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素問識》~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通評虛實論篇第二十八

馬雲。評。論也。內論病有虛實之義。故名篇。吳云。通。普也。高雲。猶言統論虛實也。

邪氣盛則實精氣守則虛,張云。邪氣有微甚。故邪盛則實。正氣有強弱。故精奪則虛。奪。失也。二句為病治之大綱。其辭似顯。其義甚微。最當詳辨。(此以下。論說精確。醫家所宜識。以文繁今省之。)李云。盛則實者。邪氣方張。名為實證。奪則虛者。亡精失血。用力勞神。名為內奪。汗之下之。吐之清之。名為外奪。氣怯神疲。名為虛證。簡按邪氣之客於人身。其始必乘精氣之虛而入。已入而精氣旺。與邪氣俱盛則為實。如傷寒胃家實證。是也。若夫及邪入而客。精氣不能與之相抗。為邪氣所奪則為虛。如傷寒直中證。是也。馬雲。邪氣盛者。外感也。正氣虛者。內傷也。此說不可從。

白話文:

病邪旺盛時,正氣就會鬱積(稱為「實」);正氣固守自身時,正氣就會虛弱(稱為「虛」)。張仲景說:病邪有輕重之分,所以邪盛就會實;正氣有強弱之分,所以正氣受損就會虛。「奪」是指失去。這兩句話是治療疾病的大原則。這兩句話的文字看起來很明顯,但實際意思卻很微妙,是最值得詳細討論的。(以下論述精確,醫家應該瞭解,但由於文字繁雜,現在就不探討了。)李東垣說:邪氣方盛的稱為「實證」;正氣被損耗的稱為「虛證」。正氣被損耗有內外之分:內耗是指因為失血、勞累或精神消耗過度造成的虛弱;外耗是指因為出汗、瀉下、嘔吐或清熱降火等治療方法造成的虛弱。「氣怯神疲」稱為「虛證」。簡要說明病邪侵犯人體時,一開始一定是趁著正氣虛弱的時候入侵。但如果入侵後,正氣旺盛,與病邪同時旺盛,就稱為「實證」。例如傷寒病的胃家實證就是這樣。如果病邪入侵,正氣無法抵抗,被病邪損耗,就稱為「虛證」。例如傷寒病的直中證就是這樣。馬元說:邪氣旺盛的是外感病,正氣虛弱的是內傷病。這種說法是不能接受的。

氣逆者足寒也,張云。氣逆不行。則無以及於四肢。陽虛於下。故足寒也。

餘臟皆如此,馬雲。此肺虛。而非相剋之時則生。如春秋冬。是也。如遇相剋之時則死。如夏時之火。是也。餘臟虛者。其生死亦如此而已。夫帝問虛實。而伯先以虛為對。未及於實也。張云。一曰。肺王於秋。當秋而氣虛。金衰甚也。故死。於義亦通。

白話文:

所有其他的臟器也都是這樣,這就是肺虛。不是相剋的時候,肺虛就會導致死亡。比如春秋冬三個季節,肺虛的人就會死亡。如果是相剋的時候,肺虛也會導致死亡。比如夏天屬火,肺虛的人就會死亡。其他臟器虛弱的人,其生死也是這樣。昔日黃帝詢問歧伯虛實,而歧伯只回答了虛,沒有回答實。張仲景說,肺在秋天最旺盛。如果秋天肺氣虛弱,金氣衰弱得厲害,就會導致死亡。這種說法也有道理。

寸脈急而尺緩,簡按王云。脈急。謂脈口也。而不解尺緩之義。諸傢俱為尺中之脈。非也。論疾診尺篇云。審尺之緩急小大滑澀。邪氣臟腑病形篇云。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尺緩。即尺膚緩縱之謂。此節以脈口診經。以尺膚診絡。蓋經為陰為里。乃脈道也。故以脈口診之。絡為陽為浮而淺。故以尺膚診之。義為明晰。馬以經與寸為陽。以絡與尺為陰。此本於後世寸陽尺陰之說者。與經旨相畔。張則云。本節之義。重在經絡。不在尺寸。俱不知尺是尺膚之謂也。下文脈口寒而尺寒。尺熱滿。脈口寒澀。義並同。吳。尺緩。改作尺脈緊。尤誤。

白話文:

寸脈跳動得快而尺脈跳動得緩慢。王雲簡略地說,脈口跳動得快。但是沒有解釋尺脈跳動得緩慢的意思。各家都認為尺脈是尺中的脈搏。這是不對的。《論疾診尺篇》中說:審察尺脈的緩急、大小、滑澀。《邪氣臟腑病形篇》中說:脈搏緩慢的人,尺膚也鬆弛。尺脈緩慢,就是指尺膚鬆弛、延長。這一節通過脈口診斷經脈,通過尺膚診斷絡脈。這是因為經脈屬於陰,在裏層,是脈絡的通路。所以通過脈口診斷。絡脈屬於陽,在外層,較淺。所以通過尺膚診斷。這個道理很明顯。馬氏認為經脈和寸脈屬於陽,絡脈和尺脈屬於陰。這種說法源自後世寸陽尺陰的理論,與經旨相違背。張則稱:這一節的要義在於經絡,不在尺寸。他們都沒有認識到尺脈指的是尺膚。下文中脈口寒冷而尺脈寒冷、尺脈灼熱而飽滿、脈口寒冷而澀澀的,這些意思都是一樣的。吳氏把尺緩修改成尺脈緊,更是錯誤。

故曰,吳刪二字。簡按以下止可以長久也三十一字。疑是錯簡。若移於下文滑則生澀則死也之下。則文理順接焉。

白話文:

