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識》~ 卷四 (4)
卷四 (4)
1. 逆調論篇第三十四
高雲。調。調和也。逆調。逆其寒熱水火榮衛之氣。不調和也。寒熱逆調。則為煩為痹。水火逆調。則為肉爍。為攣節。榮衛逆調。則為肉苛。臟氣逆調。則為息喘也。
白話文:
高雲表示調和。逆調指寒熱、水火、榮衛之氣運作不協調。
寒熱不調則出現煩躁和麻痹。水火不調則出現皮膚灼傷和關節攣縮。榮衛不調則出現皮膚粗糙。臟氣不調則出現氣喘。
痹氣,聖濟總錄云。夫陽虛生外寒。陰盛生內寒。人身陰陽偏勝。則自生寒熱。不必外傷於邪氣也。痹氣內寒者。以氣痹而血不能運。陽虛而陰自勝也。故血凝泣而脈不通。其證。身寒如從水中出也。方出於二十卷中。吳云。痹氣者。氣不流暢。而痹著也。
如炙如火,吳云。如炙。自苦其熱。如薰炙也。如火。人探其熱。如探火也。簡按當從太素之文。下文同。
白話文:
痺氣(麻痹),出自《聖濟總錄》。
當陽氣虛弱時,會產生外寒。當陰氣旺盛時,會產生內寒。人體中陰陽偏盛,便會自然產生寒熱,不一定是由外邪造成的。
內寒引起的痺氣,是因為氣血不暢,陽氣虛弱,陰氣過盛。所以血凝固,脈絡不通。其症狀為:身體寒冷,就像剛從水裡出來一樣。
方子出自《二十卷》。吳氏說,痺氣是指氣流不暢,導致麻痹不能動彈。
兩陽相得,馬雲。四肢屬陽。風亦屬陽。一逢風寒。兩陽相得。張同。志云。四肢者。陽明之所主也。兩陽。陽明也。兩陽合明。故曰陽明。相得者。自相得而為熱也。簡按馬注為是。
不能生長,簡按穀梁傳云。獨陰不生。獨陽不長。正此之義也。
內爍,熊音。爍。書藥反。
白話文:
兩陽相得而發熱 ,馬雲說四肢屬陽,風也屬陽,一碰到風寒,兩陽相遇,互相得到,就會產生熱,張志雲說四肢是陽明所主,兩陽就是陽明,兩個陽和在一起就能顯現出來,所以叫陽明,相得就是彼此得到而產生熱。我簡要地考察了一下,馬雲的註解比較合適。
以水為事,志云。腎氣勝者。腎水之氣勝也。以水為事者。膀胱之水勝也。謂其人水寒之氣偏勝。簡按馬張仍王注。為縱欲之義。考文義恐不然。
白話文:
**古文:**以水為事
志書上說,腎氣旺盛的人,腎水之氣就會強盛。而「以水為事」是指膀胱之水旺盛,也就是說這個人的寒水之氣特別強。
簡注: 馬氏、張氏、仍然、王氏等注釋家認為「以水為事」是指縱慾。但是,從文義上看,這個解釋恐怕不正確。
腎脂枯不長,高雲。是人有寒者。平素腎氣勝。腎氣勝。則以水為事。故太陽陽氣衰。太陽陽氣衰。則為孤陰。孤陰不長。故腎脂枯不長。
一水不能勝兩火,高雲。七字在下。誤重於此。衍文也。簡按此前注所未發。今從此。
白話文:
高雲先生說:「腎脂枯竭而不生長。」這類型的人體質偏寒。在平日裡,腎氣較強。腎氣強,則以水液代謝為主要工作。因此,太陽的陽氣衰弱。太陽的陽氣衰弱,則成為孤獨的陰氣。孤獨的陰氣不能生長,所以腎脂枯竭而不生長。
腎孤臟也,高雲。寒甚至骨。宜凍慄矣。所以不能凍慄者。腎水生肝木。肝為陰中之陽。故肝一陽也。少陰合心火。心為陽中之陽。故心二陽也。腎為陰中之陰。故腎孤臟也。一陽二陽。火也。孤臟。水也。今一水不能勝二火。故雖寒甚至骨。而不能凍慄也。寒在於骨。病名曰骨痹。骨痹者。骨節拘攣。是人當攣節也。此言水火逆調。而獨陽不生。則為肉爍。孤陰不長。則為攣節也。簡按諸家不知前文一水不能勝兩火七字衍文。以陽盛陰虛為解。故文理乖違。不能貫通。得高注而義始顯。
白話文:
腎臟是孤獨的器官,因為它屬陰,而陽氣盛於身體,寒氣侵入骨骼,應該感到寒冷發抖。然而,有些人生病了卻不感到寒冷發抖,這是因為腎水生肝木,肝為陰中之陽,所以肝只有一陽;少陰合心火,心為陽中之陽,所以心有二陽。腎為陰中之陰,所以腎是孤獨的器官。一陽二陽,屬火;孤臟,屬水。現在只有一水無法克制二火,所以即使寒氣侵入骨骼,也無法感到寒冷發抖。寒氣停留在骨頭裡,這種病叫做骨痹,患者骨節拘攣,身體會蜷縮。這說明水火失調,陽氣獨盛不生,就會導致肉體消瘦;陰氣孤獨不長,就會導致身體蜷縮。以前的人不明白「一水不能勝兩火」這七個字的意思,誤以為是陽盛陰虛,所以文章意思不通順,無法理解。高氏的注解使文章的意義終於明朗了。
苛,吳云。苛。胡歌切。麻木不仁也。張云。頑木沉重之謂。簡按王注𤸷重。考。𤸷頑。同音。廣韻。𤸷。𤸷痹。五還切。知是王氏以苛為頑麻之義。說文。苛。小草也。蓋麻痹者。病在皮上。尤細瑣者。故取義於苛細。曲禮。疾痛苛癢。可以見耳。志云。苛。虐也。謂近衣絮。而苛虐如故也。不可從。
白話文:
苛 ,吳郡語音中的「苛」。讀音為「胡歌」。意思是麻木不仁。張志聰說:頑木沉重之意。簡要考察王逸的註解:頑重。考證:「頑」和「苛」讀音相同。《廣韻》:「苛」通「痌」,意思為麻痹。讀音為「五還」。可以理解為王逸認為「苛」有頑固麻木之意。《說文解字》:「苛」:小草。麻痺病通常在皮膚表面發作,症狀細微,因此用「苛」來形容其細小的特點。在《曲禮》中,有「疾痛苛癢,可以見耳」的記載。有人認為「苛」有虐待之意,意思是靠近衣物但仍然感到虐待般的痛苦。這種說法不值得採用。
營氣虛衛氣實也,馬雲。營氣者。陰氣也。運於內。為陽之守。故其氣虛。衛氣者。陽氣也。運於外。為陰之使。故其氣實。太陰陽明論曰。陽道實。陰道虛。此即本節之義。張云。衛氣實者。言肌肉本無恙也。簡按下文云。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則此七字不相冒。恐是衍文。前注似牽強。
白話文:
