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素問識》~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馬雲。末有故得之氣厥也。則凡寒熱相移。皆氣逆使然。故名篇。吳同。

腎移寒於肝,肝字。諸家據新校正。改作脾。今從之。

白話文:

馬雲認為,當身體出現舊有的氣厥症狀時,所有寒熱交替的情況,都是因為氣逆所導致的,因此以此命名這篇文章,吳同也是這樣認為。

當腎將寒氣轉移到脾時,對於「肝」這個字,各家根據新的校正版本,改為「脾」,現在採納這個說法。

癰腫少氣,吳云。寒毒移於骨肉之間。壅塞營衛。或先腫後痛。或先痛後腫。皆曰癰腫。少氣者。腎以陰氣吸納。今腎之陰氣移。而並於脾。則腎之陰氣微矣。無以吸納。故少氣。張云。腎中寒氣。移於脾者。乃為癰腫。凡癰毒之病。寒熱皆能為之。熱者為陽毒。寒者為陰毒。蓋脾主肌肉。得寒則氣聚而堅。堅而不散。則為腫為癰也。一曰。癰者。壅也。腎以寒水之氣。反傳所勝。侵侮脾土。故壅為浮腫。其義尤通。少氣者。寒盛則陽虛於下。陽虛則無以化氣也。簡按張注後說。義為明晰。懸壅。作懸癰。(甲乙)及孟子癰疽(韓非作雍鉏。)之類。古假借通用頗多。馬志及高。並仍王注。為癰疽之義。不可從。

隔中,靈邪氣臟腑病形篇云。隔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

白話文:

癰腫伴有氣虛

《吳氏醫書》記載,寒毒侵犯骨肉之間,阻滯氣血運行,導致發病。有的先出現腫脹,後出現疼痛;有的先出現疼痛,後出現腫脹。這些都稱為癰腫。氣虛是指腎臟用陰氣吸納水液的能力減弱。此時,腎臟的陰氣轉移到脾臟,導致腎臟陰氣虛弱,無法吸納水液,因此出現氣虛。

《張氏醫書》記載,腎臟的寒氣轉移到脾臟,就會形成癰腫。所有癰腫疾病,都可以由寒熱引起的。熱毒引起的稱為陽毒,寒毒引起的稱為陰毒。脾臟主司肌肉,如果受寒,氣血會凝聚而凝結,凝而不散就會形成腫脹或癰疽。

另一種說法是,癰是指壅積。腎臟的寒水之氣反過來侵犯它所勝的脾土,導致脾氣壅滯,形成浮腫。這個說法也很有道理。氣虛是指寒氣過盛,導致陽氣在下焦虛弱。陽氣虛弱,就無法化生氣血。

簡要說明:張氏的後一種說法,意義更加明確。懸壅,寫作懸癰。(《甲乙經》和《孟子》中癰疽,韓非子寫作雍鉏)。類似這樣古籍中假借通用的情況很多。馬志和高氏都沿用了王氏的註解,認為是癰疽的意義。這種說法不能採納。

肺消,張云。心火不足。則不能溫養肺金。肺氣不溫。則不能行化津液。故飲雖一。而溲則倍之。夫肺者。水之母也。水去多。則肺氣從而索矣。故曰肺消。門戶失守。本元日竭。故死不能治。王氏注云云。愚謂火爍於內者。又安得飲一而溲二。此注似為未妥。簡按方出於聖濟總錄五十八卷。

白話文:

肺消 ,張(氏)說:因為心火不足,所以不能溫養肺金。肺氣不溫,就會影響津液的運行。因此雖然只喝了一口水,但排尿量卻成倍增加。肺是水之母,如果水排出過多,肺氣就會因此而衰竭。所以說這是肺消。門戶失守,元氣每日耗盡,所以無法治癒。王氏的註解說云云。愚見認為,身體內部火氣旺盛的人,怎麼會只喝了一口水,就排兩倍的尿?這個註解似乎不太妥當。經過簡短查閱,這個方劑出自《聖濟總錄》的第五十八卷。