所以說,去掉「吳刪」兩個字。簡按:以下「長久」到「三十一」這些字,懷疑是錯誤的順序。如果將它們移到下文「滑則生澀則死也」之下,文章脈絡就會順暢。

脈口熱而尺寒也,志云。寒熱者。尺寸之膚寒熱。而應於經絡也。絡脈外連皮膚。為陽主外。經脈內連臟腑。為陰主內。經云。榮出中焦。衛出下焦。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衛氣已平。營氣內滿。而經脈大盛。經脈之虛實也。以氣口知之。故以尺膚候絡。而以寸候經。高雲。經氣有餘。則脈口膚熱。絡氣不足。而尺膚寒也。以寸膚候經。以尺膚候絡。簡按脈口熱。依下文寒澀而推之。謂脈滑也。志高以尺為尺膚。極是。然以脈口為寸膚者。經文中無明證。

白話文:

古文:脈口熱而尺寒也,志雲。寒熱者。尺寸之膚寒熱。而應於經絡也。絡脈外連皮膚。為陽主外。經脈內連臟腑。為陰主內。經雲。榮出中焦。衛出下焦。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衛氣已平。營氣內滿。而經脈大盛。經脈之虛實也。以氣口知之。故以尺膚候絡。而以寸候經。高雲。經氣有餘。則脈口膚熱。絡氣不足。而尺膚寒也。以寸膚候經。以尺膚候絡。簡按脈口熱。依下文寒澀而推之。謂脈滑也。志高以尺為尺膚。極是。然以脈口為寸膚者。經文中無明證。

白話文:脈口溫熱而寸口微寒,志雲說這種寒熱,是指寸口和尺口的皮膚寒熱,而且相應於經絡。絡脈在外部連接皮膚,屬於陽氣,主導體外。經脈在內部連接臟腑,屬於陰氣,主導體內。經文說,營血從中焦生成,衛氣從下焦生成。衛氣先運布於皮膚,先充盈絡脈。絡脈先旺盛,衛氣就平穩,營氣內滿,而經脈也旺盛。經脈的虛實,可以通過氣口知道。所以,用尺口的皮膚寒熱來診查絡脈,用寸口的皮膚寒熱來診查經脈。高雲說,經氣充足,則脈口皮膚溫熱;絡氣不足,則尺口皮膚微寒。用寸口皮膚寒熱來診查經脈,用尺口皮膚寒熱來診查絡脈。根據上下文中的「寒澀」,簡按,脈口溫熱應該是脈滑。志雲和高雲都認為尺口脈代表尺口皮膚,這一點很正確。但是,用脈口代表寸口皮膚,經文中沒有明確的佐證。

秋冬為逆,張云。陽虛者。畏陰勝之時。馬雲。秋冬屬陰。合絡與尺。簡按馬注誤。

尺熱滿,志本。熱。作脈。誤。

春夏死秋冬生也,張云。陰虛者。畏陽勝之時。按王氏曰。春夏陽氣高。故脈口熱尺中寒為順。秋冬陽氣下。故尺中熱脈口寒為順。此說若為近理。而觀內經論脈諸篇。則但言陰陽浮沉隨氣候。初未聞有以尺寸盛衰分四時也。學者於此不辨。恐反資多歧之惑。馬雲。春夏應經與寸。簡按馬注亦誤。

白話文:

灸陰刺陽刺陰灸陽,張云。此正以絡主陽。經主陰。灸所以補。刺所以瀉也。簡按王注陰陽經絡。互誤。吳馬遂為灸瀉刺補之解。太誤。志高皆仍張義。今從之。高雲。此以灸刺。通於上文。則上文治主病者。亦當通於此矣。

張氏說:「**灸陰刺陽,刺陰灸陽**。」

這是因為經絡主陽,經脈主陰。灸是用來補益,刺是用來瀉除。簡按王氏註解的陰陽經絡有誤。吳馬遂於是提出了「灸瀉刺補」的解釋,這是大錯特錯的。王志高都沿襲了張氏的義理。現在我們從王志高的理解。

王志高說:「這裡用灸刺,與上文相通。那麼上文治療主病的方法,也應與此相通。」

脈氣上虛尺虛,簡按當從新校正。下文歷舉脈虛氣虛尺虛之狀。明是脫誤。張志高仍舊文釋之。義卻晦矣。

言無常,張云。脈要精微論曰。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志云。宗氣虛。而語言無接續也。簡按志本於楊上善。

白話文:

對於說話無常現象,張機如此說道: 《脈要精微論》說,言語微小而稀少,一整天才能說上一句,這是因為氣血被奪取。劉志(東漢醫家)說,宗氣虛弱的人,說話就會斷斷續續。

簡要按語: 劉志的觀點源自楊上善(西漢醫家)。

尺虛,簡按謂尺膚脆弱。論疾診尺篇云。尺肉弱者。解㑊安臥。乃與步行恇然同義。諸家以尺為寸關尺之尺。誤。

白話文:

尺虛 ,簡要地說就是指手掌部位的皮膚薄弱。

《論疾診尺篇》中提到:「尺肉弱者,說明解衣安臥、步行都容易疲勞。」這與「寸關尺」中的「尺」不同,誤會了。

恇然,張云。恇。音匡。恇然。怯弱也。說文。恇。怯也。

不象陰也,吳云。脈者。血之府。脈虛者。亡血可知。故云不象陰也。張云。脈虛者。陰虧之象。高雲。若脈虛者。浮泛於上。有陽無陰。不能效於陰也。

白話文:

吳師說:「脈虛不像是陰的表現。」因為脈為血之府,脈虛表示血不足,所以說不像是陰的表現。張師說:「脈虛是陰虧的徵象。」高師說:「如果脈虛,浮泛在上面,有陽而無陰,不能起陰的作用。」

寒氣暴上,張云。此指傷寒之屬也。

實而逆則死,張云。邪盛者脈當實。實而兼滑。得陽脈也。故生。若見陰脈為逆。故死。按玉機真臟論云。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脈逆四時。為不可治。

白話文:

張仲景說:「脈象堅實而逆亂,則會死亡。」

脈象堅實,表示邪氣旺盛。但如果堅實之中還有滑動的感覺,表示體內有陽氣,所以還能夠生存。

如果脈象堅實的同時又見於陰脈,表示陽氣已經衰竭,所以會死亡。

根據《玉機真臟論》所說:脈象虛弱但有滑動感,表示有胃氣,預後良好。

相反地,脈象在一年四季中都呈現逆亂的狀態,則難以治癒。

春秋則生冬夏則死,張云。脈之實滿。邪有餘也。手足寒者。陰逆在下。頭熱者。陽邪在上。陰陽乖離。故為上實下虛之病。春秋為陰陽和平之候。得其和氣。故可以生。冬夏乃陰陽偏勝之時。陽劇於夏。陰劇於冬。故死。