營氣虛弱,衛氣旺盛。
營氣是陰氣,運行於內部,保護陽氣。因此營氣虛弱。
衛氣是陽氣,運行於外部,服務於陰氣。因此衛氣旺盛。
《太陰陽明論》說:「陽道旺盛,陰道虛弱。」這與本節的意思相同。
張氏說:「衛氣旺盛,說明肌肉本身沒有問題。」
《簡按》注釋說:「下文提到『營氣虛弱則失去感覺,衛氣虛弱則不能運動』,營氣和衛氣都虛弱的話,就既沒有感覺又不能運動。因此,『肌肉沒有問題』這七個字是重複的,可能是多餘的文字。前面的注釋似乎有些牽強。」
不仁且不用,張云。不仁。不知痛癢寒熱也。不用。不能舉動也。簡按肉苛與不仁自有分。以肉苛而頑麻。故不知痛癢而不仁。吳云。不仁。麻木頑痹也。誤。馬雲。不仁者果核中有仁。惟肉無所知。則若有不能如仁有生意矣。鑿亦甚。
白話文:
張仲景說:「不仁且不用。」不仁的意思是,不知道疼痛、寒冷、炎熱。不用是指不能活動。
簡注:肉硬而結塊與麻木不仁是不同的。由於肉硬結塊而發麻,所以不知道痛癢而不仁。
吳鞠通說:「不仁,是指麻木頑固、不能屈伸。」這是不對的。
馬芝風說:「不仁是因為果核中有仁,但肉卻一無所知。那麼這樣一來,肉好像就不像仁那樣有生命力了。」這種說法也很牽強附會。
肉如故也,甲乙。作肉如苛也。馬雲。其肉未必有減於昔也。張云。肌肉如故。言肌肉本無恙也。高雲。肉苛如故也。簡按答語無苛字。當從甲乙之文。
白話文:
意思是说,肉跟以前一样,甲乙两个人这么说。做肉像苛刻一样,马云这么说。他的肉可能没有比以前减少,张云这么说。肌肉跟以前一样,意思是说肌肉本来就没有问题,高云这么说。做肉像苛刻一样,这个说法里没有“苛”字,应该根据甲乙的说法。
曰死,吳云。志不足以帥形氣。人雖猶存。夭其生理矣。死其一肢一肉。是為死之徒也。張云。人之身體在外。五志在內。雖肌肉如故。而神氣失守。則外雖有形。而中已無主。若彼此不相有也。故當死。簡按吳以死為死肌之死。張注似允當。
白話文:
不得臥不得行,滑云。多一不字。
下經,簡按史記。倉公受脈書上下經於陽慶。蓋此書也。
不安,張云。反覆不寧之謂。今人有過於飽食。或病脹滿者。臥必不安。此皆胃氣不和之故。按上文所問。不得臥而息無音者。義亦同。此故不復答。
「不安」,是張仲景說的,是指反覆不安、無法安寧的狀態。現在的人有飲食過飽或者患有脹滿病的,睡覺一定不安寧。這些都是因為胃氣不調和造成的。
根據上文所問,有人睡不著,沒有喘息聲音的,意思也是一樣的。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就不再回答了。
白話文:
「不安」,這是張仲景所言,指的是反覆不安、無法安寧的狀態。現今人們若飲食過飽或患有脹滿病,睡覺時必定不安寧。這些都是由於胃氣不調和所致。
根據上文所述,有人睡不著,卻沒有喘息聲音的,其原因也是一樣。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我就不再贅述了。
息有音也,張云。病不在胃。亦不在臟。故起居如故。氣逆於肺之絡脈者。病淺而微。故但為息有音耳。上文所問。有臥行而喘者。義亦類此。故不復答。
白話文:
喘息發出聲音,張仲景說:這是因為疾病不在胃也不在臟器,所以日常作息不受影響。氣逆行於肺部脈絡中,病情較輕微,所以只表現為喘息有聲音。前面所詢問的,有人躺著走路時喘,道理也類似於此。因此,不再重複回答。
主臥與喘也,張云。水病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故為不得臥。臥則喘者。標本俱病也。上文所問。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者。義類此節。故不復答。本篇所論。喘息不得臥者。有肺胃腎三臟之異。在肺絡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病之微者也。在胃者。不得臥。而息有音也。甚於肺者也。在腎者。不得臥。臥則喘也。又其甚者。夫息有音者。即喘之漸。喘出於腎。則病在根本矣。故愈深者。必愈甚。凡虛勞之喘。義亦猶此。有不可不察也。簡按首帝所問者六。而岐伯所答者三。王氏以為古之脫簡。張則以為義自含蓄。本無闕文。而吳則補凡三條。八十四字。志云。後人有言簡脫者。有增補其文者。聖人立言。渾然櫽括。或言在意中。或意在言表。奈何後學不細心體認。而妄增臆論耶。可謂知言矣。
白話文:
主訴:胸悶氣喘
張仲景說:水氣病的根本在腎,末梢在肺。因此會導致無法躺下。躺下就會氣喘,說明標本俱發。上文所問的「無法躺下、不能行走,並且氣喘」的情形,可以類比此節。所以不再另行回答。
本篇所探討的氣喘不能躺下,有肺、胃、腎三臟之別。源於肺絡的,起身活動如常,但呼吸有聲。這是較輕微的病症。源於胃部的,無法躺下,呼吸有聲。比源於肺部的嚴重。源於腎部的,無法躺下,躺下則氣喘。這是最嚴重的。
所謂呼吸有聲,其實就是氣喘的初期症狀。氣喘源於腎臟,表明病情深入了根本。因此,病情越深入,症狀越嚴重。所有虛勞引起的氣喘,其道理也與此類似。這個道理不可不察。
簡要說明:黃帝提出的六個問題,岐伯只回答了三個。王氏認為是古本脫落。張氏則認為,含義已經涵蓋其中,本沒有缺文。吳則補入了三條,共八十四字。有人說後人認為簡文脫落,有人增補其文。聖人的話語,渾然完整。有些話的意思藏在字裡行間,有些意思超越言表。後學者為理解聖人的話,不可不仔細體會,妄自猜測。
2. 瘧論篇第三十五