湧水,張云。湧。湧同。湧水者。水自下而上。如泉之湧也。水者。陰氣也。其本在腎。其末在肺。肺移寒於腎。則陽氣不化於下。陽氣不化。則水泛為邪。而客於大腸。以大腸為肺之合也。汪昂云。癰腫狂膈肺消之症。多屬火熱。而經文俱云移寒。若作熱解。則下文又有移熱一段。諸注隨證訓釋。或言熱。或言寒。語雖不一。義實難移。竊謂移寒。寒字。當作受病之始。言如隔塞。多屬熱結。若云膈症。間有寒膈癰腫。間有寒瘍。而屬熱者。多與狂顛肺消。均當作寒久變熱解。於義始通。若下文移腎湧水。則始終均屬陰寒也。簡按汪昂蓋不見張注。故有此等說。恐未免附會。湧水方。具聖濟總錄七十九卷。

濯濯,靈邪氣臟腑病形篇云。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

白話文:

湧水

張仲景說:湧,同「湧」。湧水指水從下往上湧出,就像泉水湧出一樣。水屬陰,其本源在腎,其末梢在肺。

如果肺部將寒氣傳給腎,那麼腎中的陽氣就會受阻礙,無法運化水液。陽氣受阻,水液就會泛濫成邪,並侵犯大腸,因為大腸與肺相表裡。

汪昂認為,癰腫、狂熱、肺癆等疾病大多屬火熱性質。但經文中都說肺寒傳腎。如果將「寒」字解釋為「熱」,那麼下文又有「移熱」一節。諸多註解都根據病症解釋文字,有的說熱,有的說寒,說法雖然不一,但實際意思卻很難改變

我認為「移寒」中的「寒」字,應該理解為疾病的初始階段。如果說隔膜阻塞,大多屬於熱結。如果說是隔膜疾病,偶爾也有寒隔癰腫,偶爾也有寒性膿瘍。但大多數與狂熱、肺癆同時出現的疾病,都應該解釋為寒邪久留化熱。這樣理解才說得通。如果按照下文的「移熱」理論,那麼湧水病從頭到尾都屬於陰寒性質。

簡按:汪昂可能沒有看過張仲景的註解,所以纔有這樣的說法。恐怕是有點牽強附會。湧水方的具體內容記錄在《聖濟總錄》第七十九卷。

膈消,馬雲。一說。膈證肺消。當為二病。張云。膈上焦煩。飲水多而善消也。上文言肺消者因於寒。此言膈消者因於熱。可見消有陰陽二證。不可不辨。李氏蘭室秘藏云。上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經云。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是也。簡按李以為上消渴。是。膈消方。具於聖濟總錄四十九卷。

白話文:

膈消 (馬雲提出)

一種說法認為膈證和肺消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張仲景認為,膈消是指上焦熱煩,多喝水且容易口渴的病症。

前文提到肺消是由於寒邪引起的。而這裡提到的膈消是由於熱邪引起的。可見消症有陰陽兩種證型,必須仔細辨別。

李氏《蘭室祕藏》說:上消症狀表現為舌頭發紅龜裂,非常口渴,拼命喝水。經典著作中說,心火移熱於肺,傳變成膈消。李氏的觀點是正確的。

關於膈消的具體方劑,請參閱《聖濟總錄》第 49 卷。

柔痓,簡按柔者。陰之義。傷寒論。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痓。成無己注。痓字。乃痙之誤。蓋肺屬太陰。腎屬少陰。肺移熱於腎而發痙。故曰柔痙。活人書云。柔痙。又云陰痙。是也。馬張依王注云。柔謂筋縱而無力也。說文。痙。勁急也。筋縱無力。何得云痙。於理太乖。吳云。柔。多汗也。亦誤。

白話文:

柔痙

簡要解釋:“柔”,即陰的含義。

《傷寒論》中記載,太陽病(風寒表證)發熱沒有汗,反惡寒的,稱爲剛痙。太陽病發熱出汗,不惡寒的,稱爲柔痙。

成無己註解:“痓”字是“痙”字的誤寫。肺屬太陰,腎屬少陰。肺熱移熱於腎,而發痙。所以稱之爲柔痙。

《活人書》說:柔痙,又稱陰痙,是正確的。

馬張依王注中說:柔是指筋鬆軟無力。根據《說文解字》,痙是指勁強急促。筋鬆軟無力,怎麼能說是痙?這樣解釋與道理相差太遠。

吳雲說:柔是指多汗,也是錯誤的。

腸澼死,張云。腎移熱於脾者。陰火上炎也。邪熱在下。真陰必虧。故傳為虛損。腎本水臟。而挾熱侮脾。故名腸澼。下利膿血。陰虛反克。則水土俱敗。故死。

白話文:

得了「腸澼死」的病。張仲景說,是由於腎臟熱氣轉移到脾臟,引起陰虛火旺。邪熱在下焦,真陰肯定受損,因此傳變為虛損之證。腎臟本屬水臟,現在卻挾帶熱氣侵犯脾臟,因此稱為腸澼。如果下痢膿血,是陰虛反過來剋制陽氣,導致水土兩敗俱傷,因而死亡。

胞移熱於膀胱,樓云。胞。謂女子之胞也。吳云。胞。陰胞也。在男則為精室。在女則為血室。張同。簡按精室無所考。當從樓說。王履溯洄集云。膀胱固為津液之腑。又有胞居膀胱之中。程式醫彀云。胞。本胞胎之胞。履錯認為尿脬之脬。卻乃牽合而傅會。以膀胱聯而為一。若有熱何待於移。移者。由他臟移至之謂。是語相矛盾矣。張五味篇注。亦辨履之誤。當考。(胞義。詳於五臟別論。)

白話文:

當子宮的熱氣轉化到膀胱時,樓先生說,「胞」指女性的子宮。吳先生說,「胞」指陰道。在男性,它被稱為「精室」,在女性,它被稱為「血室」。張同先生的簡要解釋是「精室」沒有考據。應當採納樓先生的說法。

王履在《溯洄集》中說,膀胱確實是津液的腑臟。並且在膀胱中還藏著子宮。程式在《醫彀》中說,「胞」本指胎胞中的「胞」。王履錯認為了尿脬的「脬」。然後牽強附會,將它與膀胱聯繫在一起。如果熱氣已經存在,何必還要轉化呢?「轉化」是指從其他臟腑轉化過來的。這種說法自相矛盾。張五味在《篇注》中也辨別了王履的錯誤。需要考究。(「胞」的含義,詳見《五臟別論》。)

口麇,麇。諸本作麋。簡按古通用。(鹽鐵論。麇鬲。論衡。麇爛。並麋同。)然宋本以下。並作麋。當改。志云。小腸之下。名曰闌門。濟泌別汁。滲入膀胱。膀胱反移熱於小腸。是以鬲腸不能下滲。濕熱之氣。反隨經上逆。而口為之麋爛矣。聖濟總錄云。熱氣厥逆。膀胱移熱於小腸。胃之水穀。不得傳輸於下。故鬲塞不便。上則令口生瘡而糜爛也。大抵心胃壅熱。則必熏蒸於上。不可概用傅藥。當求其本而治之。方具於一百十七卷。

白話文:

口鼻流膿,腐爛。一些古籍記載為「麋」,簡要說明古文中的「麇」和「麋」通用。(《鹽鐵論》中有「麇鬲」,《論衡》中有「麇爛」,都與「麋」相同。)然而,從宋本開始,都作「麋」,應該改為「麇」。《難經》說:小腸下方,叫做闌門,它會分泌一種特殊液體,滲入膀胱。膀胱反過來將熱氣傳導到小腸。因此,小腸不能向下傳遞液體,濕熱之氣反而沿著經脈向上逆行,導致口鼻腐爛。據《聖濟總錄》記載:由於濕熱之氣逆行,膀胱將熱氣傳導到小腸,胃中的食物水穀不能往下傳導,導致小腸阻塞不通。向上則導致口鼻生瘡腐爛。總之,心胃有熱,必然會燻蒸到上面,不能隨意用藥外敷。應該尋找病根來治療。具體的方劑記載在第117卷。