白話文:

張仲景說:春秋季節脈象表現為實(脈象有力),是因為邪氣過盛。手腳冰冷,是陰邪在下面。頭部發熱,是陽邪在上。陰陽失和,所以成上面實(脈象有力),下面虛(脈象微弱)的疾病。春秋是陰陽平衡的時候,順應了陰陽調和之氣,所以可以存活。冬夏是陰陽偏盛的時候,陽氣在夏季過於旺盛,陰氣在冬季過於旺盛,所以會死亡。

浮而澀,吳云。澀為無血。浮而身熱。為邪盛。為孤陽。此不必問其四時而皆死也。馬雲。此前後無問答之語。疑為錯簡歟。簡按據新校正注。其為錯簡無疑焉。

白話文:

「浮而澀」,吳氏說:澀是因為沒有血。浮脈且身熱,是因為邪氣盛,也叫「孤陽」。這種情況不論在什麼季節,都有可能死亡。馬氏說:這段文字前後沒有問答,懷疑是錯簡。經過簡氏考證,可以確定這段文字是錯簡。

其形盡滿,志云。形。謂皮膚肌腠。蓋經脈之內。有有形之血。是以無形之氣乘之。肌腠之間。主無形之氣。是以有形之水乘之。而為腫脹也。高雲。形。身也。滿。猶實也。簡按王吳以形為頭角耳目口齒胸中之形藏。非也。

白話文:

當身體某部位出現腫脹時,志雲提到「其形盡滿」。「其形」是指皮膚和肌肉層。這表明在經絡內有有形的血液,而無形的氣則運載著血液。在肌肉層中,控制無形的氣,而有形的體液則負責滋養肌肉層,導致其腫脹。高雲則認為,「形」指的是身體,「滿」指的是充實。簡按:王吳將「形」解釋為頭部、耳朵、眼睛、嘴巴、牙齒、胸腔等器官,這種解釋是不正確的。

不應也,簡按尺膚澀。與脈急大堅。不相應也。邪氣臟腑病形篇云。色脈與尺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

白話文:

不應該的,剛才按診的皮膚粗糙,脈絡卻又急促強勁,這兩者不相配。邪氣臟腑病形篇說,面色、脈絡與尺診之間互相呼應,就像鼓槌敲擊鼓面那樣應和。

從者手足溫也,張云。四肢為諸陽之本。故陽邪盛者。手足當溫為順。若手足寒冷。則以邪盛於外。氣虛於內。正不勝邪。所以為逆。

白話文:

「跟從的人手腳都會溫暖」張仲景說。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源。所以陽氣旺盛的人,手腳應該是溫暖的。如果手腳冰冷,說明邪氣在外盛,氣血在內虛,正氣無法戰勝邪氣,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乳子而病熱,吳云。乳下嬰兒也。張云。此統言小兒之內外證也。病熱脈懸小者。陽證陰脈。本為大禁。

寒則死,簡按論疾診尺篇云。嬰兒病。頭毛皆逆上者必死。大便赤飧泄。脈小手足寒者。難已。溫易已。

乳子中風,張云。此言小兒之外感也。風熱中於陽分。為喘鳴肩息者。脈當實大。但大而緩。則胃氣存。邪漸退。故生。實而急。則真臟見。病曰進。故死。志云。肩息者。呼吸搖肩也。風熱之邪。始傷皮毛。喘鳴肩息。是風熱盛。而內干肺氣宗氣。故脈實大也。簡按此後世所謂馬脾風之屬。衛生寶鑑云。風熱喘促。悶亂不安。俗謂之馬脾風。)

白話文:

小兒中風

張仲景說,這指的是小兒的外感病,風熱之邪侵襲陽分。如果症狀是喘鳴、聳肩呼吸,脈象應當實大,但如果脈象雖然大卻緩和,表示胃氣尚存,邪氣逐漸消退,所以會好轉。如果脈象實卻急促,表示真臟受損,病情加重,所以會死亡。

朱肱說,聳肩呼吸是指呼吸時肩膀跟著搖晃。風熱之邪最初侵犯皮膚,導致喘鳴、聳肩呼吸,這是風熱之邪盛而內侵肺氣宗氣所致,所以脈象實大。

簡注:這在後世稱為馬脾風之類的疾病。《衛生寶鑑》中記載,風熱導致喘促、煩悶不安,俗稱馬脾風。

腸澼便血,吳云。腸澼。滯下也。利而不利之謂。便血。赤利也。馬雲。腸澼者。大小腸有所闢積。而生諸證。故腸澼為總名。有等。俗名腸風下血。有糞前來者。為近血。糞後來者。為遠血。今茲腸澼便血。凡下血皆是。志云。腸澼者。邪僻積於腸間。而為便利也。經言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便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合併凝聚。而積成矣。是以腸澼便血者。陰絡之血溢也。腸澼下白沫者。腸外之寒汁沫也。腸澼下膿血者。汁沫與血相搏。併合而下者也。夫便血。陰泄於內也。發熱。陽脫於外也。本經曰。陰陽虛腸澼死。此陰陽血氣之相離也。張云。腸澼一證。即今之所謂痢疾也。自仲景而後。又謂之滯下。(按滯下之稱。範汪諸方己載之。見於外臺秘要。仲景書無考。張言恐杜撰。)

白話文:

腸澼便血

「腸澼」是指腸道滯留不通暢,時通時不通。而「便血」就是鮮紅色的大便。

「腸澼」是由於大腸或小腸中有積聚物而產生。因此「腸澼」是一個總稱。在民間俗稱為「腸風下血」。有的大便前面帶血,稱為「近血」;而大便後面帶血,稱為「遠血」。現在所說的「腸澼便血」,凡是便血都包括在內。