馬雲。瘧。凌虐之義。故名篇。當與靈樞歲露篇七十九參看。簡按劉熙釋名云。瘧。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熱耳。而此疾先寒後熱。兩疾似酷虐也。
白話文:
瘧疾。瘧發作時凌辱人,所以稱作瘧疾。此篇宜與《靈樞》的《歲露篇》第79篇對照閱讀。
劉熙在《釋名》中解釋說,瘧疾是一種酷虐的疾病。一般的疾病不是寒就是熱。而瘧疾先寒後熱,這兩種症狀就像酷虐的疾病一樣。
夫痎瘧,甲乙。千金。無痎字。馬雲。痎。音皆。後世從㾬。誤也。痎瘧者。瘧之總稱也。王注以為老瘧。不必然。痎瘧皆生於風。則皆之一字。凡寒瘧溫瘧癉瘧。不分每日間日三日。皆可稱為痎瘧也。簡按廣雅云。痎。痁瘧也。說文云。痎。二日一發瘧也。蓋瘧多二日一發者。因為之總稱耳。王以為老瘧者。其說蓋出於張文仲。(外臺。獺肝等八味方。傳屍病。亦名痎瘧。遁注。骨蒸。伏連。殗。殜。是。)而其原因誤讀五十六難云。咳逆㾬瘧。連歲不已爾。吳云。痎。亦瘧也。夜病者謂之痎。晝病者謂之瘧。方言書。夜市謂之痎市。本乎此也。(方言書。未知何等書。閱青箱雜記。豫章漫錄。五雜俎等。云。蜀有痎市。而間日一集。如痎瘧之一發。則其俗又以冷熱發歇。為市喻也。夜市之說。無所考。)張云。痎。皆也。瘧。殘虐之謂。瘧證雖多。皆謂之虐。故曰痎瘧。李云。凡秋瘧皆名痎。即其皆生於風。皆字。知諸瘧之通稱也。(醫宗必讀。不載秋瘧之說。則云。凡瘧皆名痎。昔人之解非。)志與吳同。而解生氣通天論則云。陰瘧也。高雲。痎。陰瘧也。瘧。陽瘧也。以上數說。俱無稽之言。不可從。孔穎達左傳正義云。痎是小瘧。痁是大瘧。亦非本經之義。
白話文:
關於「發燒和瘧疾」,《千金方》中沒有「發燒」這個字。馬雲將「發燒」讀作「皆」。後世將「皆」寫作「痎」,這是錯誤的。「發燒和瘧疾」是瘧疾的總稱。王安石認為它是老瘧疾,但未必如此。發燒和瘧疾都是由風邪引起的,所以「皆」是一個字。無論是寒瘧、溫瘧還是癉瘧,無論是每日、隔日還是三日發作,都可以稱為發燒和瘧疾。
《廣雅》說:「發燒:痁瘧。」《說文解字》說:「發燒:二日一次發作的瘧疾。」因為瘧疾大多是二日一次發作的,所以用「發燒」作為瘧疾的總稱。王安石認為它是老瘧疾,他的說法可能出自張文仲的《外臺祕要》。張文仲說:「發燒,與瘧疾相同。」吳謙說:「發燒也是瘧疾。夜晚發病的叫發燒,白天發病的叫瘧疾。」《方言》中說:「夜晚的集市叫發燒市場。」也是基於這個意思。(《方言》指的是哪本書,目前尚不清楚,《青箱雜記》、《豫章漫錄》、《五雜俎》等書中均提到過蜀中有發燒市場,但日間集市一次,就像發燒和瘧疾一樣一日一次發作,所以當地人用冷熱交替發作來類比集市。關於夜晚集市的說法,找不到依據。)
張機說:「發燒:都是;瘧:殘忍虐待。」瘧疾的證狀雖然很多,但都可以說是虐待,所以叫發燒和瘧疾。李東垣說:「所有秋季的瘧疾都叫發燒。」由此可知,瘧疾都是由風邪引起的,「皆」字是所有瘧疾的通稱。(《醫宗必讀》中沒有記載秋季瘧疾的說法,而是說:「所有瘧疾都叫發燒。」前人的解釋是不對的。)朱震亨的看法與吳謙相同,但他在《生氣通天論》中卻說:「陰瘧疾。」高武說:「發燒:陰瘧疾;瘧疾:陽瘧疾。」以上這些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不可取。孔穎達在《左傳正義》中說:「發燒是小瘧疾,痁瘧是大瘧疾。」這也不是《本草經》的本義。
畜作,趙府本。畜。作蓄。歲露篇。作稸。馬雲。蓋稸。即積之義。故其旁皆從禾。不發之謂畜。發時之謂作。
白話文:
畜作(節氣名稱):出自趙府版本。
- 畜:指穀物成熟而不收穫。
- 作:指穀物發芽生長。
歲露篇 (一種古籍):
- 作稸:指穀物發芽。
馬雲 (一位古人):
- 蓋稸:即積累之意。所以稸字旁都從禾字。
畜和作的區別:
- 畜:指穀物沒有發芽的狀態。
- 作:指穀物發芽生長的狀態。
伸欠,張云。伸者。伸其四體。邪動於經也。欠。呵欠也。陰陽爭引而然。簡按曲禮。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蚤莫。鄭注。以君子有倦意也。前翼奉傳。體病則欠伸動於貌。馬雲。伸。當作呻。呻為腎之聲。誤也。此論瘧之形狀。專指寒瘧。
白話文:
伸懶腰、打呵欠
伸懶腰是伸展四肢,這是經絡中邪氣作祟造成的。打呵欠則是由於陰陽爭鬥而引起的。
據《曲禮》記載,侍奉君子時,如果君子伸懶腰打呵欠,就要整理好柺杖和鞋子,觀察時間是否早晚。鄭玄註解說,這是因為君子感到疲倦了。
《前翼奉傳》說,身體有病則會表現為伸懶腰打呵欠。
馬雲認為,伸字應作呻字,呻吟是腎臟的聲音,這裡寫錯了。這一段文字專門描述瘧疾的症狀,尤其是寒瘧。
寒慄鼓頷,汪云。愚謂此節。論瘧之形狀。張云。鼓者。振悚之謂。
願聞其道,馬雲。道。猶路也。據下文有其道遠。則此道當以路訓之。
陰陽相移也,汪云。此節。論瘧之所以發寒熱也。又為一章之大旨。下發明此節也。
白話文:
「寒慄鼓頷」是描述瘧疾的症狀,張仲景認為「鼓」指的是身體因寒氣而發抖。馬雲則詢問「鼓頷」的具体原因,汪云解释说,这是阴阳交替变化造成的,导致了寒热交替发作的疟疾。
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高雲。相移者。相併之義。如陽氣相移。而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須知陰氣相移。而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不言者省文也。