虙瘕,張云。小腸之熱下行。則移於大腸。熱結不散。則或氣或血。留聚於曲折之處。是為虙瘕。簡按顏氏家訓曰。宓。伏。虙。古來通字。方具於聖濟總錄第五十卷。(瘕。詳於大奇論注。)

白話文:

,張仲景說:小腸的熱氣下降,轉移到大腸。熱毒聚集不散,就會凝聚成氣或血,滯留在彎曲的地方。這就是瘕。

簡要按語:

《顏氏家訓》中說:「宓」、「伏」、「瘕」這幾個字古時候是通用的。具體說明見《聖濟總錄》第五十卷。(瘕的詳細說明請參閱《大奇論注》。)

為沉,馬雲。伏瘕。則沉其中也。吳云。為隱伏秘匿之瘕。極其痛苦奔注。如火之灼。痛止則如不病之平人。為患深沉。不易求也。張同。志云。沉痔也。邪氣臟腑篇曰。腎脈微澀為沉痔。曰沉者。抑上古之省文。或簡脫耶。諸家註釋。皆以沉為伏瘕沉滯。按經文用二為字。是系二證。不可並作一證論。高本。沉下有痔字。注云。痔字簡脫。今補。火熱下行。而為沉痔。簡按據二為字。志高似是。汪昂云。沉。疝字之誤。非也。儒門事親云。夫婦人月事沉滯。數月不行。肌肉不減。內經曰。是名為瘕為沉也。沉者。月事沉滯不行也。急宜服桃仁承氣湯加當歸。大作劑料服。不過三服立愈。

善食而瘦,甲乙。瘦。作溲。非也。

白話文:

,又名馬雲,是伏藏在體內的瘕塊。吳氏說,沉是隱祕深藏的瘕,病勢極其痛苦,奔騰如火燒灼。疼痛停止後,就像沒有生病的常人。沉病深入,不容易發現。張氏認為,沉痔瘡。《邪氣臟腑篇》說,腎脈微弱不暢,會引起沉痔瘡。稱之為「沉」,可能是古代文字簡化的結果。

各家註解都認為沉是伏藏的瘕塊,氣血沉滯不通。但經文使用了「二為」這個詞,說明有兩個病症,不能把它們當成同一個病症來討論。高本《難經》中「沉」字下面有「痔」字,注釋說「痔」字脫落了。根據經文中「二為」這個詞語,張氏和高氏的看法似乎很對。汪昂認為「沉」是「疝」字的誤寫,這是錯誤的。

《儒門事親》中說,婦女月經沉滯,好幾個月不來,體重不減。《內經》說,這叫做瘕,也叫做沉。沉就是月經沉滯不通。應當立即服用桃仁承氣湯加當歸,大劑量服用,服藥不過三次,即可痊癒。

食亦,甲乙。作食㑊。入。作又。在㑊字下。簡按亦。易也。即跛易痿易狂易之易。雖善食而不肥。與平常變易。故曰食易。張云。雖食亦病而瘦。所以謂之食亦。高同。此訓為助字之亦。乃非名病之義。千金方云。食多身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後取季脅。蓋晦。不見之義。即食㑊也。(㑊字義詳見於平人氣象論。)樓氏綱目云。食㑊者。謂食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亦易飢也。東垣云。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也。方具於聖濟總錄四十七卷。

白話文:

這個病名叫做「食亦」,又稱「甲乙」、「作食」。「食亦」這兩個字,應當放在「作食」二字之間,簡化後的字是「亦」。

根據解釋,「亦」在這裡表示「變易」,也就是跛行、痿弱、狂妄等疾病的「變易」之意。雖然這些病人食慾很好,但卻不能增肥,而且經常變異,所以稱為「食亦」。

張氏說,「食亦」雖然食慾好,但身體卻瘦弱,所以稱為「食亦」。高氏也同意這種說法。

不過,也有人認為「亦」是助詞,而不是病名。

《千金方》中說,如果吃得多但身體卻瘦弱,這種病稱為「食晦」。治療方法是先取脾俞穴,然後取季脅穴。所謂「晦」,是指不見光,也就是「食亦」的意思。(關於「晦」字的詳細釋義,請參考《平人氣象論》。)