《難經》中說:「腸澼」是邪氣偏邪積聚在腸道內,從而導致大便不通暢。

《靈樞》中說,陽絡受傷,則氣血外溢而出血,表現為鼻出血。陰絡受傷,則氣血內溢而出血,表現為便血。腸胃的絡脈受傷,則氣血溢出到腸道內。腸道內有寒濕之沫,與氣血相混,然後凝聚成積聚物。因此,「腸澼便血」屬於陰絡氣血溢出的表現。而「腸澼下白沫」屬於腸道外寒濕之沫的表現。而「腸澼下膿血」則是由於寒濕之沫與氣血相混,一同下泄所致。

便血是陰氣從內部外泄的表現。發熱是陽氣從外部脫出的表現。《黃帝內經》中說:「陰陽虛弱,腸澼則死。」這就是陰陽氣血分離的結果。

張仲景說,「腸澼」這一證候,就是現在所說的痢疾。從仲景之後,又稱之為「滯下」。(按:稱之為「滯下」的說法,範汪諸方中已經記載,見於《外臺祕要》。但《仲景書》中並無考證,張仲景的說法可能是杜撰的。)

身熱則死寒則生,簡按病源候論血痢門。舉此二句。知巢氏以腸澼便血。為血痢也。

脈沉則生脈浮則死,高雲。泄澼下白沫。寒汁下泄。脈沉則血氣內守。故生。脈浮則血氣外馳。故死。簡按病源候論云。痢色白。食不消。謂之寒中也。診其脈。沉則生。浮則死。知巢氏以下白沫。為寒痢也。

白話文:

脈搏沉穩,說明氣血內守,所以能生。脈搏浮散,說明氣血外洩,所以會死。

如果腹瀉排出白色泡沫,或是排泄出寒冷的汁液,脈搏沉穩,表示氣血內守,所以能活。脈搏浮散,表示氣血外洩,所以會死。

《病源候論》記載,腹瀉排出白色的便便,且食物不消化的,稱為「寒中」。診察此病的脈搏,沉穩的話能活,浮散的話會死。根據巢元方的說法,腹瀉排出白色泡沫,是屬於寒痢。

腸澼下膿血,吳云。赤白並下也。馬雲。邪氣臟腑病形篇。謂之瘕泄。難經謂之大瘕泄。後世曰痢。

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高雲。其脈懸絕則內脫。生陽不升。故死。脈滑大則陰陽和合。血氣充盛。故生。簡按病源候論膿血痢門。引此二句。知巢氏以下膿血。為膿血痢也。

白話文:

高雲認為:「脈象微弱間斷則會死亡,脈象流暢有力則會生還。」脈象微弱間斷,說明內部脫氣,陽氣無法上升,因此會死亡。脈象流暢有力,說明陰陽平衡,氣血充盈,因此會生還。

簡按《病源候論》中膿血痢的章節,引用這兩句話。可以推斷,巢元方以下的醫家,認為膿血就是膿血痢。

身不熱脈不懸絕,高雲。上文言身熱則死。又言脈懸絕則死。帝承上文之意。而言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

白話文:

如果人身不發熱,脈搏也不會間斷,(就能活下去)。這是高雲說的。上文所言的身熱是說會導致死亡。又說脈搏間斷也會導致死亡。皇帝理解了上文的含義,因此說身不發熱,脈搏不間斷,那麼會如何呢?

懸澀,高雲。懸絕之漸也。簡按病源候論。以身不熱以下二十四字。載水穀痢門。

脈搏大滑,吳云。搏。過於有力也。此為肝實。大為氣有餘。滑為血有餘。故久自已。簡按吳注似是。而至下文實則死窮矣。

白話文:

大滑脈 《吳氏脈訣》:搏動得過於有力。這是肝氣實證,氣血都很充足。所以過一段時間就會自動消失。 簡按:吳氏注釋的「脈搏大滑」很準確,但是接下來的一段講述卻是「實則死窮矣」,意思是實證如果一直不治,會導致死亡窮困。

虛則可治實則死,汪云。愚按上文云。脈搏大滑。久自已。夫搏大滑。似屬實也。下文云。虛則可治。實則死。上下文義。似相反戾。意恐搏大滑中。兼有虛豁狀耶。徐云。虛則可治。實則死。與搏而滑大相反。搏而滑。非實也。正滑泛而躍也。故自已。馬雲。搏大。滑中帶虛。可治。若帶實則邪氣有餘。乃死候也。簡按上文云堅急。乃實之謂。

白話文:

虛弱的病症可以治療,虛實夾雜的病症則會死亡。這是汪雲的說法。愚者認為,上文提到脈搏強大、滑動,過一段時間後會自行消失。脈搏強大、滑動,看起來像是實症。下文卻說虛症可以治療,實症會死亡。上下文的含義看似矛盾。猜測脈搏強大、滑動中,可能同時有虛弱的表現吧。徐雲說,虛症可以治療,實症會死亡。這與脈搏強而滑大是相反的。脈搏強而滑動,並不是實症,而是滑而不實,就像浮在水面上一樣,所以會自行消失。馬雲說,脈搏強大、滑動中帶有虛弱,可以治療。如果帶有實症的表現,說明邪氣過剩,則是死亡的徵兆。簡要地說,上文提到的「堅急」,是指實症。

消癉,張云。消癉者。三消之總稱。謂內熱消中。而肌膚消瘦也。吳云。消癉。消中而熱。善飲善食。簡按脈要精微論云。癉成為消中。五變篇云。熱則消肌膚。故為消癉。皆可以證。

白話文:

消癉,張仲景解釋說,消癉是三消的總稱。是指內熱消爍體內,導致肌膚消瘦。

吳謙說,消癉表現為消爍體內,同時伴有發熱。患者食量大,能吃能喝。

簡按《脈要精微論》中說,癉疾會導致消中。而《五變篇》中說,如果熱盛,就會消爍肌膚。因此,消癉的症狀可以證明上述說法。

脈實大病久可治,滑云。經言實大病久可治。注意謂久病血氣衰。脈不當實。以為不可治。又巢氏曰。脈數大者生。細小浮者死。又云。沉小者生。實牢大者死。前後所論。甚相矛盾。可見脈難盡憑。必須參之以症。方可以決其死生也。徐云。脈當微弱者生。茲為實大者可治。似相反也。愚謂當時傳刻者之誤耳。吳云。脈實大。則真氣未漓。雖久可治。脈懸小堅。則胃氣已絕。病久則死。志云。消癉。五臟之精液虛於內也。癲。乃陰實於外。故虛則可治。癉乃精虛於內。故實者可治。簡按徐本於王義。吳志雖似允當。竟不如徐之診病有所徵也。

白話文:

脈象強勁,病情時間久仍可治癒,這是醫家滑脈所說的。經典上說,脈象強勁,病情時間久,可以治癒。但要注意,這指的是長時間的疾病導致氣血衰弱,脈象不應該強勁,如果脈象強勁,說明無法治癒。巢元方也說過,脈象數且強者生,脈象細小浮者死。又說,脈象沉穩且小者生,脈象強勁且牢固者死。前後半段的論述,顯得非常矛盾。可見不能僅憑脈象來判斷,必須結合症狀,才能確定患者的生死。

徐忠可說,脈象應該微弱者生,而這裡說脈象強勁可治,似乎相反。我想可能是當時傳抄書籍時出現了錯誤。吳鞠通說,脈象強勁,說明真氣未衰弱,即使時間長也可以治癒。脈象懸浮、細小、堅硬,說明胃氣已絕,時間長了就會死亡。

張志聰說,消瘦是五臟精液在內部虧虛造成的,癲癇是陰邪在外部實證,所以虛證可以治癒,實證則可以治癒。

簡要地檢驗徐忠可的說法符合王冰的意見,而吳鞠通和張志聰的說法雖然看似妥當,但不如徐忠可的診病有依據。

帝曰春亟治經絡,志高並云。帝曰。當作岐伯曰。簡按上文帝曰形度以下十六字。王既謂錯簡也。志高則以春亟以下。為上文答語。故改岐伯曰。不可從。亟。王訓急。音棘。諸家並同。此恐非是。蓋孟子亟問亟饋鼎肉之亟。音唭。頻數也。馬雲。春時治病。治其各經之絡穴。

白話文:

黃帝說:「春天的時候,應特別治療經絡。」志高也說這樣。可是,黃帝的話應該是岐伯說的。從前文「帝曰形度以下」這十六個字來看,王冰已經指出這些文字是錯置的。而志高卻將「春亟以下」作為上文的答語,所以修改為「岐伯曰」。這不能採信。

「亟」這個字,王冰解釋為「急」,讀音為「棘」。其他學者也同意這個說法。我認為這個解釋可能不正確。孟子中的「亟問」、「亟饋鼎肉」中的「亟」,讀音為「唭」,意思是「頻數」。

馬雲說,在春天要治療疾病,主要治療各條經絡上的穴道。

經腧,馬雲。夏則治其各經之腧穴。

六腑,志云。治六腑者。取之於合也。胃合於三里。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蓋五臟內合於六腑。六腑外合於原俞。秋氣降收。漸入於內。故宜取其合。以治六腑也。

白話文:

六腑

《難經》中說,治療六腑的穴道,應該根據五臟與六腑相互對應的關係而取穴。

  • 胃與三里穴相合。
  • 大腸與巨虛穴的上部相合。
  • 小腸與巨虛穴的下部相合。
  • 三焦與委陽穴相合。
  • 膀胱與委中穴的中央相合。
  • 膽與陽陵泉穴相合。

這是因為五臟在內部與六腑相合,而六腑在外表與背部穴位相合。秋天氣候涼爽,體內陽氣逐漸收斂內聚,因此適合取用這些對應穴位來治療六腑疾病。

少針石也,張云。冬寒陽氣閉塞。脈不易行。故當用藥。而少施針石。此用針之大法也。

不得頃時回,吳云。不得頃時遲迴。簡按回。讀猶徘徊低徊之回。(俳回。謂踟跦不進也。低徊。紆衍貌。史記孔子贊。低徊留之不能去。)遲緩之義。吳注為得。甲乙。無時字。

白話文:

不得頃刻逗留。

簡析:

「回」字讀作徘徊、低徊的「回」。「徘徊」意為躊躇不前,「低徊」意為曲折迴旋。史記《孔子贊》中說:「低徊留之不能去。」表示遲緩之意。吳氏註釋中,將「回」字解釋為「得」,甲乙本中沒有「時」字。

三痏,馬。痏。音賄。張云。刺瘢曰痏。三痏。三刺也。志云。痏者。皮膚腫起之象。針眼微腫如小瘡。故曰痏也。簡按說文。痏。疻痏也。志說未見所據。

白話文:

三痏 這個病名,和馬有關。「痏」這個字讀音和「賄」字相同。張氏說,刺痕叫「痏」,「三痏」就是刺三次。《針灸甲乙經》上說,「痏」指的是皮膚腫起像瘡的樣子。針眼微微腫起,像小瘡,所以稱為「痏」。

根據《說文解字》,「痏」是「發炎腫脹」的意思。《針灸甲乙經》的說法沒有明確依據。

纓脈,馬雲。人迎水突氣舍等穴。張同。吳云。不言其經者。約而言之。不必拘其經也。

掖癰,甲乙。掖。作腋。馬雲。掖。腋同。簡按癰疽篇。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劉涓子鬼遺方云。內疚疽。發兩腋下及臂。並兩手掌中。後世外科書。謂之腋發。

白話文:

腋下癰(兩篇)