白話文:
陽與陰相互結合,就會陰盛陽衰,高雲稱之為「相移」。「相移」指的是相互結合的意思。如果陽氣相互結合,併入陰中,就會導致陰氣旺盛,陽氣虛弱。同樣,如果陰氣相互結合,併入陽中,就會導致陽氣旺盛,陰氣虛弱。這裡沒有明確說明後者,是因為省略了文字。
腰背頭項痛,滑云。此下。當有少陽虛一節。盧氏痎瘧論疏云。不列少陽形證者。以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而開之能開。闔之能闔。樞轉之也。
骨寒而痛,張云。陰勝則陽氣不行。血脈凝滯。故骨寒而痛。終始篇曰。病痛者。陰也。
白話文:
腰、背、頭、頸疼痛
-
滑氏說:這應該是少陽虛的證候。
-
盧氏在《痎瘧論疏》中說:不列出少陽的具體證狀,是因為太陽是開的,陽明是閉的,少陽是樞紐。樞紐的作用是讓開的可以開,閉的可以閉。
此營氣之所舍也,張云。皮膚之內。腸胃之外。蓋即經脈間耳。營行脈中。故曰。此營氣之所舍也。志云。舍。即經隧所歷之界分。每有界分。必有其舍。如行人之有傳舍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這裡是營氣停留的地方。就是皮膚裡面,腸胃外面。應該是經脈之間的位置。營氣在經脈中運行,所以說這裡是營氣停留的地方。
《素問》說:「舍」,就是經脈經過的界限。每一個界限,一定有一個停留的地方。就像旅行的人有驛站一樣。
此令人汗空疏,吳云。此字。指暑氣言。蓋陽氣主疏泄萬物故也。盧氏云。暑令人汗空疏。腠理開者。以暑性暄發。致腠理但開。不能旋闔耳。不即病者。時值夏出之。從內而外。衛氣仗此。猶可捍禦。高雲。暑熱傷榮。則肌表不和。此令人汗孔疏。而腠理開也。空。孔同。
白話文:
因此令人汗水流淌,吳雲解釋。這個字是指夏天的暑氣。因為陽氣能疏通萬物,所以身體會出汗。盧氏說。夏天會讓人汗水流淌,毛細孔打開。因為暑氣溫熱,導致毛細孔只能打開,不能很快閉合。之所以不會馬上生病,是因為夏季屬陽,由內而外,衛氣依靠這個,還可以抵禦。高雲說。暑熱損傷氣血,就會導致皮膚腠理不和諧。也就是說,令人毛孔疏鬆,腠理打開。空和孔意思相同。
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諸注。浴下句。吳云。夏傷於暑。陽邪也。秋氣。水氣。陰邪也。陰陽相薄。寒熱相移。是以瘧作。馬雲。夫暑熱伏於營。而風寒居於衛。營專在內。無自而發。衛行於外。二邪隨之。以出入焉。志高。浴水氣連讀。非是。
白話文:
身體被水氣侵襲,水氣停留在皮膚裡面,就會引發瘧疾。
吳氏注釋:暑熱屬於陽邪,而秋季的水氣屬於陰邪。陰陽相薄,寒熱相移,因此會引發瘧疾。
馬氏注釋:暑熱潛伏在營分(人體內部),而風寒侵襲衛分(人體外部)。營分專屬於內部,不會自行發病。衛分循環在外,寒熱兩邪會隨著衛分出入,引發瘧疾。
張志高注釋:把「浴水氣」連讀是不正確的。
與衛氣並居,滑云。言衛氣與營氣相併合也。汪云。從夏傷於暑至此。原所以致瘧之故也。張云。新邪與衛氣並居。則內合伏暑。故陰陽相薄。而瘧作矣。高雲。風水之氣。舍於皮膚之內。則與衛氣並居也。簡按滑注誤。
白話文:
衛氣和營氣相結合。汪氏說:從夏季受到暑氣的傷害,到現在就是導致瘧疾的原因。張氏說:新的邪氣和衛氣相結合,就會內合體內的暑熱,所以陰陽衝突,就會發作瘧疾。高氏說:風水之氣儲藏在皮膚內層,就會和衛氣相結合。簡按:滑氏的注釋有誤。
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滑云。此氣指瘧。馬雲。衛氣者。晝行於足。手六陽經。二十五度。此邪氣者。得陽而外出。瘧之所以發也。夜行於足。手六陰經。二十五度。此邪氣者。得陰而內入。瘧之所以蓄也。內外相薄。隨衛而行。是以一日一作也。病之始末。至是而備矣。高雲。瘧之發也。必衛氣應乃作。此衛氣得日陽而外出。得夜陰而內薄。內外相薄。遇邪則發。是以日作。簡按此氣。滑馬為瘧邪之氣。高為衛氣。未知孰是。得陽之陽。得陰之陰。馬不解釋。高則為日陽夜陰之義。果然則瘧疾宜無夜發者。此可疑焉。滑以得陽之陽。為榮中之陽。以得陰之陰為榮。其言糊塗。不可從。
白話文:
滑伯說:「這種邪氣,白天受到陽氣的影響而外出,夜晚受到陰氣的影響而內侵。」這「這種邪氣」指的是瘧疾。馬伯說:「衛氣白天在足部和手臂的六條陽經中運行,共二十五度。這種邪氣白天受到陽氣的影響而外出,這是瘧疾發作的原因。衛氣夜晚在足部和手臂的六條陰經中運行,共二十五度。這種邪氣夜晚受到陰氣的影響而進入體內,這是瘧疾潛伏的原因。邪氣在內外交替侵襲,隨著衛氣的運行而發作,所以一天發作一次。瘧疾的發展過程到此就齊備了。」高伯說:「瘧疾發作時,必須有衛氣的配合才會發作。這是因為衛氣白天受到太陽陽氣的影響而外出,夜晚受到陰氣的影響而內侵。內外交替侵襲,遇邪氣後就發作,所以白天發作。」簡氏按:滑伯和馬伯認為「這種邪氣」是瘧疾的邪氣,高伯認為是衛氣。不知道誰對。馬伯沒有解釋「陽」和「陰」的具體含義。高伯則認為指的是白天的陽氣和夜晚的陰氣。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瘧疾病就不應該在晚上發作,這一點值得懷疑。滑伯認為「陽」指的是榮中的陽氣,「陰」指的是榮氣。他的說法含糊不清,不能接受。
