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識》~ 卷一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9)

1.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其臭香,五行大義云。元命苞曰。香者土之鄉氣。香為主也。許慎云。土得其中和之氣。故香。

西方白色入通於肺,白虎通云。肺。金之精。西方亦金成萬物也。故象金色白。

開竅於鼻,白虎通云。鼻出入氣。高而有竅。山亦有金石累積。亦有孔穴。出雲布雨。以潤天下。雨則云消。鼻能出納氣也。

故病在背,吳云。上言秋氣者。病在背。

其味辛,洪範。金曰從革。從革作辛。鄭注。金之氣。正義云。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辛為金之氣味。月令。秋云其味辛。其臭腥。是也。

其畜馬,周禮六牲。馬其一也。穆天子傳。有獻食馬之文。郭璞注云。可以供廚膳者。

其谷稻,志云。稻色白而秋成。故為肺之谷。(詳出湯液醪醴。)

太白星,五行大義云。太白。金之精。其位西方。主立秋。金色白。故曰太白。

其音商,漢律曆志云。商者。章也。物成章明也。

其臭腥,五行大義云。西方殺氣腥也。許慎云。未熟之氣腥也。西方金之氣象此。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白虎通云。腎。水之精。北方水。故腎色黑。

開竅於二陰,白虎通云。水陰。故腎雙竅為之候。能瀉水。亦能流濡。

故病在溪,張兆璜云。溪者。四肢之八溪也。冬氣伏藏。故溪為之病。(八溪。見五臟生成篇。謂肘膝腕也。)簡按上文云。冬氣者。病在四肢。此說得之。

其味鹹,洪範。水曰潤下。潤下作咸。鄭注。水滷所生。正義云。水性本甘。久浸其地。變而為滷。滷味乃咸。月令。冬云其味鹹。其臭朽。是也。

其畜彘,月令冬鄭注。彘。水畜也。揚雄方言云。豬。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豭。關東西或謂之彘。

其谷豆,月令夏鄭注。菽。實孚甲堅合。屬水。

上為辰星,五行大義云。辰星。水之精。其位北方主冬。是天之執正。出入平時。故曰辰星。

其音羽,漢律曆志云。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覆之也。

其臭腐,月令。冬。其臭朽。鄭注云。水之臭。正義云。水受惡穢。故有朽腐之氣。五行大義云。水受垢濁。故其臭腐朽也。

故善為脈者,吳云。脈。猶言診也。

一逆一從,馬雲。反四時者為逆。順四時者為從。志云。此總結經脈之道。生於五臟。連於六腑。外合五方五行陰陽六氣。表裡循環。有順有逆。高雲。一逆一從。診脈法也。由舉而按。是為逆。從按而舉。是為從。簡按數說未知孰是。高注似鑿。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張云。氣交變大論曰。得其人不教。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漫泄天寶。此之謂也。高雲。非其人勿教。人難得也。非其真勿授。真難遇也。得人得真。自古難之。勿教勿授。自古秘之。金匱真言。此之謂也。

白話文:

《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氣味中的「香」屬土。《五行大義》引《元命苞》說:香是土的氣息,以香為主。許慎解釋:土蘊含中和之氣,因此呈現香氣。

西方白色與肺相通。《白虎通》說:肺屬金之精華,西方屬金能成就萬物,故對應白色。

肺的開竅在鼻。《白虎通》解釋:鼻司呼吸,位置高而有孔竅。如同山蘊藏金石,也有孔穴能興雲降雨滋潤萬物,雨後雲散,如同鼻能吐納氣息。

秋季病邪易侵襲背部。吳崑註解:前文提及秋氣致病多在背部。

辛味屬金。《尚書·洪範》載「金曰從革,從革作辛」。鄭玄註解:金的氣味。孔穎達正義補充:金屬遇火會產生特殊腥氣,非苦非酸而近辛味,故辛為金之味。《禮記·月令》亦載秋季「其味辛,其臭腥」。

太白星屬金。《五行大義》載:太白星是金之精華,位於西方,主掌立秋,金色白故稱太白。

商音屬金。《漢書·律曆志》說:商音象徵萬物成熟彰顯。

腥氣屬金。《五行大義》稱西方殺伐之氣為腥。許慎解釋:未成熟的氣息為腥,西方金之氣即如此。

北方黑色與腎相通。《白虎通》說:腎屬水之精華,北方屬水故腎色黑。

腎開竅於二陰(前後陰)。《白虎通》解釋:水性屬陰,故腎以雙竅為表徵,既能排泄水液,也能滋潤。

辰星屬水。《五行大義》載:辰星是水之精華,位北方主冬季,象徵天道執正,按時運行故稱辰星。

羽音屬水。《漢書·律曆志》說:羽音象徵萬物藏聚如被天宇覆蓋。

醫道傳承須謹慎。張介賓引《氣交變大論》:遇合適者不教是失道,傳予不當者則洩天機。高世栻強調:合適的傳人難得,真諦難遇,自古醫道珍重秘傳,此即「金匱真言」之意。