腋下長了癰。

馬雲(漢代醫家)也認為「掖」就是「腋」。

從《癰疽篇》的記載來看,發於腋下,顏色發紅堅硬的,稱為「米疽」。

劉涓子(漢代醫家)在《鬼遺方》中提到,「內疚疽」發於兩腋下,還會蔓延至手臂和手掌。

後世的醫書稱這種病為「腋發」。

足少陽五,馬雲。淵液穴也。張云。淵腋。輒筋也。吳云。足少陽膽經。行於兩脅。故掖腫刺之。

手心主三,馬雲。天地穴也。

大骨之會,簡按馬仍王注。志云。謂臂骨交會之處。尺澤間也。當從王注。

暴癰筋軟,簡按志云。暴癰者。言毒氣更深。為毒凶暴。誤也。今從王注。軟。說文。衣戚也。廣雅。縮也。熊音。如袞反。縮也。王注軟急。即縮急也。甲乙作濡。馬雲。軟同。同吳。云筋柔軟也。並誤。

白話文:

暴癰筋軟 ,根據志書記載。暴癰是指毒氣更加深重,毒性兇猛。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如今採用王注的說法。軟,根據《說文》的解釋,是指悲傷,引申為萎縮。《廣雅》解釋為收縮。《熊音》的發音與「袞」字相同,也表示收縮。王注中的「軟急」即收縮急。甲乙二書作「濡」,馬雲的註解與「軟」相同,吳氏也認為是筋柔軟的意思。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

胞氣不足,吳云。陰汗不盡者。是陰胞之氣不足。太陽失衛。故汗不止也。簡按胞。脬同。所謂陰胞。蓋指膀胱。高為血海。非也。

白話文:

膀胱氣虛 ,吳醫師說:如果陰汗(汗出不止)是因為膀胱氣虛。陽氣(衛氣)失去保護作用,所以汗水一直流。

簡要說明: 「胞」與「脬」同,所謂「陰胞」是指膀胱。膀胱被稱為「血海」是不正確的。

治在經輸,張云。如手太陰肺經。太淵為輸之類也。簡按馬以列缺為肺經之輸。誤也。甲乙。經上。有其字。

白話文:

張氏說:治療在經絡的輸穴上。例如肺經的太淵穴就是輸穴。簡按:馬氏認為列缺穴是肺經的輸穴。這是錯誤的。經絡的「甲乙」穴在經絡的上手臂部分記載了輸穴。

腹暴滿,高雲。腹中卒暴而滿。太陰脾土病也。按之不下。既滿且硬。不應指而下也。

太陽經絡者,宋本。作手太陽。簡按王注。太陽。謂(原本作為。今改。)

手太陽也,知手字是後人所添。志高從宋本。誤。王引中誥圖經。文與甲乙全同。

胃之募也,六十七難云。五臟募皆在陰。滑壽注。在腹為陰。則謂之募。在背為陽。則謂之俞。募。猶募結之募。言經氣之聚於此也。簡按吳呂廣撰募腧經。見甲乙注。李時珍八脈考釋音。募。音暮。與膜同。(詳義見瘧論募原注。)此四字。甲乙無。蓋是衍文。

白話文:

胃經的彙集點。

《六十七難》說:五臟的彙集點都在陰部。滑壽的注釋說:在腹部的為陰。稱為彙集點。在背部的為陽。稱為腧穴。彙集點,就像請求支援時的募結一樣。指經氣在這裡彙集。

簡按:吳呂廣編寫的《募腧經》。見甲乙註解。李時珍的《八脈考釋音》:彙集點,音「慕」,與「膜」同音。(詳細的意義見《瘧論》彙集點的來源注釋。)這四個字,甲乙中沒有。應該是衍文。

少陰俞,馬雲。腎俞穴。此本屬足太陽膀胱經。然曰少陰者。以腎為足少陰也。張云。少陰俞。即腎俞也。腎為胃關。故亦當取之。系足太陽經穴。去脊兩旁各一寸五分。共為三寸。

白話文:

少陰俞穴(即腎俞穴):指按摩位置為肚臍正後方,位於脊椎兩側,各距離脊椎 1.5 寸。故此位置實際上屬於足太陽膀胱經,但因腎臟對應足少陰經,所以稱為少陰俞穴。

張氏說,少陰俞穴就是腎俞穴,腎臟與胃氣相通,因此按摩少陰俞穴時,也應該同時按摩腎俞穴。

圓利針,高雲。九針十二原論曰。針大如氂。且圓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蓋腎俞兩旁。不可深刺。故用氂針。泄腎臟之水氣。以治腹滿。

白話文:

圓利針(灸) ,出自高雲所著的《九針十二原論》。

針頭大小和鴿子蛋一樣,又圓又尖銳,針身稍大。用於排除體內過多的氣。

背部的腎俞穴附近,不能刺得過深。因此要用圓利針,疏通腎臟的水氣,治療腹脹。

霍亂,志。霍。作藿。未知何據。吳云。手揮霍。而目瞭亂。名曰霍亂。簡按此屬臆解。病源候論云。霍亂者。由人溫涼不調。陰陽清濁二氣。有相干亂之時。其亂在於腸胃之間者。因遇飲食而變。發則心腹絞痛。其有先心痛者先吐。先腹痛者則先痢。心腹並痛者。則吐痢俱發。霍亂。言其病。揮霍之間。便致撩亂也。文選文賦。紛紜揮霍。李善注。揮霍。疾貌。

白話文:

霍亂

霍亂的「霍」字,來源不明。吳氏認為,手腳揮霍,眼睛散亂,所以稱之為「霍亂」。

簡短的說法認為這種解釋是牽強附會。《病源候論》中說,霍亂是由於人體冷熱失調,陰陽清濁之氣相互混亂所致。這種混亂發生在腸胃之間,會因為飲食而發生變化。發作時,心腹絞痛。有的先心痛後嘔吐,有的先腹痛後腹瀉。如果心腹同時疼痛,就會同時嘔吐和腹瀉。

「霍亂」這個詞,指的就是這種疾病在揮霍之間突然發作,令人心煩意亂。文選《文賦》中,「紛紜揮霍」一詞,李善注釋為「揮霍」形容動作迅速、猛烈。

刺俞旁五,吳云。謂背俞兩旁。去脊中行。三寸之穴。各五痏。簡按王諸家。併為少陰俞旁志室。(十四椎兩旁。相去脊中各三寸。)此承上文少陰俞而言。然考之甲乙氣亂於腸胃發霍亂吐下篇。首節載霍亂刺俞旁五云云。不知士晏以俞為何俞。可疑。