循膂而下,張云。膂。呂同。脊骨曰呂。象形也。一曰。夾脊兩旁之肉曰膂。下者。下行至尾骶也。簡按說文。呂。脊骨也。廣雅。膂肉也。前說本於說文。後說及王馬注。原於廣雅。據循膂而下語。其為脊骨者。於義為當。
白話文:
循膂而下 ,張雲:膂,與呂同音。脊骨稱為呂,是象形字。也有一說認為,夾著脊骨兩側的肉稱為膂。下,是指向下行走到尾骶骨。簡要查閱《說文解字》,呂是脊骨的意思。《廣雅》中,膂是肉的意思。前一種說法根據《說文解字》,後一種說法及王馬的註解,來源於《廣雅》。根據「循膂而下」的語句,脊骨的說法比較符合意義。
大會於風府,大上。巢源有常字。簡按王注熱論云。風府。入髮際同身寸之一寸。此云二寸。考甲乙千金等。作二寸者誤。
白話文:
風府穴位於頭後髮際與身體一寸的交界處。巢源有「常」字。簡注王注《熱論》雲:風府穴入口髮際,與身體一寸相交。此說為二寸。考證《甲乙千金》等書,寫作二寸者為誤。
二十五日,靈樞。甲乙。太素。全元起。巢源。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馬雲。此曰二十五日者。連風府之項骨三椎而言。彼曰二十一者。除項骨言。自大椎而始也。故二十六日。與二十二日亦不同。吳同。張云。項骨三節。脊骨二十一節。共二十四節。邪氣自風府。日下一節。故於二十五日。下至尾骶。復自後而前。故於二十六日入脊內。簡按志。高。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據靈樞等也。自風府始。則不除項骨者。似為有理。而考諸書。作二十五日。二十六日者。王所改正。(外臺。亦作五六。宋人所改。)今從志高。(徐廷璋活人針經云按甲乙經云。大椎至尾骶。共二十一顀。此中只長三尺。以三尺內折量。取背上俞穴。一法用繩墨取穴。繩有舒縮不同。取穴無准。今以薄竹片。點量取穴。治病有準。今精考二十一顀骨。不至尾骶盡。只至腰余穴盡已。腰余穴。第二十一顀下。是腰余穴。穴旁分開一寸五分。是自環余穴。穴下更有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五穴。皆在二十一顀下。直至會陽穴。其穴交郄。在尾骶骨兩旁。則知二十一顀骨。至腰余而盡。今經。二十一顀骨。至尾骶骨而盡。甚非也。言長三尺。此法亦不可準用。今詳二十一顀下。有四骨空。在下相連。直至尾骶盡。以二十一顀。又增四骨。骨空共二十五。據內經瘧論篇云。瘧邪初出於風府。在椎骨上。其邪大椎為始。日下一節。二十五日。尾骶盡處。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據此經云。即是二十一日。下二十一節而盡。自二十二日。即下四骨空間。至二十五日。諸顀及骨空傳盡。即入脊中。以此論之。其理甚明。則知甲乙經云。二十一顀。至尾骶骨。甚非也。○按此說太異。蓋未考及靈樞。漫爾立論。而楊繼針灸大成背部圖。亦載此論。不知其出於何人也。)
骶骨,歲露篇。作尾底。簡按知是骶即底。會意。
白話文:
二十五日,根據《靈樞經》、《甲乙經》、《太素經》、《全元起》、《巢源》等醫書,是從風府到項骨的第三椎骨。
二十一日,是從大椎骨開始計算,不包括項骨。因此,二十六日與二十二日也不相同。
吳同、張氏說:項骨有三個節,脊骨有二十一節,合計二十四節。邪氣從風府開始,每天向下移動一節,因此在二十五日到達尾骶骨。然後又從後往前移動,因此在二十六日進入脊椎。
簡按《張志高針灸資生經》: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這是根據《靈樞經》等醫書。從風府開始計算,似乎不排除項骨是有道理的。但考諸其他醫書,都是作二十五日、二十六日的。這是王所改正的(《外臺祕要》也作五六日,是宋人所改)。現在從張志高的說法。
徐廷璋《活人針經》說:根據《甲乙經》記載,從大椎骨到尾骶骨,共有二十一塊椎骨,總長三尺。用三尺量內折法,取背上的俞穴。另一種方法是用繩墨取穴,但繩子有長短伸縮,取穴不準確。現在用薄竹片點量取穴,治病更有準確性。精確計算後發現,二十一塊椎骨並不到尾骶骨,只到腰俞穴就結束了。腰俞穴在第二十一塊椎骨下方,穴旁分開一寸五分,是環俞穴。穴下還有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五個穴,都在第二十一塊椎骨下方,直到會陽穴。交郄穴在尾骶骨兩側。所以可知,二十一塊椎骨到腰俞穴就結束了。現在醫書說二十一塊椎骨到尾骶骨,這是錯誤的。至於說長三尺,這個方法也不可靠。
詳查第二十一塊椎骨下方,有四塊空骨,從下相連,直到尾骶骨結束。加上二十一塊椎骨,總共二十五塊骨,空骨四塊。根據《內經·瘧論篇》記載:瘧邪最初出現於風府,在椎骨上,以大椎骨為始,每天向下移動一節,二十五日到達尾骶骨,二十六日進入脊椎。根據這段經文,意思是從二十一日開始,往下二十一節就結束了。從二十二日開始,即往下四塊空骨間隙,到二十五日,所有的椎骨和空骨都傳遍了,然後進入脊椎。以此推論,道理很清楚。所以知道《甲乙經》說二十一塊椎骨到尾骶骨,是錯誤的。
按語: 這種說法非常奇特,因為沒有考證《靈樞經》,而是隨意立論。楊繼《針灸大成》背部圖也記載了這種說法,不知道出於何人。
伏膂之脈,歲露篇。病源。作伏沖。甲乙。作太衝。簡按天真論。太衝之脈盛。甲乙。太素。作伏沖。知是太衝。伏沖。伏膂。皆一脈耳。膂。即呂。脊骨。王謂膂筋之間。恐非。上文日下一節。王云。節。謂脊骨之節。若以膂為筋。則義相乖。