樓氏的《綱目》中說,「食亦」是指食物不能轉化為肌肉,而且容易飢餓。

東垣說,食慾好卻瘦弱的人,是因為胃氣中有伏火邪氣,所以能吃;但脾氣虛弱,所以肌肉消瘦。具體的治療方法記載在《聖濟總錄》的第 47 卷中。

辛頞鼻淵,吳良。腦受其熱。故令頞中辛辣。鼻液如淵之流。無止息也。簡按玉篇。頞。鼻莖也。釋名。頞。鞍也。偃折如鞍也。圖翼云。頞。音遏。鼻梁亦名下極。即山根也。沈子祿云。俗呼為鼻根頞。或作齃。(蹙齃。見史蔡澤傳。)高雲。兩頞辛痠。鼻兩旁曰頞。非也。千金方云。夫鼻洞者。濁下不止。傳為鼽瞢瞑目。故得之氣厥。蓋鼻洞者。鼻液洞下不止之義。即鼻淵也。張氏醫通云。鼻淵鼻鼽。當分寒熱。若涕膿而臭者為淵。屬熱。清涼之藥散之。若涕清而不臭者為鼽。屬虛寒。辛溫之劑調之。

白話文:

辛鼻淵 (現代稱之為鼻竇炎),是由於熱邪侵襲頭部所致。因此鼻樑中產生辛辣感,鼻液如深淵之水不斷流淌,無法停止。

「頞」指鼻樑,又稱「鼻脊」、「山根」。兩側鼻樑辛酸,鼻樑兩側稱為「頞」,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千金方》中記載,鼻洞中濁液不斷流淌,導致頭暈目眩,這就是「氣厥」。「鼻洞」指的是鼻液不斷流淌,即鼻竇炎。

張氏《醫通》中說,鼻竇炎和鼻漏應分別辨別寒熱。如果鼻涕膿臭,則為鼻竇炎,屬於熱證,應使用清涼藥物治療。如果鼻涕清澈無臭,則為鼻漏,屬於虛寒證,應使用辛溫藥物調補。

衄衊,甲乙。衊。作䁾。(廣韻。䁾。目赤也。)釋音。衊。莫結切。簡按王注汗血。見說文。吳云。鼻中出血。謂之衄衊。盛者為衄。微者為衊。未詳所據。聖濟總錄云。在鼻為衄。在汗空為衊。此誤讀王注。以汙為汗也。太疏。

白話文:

衄衊

「衄」和「衊」都是鼻出血的意思。「衊」字作「䁾」,意思是眼睛充血發紅。

發音 :「衊」,讀作「莫結切」。

註釋

  • 王注:鼻出血稱為「汗血」。
  • 吳注:鼻中出血稱為「衄衊」,出血量多稱為「衄」,出血量少稱為「衊」。

考證

  • 《聖濟總錄》記載:「在鼻中出血稱為『衄』,在汗空(鼻翼旁邊)出血稱為『衊』。」這是一種誤讀,將王注中的「汙」字讀成了「汗」。

故得之氣厥也,簡按王以降諸家。以為結總一篇之義。然湧水癃溺血虙瘕食亦。恐不得之氣厥。乃謂辛頞鼻淵衄衊瞑目而已。全本並此篇於厥論。其名篇以氣厥者。王所改定。知此非總結之文也。

白話文:

因此,中醫所說的「氣厥」是由於某些原因引起的。王氏以降的醫學家認為,這句話總結了全文的主旨。然而,湧水病、尿閉、血淋病、瘡瘍、食物中毒等疾病可能並非由氣厥引起。所以,所謂的氣厥應該是特指辛頞(鼻炎)、鼻淵、鼻血、黑眼圈等症狀。王氏將本篇與氣厥相關的內容並列,並將篇名定為「氣厥」,說明這段文字並非總結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