白話文:

「刺俞旁五」,吳氏說法是指背俞穴位兩側。距離脊柱中線三寸處有五個穴位。根據王氏等醫家的記載,它們都被歸為少陰俞旁的志室穴。(第十四塊胸椎兩側各距脊中線三寸的地方。)這段內容承接上文所述的少陰俞穴位。然而,根據《甲乙經》中「氣亂於腸胃發霍亂吐下」一章的第一節記載,文中提到「霍亂刺俞旁五」,但不知士晏所指的「俞」指的是哪個俞穴。這令人產生疑惑。

足陽明及上旁三,簡按足陽明。王為胃俞。(在十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張仍此。馬則為胃倉。(即胃俞旁一寸五分。)上旁三。王為腎俞之上。故云胃俞穴。馬張為胃倉之上。故云胃舍穴。(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吳及志高。不指言穴名。未詳孰是。

白話文:

足陽明穴,以及足陽明穴旁上方三個穴位。

王氏認為足陽明穴是胃俞穴。(位於第十三椎下,左右各一寸半) 張氏也持相同看法。 馬氏則認為足陽明穴是胃倉穴。(即胃俞穴旁一寸五分)

上旁三個穴位。 王氏認為是腎俞穴的上方,因此稱之為胃俞穴。 馬氏和張氏認為是胃倉穴的上方,因此稱之為胃舍穴。(位於第十一椎下,左右相距各三寸)

吳氏和志高氏沒有明確指出穴位名稱,因此無法確定誰的說法正確。

癇驚,志云。癇瘈筋攣。或外感六氣。或內傷七情。或飲食生痰。或大驚卒恐。病涉五臟。故當取五脈。簡按此小兒病也。太素作驚癇。甲乙亦作驚癇。載小兒雜病中。王符潛夫論云。哺乳太多。則必掣縱而生癇病。巢源云。癇者。小兒病也。十歲以上為癲。十歲以下為癇。徐嗣伯云。大人曰癲。小兒曰癇。又巢源千金小兒門。有三種痢。曰驚癇。食癇。風癇。可以證焉。張曰。癇。音閒。癲病也。高雲。癇。癲癇也。驚。震驚也。並誤。不知癇是後世所謂驚風。聖惠方論辨之詳矣。

白話文:

驚風

志雲:驚風是一種肌肉痙攣的疾病。可能由外部六氣感染,內部七情損傷,飲食生痰,或極度驚嚇恐懼引起。這種疾病涉及五臟,因此需要診斷五脈。簡按:這是兒童疾病。太素把它叫做驚風。甲乙也把它叫做驚風。記載在兒童雜病中。王符《潛夫論》說,哺乳過多,必然會導致肌肉抽搐和驚風病。巢源說,驚風是小兒疾病。十歲以上為癲癇,十歲以下為驚風。徐嗣伯說,成年人叫癲癇,兒童叫驚風。巢源《千金小兒方》中記載有三種痢疾,包括驚風痢疾、食積痢疾、風寒痢疾。張氏說,驚風,讀音為“閒”,是癲癇病。高雲說,驚風就是癲癇。驚,是震驚的意思。這些說法都錯了。驚風是後世所謂的驚厥。聖惠方論述得很詳細。

脈五,吳云。下文其五也。各家並同。王為陽陵泉。非也。

針手太陰,甲乙。作手足太陰。馬張並云。刺經渠穴。吳志高不指為某穴。下三經同。簡按不指為某穴者。似是。

白話文:

針灸「手太陰經」,甲和乙兩個穴位。作為手足「太陰經」的穴位。馬元儀和張世賢都說,刺「經渠穴」。但吳志高沒有指出具體是哪個穴位。下三經的說法相同。簡要說明:不指出具體穴位,似乎是比較合理的。

刺經太陽,馬吳張。經下絕句。吳云。凡言其經。而不及其穴者。本經皆可取。不必拘其穴也。馬雲。刺手太陽小腸經穴。各五痏。當是其經穴陽谷也。高據王注。直改經作足。簡按吳近是。然太陽不言手足。當從王義。馬以經為經穴之經。故云陽谷。

白話文:

刺馬吳張的太陽經。經絡如果到了末梢就斷了,吳氏認為:文中凡是提到某條經絡,但沒有具體指出穴位的話,都可以取本經上的穴位,不必拘泥於某個穴位。

馬氏認為:刺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每個穴位取五次針。這個穴位應該是陽谷穴。高據依據王注,直接將「經」字改為「足」。簡按:吳氏的說法更合理。但是太陽經沒有提到手足,應該從王注的意涵來理解。馬氏認為「經」是指經穴所在的經絡,所以說陽谷穴。

刺手少陰經絡旁者,甲乙。作手足少陰。吳云。著某經旁者。非經非穴。取其孫絡也。馬雲。刺手少陰心經絡穴通里。然謂之絡旁。則是手太陽小腸經支正穴也。張云。手少陰之經穴靈臺也。在絡穴通里之旁。故曰絡旁。

白話文:

在手少陰經旁邊刺的人,甲乙意見不同。吳氏認為刺在某經絡旁邊,不是經絡也不是穴位,而是取其孫絡。馬氏認為刺在手少陰心經絡穴通裏,但稱之為絡旁,則是手太陽小腸經的支正穴。張氏認為刺在手少陰經的經穴靈臺,在絡穴通裏的旁邊,所以稱為絡旁。

上踝五寸,馬雲。即足少陰腎經築賓穴也。簡按張志高並仍王注。此瀉木實也。如刺腎經則乖理。

僕擊,張云。暴僕如擊也。樓氏綱目云。其卒然仆倒。經稱為擊僕。世又稱為卒中風。是也。簡按九宮八風篇云。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邪風。則為擊僕偏枯矣。樓說為長。吳云。暴僕。為物所傷也。志云。癲癇之外實也。俱屬臆解。

