三條陽經的活動,表現為脈動。甲乙兩經表現出旺盛的情況。張雲說,陽脈就是火邪。凡是發熱的病,一定是因為陽氣過剩所致,所以當三條陽經的脈象表現得很強勁。
人迎脈一個旺盛表現在少陽,甲乙兩經也是如此,旺盛之下有「在」字,以下相同。
入陰也,張云。人迎足陽明脈。所以候陽也。如終始禁服六節臟象等篇。俱詳明其義。凡邪熱在表。三陽既畢。則入於陰分矣。簡按吳。入上。補未字。非。
白話文:
張機說,邪氣進入陰分。人迎穴屬於足陽明經脈,因此可以通過它來診斷陽分的情況。詳見《終始禁服六節臟象》等篇。通常,當邪熱在表層時,三陽經通過後,就會進入陰分。簡按吳氏補「未」字於「入」字之上,這是不正確的。
陽入於陰,張云。頭主陽。腹主陰。陽邪在頭則頭痛。及其入於陰分。則腹為䐜脹也。簡按吳。陽上。補始字。贅。
白話文:
陽氣進入陰分,張仲景說:頭部主陽,腹部主陰。陽邪侵犯頭部就會頭痛,如果陽邪進入陰分,就會導致腹部脹滿。簡要分析:吳氏版本在「陽上」後,補了一個「始」字,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