白話文:
《歲露篇》中提到,伏膂脉就是太衝脉。太素中也说伏沖就是太衝。伏沖、伏膂、太衝都是同一条脉路。膂就是呂,也就是脊骨。有人认为伏膂是指脊骨之间的筋,但并不正确。上文提到节指的是脊骨的关节,如果把膂理解为筋的话,意思就矛盾了。
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吳云。氣上行無關節之窒。故九日出於缺盆。簡按缺盆。非陽明胃經之缺盆。骨度篇云。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𩩲𩨗。長九寸。骨空論云。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本輸篇云。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俱非胃經之缺盆。乃指任脈天突穴而言耳。
白話文:
九日穴位於缺盆之中,這是因為氣向上運行時沒有節點阻礙。
注意,此處的缺盆並非指胃經的缺盆穴。根據《骨度篇》,缺盆穴位於喉結下緣,長度為四寸。而缺盆穴以下,至𩩲𩨗穴之間,長度為九寸。根據《骨空論》,缺盆穴在喉嚨中央。根據《本輸篇》,缺盆穴位於任脈,也稱為天突穴。
因此,這裡提到的缺盆並非胃經的缺盆穴,而是指任脈上的天突穴。
其間日發者云云,以下四十四字。高移前。為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之答語。置其氣之舍云云之上。云。此段。舊本在故作日益早之下。今改正於此。簡按此一節。乃前節答語。其為錯簡明矣。今從高注改定。
白話文:
高注:「其間日發者云云」以下四十四個字的文字位置被挪到前面。「為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是對問題的回答。這段文字原本出現在「故作日益早之下」,現在更正到這裡。說明這一段文字是前面問題的回答,錯簡十分明顯。現在根據高注改定。
橫連募原,簡按舉痛論。及全本。太素。巢源。作膜原。舉痛論王注云。膜。謂膈間之膜。原。謂膈肓之原。義未太明。此云膈募之原系。乃覺勝於彼注。蓋膜本取義於帷幕之幕。膜間薄皮。遮隔濁氣者。猶幕之在上。故謂之幕。因從肉作膜。其作募者。幕之訛爾。太陰陽明論。脾與胃以膜相連爾。太素。膜。作募。知此募幕互誤。熊。張。並音暮。張云。諸經募原之氣。內連五臟。邪在陰分。故道遠行遲。志云。募原者。橫連臟腑之膏膜。即金匱所謂皮膚臟腑之文理。乃衛氣遊行之腠理也。二家之說。並不允當。姑從王義。當與舉痛論小腸膜原注參看。
白話文:
橫連募原
簡單來說,就是《舉痛論》中討論的內容。以及《全本》、《太素》、《巢源》等著作中都將其稱為「膜原」。《舉痛論》的王注釋:「膜」指的是膈膜間的薄膜,「原」指的是膈肓的本源。這種解釋不太清楚。本文中說「膈募之原系」,顯然比以前的注釋要好。
「膜」字本來的意思是帷幕。「膜間薄皮」是指遮擋濁氣的薄皮,就像帷幕在上面遮擋一樣,所以稱之為「幕」。後來肉字旁的「幕」字就寫成了「膜」。「募」字其實是「幕」字的訛誤。《太陰陽明論》中說:「脾與胃以膜相連」。《太素》中「膜」字寫成了「募」,說明「募」和「幕」二字容易混淆。熊、張二家都讀作「暮」。張氏說:「諸經募原之氣」與五臟內部相連通。邪氣在陰經裡,所以行走緩慢。志氏說:「募原」指橫向連接臟腑的潤滑膜,即《金匱要略》中所說的「皮膚臟腑之文理」,也就是衛氣運行於腠理的通道。
這兩種說法都不太恰當。暫且從王注釋的角度理解,應該參照《舉痛論》中小腸膜原注。
不能與衛氣俱行,甲乙。衛氣。作營氣。非也。
不得皆出,甲乙。皆。作偕。似是。
故間日乃作也,乃上。病源。外臺。有蓄積二字。
此邪氣客於頭項云云,以下八十八字。外臺有。此疑古註文。
衛氣之所發,靈樞。病源。發。作應。簡按下文云。衛氣應乃作。發。當作應。
邪氣之所合,吳本。及靈樞。病源。合。作舍。是。
白話文:
不能和衛氣一起運行,甲乙。衛氣。作為營氣。不是這樣。
不能全都出來,甲乙。全都。作為偕同。似乎是這樣。
所以隔一天才發作。上面是病源。外臺祕要。有蓄積兩個字。
這種邪氣停留在頭部和頸部等等,下面八十八個字。外臺祕要。這懷疑是古代的註解。
衛氣所應的地方,靈樞。病源。應。作為應。簡要按下文說。衛氣應才發作。發。應該作為應。
邪氣停留的地方,吳本。以及靈樞。病源。停留。作為寄居。是這樣。
風之與瘧也,吳云。風。外受風邪也。受風病作。則無休時。志云。夫痎瘧皆生於風。然病風者。常在其處。病瘧者。休作有時。故帝有此問。馬雲。風。乃本經風論之風。簡按馬注恐非也。甲乙。無也字。
相似,靈樞。病源。似。作與。
白話文:
風與瘧
吳氏說,風是指從外部感染的風邪。感染風邪後會導致疾病發作,並且持續不斷。鄭志雲說,瘧疾和瘧疾都是由風邪引起的。但是,風病的症狀會一直持續,而瘧疾的症狀會間歇發作。所以皇帝才會有這個問題。馬氏說,這裡的風是指《傷寒論》中討論的風。簡要考證馬氏的注釋可能不正確。在《傷寒論》的甲乙二經中,都沒有「無」字。
淒滄之水寒,滑云。水。一作小。馬雲。當作小寒。吳本。作小寒。張云。淒滄之水寒。謂浴水乘涼之類也。因暑受寒。則腠理閉。汗不出。寒邪先伏於皮膚之中。得清秋之氣。而風襲於外。則病發矣。志云。風寒曰淒。水寒曰滄。簡按淒滄不必分風水。靈師傳篇云。寒無淒滄。暑無出汗。
白話文:
天氣炎熱時,用冷水洗澡或乘涼,可能會讓毛孔閉塞,導致汗液無法排出,寒邪便可能潛伏在皮膚中。當遇上清秋之氣,寒風襲來時,就會引發疾病。
「淒滄」指的是風寒,「滄」指的是水寒。但其實「淒滄」不一定非得區分風寒或水寒,因為《靈師傳篇》中提到:「寒氣不會有淒滄的感覺,熱氣也不會出汗。」
秋傷於風則病成矣,生氣通天論云。夏傷於暑。秋為痎瘧。金匱真言論云。秋善病風瘧。陰陽應象大論云。夏傷於暑。秋必痎瘧。(靈論疾診尺篇同。)周禮疾醫職。秋時有瘧寒疾。左傳定四年。荀寅云。水潦方降。疾瘧方起。
白話文:
《生氣通天論》說:秋天受風邪侵襲,就會生風病。
《金匱真言論》說:夏日受暑熱之害,到了秋天就會得瘧疾。
《陰陽應象大論》說:夏天受暑熱之傷,秋天必定會得瘧疾。(《靈論·疾診尺篇》也說同樣的話。)
《周禮·疾醫職》記載:秋天容易發生瘧疾。
《左傳·定四年》記載:荀寅說:水患剛剛消退,瘧疾就開始流行了。
寒瘧,張云。先受陰邪。後受陽邪。故先寒後熱。人之患瘧者。多屬此證。簡按上文云。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此乃瘧之正證也。李云。溫瘧癉瘧。皆非真瘧也。知是寒瘧。特真瘧耳。
白話文:
寒瘧
張氏說:寒瘧是由於人體先受陰邪之氣侵襲,後又受陽邪之氣侵襲。因此,初時出現惡寒,後轉為發熱。大多數患瘧疾的人都是屬於這種情況。
上文所說:瘧疾的發作,一開始從毛細血管開始,然後會打哈欠、伸懶腰。接著會感到寒顫、下巴哆嗦,腰背疼痛。寒氣散去後,身體內外都會發熱。這些都是寒瘧的典型症狀。
李氏說:溫瘧和癉瘧都不是真正的瘧疾。只有寒瘧纔是真正的瘧疾。
溫瘧,馬雲。據後第十三節。以冬中於風。而發於春者。為溫瘧。則溫瘧。非夏感於暑。而發於秋者比也。故今秋時之瘧。惟先寒而後熱者最多。要知溫瘧原非秋時有也。
煩冤,千金。作煩悶。
白話文:
溫瘧 ,出自馬雲的《後第十三節》。由於冬天被風寒侵襲,到了春天發作的,叫做溫瘧。所以,溫瘧並不是像夏天的暑熱引起,到了秋天發作的病症。因此,現在秋天的瘧疾,大多數都是先出現寒症,然後轉為熱症的。要知道,溫瘧原本就不是秋天的病症。
癉瘧,志云。癉。單也。謂單發於陽。而病熱也。聖濟總錄云。單陽為癉。萬氏育嬰家秘云。經中只言癉。俗稱為疸。癉者。單也。謂單陽而無陰也。簡按癉為單陽之義。在癉瘧則可。至脾癉膽癉消癉。及癉成為消中等。則不通焉。王注為熱。最為明確。蓋癉乃燀之從疒者。燀說文。炊也。廣韻。火起貌。國語周語。火無炎燀。癉之為熱。其在於此耶。(金匱。溫瘧。主白虎加桂枝湯。即本節癉瘧。當並考。)
經言,出靈逆順第五十五篇。下同。
白話文:
瘧疾
《志》說到,瘧病是一個單純的疾病,指的是一種單純發生的陽熱病。
《聖濟總錄》說,單陽之熱稱為瘧。
《萬氏育嬰家祕》說,經書中只提到瘧疾,俗稱疸。瘧的意思是單純陽熱,沒有陰氣。
簡要說明,瘧疾是單純陽熱的病症。在瘧疾中這個意思是成立的。但是,如果將其適用於脾瘧、膽瘧、消瘧等其他疾病上,就不是這個意思了。王註解為「熱」,這是最準確的說法。
因為瘧字是由「燀」字加上「疒」字而成的。「燀」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炊」,在《廣韻》中解釋為「火起貌」。《國語·周語》中說:「火無炎燀。」因此,瘧病的本質就是熱,這正是「癉」字的來源。(在《金匱要略·溫瘧》篇中,主治白虎加桂枝湯。這節中的瘧疾正是指本條所說的瘧疾。相關內容應一起參照。)
渾渾之脈,馬雲。脈以邪盛而亂也。張云。陰陽虛實未定也。簡按渾渾。與脈要精微論渾渾同義。謂脈盛也。七發注。渾渾。波相隨貌。
先熱而渴,吳。改先作後。簡按今驗先熱而汗出。尋而發渴。乃作先者是。
白話文:
脈搏摸起來很亂,就像波浪一樣起伏不定,說明體內邪氣旺盛。也可能代表著陰陽虛實不明確,還需要進一步判斷。至於先熱後渴,是指先發熱後出汗,接著才感到口渴,這種情況比較常見。
病極則復至,王以至字連下句。吳張同。馬志高並據甲乙全本太素。接上句。汪昂云。至字。有連上句讀者。言寒熱復至。今從王氏。
必毀,簡按靈逆順篇云。方其盛也。勿敢毀傷。當從太素文。
白話文:
當病情極為嚴重時,王氷將「至」字連接到下一句。吳澄、張志聰也這麼認為。馬志高則根據甲、乙本《太素》補充在上一句後。汪昂認為「至」字有連接上一句的讀法,意指寒熱再度發作。現在採用王氷的說法。
為其氣逆也,馬雲。按後人用藥。必當在瘧氣未發之前。方有為效。不但用針為然。若瘧發而用藥。則寒藥助寒。熱藥助熱。反無益。而增其病勢矣。此義當與靈樞逆順篇參看。簡按上文云病逆。此雲氣逆。其義則一也。祝茹穹心醫集云。瘧疾每日如期而至。名曰瘧信。此當原症發散。未可直攻。未可截也。或前或後。此正氣漸旺。邪將不容。名曰邪衰。方可截之。正本節之理也。
瘧之且發也,志云。且者。未定之辭。言瘧之將發。陰陽之將移。必從四末始。
白話文:
這是由於他的氣逆流,馬雲。後人用藥,必須在瘧疾發作之前。纔有效果。不只用針灸是這樣。如果瘧疾發作後才用藥,寒藥會助長寒氣,熱藥會助長熱氣,反而沒有好處,還會加重病情。這個道理應該參照《靈樞經》的《逆順篇》。簡要說明上文提到「病逆」,這裡說「氣逆」,其意義是一樣的。祝茹穹的《心醫集》說,瘧疾按時發作,稱為「瘧信」。這時候應當引發症狀發散,不能直接攻擊或截斷。如果發作時間提前或延後,說明正氣逐漸旺盛,邪氣將要不能容忍,稱為「邪衰」。這時纔可以截斷它,這是治本的方法。