白話文:

擊僕,張氏說:暴然倒地就像被擊打一樣。樓氏《綱目》說:突然仆倒,醫書上稱之為「擊僕」。世人也稱之為「卒中風」,就是這個意思。簡氏考證《九宮八風篇》說:有三種虛症,而偏逢邪風,就會導致擊僕偏癱。樓氏的說法比較全面。吳氏說:擊僕是受外物所傷。志氏說:擊僕只是癲癇病的一種實證。這些說法都是臆測。

氣滿發逆,吳云。氣滿。氣急而粗也。發逆。發為上逆也。志云。濁氣之在中也。

隔塞閉絕,趙府本。塞。作則。熊張同。誤也。風論云。食飲不下。鬲塞不通。本神篇云。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吳云。若隔而閉絕上下。水穀不得通利。則暴憂之所為也。

白話文:

阻塞不通:趙府的本意。阻塞不通和阻塞不通,如果作為兩個詞,熊張的說法是錯誤的。《風論》說:飲食下不去,橫膈道阻塞不通。《本神篇》說:憂愁的人,氣機閉塞而不能運行。吳氏說:如果上下隔絕不通暢,水穀食物不能順利通過,那麼就是暴憂造成的。

暴厥,吳云。暴氣上逆也。

聾偏塞閉不通,吳。偏下絕句。注云。偏。偏枯也。簡按當從王注。

內氣暴薄也,吳云。薄。雷風相薄之薄。擊蕩之稱也。

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滑云。膏粱之疾。暴憂之病。內氣暴薄。此三者。不從內。外中風之病。謂非外傷也。以非外傷。故為病。留瘦住著。不若風家之善行數多也。吳同。張云。有病不從內。而外中風寒。藏蓄不去。則伏而為熱。故致燔爍消瘦。此以表邪留薄。而著於肌肉筋骨之間也。簡按張從王注。為勝。下文云。蹠跛寒風濕之病也。即外中風之屬。而留著者。則滑注不可從。

白話文:

非內外中風之病,滑註說:飲食過度的疾病、過度憂鬱的疾病、內氣突然衰弱,這三種疾病不屬於內外中風。這裡所說的「外中風」,是指非外傷造成的疾病。由於不是外傷造成的,所以病邪會停留不走,不像風家疾病那樣善於活動,發作次數較多。

吳同說:有疾病不屬於內病,卻由外邪風寒侵入,積蓄不去,就會潛伏下來化為熱證,進而導致發燒、消瘦等症狀。這是因為外邪停留不散,積聚在肌肉筋骨之間。

簡評:張氏從王氏注釋的說法較為合理。後文中提到「蹠跛寒風濕之病也」,正是外中風的一種,而病邪停留不散,滑氏的註釋不可取。

瘦留著,滑云。瘦。當作廋。如人焉廋哉之廋。廋。匿也。廋匿住著。不之去也。吳仍此。簡按改瘦作廋。似僻。

白話文:

「瘦留著」,滑雲:「瘦」。當讀作「廋」,同「廋哉」的「廋」。「廋」的意思是隱藏,瘦隱藏在這裏,不去掉。吳氏依據這個意思改「瘦」為「廋」,似乎有些偏僻。

蹠跛,馬雲。蹠。音只。蹠同。孟子。雞鳴而起章盜蹠從庶。陳仲子廉士章從石。義同也。楚人謂跳曰蹠。跛。音波。易曰。跛能履。又音避。國語云。丘無跛。吳云。足前點步。謂之蹠。一足偏引。謂之跛。張云。足不可行。謂之蹠。志云。蹠。足也。跛。行不正。而偏費也。高雲。蹠。踐履也。跛。不正也。簡按蹠蹠通。說文。蹠。足下也。又作𨂂。蹠跛。乃漢書𨂂盩之義。(賈誼傳。病非徒瘇也。又苦𨂂盩。注。𨂂。腳掌也。盩。戾也。)故王注云。足跛而不可履也。志仍此。方氏通雅。以𨂂盩為瘛瘲。太疏。

白話文:

蹠跛,就是馬雲。蹠,讀音同「只」。《孟子》中「雞鳴而起」章節中說「盜蹠從庶」,《陳仲子廉士》章節中說「從石」,意思相同。楚國人稱跳躍為「蹠」。跛,讀音同「波」。《易經》中說「跛能履」。又讀音同「避」。《國語》中說「丘無跛」。吳語中,稱腳向前快速踮步為「蹠」。一隻腳偏著地走路叫做「跛」。張氏說,腳無法行走叫做「蹠」。《書志》中說,「蹠」是腳,「跛」是走路不正常且偏用一邊的力量。高氏說,「蹠」是踩踏,「跛」是不端正。

簡要說明,蹠和跛是通用的。根據《說文解字》,蹠是腳掌,又寫作「𨂂」。蹠跛,就是《漢書》中「𨂂盩」的意思。(《賈誼傳》中說「病非徒瘇也。又苦𨂂盩。」注釋中說,「𨂂」是腳掌,「盩」是偏邪。)因此,王氏注釋說,腳跛了就不能行走。志氏也沿用此說。方氏的《通雅》將「𨂂盩」解釋為瘛瘲,太過牽強。

耳鳴,吳云。陽明胃脈。上耳前循髮際。至顳顬。故頭痛耳鳴。為腸胃之所生。張同。簡按口問篇云。胃中空。宗脈虛。而下溜。脈有所竭。故耳鳴。決氣篇云。液脫者耳數鳴。據此數義。王注為得矣。

白話文:

耳鳴 ,吳氏說:陽明胃經的脈絡,向上行經耳朵前面,沿著髮際,到達太陽穴和後腦勺。所以頭痛和耳鳴,是由於腸胃系統引起的。張氏補充說:簡按《口問篇》中說:胃中空虛,宗脈就會虛弱而下溜,脈絡會出現缺失,所以導致耳鳴。《決氣篇》中說:津液脫失的人,耳朵會經常鳴響。根據這些論述,王氏的註解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