堅束其處,吳云。謂臑上也。取血之法。今北人行之。張云。其處。謂四關之上也。今北人多行此法。砭出其血。謂之放寒。志云。堅束其四末。令邪在此經者。不得入於彼經。彼經之經氣。不得出而並於此經。簡按志注為允當。千金。作故氣未並。先其時一食頃。用細左索。堅束其手足十指。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過時乃解。此亦一法。
白話文:
用細繩緊緊地綁住那個部位,吳氏說:是指小腿上的部位。採血的方法,現在北方人都在施行。張氏說:那個部位,是指四關以上的位置。現在北方人大多使用這種方法,用砭石刺出該部位的血液,稱為放寒。志氏說:緊緊地綁住四肢末端,讓邪氣停留在這條經絡中,不能進入另一條經絡。而另一條經絡中的經氣,也不能流出來並加入這條經絡。簡氏考證認為志氏的註解更為恰當。
《千金方》中記載:邪氣尚未聚集的時候,先提前一餐的時間,用細繩緊緊地綁住手腳十指,防止邪氣侵入,陰氣外出。時間一過,就解開繩子。這也是一種採血的方法。
真往,太素。作直往。似是。
其應如何,張云。欲察其應。
瘧氣者,甲乙。氣字無。
邪氣與衛氣,吳。移與衛氣三字於下句。作邪氣客於六腑。而有時與衛氣相失。文理始明。
白話文:
真的往前,太素。應該作直接往前。似乎是這樣。
應該怎麼樣,張說。想要觀察它的反應。
患瘧疾的人,甲乙。去掉「氣」字。
邪氣客人於六腑。而有時候與衛氣相失。這樣文理才清楚。
客於六腑,張云。客。猶言會也。李云。客。猶會也。邪在六腑。則氣遠會希。故間二日。或休數日也。志云。六腑者。謂六腑之膜原也。臟之膜原。而間日發者。乃胸中之膈膜。其道近。六腑之膜原。更下而遠。故有間二日。言至於數日也。簡按考上文。並無客於六腑之說。疑是風府之訛。
此應四時者也,吳云。應。當也。張云。夏傷於暑。秋必病瘧。此應四時者也。
白話文:
住在六腑裡,張仲景說:「客」,就像「會」字的意思。李東垣也說:「客」,就像「會」的意思。邪氣在六腑裡,那麼氣血的會合就會減少稀疏。因此,隔兩天發作一次。或者隔好幾天發作一次。成無己說:「六腑」,指的是六腑的膜原。臟器的膜原,隔天發作的,是指胸中的膈膜。膈膜離得比較近。六腑的膜原,位置更深而遠。所以隔兩天才發作,有時候甚至隔好幾天。簡按:考查前面的文章,沒有提到「客於六腑」的說法。懷疑是「風府」之誤。
反四時也,吳云。謂春時應暖。而反大涼。夏時應熱。而反大寒。秋時應涼。而反大溫。冬時應寒。而反大熱。瘧病異形。職由此也。志云。非留蓄之邪。乃感四時之氣。而為病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指出了「反四時」的現象,也就是季節的異常變化。
吳氏認為:春季應該溫暖,現在卻很冷;夏季應該炎熱,現在卻很冷;秋季應該涼爽,現在卻很溫暖;冬季應該寒冷,現在卻很熱。因此,瘧疾出現了不同的變異形式。
《志》中說:瘧疾不是由體內留下的邪氣造成的,而是因為感應了反常的季節變化而發病。
以秋病者寒甚,張云。秋以盛熱之後。而新涼束之。陰陽相激。故病為寒甚。高雲。秋傷於濕。人氣始收。故寒甚。
邪氣不能自出,邪。甲乙。作寒。
氣復反入,張云。陽極而衰。故復入於陰分。
白話文:
秋天容易生病,而且症狀會比較寒涼。張仲景認為,秋季剛經歷過暑熱,隨後又轉變成涼爽,陰陽之氣相互激盪,所以容易患上寒涼的疾病。高武認為,秋天容易受到濕氣侵襲,人體陽氣開始收斂,所以患病後症狀會比較寒涼。
故先熱而後寒名曰溫瘧,張云。按此以冬中於寒。而發為溫瘧。即傷寒之屬。故傷寒論。有溫瘧一證。蓋本諸張兆璜云。故先熱而後寒者。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名曰癉瘧矣。故字宜著眼。高雲。上文因寒瘧。而及溫瘧。故寒瘧詳。而溫瘧略。此問溫瘧。而兼寒瘧。故下文但論溫瘧。而不復言寒瘧也。
白話文:
因此,最初發熱後才發冷的就叫做溫瘧,這是張兆璜的說法。據此,這是冬天受寒引起的,發作為溫瘧,也就是《傷寒論》中提到的溫瘧一證。這是根據張兆璜的說法提出的:最初發熱後才發冷的,稱為溫瘧。如果只發熱而不發冷的,就稱為癉瘧。所以「故」字值得注意。高雲說:上一段文字因為提到寒瘧,所以也提到了溫瘧。因此,寒瘧講得詳細,而溫瘧簡略。而這一段詢問溫瘧,同時也包含了寒瘧,所以後面的文章只討論溫瘧,不再提及寒瘧。
不及於陰,高。據全本太素。及。作反。注云。上文溫瘧。氣復反入。故先熱後寒。癉瘧。其氣不反於陰。故但熱而不寒。
白話文:
不及於陰:指陽氣高亢,無法下行於陰部。
據全本太素:出自醫書《太素》全書。及:原作「及」,這裡作反向解。
注云:注釋說,前面的溫瘧,陽氣會反覆進入體內,所以先熱後寒。癉瘧:指陽氣不反於陰,所以只有熱沒有寒。
命曰癉瘧,馬雲。此熱氣者。內藏於心肺。而外舍於分肉。令人消鑠肌肉。病命曰癉瘧。由此觀之。則癉瘧之所舍者。肺與心耳。李云。肺素有熱。氣藏於心。即此二語。火來乘金。陰虛陽亢。明是不足之症。挾外邪而然。故溫瘧癉瘧。皆非真瘧也。
白話文:
稱為「癉瘧」,由馬雲所提出。這種熱氣藏於心肺之中,外面則散佈在肌肉組織裡,會讓人消瘦肌肉。病名為癉瘧。由此來看,癉瘧侵犯的部位是肺和心。李某說:肺本來就有熱氣,而氣藏於心。從這兩句話可知,是火熱之氣侵犯金氣。陰虛陽亢,明顯是虛症。夾雜了外來的邪氣而導致。因此,溫瘧和癉瘧都不是真正的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